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勤:金庸和他的武俠世界

金庸

(文章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有刪改)

金梁古溫王幾大家中,梁羽生是比較純的中國傳統儒生。梁羽生是廣西人,據說梁羽生有共產黨的特務背景,但是並不影響他的知識結構。金庸本人在香港長期做編劇,當然,他小時候是浙江海寧世家,所以他是學貫中西的。古龍就非常地歐化,但是古龍的情感是中國古代的,我這幾句話並不能涵蓋這幾大家的特質。只是說他們都很厲害,一代宗師,但是區別不一樣的。金庸是非常符合這個時代的觀感,甚至可以說是百科全書。如果我們用古代的詩人來比,如果在唐代,那金庸就類似於杜甫。為什麼呢?他有天賦,又很勤奮。一方面他有龐大的知識量,另一方面他本人的想像力又很奇,文筆很絢爛,所以說他才學兼備。古龍主要是才情,學問是說不上的。古龍那種詭異像日本忍者一樣的筆法,但是他的情感是非常真摯的。古龍情感的真摯我們認為是超過金梁這些老前輩的。梁羽生三觀很正。梁羽生在任何家庭都是三好學生,古龍是個頹廢浪子。所以說金庸武俠是排第一,這個是無可比擬的。你可以喜歡古龍,我也很喜歡古龍。我對金庸文章固然爛熟,但是喜歡的情感已經下降了,但是他的文章在武俠裡面排第一。

當時很多人認為武俠不能登大雅之堂。比如90年代我非常喜歡看的《中華讀書報》,報上說金庸本人才情高絕,但是如果他不寫武俠小說,寫純文學,他是更加牛的,有這樣一個說法。金庸跟我們當面聊他是這麼說的:「我喜歡武俠這沒辦法。」這樣說很萌。但據我了解,金庸不是一個有俠氣的人,他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甚至說是一個很賊的人。

首先中國人有幾句話,從統計學上講,是有人文原理的。中國人講:酒品如人品,牌品如人品。這話,很俗,很江湖,但是大家如果閱歷漸深,你就會發現這句話非常正確。舉個例子,能喝酒證明你的身體比較好,但是反過來,喝酒不是讓你酗酒,所以酒在中國古代是一種禮節,禮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慶必喝酒,不光是紅白喜事。說起金庸,第一,他酒量很不行,看到他那個樣子。第二,他肯定是沒有酒膽的。古龍他是酒量固然大,但酒膽更大,喝到48歲就死了。金庸跟我們講,古龍是真正的大俠,他不是。我們深表同意。金庸這個人你別指望他在危難時幫你,還不如你幫他。他屬於獨善其身的那種。他跟共產黨的關係處理得很好,跟英國殖民者的關係也處的很好,所以說金庸是個很精明的人。

但是,回到他的小說,是不是就比不上純文學?說起文學體裁,我們已經不是這個年齡段了,1949年甚至1919年為分水嶺。我在南京大學讀研的時候,也想寫小說,因為我的文學功底還可以。但是我讀了大量的當代的文學作品的著作和期刊,發現我寫不了。我只能寫散文,寫評論,甚至古文我也可以,但是當代的小說我沒法寫。他們那個文體,給我寫可能就是類似路遙《平凡的世界》,可能還像巴爾扎克那種批判現實主義。但是拉丁美洲那種魔幻我是沒法模仿的,甚至小說都看不進去。所以後來,小說我寫不了。為什麼呢?第一,要虛構,這就非我所長。第二,沒有暴力、沒有性、沒有色情的東西寫了沒人看。編輯根本就不用。

當代的小說,固然是方法很奇幻。比如說莫言,得了諾貝爾獎,但是他的書我基本看不進去。為啥?莫言文筆還可以,只能說還可以。他主要厲害的是詭異的想像力。他這種詭異跟古龍是不一樣的。古龍那種詭異是屬於奇譎,比如說刀光一閃,死的不是被殺的人,而是舞刀的人。古龍背後的三觀,那種朋友之間的感情,我覺得是武俠小說中排第一的。但莫言的小說,除了這種飄忽的想像,他骨子裡面是一種極其冷漠的姿態,甚至是戲謔的那種味道。那就沒法看了。比如把人凌遲處死,一刀刀片下來。他能寫得津津樂道,似乎覺得他自己是沒有痛感的。

