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二八卷
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凈戒律儀,
當知一切皆無違犯。這「一切」的四十三條輕戒當中,有三種情況是都「無違犯」的,是一種共通的開緣:第一個「謂若彼心增上狂亂」,就是說這個菩薩內心精神錯亂,所以他對於現前境界已經不能如實判斷、不能如實了知,在這個精神錯亂當中,律上講出一個標準,說「這個人乃至見火而捉」,他看到火甚至用手去抓它,這種就是構成精神錯亂的條件了;第二個「若重苦受之所逼切」,前面是內心的狂亂,這個是講到色身有重大的病痛,這個重大的病痛長時間的逼迫他的色身,使令這個菩薩在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不得自在,他有重大的病苦,他應該斷惡沒辦法斷惡、乃至於應該修善度眾生都不能實踐,但是他內心當中是安住菩薩種性的,這種情況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是開緣,因為他有重大的病痛;第三個「若未曾受凈戒律儀」,就是說你根本就沒有受菩薩戒,換句話說你這個生命根本沒有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目標,所以這種人的生命就是一天過一天、悠悠泛泛,把今生的善業花完就算了,這種人當然就不受菩薩戒法的約束,因為佛陀制菩薩戒的目的,是針對於有志於行菩薩道的:「當知一切皆無違犯」,前面三種只要有一種情況,都是開緣不違犯的情況。換句話說,前面的四十三條輕戒,在別相上各有各的開緣,而這三種開緣是通於整個四十三輕戒,是「一切處皆無違犯」的。四十三輕戒到這個地方整個圓滿。 乙二、受戒應持前面「廣明戒相」是說明輕戒跟重戒的戒相,以下說明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精神、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奉持菩薩戒法。我們看戒文:若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凈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應違犯。一個「菩薩從他」,「他」是成就菩薩戒體的師長,「從他」的授戒師得到菩薩戒,得到菩薩戒以後他內心當中要依止一種「善」良的「清凈」心,這當中要成就二種意樂:第一個是「求學意樂」,第二個是「菩提意樂」跟「饒益一切有情意樂」。我們先從根本上說,你受了菩薩戒體以後,你應該要成就「菩提意樂」跟「饒益一切有情意樂」,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這個對佛道的追求、對眾生的度化,我們前面也講過很多次了,剛開始的下手就是思惟苦諦,如果我們對三界的苦不能夠體悟,我們也就沒有要利益眾生、上求佛道的意樂,所以剛開始的菩薩道一定是從無常而體會到苦、從苦當中再普遍到一切眾生都在苦惱當中,我們為了救拔自身的苦、也為了救拔一切有情的苦,所以為利有情願成佛,趕快要成就無上菩提,因為只有無上菩提才有足夠的力量來解脫自身的苦、來解脫一切有情的苦。就是說我們受了菩薩戒法以後,剛開始你要從苦諦的思惟而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而追求無上菩提,在生命當中確定你一個修學佛法的目標,你一切的造作只有二個目標:第一個、為了要上求佛道;第二個、下化眾生。你應該以這種「善」良的「清凈心」來成就「菩提意樂」跟「饒益一切有情意樂」,這個是菩薩道的根本法門,安住菩薩種性。第二個是「求學意樂」,這個是枝末法門,你有這種的上求下化的目標,你應該要求學,菩薩道不是一時的衝動,你必須要廣泛的修學經律論。前面也說過,菩薩戒要廣泛的學經律論,對於佛陀在經律論當中提到斷惡、修善、度眾生種種的方便,你應該要如法的修學,乃至於如法的去實踐。對於這樣的一個「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你對這二種意樂,內心當中「生起最極尊重恭敬」之心。什麼叫做「最極尊重恭敬」呢?就是說你對於這二種意樂,不要說身體的違犯,乃至於內心當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你根本不敢生起一念退轉之心,這個我們剛剛說過的「假令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我們對於菩薩道的追求是無怨無悔的繼續的走下去,不管有多麼艱難,就是一種不退轉的心情。而這樣的一種不退轉,「從初專精不應違犯」,它不是一種功德相,這個諸位要注意,你說這個不退轉是不是要到初地才開始?