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探源
四柱探源-----《格局大義》序
2015-09-21 11:24閱讀:788 文/敬時
序一:四柱探源本篇的「四」柱,要說的是曾被數術家們稱為「四值」的「年月日時」。漢代前的曆法特色縱觀我國古代的曆法發展史,可以清楚的看出古代人們視《易》與曆法之間有某種深層次的內在關聯。他們或者試圖根據《易》的框架和思想,設計出一種曆法系統,或者將已有的曆法系統,向《易》的思想靠近,或進行合乎《易》的解釋。古人觀天象以建曆法,就是觀察天的盈虛消息。所謂消息,即陰陽二氣的運行過程中的變化。這是我國古代曆法的一大特色——不僅要據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古人稱天度),還要注意氣的陰陽消長(古人稱氣數),做到天度和氣數相應。
眾所周知,我國曆法的最大特點是陰陽合曆,陰曆且不說,這裡單說漢代之前的陽曆系統。我國的陽曆系統除回歸年及其紀日法外,還有一項非常具有特色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國曆法的特色,充分體現了天人相應的人文思想。二十四節氣的全名,最早見於《淮南子·天文訓》,但在這些名字出現前,已有關於二十四節氣的部分名稱先後出現。最早出現的是二分二至。《尚書·蕘典》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實際就是二至二分的記錄。古人用土圭測影的方法,就能相當準確的測准這四個時點。之後出現的是八節。《周髀算經》對此已有說明。後人註解:二至者寒暑之極,二分者陰陽之和,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是為八節。此八節系統建立後,形成了一年八個時間單位的曆法。八節的每節有45或46日,約包含三個節氣。《史記·律書》對此有相對詳細的說明,它以八方風為引,附以星宿、月份、律名、干支等等。此外,《黃帝內經·靈樞》上也有這種記載,在《靈樞經·卷十一》中說:「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蜇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蜇之宮,則冬至矣」。這段話與節氣對應起來,就是八宮對八節。從中醫的發展來看,此種八卦九宮對應節氣和日子的記時法,至少在西漢早期就已經被運用,而且至遲在那時就已有製作精美的八卦歷歷盤行世。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在明確八卦八節九宮後,古人進一步的劃分出二十四節氣。《淮南子·天文訓》中,斗建與二十四節氣被對應和一一列出。
「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斗指子,冬至;指癸,小寒;指丑,大寒;指報德之維,立春,指寅,雨水;指甲,驚蟄;指卯,春分;指乙,清明;指辰,穀雨;指常羊之維,立夏;指巳,小滿;指丙,芒種;指午,夏至;指丁,小暑;指未,大暑;指背陽之維,立秋;指申,處暑;指庚,白露;指酉,秋分;指辛,寒露;指戌,霜降;指蹄通之維,立冬;指亥,小雪;指壬,大雪。」這是直接以斗柄為指示工具,進行月份劃分的陽曆記時方法。此處要重點說明的是,斗柄的採用,實際上形成了五運六氣歷和八卦遁甲歷兩種曆法。五運六氣歷的基礎與眾所皆知的《九宮八方圖》不盡相同,主要在於它不直接與八卦八節相聯繫,而是與八節的三倍,即二十四節氣相連接,但是,二十四節氣是作為一年內各個時間周期的標誌點,其所在的宮位仍是用八卦八節來表示。且八節自身也是二十四節氣的一部分。五運六氣歷將一年分為六步,也稱六氣,每步氣佔二十四節氣中的四個節氣。這六步氣是:
第一步氣始於大寒,至於春分;第二步氣始於春分,至於小滿;第三步氣始於小滿,至於大暑;第四步氣始於大暑,至於秋分;第五步氣始於秋分,至於小雪;第六步氣始於小雪,至於次年第一步氣大寒。從六步氣中二十四節氣的分布可以看出,各步氣的起始點均為中氣,春分是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分界,秋分是第四步和第五步氣的分界。如果將第一步到第三步看做上半年,第四步到第六步看做下半年,則第二步和第五步分別是上下半年的中間,這稱為「分則氣分」。即春秋二分是氣的分界線。再看夏至和冬至,分別處於第三步氣和第六步氣的中間,這種情況稱為「至則氣至」。以「分則氣分,至則氣至」為原則,表示了氣數與天度相應的原則。五運六氣歷的每步氣大概為四個節氣的長度,大約六十天。與六十干支有一種對應關係。今天研習術數的人熟知的奇門遁甲,實際是也以這種八卦歷為根本。這種紀日法似乎完全採用了「五運六氣」對一年周期的處理方式。它也是將一年分為六大段,每段也是六十日。所略有不同者,它不以這六段為時間單位,而是直接以二十四節氣為主要時間單位,從而將七十二候作為更基本的時間單位納入八卦系統。遁甲式紀日法重點關注的是將六十個花甲子與八卦九宮直接聯繫起來,追求將一個回歸年的日數全部有序的納入八卦九宮系統之中。儘管它對五運六氣歷做了深化和改良,但與五運六氣將六步氣與太一日游九宮同時使用在精神上是一致的。紀日法和十二生肖的起源干支紀日法在我國已行用數千年之久,從甲骨刻辭可知,商代武丁至帝辛皆以干支紀日,最晚在盤庚遷殷的時代,就開始用干支紀日了。在《春秋》中有一段關於日食的記錄——「隱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經近人推算,當天確有日食。從這一天起到迄今為止,2700餘年一直延續不斷,所以,現行的干支紀日法自春秋時代以來完整無缺。干支紀日法的特點是十日一旬,每旬以甲為首,共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旬,故說「六旬而周甲」,即歷六旬而完成一個干支周。經歷六個六旬,大體就是一歲。《黃帝內經·素問》中說: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這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干支紀日的原理。唐代僧一行在做《大衍曆》時對六十花甲干支紀日之理也有精闢論述,他也認為六十干支周是從天地之中數五六中求出。因為「天有五音,所以司日也,地有六律,所以司辰也。參伍相周,究於六十,聖人以此見天地之心也。」
可見,干支紀日法本自「五運六氣」的曆法系統或與此曆法同源。十二生肖,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但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來源和本來含義。在後世的數術類書中,生肖的功能是與年相配,用以標誌生年,供人推測年命。但在早期的星占家那裡,十二生肖卻是用來配「日」。就是與紀日的地支相配,用以標註生日。除標註生日外,又用來取名,尤其是定「私名」(現在稱小名或乳名)。那時星占學家還可以根據紀日干支推斷盜賊或亡盜之私名或者驅除鬼怪。順便說一下,古人以紀日干支命名的方式有幾種:一是以生肖本身為名。子日用鼠,寅日用虎之類。這個習慣在今天的某些農村地區似乎也有繼承。二是以與生肖有關的動物命名。如豹(類虎)、鼴(類鼠)之類。三是用地支本身為名。如酉日生,名「多酉」。四是用與生日相衝的地支為名。如丑日生,名「以未」。五是用與生肖相關含義的字為名。如子日生肖鼠,鼠善穿穴,故名「孔」。六是以生日天干為名。如「帝乙」。
