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左頁:不適合「焦慮」的福山

左頁:不適合「焦慮」的福山

發布時間:2013-04-25 14:56 作者:左頁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266次

  導語:福山的尷尬在於,今天最具活力的經濟體早在40年前,就已經開始主動拋棄意識形態的爭論,超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邊界,並遠離那些是是非非和吵吵鬧鬧了,但是,直到今天,他卻依然還被人們認為,是自由民主這一意識形態最忠實的辯護士

  

 

副標題: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

  原作名:TheOriginsofPoliticalOrder

  作者:【美】弗朗西斯·福山

  譯者:毛俊傑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by左頁

  1988年,尼克松在《1999:不戰而勝》中,做了一個並不精準的預測:「如果中國繼續走鄧小平的道路,我們孫輩的世界將有三個超級大國,而不是兩個——美國、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年後,蘇聯宣告解體。世界進入所謂「一極多元」的時代,戲劇性地宣告了尼克松的預言破產。對這個半破產的預言,中國人特別「珍視」,在各種挑釁性的,講述意識形態鬥爭的書籍和文章里,經常會看到它。畢竟,它能為孱弱的人們帶來些許美好的臆想和虛榮。大國、強國夢正是我們最喜歡聽的,我就很喜歡。不過我也想知道,尼克松眼裡的「鄧小平的道路」指的是什麼?

  上世紀60年代與蘇聯決裂後,中國選擇了與美國邦交正常化,以保護自身的利益。1976年,是文革宣告結束的年份,改革開放還沒有正式宣布開始之前,尼克松在北京訪問,他對當時的領導人說,有時一個泱泱大國也必須在意識形態和生死存亡之間作出選擇。華國鋒對此表示同意。毫無疑問,1972年,中國人選擇了生存。從1972年的中美邦交正常化開始,中國經歷了1978年的改革開放、1982年的「一國兩制」……直到今天我們始終堅持的「鄧小平的道路」,其實質是一次次主動而不是被迫地「拋棄」傳統意識形態的束縛。不斷地改革,以利益為重而不是以意識形態為上,已深入整個國家的肌理。

  拋棄意識形態的束縛,對於講究務實和實用的中國人而言不難做到。但是,有些歷史教訓,卻使這件事兒不那麼理所當然。擺脫或終結意識形態的艱難歷史,實是近代人類智力生活中最偉大的創舉之一。1946年,加繆最早使用「意識形態的終結」一語時,人類用一場結束無數人生命的戰爭換來這一淺白的認知。之後數十年的激辯中,世界被兩種意識形態撕裂,知識生活幾乎被意識形態話語主宰,知識分子分裂成兩大陣營,他們相互仇視、諷刺,分別佔用著「意識形態的終結」的預言,譏笑對方慘淡的命運,以至「意識形態的終結」也成了意識形態。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消費和大眾社會興起,知識分子的角色從英雄轉變成「堂·吉訶德」。「意識形態的終結」一時也找不準角色定位,一些模糊的抽象概念成為「假想敵」,消費主義、大眾社會、工業主義、異化一度成為「精英」所痛恨的對象。還沒有多少人看出蘇聯的衰敗之象時,丹尼爾·貝爾便急不可耐地宣布,意識形態鬥爭的時代已經終結,「從東柏林到布達佩斯,最近幾年的教訓是,『緩和』正在融化著冰河,疏通著被枯枝敗葉堵塞的河道,產生著各種裂縫和碎裂,並把大批的浮冰送入歷史的海洋之中。」

  可惜,貝爾沒有成為那位在適當的時間點,帶來終結「福音」的幸運兒。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著柏林牆的倒塌、東歐巨變、蘇聯解體,政治上的意識形態終結論才真正成為人們關注的核心事件。此時,帶來「歷史終結論」的弗朗西斯·福山成為這一「勝利」消息的傳播者。福山的那篇著名論文《歷史的終結》,以及隨後出版的《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成為大眾和媒體熱烈消費的時髦玩意兒。帶著醋意,德里達這樣形容當時人們搶購《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的情形:就像是戰爭爆發的謠傳剛開始流行一時,人們搶購當時貨架上所有的食糖和黃油一樣。

