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容先生:唯識三十頌講記(十)
第四節 釋修道位
前面講了五位中的見道位,現在講修道位。頌云: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無得」,即無所得。「無所得」很重要,老子說:「上德不得,是為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無德。」(《老子》第二十八章)有上等道德之人,無所得,心裡空空,就真正有所得;下等道德之人,抓得緊,不放棄得,結果就無所得。諸大菩薩無所得,結果就有得,凡夫抓住就捨不得丟,以為有所得,實際上沒有得。真空妙有之理就是如此。《金剛經》說:「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也是這個道理。「無實」,內心空虛;「無虛」,因心空,真正的智慧就顯出來了,涅槃境界就顯現了,真空就生妙有。真空是空主觀上的執著,妙有就是菩提、涅槃、神通、智慧等。學佛人,心裡要空才能生起智慧。要把心中邪知邪見、煩惱所知二障排開,心裡才得清凈。心清凈,佛法的真正東西就可進來了,有地方住了。
「無得不思議」,要無所得才神妙莫測不思議,才有不可思議的境界。
「是出世間智」,這智慧就不是世俗諦的智慧,而是出世間的無漏智慧。
「舍二粗重故」,舍,拋棄;二粗重,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我執法執引發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
「便證得轉依」,依,我們有情依的是八識,即唯識;出世間佛依的是四智,名唯智。「轉依」,轉有情所依之八識,成為四智。主觀方面轉八識成四智了,所觀境界也就轉了,即轉生死大苦,為大自在,大解脫的涅槃。
唯識學之所以偉大、是科學,就在於它教了我們學佛是求轉依的道理和方法;教我們大雄無畏,抓現實,在度眾生中求法樂,求解脫,創造新人生,改造低級人生為高級人生。不是教我們歸本,歸本就會一天天消極下去。也不是要你去觀「溪聲儘是廣長舌」,不是觀草木頑石,而是要從度眾生的角度著眼。有人曾問我:「阿彌陀佛有西方極樂凈土,彌勒佛有兜率內院凈土,你以後去哪個凈土?」我說:「我也有凈土,我的凈土就在娑婆世界!」《維摩詰經》(卷上)說:「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所謂「破妄時時見大我,性空處處逢彌陀。」只要悟得法性本空,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在你的法身中。所以實實在在把佛法的精髓掌握了,就大得不得了,豈止裝一個極樂世界,其它如琉璃世界、不動世界等等,都裝在你的法身中,所以說「無得不思議」。唯識教你拆舊房,蓋新屋,有了新屋還回舊宅嗎?!佛是大雄無畏,是兩足尊,是由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圓滿轉依而成的。
「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世間依八識,所以世間是唯識;佛依四智、出世間是唯智。轉依,就是舍識轉智,舍八識轉四智。有了四智,法報化三身才能真正成就。只講歸本,不廣積福德資糧,哪會有報身呢?用「無得不思議」幾個字形容,即真空妙有,可在《金剛經》中找到聖言量:「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所以學佛要學真空。空去我們主觀上的執著,心就清凈,就生清凈心。《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一系列的空,是空我們的執著,並非是指客觀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沒有了,若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名相去求,就找不到這些法。若離開這些名相,真正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就找出來了,真正的般若、涅槃都顯出來了。所以空是要空主觀上的執著。如果把客觀的幻相都空了,這就是頑空、斷滅。修菩薩行,在登地後,主要是修無所得,無所得就不思議。《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涅槃、菩提就顯出來了,成就了法報化三身,具備了五眼六通。《心經》講的就是真空妙有。