甚至有很多同學學莫言的筆法。比如說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做愛之後,他把這個女的掐死了。掐死這事已經很奇譎了,然後呢,他把煙頭往這個女的身上按熄滅了,「滋」的一聲發出聲響。他說「滋」的一聲好像有人在竊笑。我到現在都對這種詭異的修辭記得很清楚。我是沒辦法模仿的。比如說還有一個作家寫到,秦朝的李斯被趙高陷害去腰斬。腰斬大家都知道,但是他試圖還原這個場景,說李斯和他的兒子被腰斬,但是那個斧頭生鏽了,腰斬到一半,砍不斷腰椎。結果把他父子兩扳轉過來再反過來砍。你說這種細節,文以載道我都信。我認為文章可以唯美,但終極的我認為是要有三觀。所以當代作家,文筆固然是拙劣地模仿才學淺薄,關鍵三觀還不正。幾個活到當代的,但是他們的氣質是平淡的,是古典的。但不多。現在的作家我們不說,我們說49年以前出生成長的。那我認為,我們江蘇揚州的老鄉汪曾祺是一個。汪老的人情世故是超絕的,那種溫和,那種敏銳。但是他不喜歡李白,他喜歡杜甫。我們不是說李白沒有學問,而是說很多模仿李白的人是很淺薄的。杜甫跟金庸相似,但是杜甫的才情比金庸要強太多了。

第二就是金庸。金庸是1924年出生的,現在已經93歲了。大家都知道,他跟徐志摩是表兄弟。徐志摩是中國著名的新式詩人,但是我講到徐志摩的時候,感情是不太一樣的。徐志摩的生活姿態是被梁啟超痛罵的,梁啟超是他老師。但是大家也覺得徐志摩一方面對張幼儀是不厚道的,但另一方面,徐志摩他是西式青年,人家私事。我們不去批他。但是徐志摩有兩點是值得認可的。第一他的詩,他是非常有英式紳士的味道的,比法國的那種文藝青年要有底蘊,更何況他本人的中式底蘊又要更深厚。第二,徐志摩除去感情這個觀念之外,我們見仁見智。他的政治觀非常正確。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徐志摩死了之後,胡適寫了一篇《悼志摩》,我認為它是散文裡面寫得最好的,因為胡適一輩子我們沒見到他有什麼感情,他跟很多女人好過都沒下文,因為他害怕家裡面的老婆。你可以說他很傳統。所以蔣介石晚年,說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這句話非常棒。胡適是個分裂的人。他一輩子在中西之間掙扎,但是這種掙扎,他自己無所謂個人的信諾,對中國人來說非常地有害。他曾經去過蘇聯考察過幾遍,他一考察回來就熱血沸騰,看到蘇聯大搞共產主義建設,他覺得自己的小資生活好生罪惡。他說蘇聯是個熱血沸騰的國家,人人充滿理想,熱血沸騰,他說我們的生活,像在這種溫暖的燈光下,顯得太罪惡了,忘了勞苦大眾的苦難生活。這種話本來就很淺薄了,偏偏被徐志摩看到了,徐志摩說你往那美國待上幾年,你知道蘇聯的共產主義理想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大家都要去死。蘇聯人要在實現理想之前,要讓所有個體成為他絞肉機中的肉渣。蘇聯跟納粹是一樣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不是出自號稱學者和思想家,而是徐志摩這樣名聲不太好的詩人他的三觀裡面的一句話。這說明什麼?真正的詩人,並不是玩弄詞藻的。所以,徐志摩別看他不寫什麼學術著作,就憑他這一句話,已經不知道比胡適高出多少了。

我說徐志摩,是為了說到金庸筆下有一個群體叫表哥群體,都是負面人物。其實也不是特別多,金庸不是那麼刻薄的人,有那麼幾個。慕容復人所公知。其實慕容復招誰惹誰呢,大好青年,多忠實於祖宗的遺訓去搞復國。是吧,所以我覺得金庸這人不地道,這是毀人三觀,奮鬥青年沒前途,反而撞大運的人笑到最後。所以我覺得金庸未免調侃過了。除了慕容復之外還有個男人比較冤,《連城訣》裡面有個汪嘯風,那個角色很小。他的表哥幾乎都一樣,小白臉,忘恩負義。

