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閱讀英文繪本,怎樣才能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進行雙語啟蒙的時候,總喜歡不停地問孩子「蘋果用英語怎麼說?」「太陽的英語是什麼?」

大多數的媽媽給孩子共讀時應該是這樣的吧:媽媽一句英文,一句中文交替朗讀。孩子在一旁認真聆聽,媽媽時不時再交流提問一下。

這種「翻譯式」讀法是英語親子共讀的誤區。長期如此,很可能影響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為什麼「翻譯式」的共讀是錯誤的呢?所以,現在優秀的中英文雙語繪本中,英文和中文部分都是單獨成冊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分別閱讀。

1.孩子大腦可以直接接受英語

有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大腦決定著人們學習外語的方式,而學習方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0到6個月的孩子是「世界公民」,在他們的詞典里,沒有母語和外語的區別。

●6個月到1歲,孩子開始察覺不同語言之間的區別,但仍然能像學習母語一樣學會「外語」。

●1歲到3歲,只要創造有效的雙語環境,孩子就能將英語學得跟母語一樣流利。

●4到7歲,孩子的大腦仍然可以「平行」學習兩種語言,並有望接近母語水平。

●7到13歲,是雙語學習最後的黃金期,此後大腦處理新語言的方式逐漸變化,學習外語難度加大。

青春期以後,人類大腦儲存外語的區域發生變化,會不自覺通過母語「翻譯」的方式學習外語。

圖3

7歲前外語啟蒙最佳,13歲也不晚。

人類在青春期前,大腦學習外語的方式是和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兒童能更高效的、用學習母語的方式學外語。越小的孩子,越能像學母語一樣地去學習外語,並不需要通過翻譯。

青春期過後,大腦儲存信息的區域發生了變化,不自覺通過母語這個媒介,進行「翻譯式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僅僅通過英語口語水平,我們就能判斷一個華人孩子是從小在國外成長,還是高中後到國外進修學習的。前者多多少少有些口音,後者的英語水平大多接近母語。當然,個別極其有語言天賦的孩子除外。

2.雙語混講,會遏制外語思維的萌芽

雙語啟蒙,目的是讓孩子能流利地說英語,用逆向思維思考。那為何不在孩子開始學英語時,就習慣純英文的表達呢?

試想,我們是如何教孩子說中文的?不是單單指著一張圖片教孩子認東西吧?應該是和具體物品相結合的,再通過日常交流才讓孩子學會母語。外語應該也是如此。能把物品和外語直接聯繫在一起,是雙語啟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決定了孩子是否養成了英語思維的習慣。

什麼是英語思維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想像一個場景,一個孩子看著他的父親扔了一個球。如果這個孩子的母語是是中文,他可能會說「爸爸扔了個球」。而如果這個孩子的母語是英語,他可能會說「Daddy threw the ball」。

從這兩種不同的表達中可以看出,這兩種語言的思維是有很大出入的。母語為英語的人會通過動詞的變換來體現時態,而母語為中文的人就不會這麼想,扔就是扔,這個動詞本身不需要再有什麼變化,只會在動詞後加「了」表示動作已經完成。

美國有所大學,有個著名的浸泡式外語培訓營,世界各地的學員慕名而來。入營時,所有學員都必須宣誓——在校期間只能用外語交流,違者會受罰。一個暑期下來,神奇的事發生了,這些成年人學員的外語突飛猛進。

成年人學外語時,會不自覺地使用翻譯模式,學習的過程非常痛苦。然而,對於小孩子來說,這種痛苦很小甚至不存在,因為他們的大腦能天然地學習兩種語言,根本不需要通過翻譯。

如果家長一邊讀英語,一邊用中文解釋,孩子就會把中文當作學習英文的對照,這樣反而傷害了他們天然的「像母語一樣學外語」的能力。

3.中英文穿插交替,會破壞文章的韻律

中英文繪本最好把中文和英文分開來閱讀,不要中英混搭。其中,英語繪本中的韻律,是寶貴的語感啟蒙素材。舉個例子,《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是卡爺爺的經典繪本,很適合英語啟蒙。

語言簡單明了,不斷重複疊加,圖畫明確,不同語言程度的孩子們都能理解,也符合孩子剛入學四處觀察的天性。每一篇講一種動物,童謠似的講故事,孩子通過圖畫就能看懂。

再比如《You Read to Me》,全套書都注重強調旋律和節奏,這樣可以幫孩子建立語言模式,鼓勵他們自己試著創造押韻的句子。針對不同的閱讀程度,從簡單的開始,這是可以持續學習的關鍵。

《You Read to Me》呈現最吸引人的故事,沒有哪個孩子不愛聽故事。韻律和重複的句型貫穿去是全書,讓孩子不知不覺愛上英語。

同理,我們在給孩子朗讀詩歌、兒歌的時候,也不需要讀一句,翻譯一句,那樣做會徹底破壞中文韻律的美感。

4.中英雙語的繪本,圖畫的比中文更有效

有些中英雙語的繪本,針對孩子學英文來說,中文起到的是輔助作用。如果直接看英文部分,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領悟繪本故事的意思呢?

其實,很多優秀繪本的圖畫和情節都非常簡單,就單詞量而言,通過四六級的中國爸媽完全沒問題。

《好寂寞的螢火蟲》這本繪本來說,裡面有很多描述光的英語辭彙,比如燭光是flickering, 煙火是sparkling和glittering, 但這些詞的中文翻譯都是「閃爍」。要是翻譯成中文,不準確不說,還容易混淆,但是孩子一看到下面這幅圖,能秒懂sparkling描述的是什麼情景:

所以,那些只需要看圖就能看明白的繪本,何必邊讀邊翻譯呢?豈不是畫蛇添足。

親子共讀時,請盡量保持英文的原汁原味,在孩子能理解的前提下,用全英文讀。

對於那些7歲以後才開始雙語啟蒙的孩子,由於沒有英語基礎,又不適合讀過多的低幼讀物,可以酌情翻譯輔助,等孩子明白了大意,再逐漸過渡成全英文。

英語水平有限的爸爸媽媽,可以在網路上多聽聽繪本電台,一邊聽朗讀,一邊陪孩子看繪本。當然了,長期堅持純英語閱讀並非易事,必須持之以恆。

推薦閱讀:

生活習慣導致臟腑病----脾病
男女習慣太不同
《習慣的力量》讀書筆記
十二星座的消費習慣
3個月減20斤告訴你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 | 關於自控力、自我接受和道德許可

TAG:閱讀 | 孩子 | 習慣 | 繪本 | 思維 | 英語 | 養成 | 才能 | 英文繪本 |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