  在《馬克思的幽靈》里,德里達無法理解這部著作的暢銷,以及「歷史終結論」的盛行,他幾乎是以憤怒的口吻諷刺福山的著作:基本上也就是科耶夫(以及其他幾位作家)的一位年輕、刻苦然而又是遲到的讀者在文科中學中所做的練習而已。

  德里達的嫉妒、憤怒和諷刺,並不意味著別的,它只是意味著關於「歷史終結論」,或者意識形態的競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吵。這些都發生於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期前後。此時的中國,伴隨著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正走在擺脫意識形態的爭論之後改革開放的陽光大道上。

  對於那個時期的中國而言,遠離這場爭論,保持「韜光養晦」的低調姿態,是一種莫大的智慧和幸運。悄然變化的中國確實沒有引起深陷這場爭論中心的福山的額外興趣。

  福山引領著關於「歷史終結論」的爭論,成為自由民主這一意識形態的標誌,也被這場爭論的風暴所裹挾。繼36歲發表《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之後,精力充沛的福山發表了《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大分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國家構建:21世紀的國家治理與世界秩序》等多部著作,但是沒有一部有《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的影響力。他的所有著作和那些精緻的研究都被「歷史的終結」這個二手概念所淹沒。沒人關心福山曾經研究過「組織理論」,以及經濟關係中的道德、信任和網路關係。

  在《信任》一書中,福山把給他帶來巨大聲名的著作《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稱之為「經濟學拙作」。這一判斷著實讓人吃驚不小。書中只是提到,人類尋求承認的鬥爭已經從軍事征服轉移到經濟領域。為什麼福山寧願把《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說成是經濟學著作?可能的解釋是,他在刻意減弱人們對他的「刻板印象」,希望別人能夠看到他《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之外的成就。

  對於經常被嘲笑的福山而言,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中,福山一再重複著,他要尋求的,是一種真心的「承認」,一種內在的「征服」。但是,閱讀《信任》和《大分裂》,人們更容易聯想起大前研一這類作家,而不是那個值得德里達呷醋的「福山」。功利、勢利、浮躁,喜好去分辨哪種組織、哪個民族更適合賺錢,這類著作總能讓人印象深刻。它們自然會有適合的讀者群,但是如果真心想要得到類似德里達這樣的哲人的「承認」,福山的寫作顯然達不到。

  2011年,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出版。《紐約時報》書評評論說,「野性勃勃、旁徵博引、雄辯滔滔,本書無疑是我們時代的公共知識分子領袖的代表性成就之一。」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少有被媒體追捧的知識分子敢以研究「起源」為目的,並放在標題里。亞里士多德說,要理解一件事情,必須研究它的起源。但是,在今天的先鋒歷史理論中,「起源」卻並不是一個受人待見的辭彙,米歇爾·福柯曾戲謔地指出,歷史學家得學會嘲笑起源(Ursprung)的莊嚴性。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改變,很多人像我一樣好奇,福山是否已經改變?並不是寫作上的改變,而是他對於自由民主作為歷史最終的政治形態這一信念,是否有所動搖。實際上,在本書出來之後,在多次接受的採訪中,福山曾被人一再問起這個問題。他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也及時強調,儘管「我們對未來有所焦慮」,但自由民主仍然是這個世界的「預設」。

  在書中,福山提到了四種關於民主的「政治焦慮」:民主被逆轉;民主的成色不足;低效的民主,以及民主無法掌控市場經濟的波動。但「焦慮」與福山的新書並不相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福山給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東西,恰是他營造的某種樂觀情緒,而不是那些已不再新鮮的二手觀念。「敞篷車悠然向市鎮去」是他給人最為生動的一副未來圖景:自由民主作為人類政治最終的目的地,儘管到達目的地的敞篷車各有不同,時間也分前後,而且在路上遇到的狀況亦有區別,但是,它們最終將殊途同歸。

