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概說
漢字概說
左民安 任何一種文字都是代表有聲語言的,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們都是以語言為基礎,依賴於語言的產生而產生,隨著語言的發展而發展。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方塊漢字,就是以漢語為基礎而產生的記錄漢語的符號體系。 漢字的起源和發展,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緊密相連,可以這樣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的光輝燦爛的文化。一、漢字的創造及其特點 漢字是誰創造的?在我國歷史上,歷代的觀點認為漢字是倉頡個人所造。比如在《路史撣通記》中說,倉頡「龍顏侈哆,四目靈光」。在《春秋元命苞》中說,倉頡「生而能書」。簡直把倉頡說成一個神通廣大、法術無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 然而,考古科學的種種發現,卻愈來愈多地證明漢字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創造成果。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創造了漢字,「在社會裡,倉頡也不止一個」(魯迅:《門外文談》)。是千百萬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使漢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不斷地孕育、創造、選煉、發展起來的。 關於漢字的產生年代,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說漢字產生於夏代(公元前2100多年),距今4000多年。也有人說漢字產生於商代(公元前1600多年),距今3000多年。可是1972年以後的最新研究成果,則是以西安半坡村遺址的距今年代為漢字產生的標誌。半坡遺址陳列室的那些類似文字的刻畫符號,和彩陶上的花紋是根本不同的。「那些刻畫記號,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說是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從這些刻畫符號看:第一,它們都是單個的獨立體;第二,有類似筆畫的結構;第三,它們儘管都是草率急就的,但已經具備了漢字的雛形。比如《說文解字》說:「家,居也。」既然是居,那就應該是人居,可是為什麼「宀」(古代的屋子)內有「豕」(豬)呢?難道「家」是養豬的嗎?當我們看了半坡村遺址後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在母系氏族社會,豬已開始家養了,由此可見,這個「家」字,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孕育了,2000年以後發展成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家」字。 197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用同位素炭十四(c14)測定半坡遺址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這也正是漢字的歷史。所以,我們的漢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表意和標音兩大文字體系,而漢字則屬於表意文字。所謂表意文字,就是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面不發生直接聯繫,每一個字只是表示一個音節,不能明確表示讀音,但一個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個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從地面上升起太陽,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為如此,同一個文字元號可以代表兩種語言里的同一個詞,而讀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塊漢字的「日」字,是畫一個圓圈、中間加上一個圓點,很像一個太陽,而古埃及也是用這個文字元號表示太陽,只是讀音不同。也正因為表意文字具有和語音不發生直接聯繫的特點,所以它就有可能用來代表不同民族的語言,如我們的鄰邦日本、朝鮮等國家都曾經借用漢字作為他們的書面交際工具。 既然說表意文字與語音沒有直接的聯繫,那麼「形聲字」中的「聲」又應怎樣解釋呢?漢字是可以分為沒有標音成分的象形、指事、會意的純表意字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這兩大類。但即使是「形聲字」的「聲符」本身原來也是一個象形符號。比如:紋、雲、洋、漁等都是形聲字,它們的聲符是文、雲、羊、魚。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個人胸部刻的花紋(即為「祝髮文身」的「文」);「雲」字就像一朵白雲的形狀;「羊」字像羊頭;「魚」字像魚形。這裡的「文」、「雲」、「羊」、「魚」都是象形字,還是與語音不發生直接聯繫,所以在我們現行的方塊字中,即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聲字,也不妨礙它屬於表意文字體系。 二、漢字的結構 我們知道,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字義有著密切的關係。倘若我們能對漢字的形體結構作出正確的分析,那麼對於我們了解和掌握漢字的本義和引申義,特別是對於我們閱讀古代文化典籍有著極大的幫助。一提起漢字結構,總離不開「六書」之說。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六書」這個名稱,最初見於《周禮?