不是,就是你剛開始的時候你就應該具足這樣的心態,否則這個菩薩戒就很容易破壞掉。蕅益大師在《梵網經》的批註上說:唯佛一人持凈戒,其餘皆是破戒者。也就是說菩薩的三聚凈戒──斷惡、修善、度眾生,他不是一生一世能夠完成的,我們可能一生當中菩薩的戒法做得非常有限,也有人一生當中只是偏重在斷惡,他什麼善法也沒有修、一個眾生也沒有度化,但這個都不是一個初學的重點,這個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們初學的時候培養一種意樂,就是說菩薩戒的精神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們今天是在一個平地,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什麼資糧都沒有,但是我們平地看到高山,哎呀,這是一個非常莊嚴的高山,你如果一時半刻要跑到高山去,這個是強人所難,但是我們是什麼心情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點很重要,就是菩薩的三聚凈戒,雖然我們一時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我們內心當中絕不放棄,這個重點在這個地方,你就是能夠一心一意的「我行精進,忍終不悔」,內心有嚮往的精神。如果你對無上菩提的嚮往失掉了,那也就意味著你的菩提心失掉了,你在生命當中已經不是在無上菩提的跑道,可能是跑到另外一個跑道去了,雖然你也拜懺、你也修善,但是你不是在無上菩提的道路上走,你換了一個跑道,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就是你一定是絕不放棄的一種精神,這個是你的根本,你要守住這種意樂,就是我們不管遇到多麼大的逆境,雖然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做得多麼的不好,雖然我們在菩薩道還有很多很多進步的空間,但是我們永遠不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這是最重要的,這一科是講這個意思。 乙三、犯應還凈二丙一、有犯應悔
前面是講根本法門,這個是講枝末法門。在斷惡、修善、度眾生可能會做得不圓滿。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要懺悔,這個當中分二科,先看「丙一、有犯應悔」:
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凈。假「設」我們對於三聚凈戒「有」所「違犯」,「應」該要馬上「如法」的懺「悔」來消「除」,使「令」我們菩薩戒體的污垢能夠恢復清「凈」。持戒有二種清凈:一種是本凈,就是這個人受了菩薩戒以後,是「皎如冰霜,塵點不犯」,我看應該是沒有這種人,因為菩薩戒不可能。你看宗喀巴大師,他比丘戒二百五十條完全清凈;但是他受菩薩戒以後,他自己承認說:我一天當中違犯菩薩戒法,就像下雨的雨滴這麼多。你說:我怎麼不知道我犯罪呢?因為我們都沒有觀照(呵),所以我們就不知道了。但是宗大師的心細,聖賢的心跟我們凡夫的心不同,他們的心比我們微細,迴光返照的心多;我們的心思大部分都在塵勞,精神都耗失掉,所以迴光返照的功力少,所以本凈對菩薩戒來說是少之又少。我們能夠做到的清凈是懺凈,犯了戒沒關係,我們內心當中起增上慚愧,我們內心當中不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跌倒了沒關係,再站起來,如法的懺悔。這個意思就是說,行菩薩道你不要怕犯錯,你只要肯改你就有希望。 丙二、明懺悔法二丁一、對他發露二
戊一、受懺具緣
這當中分二科:「丁一、對他發露」,對別人發露;「丁二、自誓防護」(六十頁),如果沒有這種因緣,可以在佛前自己發露。「對他發露」當中分二科,「戊一、受懺具緣」,先說明接受你懺悔的懺悔主要具備什麼條件,懺悔主不能隨便找,看戒文:如是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菩薩」在「一切」戒法當中,這個地方的一切戒法包括四重、也包括了四十三輕,在整個菩薩戒法當中,他的罪名都「是惡作所攝」,都是突吉羅罪。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菩薩的戒法在制教上都是惡作,表面上是突吉羅很輕,但是諸位要知道,有些的戒法在業果上是很重的,它制教輕但是業果重。諸如什麼呢?你這種行為會毀滅三寶的、會覆滅佛法,因為你的嫉妒心、瞋恨心來破壞三寶的住世,這種業道罪就很重,所以你不要以為是惡作就輕忽了(它不像我們比丘戒),佛陀在制教的時候罪相有很多很多的差別,它全部是惡作,但是它的業果就有很多的差別。因此這個惡作應該怎麼辦呢?「應向有力」,第一個條件要「有力」量、有能力為你拔罪的眾生。