還有一點,在中國近代,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近親結婚是很普遍的。《紅樓夢》裡面,寶黛也是這樣子,只不過他們沒成。現在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猶太人也是長期近親結婚的。猶太人的基因沒人懷疑的,對不對。其實有這樣一個說法,近親結婚是看的,如果雙方基因都很好,它可能會更好。但是雙方有一個不好,甚至兩個都不好,那風險就更大,我覺得這個說法比較有道理。所以說表哥這個並不是那麼令人反感的,只不過說現代的科學否認這樣一個傳統。

儘管徐志摩做人性格很真誠,三觀很深處到位。但是他給人的感覺還是流里流氣的,所以金庸不喜歡他很正常。金庸本身一輩子,他寫的純文學著作不多。他寫武俠,其實大家想一想,武俠跟純文學相比,主要有什麼價值?都說了它不如純文學。就是文本價值不如商業價值。三俠五義之前,武俠小說很少。就像網上好多無聊的話題,討論三國水滸的英雄能不能與金庸小說裡面的武林高手較量一下。實際上,大家還很多人在找依據,其實是很搞笑的,但是好玩嘛。

武俠小說的價值在哪裡呢?首先武俠小說有個別名:成人的童話。人類總是對自身很不滿,所以為什麼人類要搞發明,我們老家有一句話叫「人不如鳥,鳥不如草」。人不如鳥,鳥想飛哪就飛哪。鳥不如草,草哪都不能去。人類要遷徙,要流浪要思考。所以你看楚辭和曹操就寫過這樣的詩。屈原的《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這種人類對故鄉的樸實的情感。曹操的《卻東西門行》寫到了「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那麼我們這個傳統情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所以說武俠是成人童話,成人嚮往是什麼?超能力。大家要注意,從小孩時期就嚮往著超能力。為什麼我不會飛。很多人扎個紙翅膀從樓頂往下跳。人類是有這樣一個衝動。這個衝動表面上很幼稚,但卻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動力。那武俠小說就成為童心未泯的人的最愛。意味著它是大眾的,通俗的,意味著它有商業價值。

金庸自己並不以武俠小說作者的身份感到驕傲,甚至你說他是作家,他也不是那麼認可。金庸另外一個的成功的身份是報人,報人肯定是商人。共產黨的《人民日報》的社長沒人叫他報人,而是正部級官員。《明報》是白手起家的,可不像香港其他報紙,有英國人的背景怎樣怎樣。而成功的報紙有各種,比如香港有個很流氓的《蘋果日報》。他很厲害,他除了《蘋果日報》,還有個服裝品牌佐丹奴。大家知道佐丹奴很便宜,二三十塊錢,但是穿的感覺還不錯。剛來廣州,你要是到處流浪,去販些碟片什麼的,穿個佐丹奴還挺合適的。佐丹奴是大眾的品牌,《蘋果日報》也是。我剛做南都記者的時候,當時那個分管副總現在很厲害,在搜狐任副總裁。他比我大幾歲,華農政法大學畢業,一畢業就到《南方周末》,做到上海站站長,當時新聞優越感爆棚。但是他看到《蘋果日報》招記者的啟事,他三觀具毀,《蘋果日報》招記者有什麼要求?兩個要求。第一,會開摩托車,第二,會開錄音機。不需要大學畢業,文筆不重要,你能聽得懂廣東話,能記下來就行。我那個領導三觀具毀。黎智英走的就是接地氣,但是這個接地氣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不要臉。但是大家注意,他這個不要臉,我沒有貶義。

黎智英在香港文憑最多是小學畢業,但是他裡面表現得不只是成功商人,是思想家的概念。第一,他幾乎不讀當代的書,第二,他幾乎不讀中文書,最喜歡的是哈耶克。他的英語好得不可思議。看起來他是很粗魯的,而且他招妓在香港是出了名的。這個人幾乎是沒節操,甚至沒文化的,就是個土豪,但是他混文化界幾十年,又是商人。你說他沒文化嗎?思想深邃。他跟金庸肯定不一樣。金庸這個人是很要面子,畢竟是浙江人,江浙風流。第二,金庸做的《明報》和《蘋果日報》不一樣,他靠什麼起家?一個是評論。金庸評論功底深厚,三觀中肯,第二就是武俠的連載。我們看到的版本大部分都是改編的三聯版。跟最早的連載版完全不一樣。當時連載版簡直是60年代香港社會上,用傳播學的說法,叫現象級,盛極一時。大家每天就是等著買明天的《明報》,看下一集怎麼樣,最經典的就是《雪山飛狐》。《雪山飛狐》很短,模仿黑澤明的《羅生門》,不同的人來講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這個事情撲朔迷離。那結果是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主角愛上大俠苗人鳳的女兒苗如蘭。但是胡斐和苗人鳳因為誤會,兩人在懸崖峭壁上展開決鬥,生死之間只差一招。胡斐先發現破綻,如果他的刀砍下去,他跟苗若蘭就不可能成了,但他也不可能讓自己over,所以這刀到底是劈還是不劈,金庸就停在這,這話吊了大家五十年的胃口。這就是武俠小說,生活當中不可能發生。