地官?保氏》;「六書」的細目,始見於西漢劉歆的《七略》。用「六書」分析漢字的結掏,是從漢代古文經學家發端的。 我國歷史上關於「六書」的說法很多,但就其名目和名目的次序而言,主要有三家。 第一家是東漢的班固。他在《漢書?藝文志》里說:「古時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教國子,教之以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第二家是東漢的鄭眾。他在《周禮?地官?保氏》注中說:「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 第三家是東漢的許慎。他在《說文解字?敘》里說:「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 過去的學者,通過對這三家說法的比較,大都採用了許慎的名稱,這不僅因為他對。六書」的名稱都有具體而詳細的解釋,同時他還有我國分析研究漢字的第一部專著《說文解字》。而在次序上呢?則大都採用班固的說法。因為漢字是起源於圖畫。象形、指事、會意都和圖畫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圖畫在前;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則是在象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是符合由表意到標音的文字發展規律的,所以形聲字在後;假借則只是有讀音上的聯繫,與字義毫不相干,所以放在最後。可見,這種次序的排列是很有道理的,於是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後世大家所公認的「六書』的名稱和次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應當說明,「六書」是古人根據漢字結構歸納出來的漢字構造結論,而決不能認為我們的祖先是依照這六條法則來創造漢字的。班固在他的《漢書?藝文志>中說,「六書」是。造字之本」。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嚴密的。實際上,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才是造字之法,而轉注和假借是不能產生新字的,它們僅是用字之法,和漢字的結構不發生聯繫。 下面對「六書」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象形。 顧名思義,「象形」就是像實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繪出來的意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得精湛:「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所謂「隨體詰詘」,也就是隨著物體的自然形狀,彎彎曲曲地描繪出來。如「日」、「月」就很像一輪紅日和一彎新月高懸太空。再看「山」的甲骨文字形,當中一峰突起,周圍群嵐環抱,頗有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州」字也很有意思: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三條曲線,表示波濤洶湧的流水,其中間的小圓圈或小黑點,表示水中的一塊陸地。《詩經》的開卷第一首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個「州」,就是「雎鳩」在河中棲息繁衍之地。再比如,我們常說,說話提意見都要「有的放矢」,那麼這個「矢」為什麼當「箭」講呢?請看甲骨文「矢」字的上部為鋒利的箭鏃.中為箭桿為搭弦的尾翎。可見「矢」就是「箭」的象形字。從以上的字例看,象形的定義和例證是不難理解的。但這裡還要說明兩點:第一,有人認為象形字有「因形知義,因義知音」的優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知道.思維和語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任何一個象形字,哪怕是最接近於圖畫的象形字.也必須首先通過語言讀出音來,才能表達概念。那種「因形知音」的主張,其實質就是把語言和思維割裂開了。第二,既然象形字要符合「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的要求,這種造字法就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僅書寫麻煩,而且形體也往往不統一。所以,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象形造字法在各種造字法的比較下越來越趨於劣勢,最後只能被有標音成分的、產字最多的形聲法所代替。 (二)指事。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貝;意,『上』『下』是也。」這就是說,初看起來可以認識,再細觀察就能了解意義,如「上」、「下」二字就是指事字。但是這個定義是相當含混的。清代的著名文字學家王筠說:一視而可識』,則近於象形,『察而見意』則近於會意。」(《說文釋例》對「指事字」的理解歷來分歧很大,不過多數人認為,指事字就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再加上個指事符號作標記的一種字。 我們知道,牛馬之類都可以用象形體表現出來。可是「甜」的意思又怎樣象形呢?於是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個「甘」字,在甲骨文里就寫成口中加一點,表示在舌頭上感到甜味的地方,甜字就是從這裡演化而來的。 再比如。在上古要表示樹的根,就在「木」(樹)的下部加一個「點兒」,這個「點兒」就表明根部所在處成為「本」字。要表示樹的梢部,就在「木」的上部加一個「點兒」,這個「點兒」就表示樹梢所在處成為「末」字。