什麼叫有能力為你拔罪呢?就是說他對於你要懺悔的這條戒是如法的、清凈的,你要懺的這條罪他是清凈的,他才能夠為你證明、為你拔罪,他有這個拔罪的能力。第二個「於語表義能覺能受」,他對於你所表達的語言跟語言當中的義理,他能夠覺知、能夠領受。先說明領受,就是說他能夠明白你話中的道理,比如說你是中國人,你不能找美國人懺悔(呵),你找美國人懺悔他不知道,你嘰哩咕嚕講什麼他不知道,那他就不能為你拔罪了,他沒辦法領受你的義理;第二個他要覺知,就是這個人要通達菩薩戒法,他知道有犯沒有犯、是犯輕犯重,他要知道你病相的輕重。不管是「小乘」的「補特伽羅」、或者是「大乘」的「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就是有情眾生,一個有明了性的、活在現實生活的一個生命體,向一個「補特伽羅」懺「悔」。這段戒文古德的批註上說:理論上我們今天受菩薩戒應該向菩薩來懺悔,為什麼也開緣對小乘的學者懺悔呢?因為小乘的學者雖然沒有受菩薩戒,但是小乘的聲聞比丘、比丘尼有住持三寶的功能,就著他住持三寶這方面,因為他能夠令正法久住,也就是令三寶久住,雖然他跟我們不是同修梵行、同受戒法,但是他有住持三寶的功能,所以菩薩在因緣不具足的情況,也開許對小乘的學者懺悔,是這個意思。戊二、懺悔品類三
己一、上犯更受
這當中有三科:上品、中品、下品。先看上品,「上犯更受」: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如果說一個「菩薩」違犯前面的四條「他勝處法」,他用什麼心情呢?用「上品」的煩惱,就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他違犯四重戒法的時候,內心是依止顛倒,他的觀照力完全不現前,他一直認為做這件事情是功德相,數數現行,當然是功德相,他也就認為這樣的行為對他的生命是離苦得樂、趨吉避凶的,所以他在做這件事情也就沒有慚愧心、也不想對治了,這樣子的因緣來犯四條他勝處法,就「失」掉菩薩「戒」體了,換句話說,你修習的善法都已經不能構成瑜伽的功德,只是人天的善業。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應當更受」,要重受,因為戒體失掉了。這個地方要注意,很多人包括在家、出家的菩薩,有些人「以上品纏違犯」四重的時候,他就直接更受,這個地方《瑜伽菩薩戒》講得不清楚,但是《梵網經》就講得很詳細,《梵網經》說你失掉戒體,你要先懺悔再重受,這一條以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蕅益大師在《梵網經批註》上也說明:如果你今天是犯到殺盜淫妄四條重戒,就失掉菩薩戒體,就要取相懺,因為這四波羅夷罪傷害的力量比較深,所以要取相懺;如果你犯的是《瑜伽》的四條他勝處法,是增上戒,這個不用取相懺,向四個菩薩或者是聲聞對首懺悔,懺悔以後就可以重受,但是你不能沒有懺悔直接重受,不可以。這個地方是說明上品纏犯他勝處法失掉戒體以後,先向四個菩薩懺悔以後再重受。 己二、中犯悔法這是中品的: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毘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余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中品纏」就是你的心態在造作這個罪業的時候,或者是根本時、或者是成已時,你有慚愧心生起,不像前面的「數數現行,都無慚愧」,這個時候「犯」到「他勝處法」,但是你有慚愧心,所以沒有失戒體,就不須要重受,懺悔就可以了,向大小乘「三」個以上、「或」者是「過是數」的有情眾生來懺悔。三個以上應該怎麼懺悔呢?「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就像是懺悔比丘惡作法突吉羅罪的對首法,這當中「先當稱述所犯事名」,要說明你所犯的罪相。應該怎麼說呢?或者「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一心念!如果對方比你年長就念「長老」,如果是同輩或者年輕的就念「大德」一心念,就是說希望對方不要打妄想,「一心念」就是希望你要慈悲專註於我所說的現前境界,為我證明、為我拔罪,「一心念」就不要打妄想。「我如是名」,稱念你的名字。「違越菩薩毘奈耶法,如所稱事」,說明你所犯戒的戒相,比如說「我犯不供三寶戒,犯惡作罪」,這個戒相是犯惡作罪。「余如苾芻發露悔滅惡罪法,應如是說。」事實上菩薩戒理論上來說是屬於化教所收攝,化教當然沒有所謂的羯磨法,但是古德的慈悲從義判上就把聲聞戒的對首法拿過來,你要看蕅益大師《梵網經》的批註更明顯,他就是把制教的懺悔法拿來用,當然這個是對的。己三、下犯悔法