北京的王朔在99年專門批金庸,說金庸是四大俗人之一。成龍,瓊瑤,金庸,可能還有一個趙本山吧。我們就覺得那也太鄙視金庸了。我們說不好,問題是那幾個人何德何能能跟金庸相比。我們小的時候都覺得男的讀金庸,女的讀瓊瑤。後來發現讀瓊瑤真的會死掉的,如果讀《紅樓夢》,為愛而死,大家覺得還有點美感。

為什麼說到這個話題?金庸的胡斐,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現象。後來他還寫了一個《飛狐外傳》,就是交代胡斐成長史。事實上,你別看這兩部戲很小,而且寫得很早。胡斐作為俠客的形象,在金庸的筆下是非常原生態的。比如說張無忌,武功絕頂。張無忌他本質很好,但是他的性格拖泥帶水,讓人覺得真是沒男人氣。楊過,過於偏激。而且,楊過十六年後重出江湖,大家就覺得屌絲逆襲。許下坡下三個心愿,萬人矚目當中撐著煙花從天而降,就是種種裝,種種不接地氣。胡斐是屬於元氣淋漓的,跟他父親胡一刀像談傳奇中的俠客。所以說金庸小說,有好有壞,良莠不齊,但是十四部三十六本,他的精品的重要比良好高得多。古龍可能三分之一是經典。老梁可能五分之一都不到。金庸一半以上是經典,大家注意這個標準很重要,我們評價一個人不能一生怎麼樣,也不可能看他全方位怎麼樣,也不可能看他著作全部性,有一個經典就很好,有幾個就更不得了。

說武俠小說不如純文學,未必。這裡面少不了分享我讀金庸的過程。我讀的第一部武俠是《七劍下天山》,所以對老梁非常喜歡。其實老梁早期也模仿西方。比如說《七劍下天山》主角凌未風和他的女人劉郁芳,兩個人少年情侶,後來,劉郁芳被人下藥,招供了一些情報,然後劉郁芳誤解他又離開他。這一段就標準模仿了義大利名著伏尼契《牛虻》裡面的亞瑟和瓊瑪,這個是公認的。但是這不是問題,他在裡面寫的那些人,我覺得很過癮,你看老梁其實大家很好聊到的,但還是不花費時間跟大家說一點。舉個例子,張紀中我們公認他是金庸殺手,拍一部爛一部。我在這一點上很不喜歡金庸這個人,有一次《笑傲江湖》拍出來之後,2001年李亞鵬和許晴主演,金庸當時就不高興,感覺自己的小孩被人打了。但是這句話說完沒多久,他又把《射鵰英雄傳》交給張紀中拍了,我覺得人無恥莫過於這樣。你不喜歡他還要跟他交往。如果我很不喜歡這個人的話,我很難跟他再續前緣。這一點上我覺得金庸寫的是俠客,他本人真是不要說沒俠氣了,他沒原則。

金庸這個人有一點意思,是我深表理解的。他最想當的一個身份是什麼呢?學者。學者是個什麼功用?金庸本人他覺得自己沒水平,他想做有水平的人,他覺得學者很高大上。這個想法能理解,但是人八九十歲,孔子講過一句話:老年,戒之在得。老年人不要什麼都想要,老年人過了四十就要做減法了。我喜歡的人很少,我就要跟他們好好地交往,我需要做的事也很少。金庸到老了想做的事就越多,他最被人詬病的就是跑到浙大做一個文學院院長。當時他招博士,我一看兩個專業,我就覺得,哎呀,浙大這是在害他。浙大怎麼在害他呢?他招兩個專業的博士,第一個是宋元明清史。博導可不是本科生,哪有這樣做的,博導最主要是研究一個朝代歷史就夠了。第二,中外關係史。好大。舉個例子,他自己也說了,他想研究新疆想研究西藏。但是,西藏也就罷了,會藏文就行了就行了。新疆有多少古語言啊,新疆維吾爾哈薩克,什麼吐火羅,什麼巴利文。這叫人沒有貴自知自明。所以他當時做博士,·他也只有兩個要求,第一,古文好。第二,熟悉他的小說。那這個就不對了,讀你的博士要讀你的小說幹什麼呢,又不是研究你的小說。

