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與泡沫:經濟危機的腦科學根源

幻覺與泡沫:經濟危機的腦科學根源

時間:2009-07-30 13:45 來源:《環球科學》2009年第8期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是產生「貨幣幻覺」(經濟學家語)的中心部位。人們在購物時,常常會忽視那些明顯已經被通貨膨脹扭曲的信息,衝動地把心理價位抬高到實際價位之上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以及人們如何在貨幣資金方面進行決策。

撰文 加里?斯蒂克斯(Gary Stix)

翻譯 邵明波

審校 韋森

本文譯者 邵明波,復旦大學西方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比較制度分析,師從韋森教授。

本文審校 韋森,教授,原名李維森,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制度經濟學、比較制度分析。

泡沫經濟

    世界範圍的金融海嘯讓人們重新思考,為什麼市場有時過熱,又會突然崩潰。

    網路公司的崩潰和接下來的房貸危機凸顯出,在投資決策中,心理衝動有時會壓倒理性思考。我們可以通過認識這些行為特徵,來解釋經濟繁榮與崩潰的根源。

    新的市場動態模型試圖更準確地反映市場運作,以此防止金融崩潰。同時建立一些更明智的政策,巧妙地引導人們在購買房產或存養老金時不會誤入歧途。

    警匪片中常常會有這樣的場景:歹徒持槍抵住另一人的前額,一聲槍響,屏幕逐漸變黑。研究彈道的法醫告訴我們,子彈穿過了大腦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這是人的決策中樞。如果某人這一腦區遭受致命創傷,即使能死裡逃生,他的性格也會發生巨大的轉變。神經學領域最大的奇蹟發生在19世紀,一個名叫菲尼亞斯?蓋奇(Phineas Gage)的鐵路工人被鐵棒從前額刺穿頭部後,竟然神奇地活了下來,但從此失去了決策能力。吸食可卡因也會造成類似損傷。吸毒造成的機體功能障礙甚至使人在戒毒後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復吸,比如電子搖滾樂中的重低音就可以使他們回想起吸毒時飄飄欲仙的感覺。

    即使某人沒有吸毒,頭部也沒有中槍,也可能被大腦額葉的錯誤決策所誤導。在前額葉皮層有個特殊的部位叫腹內側前額葉皮層(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這個部位很可能就是導致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的元兇之一。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是產生「貨幣幻覺」(經濟學家語)的中心部位。人們在購物時,常常會忽視那些明顯已經被通貨膨脹扭曲的信息,衝動地把心理價位抬高到實際價位之上,這就是貨幣幻覺。貨幣幻覺可能使潛在買家相信房價會一直上漲,從而認為房地產是不錯的投資選擇。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J?席勒(Robert J. Shiller)認為,正是貨幣幻覺導致的錯誤邏輯催生了房地產泡沫,「人們大都只記得幾年前買房時的房價,卻常常忘記了其他商品的價格,錯誤地認為房價比其他物價漲幅更大,從而誇大房地產的投資潛力。」

    幾十年來,經濟學家一直在爭論貨幣幻覺是否真實存在,說得更通俗一點,即經濟交易中是否存在非理性的影響。著名貨幣理論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假定,僱主和消費者都是理性的,他們支付工資或者購買商品時會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換句話說,他們能準確判斷一種商品的真實價值。

    無數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為什麼世界經濟衰退得如此迅速和劇烈,其中行為經濟學家的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他們主要將人們決策時的心理行為作為研究對象。腦科學家對腹內側前額葉皮層及顱內其他區域進行掃描,檢測結果也支持行為經濟學家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3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道,德國波恩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通過大腦掃描儀,觀察到人腦部分決策迴路有發生貨幣幻覺的跡象。如果受試者獲得一筆金額更大的錢,即使因為物價上漲,多出來的這部分錢並沒有帶來更大的購買力,腹內側前額葉皮層部分區域的活動也會異常明顯,反映在大腦掃描圖上,就是這部分區域被點亮了。