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余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如果你今天「犯」「他勝處法」時的慚愧心更重,慚愧心的生起更加的快速、更加的猛利,或者是「及余違犯」,就是在其餘的四十三條輕戒當中的違犯,這個時候是「下品」的罪,「應」該「對一」個「補特伽羅發露懺悔,當知如前」。懺悔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人數減少,一個就可以了。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在斷除惡法有二個修學的方便:在斷惡方面,身為一個菩薩在斷除惡法,第一個方法就是「未生的惡法令不生」,我們沒有生起的身口意惡法應該要盡量的攝心防護,避免這個惡因緣的出現;第二個方法就是「已生的惡法令斷」,假設不幸這個惡法出現了,要趕快懺悔把它消滅。關於懺悔,在《俱舍論》講一個偈頌,給大家作參考。《俱舍論》上說:「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瀋水,為缽鐵大而能浮。」(T29,123c)我們解釋一下。世間上有二種人:「愚作罪小亦墮惡」,一種人是愚痴的眾生,他沒有佛法的正見,對生命的因緣觀也就沒有正確的理解,所以他無慚無愧,雖然他所作的罪業是小,但是他無慚無愧,他就會不斷的累積這個罪業,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所以即使他在生命當中只出現微小的過失,但是因為累積的關係、沒有懺悔的關係,他會墮三惡道。「智為罪大亦脫苦」,一個有智慧的眾生,他雖然在過去當中有粗重的煩惱而出現重大的罪業,但是他有增上慚愧,他就能夠如法的懺悔訶責自己,他就能夠免除罪業而離苦得樂。講一個譬喻:「如團鐵小亦瀋水」,就是這個鐵它是一個實心的鐵,雖然一團的鐵是如此的小,因為它實心,就是說他覆藏罪業,他也會在水裡面下沈;「為缽鐵大而能浮」,空心的缽雖然鐵比較大,但是他內心當中是虛空的,如法的發露懺悔,這個缽就能夠浮。這個意思就是說,前面的根本法門我們強調的是一種意樂,對無上菩提的一種堅持跟不放棄;但是在整個枝末法門當中,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重點在增上慚愧。前幾年我們台灣有一個殺人犯,他犯了很大的重罪,臨終的時候(他太太好像是學佛的,他一開始也是學佛法,但是學佛法可能沒有很深刻,就是拿香拜一拜如此而已,對因果道理也多少有點認識,但是煩惱粗重就殺了很多人)歸依了上帝。記者就問他:你以前是相信三寶,現在怎麼相信上帝了呢?他說:我相信三寶的時候,讓我有慚愧心,因為知道因果絲毫不爽,有慚愧心讓我恐怖;我現在歸依上帝多好,內心沒有慚愧心多好。你看這個愚痴的眾生講出這種話來!慚愧心是非常珍貴的,你為什麼說慚愧心不好呢?你是寧可暫時的安樂而換取長久的痛苦,一個人你完全沒有害怕這樣子好嗎?(呵)完全歸依上帝得永生,你也不用害怕!所以我們心態要正確,不要害怕慚愧,慚愧心在我們生命當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功德,一個人能夠害怕罪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持戒的精神就是增上慚愧。 丁二、自誓防護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凈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凈。如果說今天沒有一個如法大小乘的有情眾生「可對發露」、或者沒有因緣來隨順這種方法,這個時候「菩薩以清凈」的「意樂」,就是你以增上慚愧心在佛前「起自誓心」,在佛前自己發願,發願「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我對我自己的過失非常的慚愧,我也發願從今以後寧捨生命絕不再犯,這樣子的發願,對過失也能夠產生對治、產生出離的作用。這個地方是不共於聲聞法,聲聞法是不能對佛前,聲聞法一定要對補特伽羅,一定是一個有明了性的眾生。菩薩戒法是在沒有因緣的情況之下,開許在佛前自誓受戒,乃至於在佛前懺悔。我還看不出古德對這件事情有所說明。不過我個人是這樣體驗,給大家參考。就是在聲聞法當中,聖人當然是入涅槃,所以聖人死了以後就入涅槃,所以你對佛像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大乘佛法是強調菩薩有法身,就是雖然你面對佛像,但是你跟祂講什麼話,佛菩薩知道,祂也是一個有明了性的眾生,所以在沒有「隨順」的「補特伽羅」之前,菩薩在這種因緣之下,也開許在佛前自誓的防護。但是這個地方的重點,我們要說出重點,懺悔的重點在於斷除相續心,就是你內心當中要下定決心「你決定不再犯」,不管你是對一個補特伽羅、或者佛前,他能夠除罪的根源在於斷除惡念的相續,就是「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這是能夠滅罪的根源。甲三、結勸應修複次,如是所犯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彼素怛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呾理迦綜集而說,菩薩於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專精修學。
