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身與修心

一、心外求法迷失生命價值,修治身心成就智慧人生

《諸法集要經》云:「一切有為相,皆歸生住滅。」一部車、一台電腦,乃至我們的房子,用久了就會壞,就需要修理。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一種存在形式,都有生、住、滅無常變化的特點。人是由身心兩部分組成的,從少年到青年,從壯年到老年,人的色身在不斷變化,內心也在不斷變化。人都有痛苦和快樂的感受,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樂,祛除痛苦。那麼,怎樣讓我們在變化的過程中越來越有智慧,這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因為只有越來越有智慧,才能知道如何延長自己的壽命,如何遠離痛苦、得到快樂,如何不斷獲得人生的經驗。

那麼,如何獲得這些智慧的經驗呢?一方面要靠傳承,即古籍經典中的記載;另一方面就是靠老師的傳授。既要跟隨老師學習,同時也要閱讀和研究古籍。在這一點上,佛法和世間法是相通的。通過這兩方面的學習,古聖先賢的智慧就能夠轉變成我們的智慧,轉變成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觀照力以及行動的能力。有了行動力,我們的生命就會發生改變。

近代以來,各種工作都依賴於科技、機械,靠電腦、網路、信息來指揮,並以此作為標準依據、制定規劃,所以人內心的智慧、活力,以及活動狀態,不知不覺就被社會所忽視。現代知識體系主要是教育人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能,而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是教育人成聖成賢,成為一個有作為、有成就的好人。所以,雖然現在各個行業——經濟、科技、教育等等都人才輩出,但是怎樣讓一個人成為君子或聖賢,這種學問就不知不覺地不被重視了。

現代社會非常講究效率,講究各種各樣的價值,但所有的價值如果不能跟人發生關係,它的意義是很有限的;所有跟人發生關係的價值都比不上人生自身的價值,也就是人生的價值。那麼作為一個人,在世上活了一輩子,人生的價值是什麼?現代人非常忙碌,常常超負荷工作,創造各種價值,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內心無所歸屬,迷茫、困惑,心靈都在漂泊。如果我們沒有弄清楚人生的價值,我們所追逐的就都是人生以外的價值,就說明我們的價值取向有所偏差。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心外求法」,注重的都是一些外相,忽略了人的內心,忽略了人自身的價值。這樣的話,人的身心就會有問題,所以就需要修理,需要修行。

佛教不僅僅是一種信仰,它也是一套生活的方式,裡面包含了很深的哲理,非常豐富的知識體系,它能引導我們覺悟自己、超越自己;成就別人、成就眾人。佛教告訴我們,生命是無限的,一生一生地不斷延續,各依自己所造的業在六道中輪迴。人身心的痛苦,有現世的,諸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等,還有後世的——人死了以後,最痛苦的,就是去往地獄、餓鬼、畜生,也就是三惡道。而這些痛苦來自於我們的惡業,惡業來自於煩惱,要解脫痛苦就要斷煩惱,就要靠智慧。所以,佛教的苦樂觀是著眼於今世和後世的,不僅僅是今世。佛法就是教我們如何在現世獲得快樂、祛除痛苦,死了以後,如何不去三惡道,如何讓後世的日子比現在過得更好,乃至如何究竟解脫生死,令自他獲得永恆的快樂。

二、儒釋道醫同重身心修養,依靠三學超越現世苦樂

如何修治身心以祛除痛苦得到快樂呢?首先,何為修身?何為修心?這可以從醫學和文化兩個角度來看。

從醫學的角度來談,修身就是怎樣讓我們身體健康,修心就是怎樣讓我們心情愉悅,內心健康。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修身是修養身語行為以及與此相關的心態,修心是修養心境和心性。儒釋道三家對此都有很多闡釋。儒家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修身,以「誠正、仁智」修心。《論語》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孟子》中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荀子》:「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道家以「寡慾、慈善」修身,以「虛靜、真常」修心。《莊子》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也。」《抱朴子》云:「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又如《老子》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佛教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戒就是規範人身心的行為,定就是內心的專註力,慧是專註以後,對事物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佛教對人身心行為的規範,最基本的就是五戒十善。「十善業」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大智度論》云:「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所以,醫學角度的修身與修心都歸屬於健康的層面,而文化角度的修身與修心都歸屬於道德層面。儒釋道三家在勸善止惡、凈化內心方面有很多是相通的。