可見「本」與「末」的含意正好相反,成語「本末倒置」也正由此而來。 綜上所述.「甘」、「本」、「末」等字都是在象形基礎上再加指事符號的指事字。另外還有純符號指事字,比如「上」、「下」在甲骨文中都先畫一橫線,再在線上或線下加一個點,橫線以上的「點兒」就表示這是上面,橫線以下的「點兒」就表示這是下面。指事字在「六書」中是絕對少數。這是因為絕大部分字都不需要用指事的方式來表示。要說明客觀物體.可以用象形來表示;要說明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用會意來代替。 (三)會意。 許慎給會意下了這樣的定義:「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意思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像「武」、「信」二字就是會意字。再比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腳趾朝上的兩隻腳一前一後走路的形象。假若兩腳要從水中通過則怎樣表現呢?那就再把「水」加在兩腳之間,這就是徒步過水的「涉」字。如果兩腳要登高呢?則又把「涉」字的水旁換成「阜」(左阝,即土坡),就成為兩腳登山的樣子,這又組成了新的會意字「陟」(zhi志)。如果兩腳要從高山上下來又怎麼辦呢?則又可以把「步」倒過來,腳趾朝下,甲骨文的「降」字就像右面的兩隻腳從左面的山坡上下來的樣子,這又組成一個新的會意字「降」。由此可見,步、涉、陟、降等都是與腳(止)有關的會意字。 會意字的類型各家說法不一,我認為主要的不過五種: 1.同體會意。 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樣的象形字所組成的會意字。比如「眾」字,「三人為眾」,表示人多的意思。「森」字,「木多貌」。「惢」(音瑣)字,「心疑也」,三心二意怎能不疑?「淼」字,「水大也」,表示水多的意思。2.異體會意。 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象形字所組成的會意字。這種會意字在整個會意字中占絕對的多數。比如「奠」字,就是「暮」字的本字,表示太陽落進草叢之中,天快黑了。再比如「休」字,甲骨文的結構左邊是「人」,右邊是「術」(樹),就是會「人依樹而息」之意。 3.改變形體會意。 這就是說,一個字可以通過它本身的增加筆畫、減少筆畫或改變形體來表示新的意思。如「穿」字,「家」中空了一半,就是「寂靜」的「寂」字的異體字。根據這種減筆的會意方法,廣東人就造了一個方言字「冇」(mao冒),把「有」字裡面的兩筆挖掉了,表示「沒有」的意思。 4.組合解釋會意。 也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組合來會意的方法。比如不「上」不。下」為「卡」;上「小」下「大」為「尖」;四、方、木為「楞」;山、高為「嵩」等。 5.反文倒文會意。 是把一個字或反寫或倒寫而產生新的意義。比如反「從」為「比」,反「後」為「司」。再如,甲骨文中畫一個人站著即為「大」,而倒過來即為「屰」,也就是「逆」字的本字,是「不順」的意思。「人」的頭朝下當然不順了。 (四)形聲。 「形聲」又叫「諧聲」。《說文解字》是這樣下定義的:「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朝著名文字學家段玉裁註解說:「『以事為名』,為半義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 『江』、『河』,二字以『水』為名,譬其聲為『工』、『可』。因取『工』、『可』之聲而成其名。其別於指事、象形獨體,形聲合體。」這段話,不僅準確地解釋了什麼是形聲字,而且還說明了形聲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結構上的不同。 我們知道,象形法或者會意法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世界上許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難用象形或會意來表示的。比如,「魚」是整個魚類的總稱,但是魚的種類卻是成千上萬,顯然不能為每一種魚造一個字。再說各種魚的樣子又很相似,文字畢竟不是圖畫,就是用象形字來表示的話,也是難以從字形上一一加以區別的。於是,就出現了「形聲」法。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總類,再借用原有的字作為讀音來表示魚的種類,如「鯉」、「鯽」、「鱔」、「鰻」等。有「形」有「聲」,這就產生了大量的形聲字。形聲字的形符本來是象形符號,可是由於漢字的不斷發展,不僅看不出象形的樣子,就連表類屬的意義也有不少的改變。比如「豹」是獸類,它與昆蟲沒有一點相似之處,但它的形符卻是「豸」(zhi志,是沒有腳的蟲子)。「蝙蝠」是老鼠一類的動物,可是又寫成「蟲」字旁。「蛟」和龍是同類,可是也加上了「蟲」字邊。這是同古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和理解受到一定局限分不開的。 形聲字越到後世發展越快,據統計,漢代的《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其中形聲字7679個,約佔總數的80%;宋代的《通志?六書略》,共收字24235個,其中形聲字21,343個,約佔總數的88%;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其中形聲字42300個,約佔總數的90%。在現在通用的新簡化字中,形聲字也占絕對多數。 (五)轉注。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里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個定義不好理解,所以後人各有各的解釋。筆者的看法是:所謂「建類一首」,就是指的同一個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幾個部首相同的同義字可以互相解釋。比如在《說文解字》里,「老」與「考」就是一對轉注字,它們都屬八卷上的「老部」。這就是「建類一首」的意思。