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師講《心經》(五)

南師講《心經》(五)

——南懷瑾老師講解

 

自在,觀自在,譬如我現在觀,我在講話,動念在講話,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自己觀察的清清楚楚,對了沒有,錯了沒有,該講不該講,善的惡的,是的非的,觀察的很清楚,這是初步,觀,自,自在哪裡?起煩惱的時候,你做不了主,觀不了了,他被煩惱障礙,起煩惱的時候,要睡的時候,你想觀也觀不了了,他要睡著無明去了,觀法是最粗淺的,密宗要你修觀想,觀就是想,不是很簡單,觀想,就是你想像的出來,你念頭裡頭的想,譬如畫畫的人,我要想畫一個鳥,畫一個心裡頭要先想出來,所以密宗修觀想,你要先想出來這個東西,所以這個觀是很粗,觀想連起來,可是這個是入門的方法,那麼你們現在學這個法門觀呢,老實講在哪裡觀呢,在心頭觀,肉體有形的這個心頭,兩個乳房中間,就是心窩子這個上下,就是心窩子這個地方,觀心,當然心不在這裡,這是心臟,思想不是這個心臟,但是你正好觀到這個心臟這個部分,觀心,是正修行之路,不要腦子空想,也不要看光也不要什麼了,這一部分,有時候你覺得心窩子這裡痛啊,那是你胃上,食道裡面不幹凈,初學的人。

 

觀自在,就是**上道的修法,心、身,你這樣慢慢觀起,起心動念,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隨時在觀中,到了深入以後,智慧行深,功力神力,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不是你追求的,自己自定,實相般若的智慧爆發了,我們觀想的觀是妄心觀妄心,妄想觀妄想,雖然那個能觀的作用是**的,但是也是妄想,看住自己的心念。所以觀到功力深了,你看觀自在菩薩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是你一觀就會,你的功力深了,起心動念每一個都清楚,來的時候不歡迎,所以念頭就拋掉了,去的時候不追他,他到哪裡去有沒有空,都不去考慮了,這個不來不去正好,一段空靈,念念是修到舍,舍掉了。如此修行定,然後真智慧,實相般若爆發了,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時候一點都不吃力,不要你觀了——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生滅空,身體,心也空,念也空,物理,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一片空了,沒有一個肉體,感情都沒有了,空了,那麼,不是死了,空了,自己還在找自己身體都找不到,空靈了,沒有說腿酸啦,腿麻了,心裡頭還有這裡感覺,沒有了,那是受陰了,沒有受陰了。思想有沒有呢?沒有了,但是行陰識陰也空了,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一了了,什麼都了了,無智亦無得,既無歡喜也無悲,實相般若現前,空,見自性空性,就完了。所以觀是初步的修法,密宗所謂就叫做觀想,止觀,這個觀字,所以用意識,第六意識的妄想,妄心,觀這個分別的妄心,妄心觀這個妄想,妄想,妄心觀妄想,也就是用妄想觀妄想,所以觀的作用很重要,般若佛法就叫你觀心開始,觀自在,你求個神通,求個清凈,求個氣脈通,都是妄念起來了,念起來了,你看你一念觀心,念念舍,布施,念念布施,就是舍,念頭來了,就丟開,隨便找個什麼,想到佛法都丟掉了,你念念布施自然是持戒了,起心動念不對都丟掉了,***,能念念布施,自然屬於忍辱了,忍辱就是切斷了,就是法忍,能念念布施,自然就是精進了,念念修到,念念得如來的舍智,去也不拒,不追他,自然是禪定了,都在觀心這個境界中,等到自性般若發了,就照見身心內外一片皆空,度一切苦厄,都完了。

 

所以小乘的修法,修任何功夫,你的心裡狀況,小乘的一個佛法名稱,叫有覺有觀,念佛也好,你修觀想也好,修密宗也好,都是有覺有觀,有**做觀想,有感覺,身體舒服不舒服,自己知道,有覺有觀,**開始***,那麼修到了無覺,身體感受沒有了,有觀,修行人比較進一步的,觀的心念還在,真做到了無覺無觀,感覺也沒有了,自覺起觀也不要了,自然清凈了,小乘的禪定修法才是有基礎。念念在清凈中。不過你要知道,這個清凈還是心意識所顯現的清明境界,可是已經不錯了,如果由此定慧修下去,也可以證果,雖然不了菩提,絕對可以證果,念念清凈。所以舊的翻譯這個修觀修的方法,叫有覺有觀,有個覺字,就是感覺這個覺字,觀就是觀想這個觀。新的翻譯,玄奘法師不用這兩個字替代,叫有尋有伺。尋,他是觀心理現狀,一個念頭去找一個念頭,一個思想找一個思想,就是尋的境界。伺,亂想念頭好像停止了一樣,好像不大用力,很靜一樣,其實一靜,這個還是念,這叫做伺的境界。所以,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上,講心理修持的狀態,說了三個層次,就是古人翻的有覺有觀、有覺無觀、無覺無觀,那麼,玄奘法師寫的是有覺有伺地、無尋唯伺地,再就無尋無識地,這個心念,心意識變化過程,不要看的很粗,這樣的修持產生的功德,與他妄想關係怎麼樣,《瑜伽師地論》把這三地概括的很清楚,我們都不必,在這裡不講,告訴你們這個道理,同這些小乘、大乘、唯識的關係,觀。