    腦部掃描圖中前額後方出現的亮點告訴我們,人錯誤判斷了貨幣的價值,也就是出現了貨幣幻覺。這只是一個例子,一系列日趨複雜的研究還顯示,大腦中樞跟恐懼(受腦部杏仁核控制)和貪婪(受腦部伏隔核控制,該部位或許也是產生性慾的地方)這兩種與投資相關的原始動機有關。一項把神經影像跟行為心理學和經濟學融合的高科技,為研究個人和整個經濟體的運作為什麼會誤入歧途提供了線索。同時,這些研究還試圖解釋,儘管金融系統已經實施了常規危機預防措施,為什麼還是無法逃脫經濟崩潰的悲慘命運。這些研究的部分成果已被奧巴馬政府採納,作為穩定銀行業和房地產部門的政策指導。

理性幻覺傳統理論認為,市場中的每一位參與者在進行決策時都是理性的,但金融危機的事實讓這些理論站不住腳。 

    現代經濟理論認為,市場中的買方和賣方都是理性經濟人(Homo economicus),他們是典型的自利行為者。「在任何情況下,經典經濟學中的行為人都是一個有理性判斷能力的機器人,」金融史學家彼得?伯恩斯坦(Peter Bernstein)寫道。行為科學卻對經典理論持質疑態度,而且這些質疑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理性主義信條的另一個基本假設是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即關於商品的所有信息都反映在價格中——買賣雙方均出價「合理」時,市場會處於平穩狀態。這樣的平穩狀態會一直維持,直到當外部衝擊到來的時候(如歐佩克組織突然提高或降低石油價格),才會被打破。一種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別的商品隨之上漲,繼而出現經濟泡沫,然後經濟失衡,價格下跌,全面崩潰。我們將這個過程稱為「反饋式循環」。傳統理論認為,市場內部的動態過程不會導致價格出現反饋式循環。

    仔細分析有效市場假說,我們就會知道,現有的市場價格可以反映出泡沫崩裂的危險。這裡的市場價格由房地產價格和風險(次級)抵押貸款價格打包而成,被形象地稱為「有毒證券」。但是,如果上述說法成立,並且市場是有效的,為什麼價格還會暴跌呢?就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即美聯儲)前任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都對傳統經濟理論的失效感到震驚。格林斯潘一貫支持有效市場理論,在2008年10月,他曾對美國國會的某個委員會說:「我們中的許多人,尤其是我本人,原本認為信用機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也會保護他們股東的資本,但現實卻讓我們大吃一驚,實在難以置信。」

動物精神行為經濟學家反對把金融市場參與者看成理性機器人的觀點,他們認為非理性心理正是金融泡沫產生的基礎。

掙錢:大腦掃描儀中實驗對象通過購買商品而掙錢。 ? 財富「增加」:實驗對象的收入上升了50%,但商品價格也上漲了50%。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源於房地產泡沫,而一種名為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的心理現象可能是導致房地產泡沫的原因之一。當人們意識不到一種貨幣相對於真實價值的通貨膨脹時,這種幻覺便會產生。當通貨膨脹到來的時候,你的房產升值或工資上調只是針對通脹的一種調整,它能帶給你的感覺也僅僅是一種貨幣幻覺。

    最近德國波恩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通過實驗追蹤了大腦獎賞中樞的貨幣幻覺(下圖),當受試者面對一項虛幻的財富增長時,他大腦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會變得活躍。

上圖紅點處為腹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活躍部分

大腦反應:

    與決策相關的腦區,即腹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活躍,表明更高的收入即使沒有改變真實購買力,也會讓實驗對象非理性地認為財富在增加。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阿莫斯?特韋爾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就開始質疑把金融市場參與者看成理性機器人的觀點。行為經濟學家正是沿著他們的思路,研究到底是哪些心理因素導致了市場泡沫,或者加劇了市場的非均衡狀態。鑒於他們的巨大貢獻,卡尼曼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很不幸,特韋爾斯基那時已經過世,不然他肯定也會獲獎)。他們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提出了貨幣幻覺和其他心理特點,比如損失1,000美元給我們帶來的沮喪程度大於得到1,000美元時的快樂程度。