由十二生肖進一步發展,產生了三十六禽星。進而發展成後世的「演禽」類數術。歲、年的起源從甲骨文的記載中可以看到,早期人們就有了「年」或「歲」的認識。那時紀年是以某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來紀年的。到了殷商和周的時代,逐漸演變成依某「帝王在位之年數」來紀年。當全國有共主時,這一紀年法是可行的,當沒有共主或共主名存實亡的時候,這種紀年法就會發生混亂。春秋時代,周王室式微,各諸侯國都用自己的在位年數紀年,《春秋》一書就是以魯國的諸侯在位年數來紀年的。紀年的混亂就產生各地紀年相互對比的要求,需要一個公認的參照物,這就使「歲星紀年法」流行起來。歲星就是今天所說五大行星中的木星。它是天空中最明亮易認的星體,因而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古代陰陽家們注意到,歲星每年停留在一定的天區,背景上有一組明確的星座。於是,根據歲星所在星區及其本身亮度和顏色變化來占測地上農作物的收成。長期對歲星的觀測,陰陽家發現,歲星行二十八宿一周約為十二歲,正好歲徙一辰,所以稱之為歲星。歲星的運行時間和特點是各地所能見到的共同現象,因此,歲星就有了可以被各地共用的屬性。根據歲星的運行情況,陰陽家將黃道均勻的分為十二等份,使冬至點處於其中某一等份的中點,這一等份命名為「星紀」。然後按歲星在天空移動的方向,由西向東依次命名這十二區域,即稱為「十二次」。歲星在某次,就是某年。例如,歲星停留在大梁星次,就稱為「歲在大梁」。這就是歲星紀年法。由於歲星運行不夠均勻,有時還有「逆行」的現象,這樣用實際的歲星位置紀年有時會不很理想,由此,人們假想了一個理想的「天體」——太歲,它速度均勻,與歲星運行方向相反,也是十二年一周天,每年位置卻和十二辰(十二支)一一對應,於是可以方便的將星紀紀年,改用太歲所在之辰來紀年,稱為太歲紀年法。雖然以太歲所在之辰來紀年,但是在秦代和西漢初期,陰陽家表達太歲紀年並不是用十二辰,而是有另外的一些稱呼,似乎是為了與歲星進行對應而用。直到《三統曆》創超辰紀年法之後,古代之歲星紀年即不再使用,而流傳至今的干支紀年法,大體是由西漢太初曆開始。月建的起源上古時代,人們把新月初見作為一個月的開始,後來發展為用「朔日」做為一個月開始。「朔」就是太陽和月亮同時出沒地平線的那一天。一年十二個月的「月」的概念,其天象依據就是月相的變化。所謂一個月就是指月亮兩次合朔的時間間隔。這是陰曆月的時間周期。而陽曆月的周期是以節氣時令而定。以十二地支紀月,叫月建。月建是斗柄所指,當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某一辰時,該月就以這個被斗柄所指的辰名來命名。北斗行周天二十八宿一周約用一歲,正好月徙一辰,以每辰為一月,遂有一年十二月之分。古人稱此為『「月建」,用它表示「積月成歲」,也稱「小歲」。最晚在《易傳》時代,陰陽家就將斗柄所指的方位與月的支名聯繫在一起了。
雖然對月做了如此規定,但是,每年第一月安排在什麼季節,每個朝代卻有不同的定法。《春秋緯·感精符》上記載:天統,十一月建子,天始施之端也,謂之天統者,周以為正;地統,十二月建丑,地助生之端,謂之地統,商以為正,人統建寅,物大生之端,謂之人統,夏以為正。朱子在《論語集注》中寫道:「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為歲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為人正,商以丑為地正,周以子為天正也。」這段文字把三正和首建之月的來源和內涵說的很明晰了。我們今天的曆法,是漢代開始,復用夏代曆法,故也稱為夏曆。很多預測門類是以二十四節氣定月。二十四節氣,是秦漢時代釐定的。那時是將一年平分為二十四段,每段為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分為中氣和節氣兩大類,從冬至起排在奇數位的十二個節氣稱為中氣或中,排在偶數位的稱為節氣或節。