『煮酒論史』 [評論隨筆]炎帝黃帝問題探源
作者:酷藤老樹 提交日期:2009-12-13 13:49:00 訪問:597 回復:9神農氏 軒轅氏 都是氏族稱號 又可代指其首領 或本就由於首領的才能得以成氏炎帝 黃帝 是這兩個氏族的某傑出首領在建立赫赫功烈後的尊號他們的後代承襲這種尊號 並因其自身成就或顯或隱但都歸之於炎帝黃帝的名下因此才會有炎帝活了很多很多年的感覺對這個問題思索了很久 終於又有了點心得 故立此存照|||||||||||||||||||||||||||||||||||||||||||||||||||||||以下為相關資料炎帝,神農氏(有說為神農後人)部落首領的名稱,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稱炎帝,是中國傳說時代(或稱上古時代),約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陝西、湖北一帶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據傳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後又稱烈山氏。傳記姜氏族為西戎一支,原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進入中原。而當時在今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有說獨苗族),雙方因部落發展而發生長期衝突,炎帝不敵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帶。據說因「炎帝欲侵淩諸侯」,後又與軒轅氏族姬姓之黃帝進行三次激烈的戰役,此次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第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稱為阪泉之戰 (阪泉,一說北京延慶境內的阪泉村)。面對著統領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部落的強大對手,炎帝終告不敵,與之結盟並歸順之,黃帝以勝利的姿態結束了這場戰爭。炎黃聯盟不斷擴展,歸順之部落越來越多,但蚩尤始終不服,大戰一場在所難免。蚩尤帶領著九黎,與聯盟大戰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為傳說時代的第二場戰爭,稱為涿鹿之戰。最後蚩尤被打敗。從此姜氏族便與黃帝在中原安定下來了。「炎黃子孫」一詞,則為人們對中華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黃帝的追溯和尊奉。炎帝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稱神農氏。傳說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稱為炎帝。大概其執政時間早於黃帝,所以《史記》雲『軒轅之時,神農氏衰。』但是所謂『氏衰』並非指神農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婦,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得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徒魯。又曰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有五個方面的貢獻:第一,用木材製造兩種翻土農具,教農民墾荒種地。第二,發明農業,種植糧食作物。第三,從前人們沒有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時才開始製造出來。第四,炎帝時發明紡織技術,使赤身裸體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嘗百草是為了知道百草的藥性,進而發展用草藥治病的技術,炎帝也因此貢獻了偉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國民間被尊為農業之神、太陽之神、醫藥之神,與黃帝共同被尊奉為華夏人文初祖。傳說因為在炎黃時代並未有完整文字,故多為口耳相傳之傳說。而有關炎帝的傳說也有不少。但亦有古籍用神話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易經?繫辭》「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至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太平御覽》引《周書》「神農耕而作陶」。《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始嘗百草,始有醫藥」。《世本》「神農和葯濟人」。《淮南子》「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之先祖古籍記載,在黃帝之前,神農氏活了五百歲。現代學者普遍認為神農氏是一個氏族,與黃帝合併之前,在黃河流域已經發展有一個農業民族在生活,並已有五百年的歷史,他們已進入原始社會的末期,當時有相對較高的文化水平。而所謂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農氏,其實是指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四個不同進化階段。 而神農氏相傳姓姜,這或許顯示其曾以羊為主要肉食(有說因為生於姜水),並顯示仍依存有母系社會的傳統,羊加女合二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炎帝之後人炎帝被打敗後,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趕出中土,部份受黃帝所統治。被趕的神農部族,文化水平本來較黃帝部族為高,但因為其後來遠處偏遠之山間,日久之後,文化並無進步,抑且退化,反而成為了化外之民。鄂、湘、貴間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務農,故而見稱,因此有人認為他們是神農部族之後。湖北西部山區,也有一地稱為「神農架」,或許亦與此有關。有說神農被稱為炎帝,是因其焚林闢地有關,古藉有所謂「烈山澤而焚之」,而神農氏之族民亦稱為「烈山氏」及「共工氏」,被後人奉為稷神及杜神。炎帝故居相傳炎帝出生於烈山,而「炎帝神農故居」 為順應國內外炎黃子孫的意願,便「修建」在湖北距隨州北四十公里的厲山鎮列山神農洞。 「炎帝神農故居」,設有神農洞二處(一為穀物葯村貯藏,一為居住),並有神農亭、神農塔、神農廟、山南建神農茶室、神農花卉、九龍亭及山北神農母安登浴池,百草園等十數處。神農洞和神農碑距離隨州市區五十五公里處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傳說是神農氏所用的器物。