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點江山》———觸摸歷史上最動人的胭脂痕迹(2)
05-31
《「脂」點江山》———觸摸歷史上最動人的胭脂痕迹(2)
美人小傳
長孫皇后(601-636),長安人,祖先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長孫晟隋時官至右驍衛將軍。她從小愛好讀書,通達理儀,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極以後,被立為皇后。 長孫皇后生性節儉,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為限,從不鋪張。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彌留之際,與唐太宗最後訣別。她用盡氣力對太宗說:「我的家族並無甚麼大的功勛、德行,只是有緣與皇上結為姻親,才身價百倍。要想永久保持這個家族的名譽、聲望,我請求陛下今後不要讓我的任何一個親屬擔任朝廷要職,這是我對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著的時候對國家並沒有絲毫功績,所以死後也千萬不要厚葬,僅因山而葬,不起墳墓,不用棺槨,所須器物,都用木、瓦製作,儉薄送終。如能這樣,就是陛下對我的最大紀念。」說完不久,就死在後宮立政殿,年僅36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德順聖皇后。 美人傳奇 愛護丈夫以情為本長孫皇后是隋朝一位將軍的女兒,身上流有鮮卑族的血液。《唐書》上說她「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自小便顯示出非凡的一面。她的舅舅高士廉曾給她算過卦,卜卦的人說她「坤厚載物,德合無疆」,貴不可言,以後必將「輔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 這自然是史官的奉迎和迷信的附會,但她的性格中,確實有一種剛柔相濟的迷人力量,溫敦大氣和端莊文雅如此和諧地體現在她身上。她十三歲時便嫁給比自己僅大兩歲的李世民為妻,恩愛異常。李世民是一位了不得的大英雄,十八歲時便勸自己的父親李淵起兵扯起義旗,反對混蛋皇帝隋煬帝楊廣,終取得天下。在這個過程中,長孫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賢內助,幫了不少忙。 當初,天縱神武、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並不甘只做一個小小的秦王。因此,他積極收攏人才,暗暗積蓄力量,或是招募如尉遲敬德、秦叔寶等大批驍勇武將,或是禮賢長孫無忌、房玄齡等諸多名士文臣,先期建立自己的「影子」內閣,為奪取皇位做好準備。因此他的天策府,當時有「小朝廷」的叫法。這也就難怪當時有人對李淵說:「秦王恃他大勛,不服居太子之下。」 為了博取父親的好感,也為了「隱太子猜忌滋甚」,長孫氏便在丈夫的授意下去皇宮做「卧底」,「孝事高祖,恭順妃姘,儘力彌縫,以存內助」,這樣,一方面可以穩住老父的情緒,也可以積極探聽太子黨及朝廷的風向。估計後來李世民向老父親告太子「淫亂後宮」的狀,她也搜了不少材料,做了不少工作。於是,後來當李世民精心策劃並發動「玄武門之變」,乾淨利索地除掉自己的政治對手(也是自己的親兄弟)時,長孫氏才會「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後來,在她病死前還親自囑咐太宗,對當時兵變的功臣房玄齡要「非有大故,願勿棄之」,因為「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秘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泄」,這說明長孫皇后有一個冷靜的政治頭腦,她早就充分認識到政治鬥爭中「奇謀秘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對於丈夫「親執弓射殺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未來的長孫皇后並未抱「婦人之見」,哭哭啼啼,而是心安理得地跑到一線,親自犒勞慰問,這不但說明她有著過人膽識和理性智慧,而且見證了她對丈夫的愛有多濃、情有多深。 輔佐君王以賢為本
雖然後世對李世民以殺弟弒兄的非正常手段取得皇位而喋罵不休,可實事求是地講,他是一個好皇帝。他剛即位後,便命令「縱禁苑所養鷹犬,並停諸方所進珍異」,還放「掖庭宮女三千餘人」,政尚簡肅,如此這般,自然天下大悅。 大概正是長孫氏在玄武門事變中表現得體,李世民才會如此敬重她,即位後馬上立為皇后,而且常常和她「論及賞罰之事」。長孫皇后雖然很有見地,可她有自己的原則,深知古來婦人亂政專權的禍害,因此她引用古人「牝(母)雞之晨,惟家之索」的話,說:「我一個婦道人家,怎能隨意議論國家大事?」有意思的是,唐太宗還是很固執地講給她聽,但她保持沉默,「竟不之答」。 不過,關鍵時刻,該說話時她還是會說。但她懂得如何巧妙利用母性和妻性的「潤滑劑」,使得太宗得以溫柔而不傷體面的提醒。《資治通鑒·唐紀十》里記載有兩件小事,最能說明問題。 說有一次長樂公主出嫁,因為她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掌上明珠,所以想所配嫁妝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出嫁時正逢唐初百業待興之際,因而嫁妝比較簡樸;而長樂公主出嫁時已是貞觀盛世,國力強盛,要求增添些嫁妝本也不算過分。可魏徵聽說此事後認為長樂公主之禮若過於永嘉公主於情於理皆不合。唐太宗對魏徵的意見本來是不以為然,就隨口告訴了妻子。長孫皇后不以為怒,反以為喜,讚歎道:「妾亟聞陛下稱重魏徵,不知其故,今觀其引禮義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然而又巧妙地補充道:「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顏色,不敢輕易冒犯;魏徵以人臣之疏遠,能抗言如此,實為難得,陛下不可不從啊。」後來,長孫皇后還稱派人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溫言勉勵他。 還有一次,魏徵不知何故又在朝廷上惹怒了唐太宗。唐太宗罷朝回宮,怒氣沖沖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問是為誰發這麼大的脾氣。天子說是魏徵,因為每每當廷給他難堪。長孫氏沒說什麼就退了下去,換了一身莊重的朝服站在庭前。李世民很驚訝地看著盛裝的妻子。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唐太宗聽了先是一怔,即而欣喜,臉上烏雲一掃而空。
