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佛在世沒有打過禪七、佛七,佛的事業就是講經教學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3-11-02 06:00:53關鍵字:佛事,佛七,講經教學,凈業三福,佛像,報恩,凈宗學會,紮根,印光大師文鈔,文鈔,教育 |
【 點擊數:166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496集 2013年10月31日講於香港
供佛菩薩形像是表法,不是把佛菩薩當神明看待,否則就變成宗教了「《觀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 這是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為我們介紹大勢至菩薩所說的。 西方三聖,佛弟子對於供佛菩薩的形像,表法的意思一定要知道,這就不是迷信了。並不是把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否則那就變成宗教了。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大家都把佛菩薩、阿羅漢當作神仙看待,這就變成宗教了,變質了。佛門裡面供奉佛菩薩形像是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紀念,慎終追遠。我們今天能夠得到這麼好、這麼殊勝的教育,這教育從哪裡來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來的。所以我們稱他為「本師」,根本的老師,佛陀教育的根本老師,這是我們的根、是本,念念不忘,是這個意思。 依教奉行,才是報師恩德我們能夠學佛,是什麼人教給我們的?我們有老師。這個老師恩德很大;沒有這個老師,我們就跟佛法沒有緣分了。把佛法介紹給我,跟我講清楚、講明白的,是方東美教授。所以我們的教室、我們的攝影棚供老師的照片:第一個就是方東美先生,第二個是章嘉大師。我跟章嘉大師三年,學佛的基礎是他老人家那個地方奠定的;學經教是跟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這三個老師少一個都不行,所以我供奉三位老師,念念不忘老師恩德。怎樣報恩?依教奉行。 老師、佛菩薩教給我們的,我們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解悟;解悟之後落實到生活,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這真正得到受用。這個受用就是方老師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雖然一生沒有道場,寄居別人的道場,一生過著流浪的生活,但是真正是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心裏面沒有憂慮,身體沒有壓力,社會動亂,我不亂,外面境界對我沒有影響,這就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財富、不是權力、不是地位,是清凈自在。一生讀喜歡讀的書、干喜歡乾的事,這個世間很少有! 沒有壓力,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一生過得很圓滿、很幸福。誰給我的?佛陀給我的。佛怎麼給我的?三個老師教給我的。我們要報佛恩、要報師恩。 佛在世沒有打過禪七、佛七,佛的事業就是講經教學報佛恩,佛乾的是什麼事?佛經上講的「佛事」。現在講「佛事」都叫經懺;做法會這叫「佛事」,實際上經典里不是這個解釋。經典裡面「佛事」,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這是他的事業。他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在鹿野苑教學,七十九歲圓寂。所以經上記載的是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是「佛事」,釋迦牟尼佛一生乾的事就這個。佛只是教學,修行是你個人的事情,佛不管。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只看到佛教學,沒有看到佛什麼時候打了一個禪七、打一個佛七、領眾來修行,沒有!沒有這個記載。那是什麼?那是你個人的事情,佛只是幫助我們看破。看破就是解悟,把宇宙人生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放下。所以佛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是個人的事情。真正看破了,你就會放下。放下,你就得大自在,你就能夠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要放得乾淨,名聞利養、七情五欲絲毫都不沾染,解脫了!世間人被這些東西纏縛、煩惱,苦!這個東西脫離了、放下了,你就得自在了、你就得樂了,離苦得樂!佛教眾生目標是離苦得樂;理念,教學的理念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眾生的苦從哪裡來的?迷來的。不了解事實真相,苦!他對於宇宙人生想錯了,叫「思惑」;看錯了叫「見惑」。「惑」是迷惑。佛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破迷」,你就離苦;「開悟」,你就得樂,離苦得樂的目標達到了。 破迷開悟的手段是什麼?就是教學,沒二話說的。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世尊一生教學,介紹這一部經;阿彌陀佛一生教學,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學沒有中斷。不但自己講經說法,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六塵怎麼會說法?六塵是阿彌陀佛變現的,所以六塵說法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法。