烈山還有神農井、神農宅、神農觀、炎帝廟等古建築。歷山鎮北有「炎帝神農氏」碑一座,保存至今。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根據記載,號軒轅氏、有熊氏,姬姓,一說姓公孫,姬姓部落首領,傳說中上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個。黃帝也被道教尊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中國古都學會(中國七大古都確認機構)認為軒轅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鄭州市軒轅丘,古為有熊國都城,其父少典為有熊國國君。黃帝出生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農曆二月初二(參見二月二)。在傳說中黃帝的母親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說是夜晚)突然看見北極光,然後就懷孕、生下了黃帝。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發明指南車,造舟車弓矢;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今日在陝西省的橋山有黃帝陵,相傳黃帝年老時鑄鼎乘龍升天,臣子放箭阻攔,龍被射傷,飛過橋國時降下休息,黃帝被橋國人拉下一隻靴子,埋葬於此。黃帝與炎帝都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國人有時自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據《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
作者:酷藤老樹 回復日期:2009-12-13 14:34:56功合神者稱皇 德合地者稱帝炎黃稱帝 應是彰其殺伐之功作者:毛彭門外野狐說 回復日期:2009-12-13 18:46:17樓主對原始部族興起可以參考《北魏書·柔然傳》,看看一個部族崛起與傑出領袖的關係作者:yuhoo_neo 回復日期:2009-12-13 18:53:32個人認為炎帝與神農氏不是一回事。否則,司馬遷就不會那麼寫了。神農氏 軒轅氏 可能是部族或朝代,炎帝、黃帝應該是人!作者:酷藤老樹 回復日期:2009-12-13 18:56:10再說說炎帝黃帝和蚩尤的關係國語上說「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黃帝、炎帝 」,容易讓人誤解為二人是兄弟關係,其實黃帝與得了炎帝帝號的神農氏相距五六百年,倒是黃帝的母親的母親也是出自有蟜氏罷了,問題就在於少典同樣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氏族名稱。為了維護擴展各自的勢力,各個氏族部落會傾向於聯姻結盟,這直至後來的春秋時代依然十分頻繁。炎帝黃帝和他們的後代為了維持天下共尊的地位,也必然會大規模使用這一工具,和各個氏族聯姻,加之古人性格粗放,吞個鳥蛋啦,踩個腳印啦都能懷上孩子,所以兒子都是相當的多,再令這些兒子們分徙各地,自立門戶以擴張勢力。就這樣一代代的姻親關係,使各個氏族部落都成了親戚,都或多或少有了炎黃的血統,所以說蔚蔚中華同屬一家,誠不虛言!而司馬遷說的五帝同為黃帝一系也並非不可能,其實黃帝的母親就來自於炎帝一族。蚩尤被古代傳說編排成了一個兇惡之人,這應該是黃帝的功勞,蚩尤同樣是一個氏族稱號,說不定還是炎帝的親族呢,這也決定著蚩尤氏究竟只是與榆罔爭奪炎帝的帝號,還是像黃帝一樣要「改朝換代」,《路史·蚩尤傳》說:「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看起來蚩尤倒比黃帝與炎帝一族的關係還要正些呢,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對蚩尤部落的戰爭要激烈的多,土德要代替火德了,可非比內部的權位之爭,於是有了蚩尤八十一個之多的兄弟,於是有了刑天舞干戚的悲壯。當時有三股勢力,繼承炎帝稱號的榆罔,與榆罔爭王的蚩尤,和相機而動的黃帝,蚩尤部落攻勢凌厲,一度直逼榆罔首都,但榆罔也不弱,並在戰爭中擒斬了蚩尤部的首領,蚩尤部因此受挫,雙方相持於涿鹿一帶。這時在一旁看著鶴蚌相爭的黃帝出手了,趁著榆罔兩線作戰,先於阪泉之戰擊滅了榆罔,對其勢力加以收編,接著進逼涿鹿,蚩尤部見自己辛苦卻便宜了他人,自然不服,其他殘餘的炎帝勢力和地方諸侯也要反抗,最後使得黃帝五十二戰之後才得平服天下。作者:毛彭門外野狐說 回復日期:2009-12-13 19:04:09炎帝處於父系氏族社會初期,是由神農氏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國第一個部族聯盟政權,該政權基本涵蓋了中國北方各個文化部落;在炎帝政權擴張中,各神農分支與當地文化結合逐步形成為幾個大集團,其中以九黎集團最為強大,也是與炎帝本部關係最密切的一支,發展最快,到蚩尤時代在神農系中地位超越炎帝本部,取代了統治地位,分裂的兩個集團爆發了激烈的鬥爭,最終在神農本部鬥爭中炎帝系失敗,退往北方,與炎帝崛起早期向北發展、與當地龍山文化結合形成的神農系遠支黃帝集團聯合,再次挑戰蚩尤;在蚩尤失敗後,新興的黃帝集團取代了炎帝本部,成為中原的主宰;整個鬥爭均為神農系內部鬥爭,且均源於炎帝統治集團,所以鬥爭並不殘酷,主體並沒有決裂,三大集團是中華民族進入階級社會的一次奠基,所以中華民族被稱為炎黃子孫,蚩尤也為古之帝王,受到後人的崇敬作者:酷藤老樹 回復日期:2009-12-13 20:03:35蚩尤應該是眾多部落的聯合,這既包括自身勢力,兼并的部落,也包括後來各個聯合起來對抗黃帝的勢力,蚩尤與黃帝的戰爭應該持續了很長時間,這從流傳的傳說中可見一斑,八十一個兄弟,說明勢力眾多,也說明當首領戰死後,會推選下一個首領繼續戰鬥,蚩尤氏在中原戰敗後,部分降伏,部分南遷與當地勢力聯合,堅定的繼續與黃帝對抗,蚩尤也因其勇猛善戰堅韌不拔獲得了戰神的稱號。包括蚩尤氏在內的炎帝殘餘勢力的南遷至長江流域,也將中原的文明帶到了這裡,加強了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聯繫。作者:酷藤老樹 回復日期:2009-12-13 20:17:42樓主對原始部族興起可以參考《北魏書·柔然傳》,看看一個部族崛起與傑出領袖的關係------------------------------------------------------------多謝指教作者:歷史外行 回復日期:2009-12-13 21:25:02大框架還是有道理的。作者:天山道行軍總管 回復日期:2009-12-13 23:39:57學習
推薦閱讀:
※八個問題告訴你,群經之首的《易經》,講的到底是什麼!
※兒童心理問題需及早干預
※你的婚姻有問題嗎
※順勢解決三高問題!
※養生警惕:40歲問題男人警惕落入「腺」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