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練架中的定勢與連勢
太極拳練架是一種傳統練法,乃是與用架相對而言,一般稱之為行功架,如今廣泛普及的太極拳運動即指此而言。然而行功練架中又有定勢、連勢之分,此兩者從形體動作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在連貫程度上有所區別。定勢要求在每一動作完成後停一至六個呼吸,而連勢則要求如行雲流水,不能有絲毫停頓。然而這種認識是僅僅停留在表象上的。實際上兩種練習方法在太極拳的修鍊上,既有表面的分別,又有內在的側重。兩者修鍊的內容,既有分別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大家應該在練習時用心體會,在閑暇時深人探討,正如吳圖南老先生所說:「若嚼橄欖,細細品味之。」
通過對太極拳定勢、連勢的多年練習,我個人略有所悟,現簡述如下以供大家嚼蠟,或許對於有的太極拳愛好者有所裨益,即為我著述之初衷。
一、定勢
太極拳的定勢乃為太極拳傳統的練法之一。吳圖南先生曾說:「定勢是吳家練習太極拳基本功的功架,其目的在於加強對於自身毅力、體質的修鍊,使太極拳內功得到不斷的增長。」定勢的練法,要求每一個動作後保持姿勢不變、停一至六個息。所謂息者,初為一呼一吸為一息,逐漸隨著呼吸的深、長、細、勻而形成內呼吸。保持姿勢的不變,本身就如同站樁,全套拳架共有三百多個動作,猶如幾百個樁法。然其相同的姿勢,在不同的時期又要有不同的注意要點。
(一)先求開展與蓬鬆
傳統太極拳的要求是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我在當初練習拳架時,每一動作要求關節、肌肉、韌帶儘可能地鬆開,這種心開是強調在每個姿勢一定要將全身關節最大程度地放開,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對拉拔長。人體的運動是由六百多塊肌肉、二百多塊骨骼來協同完成的,這種運動無疑對於肌肉、韌帶和骨關節都是十分有益的訓練。
同時人體的每一動都是由舒張肌的放鬆與收縮肌的緊張共同完成的,類似這種運動,醫學界習慣稱之為「拮抗運動」。無疑,拳勢的動作越開展,筋骨越要拉開,相應地拮抗運動越強烈。而強烈的拮抗運動是導致動作僵硬的根源。有些人為了避免這種肌肉的緊張,從形體上改變了傳統的拳勢套路,沒有遵照古訓去先求開展,而是從開始就將拳架打得拘拘謹謹、鬆鬆懈懈的,或者故意做出軟綿綿的架勢,以為這就是太極拳的「松」了。其實此並非是松的本意。所謂「松」,一方面要求關節、肌肉能夠放開,也就是其柔韌性一定要強。另一方面,再在動作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放鬆肌肉之間的拮抗運動,即《拳經》 中所謂的「似松非松,將展未展」,久而久之,身體內自然開始產生蠕動和微微抖動等等微妙的體感。由寂然不動的靜態中,去尋找那蓬鬆的感覺。蓬鬆之後,肢體及身軀,自骨至筋至皮,即會慢慢地層層鬆開,甚至可以覺出體內氣血的流動,如此則可感覺「虛靈在中」的妙趣了。此即吳圖南師爺「無一處不通暢,無一處不順遂」之謂也。
(二)太極存於每動中
太極勢為傳統太極拳對拳架預備勢的稱呼,不知曾幾何時被約定俗成地改稱為起勢。我們在細細斟酌以後隱約地感覺到古人稱其為太極勢的真正含義是那麼深遠。僅從預備勢的角度看,在每套拳開始之時,要平心靜氣將心猿意馬收回到準備練習的太極拳套路中,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太極勢的做好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套拳的練習。
然而若從氣的角度上講,道家講求「守一」之術,其主旨在於守住精氣神,使之不外逸,而使其充盈體內,與形體抱而合一。太極者「一」也,為人之元氣。元氣是「道」在人體的體現之一,其內涵陰抱陽,陰陽之氣相合相盪,則為《道德經》 中所云的「沖氣以為和」。事物在陰陽相盪,大氣沖和的狀態下,才能有變化,才能在相對的平衡中不斷地順利發展。