再從意義上看,許慎的訓釋是「老,考也」,「考,老也」。這種互相註解就叫「同意相受」。再比如,「績」與「緝」屬於同一部首「糹」,讀音相近,意義也相通,可以互相解釋,所以這也是一對轉濟字。 (六)假借。 許慎給假借字下的定義是:「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也就是說,當某個新事物出現之後,在口語里已經有了這個詞,但在筆下卻沒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表(託事),這就是假借。比如「令」字的本義是「命令」、「號令」等,但因其讀音與。縣令」之「令」相同,所以這就可以假借「命令」之「令」為。縣令」之「令」。而「長」字的本義是「年長」,但因其讀音與「縣長」之「長」相同,所以這就可以假借「年長」之「長」為「縣長」之「長」。假借,全取聲音相同或相近,與字義毫不相干。以下略舉幾例: 比如「汝」字,在《說文解字》中說:「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人淮,從水,女聲。」可見「汝」字的本義是水名。可是後來這個「汝」字就被假借為第二人稱代詞用了,相當於現在的「你」字。如《愚公移山》云:「汝之不惠。」這個第二人稱代詞的「汝」與原來當水名講的「汝」在詞義上毫無聯繫,僅僅是讀音相同而已。所以,第二人稱代詞「汝」,就是個假借字。 「亦」字甲骨文的寫法是在「大」字中間的兩邊各加一個點,《說文解字>說:「人之臂『亦』也,從大,像肋腋之形。」從字形上看也很清楚,是站著的一個人,張開兩臂,兩臂下各有一個點,表示這裡就是腋下,所以「亦」字的本義就是「腋」。但後來「亦」字因為讀音關係,被假借為副詞用了(當「也」講),所以只好另外造個「腋」字取代了「亦」字的本義。而當「也」講的「亦」也就永借不還了。 「自」字在甲骨文里像個鼻子,所以《說文解字》說:「鼻也。象鼻形。」這話是對的。「自」,字本義就是鼻子,後來被假借為「自己」的「自」。於是另造了一個從「自」聲「畀」的形聲字「鼻」。而「白」字以後再不當「鼻子」講了,也就只用其假借義了。 「驕」字足從「馬」聲「喬」的形聲字。在《說文》里說:「馬高六尺為驕。」這就是「驕」字的本義。後來因為讀音相同,就把「驕」字借過來,當「驕傲」的「驕」用了,所以現在就只用其假借義了。此後,也很少有人知道六尺高的馬才叫「驕」了。假借法的出現,完全廢掉了漢字的表意性,這對後世用同音以代替壓縮漢字的字數有很大的啟示。這裡需要再說明兩點:第一,假借字在上占時代普遍使用,這與當時的字少有關。在甲骨契文和鐘鼎銘文中很多都是假借字,這對後世的閱讀和理解帶來很大困難。第二,「本無其字」就能出現假借,但有時在「本有其字」的情況下也出現假借。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古有假借現象,我們現在就去隨便假借。要知道文字有廣泛的社會性。如果我們任意亂借(實為寫別字),只能損害文字的健康,造成使用上的混亂。 通過以上對「六書」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六書」是後世人對文字進行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並不是先有「六書」,然後再根據「六書」來造字的。 三、漢字的形體演變 從成體系的漢字算起,漢字的形體演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演變大體上可以分為七個階段。 (一)甲骨文。 我們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謂「甲骨文」,就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公元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陽縣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發現了甲骨文。根據考古證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經過80年的不斷挖掘,獲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約有十六七萬片。在考古學家的長期研究中,積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對3500多甲骨文字,已經考釋出2000個左右。不認識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隸時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總要問卜。比如出外田獵,設祭祈年,操戈征伐,風雨晦冥等都要問卜從已發現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過的龜甲和獸骨上的記錄,所以人們通常稱它為「卜辭」。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編》和《卜辭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辭的專著。 甲骨卜辭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說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有了的。可是因為在卜辭中沒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沒有問世。比如「民」這個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銅器上曾多次見到,都是用一把錐子刺瞎一隻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隸。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卻至今還沒有發現。 甲骨文的特點,主要有三: (1)形體不固定,筆畫有多有少,寫法有反有正。(2)行文的程式不統一。