    行為經濟學家一致認為,非理性的心理衝動是金融泡沫的形成基礎,隨之而來的便是嚴重的經濟衰退。該領域權威學者席勒用「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由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對此進行了解釋。經濟周期,也就是經濟活動正常的繁榮和衰退,取決於每天通過日常交易聯繫在一起的買家和賣家雙方的基本信任感。然而,信任的基礎並不總是建立在理性評估之上。動物精神,也就是投資一匹馬或者一隻處於盤整期股票的無畏衝動,會使人們在繁榮時期過分自信並輕易做出決策。當市場掉頭向下時,隨著人們焦慮增多,這種衝動會很快變成恐慌。心血來潮式的決策伴隨著認知偏差——比如因貨幣幻覺而感覺不到通過膨脹的存在——最終將導致錯誤的投資理念。

    我們可以從過去10年里一系列讓整個金融系統為之顫抖的事件中找到很多線索,這些線索都證明,衝動和認知偏差對解釋全球危機非常重要。在網路公司的鼎盛時期,由於動物精神的驅使,網路公司的股票漲到了一個不可能的高度,所以,僅僅幾年內,股價又迅速跌落。後來,隨著那些不計後果的貸款機構大肆通過提供可調利率的風險抵押貸款獲利(當時利率較低),網路公司又成為了次級借款人。貨幣幻覺式的現象盛行一時,可調利率抵押貸款的借款人根本沒有考慮到一旦利率提高會出現什麼情況。不幸的是,2006年利率大幅提高,導致市場上出現大規模止贖(foreclosure)和違約。證券化抵押貸款,即銀行把成千上萬購房者的債權打包成證券再轉賣給他人,已經損失了絕大部分價值。銀行親眼看著自己的貸款資本萎縮。作為資本主義血液的信用消失了,全球經濟危機也就不可避免。

拇指法則

    神經經濟學研究支持了行為經濟學家的理論,奧巴馬上台後,也非常重視行為經濟學家的看法。

當大腦犯錯>>我們內在的偏見

    大腦有兩個系統對錢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做出決策。一個系統是直覺,另一個是理性。直覺有時候會犯錯,產生認知偏見,這會使我們在處理金融事務方面陷入困境。下面是行為經濟學家列舉的、人在決策時容易犯的一些典型錯誤:

太合算了!5年後這所房子將會值一大筆錢!

過度自信:我們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論是開車,還是投資房地產或證券。

思科是最好的網路公司。你應該投資其股票。

從眾行為:通俗的說就是隨大流,在金融領域,這種行為容易造成某種金融資產價格驟升或暴跌。

拋!拋!拋!

易得性偏差:對近期事件的回憶和其他隨時會從腦子裡冒出來的想法,可能導致對事件的發展產生錯誤估計,使投資者注重短期結果。一旦市場下滑,極有可能出現恐慌性拋售。

   行為經濟學,以及更著重研究投資行為的相關子學科——行為金融學,已經開始更詳細地闡述,如何通過有關貨幣的心理行為來解釋最近的經濟危機。貨幣幻覺只是非理性思維的一個例子。或許是從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運用啟發式(heuristics,也叫做拇指法則)的方法來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危機來勢迅猛,就像一頭長毛象氣勢洶洶地向你衝來,我們沒有時間去通過仔細計算和分析來尋找應對策略。但如果我們沒有面臨危機,啟發式則有可能導致認知偏差。

   

    行為經濟學家發現很多種偏差,有些直接與泡沫經濟學有關。其中一種叫做「確定偏差」(confirmation bias),指人們因過度重視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而產生的認知偏差。在目睹了房價大幅上升後,人們認定房價必定繼續上漲。從眾行為(herding behavior)導致非常多的人共同持有相同的信念。而「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是指人們在做決策時更依賴最新的信息而產生的偏差。正是考慮到易得性偏差,一些媒體在報道金融危機時都有意識地避免使用「崩潰」這個詞,但並這沒有阻止大眾對蕭條的恐慌。還有一種叫做「後視偏差」(hindsight bias,也叫事後之明偏差),即一切都已經發生了才恍然大悟,這充分體現在崩潰之後:投資者、房產業主以及經濟學家都承認,當大家積極地為證券價格上漲做貢獻時,泡沫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

