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讓子彈飛》 稱「站著掙錢」很需要
人民日報談《讓子彈飛》 稱「站著掙錢」很需要
2011年01月07日13:48
|
|
姜文:姜,還是老的辣! (圖片來源:新華網) |
電影《讓子彈飛》上映大半個月了,至今熱度不減,關於它的話題也一直延續。它上映兩天票房過億,讓許多人讚歎:很少有商業片能夠如此既贏票房又贏口碑了。導演姜文也借片中人物張麻子之口,說出自己的心思:「我既要站著,又要把這錢掙了。」
站著掙錢,而不是坐著、甚至是躺著,精妙地反襯當前中國商業電影的現實。不是嗎?一些電影,或植入式廣告無處不在,或一本正經擺弄著貧乏的創意,或用小品化橋段逗樂觀眾,或用風光場景來推動情節。
一面繁華,一面挨罵,已是國產商業電影的常態,但大家還是爭先恐後買票去看。沒辦法,誰叫我們的大腕就那麼幾個,大片就那麼幾部呢?如此一來二去,一些大腕們、大片們,自然就容易「驕縱」了起來:簡單勾兌、甚至粗糙牽強的劇情,在「大手筆、大製作、大排場」的塗抹下,彷彿也變得絢爛起來;執著於宮闈之變,或把現代情感故事,硬生生、直板板地放進毫不相干的歷史時空中;還有的,則是痴迷於在門面牌匾、酒瓶、行李箱、遮陽傘等觀眾能看到的一切地方,貼上廣告、打上標籤,而且「貼片」廣告也越來越長。
這些年來,關於商業電影,無論觀眾還是導演彷彿都習慣了、認同了:不是做電影,而是在做商業。未曾想,這一切卻被一顆突如其來的「子彈」打破了沉寂:拒絕植入性廣告;以馬識途先生小說為藍本,改造成新故事;認真做戲,用電影品質去打動觀眾,「站著掙錢」。
有人說,這源於導演的獨特魅力;也有人說,這源於在商業框架內的一份堅持。
這些看法,或多或少表達了對導演的喜愛與尊敬。但或許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別把名聲過度與金錢掛鉤、「坐著掙錢」,別為了迎合金錢而任人宰割式的「躺著掙錢」,多一點以品質打動人心的「站著掙錢」,即使天分有欠缺,即使沒有突出特點,但只要對觀眾抱有誠意,老老實實把戲做足,依然是能贏得尊敬的。(文/王珏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