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易》奧秘之我見

《周易》奧秘之我見

 

一、《周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就筆者接觸到的情況看,目前比較流行的有這麼幾種答案。第一,易家學說。認為《周易》是中國上古先民以自然為標準建立的一套系統地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開山之作,它按照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從研究自然領域入手,過渡到研究人文領域,成為統領中國古代哲學的源頭。第二,古文字學派認為,《周易》是我們的先賢們用作占筮之書,但又能反映出先賢們對自然的了解已經有了矛盾運動、變化發展、量變質變、物極必反等哲理性觀念,同時又能還原上古時期先民們生活情境的這麼一部多功能著作。第三,歷史發展學派認為,《周易》是周朝的官書、國典,是周王朝君主占卜的專用書,是周文王使用周朝立國經歷的六十四件大事,結合當時流行的八卦模式,建立起來對國家大事進行諮詢、決策的系統。筆者認為,這些觀點有點瞎子摸象,如果將其柔和起來,或者能窺見《周易》的原貌。 

二、《周易》是如何產生的?

易家學說認為,《周易》是先民們經過長期觀察、反覆研究,不斷總結,花費很長時間集體創作出來的。在文字沒有產生之前,首先用卦象傳達意思,卦象是由傳說中的三皇之一的伏羲創立八卦,再經過周文王演變為六十四卦,最後經孔子撰寫《十翼》(又稱為《易傳》)。這當中伏羲、周文王不過是藉助名人效應而已,但孔子是實實在在撰寫出《十翼》,從而將《周易》變成成型的科學體系加以傳播。參考幾派觀點,總的感覺是易家學派這種說法有點厚此薄彼,人為地抬高孔子在《周易》的地位,門第之見相當濃郁。

古文字研究學派認為,《易》的稱謂早在周朝之前不但已經長時間地存在,而且使用結構已經完成,並廣泛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易》首先叫連山易,然後謂歸藏易,最後才稱周易。這時候的《易》是同一性質、同一源流、同一功能的典籍總稱。用周字冠於《易》前作修飾,未必獨指周代,意在說明它的作用涵蓋了天地之間,是天上人間高度統一的普遍真理,清晰表明它所具有的祈求上天賜佑的功能。這個流派對《周易》看重的是其化石內容中的鮮活,看重的是《周易》在中華文化上獨特的地位,至於其變幻莫測的那一套變化功能是不肖一顧的。

歷史發展研究流派倒是對弄清楚《周易》產生有相當大的興趣,為此下大力氣進行考證,認為《周易》是周人的一代英主周文王在取得政權後,為了實現宗族治天下能夠長治久安,晚年從帝位退休後,還幹了兩件大事,一是研究用青銅製作的鐘演奏樂曲,史稱「辟雍」之樂;一是將上古時代流傳著的神話、史事傳說、故事寓言,當中包括了《周易》整理出來,組織一批年長的盲人傳唱,史稱作頌。當中《周易》的作用是總結出周人從一個小部落逐步發展為大部落最後打敗了殷商王朝開國立朝的過程,並將從前一直流傳著用作占筮吉凶的八卦,以周人奮鬥過程經歷的六十四件大事做依據,重新演繹判定吉凶,作為指導周民族未來命運與前途的諮詢系統。

歷史發展流派對《周易》的流傳脈絡相當清晰:《周易》從王室流向社會是周王朝宗族統治失敗的標誌。其流傳路徑是,《周易》首先從周王朝流傳到諸侯國君,再從諸侯國君流入諸侯國的卿大夫,再由諸侯國卿大夫流向諸侯國的士大夫。士大夫階層通過對《周易》進行改造,加進自己改造時代的治國安民理念,通過《周易》這件外衣,支撐起自己一套完整的治國安民理論體系,也由此開創了自己學派理論的體系——儒家學說。這當中,士大夫階層圍繞著《周易》研究,產生了不同的門派,儒家學說作為理論體系相對完備的一宗獨樹一幟,在歷代政權的護佑下,經過不斷完善補充,《周易》被包裝成為具有能知過去未來的超能力學說,一直影響著中國整個農耕文明進程。直到現代,依然有著農耕文明意識者還對這種學說頂禮膜拜。

對於《周易》如何產生,不同流派出於各自的目的,在浩瀚的史海中翻雲弄雨,添枝加葉搞得真假難辨似是而非。當中,易學流派的破壞作用相當大,這一學派故意將水弄混,目的是為了販賣自己的理念私貨。因為在春秋時期,大家都知道《周易》是講什麼的,漢代以後,易學流派有意誤傳、誤讀,從而將這古典著述弄得神秘莫測,徹底壟斷了話語權。古文字流派與歷史研究流派本意正本清源,卻鑽進牛角尖里,堅決將其思辨內涵加以否定,導致無法還原《周易》的本來面目。意識形態之爭、利益之爭、概念之爭從來都對認清客觀事物於事無補,一部上古典籍就這樣被掩蓋了本來面目。

《周易》到底講了什麼?