修道位中有四個「十」,即依於十地、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現在先講十地。
一、極喜地,又名歡喜地。地者,地位,境地。登了初地,有顯著境界和現象,就生大歡喜。為什麼?加行位中最後一位是「世第一法」,是世間法中達到頂點、極至。到了見道位,就是出世間,有無漏智慧了,已經跳出了世間的範圍,故生大歡喜。另一方面見了道,六識轉為妙觀察智,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得了一部分菩提,並在一定程度上證了無住涅槃,當然還未圓滿,但境界殊勝;再者廣度眾生,有大自在,心生大歡喜。這時菩薩愛說法,「初地菩薩樂說無厭」。當年王恩洋先生與太虛大師辯論,王恩洋勝。太虛大師稱讚王恩洋先生說:「王恩洋大居士,初地菩薩,始證法性,得大歡喜,樂說無厭。」(據王恩洋《念太虛法師》)同時也可見太虛大師的胸襟何等博大。
二、離垢地,離開了犯戒的塵垢,因為戒修得好,一切言語行動都自然而然如理如律,故稱離垢地。
三、發光地,因為主要修定,定為慧依,定修得好,就發智慧之光,故名發光地。
四、焰慧地,智慧火焰猛烈,大火熊熊,即以猛烈的智慧火焰用來斷除煩惱。因為這一地主要修的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能斷一切細微煩惱,故稱焰慧地。
五、極難勝地,什麼是極難做到的呢?在世間和出世間,這兩者極難處理的矛盾處理好了,既在世間又能出世,既出世又不舍世間。把兩者平等了,世間就是出世間,出世間就在世間中,故稱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般若無相智慧到了成熟階段,般若現前,故名。
七、遠行地,這一地觀無相的般若智慧,已臻最極微妙,其特點是只用少許功力,不須用大力。因為此時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輕微用一點力,無相觀就常時現前。此時用功修行的路程已達最遠的地方了,也是最後階段了,故名。
八、不動地,因為到此一地,修的是無功用行,任運自然,皆合理、合道、合律,已無可憂慮動搖了,故名。
九、善慧地,此一地修學的主要是辯才無礙智慧,具有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對一切法都能如實通達;(二)義無礙解,道理隨便怎麼說,都如實有理,縱橫自在;(三)訓詞無礙解,訓詞就是用來解釋某一事或物等的話。如「佛者覺也」,「覺」就是用來解釋「佛」的訓詞。字典、辭海等都是訓釋工具書;(四)辯才無礙解,俗話說:「吃不得就要死,說不贏就會輸。」弘揚佛法須有口才。如玄奘大師在印度,無人能與他辯論,還有維摩詰居士等,都是辯才無礙。辯才從何而來呢?第一要有真正的生活實踐,有實踐才有真理,「有得者必有言」,才有親身的領悟,才有真智慧,才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第二是眼光要大。孟子說:「說大人則渺之,無視其巍巍然。」說服大人物時,要把他看渺小些,不要被他「巍巍然」的氣度嚇倒。把他當眾生看待,把自己當菩薩看待。
十、法雲地,此中「雲」乃天上之雲,含有無數水滴,以此喻十地菩薩智慧廣大,含藏了無數三摩地門、陀羅尼門,猶如大雲含有無量水滴。
此外,有十波羅蜜。十地中每一地,著重修一個波羅蜜,其他波羅蜜為輔助。比如初地菩薩側重修施波羅蜜,他以法施為主,也修財施和無畏施,以愛語廣為眾生樂說無厭。修行也要點面結合。比如我在這裡上課,是修施波羅蜜。在我行法施的同時,還在修戒,要說莊嚴語,言行舉止須莊嚴。同時還要修忍辱波羅蜜,遇到有些二杆子學生還須忍讓。同時還修禪定,心性安定,精神飽滿,有條不紊,侃侃而談。《金剛經》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修禪定波羅蜜。不但六度同時修,乃至十波羅蜜都同時修,只是以法施為主。
