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陰曆農曆公曆

實在有些長,不堪卒讀。先把結論寫一下。

1、公曆是指世界通用的曆法,是一種太陽曆,應用方便。

2、日常說的陽曆就是指公曆,而日常說的農曆和陰曆都是指我們國家傳統曆法。

3、廣泛含義的陽曆是太陽曆的簡稱,陰曆是月亮歷的簡稱

4、太陽直射位置的周期變化定年,月亮的圓缺變化定月,我們傳統曆法完美反映日月運行規律。

5、萬物生長靠太陽,月亮圓缺無法指導農業生產,自古以來沒有單純使用月亮歷的民族。

6、二十四節氣是十分精確的太陽曆。

7、農曆是個奇怪的名字。

8、我們的傳統曆法稱作漢歷而不是陰曆或農曆更加準確。

我們經常提到這幾個「歷」,比如問起生日來,有人說我陽曆多少,陰曆多少,也有人說農曆多少,公曆多少。具體這幾個歷到底有啥區別呢?

我們通常說的陽曆就是指公曆,學名格里曆,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頒布。稱之為公曆也就是大家通用的意思,如果我們省略不說是啥歷,那幾月幾號就是指的公曆日期。我們常說的陰曆、農曆其實都是一回事,都是指辛亥革命以前我們用的這個傳統歷。

更廣含義的陽曆是太陽曆的簡稱。公曆只是陽曆的一種,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陽曆。萬物生長靠太陽,掌握太陽的運行規律太有必要了,太陽曆就是用觀察太陽角度方法確定的。夏天太陽高,冬天太陽低,觀察一下太陽今年最低的一天,明年再到最低的那一天這不就是一年么,這個曆法上稱作「回歸年」。

太陽最低的一天不就是冬至么,太對了,二十四節氣就是純正精確的太陽曆。公曆是太陽曆,節氣也是太陽曆,那自然在公曆里節氣每年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節氣歌中節氣名稱之後還有兩句「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就是這個意思。二十四節氣在西漢年間就完全確立了,但這節氣歌已經是我們使用公曆之後的作品。尤其是後兩句,不用公曆是不成立的。

1950年1月9號,《人民日報》刊登了對國立北京大學物理系薛琴訪副教授的採訪,題目叫「推行真正的農民日曆——陽曆」,這裡面就正式出現了這首節氣歌,今天我們重讀這個採訪,能讓我們理解為什麼我們兩千年前就有了十分精確的太陽曆——二十四節氣指導農時,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還要推廣陽曆呢,這個後面再說。

再來說說廣義上的陰曆,陰曆就是月亮歷,通過觀察月亮圓缺變化周期來定日期。月亮圓缺變化周期叫朔望月,望是滿月,朔是新月,粗略的說就是陰曆上的初一、十五。曆法上朔的重要性要大於望。陰曆可以指明月亮的盈虧,還可以預告潮汐的大小。但光用月亮是無法定年的,也不能指導農業生產,所以沒有純陰曆。一年實在是有點長,為了方便計數,需要分割,自然就用到了月亮。這也是「月」的由來,即使是公曆這種純陽曆,每個月份已經完全和月亮沒有關係,但每個月三十多天的時長和月這個名字仍然有月亮的印記。

至於農曆,是個很奇怪的說法,曆法是根據天體(太陽和月亮)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一種方法。農曆是依靠什麼規律呢,如果把農曆理解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曆法,萬物生長靠太陽,農曆顯然應該是陽曆。

現在來重點說一下我們的傳統曆法。中華大地曆法始創年代不詳,因為人類會數數那時候就應該有曆法需求了,到了甲骨文時代曆法的明確記載了,漢武帝時期編製的《太初曆》已經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同小異了。漢朝形成的,漢族慣用的,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曆法被稱為漢歷。至於陰曆和農曆的說法可能自古就有,但固化下來是民主主義革命西學漸盛之後的事兒,有一定的文化自卑色彩。當然用的久了多了,這種色彩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稱呼無所謂,我們看看漢歷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曆法。

漢歷是真正反映日月運行規律的一種曆法,也就是陰陽混合曆法,這種方法在甲骨文中已經有記載了。

首先每個月都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來計算,朔望月長度是變動的,也不是整數太陽日,大約在29.27至29.83天之間變動。長期的平均長度是29天半多點,因為不能把一天分開來放到兩個月份,古人就用大小月的方法來調整,大月30天,小月29天。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這個方法叫做定朔,也就是說漢歷月份長度是浮動的,是真正反映月亮運行規律的。

再說到年,漢歷的年是通過節氣定的,不同節氣就是太陽直射的位置不同,比如春分秋分太陽直射赤道,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測量出一年在365到366天之間,但這個時間長度在漢歷里存在感很差。他們通過經常性的測量太陽角度來確定節氣,這個方法叫做定氣,兩個同樣的節氣之間的最短時間間隔就是一年,由此年的長短也是浮動的,儘管浮動的不大。