金庸他還有一個敗筆,說封筆已經三十年,他最後一部《鹿鼎記》大概是1974年封筆的。到2000年,他又牛刀小試,寫了一篇純文學發在《收穫》頭條。他要寫小說當然發在頭條。《收穫》是中國第一文學期刊,但是也不可能對金庸說讓你排到後面去。那個小說大家有興趣也可以看看,叫《月雲》,寫一個丫鬟跟少爺的戀情,少爺就是他自己。他喜歡丫鬟,這個正常。跟賈寶玉喜歡襲人類似,但是這段小說大家看不出什麼高度來的。當然,金庸太老啦,他年輕的時候他又沒去嘗試純文學,所以我們不要說去假設太多,如果說他全力投入,比如批判現實主義會不會寫的很好,像張愛玲,像白先勇那樣,我們不評價。但是就拿武俠小說裡面,我們說,他有沒有跟純文學相比的,我覺得沒有問題。

有一部小說,很多人不喜歡,覺得很陰暗:《連城訣》。剛才說那個汪嘯風就是《連城訣》里的。《連城訣》幾乎是最沒有武俠氣質的,主角狄雲忠厚老實,天老爺愛笨小孩,他學了一身絕世武功,但是一路到最後,他幾乎沒打過誰。他的血海深仇也被天給報啦,那些壞人自動的就遭遇惡報。他最後心灰意冷回到川藏邊緣的大雪山深谷,女主角水笙笑著出來迎接他,給了全書整個悲慘的基調一個光明的結尾。幾乎說沒有用武功,但是主角也沒怎麼表示,俠,他本人更沒有,但是為什麼我對他印象很深呢?這是金庸基於生活做出來的一個預演,他自己在前言裡邊就講過,因為金庸九十多歲,他爺爺在我們江蘇鎮江,下面一個縣叫丹陽做過縣令。他爺爺手下有一個僕人,遭遇跟狄雲差不多,很小的時候在村裡娶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人家悔婚,他不願意,然後就陷害他,把他毀容然後還害他坐大牢。但是呢,他爺爺做縣令就發現有冤情就把他救出來,這個人就忠心耿耿的給他做僕人。

那我覺得《連城訣》就是根據這個演繹來的。金庸筆下武功,男生看動漫都知道,這是低武世界。什麼叫中武世界呢?就是黃易的《破碎虛空》。高武世界呢?一個人毀滅一個星球,比如說《七龍珠》就是高武世界。金庸講的就是低武,武林高手要是失去武功,普通人可以搞死他的,那這種武功有什麼意思呢?所以說武功小時候看很炫,六脈神劍「biu」白光一道,但是現在看來,也只有六脈神劍能跟動漫小說相比啦。其他要拳拳見肉的那叫什麼武功呢,那就跟民國時期相比勝不了多少。所以武俠,只是金庸的IP,可以剝掉。你把武俠剝掉的時候他的小說依然很有價值,但是,你要注意,金庸本人知名度,應該是大過他的真實水平的,只不過當代那些欺世盜名的更多,這是第一點。第二,他的小說很多知名度也大過實際的,比如說,《神鵰俠侶》文藝女青年最愛,因為楊過是她們的情人,但是《神鵰俠女》的三觀和情節都非常LOW,而《連城訣》很少有人注意和喜歡,反而很有價值,因為是基於生活的。

剛才說到他做教授,後來浙大就不讓他做院長,金庸就跑到劍橋去讀博士,不知道有沒有讀完。鄧亞萍之流我都不知道怎麼混了個劍橋的博士,我始終懷疑這個博士是假的,反過來金庸要博士碩士也是個笑話。第一,他不需要博士碩士,第二,金庸秒殺高校所謂的文學教授,因為我認為文學教授如果自己不能夠寫小說寫詩歌寫散文,他是沒有資格教文學,沒有做過這個的人就沒有資格去教人。

