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少年都「兇殘」
昨天 21:07
前幾天,一位女生在微博上貼出來幾張毆打同學並讓她下跪的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出有四名女孩將一名女孩圍在中間,還有一名男孩在旁邊用手機拍攝,涉事六人只有施暴者未穿校服,其他均身著校服。
因為跟帖的網友說這些照片「太暴力」,女生將微博上的照片刪除,但是宣稱「愛我的人不解釋」,並表示「今天很刺激」。
這件事中牽扯雙層暴力,首先上是肢體上的暴力,群毆女同學,並向她身上潑「牛奶和可樂」,逼她下跪。其次是網路暴力,施暴同時,讓同夥用手機拍下來,放到網上,是一種炫耀,同時再次對這個被打的女生進行精神上的打擊。我們作為旁觀者看到的是在微博這個公眾平台,這些孩子們還可能會在校園網、開心網貼出照片,甚至,會把照片用手機發送給被打的女生和她們的同學朋友。
很快周圍的同學都知道這個女生被打得下跪了,而這幾個女生隨時都可能在學校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取笑她,並威脅她。也許會再次施暴,讓她在學校和同學們中間抬不起頭來,並感覺沒有朋友,孤獨和受傷害。
圖片上,那些女生都是十幾歲的樣子,穿著校服,最多是初中生。想到花季一樣的年紀,和她們行為的反差,只覺得觸目驚心。比起最近我們聽到的那些社會新聞,小販因為反抗殺死城管,成人因為吵架摔死了嬰兒。這些存在著社會地位的不同,或者陌生人之間矛盾,但這次圍毆者是一群孩子,同窗,關係相對溫暖而單純,這樣的暴力讓人脊柱發冷,彷彿噩夢。
想起龐德的那首著名的詩: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般顯現,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無數種暴力中,校園暴力是最讓人絕望的一種,它讓你對現實生活的道德淪陷下無力對抗,對未來一代可能帶來的光明希望破滅。彷彿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濕漉漉的沾滿了眼淚,雖然,詩的本意並不如此。
最重要的,它不是孤立事件。在網路上輸入「校園暴力」會出現很多新聞。
2007年8月廣東省南海某中學西樵分,高一男生小林由於考試時拒絕傳遞作弊紙條,被幾十名同學毒打,身體遍體鱗傷。
2007年7月開平一名女生被同學毆打,辱罵,事前還被幾名男生性侵犯。
2009年2月,網路廣泛流著一段長達30秒鐘的視頻里,五名中學生(其中包括一名女生)對其他四名男生實施了毆打,並導致其中一名被打男生額頭流血不止。
看看世界其他的地方,情況也是一樣。
美國媒體報道,2013年9月16日,美國佛羅里達洲一名12歲女孩,麗貝卡?安?瑟迪維克因不堪承受在社交媒體上連續數月遭到其他女孩惡意攻擊,最終選擇在一個廢棄的水泥廠中跳樓自殺。
她的的母親說,女兒曾收到「你很醜」、「你為什麼還活著」 這樣的簡訊。雖然母親後來把她的手機沒收,並把她的Facebook關閉,但是還是沒有挽救麗貝卡。警局局長賈德在記者會上說, 當局已確認10多名涉及欺凌麗貝卡的女生的身份。她們同樣是女生,而且也是十幾歲的年紀。
去年9月,曾經是溫哥華明星啦啦隊的15歲女生阿曼達.托德(Amanda Todd)在Youtube 上上傳了一段黑白視頻,視頻的名稱是「我的故事:掙扎、欺凌、自殺、自我傷害」。視頻中她一言不發,只用紙片和簡單的單詞講述她被欺凌的故事。黑白的視頻,沉默無聲,她說自己非常孤獨,沒有朋友……她隨後自殺。
後來調查中發現,她除了在網路上被成人誘騙和威脅,在學校里還被女生當著50多位同學的面毆打,並且被同學們謾罵。在社交網路中收到各種謾罵,而且大部分是女生。你無法想像那些14,15歲的女生在網路上的惡毒,就像你無法面對一個年輕美麗的生命就這樣輕易的夭折。
然而,在這麼多無法想像中,現實生活中的這些青春期的兇殘絕非少數。我曾經聽到一個母親向我轉述,她的14歲的女兒問她:「為什麼她的女同學會說她很『騷』。」她是一個學習成績,在學校表現都很好的女生,也許因為面容清秀受男生的注目。甚至我自己,在初中的時候,受到一名學習差、後來退學的女生的威脅, 她說她要收拾我。我記得有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每天放心都很擔心,要朋友陪我回家,回到家還會害怕得自己哭泣。
我不是青少年問題專家,也無心討論為什麼世風日下,連青少年的世界裡都充滿了暴力;更不想展開話題討論那些影視產品中充斥的各種暴力對人生觀剛剛形成的孩子們的影響。我只想讓大家意識到這些青春期的成長有多麼艱難,那些青少年遇到困擾時的脆弱。
或者,你也曾有過的「兇殘」同學,那麼面對文章開篇的那個女孩微博所曬的照片,就不應當是僅僅圍觀而已。因為剛剛提到的托德,就是嚴重的校園暴力和網路暴力的受害者,也有可能是那個被逼得下跪的女孩最悲觀的結局。
托德在網路上無聲的申述,和遭遇加拿大掀起了一場反校園欺凌和反網路暴力的活動。加拿大總理夫人勞琳(Laureen Harper)和傳統部長穆爾(James Moore),於2013年6月在渥太華郊區的A.Y. Jackson High School中學(這個學校的一名15歲男生曾因為是男同性戀,備受欺凌而自殺),宣布新的全國反欺凌和反歧視計劃。這個計劃主要是針對青少年,政府將通過加拿大紅十字會(Canadian Red Cross)實施這該計劃,並旨在培訓數以千計的年輕人,在各自的社區主辦反欺凌工作坊。
在我看來,加拿大政府或者學校應該再給父母們開設一些如何幫助孩子們「反欺凌」的社區輔導課。就像從前,一個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最好的可能是他的兄弟們到學校里把那些壞孩子教訓一頓。現在這樣的以暴制暴行不通了,親人的介入只能是作為孩子的家長可以更早的發現孩子的變化,並及時輔導和撲救。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母親,面對女兒受到周圍女同學無端的謠言和謾罵,她告訴女兒要認真挑選她身邊的朋友,同時幫女兒維護和幾個好朋友的關係。時常請她們到家裡來玩,和她們的父母也成為朋友 。
同學少年都兇殘,偶爾回望,就會擔心那個受女同學群毆的女生,也同樣擔心那個認為「今天很刺激」的女生。她們都需要幫助和輔導,否則我們的社會會更兇險;否則,下跪的女生會成為下一個阿曼達·托德,而我們還在袖手旁觀。
(責任編輯:楊光)
推薦閱讀:
※有哪些極具少年感的女孩子?
※?記憶中的痛點,生如夏花一少年!
※俄羅斯新一代城市少年面面觀
※少年三國志的故事背景是什麼?
※真相是假
TAG: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