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糧荒論」很古怪
這種可笑而古怪的「糧荒論」在日本很快傳播開來,居然受到某些日本高層的關注,據說準備在最近召開學者會議專門討論日本是否已經瀕臨糧食危機。這實在是無稽之談。
中國糧食需求一向依靠國內自給自足,對外依存度很低。據有關部門估計,到2030年中國糧食進口也不會超過5000萬噸,對外依存度不會超過10%,不會對國際市場造成明顯的影響。加之中國建設新農村的宏大戰略正在穩步實施,科技進步速度加快,人口出生率逐漸下降,中國「三農」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更不可能出現日本柴田明夫所說的情況。
憂患意識可以讓人警惕禍患,未雨綢繆,少犯錯誤,少走彎路。但是,所有的這些憂患都必須建立在真實確切的現實估計的基礎上。先前日本民族的危機感屢屢成功地轉換為「防患於未然」的範例,也在於其精確的計算、實事求是的態度、孜孜以求的精神。但是,如果對事物不太了解,隨意猜疑,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然而,這十多年來,日本長期經濟低迷,國內保守思潮高漲,社會關係日趨緊張,人與人之間的猜疑也在加劇。比如,現在網路辦公,日本政府機構、各類高校和公司內部傳達文件,越來越多地採取「加密」措施,生怕有其它人會看到文件,即使這些文件並不重要,就算傳播出去也無礙。但日本人還是越來越怕「萬一」的事發生,這給日常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人與人之間是如此,對他國的疑心更是如此。對於中國,總是想著會對自己有何不利因素,進而渲染「中國威脅論」。這種古靈精怪的「糧荒論」也只是另一種「中國威脅論」的翻版而已。
日本某些人士的「憂患意識」,雖以「憂慮」為名,卻不免「患得患失」,在國與國交往中胡亂猜忌,風聲鶴唳,無事生非,不但敗壞了其先前憂患意識贏得的美名,更暴露了這十多年來日本民族內心的偏執、難以大度平和的缺陷,最終貽笑大方。
國際關係學中有種理論叫「安全困境」,指A國對B國軍力不斷猜疑,自行增加軍備,以確保自身安全,卻使B國感到不安,被迫增加軍備。這又進一步使A國產生更強的猜疑。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軍備競賽。冷戰中的美蘇對峙不失為一個反面教材。試想,如果一方心平氣和地了解對方,另一方則相應做出友善回應,那麼當初世界又怎會屢次陷入危機中呢?
當前,中日關係正有轉暖跡象。日方此時卻出現如此論調,無異於使兩國關係如鯁在喉,不得不讓人警惕。
推薦閱讀:
※《原來是美男》日版和韓版有什麼區別?
※微笑唇-M唇?嘴角上揚
※今日網頁推薦
※【老文章】夜幕下的東京灣
※日本的水果為什麼這麼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