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信而後諫】——勸誡要以信任為基礎

   《中庸》裡面有一句教誨很有味道,孔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很像君子之道,「失諸正鵠(音同古)」,正鵠是指射箭的目標,「反求諸其身」。意思就是說,今天我們射箭,一射沒有射中目標,突然就說,這支箭是哪裡出產的?怎麼做得這麼差!然後又說:這支弓是哪裡做的?怎麼做的這麼爛!都把責任推到哪裡去了?推到弓箭上去了。所以我們面對很多沒有辦法成就的事,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態度,反省自己的方法,是否有不得當之處!當我們能時時這樣反省,必然會有很好的方法出來,而對方也會被你這一分真誠心所感動。所以勸跟諫,還有像我們教導學生,都應該先建立在一個基礎上,信任的基礎上。

  所以《論語》裡面說「君子信而後諫」,朋友要相信你之後,你才能夠勸誡他;不信,還沒有相信,「不信則以為謗己也」。假如信任還不夠,你馬上就指出他的缺點,他內心會不舒服,他覺得你是不是有意毀謗我?找我麻煩?所以必須建立在信任之上。我們到一個新的公司去上班,能不能工作第一個禮拜,然後到老闆的辦公室跟他說,「老闆,我看出你有十個問題、十大罪狀」,馬上一一跟他說。然後還跟老闆解釋,我這個人就是很正直,你要會欣賞我。老闆聽了以後,臉都綠了,他會說:很感謝你,你下禮拜不用來了。所以到一個新的環境,絕對不是先講話,要多看、多聽、多學習,少說話。到新的公司如此,嫁到夫家去亦如此。媳婦假如嫁了第一個禮拜,就提了一大堆意見,婆婆會說「你比較厲害,你來做」,關係就打不好。應該多看、多聽、多了解整個家庭的習慣,好的肯定,不好的,慢慢的善巧方便再來轉化,這樣才會皆大歡喜。

  對朋友也是這個樣子,都一定要先建立信任。如何建立信任?必然我們要懂得多付出,他就會歡喜。很多人他很熱心,很喜歡幫別人,很會付出,但是朋友看到他就趕快跑,告訴他,你不要再幫我了,你不要再照顧我了,覺得很受不了。有沒有這種情況?有,做得要死的人,很可能被人家嫌得要死,有沒有這種現象?因為你做得太多,可能造成他的一些壓力,你要給他一些空間,不然他會覺得很不舒服。所以我們付出,應該要針對他的需要去付出,他就會很高興。而如何能夠了解人家的需要?要善於多觀察,多接觸、多觀察自然能夠了解到他的需要。

  諸位同修,現在家庭裡面,小孩教育特別重要,所以你只要去拜訪朋友,都要拿一本《弟子規》,都會是他們的需要,保證!我們在五倫關係當中,也可以針對需要,當我們對父母很孝順,那他們最歡喜,父母對你的信任就一直提高。再來君臣關係,你每一份工作都盡心盡力做好,上司對你很放心,那你也滿足他的需要,他對你也會很有信心。所以夫妻如是,兄弟朋友亦如是,甚至於我教書,師生關係亦如是。因為學生假如不信任我,我講得再多道理有沒有用?效果不大。 出自《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0
推薦閱讀:

請問什麼是君子之風?
君子蘭般的男人
胡適:中國的謙謙君子,一個時代的楷模
「君子」與「小人」的分界
表裡如一真君子

TAG:君子 | 信任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