修身與修心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身心的健康是相互影響的。《華嚴經》云:「若諸眾生身有疾病,心則不安。」(卷十一)如果我們身體有很多疾病,則不易讓心寧靜、專註。《素問·舉痛論》中說:「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形與神俱,則內外安和,道和德全,才能長壽。所以,人身體的健康與內心的安寧關係十分密切。人的內心如果非常安寧、健康,就容易促進身體的健康;如果內心不安,則易導致種種身體的疾病。所以就醫學的角度而言,修心養心是很關鍵的。

《孟子》中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違逆的境界,心情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身體健康。佛教告訴我們面對這些逆境要轉化,將其轉化為內心善的力量,這樣就不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出家修行的人,因為有佛法的力量,面對種種看不慣、看不順、不如意的境界時,就能夠將其轉化過來,變成養心的力量。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正身熏養正心,正心任持正身。佛教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里談到:「云何持戒生禪?人有三業作諸善,若身、口業善,意業自然入善。譬如曲草生於麻中,不扶自直。」如果我們身口的造作都是善良的,做好事、說好話,意業也就容易善良。也就是說,通過持戒修身,可以提升內心的境界。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中說:「由戒凈故慧凈,由慧凈故戒凈,如兩手互洗,不分先後。」這就比喻智慧和戒律就像人的兩隻手一樣,互相幫助,不分先後。《大寶積經》云:「依戒得三昧,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於凈智;已得凈智者,具足清凈戒。」這就是戒定慧三者的關係。三昧,就是正定、正住。這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

佛教將人的感受分為三種: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痛苦、快樂、不苦不樂都是會變化的。人有時痛苦,有時快樂,有時不苦不樂,有時痛苦當中有快樂,有時快樂當中有痛苦,所以人的感受非常複雜。但這些感受都不是三昧的狀態。三昧的狀態是所有的妄想、雜念都沒有了,內心完全是清凈的、善良的、如如不動的。也就是說,有煩惱的狀態都不是正住,沒有煩惱,沒有妄想、雜念、分別,這種感受才是正住。這是在世間痛苦與快樂基礎上的一種超越,已經超越於常人的苦樂狀態。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解脫,是更高層次的一種狀態。譬如我們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歡做的事,可能非常投入,會進入到一種忘我的狀態。而三昧比這種狀態還要高,只有通過戒定慧的力量才有辦法達到。戒律、禪定、智慧名為佛教的三學,整個佛教就是由戒定慧所構成。《解脫道論》說:「以三種學成就清凈,所謂戒清凈、心清凈、見清凈。於是,戒是戒清凈,定是心清凈,慧是見清凈。戒者洗犯戒垢;定洗纏垢,是謂心清凈;慧除無知垢,此謂見清凈。複次,戒除惡業垢,定除纏垢,慧除使垢。如是以三清凈,是伏解脫道。」所以,佛教的修身和修心,不單單著眼於現世,而且標期後世,乃至超越生死輪迴,最終把我們導向更高層次的究竟解脫、離苦得樂的境界。

三、心正身健促進社會和諧,行善修道成辦人身大義

身心的修治,對我們有著怎樣的意義呢?首先,它能夠幫助我們今生生活得幸福安樂。良好的身心修養有助於我們保持健康。《中醫養生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一書中說到:「隨著科技發展、城市工業化、人口城市化和人際競爭的加劇,人類已進入『情緒』時代,心理問題已成為全球問題。……人在長期的沉重壓力下就很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鬱、恐懼等負性情緒,進而導致的心理障礙、心理困擾,患上心腦血管病、消化系統、代謝性疾病等方面疾病的概率會大為增加,甚至還會患癌症。……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因素就是不良情緒。」有了良好的品行和心性,我們就不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就能夠保持身心愉悅,以健康的方式生活。

佛教講,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的,如果四大不調,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佛說五王經》中說:「何謂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謂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地大不調,舉身沉重;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倔強。百節苦痛,猶被杖楚。」實際上四大不調也和我們的心有很大關係。《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說:「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

其次,修治身心可以讓社會越來越和諧。現代社會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由道德危機所引發,2001年中央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社會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必然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人們的身心道德修養提高了,自然就不會再做一些沒有道德的事情損害他人,這樣社會就和諧了。

修治身心對我們的生命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佛教告訴我們,一切的苦樂都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妙法聖念處經》云:「自樂自善成,自惑生自苦,苦樂不離心。」我們的心善良,行為就善良,就會感得快樂的果報;我們的心是惡的,就會為惡,將來就會感得痛苦的果報。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苦受,無有是處。」