「如是所犯」的四重四十三輕當中,這些「菩薩」的戒法是怎麼來的呢?是「佛」陀在「彼彼」,就是在眾多的大乘經典當中「隨機散說」的,就是這些的戒法不是一部經典的,是佛陀在很多很多的經典上分散宣說,慈悲的彌勒菩薩本論的作者,在很多的經論當中,把這些菩薩有關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方便,他根據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這三科,把它結集起來,就是這個地方的「菩薩藏摩呾理迦」,就是論藏,就是說《瑜伽師地論》的這個〈戒品〉,是彌勒菩薩依佛陀大乘經典當中「綜集而」成的,就是菩薩有關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方便把它「綜集而」成。所以這個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因為我們實在沒有那麼多精神體會去彙集,只有大慈悲大智慧的彌勒菩薩做得到。所以「菩薩於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專精修學」,所以我們今天受了菩薩戒以後,得到菩薩的戒法,應該生起尊重感恩之心、生起好樂恭敬之心,如法來修學。看最後一科:肆、結示勸修(一)甚深見
在受持菩薩戒的時候我們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甚深見」,我們把它念一遍: ┌汝是當成佛┐大眾心諦信┤ ├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我是已成佛┘─《梵網經》─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對於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要生起信心。什麼是大乘佛法因緣的根本思想呢?「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佛法的觀照有二諦: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觀察,眾生是惑業苦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諸佛是法身般若解脫,有種種的功德莊嚴,這個叫做世俗諦,這個叫十法界的染凈因果;這個地方的甚深見是強調勝義諦,我們在觀照勝義諦的時候,就是觀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有時候我們是有相行,觀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苦惱什麼是快樂,但是有時候我們應該把心帶回家,就是觀察這些因緣所生法,就是把凡夫的惑業苦撥開來,諸佛的功德莊嚴也把它撥開來,我們看到眾生現前一念的清凈心是如、諸佛那個明了的清凈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你能夠從這樣的體驗,你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你的菩薩「戒」就能夠「具足」而不退失了。這個地方是說「把心帶回家」,這個很重要,我們在修菩薩戒的時候,也面對很多的魔難,包括自己內心有障礙、包括外在人事的障礙,所以我們對於廣大的修善、度眾生可能會怯弱。這怎麼辦呢?這個時候你就只好把心帶回家,就是把你這個因緣所生法回歸到生命的原點,把它歸零。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老是在因緣所生法中活動、有相的境界活動,你會覺得這個菩薩道你沒辦法承當,太過於沉重;但是你一個人能夠從假入空,從有相的因緣觀裡面回歸到這種無相的、空性的真如裡面,這個時候你從無相的真如三昧再出來,在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的感覺不一樣,跟以前不一樣,你回歸到家以後再出來,你發覺這些境界都是如夢如幻的、是不真實的,這個時候你再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你內心就不怯弱,你從這個空性再出來看到如夢如幻,你發覺無量無邊的煩惱要斷除是可能的,無量無邊的善法要成就也是可能的,你就有這種力量來承當。所以這個地方是甚深見,你不能只是作因緣觀,你有時候這念心也要到非因緣所生法的如的理體上安住,你要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個是培養我們一種成佛的意樂。(二)廣大行