這樁事情我們現在完全接受了,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 我們這個世界有這些小小的科學技術,也能說法不中斷。我們在這裡講經教學、分享學習的心得,把它錄成光碟到處流通,人家再播放,不就是說法嗎!網路、衛星電視可以同步看到,這不就是分身說法嗎!我們需要利用這些機器;阿彌陀佛不需要這機器,他比我們高明,極樂世界花草樹木統統說法。 前面我們讀到,佛跟菩薩身體都放光,光中你看到十方諸佛在說法,菩薩在圍繞、在聽、在學習,在光中可以看到整個宇宙,佛法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在那裡教學說法,你統統看到了;不但看到了,你也統統聽到了。所以「四弘誓願」裡頭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這一句話不是假的。法門無量無邊,怎麼個學法?到極樂世界就看到了;在我們這個世界,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句話什麼意思?一部《大藏經》、中國一部《四庫全書》,那是無量法門裡頭的一滴,大海的一滴水,我們一生學不了,何況滄海!滄海一滴水我們都沒有能力學習,這無量法門怎麼學?生到極樂世界,問題就解決了。為什麼?生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有同樣的神通智慧。阿彌陀佛能分身無量無邊,每一個往生的菩薩,即使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這種智慧能量分身無量無邊,同時到每一個世界、每一尊諸佛面前禮拜、供養、聽經、聞法。所以無量無邊法門,在極樂世界多久的時間學成?一天就圓滿了,全學完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極樂世界你能不去嗎?你還能留戀六道輪迴嗎?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你再不願意留在六道裡頭,你會一心一意求生凈土,能不能往生?決定得生。 《觀經》上解釋「大勢至菩薩」的名號,這名號怎麼得來的?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三途,就是離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一切苦的根本,應該脫離,它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菩薩能幫助六道眾生脫離六道輪迴,「得無上力」。「無上」是佛,「無上正等正覺」,得到像佛那樣的能量。這個在極樂世界我們決定相信,沒有疑惑,所以菩薩的德號叫「大勢至」。 西方三聖的表法是「體」、「用」,「用」是解門表慈悲、行門表智慧西方三聖的表法,阿彌陀佛表法身、表法性、表「體」;兩位菩薩表「用」,從「體」起「用」。「用」分兩門,一個是解門,一個是行門。解門是智慧門;行門是慈悲門。這諸位就知道了。凈宗偏重在行,所以上首是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第二個是智慧,大勢至表智慧。慈悲要依智慧;慈悲沒有智慧,問題就出來了。 佛法在中國,祖師大德教人,有人問什麼是佛法?提出這個問題。祖師的回答,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答得好!可是又有人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怎麼回事情?慈悲裡頭沒有智慧,就多禍害、就出下流。華嚴會上跟凈土不一樣。華嚴會上的上首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慈悲、願行,普賢行願。重智慧,把智慧擺在第一,落實擺在第二。凈土跟別的不一樣,別的都是這樣,智慧在第一,慈悲在第二;凈土是慈悲在第一,智慧在第二。 學佛工夫的深淺不是念多少佛、學多長時間,而是用真心只要你肯干,你能信、能願,信西方極樂世界真有,一絲毫都不懷疑;信阿彌陀佛曾經發四十八願,接引六道罪苦眾生,只要你真信,真正想往生凈土。真正想往生,你往生凈土的條件就具足了。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里說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我有信、我有願就決定得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四土三輩九品,品位高下,決定在「持名功夫的淺深」。你看看,工夫淺深,不是念佛號多少,不是學佛時間長短,不是的!與那個都不相關。功夫的淺深,工夫從哪裡看?真心。你要是用圓滿的真心,一念就成功了。一生不學佛,臨終就是一念,他成功了。那一念可不能看輕它,也許他是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他用真心。那麼用妄心,妄心裡頭夾雜著,就是真心夾雜著虛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夾雜得少,品位就高;夾雜得多,品位就低,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念到了,一個沒漏;念這一聲阿彌陀佛,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歡喜,為什麼?一切諸佛勸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你真干,哪一尊佛看到了不生歡喜心!所以一切諸佛稱讚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得要相信! 現在學佛最大問題是沒有落實「凈業三福」這個根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為什麼難信?你認識不清楚、了解不透徹。那麼這個經念上一千遍、聽上一千遍,有沒有聽懂?不見得!為什麼?要用真心才能聽懂。真心,一遍就懂了;妄心,千遍、萬遍都不懂,總是有懷疑,那個懷疑就是障你往生這一樁大事,就障礙。