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角度看近代中國宗教

從文化角度看近代中國宗教

2016-02-02 09: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有話說 2016-02-02 09:39:04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何建明

  近代中國是一個古今中西文化交流的時代,宗教文化作為這一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充分體現了這一時代特徵。因此,近代中國宗教文化既不是對傳統宗教文化的直接繼承,也不是對西方宗教文化的簡單接受,而是建立在適應近代中國社會需要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基礎之上的現代新型宗教文化,因此具有鮮明的過渡時代的現代文化特徵。近代中國的各宗教文化都是建立在現代知識文化體系之中的,任何宗教都不能無視或逃避現代知識體系和各種文化思潮的挑戰與洗禮。離開了現代知識文化體系,宗教便無法獲得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近代中國宗教不僅僅是一種信仰體系,也是一種文化體系,是一種有文化的信仰體系,也是一種有信仰的文化體系。說它是一種有文化的信仰體系,是因為它是一種以接受新式教育而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群體為主體的文化信仰體系。說它是一種有信仰的文化體系,是因為它同時是一種具有自覺信仰並立足於近代社會當中的古今中西文明交匯和現代文化闡釋與創新的信仰文化體系。

  無論是基督教來華之後的中國化或本土化,還是傳統中國佛教的近代化,都是在一大批宗教文化人士的努力下自覺地、積極地開展起來的。比如,他們既開辦培養教內新型人才的各式神學院和佛學院,也積極開辦服務於社會現實需要的科學文化教育機構,包括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級普通學校,創辦大量的文化報刊和學術研究機構,等等。這些現代宗教文化的主要實踐者,不僅是宗教文化精英,也是社會文化精英,在他們身上體現了近代中國文化的多元化特徵和現代化水平。

  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和文化變遷的過程中,宗教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扮演著不可低估的角色,大多數社會文化精英或多或少地都與宗教文化發生一定的關係。正如陳獨秀在1920年《新文化運動是什麼》一文中所說:「宗教在舊文化中占很大的一部分,在新文化中也自然不能沒有他。」

  近代中國文化與近代中國宗教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重要聯繫,從清末洪秀全借鑒基督教宣揚太平天國理想,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以佛教融通西學開展思想啟蒙,到辛亥革命時期章太炎、黃宗仰等發揚佛教自由平等思想鼓吹資產階級革命,再到民國時期王國維、梁漱溟、熊十力、陳垣、吳雷川、陳寅恪等文化界、學術界和思想界的知識精英,莫不以各種形式探究宗教歷史與文化,推動著近現代中國學術、文化和思想的傳承和創新,宗教文化因此成為近代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

  近代中國的宗教文化不只是適用於中國範圍的宗教文化,也是具有世界性的宗教文化。清末楊文會開啟的近代佛教文化復興運動及其以祇洹精舍為代表的現代佛教教育運動,從一開始就與日本近代的佛學現代化運動和歐美及南亞地區的世界佛學復興運動結合在一起,民國以後太虛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並環遊歐美,與歐美各宗教領袖對話,積極建立世界佛學院、世界佛教圖書館,以推動佛教全球化,從而使得近代中國的宗教文化不僅突破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局限,也突破了中國文化的地域格局,中國近代的宗教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間形成了一種積極的互動關係。近代中國的教會大學在民國成立之後的中國化過程中,仍然保持、甚至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其國際化特徵,促使中國在人才培養、文化交流和科學研究等諸多領域與歐美髮達國家同步開展。

  正是這種互聯互動關係使得近代以來的中國宗教文化與國內外宗教文化和其他各種文化之間存在著非常複雜而交互影響的關係,直接影響中國宗教文化的全球化與民族化的主體性確立和多樣性發展。近代中國宗教文化實際上已經逐漸彙集到近現代世界文化、特別是近代世界宗教文化的復興與傳播的大潮之中。

  近代中國宗教文化的世界性特點並不意味著近代中國宗教的民族性遭到削弱,相反,近代中國宗教文化的民族性在現代化宗教教育當中表現出鮮明的主體性和民族特色,並呈現出一體多元的格局。近代中國的基督教文化與佛教文化、道家道教文化及儒家文化,在衝突中走向交流、對話和互鑒,乃至融合和創新。近代中國的宗教文化與世俗的各種社會思潮、文化思潮和科學化、民主化運動,也並沒有因為衝突而退出歷史舞台,而是在積極地自覺調適,特別是在尋求中國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以新的面貌和形式成為近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李貝]

上一篇:文藝領域歷史虛無主義的三種手法


推薦閱讀:

一部白謙慎先生的高贊紀錄片,3分鐘,回答你「書法究竟有沒有用」
怎麼坦然面對別人黑你,用什麼方式來回應?
為什麼有人天生喜歡古代的東西?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李白的書法有哪些風格?
我只做藝術品,不做商品-- 看完《卡門》的夜

TAG:中國 | 文化 | 宗教 | 近代 | 中國宗教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