佛教非常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慈悲為懷,普度眾生。《觀無量壽經》中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對所有的眾生都是無緣慈悲,沒有任何條件,平等看待。佛門中有句話叫「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從佛教的角度講,人的生命非常珍貴,其他有情的生命也非常珍貴,所以這種慈悲心不僅僅針對人,也包括其他的有情。有了這種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在面對世間上種種不同的人、不同的族群時,都能感受到眾生平等的力量。這種觀念就是非常好的,能夠幫助我們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反之,如果我們沒有慈悲心,傷害生命,則會造下無量無邊的罪業,乃至感得三途的果報。如《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人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有智慧,有願望,能夠發慈悲心、菩提心,但動物就不容易做到。孟子說:「人之所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莊子說:「人而不學,謂之視肉,學而不行,命之撮囊。」《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亦云:「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凈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我們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佛陀曾以大地土和爪上塵來比喻人身之難得,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事教》云:「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好好利用暇滿人身行善修道,反而造作種種惡業,那是最愚蒙不過的了。如《大智度論》云:「六情身完具,智鑒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獸皆亦知,欲樂以自恣;而不知方便,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而但自放恣;不知修善事,與彼亦何異!三惡道眾生,不得修道業;已得此人身,當勉自益利!」《大般涅槃經》中說:「若有不修身、戒、心、慧,如是之人,於小惡業得大惡報。……譬如蒼蠅為唾所粘不能得出,是人亦爾,於小罪中不能自出。心初無悔,不能修善,覆藏瑕疵,雖有過去一切善業,悉為是罪之所垢污。是人所有現受輕報,轉為地獄極重惡果。」

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難得的暇身,精進修道。宋代妙普禪師有一個偈子:「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意思是說,修行學道猶如守禁城一樣,要對六根晝夜防範。如同中軍主將能發號施令化干戈為玉帛,我們的行為由內心支配,如果內心善良,自然問題就沒有了。《法華經》說:「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這才是我們人生本具的價值之所在。

四、因戒修定獲無我慧滅煩惱,依師發心樹聖賢志利眾生

具體說來,怎樣來修治身心呢?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五欲六塵的境界對心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非常容易受外境的誘惑而煩惱發作,躁動難安。所以要先靠戒遠離五欲六塵的境界,調伏我們躁動的心,密護根門,令心不散。這樣才能伏其現行,令心得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里談到:「若多緣務,則於修定有廢,心亂難攝,不得定也。」人因為日常生活中種種的瑣事,內心不能寂靜,就不容易得定。沒有定,煩惱就不容易得到克治、調伏。

所以,要斷煩惱,首先要靠持戒的力量。如果沒有戒和定,智慧就開不了。如印光大師所說:「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攝互融,不容獨立,而初心入道,則持戒一事,尤為要務。故《楞嚴》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釋迦牟尼佛來到世間,在人間成佛、說法,目的就是為了調伏眾生的煩惱。人因為煩惱才造作惡業,煩惱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所以佛教並不是出世的,同現實世間沒有什麼關係,它既超越現世,又是現實的。它正是面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從信仰的角度幫助我們擺脫痛苦,獲得超越。

斷煩惱要靠智慧。佛教講無我,諸法無我。所謂無我,就是不實在性。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是各種條件的假合,和合而有。像蓋一座大樓,需要鋼筋、水泥、木材等種種條件組合而成。世間順的境界、逆的境界,痛苦的境界、快樂的境界,也都是因緣和合而有,本身也是沒有自性的,都是能夠變化的。悟到了諸法無我的實相,才能夠斷除煩惱,內心清凈。所謂清凈心,就是內心沒有煩惱。有煩惱,內心就會有障礙;有障礙,人與人之間就會有對立。有時候能保持短暫的內心平靜,但不代表已經斷了煩惱。因為煩惱沒有斷除,所以過了幾天內心又不平靜了。所以要靠佛教修為的力量不斷認識內心的煩惱,並且去對治它,這樣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才會有體驗,對世間萬物才能夠了知它的本性是空。這個空不是不存在,而是各種因緣和合襯托下的短暫的存在。

無我是平等的、無私的、大公的,有私、不平等就很難做到無我。《金剛經》裡面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沒有誰高誰低。法平等、人平等,整個世界就平等了,也就太平了。世間的種種問題和紛爭,都是因為人們認為自己是最有道理的,別人是沒有道理的。用佛教的話講就是執著我相。無明煩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楞嚴經》云:「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人容易非常主觀地認識問題,問題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實際上人的一生只有幾十年,過去得非常快,慢慢人就老了,死了。佛教講人身難得而易失,得到人身非常不容易,但是失去人身非常容易。《佛說處處經》說:「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所以在得到人身後,怎樣讓自己的人生成辦最大的利益就很重要。