浙大把他退單之後,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董健2000年初請金庸到南大去講課。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講的是《南京與中國歷史》,我看到這個題目就不高興。第一,我知道金庸口才很差。第二,這個題材太應景啦,金庸看起來很像余秋雨,為什麼講《南京與中國歷史》?這是余秋雨的專長,到哪個地方講本地與中國歷史。金庸應該講什麼?講令狐沖與中國道家文化,講我是如何辦報的。《南京與中國歷史》哪輪到你金庸講了,這就自取其辱,講的不可能好。後來浙大把金庸的院長一職給辭掉之後,董健站出來說,金庸的水平跟文學副教授都比不上。這種事我看得太多。我就微博微信上說,做人不帶像董健這樣的。我就爆一句粗口,他媽的金庸是你請去的,你請他的時候把人家當成太子,現在你看到說不讓他做院長了,你說他連副教授都比不上,你說這話像人話嗎?

金庸就是孔子批的「戒之在得」,老了還那麼貪。你的才學,當代誰能比,更不要說財富名聲了,他以前還嘚瑟過一句,有記者問:你是不是想競選香港總督啊?他說:像哪位港督比得上我的影響力。這話倒是事實,這不是自傲的。但是為什麼你稀罕浙大的一個院長呢?人不能要太多,你要知道自己。所以中國人講究一個傳統:知人論世。

古人為什麼說「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次立言。道德是比功業,更不要說文章了,排在前邊的,當然這個道德不是我們平常說扶老太太過馬路叫道德,是一輩子安身立命的東西。所以金庸先生,說才大如海,但是我說他的精神層面的東西比較偏低的。但是再怎麼比,他仍然是我們說的江浙的文採風流,或者說有民國那種風範的遺留。而且他活得太長,我們看到他很多的缺點。

香港的黃霑老先生,現在有七十五歲左右吧。老先生一生寫了幾千首膾炙人口的粵語歌曲,金庸小說裡邊很多都是他配樂的,那叫個激動人心。很遺憾的是金庸他這個人不好玩,《笑傲江湖》被徐克改成了電影,李連杰演的令狐沖,林青霞演的東方不敗,太棒了,尤其是那個配樂《滄海一聲笑》。但是我們問老金,他說電影也不喜歡,歌也不喜歡。我心想你他娘的喜歡誰呀,其實沒意思的,文人相輕。你看徐克已經是怪才啦,黃霑這個人簡直是元氣。其實我三十歲以前不喜歡黃霑,覺得他像個流氓,現在發現,整個東南亞甚至整個華語樂壇,誰能跟老爺子比那種元氣淋漓,才華橫溢。有人說林夕的文筆之美甚至在黃霑之上,但是林夕他那種氣太弱,我認為文人要有豪氣,這才是完美文人。這一點金庸也缺。但是我認為黃霑在香港通俗界跟金庸並列,香港有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蔡瀾。我覺得蔡瀾毫無才能,無非就是比較樂觀和討女生喜歡,當然對男人來說這是極大的優點。倪匡現在基本上不寫東西,他跟古龍是好朋友。倪匡跟蔡瀾會交往,金庸跟人是不交往的。因為本身金庸是浙江人,他跟粵語圈的人,天生有隔膜。然後他本身又是一個世家子弟的這種清高,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就是屬於有點狹隘的。所以說我們覺得金庸這個人應該是不太好玩的,當然九十多歲,玩不起來啦。

我覺得,你們自發遊學,到處拜訪名家,很像古代的少林俠客,自然而然地想把你們對應到金庸筆下的人物形象中。這也說明金庸在人性豐富方面拓展得很好,能讓大家去代入。比如說,金庸筆下幾個特色的女主角。有點變態妖魔的滅絕師太,天山童姥,李秋水。但是這幾個人也不是說只有這一面,只是說她這種變態裡面有西方人提及的那種性心理,變態心理學的案例,蠻好玩的。包括大家討論金庸是不是戀足癖,他寫男的喜歡女人的腳不止一次,張無忌喜歡趙敏的腳,游坦之吻阿紫的腳,還有段譽看鐘靈的腳,這個是非常豐富的,所以是絕好的樣本。他寫反角很有特色,什麼岳老三,田伯光,反而主角個性比較單調,尤其是金庸女性,我們是認為比不上樑羽生的。古龍也不尊重女性,古龍筆下的女性都是男性的玩物,張羽生反而很尊重女性,很多女大俠,女俠客的光芒完全蓋過男主角。