一直流傳到當代的易家認為,《周易》是中國先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客觀規律的寶典。其基本原理是:自然萬事萬物從產生到死亡這個過程,不是靜止的,始終是在立體的、有著時間概念的前提下運動著的,造成自然萬物運動的原因是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就是陰與陽這兩個概念性東西,這兩個東西不能彼此分開,而是從事物的萌芽階段便緊緊地相互依存、無法分割。陰與陽這對概念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導致自然萬物在生存過程中始終運動著。當事物的形狀沒有發生變化時,它們彼此的運動是均衡的;當事物的形狀發生變化,是事物內部的陰與陽的量發生了變化,打破了維持的平衡。事物的這種變化是有階段性的,有著六個發展、變化,從低級向高級方向進行的過程。也就是說變化發生後不是沒休止地不斷變化,而是上了一個層次後,又開始新一輪的運動變化。每一個發展時期同樣存在著發生、發展、變化階段,陰與陽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對立是從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變化過程。當事物發展到最高級的時候,便向另一種形態變化。自然萬物就是以自身的這種變化、發展,結合外部環境的作用推動變化、發展。

需要提醒的是,現代易家的這種闡述,很多時候出於繼續流傳的需要,借用了現代的哲學話語。其實《周易》的語彙沒有如此現代的色彩。從現代的角度看,《周易》的思維方式更多是體現在體悟通融上,從朦朧的感性中獲得理解,而不是清晰地深入認識事物的深層之中,其形象——感悟——闡述觀點。這樣的思維模式很適合文藝創作,卻不是現代科學思維模式。了解到這點,就比較容易理解古代的中國為什麼關於諸如修身、平家、治天下的文化洋洋大觀、如此輝煌,而具有現代意義的科學研究成就不大的原因所在了。

古文字研究流派大體上接受易家對《周易》基本原理的解釋。歷史發展研究沒有對《周易》基本原理進行闡述,他們側重從歷史發展脈絡的史實中探究《周易》如何從王室專用占筮書向社會流傳的過程。

《周易》的精髓

易家認為,《周易》作為解開自然密碼的寶典,除了提出自然萬物源於陰陽這兩個概念外,主要依靠三把鑰匙:一是伏羲的八卦圖。伏羲的八卦圖是後人學習《易經》領悟後,按照《易經》表達的意思創造的,圓形表示自然的萬事萬物是運動的,用線條畫出卦象,並且每個卦象由三條線表示,揭示了自然萬物構成的基本元素是陰陽,人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上所處的地位,通過反覆進行數學排位,完成了一分為二、合二為一、天人合一的排列,最終以人的視角展示自然的八個經過提煉萃取的景象,稱為八卦;二是在八卦的基礎上,人們繼續進行多種排列,周文王最終推出了六十四卦的數字排序,將八卦的演變發展到最高境界,揭示了自然萬物在內外因素的作用,實現自然萬物產生、變化、發展的六十四條基本規律;三是孔子為《易經》創立的《十翼》(又稱《易傳》,用文字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八卦的卦名、六十四卦卦辭、爻辭要義,使《易經》完成了全面性、系統性的飛躍,準確表述了《易經》創立目的——實現自然和諧(世界大同)。

古文字研究學派認為,《周易》的精髓在於爻辭,而《周易》爻辭反映的,恰恰是上古時代的社會生活。歸納起來大致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有關狩獵與畜牧生活的描述;二是有關天災的描述;三是各種各樣祭祀活動的描述;四是婚姻家庭的描述;五是政治生活和戰爭的描述。這些具體細膩的描述,為後代了解上古先人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多方位的視角。

歷史發展研究學派對《周易》是愛不惜手的,認為從中可以找回上古失落的文明。《周易》相當完整地記錄了周民族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通過用上古資料互相印證,可以證明《周易》是反映周人成長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通過上述的梳理,不難發現,易家這派的觀點最接近哲學的概念,比較完整地闡述《周易》卦、辭、爻三者的辯證互證關係。古文字研究學派固然能從文字考訓中糾正《周易》文本出現的誤傳,精彩地從古文字中再現上古社會生活風貌。但是,卻總是不能完整地回答卦象與爻辭的內在關係,無法解構卦、辭、爻互動的那份精彩。歷史發展研究學派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可以通過史料互證很獨到地提出《周易》是周民族成長史的載體,可總是無法解開《周易》如何能夠成為本民族未來命運諮詢系統這個關鍵問題。《周易》的精彩一個是運動互變觀,一個是從自然引入社會和諧觀,社會和諧觀比較容易理解,但運動互變觀這個問題因為太玄乎了,不解決這一難題,就無法把握《周易》。

學習《周易》的現代意義

一是增強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思維方式,糾正人們違反自然規律,自以為是的觀念,牢牢確立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的理念。二是強化認識人生旅途小走彎路的應變之道;三是牢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基本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為走好人生之路開闢坦途。

推薦閱讀:

易學縱橫談(3)玄學的奧秘
長壽老人的飲食;世界「長壽村」的奧秘
[轉載]金鎖玉關之奧秘
(13)干支曆法的奧秘1
你所不知的「桃花」奧秘

TAG:周易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