古人將中氣和節氣配屬於各月,每月依次為一節一中。漢代太初改歷時又規定把每個中氣固定在一個月份里,由此形成了十二月配二十四節氣。我國古代時令,從先秦的《玄宮》、《夏小正》、《月令》、《十二紀》到東漢的《四民月令》,線索從未中斷。早期曾有過「十月曆法」,即將一年劃分為十個月,相傳這種劃分方法本自彝族曆法。後來又出現了兩種時令——四時時令和五行時令。四時時令,一般比較熟悉,現在預測門類大多採用,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分十二月、二十四節氣和360日,每節氣十五天,此處不再詳論。還有另外一種時令——五行時令,它是按木、火、土、金、水五分十二月,分一年十二月為三十節氣,每行七十二天,每節氣十二天。這兩種理論的區別不在於是否能從理論上與五行相配,而是在於對月、日的分配。四時時令雖然也與五行相配,但只是金木水火象徵性的配合四時,土行被虛至中宮或配季夏。從數字結構上看,四時節令將一年十二月四分、八分、十二分、二十四分,是屬於「分陰陽」的系統,而五行時令將一年五分、三十分,則屬於「定五行」的系統。眾所周知,時令之「令」都是「教令」之義,本身已含有天道對人事的安排、授權、和約束之義。研習數術者,尤其是學習四柱預測和六爻預測者可從這兩種時令中找到某些不解之謎的答案。干支紀時和民間數術家定時法用太陽每日在周天星宿背景下的旅程來劃分時段,是陰陽家常用的方法。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計時法:1) 一晝夜十時;2) 一晝夜十五時。
3) 一晝夜十二時。4) 一晝夜十六時5) 一晝夜百刻。6) 八卦計時。其他不表,此處只說晝夜劃分為十二段和以「百刻」計時兩種方法。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段,在西漢以前就已經存在,只是沒有用干支標識。當時晝夜十二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佚、脯時、日入、黃昏、人定。這種方法,再配上十二屬相,形成了根據太陽位置、人類活動規律、動物活動規律綜合確定時段的巧妙法則。晝夜十二分法是將四分一日再繼續三分,十六分法是將四分一日再繼續四分。這兩種時制,因分法不同,雖然稱呼有的相同,但所當時點和長短並不相同。當時,這兩種時制也曾被不同星占門類所採用。大約在南齊的時候,《南齊書·天文志》才開始用地支直接命名時辰。所以,用地支計時在年月日時與干支的搭配出現的最晚。而干支共用計時,直到唐代才見諸史料。宋代以後,星占家又將十二時辰繼續二分,形成了「初」、「正」兩個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排列下去,形成了類似今天的晝夜二十四分。以「百刻」計時似乎更加古老,可能產生於商代。漢代時曾將其改造為每晝夜一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和一百零八刻,直到明末清初,九十六刻最後被定為正式制度。九十六刻,相當於每時辰分八刻,一刻又三分,晝夜共二十四分,與二十四節氣相對。這裡的分不是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的符號來刻,所以叫「字」,字以下叫「秒」,秒的本義指麥上細小的芒刺,用在此處當指時間之細微。秒一下叫「忽」,今天的「忽然」一詞,就是用忽表示極短時間,然表示變,忽然即指極短的時間有變化。古代不似今日,家家戶戶有鐘錶,一般百姓並不具備以「漏」和「圭」測時的條件,只能以官方的「鍾、鼓,更」「聽」時。城鎮一般建有鐘鼓樓,晨起撞鐘,墓起擊鼓,所以有「暮鼓晨鐘」之說,夜晚聽「更」,巡夜者擊更以示時。這是以「天命」,即皇家官方的制度規則來確認時辰。而當時民間的星占學者,他們更多是採用「十二屬「相」來確認時段。「相」者,象也。無論是觀天還是察地,都是觀察天地之象,人自然也不能例外。那麼如何把「相」用之於定時呢?他們採用「推定」的方法,就是根據十二屬相的「象法」來推測、考定。注意,他們是「推定」而非「確定」!為了盡量的調整推測的誤差,他們遵循「自然法則」,在「像」上下了一番苦功夫,併產生了這種「推定」時辰的方法。