從左到右的、從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讀起來也相當困難。 (3)因為文字是用鋼刀和石刀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所以筆畫細而硬,而且多用方筆,圓筆很少。 另外,根據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時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還有竹書和帛書。因為在甲骨文中已經有「冊」字了,很像韋編的竹簡的樣子,另外也還有「典」字了,很像兩手捧著「冊」的樣於,所以後世稱重要著作為「經典」。那麼為什麼至今尚未見到殷朝的竹木簡書呢?這是因為竹木在地下埋藏3000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稱銅為「吉金」,故稱銅器上的文字為「金文」。銅器中又以鍾和鼎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鐘鼎文」。另外還有。銅器銘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識」等名稱。 周代的文化比段代的文化繁榮得多,典籍文物極為豐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樣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辭也就讓位於金文了。 金文,當然殷代末期也有,但畢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還是指周朝青銅銘文。周代不僅銘器的數量多,而且銘器上的字數也多。比如西周第二個帝王成王誦時的《令彝》有187個字;西周第三個帝王康王釗時的《大盂鼎》有291個字;西周第卜二個帝王宣王靖時的《毛公鼎》有499個字。這樣的洋洋大觀在殷代是根本沒有的。 在西周的時代,銅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對這種器皿,不容許諸侯大臣有鑄造權。可是到了東周,諸侯稱霸力政,青銅器物可以任意鑄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幾乎絕跡了。從字的形體上看,也有很大的發展。特別到了戰國的時候,南方吳、越、楚等國的文字還增加了不少類似鳥蟲的裝飾成分,這就是所謂。鳥蟲書」、「繆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 從內容上看,銅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記載這件器物為誰所有,有的記載戰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賞賜等。 從形體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發展起來的。在筆畫和結構上比甲骨文簡單些,其特點主要有三: (1)曲筆較多,線條粗而自然,字形趨向工整。(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還可以修改,所以字形顯得渾厚質樸,不過到周朝末年便趨向流利秀拔。 (3)字體多不固定,一個字往往有多種寫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種寫法的後面還有一隻手。「蟲」字像蟲子彎曲形,第三種寫法的上面還有兩隻眼。 另外,在解放前的長沙地區還出土過帛書,是楚國墓葬晶。令人氣憤的是這件國寶在1946年被中華民族的敗類賣給了美國人,後來藏在美國的耶魯大學的圖書館。至於簡書、印璽文、陶文、貨幣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後在長沙、信陽等地曾多次發現,不過多屬於草率急就的文字,遠不如鐘鼎文那樣工整。 (三)篆書。 對於「篆書」這個名稱,歷來就有爭論。郭沫若同志說:「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椽,音院,古代官署屬員的統稱。)這就是說,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椽書」,也就是「官書」。 在秦始皇時代,官事頗多,官書浩繁。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石」(dan擔)是120斤,可見秦始皇一天要親自過目120斤用竹木簡寫成的官文書。這些「官書」就是「篆書」。但當時還沒有這個名稱,直到漢代的「隸書」出現以後,才把以前施於官掾的「文書」叫做「篆書」。所以「篆書」是對「隸書」而言的。篆書可分為「大篆」和「小篆」兩種: (1)大篆——許慎說:「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說文解字?敘》)班固也說:「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亡其六篇矣。」(《漢書?藝文志》)這些說法比較可靠,因為宣王是周朝的中興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做到了「內修政事攘夷狄」。所以當時有對文字進行整理和統一的良好條件。 大篆的真跡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陳倉(今陝西寶雞)發現了十個像鼓子一樣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們稱之為「石鼓文」。其內容是記載田獵之事,並且是用韻文寫成的。從字形上看與殷周古文不同,而與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個字,石鼓文的寫法與小篆的寫法相類似。 大篆的特點:1.線條化達到了完成的程度,線條均勻而柔婉。2.結構比較整齊,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3.同一個器物上的異體字幾乎沒有。4.筆畫較繁,書寫不夠方便。 