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校園貸,管住亂花亂貸(金海觀潮)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31日   20 版)

  清理暴力催收、發放高利貸等問題平台的同時,也要關注到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不搞「一刀切」,培育更多穩健經營、風控技術完備的消費金融平台,為大學生提供小額、適度的消費金融產品。大學生自身也要培養理性的消費理念,增強金融素養和信用意識

       

  針對校園貸出現的一些亂象,銀監會近日聯合14個部委重點整治校園貸市場,對校園貸平台實施分類監管。一方面暫停涉嫌暴力催收、發放高利貸等違法違規機構的校園網貸業務,同時支持、鼓勵具有較強管理技術和風控能力的合規類平台規範經營。校園貸由此走出了野蠻生長期,正式進入監管視野。

  近幾年,校園貸市場發展迅速,但由於前期缺少相應監管,這個市場魚龍混雜、平台良莠不齊,很多網貸平台盲目「沖」規模,降低貸款門檻,對貸款對象疏於審核,同時又缺乏完備風控手段。還有一些平台以低息誘騙大學生上當,實則收取高額滯納金和超高手續費,實行暴力催收。校園貸市場隱患暗伏,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高發區。

  大學生群體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多數學生還沒形成較成熟的消費理念,一旦養成過度超前消費的習慣,其消費水平、借款額度很有可能超出實際還款能力,較易誘發風險。加之大學生的金融知識普遍匱乏,風險意識相對薄弱,對一些信貸產品的高風險認識不清,往往容易掉入高利貸陷阱。這些特殊性,讓校園消費信貸顯得敏感且風險相對聚集。監管部門應當擔負起保護弱勢金融消費者的職能,嚴格監管和清理,凈化市場環境。

  當然,在徹底清理問題平台的同時,也要關注到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不搞「一刀切」。校園貸市場異常火爆,正說明校園消費金融適應了一部分市場需求。這些年,全社會的消費結構正在升級,隨著信用卡、消費金融產品滲入校園,大學生的信用意識和超前消費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大學生是未來潛在的主流消費群體,為他們提供安全、適宜的信用消費貸款,有助於在年輕人中逐步培養起成熟、理性的消費意識和信用觀念。

  健康的市場離不開合規的機構。目前校園貸市場已有一些穩健經營、風控技術完備的消費金融平台,能利用大數據深度刻畫借貸人的信用狀況、風險狀況等,並在此基礎上為其提供小額、適度的消費金融產品。對於這些機構,要鼓勵其健康發展,讓合理的商業運作模式、信貸產品慢慢佔據市場主導,引領市場方向,同時也可以引入更多正規的金融機構參與,以良幣驅逐劣幣。

  小額、場景化是校園消費金融應當秉持的方向,也是有效防範風險的關鍵所在。消費金融解的是一時花費所需,滿足合理的日常生活和學慣用度,不適合滿足「宏偉」的創業大計,也不適合用來比拼數碼產品,不需要太高的額度,否則會讓學生滋生過度超前消費的習慣,也容易埋下風險隱患。從根源上化解風險,校園貸平台首先要提供小額、與還款能力相匹配的適度性消費金融產品,讓風險關口卡在前端。另外,現在不少風險還出在借款人跨平台多頭借款,對此需要各貸款平台加強數據共享與合作,並與徵信機構實現聯網,通過大數據等技術來完善貸款資金流向記錄,防止借款人多平台過度借貸。校園貸還應更多嵌入消費場景中,把學生貸款和消費場景聯繫起來,確保貸款用於學習而不是隨意揮霍。

  大學生也有責任共同培育市場,首先從自身做起。雖然近年來大學生的金融知識和信用意識有所增強,但他們對金融陷阱還缺乏足夠的識別能力,對個人信息和信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學生應當樹立信用意識,培養契約精神,學習金融常識,增強金融素養,主動積累個人信用,做理性的金融產品消費者。期待經過凈化的校園貸市場,會有更多合格的借款平台和借款人出現。


推薦閱讀:

一點私事
校園欺凌和暴力完全手冊
第二十三章 私定身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還有三秒鐘輔導員已到達教室】

TAG:校園 | 校園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