    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與行為經濟學非常相近,該學科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裝置以及其他腦成像技術,來研究這些特殊的偏差究竟是學者杜撰的,還是真實存在於人類意識之中的。成像技術已經證實了貨幣幻覺的存在。但是研究人員還在進一步探索其他相關問題,比如:談論貨幣,或者盯著貨幣看,甚至僅僅想像一下貨幣,看看這些行為能否刺激大腦內的獎賞或懊悔中樞?

    2009年3月,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學會年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美國密歇根大學安阿伯分校科學家理查德?岡薩雷斯(Richard Gonzalez)的研究生朱莉?L?霍爾(Julie L. Hall)介紹了他們的實驗。結果顯示,人們冒險賺錢的意願甚至會受細微情緒暗示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這是對堅定而冷酷的投資者傳說(即理性經濟人假說)的又一個反證。共有24名自願者參加了這個實驗,男女各佔一半。在實驗中,他們分別觀看了人們在快樂、生氣和平靜時的照片。在觀看了快樂表情照片之後,參加實驗的「投資者」的伏隔核(大腦的獎賞中樞)更加活躍,相應地更傾向於投資風險較高的股票,而不是相對安全的債券。

    本世紀初的幾年裡,房地產如火如荼,「快樂表情」隨處可見。在一檔深夜房地產節目中,投資界名嘴卡爾頓?H?希茨(Carleton H. Sheets)帶著快樂的微笑,向缺乏資金、信用或者房地產買賣經驗的人鼓吹房市投資。幾年後,也就是現在,希茨的推銷宣傳重點則變成了「止贖後的實際收益」。

    行為經濟學研究絕非僅僅停留在解釋投資者行為方面。實際上,它是為投資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個框架,以避免出現情緒化或者衝動的投資。

    奧巴馬政府上台後,逐漸採納了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早在總統競選期間,一組權威行為科學家就提供了一系列方法,有效地引導了選民和競選資助人。由憲法學者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撰寫的《輕推一把》(Nudge)得到廣泛好評,據稱奧巴馬也曾讀過該書。桑斯坦被任命為信息與監查事務辦公室主任,該辦公室負責審查美國聯邦法規。現在的白宮官員中,有相當多的行為經濟學家或者該學科的支持者。

    與桑斯坦合著《輕推一把》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是行為經濟學的另一位開拓者。他提出「自由意志家長式」理論,來解釋政府法規如何通過輕推一把,就能使人們擺脫拙劣的決策。這實際上是一種叫做「錨定」的啟發式,也就是一種建議,即希望將想法轉變為行動的人應該如何開始思考。舉例來說,如果讓每個人在一開始就自動加入到養老金計劃中,而不讓他們去選擇加入與否,就會使他們為退休更多地儲蓄。「僱員不做任何事情就會自動加入(養老金計劃),但是他們也有選擇退出的權利,」塞勒說,「這就可以保證即使心不在焉,年老時也不會遭受貧窮。」這體現了奧巴馬的競選承諾,即從進工廠起就把工人自動納入到退休金計劃中。

    和僅僅沿著既定路線輕推一下相比,決策制定要複雜很多。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有一個「抉擇體系」來幫助人們作出選擇。比如購房時,買方需要排除貨幣幻覺以及類似的干擾信息。「如果所有抵押貸款都是30年期,而且固定利率,選擇起來就非常簡單,只需要選擇利率最低的就行,」塞勒說,「可是現在購房者需要要面對可變利率、誘惑利率(是指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的初期優惠利率)、氣球尾款(分期付款中最後一筆較大金額的款項)、提前還款罰金等等,如果你不是金融學博士,根本無法算清哪家的抵押貸款才是最划算的。」在一個優秀的抉擇體系中,購房者不必再面對一大堆看不懂的文件,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圖表選項,貸方把住房貸款分成簡單的兩欄,一欄列出各種費用,另一欄是需要支付的利息。將上述圖表做成電子表格,並將不同貸款機構的數據錄入其中,就可以輕鬆比較哪家最合算了。