養生長壽首要的條件是人體內環境中的陰陽平衡,假如人整體的陰陽失去了平衡,則會造成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失調,出現相應的疾病。故而《 黃帝內經》 中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決。」太極拳中的太極勢實際_L 是由形體的十六關要漸求體內的「陰平陽秘」的「沖和之氣」, 並在練拳之中以「太極」狀態抱而守之,靜養真元。即道經云:「專守精氣使不亂,則形體能應質而柔順。」通過不斷的修鍊感悟,使之四肢百骸氣血通暢無阻,臟腑經絡協調無謬,則百病不生矣。
從技擊角度來說,太極拳從後發先至到發於機先,都是以靜制動的。因為心靜如水,方能顯現出對方的變化和目的,不用通過大腦的思考隨機而變,方能贏得時間,穩操勝券。然而以靜待動一定要具備陰陽沖和的太極狀態,以及隨之而應的虛實、開合、剛柔以及進退、抽添等等的陰陽之變化。這兩點是太極拳修鍊者必須掌握的應敵之要。
由太極勢的初步練習到「沖氣以為和」的太極狀態,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修鍊過程,這一過程首先是由太極拳定勢開始的。細細推求,這大概正是太極拳先賢們將太極拳的預備勢稱之為「太極勢」而不叫「起勢」;將練拳結束稱之為「合太極」而不叫「收勢」的緣故吧。
關於太極拳的場,倘若我們對蓬鬆和太極勢有所了解,在這裡就不難體會了。我們知道定勢在每一動後要將動作停頓一至六個呼吸,在停頓的時間裡我們的知覺運動並沒有半點兒懈怠,而是在這段時間裡隨著呼吸以太極勢為核心,以蓬鬆為基礎,逐漸用意向外擴展出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六個面隨意氣的開合擴大縮小,不知不覺中自然成為一個渾圓的球體,隨著功夫的增長蓬鬆出來的氣場也不斷地增大,以致功夫深厚者有將其「放之則彌於六合,藏之則密於內」的能力。
太極拳由三百多個動作組成,其中不同的動作很多,不同的定勢,猶如不同形式的樁功,經過這樣諸多的樁功,修鍊功夫的增長自然是不容忽視的了。
(四)定點的變化
經過一番脫胎換骨的訓練漸臻渾圓之氣,這時有可按照自身的要求不斷調整太極十三勢在周身內外的感覺。如一掌推出後可將意隨著勞宮、湧泉的開合,進行勁氣的進退抽添,並能根據自身的要求不斷地調整周身意氣開合的定點。其點的設定可按照用法的著力點、經絡穴位、關節肌肉,隨棚、持、擠、按,采、例、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十三勢變化而確定。久而久之,隨著意氣的開合,一身筋肉任我所用,自可練就「一處自有一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純正功夫。
這種知覺運動漸漸由身體內部延續到體外,綜合以上所述的蓬鬆、六個面的練習統稱為「蓄外意」,用於養生可隨體呼吸而吐納,不斷養蓄正氣使之浩然。用於技擊可隨敵勢而變,做到我獨知人,同時用十三勢接彼來手,則彼焉能不處處受制於我。
總體來說,定勢猶如樁功,是著重於自身勁氣量與質的修鍊,通過練習以修得太極之氣,並使其氣場在修鍊中不斷加大,因此有別於其他氣功。故昊圖南師爺稱太極氣功為「通過練習太極功而成的氣功」。
二、連勢
連勢,有人稱之為「聯勢」,這是取其一勢一勢聯合而成之意。但吳圖南先生認為:連勢者,進退抽添,勢勢相連;開合虛實,變化不斷,拳勢應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韻趣白然,故為連勢。
(一)動中的太極狀態
連勢不.單單是外表上的連貫和動作上的開合,更主要的是要在連綿不斷的動作中始終保持著自身的太極狀態,從而做到動中有靜。記得少年時,吳圖南師爺教我連勢。我只求勢上的連貫和形體上的優美,卻忘記了太極拳更主要的是內涵,動作竟愈練愈快。師爺為人祥和,對我的不足未一語道破,只持髯笑道:" 『小李子,你這拳有個別名,叫太極花拳。」我不解,愣獃獃地追問其意,師爺指點道:「你雖勢勢相連,但其中缺乏內容,在練習連勢時細細地體會太極勢的狀態,自會有收穫。」不知什麼時候,經過多少次的反覆摸索,我終於領悟到了在連勢中保持太極勢的重要性。
太極勢中「沖氣以為和」的混元狀態,自然而然相應地產生了勢中的中定與動作中氣的中正安舒。隨著氣的運轉,逐漸超越了動作的輕靈圓活,而達到了更深層次的輕靈圓活。古人形容其「節節貫穿」「如盤走珠」「隨曲就伸」。我體會則如山中之溪水,如千初之游雲,隨勢而行,連綿不斷。這種輕靈圓活可以說基於筋骨韌帶的變化,又高於筋骨韌帶的變化;初之於筋骨,終之於氣。二者相合,自令動作協調,應用時亦得心應手。