  民主政治體在衰敗,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並不樂觀。「參與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國家,約有五分之一,退回威權主義,或者看到民主制遭受嚴重侵蝕。」另外,如果我沒有猜錯,中國已經成為他今天最大的「焦慮」。作為他眼裡的「官僚威權國家」,中國數十年的經濟繁榮讓他不得不像祥林嫂一般不停地嘮叨和解釋「中國第一」。

  他必須面對中國這一現實,同時又必須把中國放在作為完整的現代化國家「缺陷兒」的行列。福山處理這種問題,可謂駕輕就熟,對他而言這並沒有什麼困難。早在中國內地真正成為「焦慮」之前,類似這樣崛起的國家和地區,他了如指掌。上個世紀60年代之後迅速崛起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韓國、日本、台灣,以及新加波,都有類似「威權主義」的經驗,但他們最終都走向了民主。他在這本書中集中處理的是,何為「完整的現代國家」這一問題,在他看來,法治、負責任的政府和國家,三個元素缺一不可。

  作為「有缺陷」的現代化國家,中國急速增長的經濟指數,依然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對當今意識形態的爭論也會造成極大的衝擊力。同時,自由民主作為一種現代生活方式,反而因為其獨特的氣質,很容易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福山提醒說,一種新的「歷史健忘症」正在我們身邊興起,也許我們需要被不斷地提醒自由民主有多好,而其得來又是多麼不易。而研究現代制度的「起源」,目的也就在於此。

  熟悉福山的著作的讀者,還是會對福山的轉變感到「錯愕」,在2004年出版的《國家構建》中,福山還自信滿滿地認為,優秀的成熟的自由民主國家,可以不惜損害其他國家的主權,強製為這些地區「構建國家」,以治理當地的恐怖主義。他曾經驕傲地宣稱,「國家建構是一門藝術」。如今,他必須寫一部甚至不止一部大著作,苦口婆心地「提醒」,並且在不斷地「擔憂」、「焦慮」:在索馬利亞、阿富汗、美拉尼西亞島國,簡單地移植自由民主,難以帶來預期的成功和繁榮,可能還會為這些地區帶來更多的痛苦和掙扎。

  早在《大分裂》一書中,福山曾經試圖創造一種秩序理論,目的是超越哈耶克對於「自生自發秩序」的理論。在福山看來,歷史其實已經證明,自發和人為設計,理性與非理性都可能成為秩序的一部分,而「好的秩序」從來也不排斥一定的理性設計。福山試圖超越哈耶克,這一線索,不能被輕易忽視。在我看來,其實這就是福山想要擺脫那種「不容商量」的意識形態辯護士形象的努力。而今天中國的政治形態,哈耶克和很多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作家都曾經認為,那是不可能的。正如貝爾曾經評價人們追捧哈耶克:除了只把它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以外,沒有人真正想要「經濟的自由主義」。

  福山的尷尬在於,今天最具活力的經濟體早在40年前,就已經開始主動拋棄意識形態的爭論,超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邊界,並遠離那些是是非非和吵吵鬧鬧了,但是,直到今天,他卻依然還被人們認為,是自由民主這一意識形態最忠實的辯護士。我不知道,福山否能夠擺脫「歷史終結論」給他帶來的標籤效應,不過,我的確比較喜歡現在的福山和他新出的這本著作。

 

來源: 經濟觀察報 | 來源日期:2013.4.16 | 責任編輯:令狐沖

推薦閱讀:

教你克服焦慮
光鮮亮麗的焦慮——是我不夠努力?
焦慮是現代生活的底色
如何正確面對職場焦慮
現代人的焦慮

TAG: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