《說文解字》根據殘存的九篇大篆,收進了223個「籀文」(即大篆),這也是我們現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2)小篆——春秋戰國時,各國的文字形體大不一樣,這與「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有關,形成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許慎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說文解字-敘》)這段話是說,秦統一了中國後也統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決不能說小篆是出於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過文字的統一工作。大篆變為小篆主要通過三種方式: 在以上這三種變化方式中以省變為主,這是符合漢字由繁到簡的發展規律的。 《說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體,線條規整,書寫美觀。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u浮)刻石》、《嶧山刻石》等,相傳都是李斯的手筆。 (四)隸書。在秦朝初年,官書都是用小篆書寫,而在民間通行的卻是所謂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這種草篆的特點是:筆勢趨直,筆畫趨簡,書寫方便,當時的帝王秦始皇卻是鼓勵人們寫隸書的初成字——「草篆」。隸書是由草篆演變而成,那是肯定無疑的。但晉衛恆在《四體書勢》中說,隸書為下杜人程邈所作,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也肯定地說隸書是程邈所創,其實這都是一種傳說,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獎勵的「徒隸」(管獄訟主事的小官),他決不可能是隸書的創造者。因為字的一種形體,決不是一個人一時所能造出來的。這與文字「決非倉頡一人所造」是一個道理。 隸書始於秦朝而盛於漢朝,所以隸書也稱為「漢隸」。經過西漢二百多年到東漢時隸書才算完成了。象形的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圖畫色彩,變成了純符號性的交際輔助工具。隸書和小篆有何區別,以下作個比較: 通過以上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從小篆變到隸書:在字形上,變圓形為方形,在線條上,變弧線為直線,在筆畫上,刪繁就簡。這種變化就稱為「隸變」。「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大進步,是了不起的一大飛躍。如果要把漢字的形體分為古今兩大類的話,那麼隸書以前叫做「古」,隸書開始而後就叫做「今」。所以「隸變」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 (五)草書。 《說文解字?敘》說:「漢興有草書。」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草書是跟漢隸並行的一種字體,是漢隸的潦草寫法。這種字體求快求速,筆勢連綿,能夠初具漢字的輪廓也就夠了,在衛恆的《四體書勢》中說,草書是漢「章帝時(公元76年一公元88年)齊相杜度,號善作之。」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草書的形體也決非一人所造。所謂「章草」,可能是在章帝時開始使用。但是它的創造者仍然是勞動人民,最初的流行也仍然是起於民間。 草書到了後來,簡直越草越凶,龍飛鳳舞,信筆所之。有些宇除了書寫者外,誰都不認識。石樑的《草字彙》,收集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草書,單一個「書」字就有五種寫法。到了唐朝,書法家張旭的「狂草」,簡直有點像道土畫符的樣子,確實是一般人所難以欣賞的。 (六)楷書。 楷書是代隸書而通行的一種字體。它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筆畫平直,結構方正,書寫方便。從筆形上看,基本上就是唐朝張懷所提出來的所謂「永字八法」。一個「永」字,大體上包括了漢字的八種筆形,用現在的名稱說:「側」就是點,「勒」就是橫,「努」就是豎,「超」就是勾(趯,ti惕)。「策」就是挑,「掠」就是長撇,「啄」就是短撇,「磔」就是捺,從「勒』到「趣」的彎兒就是折。現在漢字的筆形也不過有這八種。 楷書也叫「真書」或「正書」,也有人叫它「今隸」。從東漢開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現在,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七)行書。 行書是「楷書的流動」,它形成於魏晉。《宣和書譜》說:「自隸法掃地,而真(楷)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行書有,焉;於是兼真則謂之『真行』,兼草則謂之『行草』。」這話說得比較確切。它說明行書是間於楷書和草書當中的一種形體,雖然筆畫連綿,但各字又是獨立的,寫起來比楷書快,但又比草書好認。因而從魏晉起直到現在,行書用得最為普遍,最有群眾基礎。 四、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在我國古代的書籍中,一個方塊字往往有好幾種寫法,這就給我們造成了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困難,我們就必須掌握有關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 (一)古今字。 《墨子?公輸盤》中記述:當墨子斗敗了公輸盤後,「公輸盤不說」。「不說」,這好像是說公輸盤斗輸後不說話了。這樣理解就錯了。這裡的「不說」就是「不悅」,是不高興的意思。