推敲下來,在武俠這個體系裡面我們仍然找出他的不足,反過來跟純文學相比,就覺得武俠的「武」是有點多餘的,「俠」是個永恆的話題。為什麼呢?俠是墨家的傳統,儒家是不喜歡講俠的。俠跟古代那個流氓是一樣的,流氓就是失去土地去流浪的人。但是儒和俠有時候也是統一的,比如說遇到叛亂。比如《三國演義》裡邊的人多是有俠氣的,這個俠就不違儒家的本質。美國人有個詞叫「法外之義」,法律不能滿足正義的時候,私人救濟,私立救濟。在中國有個傳統,就是報仇。有一句話,朱熹講的,我們古代人行善固然不容易,什麼東西比行善更難?除惡更難。

我覺得現在中國最大的危機是不能分是非,或者分的清楚是非但沒辦法去選擇,這個比什麼博學的問題嚴重多了。比如說,朱熹剛才講的很多時候法律是沒辦法滿足的。孔子裡面的春秋有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主要是事實,《公羊傳》講微言大義,《穀梁傳》是兼備。《公羊》是最鼓勵復仇的,我們老話講:有恩要報恩。有恩報恩已經是了不起,有仇報仇更了不起,報仇比報恩更難。危難時期人家救你的命,你把家值分一半給他,這就是報恩了。報仇就意味著犧牲自己的。所以春秋有一個傳統就是大復仇,大復仇就是什麼呢,就是崇拜復仇。比如你的祖上被人殺了,能不能報仇?君子當報九世之讎。所以孔子很喜歡誰呢?伍子胥,報仇之神。

那武俠裡面其實無非就是恩仇、寶藏、還有美女三個主題。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身世再好一朝潦倒。所以說現實當中對武學這種東西,李小龍說的很好:「武功不是為了行俠仗義。」大家看很多橋段,你去學武功,老師會問你為什麼來學武?你說保家衛國,他會說你滾。大家記住一句話:「學武功是小道,學武學就上路了。」這個武學、文學就是你的學,那學的目的是什麼呢?求道。道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讓自己和自然宇宙,包括自己和自己之間,自己和社會取得平衡,控制自己的能量與情緒。任何武功都是鍛煉,克服你內心的情緒、恐懼、憤怒、嫉妒、焦慮。讀書也是一樣,你這樣冥想是很難的,必須要廣泛讀書、閱歷、包括修鍊武學。

金庸筆下誰的境界比較高呢?像獨孤求敗,他的武功很高,但是他一生求敗,落於下乘,以勝敗來論。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誰武功高?大家一般認為武當七俠高一點,全真七子參差不齊,認為張三丰高一點,張三丰活得長,王重陽死得早。但是如果從人生境界來看,張三丰是比不上王重陽的。第一,王重陽是抗金英雄,張三丰沒做過正兒八經的大事。中國人是講究入世的。當然張三丰有想過救文天祥,說自己武功未成,這理由是不充分的。不管成不成,但是他沒去救。第二,王重陽是以道入武,張三丰是以武入道,那兩人的境界差很遠。王重陽的師弟周伯通跟郭靖講:「我師兄說我練武太痴迷,成不了絕頂了高手。」郭靖說:「那為什麼王真人既是道家真人又是武學大師呢?」周伯通說:「我師兄天生了不起,他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懂,不用苦練。」他觸類旁通,就是說他道法自然。王重陽和林朝英還有一段,郭襄和張三丰是YY,後來一百多歲還惦記那個穿黃衣服的女神,這很無聊,悶騷到極點。但是就小說而言,大家感覺張三丰更高,王重陽好多缺點,跟林朝英爭強鬥勝怎麼樣怎麼樣,全真七子也經常被人虐,但這是表面的。

掃描下方二維碼

聽劉根勤老師講金庸

IOS讚賞專區

排版|江小π

文案|劉根勤

整理 | 朱俊怡

游思,體驗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推薦閱讀:

倚天屠龍2要開拍是真的嗎?
「成人童話」的悲哀!
大武當(第二部,更新中)
化龍劫Ⅰ赤龍劫· 第十六章
百無一用

TAG:世界 | 武俠 |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