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現在的問題是都有大問題,為什麼?沒根!凈土的根是什麼?「凈業三福」是凈土的根。佛講得很清楚,這三條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修行人成佛,都不能離開這三個原則,這三個原則,少一條都不能成就。這是凈宗最高的指導原則,凈宗之外所有法門,都不能離開這個法則,根之根、本之本! 今天我們疏忽了,「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誰做到了?無論出家、在家,沒有這三條全是假的。最近這十幾年,我們特彆強調儒、釋、道的三個根。強調的緣起在哪裡?就在這一條。 「凈宗學會」修行有五個科目,每個會都是獨立的一九八0年代,我在美國,勸大家成立「凈宗學會」。我跟黃念老見了面,念老告訴我,國內宗教政策建立「凈宗學會」不太方便,把這個事情交給我,要我在海外建立「凈宗學會」,我聽了很歡喜。「凈宗學會」這個念頭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倡的,在國內沒有成立。那我們第一個凈宗學會是在溫哥華——加拿大凈宗學會,現在還在、還有;第二個會是在聖荷西桑尼韋爾——美國凈宗學會,會長楊一華,這個會現在還在;第三個會是在洛杉磯——洛杉磯凈宗學會,會長是陳景昌,這會都在,還都不錯。我在美國那段時間,加拿大跟美國總共有三十多個凈宗學會。 「凈宗學會」每個會都是獨立的,沒有統轄,會會都獨立;只有聯誼,辦大活動能通知,互相支援。就跟從前的蓮社一樣,換個名詞就是了。蓮社,大家都曉得那是佛教,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提倡「學會」,用現代的名詞。活動中心在一起念佛的時候叫「學會」;研究教理稱「學院」,「凈宗學院」、「凈宗學會」。所以我到澳洲,以後移民到澳洲,在澳洲成立是凈宗學院。這個名稱好!名不正則言不順。 「學會」成立,我寫了個緣起,提倡凈宗同學行門當中五門功課,這屬於修行的。五科,很簡單、不麻煩,都能記得住。這五科第一個就是「凈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六度」;第五個是「普賢十願」。凈土同學必須落實,把這五科變成我們的生活、變成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決定不能違犯。 那麼剛才講的「三福」第一條,前面兩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這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孝養用父母來代表;尊師重道用師長來代表。要有孝心、要有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沒有孝心、孝順心、沒有恭敬心,你沒有聖賢修學的根本。換句話說,聖賢教育你沒有辦法接受,你沒根!佛菩薩來教你、孔老夫子來教你都沒用。根重要!像一棵樹一樣,根重要、本重要!本是主幹,從本才生干,干再生枝,枝再生條,條再有花果、樹葉,你沒有根本怎麼行?!所以我們特彆強調儒、釋、道的三個根。「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道教的;後面「修十善業」。所以儒、釋、道的三個根是從「凈業三福」第一福裡頭來的。《弟子規》總共一千零八十個字,不多!裡面講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做到!要求自己。根之根、本之本比什麼都重要,世出世間法都從這兒生的。 ------------------------------------------------------------------------------------------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復永嘉某居士書六嘉夢奇特,必有嗣①書香而繩②祖武,出類拔萃之嘉男,賜自佛天也。不勝欣慰,賀賀。華嚴經雲,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想執著,離妄想執著,則生佛迥異。即修德也。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了此則愚者可賢,賢者可愚,壽者可夭,夭者可壽。富貴貧賤,及與子孫之蕃衍③滅絕,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則有憑據者亦可無憑據,無憑據者亦可有憑據。如山之高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鑿岩設砌,則絕頂亦可直到矣。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若不修德,即親身做到富有天下貴為天子,與夫位極人臣聲勢赫奕④之宰輔地位,有不即世而身戮門滅者哉。是親得者皆無憑也。袁了凡頗會此義。故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也。前因俗所謂天。天定者勝人,謂前因之難轉也。人定者亦可勝天,謂兢業修持,則前因不足恃⑤。是以現因為因而消滅前因也。若恣意妄為則反是。了此則欲愚者賢,庸平者超拔,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與隨時善教而已。可不以努力栽培,以祈嘉夢有據也已。(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書一) 註解: ①嗣(sì):接續;繼承。 ②繩(shéng):繼承。 ③蕃衍(fán yǎn):遂漸增多或增廣。蕃,茂盛;繁多。衍,延長。 ④赫奕(hè yì):光輝炫耀。赫,明顯;顯著。奕,光明。 ⑤恃(shì):依賴;仗著。 |
推薦閱讀:
※「佔中」鬧劇:只有輸家,沒有贏家
※愛情信箱 | 我今年33歲了,沒有真正的談過戀愛
※什麼八字沒有賭運,逢賭必輸?
※這六種婚姻, 註定痛苦, 希望沒有你!
※只有白雪公主,沒有7個小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