為何初地菩薩要修施?就是要廣積福德。修道者一地一地往上修,沒有福德作資糧,就難以達到目的。只有智慧沒有福德,就養不住智慧;有福德,無智慧,就失去前進的正道。初地菩薩廣修布施,往上攀登就有扶助的力量,是增上緣。《法華經》中,龍女八歲成佛,她給釋迦佛供養了一顆價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珠,佛歡喜的接受了,龍女當下就成佛了。她問別人:「我獻寶珠快不快?」別人說:「快!」龍女說:「我成佛也這麼快!」說完金光萬道,去了南方不動世界成了華鮮如來。這個故事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婦女也能成佛;二是要有大舍心,大福德,才能成大果。有大舍心的人,我法二執輕。故學佛者,要有大布施。
二地菩薩著重修戒,其它也同樣要修。菩薩戒與聲聞戒不同,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是聲聞戒,菩薩戒在外,而菩薩戒是包括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儀戒。二地菩薩修持的是菩薩戒,不只是修聲聞戒。這重要得很,因為菩薩隨處存大悲心去度眾生,不考慮個人的得失。所以菩薩戒無形中就比聲聞戒高出百倍。舉例說,道宣律師在長安終南山學律,是四分律,他未重視菩薩戒。當時慈恩寺有個大和尚窺基,是有名的「三車和尚」。窺基不肯出家,是唐太宗下詔讓他出家隨玄奘大師修學佛法。因此他提出了三個條件,滿足了才出家,他要一車錦服、美食、錢財,一車經書和一車美女。因此三車和尚出了名。最後他通達了佛法,主動把這一切都舍掉了。(當然「三車和尚」之名乃是當時反對者的詆毀之詞,況基師在《唯識樞要》卷一中說:「基夙運單殊,九歲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每庶幾緇服,浮俗塵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別奉明詔得為門侍。……」贊寧《宋高僧傳》卷四也說「三車之說乃厚誣也」。)有一天窺基去終南山看道宣律師,道宣律師認為三車和尚戒律太差,不理窺基。以前每天有天人給道宣律師供食,而窺基來山的三天,天人沒有來供養。等他走後,天人又來供養了。道宣就問天人什麼原因三天不來供食,天人說:「我們來過,但見全山被黃雲覆蓋,找不到你的住處。」道宣方知三車和尚是大乘菩薩,趕快把三車和尚追回來,問他守何戒,窺基說守瑜伽菩薩戒。以後,道宣律師才把菩薩戒排在四分律後面。所以從那以後,比丘受了比丘戒,還要受菩薩戒。為什麼二地菩薩還要修戒波羅蜜?因為在此以前持戒是大綱,一些微細的戒行沒有完全守好。二地修戒,便把微細的犯戒塵垢除完了,故名離垢地。
三地主要修定。「定」分世間定、出世間定、出世間上上定(即最高一級的禪定)。三地所修之定,不是世間定,而是定慧等持的定,是止觀雙運的定,是出世間無漏定,不屬有漏定。此處雖修定,但著重在依定發慧上,所以三地也修慧,依此而名發光地,即因修定而發出智慧光芒。
四地主要修忍。「忍」有三種,即耐他怨害忍、安受眾苦忍、諦察法忍。四地著重在諦察法忍上用功。「忍」有兩種含義,一是把嗔心忍住,不讓它發出來,即忍氣,忍耐。二作道理解,如加行位中「暖、頂、忍、世第一法」中的忍,就作理講;「諦察法忍」的忍,也作理講,是智慧通達之意。四地主要修的是「諦察法忍」,即通達一切法。這一地,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智慧(忍就是智慧)發起後,熊熊火焰燒毀一切煩惱現行,故名焰慧地。
五地著重修禪定。此一地修的是出世間上上禪,把世間禪和出世間禪融合為一。五地觀苦集滅道四諦,即是修出世間禪,同時又以大悲心的定力在世間廣度眾生,把世間禪和出世間禪結合起來,這就是出世而不舍世間。世間和出世間平等看待,故叫極難勝地,是世間定和出世間定同時修。
六地著重修慧波羅蜜,修無相觀的智慧。在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也都有修慧,但所修並非只是無相觀。著重一面修無相觀,一面修有相禪,因為還要起分別思維來修,並非只修無相禪。五地就側重修無相禪,但尚未成熟。到六地修無相禪就成熟了,因而般若智慧就現前。由於在六地廣修順觀十二緣起就證世間法空,逆觀十二緣起就證出世間法空,所以做到染凈平等,到此無相觀就成熟了,般若智慧就現前,故六地稱現前地。
七地純粹修無相觀。無相觀不但修得很成熟,而且很精妙了。在此階段所起的方便智慧觀察諸法,是不需多大功力的,也就是所修的方便波羅蜜少用功力,就能使無相觀相續不斷,所以叫遠行地。