熟讀星占學的讀者都知道幾首歌訣:貓眼定時歌、定寅時歌、定太陽出沒法、定太陰出時歌……知道了太陽月亮大概的運行規律,在根據定寅時歌、貓眼定時法進行分析,即可求得相對精確的時辰。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看出,古代星占家推定時辰,並不是都與「日、月、星」有關係,他們或本於官方的「天命」,或採用「推測」的方法。那麼如何根據「人之象」來定時呢?下面以定子時為例來說明。眾所周知,定時辰干支,採用的是「五鼠遁」法,即甲己還加甲,乙庚丙做初……然後依此類推,確定全天各個時辰的時干。五鼠遁,在古代某些數術家那裡,曾被稱為「五鼠遁官」。以甲己日為例,天干為甲和己的日子,當天第一個時辰是甲子時,按《黃帝內經》的天干合化論,甲己合化土,而甲子時之甲,正是克土之「官」。其他日子也是如此規律,乙庚日丙子,丙正是金的官;丙辛日戊子,戊是水之官;丁壬日庚子,庚是木之官;戊癸日壬子,壬是火之官。這就是遁「官」之義。然後進行關於「官」的類比。以日干合化之氣類比於「官員」,時干類比於「官銜」,時支類比於「調令和印憑」,時柱納音類比於「官衙」,兩日之交接如同「官員赴任交接」,如果已入子時,說明官員已經上任,子時初則類似兩官員剛剛得到調令,該走的要走,該到的剛到,官衙內空任,所遁出的五行必然不飽滿,如甲子遁出甲子金,金主鼻樑,則必然鼻樑聳直或歪斜,如子時正,官在其位正有作為,則必然鼻樑高聳如玄膽或截筒。如果尚未到此時,則另外論之。星占家總結出的以人之象定時辰的論法很多,如:四象成敗定時法、天干本意定時法、三才四象定時法、面相考核定時法等等。在命學大成之作《三命通會》中,載有《論十二時辰生人》一節,以每個時辰初、中、末論述六親狀況,似乎也是以人之「六親之象」反推人出生的時辰。小記:壬辰納音水長流,宜達人君子建樹。時值仲夏,蔥翠成蔭,滿院芳菲。得恩師賜告,子平遺風系列之之《格局大義》即行付梓,是淡盪風光中再添一道美景,欣悅之情溢滿襟懷。余隨師三年,得恩師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幸能初窺四柱命理之門徑。今承恩師美意,令余做序,謹引據經典,略陳鄙見於右。無奈根淺基薄,猝成前文,錯漏難免,祈方家達人斧正是幸。夫學命之道,專則純,純而精,精乃入神;分則雜,雜而疏,疏乃不入,此至理也。然自下元七運凡三十年,眾家之術蜂擁並做,各引一端,我是彼非,攻伐交互,莫衷一是,通道明理者,鮮矣!
每覽斯研此術者,未嘗不喟嘆傷懷:命學之亂,患出於小人而強欲知大道者,壞大為小,削遠為近,絕禮學,棄仁義,泥於小術。命學之衰,不衰於不學命,而衰於學命者乖違先人,以通經學古為迂,惡圖犬馬而好鬼神,舍人事而任虛妄。嗟乎!今去聖久遠,明師缺廢,幾無所引,非如恩師之至誠者不能為也。恩師自托於先賢遺典,結心於夫子遺訓,慨然有為往聖繼絕學之志;豹隱於野,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乃伏櫪千里之象。今得乎天時,立言說命,欲行聖人心傳而醫人,是大功德也!是為之序。壬辰歲仲夏敬時 奉敕而序您有30萬元投資模擬金未領取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電腦算命參考資料:四柱八字中的六親十神2011
※四柱詳真
※紫微斗數相似不同四柱中 註定大富大貴命盤
※曲煒《四柱答疑》判斷旺衰取用神方面(一)
※我看八字之七:四柱干支的作用
TAG:四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