由老子云「專氣至柔,能如嬰兒乎」的提示,以及多年修鍊太極拳的感悟,認識到太極拳中所追求的能克剛的「柔」,是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結果。也就是說「氣」是「柔」的基礎,只有「氣」得到養蓄後,方能產生出相應的「柔」。
(二)聽連勢中的韻律
在蓬鬆的基礎上,肢體及身軀,自骨至筋至皮,通過訓練會層層鬆開。人體就如同運輸的管道,其中包括氣血的流動、勁氣的進退抽添,虛實開合的摺疊轉換,如此也可感知「虛靈在中」的奇妙。此即吳圖南先生所說的「無一處不通暢」。由於其始是用意念指導身體的變化,故稱之為「以意導體」。那麼為什麼不在一開始時就以意導氣呢?(拳經》中總結道:「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這裡說的「意」實際上是「以意導體」的意;而這裡所說的「氣」是在習拳之始,還沒有基礎,就講求以意導氣,反用意太過而造成的氣滯。太極拳勁氣的運行,即如流水就勢而行,若有用意太過之處,即若水中有閘,斷其流而使其滯。此時宜虛其意,可遵《黃庭經》 所云,尋求「體虛無為身自閑」的境界。這裡所說的「自閑」, 是勁氣順拳勢動作而自然流動。對此吳圖南先生指出練習太極拳要「無一處不順遂」。
在「無一處不通暢」「無一處不順遂」的基礎上,隨著有序的動作,人體的勞宮、湧泉,及皮毛自會開合,使人體的氣機與外界自然息息相通。用意通過動作形體的變化,誘導體內勁氣虛實、開合、剛柔等陰陽的變化,此即所謂「以體導氣」。太極拳的勁氣變化源於形體動作,又超於形體動作,隨著流暢的動作,意趣變換,氣若水雲,流動無間,而且在變化消息的瞬間去感悟其折亞轉換。
此時此刻拳即為人運,而人又完全地融人於拳中,周身經絡暢通,氣由心走,隨機而動。功夫到達二定程度,即使端坐不動,勁氣同樣可以按照心意所走的路線流動運行,這即所謂「以氣運身」。寫到這裡,不由想起呂祖在(百字歌》中的一句話:「坐聽無弦曲,通明造化機。」誠然,我們如能靜心體會太極拳中蘊含著一種無聲的韻律,自可令人陶醉並融化於太極拳動作之中,並使自身的身體與心性全都得到不斷的修養。(三)動作的升降與起伏
升降是修鍊者在打拳時,動作隨氣上下而起落的一種形式,是人體氣機變化的過程之一。由於《 拳經》 中有雲「勿使有起伏」,故有人機械地取消了太極拳中動作的高低變化,打起一套拳來動作外形始終保持著一定的高度,即使是下勢、金雞獨立等姿勢也不例外。我個人認為,《拳經》 中所述的「起伏」,其實是對在氣不穩定的狀態下,動作與氣不協調的一種形容,而不是泛指動作的高低變化。氣以太極勢為基礎而結合動作的升降起落,升起則猶如萬壑之雲生,降落則猶如千初之雲歸,自湧泉順勢而出人,從而保證了行功中太極勢的始終穩定。缺乏氣機穩定的可稱之為「起伏」。起伏在行功中會使動作轉換不連貫,而出現凸、凹、斷、續,使動作缺乏穩定性、協調性。在具體應用上則自然會有頂、丟、癟、抗,而令對方有機可乘。因此在太極拳練習的時候講究「根起根落」是非常重要的。
(四)精細慢中求
回想起自己當年因年少氣盛,竟然把太極拳行功慢架打得很快,而且自以為得意,卻被吳圖南師爺警示為「太極花拳」, 其原因就是把行功慢架中的關鍵一個「慢」字忽略了。在連勢的練習中,首先要把練拳的速度慢下來,在緩慢的動作中體悟鬆柔氣感,尋求中正安舒、輕靈圓活。細細地品味意、勁、氣的虛實、抽添、開合、升降· 一在慢中才能用意或導陰經、或導陽經;或用梢帶根,或用根帶梢,繼而在每一動中體悟面、段、條、點的連續運動。持之以恆的修鍊自可達到虛空粉碎這一高級境界。
通過對太極拳、太極功的修鍊,心性漸漸具有杜甫《江亭》 詩中所云「水流心不變,雲在意俱遲」的志趣,在行功練拳時有著心意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感受,且能由靜而悟、而練,以道悟拳,以拳證道,勤求精進,進而明道立德,成為一個具有豐富內涵、有著高尚道德的人。
本文來源於太極網: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065-1.html
推薦閱讀:
※陳家溝太極拳學拳須知
※生於1885年前後的四位太極拳名家
※二十四式太極拳圖解教程(12-16)-中國太極拳網
※[轉載]太極內功抓閉呼吸法
※太極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