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否會使人更快樂?經過漫長的分析,終於可以得出幾點結論

2014-07-28 11:41 | 來源:知乎日報 | 編輯:Wayne .....................................................................................................................................................................................................

結婚是否會使人更快樂?看到這種乾貨問題,就像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在一群業餘選手中突然發現了另一個專業運動員,知道自己不用總撿球的那種感覺。那我自然要以乾貨回答——用數據來說話。

此文分三部分:A.對現有的泛泛的結論作介紹;B.對此文涉及的核心研究(共三個)作介紹;C.結論和總結。(分析過程可能較長,沒耐心看下去的可以直接拉到結論部分,不過不建議這麼做,因為只看結論你會一頭霧水……作者注)

A.對現有研究的泛泛結論作個泛泛的介紹


確實如題所述,大多數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我們不能單純地把結過婚的人和沒結婚的人做比較,這種比較得不出因果性,因為極有可能結婚的人和不結婚的人本來就是兩類不同的人。這類研究以前有很多,比如 2005 年 Pew Research Center 做的一個調查中發現已婚人士中有43%的人聲稱自己幸福,未婚人士中24%的人聲稱自己幸福。無論男女老少。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已婚有孩子的和已婚沒孩子的差不多一樣幸福,非婚有孩子的和非婚沒孩子的一樣幸福。(注意:非婚和未婚不同)

但是這種研究太籠統了,我們還應該考慮他們的經濟狀況,甚至把單身歧視算進去(是的,美國也有單身歧視)。所以你不能說就是「婚姻」這麼一個東西起了所有的作用。

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上面用括弧標出來強調的,那些非婚人士中還包括離異和喪偶的。你不能說那些沒結婚的人只要結婚了就能幸福,畢竟離異和喪偶的也結了婚的。

這種歸類方法可以產生多戲劇性的效果呢?舉個例子:Gove, W. R. 和 Shin, H. (1989)發表在《家庭問題期刊》的研究《離異和喪偶男女的心理健康實證分析》中,參與者被要求把自己的幸福感從1-4打分,4是滿分。結果是:

平均已婚人士的打分是 3.3 分。

平均非婚人士的打分是 3.0 分。

但是如果把離異和喪偶的人群分別對待,我們可以得到:

3.3 已婚

3.2 未婚

2.9 離異

2.9 喪偶

已婚和未婚是 3.3 和 3.2,這差別就小了。

而如果你想知道單身人士是不是應該結婚,那你應該把從未結過婚的和結過婚的(包括離婚喪偶)進行比較,最後的結果就會是:

3.2 從未結婚

3.2 結過婚

所以說數據這種東西,和研究者心情有很大關係,想怎麼演繹就怎麼演繹。

同樣,Tobias Greitemeyer 於 2009 年發布在《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的研究《單身的刻板印象:單身是我們想的那樣嗎》裡面給已婚和從未結過婚的人的心理狀況作了比較,結果是:

生活滿意度(0-10 打分)

7.10 已婚

7.12 從未結過婚

結果幾乎完全一樣。

自尊水平高低(1-5 分)

2.13 已婚

2.13 從未結過婚

嗯完全一樣,沒有幾乎。

B.對此文涉及的核心研究(共三個)作介紹


理想的調查研究是什麼樣的?

真正符合科學精神的研究,讓所有人都挑不出來毛病的研究,應該是這樣的:你隨機找來三組足夠多的人,讓其中一組一直不結婚,另外兩組觀察一段時間後讓他們結婚,第三組結婚一段時間後然後他們離婚,然後觀察研究三組人的反應。但是這麼有霸氣的實驗歷史上只有一個人做過相同性質的,他姓希,聽說後來全世界都想要弄死他。(注意:是希,不是習……)

第二理想的方式就是長期跟蹤調查。找來一群人,定期記錄他們的幸福感和滿意程度,從結婚前就開始記錄,一直持續到結婚後一段時間,這樣你就能看出來結婚是不是讓他們的生活變好了。

2012 年在《人格和社會心理學期刊》上 Luhmann M, Hofmann W, Eid M, Lucas RE 四人發表了一篇研究《主觀幸福隨著生活大事件的變化:多項分析》。首先介紹一下概念,主觀幸福包括兩類:情感幸福和認知幸福。情感幸福代表你感覺上有多開心,認知幸福代表你覺得自己應該多開心。也就是說情感幸福是感性上的,認知幸福是理性上的。