八地修願波羅蜜。為何要修願呢?願是促進精進波羅蜜的。要精進就要發願,大願是動力。要發大願,大雄無畏,才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願力大就不會滿足,不會驕傲,常時虛懷若谷,才能勇猛精進。八地修願波羅蜜,著重在無功用行。為什麼會無功用行而自然精進呢?就是大願力在推動,自然而然向前進。正如船將靠岸時,船工就不用力撐了,船自然就滑向岸邊了。八地菩薩不用功力,自然而然就在修行,就是因為有願波羅蜜的力量在推動。
九地修力波羅蜜。力指智慧之力量,著重修聞思智慧。聞慧思慧修慧同樣重要,即使登地菩薩也須修此三慧,因為還在有學位,未到無學位,有些地方還沒學到,因此,諸佛會時常給他們說法。九地、十地菩薩也還要聞慧思慧。不經過聞思,就不能知曉佛的「無學位」境界。所以九地力波羅蜜,主要是聞思之力,修四無礙解。
十地修智波羅蜜。此中之智,與六波羅蜜中的慧有相同之處,但同中有異。六度中的慧波羅蜜專指無相智慧,十地智波羅蜜指方便智慧。十地智波羅蜜是協助慧波羅蜜的,十地菩薩著重修智波羅蜜,故其智慧含藏無數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廣大得很,有如天上的雲,故稱法雲地,大法智雲。
每一地都有所修的突出重點,輔修其它波羅蜜。重點不突出,難以進步。一地一個重點,步步前進登高,學佛就是求轉依。修道位到究竟位,就成佛,就轉依,八識便轉成四智。
以上是十地修十行的介紹,現在講斷十重障。
初地斷「異生性障」。異生,就是在六道中,不斷的死此生彼,異趣而生,名異生。初地菩薩已入聖流,永遠不會生於三途之中,只生人天趣中,不會在善惡道中輪轉了。只生善趣,故已斷了異生性障了。所以學佛者,如不登地,還保證不了不墮惡趣。就要時時刻刻警惕著,多修菩薩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命短暫,活到七十已稱古稀了。不懂此理而造罪,必墮惡道,特別在聽法時,一定要謙虛,切記不要驕慢。喬梵波提在他以往生中,看見一個和尚講法,嘴巴一翻一翻的,就說這人像牛一樣在反芻,因此他變了一千生的牛,到釋迦佛時,才轉成人身,修成了阿羅漢,說話時,還是像牛反芻一樣。所以佛都不便讓他留在世間,讓他到天上去修,受天人供養。所以我們學佛人不要隨便嘲笑、諷刺別人,不要恣意胡言亂語。
二地斷邪行障。邪行是指犯戒的行為。犯戒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未到二地前,還有犯戒的行為,二地徹底修戒,就把犯戒的邪行障斷了,永不犯戒了。
三地斷暗鈍障。「暗鈍」就是無明,無智慧。三地時,由大定發了大智慧,其光明破了心中暗鈍愚昧之障,故三地稱發光地。
四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四地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智慧火焰猛烈,燒盡一切煩惱習氣,把種子斷了,那些微細煩惱不得現行,就斷了微細煩惱現行障。
五地斷於下乘般涅槃障。修行人觀法空,只觀空而無大悲心,就入小乘涅槃,趨於寂滅,永遠不能在世間度眾生,不能到世間來,常時都安住在寂滅境界中。要說他不存在了,他的阿賴耶識中又還有執持阿羅漢菩提種性存在;要說他有知覺,他又沒有前七識。這種境況又好又不好。好在他不受世間輪迴之苦,不好在他沒有大解脫大自在。所以佛先教他兒子羅睺羅觀諸行無常,很快開悟了,證了諸法空性,緊接著佛陀教他修無緣大慈,行同體大悲,這樣才能避免小乘的涅槃寂滅,把世間與出世間平等看待。故五地斷於下乘般涅槃障。
六地斷粗相現行障。粗相,指世間與出世間兩個相,對立明顯,粗大易辨。六地菩薩修順逆觀十二緣起,從而明白了生死是空,出離也是空,把世出世間染凈諸法平等看待,去除了染凈的分別,也就沒有了顯著的染凈粗相,沒有了染凈法的粗相現行,就斷了粗相現行障。
七地斷細相現行障。七地菩薩不只知道染凈法平等,而且明了一切法最極微細的法都平等,都是緣起性空,故無微細相的差別,故名斷細相現行障。七地比六地顯然更高一層。
八地斷於無相中作加行障。七地是在無相中還有加行,還有一點方便智慧,雖少用功力,但仍還在用。到八地,無相觀已百分之百成熟,修無相觀已是任運而修,無功用行,不需要用力,因此就把修無相觀用力修這個障斷了。