    沿著類似思路,耶魯大學的席勒提出了一個複雜策略,試圖糾正人們在思考「怎樣才能更經濟」時出現的混亂,以此來避免泡沫經濟。席勒建議採納一種新的度量單位,比如智利政府於1967年建立,之後被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政府效仿的UF單位(unidad de fomento)。UF可以有效預防貨幣幻覺,能夠幫助買賣雙方分辨一種價格上漲到底是實實在在的漲價,還是通貨膨脹帶來的價格虛高。UF其實只是貨物和市場中一系列商品的每日價格,用等值的智利消費者價格指數來衡量。「智利是世界上通貨膨脹指數化最成功的國家,」席勒說,「房價、抵押貸款、各種租金、贍養費,以及管理層期權獎勵,經常用這樣的度量通貨膨脹單位來表示。」

    席勒還積極提倡用新的金融技術作為對付泡沫經濟的武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推出進一步加速了房地產泡沫,因此,目前政策監管者正在仔細審查那些複雜的金融工具,旨在避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違約的再次發生。然而,席勒認為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一類旨在抵禦風險的金融工具,但濫用這些工具用於投機也會帶來信用危機)有助於保證房地產市場上有足夠的買家和賣家。金融衍生品是一種金融契約,「源於」某種標的資產,比如一種股票、一種金融指數,甚至是一種抵押貸款。

    儘管存在濫用的危險,席勒還是把金融衍生品看成是對糟糕經濟狀況的一種審慎的「對沖」。在房地產市場,業主和貸款機構可以用這些金融工具防止價格下跌,為持續交易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

生物學能否拯救我們?

    經濟學家將進化論的思想引入經濟學研究當中,試圖從一個新角度來分析投資者的行為,從而找到應對金融危機的方法。

    最終,要解決目前的危機,還需要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投資者行為。一種創造性的構想認為,可以通過將新舊理論結合起來,用於應對目前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安德魯?洛(Andrew Lo)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金融學教授,同時身兼某對沖基金(hedge fund)公司要職。他設計出的一種新理論既接受均衡經濟學和市場有效性假說,同時又指出傳統的經濟學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應市場運作。他進行了一次偉大的嘗試,把進化理論與傳統經濟學及行為經濟學統一起來,換句話說,洛的方法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以及經濟行為模擬相結合的產物。這有助於我們對市場運作提出新見解,並對包括個人和機構在內的金融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提供更準確的預期。

    其實在更早的時候,經濟學家就有過類似思想。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在1898年提出,經濟學應該是一門進化的科學;甚至更早期經濟學家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的「生存競爭」思想,對達爾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自然選擇學說假設,在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中,總有某種生物體最適合生存。類似地,適應市場假說(adaptive-market hypothesis)把不同市場中從銀行到共同基金(mutual fund)的各個參與者看成是各個「物種」,它們相互競爭以期取得商業成功。適應市場假說還假定,參與者在做出投資(即「競爭」)決策時,有時會用到行為經濟學所說的啟發式,即憑直覺與經驗進行決策,有時也會做出非理性舉動,比如出現短期虧損時更加激進。

    「心理行為是非常混亂的,這一點讓經濟學家非常頭疼,我稱之為『物理學妒忌』,」洛說,「我們希望也能像物理學那樣,用3條簡單的自然規律解釋總結99%的經濟行為。但事實上,經濟學家的99條規律僅僅能解釋3%的行為。經濟是人類獨有的事業,應該從競爭、突變和自然選擇的廣義語境去理解——換言之,也就是進化。」

    在進化模型的輔助下,投資者能夠適應不同投資決策帶來的風險狀況。但是洛的理論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在經濟不穩定的時期,它能夠幫助監管者和投資者覺察到泡沫正在膨脹,或者將要崩潰。