比如初中時你暗戀多年的ta約你幾天後一起去郊遊,你剛被約的那一天肯定是精神恍惚,嘴角掛著莫名其妙的傻笑,你周圍的同學一眼就看出來你不正常。這就是典型的情感幸福。

再比如你從高考的最後一科的考場走出來的那一刻,你知道你自己是正常發揮,如果沒問題你目標學校一定能進,你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放鬆了,終於可以玩了,折磨你12年的應試教育終於結束了,你得到了一個還不錯的結果,你非常滿意,這就是認知幸福。但是你那時可能真的很累只是想睡一覺。

我們也可以說情感幸福就是幸福感,認知幸福就是滿意度。

研究人員把心理學、社會學、醫學、經濟學等所有相關的一共2159個研究檢索一遍,排除掉純理論的、沒有跟蹤調查的、不相關的人生大事件(比如生病)的、幸福計量方法不統一的、跟蹤調查的時間段不固定的、有專業人員介入的(心理諮詢師會幹涉調查對象的幸福感)剩下363篇靠譜研究,再從中排除掉重複的和統計數據過少的,最後剩下188篇真正值得研究的論文。而這其中有18篇是關於婚姻的(其它可能和失業、喪親、生小孩、退休等等有關),還有8篇是涉及離婚。

結婚

在關於結婚的研究中,有三項指標被記錄,一個是情感幸福(也就是幸福感),第二個是生活滿意度(認知幸福的一個分類),第三個是對戀愛到婚姻的這段關係的滿意度(認知幸福的另一個分類)。而最早的記錄點是在結婚前4個月。結果終於來了——

1.幸福感:結婚前和結婚後的幸福感完全沒有變化。也就是說你每天感到開心和感到沮喪完全不因為你結婚而變化。在整個調查期間,這項都沒變過。

2.生活滿意度:剛結婚時會有上升,之後一直下降。

3.關係滿意度:剛結婚時下降,之後和2一樣的速度繼續下降。

1的解釋:因為人的情感幸福是有極強的調節能力的,這種能力強到結婚根本無法影響到。

2的解釋:人的認知幸福也是有調節能力的,只是沒有情感幸福調節得那麼快。剛結婚會導致生活滿意度上升,之後很快就降回原來水平。

3:研究者並沒有對這個做一個解釋。我想大家都懂的……結婚了嘛,原形畢露。

翻譯一下就是:

1.結婚不會讓你每天笑口常開。

2.蜜月期會暫時提高你對生活的滿意度,之後會降回婚前水平。

3.讓你滿意的更多取決於你自己生活狀態的改變,你的伴侶是誰沒那麼重要。當然你的伴侶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可能換個不好的伴侶情況會更糟。

離婚

關於離婚的研究中,主觀幸福(包括幸福感和滿意度)在離婚的那一刻有一個輕微的下降,之後會連續上升。但這也並不能說明離婚就是比結婚好的一件事。畢竟離婚並不是瞬間發生的,離婚之前就已經開始猶豫掙紮好久了,而且法律上的事務又可以拖很久,這段時間才是最折磨人的時間,所以這段時間本來幸福度就會很低,而最後法律上承認你們離婚的那一刻,實際上是一種解脫,也會造成幸福度的上升。

但是人們是不會放棄說服自己婚姻會讓人幸福的。

於是密西根州立大學的 Yap SC, Anusic I, Lucas RE(這哥們剛才的研究里就有他)三人又做了這樣一項研究,名為《人格會造成對人生重大事件的反應和適應溫和化嗎?來自英國家庭小組的調查》。他們只針對生活滿意度的研究,也就是剛才三種指標中的第二種。

他們把結婚後一直沒離婚的人群和一直沒結婚的人群作對比,為了對比得更有說服力,他們找來的單身的都是和已婚人士差不多年紀,一樣性別,相似的教育水平和收入。參與者被要求從1-7分給自己的滿意度打分。然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喪心病狂的結果:

婚姻不會顯著提高你的生活滿意度,沒錯,最後你還是會降回原來水平。但是!如果你不結婚,你連原來水平都保持不了,一直下降!但是當學者們用這個來宣傳「快結婚吧,不結婚你就不幸福!」的時候(記住千萬不要讓你父母看到這篇論文),打臉者們紛紛開始找茬:

1.年齡,單身人群平均比對照的已婚人群要大4歲。由於隨著時間推移滿意度肯定會下降,所以拿年紀大的單身比較年紀小的已婚不公平。而且研究者自己也承認配對並不夠嚴謹。

2.很明顯已婚和未婚的分差在縮小。滿分7分,最後只有0.28分的差距說服力不是很強。

3.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一直保持結婚狀態的人和一直保持單身狀態的人很可能是兩類完全不同的人(與教育水平、收入無關,和性格有關),所以你不能說結婚就能讓所有人幸福。那些能一直保持結婚的人,很可能如果單身了也會一直保持高滿意度。

4.這個研究里找的是那些結了婚又一直保持結婚狀態的人。而那些離了婚的人又是怎麼樣的呢?

Richard E. Lucas(又是這哥們)另外發表了一篇論文《主觀幸福的適應性以及設定點模型:幸福會隨著人生大事件改變嗎?》,也是以生活滿意度為評判指標,對參與者進行長年的跟蹤觀察。從研究可以看出:

1.結婚沒離的滿意度在蜜月期後降回原來水平。

2.喪偶的打擊最大,經過漫長恢復仍然比原來水平偏低。

3.喪偶和離婚的人群在事件發生之前就已經開始滿意度下降了是因為那時他們是已婚的,按照總規律已婚人士就是在不斷下降。

4.離婚人群滿意度最低,這大概也是離婚的原因。

但是當我們把一直沒離婚的人群和最終離婚的人群拿來作比較,就會發現:

1.從結婚開始,最終離婚的人群的滿意度就開始明顯下降,降速遠超最終沒離婚的人群。

2.結婚之前,最終離婚的人群的滿意度就沒有那些一直沒離婚的人群的婚前時期高。也許離婚這個事件有它的必然性。

C經過了漫長的分析,我們終於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1.結婚並不會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對滿意度的提高也只是暫時的,是一種蜜月期效應。最後人們都會降回同一水平。

2.如果你一直單身,沒有婚姻這種「大喜」來沖喜氣,似乎滿意度也不會上升,同樣會下降。

3.如果你婚姻失敗(最後離婚)你還不如不結。離婚的那天才是你解脫的那天。我想,離婚的那個人群里,應該有一些本來性格就不適合結婚的,還有一些選錯了人的(瞎選人就敢結婚也是一種性格不適合)

對了,美國現在的離婚率是千分之 3.6(一年裡面每 1000 個人口中有 3.6 對離婚),中國的離婚率略低,2012 年是千分之 2.29,但是每年都在高速增長。美國這個離婚率,直觀一點地說就是:67%的婚姻最後以離婚結束。那麼中國有多少婚姻最後會以離婚告終呢?

總結

1.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是一定要結婚的,他們結婚了至少能保持相同水平的滿意度(前提是不離婚),不然會一直下降。

2.對於那些選錯了婚姻選錯了人的人來說,結婚就是你的災難。

3.最後對無論是已婚還是單身的人:你要明白,幸福的能力是你自己給自己的,婚姻並不能拯救你什麼。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幸福,就算結婚你也一樣不幸福。如果你自己具備了幸福的能力,那麼無論你單身還是結婚,你都可以過得很好。

祝大家都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文/癮小明)

編輯推薦:

還能再愛嗎?獻給所有受過傷的人!

為什麼我都沒人追?得把自己泡在成功經驗里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讓你一直放不下?

婚姻遠遠比瘋狂的愛與性更有挑戰性

測試推薦:

測你啥時候告白最容易成功?

推薦閱讀:

八字看您有經商的天賦、是否可發大財?
警惕:你是否越學越傻、越學越懶?搞錯了出離心!
看孩子的學習情況,命理學是否果真對孩子學習有影響?
八字看你是否適合當官
第三者是否有錯?

TAG:婚姻 | 快樂 | 分析 | 是否 | 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