 

所以觀自在菩薩,這是般若修法,應該是法門,假使真有一個咒子,你說要念一個咒子才好,你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所以心經後面不是有個咒嗎?觀自在菩薩告訴你,「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厄,真實不虛」,他說你們不要亂念這些咒子了,有個般若這個咒子,是無上咒,沒有其他的咒子再超過這個咒語的了,叫做無上咒;無等等咒,其他一切咒子沒有一個還有比的了,沒有辦法相等的了;能除一切苦,只有這個咒子才能解決一切問題,真實不虛,不騙你,「故說咒曰」所以我說給你,就是這個咒子,即說咒曰「揭諦揭諦(音:gadi gadi ),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你們現在念「揭諦揭諦(音:jiedi jiedi ),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這個是大咒啊,這不是咒的問題,這個行,你以為有個咒子就叫做修行了?這個般若法門就是最好的咒子,觀自在就是咒啊,陀羅尼啊,總持法門,一切在觀境中,觀舍,這樣你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到了最後不是觀了,觀很**,有覺有觀,你就是無覺無觀了,沒有感覺身體,也沒有空了,也不需要念念去舍他,自然清凈了,念頭,這個時候不是觀了,是照了,那一下子照見五蘊皆空,我這麼說,我常常跟你們比方,觀這個法門,好像打一個燈籠,拿一個手電筒找東西,這個光有範圍,慢慢找,慢慢找,觀自在,照就不是了,整個的大電燈全開了,等於太陽照耀地球了,他一下子普照大地,叫做佛光普照,你人為的去觀,他有限的,不是普遍的照的,所以觀到後來,就照見五蘊皆空,照見的時候,身體沒有了,沒有感受了,整個空掉了,那個時候不考慮什麼腿會不會是**,什麼都沒有了,各位清楚的,那是菩提啊,悟了,五蘊皆空,你想那麼簡單,般若修法,可是做到嗎?做不到哦,假如你們做到,就這樣修持下來,就好的很啊,非成就不可,因為做不到,所以,觀心,觀自在菩薩又說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啊,又叫一聲舍利子,修行方法,般若大法就是這樣,可是你做不到啊,任何人也做不到,可是五蘊怎麼空的了呢?那麼你要先了解,佛說的五蘊,《楞嚴經》的修法就是空五蘊,第一個色蘊,怎麼空這個色蘊,地水火風這個身體空不了,打坐,儘管坐在這裡面很舒服,是還有身體在這裡,色蘊也空不了,色蘊為什麼空不了呢?地水火風——地,就是骨頭啊,堅固的,這些都是地大;水,身上的血液,液體;火,身上的能,生病本能,熱力;風就是你們講的氣脈,風哪裡沒有啊?身上有氣流在走動,沒有氣就死亡了,所以密宗一切修氣脈為什麼呢?是把四大修好了,容易把他空掉了,把色法了了,所以才修氣脈,為什麼?這個沒有修法,這個氣脈,這個業氣,我們這個肉體,在四大業氣中籠罩之下,不要說念頭空不了,就是感覺就空不了,所以色法在色受,受陰就空不了,一天到晚這個感覺,不是頭痛就發悶,胃吃了,少了、餓了、多了,吃了發脹了,坐在這裡腿酸了、麻了,都在感覺中了,然後感覺到,哎呀,你看我不起我生氣,你哥子、我兄弟,你不吃我慪氣,一天到晚都在受陰裡頭,妄想也空不了,所以受想行,行陰,生命本能活動,你更空不了,心死了,要病的時候就是病,要死的時候你就拉不住,他這個行陰也空不了。好,心意識也空不了。

 