可是人們往往認為「悅」字是本來就有的,而只是古人在書寫時經常寫為「說」罷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須知上古是沒有「悅」字的,《說文解字》中也只收了一個「說」字,沒有「悅」字,其釋義是:「說,釋也。」可見「說」才是本字,「悅」是個後起字。所以「說」就是古字,「悅」就是今字。 為什麼會產生古今字的現象呢?這是因為古代的字少,而後世又不斷地發展增多。例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書不重樣的字共用了4466個,東漢《說文解字》也不過9353個字。可是,到了1915年,中華書局編印的《中華大字典》共收字48000多個,相當於《說文解字》的5倍多。古代的字少,一個字要代表幾個意義,真可謂」一身兼多職」。比如上古的一個「辟」字就兼有多種職責,它能代表「避」、「嬖」、「僻」、「譬」、「辟」這五個字用。後世人為了減少字的「兼職」現象,才在「辟」字的身上加了各種表意的形符,以示意義的區別。因此,上古的「辟」字就是古字,而後世新產生的「避」、「嬖」、「僻」、「譬」。「辟」就是今字。 在古書中,古今字的現象很多。如果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基本知識,那就很難讀懂古文。以下略舉幾例: (1)「此世俗之所謂知也。」(《莊子?胠篋》)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智慧啊。 (2)「大叔出奔共。」(《左傳?隱公元年》) ——太叔跑到共那個地方去了。 (3)「夫晉何厥之有?」(《左傳?僖公三十年》) ——那個晉國有什麼饜(滿足)呢? (4)「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布帛長短一樣,價錢也相似。 (5)「千乘之國,攝於大國之癧痏勏閒。」(《論語?先進》) ——千乘的小國,夾在大國之間。 以上這些例句中的「知」、「大」、「厭」。「賈」、「閒」等,都是古字,而「智」、「太」、「饜」、「價」、「間」等都是今字。如果有人認為今字才是「本字」,那就錯了;如果有人拿今字去更正古字,那就更錯了。 從古字變為今字,有的是用古本字作聲符,再加上一個形符。如。知」、「厥」、「賈」變為「智」、「饜」、「價」;也有的是改變古本字的形符,如「閒」變為「間」。我們了解了這些古今字之間的關係,對準確地理解文言的語義很有幫助。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承認文字古今發展的事實,但決不應該厚古薄今,不能認為只有古字才是正字,而今字是「俗體」或「破體」。有的人常常以所謂寫。正字」為借口,偏偏要把「返回」寫為「反回」,把「嗜好」寫為「耆好」,把「環境」寫為「環竟」,這是很不應該的。 (二)異體字。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在音義上相同,在任何語言環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寫法不同,這種音、義相同而僅寫法不同的幾個字在文字學上就叫做。異體字」。比如:「熠」與「照」、「並」與「垃」、「睹」與「覩」、「詠」與「辣」、「諭」與「喻」等都是異體字。 文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了。」(魯迅:《外文談))這一多,就很難作到形體劃一。同一個概念,由於時間或地區的差異,就可能造出好幾個字來。而且這種異體字越古就越多。例如一個「兄」字,在甲骨文中就有35種寫法,一個「貝」字,在金文中就有60種寫法。就連一個。窗」字,後世就產生了六個異體字,寫作窗、窓、??、窻、牎、臆等。這些異體字根本沒有必要同時存在,但是如果我們不熟悉,它就會成為閱讀古書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對異體字加以研究和整理。 從前有不少人認為只要《說文》中有的,就是正體,《說文》中所沒有的就是「俗體」或「變體」,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因為許慎本人也往往把應該收進《說文>的形體遺漏了。所以宋人徐鉉又增加了不少原有的形體。 異體字的類型,大體上有以下五種: (1)形符不同: 澇遍徧、貓貓、堤隉、粘黏、糕餻、唇唇等。 (2)聲符不同:筒莆、秸楷、搗播、線線、筍筍、驗騐等。 (3)改換意義相近的形符:輝煇、睹覩、徑逕、侄逕、鏟剷等。 (4)形符和聲符的位置不同:略畧、夠夠、群羣、鵝鵞、案桉、慚慙等。 (5)形聲字與會意字的異體:淚淚、岩巖、奸姦、渺淼等。 異體字多了,自然造成學習上的額外負擔和用字上的混亂。1955年12月22日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決定精簡1055個異體字,確定了810個字為使用正字。比如在以上所舉的這些異體字中,每一小組的第一個字均為留用字。第二個字均為廢除的異體字。比如「遍」、「貓」等均為留用字;「偏」、「貓」等均為已經廢除的異體字。廢除異體字是我國文字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精簡了字數,便於掌握和使用。 (三)繁簡字。 簡體字古已有之,向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代。比如《詩經》中的「於」皆寫作「於」,漢《吳仲山碑》中的「餘」就寫作「余」,《正字通,中的「填」、「聽」俗作「墳」、「聽」。凡是所謂「俗體」,都是早在民間流行的簡化字。這些「俗體」字儘管曾遭到過扼制,但漢字由繁趨簡的潮流是阻擋不住的。今天,在我們正式使用的簡化字中,有很多就是古代簡體字的借用。比如: 「准」(凖)《廣韻》「廟」(廟)《字彙》 「雙」(雙)《集韻》「戀」(纞)《字彙》 「聲」(聲)《正字通》「憐」(憐)隋《董美人碑誌銘》 「夾」(夾)漢《曹全碑》「撲」(撲)《集韻》 「寶」(寶)《寶應碑文》「齊」(齊)《正字通》 「盡」(壺)《正字通》「朴」(樸)漢《孔廟碑》 「干」(幹)漢《鄭季宣碑》「曬」(曬)《字彙補》 「灶」(竃)《五音集韻》「癢」(癢)《集韻》 「燭」(燭)《字彙》「筆」(筆)北齊《雋敬碑) 「畫」(壹)《字彙》「糴」(糴)《干鶈妻嫃祿字書》 「類」(類)《五音篇海》「糶」(糶)《干祿字書》 「縱」(縱)《集韻》「陰」(陰)《字彙補》 「膚」(膚)《廣韻》「麥」(麥)漢《西狹頌》 我們學習古代漢語和研究古代文獻,不僅需要掌握簡化字,而且需要掌握繁體字,掌握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關係。