「廣大」的「行」動,我們把它念一遍: ┌修行第一微妙善行┐ 受持第一│ │遠離所有 ┌ ┼具足第一堅固慚愧┼ │清凈律儀│ │一切惡法 │ └深見深畏後世苦果┘ ┌┤ │├常樂修行一切善法。善男子!││┤│慈悲常遍┌恆普為作利益安樂
夫大乘者│└ ┤ │ 一切有情│救濟度脫一切有情 │ └ │ 所有厄難生死眾苦 │ │┌不顧自身所有安樂┐ └┤ ├如是名為住大乘者。 └唯求安樂一切有情┘─《地藏十輪經》─
我們先分成二段:第一段是講到整個行動,從一個剛開始是斷惡,「受持第一清凈律儀」,攝律儀戒。什麼叫受持攝律儀戒呢?有三個內涵:第一個「修行第一微妙善行」,我們要產生滅惡當然要有對治力,惡法不會自己消失掉,所以你一開始要廣泛的學習戒定慧的法門,有種種的方便力、對治力來調伏你內心的煩惱;第二個、有善行的正見,你就能夠「具足第一堅固慚愧」,你內心當中就能夠產生好樂善法、厭惡惡法的慚愧心;第三個、有慚愧心,你就能夠「深見深畏後世苦果」,你會知道造罪的過失,由過失這種恐怖的力量來「遠離所有一切」的「惡法」。修學菩薩戒這個地方是最重要,剛開始遠離所有一切惡法。為什麼惡法會遠離呢?它不會自然遠離,是從前面的正見、慚愧產生對治。遠離惡法到了一個程度,你煩惱淡薄了以後,你還要做第二件事,「常樂修行一切善法」,整個六波羅蜜的福德資糧、智慧的資糧,「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在你這一念遠離惡法的清凈心當中,建立福德智慧二種的莊嚴。「善法」當然是莊嚴,惡法是得到清凈,這樣子來說你的自利功德是成就了。第三個、你還要做第三件事情,「慈悲常遍一切有情」,你不要忘了還有很多的有情眾生在顛倒苦惱當中。應該怎麼辦呢?「恆普為作利益安樂」,你要有這種方便的攝受,來使令眾生能夠修學善法得到安樂。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要時時的廣設方便,使令眾生在內心當中生起善根,生起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這個是使令眾生生善。第二個「救濟度脫一切有情,所有厄難生死眾苦」,眾生有罪業,你應該要種種的調伏。前面是攝受,要調伏引導眾生遠離苦惱跟痛苦的因;這是大悲心的調伏跟攝受。這個是整個菩薩的三聚凈戒,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情來完成呢?「不顧自身所有安樂,唯求安樂一切有情」,當然對一個久修菩薩來說,有時候度化眾生會跟自己身心的安樂相衝突,對一個老參菩薩,他當然就是要作取捨,就是他應該以犧牲奉獻的精神,犧牲自己暫時的安樂,使令有情得到安樂,你有這樣的菩提心,你就是安「住大乘」功德、安住大乘種性。
菩薩的戒法跟大家學習到這裡。我個人修學菩薩戒法有二句話跟大家互相勉勵:第一句話是「凡事盡心儘力」,第二句話是「時時反省自己」。第一件事「凡事盡心儘力」,就是說身為一個菩薩,你不要求外在人事的圓滿,特別你在生善、度眾生的時候,很多的因緣不是你能夠控制的,就是說你要求你內心當中安住在你的願力、觀照,你做你該做的事情、盡你該做的本分。釋迦牟尼佛來人世間的時候,以佛陀的尊貴,祂也沒有把眾生度完,釋迦牟尼佛還是有很多因緣,眾生也是毀謗祂的,所以你能夠做的就是要求自己盡心儘力,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今天要求人事的圓滿,那我保證你很容易有挫折感,很容易退大取小,就是你方向錯誤,所以行菩薩道要求自己盡心儘力那就夠了,事情的成敗這是眾生的共業。第二個經常的反省自己,觀照,你的觀照力要經常在定課的時候現前,你有什麼過失、有什麼善法還沒有成就,應該要經常的反省調整自己,讓自己不斷的進步,不要得少為足。這是我個人修學菩薩道的心得,就是我們盡量盡心儘力的來盡我們的願力,經常的迴光返照反省自己,我相信這樣子在菩薩道應該是一個基礎。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謝謝大家。推薦閱讀:
※菩薩戒正說 (下)第十一講 悟顯法師 講述
※菩薩戒正說 (下)第十四講 悟顯法師 講述
※梵網經菩薩戒本講記
※慧燈之光七:菩薩戒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