    適應市場模型可以包含有關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的信息,就好比人們如何適應一種特殊的生態環境。它能夠進一步推測今天的價格是否影響明天的價格,即體現所謂「從眾」(行為經濟學家語)行為的指標,這個信號對判斷泡沫是否來臨非常關鍵。通過這類模型,法規也可以依據市場的轉變而「調整」,抵制「系統」風險,而傳統風險模型只能使市場毫無保護地暴露在風險之中。洛倡議建立一個資本市場安全委員會,類似於調查航空事故的機構,專門負責收集過去以及將來會造成大規模金融系統風險的數據,作為適應市場模型的重要建模基礎。

    隨著腦科學揭開投資者潛在行為的根源,腦科學家可能還會找到新證據來證明經濟人概念是不完善的。理論上來看,理性投資者不會計較是先得到1億美元,然後損失掉8,000萬美元,還是直接得到2,000萬美元。對他們而言,這兩種情況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但是,行為經濟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儘管結果一樣,但相比獲益的喜悅,損失的痛苦能給人(以及其他靈長目動物)以更強烈的心理衝擊。這是一個進化的遺傳過程,它刺激生物體通過儲存來保證食物供給,或者在弱肉強食的競爭中權衡利弊。

    而自閉症患者的情況恰恰相反,他們患有社會交往障礙,因此在他們眼裡,獲益和損失對內心的影響差不多。實驗中自閉症患者對損失和獲益的衡量有自己的嚴格邏輯,雖然看似理性,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反常行為。「在生物學裡,堅持完美經濟決策中那些符合邏輯的理性原則是違背人性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科林?F?卡默勒(Colin F. Camerer)說。神經科學家對人類心理學的深入研究,有望改變我們對整個經濟運行方式的基本假設,改變我們對經濟活動中個人行為動機的理解,不管他是買房子、買股票,還是一籌莫展地思考現在的一塊錢還是不是和過去一樣值錢。

預測泡沫的一種新方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結合幾種描述市場運作的方法,並借鑒進化理論,試圖準確預測買賣行為出現波動時,哪一類投資者能倖存下來。這個概念被稱為適應市場假說。

基於適應市場假說的一種計算分析,研究一種價格的變化對未來價格的影響程度——即價格變化的相關程度。

非理性市場

價格的上升具有很高的關聯度,這意味著大部分投資者非理性地認為價格將無限制上漲,蜂擁投資,泡沫正在形成。

理性市場

泡沫崩潰後從眾行為消退,市場回到經典經濟學模型的「有效」狀態;在一個有效市場中,投資者獨立決策市場走向。

經濟學家已經開始借鑒進化理論的思想,試圖更好地解釋市場如何由平穩轉向混亂,以及有些投資者如何在慘烈中倖存。

金融市場上的適者生存

適應市場假說同樣可以將進化理論與有關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財務狀況的數據相結合。這種結合可以預測誰能適應市場狀況的改變,誰被淘汰。

歷史上著名的泡沫

   價格上升到無法持續的水平,進而立刻出現暴跌,這樣的現象幾百年來層出不窮:

鬱金香狂熱:

1634到1637年間,荷蘭人瘋狂追捧鬱金香球莖,價格被無限抬高。他們甚至變賣土地與珠寶,來滿足自己對鬱金香的需求。

南海泡沫:

這一事件發生在18世紀,和如今的網路繁榮相似。英國南海公司獲得南海(大西洋)地區的貿易壟斷權後,英國人紛紛向該公司傾注資金。南海公司募集資金的成功引來了無數仿效者,其中有個公司甚至號稱可以從黃瓜中提取陽光。

胡佛牛市:

1928年,天真的投資者蜂擁炒股,這股熱情一直持續到1929年3月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總統就職。1929年10月上升的股價嘎然而止,轉而暴跌。
推薦閱讀:

從漲沫到崩滯
百年經濟危機簡史,世界進入巨變前夜!(轉載)
金融危機大回顧之1837年經濟恐慌:政府與金融大鱷博弈引發的亂局
知古鑒今系列:泡沫的故事
10年一次金融危機?上一次是2008年!

TAG:科學 | 經濟 | 腦科學 | 泡沫 | 經濟危機 | 危機 | 幻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