學習佛法要靠師長的教授。佛教裡面非常注重傳承。所謂傳承,就是師道。儒家談孝道,佛教里特別注重師道,就是師父同弟子的關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老師和學生要有共同的心愿。在佛門裡,出家的師父和在家的弟子、信徒都有共同的心愿,比如成佛、發菩提心,比如「續佛慧命,紹隆佛種」。有共同的心愿是非常重要的。「師資道合」,老師和學生都是為了道,才能夠和合。如果不是為了道,就很難和合,就不容易團結,不容易把事業做好。

佛門裡過去講「傳法」,傳法就是以心傳心。心無形無相,看不到、摸不著,怎麼傳呢?就是發心契合,發的心念一致、不變。善知識的心和弟子的心,老師的心和學生的心,都是為了把佛法發揚光大,這樣佛法就能夠得到很好的傳承。

佛教里講:「生佛不二,凡聖不二。」為什麼不二呢?因為佛的心與眾生的心是同一個心。比如我們發心成佛,發心當菩薩,這種發心就跟佛的心、菩薩的心是一致的,因為一致,所以是不二的。禪宗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學法首先就是要來了解我們自己的心與佛菩薩的心是一致的。然後以聖賢為自我期許的目標不斷去努力,就會越來越進步。這樣內心當中的貪瞋痴慢,以及外在的五欲六塵,就非常容易放下,學習佛法也就容易一門深入,長期研究和熏修。

我們要學習做聖賢,但是人畢竟不是聖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因為犯錯而內心怯弱畏縮也是不必要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應當依照佛法的修學次第在善知識的指導下漸次修習。如《出曜經》說:「智者不越次,漸漸以微微,巧匠漸刈垢,凈除諸穢污。」《瑜伽師地論》說:「諸菩薩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令其漸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漸次利行。」

修行、修心的關鍵就是培養人的柔軟心、慈悲心、清凈心、菩提心。慈悲是佛法的根本。如《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十住毗婆沙論》說:「諸佛法無量無邊無盡如虛空,悲心是諸佛法根本。能得大法故,名為大悲。」(卷第十七)《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心、菩提心,所以我們要修行成佛,就要把握住發心這個根本。

然後要發大願,以願導行。如宋朝元照律師《佛說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說:「菩薩修行以願為本,若無願力,萬行徒施,所以經中勸令發願。」(卷中)元朝清遠法師《圓覺疏鈔隨文要解》說:「若無願力要期,則不能悲智相導而成無住行。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住生死,離此二邊,得成中道,皆大願力故。」(卷第三)要發大願,堅決做,不後悔,不退縮,才可能成就廣大的佛果。如唐朝宗密禪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注》說:「當發菩薩清凈大願,彌倫諸行,速至佛果。若無願力,則多退轉。」(卷下)

那麼,如果我們真正樹立起這種「兼善天下、普利天下、普度眾生」的心,那麼就不會耽著於現世的種種生活,就會策發我們積極主動地去利益他人、幫助他人。這樣我們自然能夠與人為善。這種思想觀念就非常關鍵。現代人耽著於豐富的生活,不能覺知生活的意義,於是引發家庭不和睦、社會不和諧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佛教就告訴我們怨親平等,化敵為友,用慈悲心、平等心去對待一切眾生,不觀察別人的過失。父母、家人、老師或與我們接觸的人,能夠看到所有眾生都對自己有幫助,都是離不開的人。佛教講緣起,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相依共存的。我們需要外緣,沒有外緣我們就不能生存。我們穿的衣服,吃的飯,喝的水,裡面都有很多人的付出。從縱向來看,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如是昔恩猶未能報,或因妄業生諸違順,以執著故反為其怨。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為父母,所可報恩互為饒益,無饒益者名為不孝。」

儒家講「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故君子遠庖廚」,這也是一種慈悲心的體現。如果我們沒有在這些道理方面深入探究,很多行為可能就比較麻木,只有道理明了了,信心才能夠堅定。理明信生,如果理不明,產生的信心就容易偏執、激進,甚至可能會迷信。所以我們對宗教的信仰、文化的信仰是建立在對其真理的認知基礎上的,進而轉化為我們的行為。這樣的信仰對社會、對人生才是有幫助的。