九地斷於利他中不欲行障。有些人得了法,但又不想去度眾生,這是一障。九地就把這一障斷了。現在有些人雖發心要度眾生,但有點病或自感老了不能動了,於是就不想去度眾生了,這種想法就是障。九地菩薩得了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才無礙解,智慧廣大,樂於度眾生,心裡已沒有不想度眾生的念頭了,(不想度眾生的)那個障去除了。如維摩詰居士(他本已成佛,號金粟如來,維摩詰是他的化身),舍利弗宴坐林中,他要去啟發、開示他;釋迦佛病了,阿難為佛化牛奶,維摩詰也要去開化。有人說為何釋迦已成佛,還生病喝牛奶呢?因為這是佛的化身,不是真身。化身與眾生一樣,還是要示現苦相的,還是有苦,還是要生病吃藥,喝牛奶。真身佛就沒有病。比如月亮,天上的真月亮,拿棍子捅就捅不動,而映現水中的月亮,用棍子一攪就碎了。九地斷於利他中不欲行障。
十地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證「於諸法中得自在」真如。十地菩薩到此已斷了在諸法中不自在的障礙,有了大自在。
下面接著講十真如。首先必須明白,並非有十個真如。真如本來只是一法。一切法皆從緣生,體性皆空,真如只是諸法空性,只是一,並無多。因為眾生通達真如的智慧,有深淺、大小、局部和整體的差別。隨著修行程度和智慧開發的大小深淺不同,所證到的真如也就有了十種區別。
初地證遍行真如。這與小乘不同,小乘只證我空真如,不證法空真如。初地菩薩破了我法二執,證得我法二空所顯真如,故名遍行真如。
二地證最勝真如。真如是一,無所謂最勝與不勝。這是因為初地菩薩雖有妙觀察智(即證真如的智慧),但不是恆常現行;而俱生煩惱猶自纏綿,恆常生起。因此要除去恆常生起之俱生煩惱,必須用點勁,隨時提醒默念「真如是最勝境界」,才能喚醒所證之妙觀察智現行,來證真如,故名最勝真如。
三地證勝流真如。這時所修的定有集福、賢首、健行、大乘光明等無漏大乘定。此是無分別智實證真如而後用語言文字平等流出的,故名勝流真如。
四地證無攝受真如。這是一種大自在,不為我執所攝受,有大自在之相,因為四地智慧猛烈,微細煩惱斷盡,已無我執,故不為我執所左右(攝受),故名。
五地證類無別真如。此地菩薩修苦、集、滅、道四諦,證世出世間二類的平等真如,不同於聲聞有世出世間的分別執著。故此地所證為類無別真如。
六地證無染凈真如。六地菩薩順觀十二緣起,知道世間法空,這就無染;逆觀十二緣起,知道出世間法也空,這就無凈。他用無相觀作如此順逆二觀,消除了染凈法的差別,二法就平等了,故名無染凈真如。
七地證法無別真如。修無相觀,到最純熟階段,連微細法的微細分別都沒有了,故名法無別真如。無相觀是緣平等真如生起,一切法都平等。《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染凈平等、世出世間平等、人我平等,故名法無別。為什麼說一切法都平等?緣起性空就證明諸法平等。佛與眾生是否平等?都是因緣所生法,故說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只看到佛與眾生無差別,就不全對,偏而不中。所以既要看到法性上的平等,又要看到法相上的差別。佛是清凈相,眾生是染污相,佛的身體沒有生老病死,佛的世界沒有成住壞空;眾生身體則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必須既要觀性,也要觀相,兩面齊觀,才能契合諸法,這就是達摩所說的「稱法行」,只看一面要不得。
八地證無增減真如。此地菩薩無功用行,常時如此。因為八地中,「無功用行我恆摧」,斷俱生我執,必須用無功用行之法,才能湊效。八地修無功用行來破與生俱來的俱生我執,必須慢慢磨、細細剔、緩緩刮,成了習慣。這無功用行是沒有了「我法二執」的修行,成了習慣了,就把有我法二執的習慣斷了,故《八識規矩頌》說:「無功用行我恆摧」。
九地證智自在所依真如。主要依能證的四無礙解智慧,因此叫智自在所依真如。
十地證業自在所依真如。菩薩修到這一地,他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大解脫、大現觀。十地到成佛,只差一點點,已是等覺菩薩了,所以一切神通的業、說法的業、普現一切身相的業,都得自在。
到此,已把修道位的四個「十」講完了。
推薦閱讀: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葉曼先生講維摩詰經(03b)
※無神論者青峰碧先生的回應
※【觀音靈感歌】是三行先生書法作品
※孫正治先生白話註解的全版《增刪卜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