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生男孩」到墮胎男嬰,鄉村性別偏好的轉變

從「超生男孩」到墮胎男嬰,鄉村性別偏好的轉變

  現在的農村,開始流行"女兒多了是財,兒子多了是災"的說法。

  何亞嬌從發現自己再次懷孕時就心驚膽戰,已經有了一個男孩,擔心二胎又是男孩,「養不起」。到了三個月能看性別時,去醫院做了B超,知道是男孩,就做了引產手術,毫不猶豫。時隔一年又懷孕,確認是女孩,才欣然生下。大張村東頭,像她一樣因為頭胎是男孩, 二胎又懷男孩而墮胎的,已經有四五個

  而她母親那一輩,為了生下男孩,千方百計東躲西藏,甚至不惜外出奔波大半個中國。「一定要生出男孩」是困於數代女性命運的緊箍咒,也帶來榮耀與地位,與「計劃生育」正面相抗,夾在中間的戰場則是女人的子宮。如今,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悄然改變。儘管「 一兒一女」仍被認為是最完美的家庭圖景。

  人類學家許烺光在其經典著作,《祖蔭下——中國鄉村的親屬、人格、與社會流動》一書中分析了鄉村中國的婚姻關係,婚姻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婚姻強調的不是丈夫與妻子的感情,而是妻子對丈夫,尤其是對公婆的義務。妻子必須生育男性後嗣,這是妻子對婚姻應做的貢獻。

  如今的農村婚姻依然是以男性為中心,高價彩禮是「納徵」的延續。但是親屬關係、性別偏好,正在改變。生育男性後嗣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多子多福」不再被作為準則,生了兩個女孩且不再生育的家庭越來越多

  在縣城一家私立醫院工作的責任護士林女士,證實了墮胎男嬰的普遍。在該醫院,保守統計,一年引產男孩超過一百個。今年3月1號到6號,共引產6個男胎,均是已生育一個男孩的年輕女性

  林女士說,在外打工,談戀愛懷孕,回來墮胎的姑娘也特別多。從家庭到學校,性教育依然缺席,流產被作為避孕的手段。來做流產的姑娘,多數是因為女方父母對男方不滿意而阻攔婚事。

  80年代興起的「打工」,使得原本束縛於土地的農村女孩有了進城工作的機會,尋找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流動帶來了貞操觀的"鬆綁"。懷孕流產的姑娘依然可以找個「好人家」,離過婚的女人可以再嫁,甚至可能嫁給沒結過婚的男性。

  何亞嬌便是早年離過一次婚,因"性格不合"。經媒人介紹,又嫁到大張村,生下一兒一女,在外打工的丈夫卻出軌,出軌對象是19歲的同廠女孩。這次她卻堅決不肯離婚,和婆婆一起逼著丈夫做選擇,最終丈夫選擇"回歸家庭"。


推薦閱讀:

等一個男孩成長要多久?
你見過哪些驚艷的像王子一樣的男孩?
怎麼做一個心機boy?
養男孩和養女孩有啥差別?尤其是6歲前太明顯了!
什麼樣的男孩算酷?有什麼體驗?

TAG:性別 | 偏好 | 男孩 | 墮胎 | 轉變 | 超生 | 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