只有掌握了這種關係,才不至於產生誤解。比如《後漢書?丁鴻傳)有「干雲蔽日」的話。如果把「干」理解為「乾濕」之「乾」的簡化字「干」那就錯了,因為天上的雲不可能有干、濕之分。這裡的「干」字,是「樹木參天」的意思,與「干」字繁體字毫無關係。 繁、簡字之間的關係,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在詞義上本來毫無聯繫,而僅僅讀音相同,但在簡化時則採用了筆畫少的。如「蒙」與「矇」在詞義上大有區別:「愚昧」謂之「蒙」,而「嚎」則有「欺騙」義。後來只是因為讀音的關係,才以「蒙」代「矇」了。 第二,有的簡化字是借用其繁體字的一部分,但這個「一部分」又是古代的另外一個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特別注意,不能用今天的這個簡化字去理解古代的另外一個字。如今天的簡化字「隸」(li力),就是取了繁體字「隸」的一部分,然而「隸」又是古代的另外一個字,是一隻手抓住了一條尾巴的象形字。許慎說:「隸,及也。」《玉篇》就把「隸」直接寫為「逮」。所以古代的「隸」字也就是今天的「逮」字,若不注意就會弄錯。 第三,今天有些簡化字,有的是古本字,如「氣」(氣)、「網」(綱)等;有的是占通用字,如「薦」(薦)、「癢」(癢)等;有的是古異體字,如。「禮」(禮)「線」(綫)、「淚」(淚)等。了解了這些關係,我們就可以知道古代早就有了這些簡化字,只不過是為了書寫方便,才選擇了其中筆畫少的作為今天的統一使用體。 五、假借字的規律 什麼是假借字,在「六書」問題中已作了簡要的分析,現在需要討論的是假借字到底有些什麼規律,掌握了這些規律對閱讀文言文有什麼用處。 (一)從漢字的形體結構來看,假借字主要有兩個規律。 1.一個「獨立」的字充當了另一個字的聲符時,那麼這兩個字有時是能互相代替的。如: (1)「(元濟)起,聽於廷。」(《李愬雪夜人蔡州》) ——元濟起床,在庭上細聽。 (2)「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戰國策?趙策》) ——地位很尊貴,但是沒有一點功績;俸祿很優厚,但是沒有一點勛勞。 例(1)中的「廷」字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字,但它充當了「庭」這個形聲字的聲符,就成為「庭」的假借字了。例(2)中的「奉」字本來也是一個獨立的字,但它充當了「俸」這個形聲字的聲符,就成為「俸」的假借字了。 2,兩個形聲字,由於聲旁相同可以互相代替。如: (1)「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史記?陳涉世家》) ——替天下人倡導,響應的人一定很多。 (2)「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同上) ——將軍身披堅甲,拿著銳利的武器,攻打無道,誅滅暴秦。 (3)「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輸》) ——公輸盤變換了九次攻城之法,被墨子九次拒(擋)回去了。 例(1)的「唱」字,例(2)的「被」字,例(3)的「距」字,都是形聲字。它們的聲符和「倡」、「披」、「拒」等形聲字的聲符相同,所以「倡」、「披」、「拒」可以假借為「唱」、「被」、「距」。這樣的假借現象在古書中是屢見不鮮的。 (二)從漢字的讀音上看,兩個字由於音同或者音近,雖然形體上沒有什麼聯繫,有時也可以產生假借現象。如: (1)「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墨子?公輸》) ——公輸盤攻城的器械用完了,但墨子的防禦之法還多著呢。 (2)「(白骨精)嘴唇往下別。」(《西遊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的嘴唇往下癟。 (3)「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儒林外史?范進中舉》) ——像你(范進)這個尖嘴猴腮的樣子,也該撒泡尿照照自己。 例(1)的「圉」,例(2)的「別」,例(3)的「拋」,是和「御」、「癟」、「泡」同音(或音近)。所以它們就充當了「御」、「癟」、「泡」的假借字。 總之,不管從結構上看,還是從讀音上看,都離不開音同或音近這條根本原則。如果在讀音上沒有任何聯繫的兩個字,那它們就不能假借。 怎樣才能辨別假借字呢?大概離不開以下兩種辦法。 第一,看上下文的意思,再考慮其讀音。如果根據字面的意思根本講不通,但從讀音上卻能與另外一個能講通意思的字聯繫起來,這就有可能是假借字。如「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韓非子?五蠢》)這當中的「必」字如果解為「必須」,則根本講不通。從上下文的意思看,這裡的「必」是「盡」的意思;那麼有沒有讀「必」的音而又有「盡」的意思的字呢?有的。這就是「畢」字。所以「必」在這裡就是「畢」的假借字。 第二,利用《玉篇》《類編》《康熙字典》《辭源》等工具書來辨別假借字。如《莊子?逍遙遊》中有「立之塗,匠人不顧」的話。這個「塗」字不好解釋,一查《康熙字典》就發現其中有「塗通途」一條,「塗」就是「途」的假借字,問題解決了。 由上述可知,我們掌握了假借規律和辨認假借字的方法,對我們講授古典文學、閱讀古代典籍、理解古文的語義是有很大幫助的。 總之,要對我國古代的文化遺產進行研究,並正確地加以批判繼承,就必須掌握文字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困難重重,「未及升堂,焉能人室?」(全文完) |
推薦閱讀:
※《康熙字典》 丑集中 - 部首為土(坯)的漢字
※漢字中的三疊字</b>與四疊字大全
※怎樣區分漢字的五行屬性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一)
※書目與網站推薦
TAG: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