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主人萬曆大帝為何選擇如此下葬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無像張居正的人可以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征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朱翊鈞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明定陵1956年5月開始挖掘,1957年打開地下玄宮,萬曆皇帝的古怪葬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北京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考古學家的一篇論文,首次揭開了萬曆皇帝的葬式之謎,並大膽推斷出明代帝王均為身體側卧,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斗七星」葬式。

萬曆皇帝屍體的姿勢不同尋常,挖掘出來時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

定陵在明十三陵中規模較大,與永陵相差無幾,僅次於長陵,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它是新中國成立後,有計劃發掘的第一座皇陵,由此揭開了明代帝王陵墓的秘密。

據考古資料記錄,定陵地宮是由前、中、後、左、右五座高大寬敞的殿堂連接組成的,全部為石結構。後殿(玄堂)的正面棺床上停放著三口棺槨,中間的特別大,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棺槨。另兩口分別是皇后孝端和孝靖的棺槨。

定陵發掘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墓

主人的屍體保存情況。萬曆皇帝屍體放置在一條錦被上,錦被兩邊上折,蓋住屍體。屍體頭西腳東仰卧,肌肉已經腐爛,僅剩骨架。面向上,頭頂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彎曲,手放在頭右側,左臂下垂,略向內彎,手放在腹部。手中持念珠一串。右腿稍彎曲,左腿直伸,兩腳向外撇開。

孝端和孝靖兩位皇后的葬式也與一般葬式不一樣,她們都是向右側卧,孝端後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疊,左足在上,右足在下。孝靖後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上彎曲,手放在頭下,下肢曲。

關於帝後葬式,目前尚無史料記載。王秀玲在論文中分析,孝靖後骨架情況應與原葬式相似。而萬曆帝與孝端後則有出入。因為人死後入葬,不可能故意擺成一腿彎曲一腿直伸狀。顯然,萬曆帝的葬式不是原狀,而應該是向右側卧,這樣出現晃動屍體必然倒向左側,所以萬曆帝左腿直伸。

而且根據棺槨入葬情況分析,萬曆帝的棺槨確實有過碰撞的記載。因為棺槨是從百里之遙的京城靠人工抬運到山陵,沿途顛簸。據《泰昌實錄》記載:葬神宗皇帝及孝端皇后時(孝靖皇后比萬曆皇帝早逝九年,已入葬於天壽山東井平崗地)僅抬杠軍夫多達八千六百人。一路上繩索常有損壞,不斷更換。棺槨到鞏華城時(今沙河),抬棺槨的木杠有斷裂聲,右邊一角曾墜地。這樣完全有可能使屍體姿式發生改變。

陵墓的位置、地面布局、地下玄宮布局都與天象有關,皇帝的葬式當然也要源於天象了。

據考證,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處。「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認為是極星,指向正北,位於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屬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凶,紫微垣對應的是人間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極星北斗又被認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認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主宰。自稱「真龍天子」,信奉「君權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視皇位為「天位」,並時刻把自己的行為與天聯繫在一起,每當天空有變化時,他們便「自省」,認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基於這種思想觀念,他們將死視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著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在十三陵中,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孝陵,主要

建築走向就呈北斗七星布局。孝陵反映的是陵寢地面布局(因地宮未發掘),已發掘的明定陵地宮的布局即是仿生前皇宮模式,也是源於天象。在古代,基於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大多以為人死後靈魂還在,並且和活人一樣,有飲食起居等各種要求。基於此因,歷朝帝王的陵墓大多反映著其生前所居宮室的某些形式和特點。

推薦閱讀:

構思奇妙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風水術】
尋訪大明十三陵 | 新鮮生活
實探定陵地宮,明十三陵中唯一座被發掘的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逸事

TAG:選擇 | 十三陵 | 明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