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這個字,半部《論語》也懂了
「仁」在《論語》中出現109次(「君子」出現107次),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漢字,可見,孔子是多麼重視和強調「仁」。
沒有「仁」,不成《論語》;沒有「仁」,不成人類世界。「仁」是孔子所追求的作為人的最高道德標準和境界。
「仁者無憂」,孔子將「仁」看成是「君子」需要孜孜不倦去達到的境界,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成「仁」的願望。「仁」是孔子終極的理想人格追求和最高的道德訴求。
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加以闡述,形成以「仁」為核心,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的倫理思想體系,「仁」的思想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歷史土壤之中,不僅對後世儒家、道家及佛教影響深遠,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孔子的「仁」主要有這樣一些解釋:
《中庸》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
《論語·顏淵》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孔子提出「仁者愛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克己復禮為仁」;
「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
「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剛毅、木訥近仁」;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仁」呢?
馮友蘭先生認為,仁就是人的「真情實感」,即心理情感,仁是「心之全德」,還說過仁是「人的自覺」,強調其「覺解」的意義。有些論者認為,仁是社會倫理,或人與人之間的倫理原則。李澤厚先生明確指出,仁是「心理情感」,更是「心理本體」,他公開「反對本世紀的反心理主義」《論語今讀》。
可見,「仁」的涵義十分廣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對「人」及其「愛人」,孔子把「愛人」視為倫理道德規範體系的最高準則。
「仁」的本義——愛人
《說文解字》,對「仁」解釋為:親也,從人從二。
孔子把「仁愛」作為儒學基本範疇,探討人的價值。他的仁是包羅眾德的最高觀念,他說具有「恭、寬、信、敏、惠」五種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說:「剛、毅、木、吶近仁。」「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憂」。
孔子仁德思想的要義是「愛人」。《論語·顏淵》篇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這裡的愛是愛惜、愛護之意,為廣義之愛,即大愛。論孔子「仁者愛人」孔子希望人們能以「仁愛之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這種超越血緣關係而尊重他人權利並普遍性地愛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學思想的最基本特徵。
孔子認為,道德出於人的內在情感;在孔子倫理思想中,道德基於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會成員的素質。他認為,人本性相似。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儘管有君子小人之別,但趨向於道德、形成道德素質卻普遍存在於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應該既「愛親」,又「泛愛眾」。在這個意義上說,仁愛的倫理道德是適用於社會上每一個人的。
孔子不僅以「仁愛」思想要求民眾,還要求執政者率先垂範,以「仁愛」治國安邦。他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他還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在孔子看來,只有執政者帶頭施愛,且人人都有一顆仁愛之心,一個和合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了。然而,孔子所提倡的「仁愛」,並非不講原則。
「仁」的原則——忠恕
孔子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論語·里仁》。當子貢問他「鄉人皆好之」或「鄉人皆惡之」時,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孔子還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把「鄉愿」那種模稜兩可的「好好先生」稱為「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由此可見,孔子所倡導的「仁愛」是建立在原則基礎上的理性之愛,是愛憎分明、愛善者與憎惡者相統一的一種美德。
《里仁》篇里,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儘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是「仁」的具體運用,是仁的實踐原則,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忠」是從積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儘力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儘力地讓別人飛黃騰達。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里回答子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篇。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凌駕於我之上,我也不想凌駕於別人之上。」孔子說:「子貢啊!這不是你所能做得到的。」子貢的這番話,正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補充。
「仁」的根本——孝悌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說:「如果真正立志於『仁』,就不會有不良的思想言行了。」
「仁」(忠恕)是做人的原則,在此原則指導下,形成高尚的人格。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即喜愛(好)人,壓惡(壞)人,愛憎分明。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有志的仁義之士,沒有為求生而傷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身來成就仁義的。
孔子一貫主張「愛人」應從「孝第」開始,然後再由近及遠,把對親人的愛推廣到社會上。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第,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在《論語》中,子有這樣闡釋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說:「其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篇》,孔子的仁愛思想具有鮮明的層次性特徵。「愛人」應以「孝悌為本」,只有以孝為先,以愛齊家,方能愛他人、愛國家。 「孝第為本」,是孔子仁學思想的又一要義。
「仁」之境界與佛教
孔子的仁學觀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價值。「慈」、「悲」是佛教道德的核心。徐復觀說:「孔子是認定仁乃內在於每一個人的生命之內……則孔子雖未說明仁即是人性……他實際是認為性是善的;在孔子,善的究極便是仁,則亦必之實際上認定仁是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根本的規定,亦即認為仁是作為生命根源的人性。」
從孔子「仁」的實現過程來講,善和仁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先驗的東西,需要後天的努力和培養;從「仁」可以發端於每個人,其最終的指向是終極的「善」來講,它又是內在的和超驗的,這與佛教涅槃理論及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佛教是高度重視解脫的宗教,涅槃是佛教道德修行力圖達到的最高理想,是佛教徒人生理想的歸宿。但佛教的解脫決不是個人的自我解脫,而是在自覺、覺他中完成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統一。大智、大悲並起,不舍眾生,以利樂眾生為己任,這是佛教倫理道德的最高體現。
佛教慈悲觀是佛教倫理道德的核心價值,是佛教一切教義和戒律的根本準則,具有豐富的人文意蘊和理性精神。
孔子的仁學觀,是孔子仁學思想的根本價值體現,是孔子仁學思想的理論基石和儒家倫理道德建設的基本準則,同樣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理性原則。
我不是尚書
「仁」對中華民族影響至深,造就了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文天祥喊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飛後背刺字「精忠報國」。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仁對生活的影響俯拾即是。以地名而言,貴州有銅仁市,也有茅台的故鄉,中國酒都,仁懷,四川有仁壽縣裡仁鄉,哈爾濱市道外區仁里街道,尚書認為這個地名就出自孔子「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朝鮮有仁川,台灣頂尖大學中有輔仁大學,北京有同仁堂,就是會計學校都叫仁和。「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芝麻仁等五種主要原料加工成餡的月餅可稱之為「五仁月餅」,仁廣泛使用於古代帝王廟號中,宋仁宗,明仁宗,裕仁天皇執政長達63年,明仁天皇在本月8月8日宣布退位,儒家仁文化影響廣泛。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台。
微信公眾號【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推薦閱讀:
※到了這個年紀,一杯茶,一本書,一知己,足矣!
※這個小村莊「過會」,客人越多越有面子,村民說,圖個熱鬧!
※華商韜略: 揚言開店5000家的人自殺了,但這個市場的慘烈爭奪還沒完 文 / 華商韜略 王中美 7月...
※這個妹紙長得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