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湛老和尚佛教教育思想的貢獻與啟示

妙湛老和尚

學僧教育,以佛學院為載體。早在1940年,妙湛老和尚到青島湛山寺佛學院親近虛老法師求學時,老法師就曾交代妙老:「將來有條件、有能力,一定要辦佛學院,為佛教培養人才。」對此,妙老念念不忘。1981年春天,妙老即著手復辦了由弘一律師和瑞今法師創辦的佛教養正院,並聘請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地的法師和居士任教。1983年春,妙老與圓拙法師、普雨法師等人一同創辦了福建佛學院,並繼普雨法師之後,擔任福建佛學院第二任院長。在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和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宏船法師的勉勵下,1985年5月17日,妙老又復辦閩南佛學院並擔任院長,擔負起教導後學的重任。

妙老在僧教育的重要性、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僧教育改革等方面有諸多見解,這些見解今天仍能帶給我們以啟迪。結合我國佛教發展的歷史淵源和現狀,對於21世紀中國佛教教育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有三點當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構建佛教學修理論體系

妙老在題為《跨越世紀的傳燈事業》一文中提到,千百年來,佛法屹立在世界宗教和哲學之林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真理體系不依賴於神秘的啟示,也不依賴於強力的權威,而依賴於對智慧的理性探討和修行實踐的驗證;並認為佛教是一種提升人生品位和精神境界的思想信仰體系。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起源於印度,並於公元1世紀傳入中國以後,與本土文化結合,形成了漢傳佛教八宗。佛法是一味的,但因趣入的角度或者側重點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宗派。但若不同宗派之間不能融會貫通,則彼此之間不但不能相輔相成,反而相互障礙,以至影響我們對佛教正信的生起,以及對佛教教理的通達。在南傳佛教中,由覺音論師所著,成書於公元5世紀初的《清凈道論》;以及藏傳佛教中,由宗喀巴大師所著,成書於公元16世紀初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為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修學體系的整合及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漢傳佛教八宗的主要思想,雖然來自不同的佛教經典,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歷代祖師大德的努力,已經漸有融合的趨向。儘管如此,與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相比,漢傳佛教在學修理論體系搭建上尚顯不足,這也明顯制約了漢傳佛教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相續性。因此,漢傳佛教學修理論體系的構建,將成為新世紀中國佛教教育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二、學院叢林化與叢林學院化

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朴初居士曾於1992年在上海召開的「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上,就佛學院學僧所出現的信仰淡化、戒律鬆弛、畢業後離教還俗,不能在佛教事業中發揮作用的現象提出「學修一體化,學僧生活叢林化」的佛學院教育思想。妙老在擴建閩南佛學院時,尤其注意學僧修行環境的打造。妙老認為,現在一般佛學院在教學上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論與實踐脫節。講凈土的不肯念佛,講天台的不修止觀,講律宗的不持戒,講禪宗的不去發明心地。為此,閩南佛學院還專門建造了一座現代化的禪堂。在妙老看來,佛學院禪堂相當於普通大學的實驗室,學僧在課堂或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必須在禪堂里得到證實。這種「學僧生活叢林化」的倡導,對於增進學僧實際的佛法修持,有著莫大的裨益。然而,這主要是針對佛學院學僧的教育來說的,對於為數眾多的寺院叢林來說,廣大的僧侶並沒有機緣接受佛學院的系統教育。那麼這些僧侶如何在承擔寺院各項工作中,接受佛法的再教育,從而能夠繼續提升自身的佛法修為和素養,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了。與學院教育提倡「學僧生活叢林化」相對應,叢林教育也需要提倡「叢林生活學院化」。簡而言之,就是「學院叢林化,叢林學院化」。

由於目前漢傳佛教的很多寺院都是十方叢林,叢林里僧眾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因此組成也相對比較複雜,這對「叢林學院化」構成了一定的困難,但解決這些困難並不是不可能。叢林可根據僧侶的年齡特徵、學歷背景、興趣特長及具體承擔而開設相應的學習班或培訓班,邀請佛學院的法師、居士大德,乃至高等院校的老師授課。若是叢林僧侶人數比較少,師資力量短缺,也可以考慮就近組合若干叢林的僧侶一同參加學習或培訓。一方面加強了不同寺院僧侶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能夠增進僧侶們的學業和道業。

三、重視佛教居士教育

清末民初,面對劇烈的社會變革,延續千餘年的佛教叢林,由於積弊太深,對社會的變化較難做出及時的回應。這時以楊文會為代表的在家居士,對於中國近代佛教的復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而形成了近代以來頗有影響的佛教居士團隊和組織。然而,「佛法二寶,賴僧弘傳」。如何正確地看待佛教僧團與在家居士之間的關係,對於21世紀中國佛教的發展關係甚大。一方面,出家為住持佛教,在家為護持佛教。妙老認為,出家之人,既已舍俗向道,自當以學道修道為要;在家之人,不離世間職業,亦常當護持三寶,多累積福智資糧。僧俗二眾,各司其責,相互配合,佛教方能長久住持世間。另外一方面,佛教僧團與居士團隊亦是水乳交融,不可分離。僧團的僧才來源,最直接的,莫過於居士團隊。這樣一來,居士團體的素質,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決定了僧團的素質。因此,僧團在自身學道修道過程中,更應該分出相當的精力,加強對居士的引導和教育。不僅如此,僧團要回饋社會,行菩薩道,往往還需要透由居士的力量來完成。

總而言之,21世紀的中國佛教教育,應當將學院學僧的教育、叢林僧侶的教育以及在家居士的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慮。並以此為出發點,對漢傳佛教完整學修體系的構建下一番苦功夫,穩紮穩打,假以時日,方能為佛教的全面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推薦閱讀: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
如何看待「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邏輯縝密和思維跳躍有衝突嗎?
父母不能滿足你的理想狀態,給你帶來的最大悲哀是什麼?
心術不正該如何改變?

TAG:教育 | 思想 | 佛教 | 貢獻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