說到這裡有人肯定會出來反對,說節氣只是輔助曆法,年份根本不是節氣定的,兩個相鄰春節(辛亥革命前的漢歷稱為元旦,後來元旦這個名字被公曆搶走,改名春節)之間才是一年。這種說法也沒錯,但和不能把一個太陽日分到兩個月一樣,漢歷同樣沒有把一個朔望月分到兩年里。由於一年不是整數的月,為了春節不能比立春晚的太多,就要通過隔幾年增加一個月的方法來把春節的日期拉回來。為什麼不能晚的太多呢,晚的太多再過節玩耍會耽誤農時的。那麼多少算多的,十幾天吧,因為十幾天已經差了一個節氣了,不能再多了。這種閏月和大小月潤天調整方法有什麼不同呢?只是時間變化更大一些罷了。具體如何閏月講起來比較複雜,就不贅述了。

那麼這種浮動計算年月的方法有什麼好處,我們說回公曆,也就是格里高利曆法。先看看當初曆法頒布的內容:

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頒發了改曆命令,內容是:

一、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是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但星期序號仍然連續計算: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

二、為避免以後再發生春分飄離的現象,改閏年方法為:凡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當公元年數後邊是帶兩個「0」的「世紀年」時,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

格里高利曆之前西方通行儒略曆,格里高利曆法其實就改動了一條,也就把儒略曆的每4年1閏年改為每400年97閏年。核心就是解決春分飄離問題,和咱們前面說的漢歷閏月一樣。儒略曆比太初曆晚了50多年,和太初曆一樣,儒略曆年也是365.25天,於是就規定4年閏1天。公元32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會議上,規定儒略曆為基督教的曆法,同時做了個和中國古代一樣的動作,定氣,也就是確定了春分的日期。從此儒略曆就是西方正統日曆。不過回歸年的平均值是365.2422日,這樣儒略曆年比回歸年長0.0078日,400年要多出3.12日。到了1582年就差出來十天了(也快差一個節氣了,不調整不行了),格里高利曆就做了相應的調整,這樣,就把從公元325以來積累的老賬一筆勾銷了。

我們古代為什麼沒出現這種春分飄離情況呢,就是我們採用浮動紀年,定氣紀年的做法。很多了解漢歷的人都說漢歷既體現日月天體運行,又不會發生春分飄離,是世界上最科學的曆法!此話不虛,算是歷經百年貧弱受欺負的中華文化不自信,漢歷被稱為陰曆或農曆的一中糾正,但我們也不要妄自尊大。

我們再來看看儒略曆推廣之前西方的曆法。

天體是天然時鐘(興趣進一步了解天體定時的可以看看《經度》這本書),日月是最耀眼的天體,這是很自然方法,誰都能用。在儒略曆發明之前,羅馬人的紀年方法和我們的傳統日曆差不多,每年12個月,每月29或30天,然後隔幾年閏月一次。但是由於閏月的添加是羅馬神官們自行決定的,所以在戰爭時代或者其他一些宗教活動荒廢的時候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無法宣布一年為閏年(古代歐洲比中華大地可亂多了),這樣一來曆法就會大大偏離太陽規律。同時由於消息傳播的方式並不發達,遠離城邦居住的居民甚至有時並不能了解到神官發布的閏年通告,經常會導致許多人對這天的日期一無所知。

這個情況在凱撒當政時期變得頗為嚴重,因此凱撒決定進行曆法改革以永久的讓曆法和太陽運行規律結合起來,不受宗教活動或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於是有了儒略曆。固定下來就是為了方便,西方也有節氣,同樣反映的是太陽入射角度,也就是地球擺動角度,那就是星座:

再說回節氣歌作者薛琴訪教授的《推行真正的農民日曆—陽曆》。其實不必說明,摘取些內容足夠了:

「其實農民種田何嘗是根據陰曆,他們耕種所依據的是節氣。這些節氣的日期,在陰曆中每年並不一定,變化很大。因此農民要想知道詳細確實的節氣日子,還得請識字的先生替他看看曆書,所以陰曆對農民耕種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這些節氣在陽曆中每年卻十分一定。也不過一二日而已。因此如果農民懂得用陽曆,二十四個節氣的日期是非常容易記得的。所以陽曆對農民耕種是非常方便的,這就是說真正的農民日曆是陽曆而不是陰曆。

因此真正能代表地球公轉,也就是說真正能代表節氣變化的,是陽曆而不是陰曆。現在如果我們把地球公轉的軌道按時間分為二十四分,代表二十四個節氣,就是說地球每走一十五天又五小時,就有一個節氣,地球走到一定的位置,就有一定的節氣。我們剛才說過,陽曆的天日與地球公轉的日數差不多,所以每一個節氣在陽曆的日期中每年是有一定的。而陰曆的天日與公轉日數相差很大,所以每一個節氣在陰曆中是無法確定的。所以農人雖用陰曆計日,而種田仍只有依據二十四個節氣。

在陽曆中每月有兩個節氣,上半月一個節氣,下半月一個節氣,日期大概一定,有時可能差一二日。在上半年,上半月的節氣大約在每月六日,下半月的節氣大約在每月二十一日。在下半年,上半月的節氣約在每月八日,下半月的節氣約在每月二十三日。現在我們把二十四個節氣的次序和日期編成一個歌:二十四節氣歌。」

歸根結底曆法的應用還要以方便統一為主,公曆正是恰好順應了這一點。


推薦閱讀:

雙魚座:陽曆2月19日-3月20日
作為太陽曆,西曆每年的第一天為什麼不在天文意義更明確的冬至,而是現在的一月一日?
12生肖陽曆四月運勢精準播報(2組)
陰陽曆
今天陰曆幾號?陰曆轉陽曆

TAG:陰曆 | 農曆 | 陽曆 | 公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