那麼諸佛菩薩跟我們講了很多的辦法,善知識們,所以要你們從色身上了的,修氣脈修什麼;要從心地上了的,修止觀;要從信仰上去了的,是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般若的差別智,都是根本般若法門出來的差別智為方法。色法上,你說沒有氣脈這個作用嗎?沒有肉體這個作用嗎?可是肉體就擺在這裡呀,有時候你教理上很高,你曉得自己不要生氣,可是,今天肝火旺了,脾氣來了,你控制都控制不了,所以色陰、想陰、受陰指使了你,你沒有辦法求五陰的求解,不能指使他,他用你,你不能用他。所以,第二段,等於觀自在菩薩又說了慈悲,告訴舍利弗,也是一種感嘆,舍利弗啊,舍利弗也**不語,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先給他講修法的原理,五陰裡頭第一陰,色陰,他說,舍利子啊,你要如此觀,那麼你怎麼了呢?不走修氣脈的路線,還是要了氣脈,所謂氣脈,肉體是業氣,業力這個業,這個業力存在,他這一股力量到了**你就出毛病了,這股業力,使我們生老病死,那麼你假使不用其他,你只要天天走觀的力量,觀,也可以把它化掉,做到不觀,就是了色法的嘛,就是了色法最根本的東西呀,把身體觀成白骨了,不凈觀、白骨觀,這個就是有為法來的,因為眾生不能做到隨時如空,那麼告訴你一個有為法的修法,白骨觀不凈觀,做到了白骨,白骨化光,光也空,那麼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也空了。你不能,不能就要修啊,所以佛初步的法門傳給弟子們,都是要他修不凈觀、白骨觀,因此你看統計,看佛經上,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們,由其白骨觀而證果的太多,因為這個了色法最好的,那麼,要學其他的法門還有很多了,譬如密宗那些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如果要修成功了又如何呢?所以拙火不是一團火,假使一團火是火觀成就了,還是空嘛,最後還是到達這個,並不是以氣脈是,氣脈是走過經之路,並不是究竟之點。那麼不用那些方法來修,直接走般若路線,怎麼樣空這個色法呢?觀,內觀,觀色法,這就是空,有智慧一入進去就觀空了,這個身體四大就空了的,觀空嘛。慧力不夠,修有為法,白骨觀,不凈觀、白骨觀等等,觀空了,色就是空。所以空到什麼?你氣脈也化掉,白骨也化掉要做什麼?

 

****,舍利子,空即是色啊,空了也不是,空也不留,有個空的境界,有個空,清凈的境界,這一念空,一念清凈也是色法之一,等於是色法一樣的,所以第一步告訴你小乘聲聞的色即是空,你證到了空呢,空還要空掉。你守住一個空,這個也不是道,「空即是色」,那麼不是守住個身體修持一樣?還是色法之一。而且有個色法空,有個色法清凈的,這還是心意識所變的一個境界,同色法一樣的執著。那麼,你說我第二步到了空即是色,我空也空掉了,所以不是,完全徹底的,清凈沒有了,沒有就沒有,你還只到一半,不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色法他本身就是空的用,不是把他空掉再空掉,他的本身是念念遷流,時時不住,本來無住,要你去空他什麼?進一步,這就是大乘境界了,色不異空,色就是空了,因為空,所以有色,有這個肉體,有這個物質世界,所以,第三句話,「空不異色」,你不要抓住一個空,以為是道是究竟,你抓住了空當究竟,抓住了這個道啊,空不異色,還不是等於,雖然抓住了一個空以為是道,那個空就是有了,空就是*,況且這個世界,一切萬有,十法界的世界裡,法界,都由因空而來,沒有真空就沒有這個世界,譬如房間不空就不能用了,是這樣的,因為空才有多種用途,所以萬法皆空,空生空滅,空生空滅不是沒有,他也有生有滅,來去自在,所以如來者,無所從來也無所去,自性本空,因此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到了色不異空了,菩薩見道,大乘,不異空,他同空沒有兩樣,何必你要把色法空掉才叫空呢?有個空空也不是了,空不異色啊,大乘才有成就了,境界上。

 

你們看到吧,第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已經傳完了,明知道你空不了,所以說,舍利子啊,五蘊皆空談何容易,五蘊皆空第一個把色法能夠空了,不要說色法,身見能夠空的了不?我們都打坐坐在這裡,你看,腿子到這個時候非麻不可,這是色法,氣脈**,沒有氣脈,好了,你要坐他一萬年,我兩個腿也沒有問題,還是很快活,做不到啊,這是業報所生的,一生都是業氣。

 

——網友根據網路錄音整理

 

原文來自: 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14682-1-1.html


推薦閱讀:

心經講義
《心經講記修訂版》 印廣法師主講 第11講
老業務員積累5年的心經#newsdetail
《心經》正讀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