五、律己躬行修身要以心為本,修身實踐勿以善小而不為

修治身心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關鍵點需要我們特別注意。首先,律己而非律人。儒家談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傳統文化包涵儒、釋、道三家,治理國家基本上用儒家思想,歷朝歷代都是尊儒。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改朝換代呢?傳統文化聖賢的教育,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問題?《大學》里談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聖賢教育主要是用來教育自己而後影響別人,如果我們不是把聖賢的教育用來教育自己,而是用來教育別人,就會有問題。《論語》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朱熹說:「有善於己,然後可以責人之善;無惡於己,然後可以正人之惡。」《出曜經》說:「先自正己,然後正人;夫自正者,乃謂為上。先自正己然後正人者,夫人修習,自守為上,晝則教誡,夜則經行,孜孜汲汲,終日匪懈,然後訓誨眾生安處大道。如佛契經所說:佛告均頭,如人自己沒在深泥,復欲權宜拔挽彼溺者,此事不然;猶人無戒,欲得教誡前人者,亦無此事。廣說如契經。如器完具,所盛不漏,人神淡泊,堪受深法;亦能教化一切眾生,其聞法者莫不信樂。是故說曰:先自正己,然後正人;夫自正者,乃謂為上也。」通過教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來為人處事,才能夠真正把聖賢的學問落實到自己的身心當中。自己躬行實踐,才能夠感召他人。如果只是用儒釋道的章句來讓別人去學習,這種作用是很有限的。

第二,修身要以修心為本。修身,非常關鍵的是人的品性修養,也就是要有好的品行。為什麼有時做不好呢?跟我們的心有關係。人的心術不正,修身就很難。心術不正的原因是意念不誠,也就是私心雜念太多。人的意念為什麼不誠呢?是因為沒辦法做到「致知」,「致知」用佛教的話講就是看破。為什麼不能看破呢?就是智慧的力量和觀照的力量不足。私心重、貪心重,人就容易喜歡佔小便宜。為什麼我們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念頭呢?就是因為不能做到格物,不能革除自己的物慾。我們的內心被無明煩惱——貪慾、瞋恚、愚痴所蒙蔽。也就是說,修身要落實到格物、致知,這樣才能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有很好的道理,但是如果不能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僅僅作為教育的工具來使用,效果就不一樣了。

佛教徒要皈依三寶,很多人日常生活中都在念佛。為什麼要念佛呢?念佛時,心裡都是佛的光明、智慧、慈悲,這樣就能夠超越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種種障礙。《靈峰蕅益大師宗論》中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每個念頭都是佛,每個念頭都以聖賢自許,自然物慾就不會產生。這樣念佛就能達到對治煩惱的目的,讓凡夫的心變成佛的心,轉凡成聖。《楞嚴經》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就是為了對治我們內心的無明煩惱,當然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訓練。

所以佛教里的修行,最後都要落實到修心。人的心修好了,自然行為也就好了,如果心修不好,煩惱很多,那修行就很難。《論語》中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難道離我們很遠么?我想達到仁,就可以達到。孔子對自己「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他很好地去實踐,所以就真正有仁義之心。

不過人非常容易被物慾所誘惑,不容易節制自己的好惡之情,這樣很多道理、道德就被放在一邊了。宋明理學非常注重「理」和「欲」的關係。朱熹說「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所以要存天理,滅人慾。但佛教里講「無住生心」,這要更高一層,超越了天理與人慾的對立。《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住生心」完全超越於過去、現在和未來。

世間上就是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過去心,就是緣著過去的事情。有些人總回憶過去,過去自己多了不起,做過什麼事,有些什麼成績,這樣心就容易住在過去。現在心就是緣著當下的事情。現在在做什麼,做了多少事,多努力,多用功,多有成就,這樣心是住在現在。心住在未來,是要去考慮,明天要做什麼,後天要做什麼,下個月要做什麼,明年要做什麼,怎麼去努力,怎麼去建功立業,只有這樣人才能有比較大的作為和成就。下等的人心住在過去,中等的人心住在現在,上等的人心住在未來。在世間,人應該心住在未來。住在未來,對現在就不會很計較,對過去的恩怨就容易忘記。沒有恩怨,也就沒有是非。

佛教講三心不可得。《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流水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緣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樹不暫住故……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常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悟到空性的道理,就能從根源上斷除物慾,斷除煩惱。

第三,要從小事做起躬行實踐,如《荀子》所言:「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清代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規》中講:「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這段話是出自於《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重兄長,行為賢善,講信用,對大眾有仁愛之心,親近有智慧的仁者。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有體會之後,再去研究學習六藝之法。所以,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把德行內化到自己的身心上來。

(來源:佛教導航)


推薦閱讀:

收腰顯瘦的牛仔褲,穿上之後讓你更加的修身顯瘦顯高
安身立命
經典修身緊身褲, 美麗穿搭不服輸! 實踐出真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修身(杜維明著 胡治洪譯)

TAG:修身 | 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