也許正是「淑問不已,柔風允塞」的長孫皇后,賜予臣子溫柔的力量,使得魏徵犯顏直諫多了幾份豪然的底氣,也使得冰冷的政治有了一點人性的溫度,終也成就了一位聖明的君王。直到生命的最後,長孫皇后還惦記著「譴歸第」的賢相房玄齡,向她深愛的君王提醒賢臣的價值,為她關心的臣子爭取報效的機會。 治理後宮,以德服眾 作為母儀天下的榜樣,長孫皇后深知她的舞台在什麼地方。她也深知皇宮人性的微妙和關係的複雜。因此,最好的治理辦法便是以身作則,以賢淑無私的德行默默感化,為後宮表率。史書上盛讚她的簡樸。不僅她自己的服飾什物非常簡樸,而且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為限,從不鋪張。 就是對自己的兒子,也同樣提出克制物慾的要求。當時太子李承乾的乳媼遂安夫人奏請增加東宮什器,長孫皇后便直截了當地告誡說:「太子患無德與名,器何請為?」不留餘地地拒絕了東宮增加用度的請求。但對於後宮宮人,她又是極其寬容的。每逢後宮有人惹怒了皇上,她會先順著皇帝的意思將其「繩治」,可等皇帝怒氣消了,她又多半會替其開脫,「終不令有冤」;當時,有個妃子生下豫章公主便不幸死去,皇后就將其收養身邊,視為己出;如果下邊的妃子宮人有了病,她也會派人送葯,並親自前去看望撫慰。正是這些溫馨感人的細節,終使得「下懷其仁」,後宮終不再冰冷,而呈現出一派祥和溫馨的氣氛。
當初,長孫皇后還搜集了古代婦女的事例,親自編撰了一本《女則》,共十篇,在裡頭批評了漢明德馬皇后不能「檢抑外家,使與政事,乃戒其車馬之侈,此謂開本源,恤末事」。而她寫這本事的目的只是為了「自檢」,並沒有留傳後世的野心。等她去世後,才被呈奉給皇上。唐太宗看了後痛哭不已,給身邊的臣子看,說:「後此書可用垂後,我豈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
自醒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清醒地面對現實的人生。當初,李世民預備起用妻兄長孫無忌來輔政的時候,長孫皇后就堅決地表示反對。因為她認為這樣會重蹈漢代呂、霍的覆轍,使朝廷和自己的家族都捲入本可避免的政治旋渦里。後來,在她病情漸有不起之勢時,太子李承乾建議奏請大赦囚徒,度人入道,為母后祈福,可她堅持不許,因為她清醒地知道「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為惡。若行善無效,何福可求」。她深明大義,終不願因為自己而亂了國家的法度。就是在她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但這一次,皇帝沒有聽她的話,他下令建築了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並在墓園中特意修了一座樓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隨時憑高遠眺。他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賢妻的敬慕和懷念。 她匆匆地走完了她三十六年的人生歷程,雖然短暫,但並不影響她的完美。在她當皇后時,朝野上下都是一片贊聲,便是後世,史筆所記也給予她「乾坤輔佐之間,綽有餘裕」的高度評價。 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在《觀世音經信箋注》中所載,長孫氏小字「觀音婢」,那麼,這是民間善意的附會還是一種奇特的巧合呢?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只需記得,歷史的長河裡,一位菩薩心腸的皇后,曾經留下永久的感動和溫暖的傳奇。千古一嘆 正如《劍橋中國隋唐史》中總結的那樣:「貞觀之治」的概念一直是有力的政治象徵,不僅終唐之世如此,而且對整個中國歷史說來也是如此。它甚至可以成為蒙古的忽必烈、滿清的乾隆和日本的德川家康的政治樣板。那麼貞觀之治象徵什麼呢?「象徵著君明臣賢;文治武功皆有可觀;還比較隱蔽地象徵了操控歷史話語的士大夫們所信奉的政治理念最大限度地得到實踐的機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帝王對個人慾望的剋制,這也就意味著生活上樸素和政治上納諫。」 那麼,懷念這個時代的同時,不要忘了,創造這個神奇時代君王的背後,還有一位偉大的女性長孫氏。 美人語錄 《春遊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註:錄自全唐詩,題為長孫氏所作,排在武則天之上。 美人地理 昭陵陝西西安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於禮泉縣城東北20多公里處。陵園周長60多公里,總面積2萬餘公頃,陪葬墓180餘座,被譽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園。 從唐貞觀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的二十九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 文成公主 來自大唐的「天使」她為何要下嫁吐蕃 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松贊干布,並非出於她的本意,而是緣於唐王朝的邊疆政策。唐朝初期,趁「中國新定」,周邊諸多少數民族政權不斷侵擾發難,「邊患紛爭」實為中央政府最頭痛的問題之一。若要根除邊患,不外乎兩種辦法,或是「發兵殄滅之」,或是「與之婚姻」(即和親)。兩者相權取其輕,對剛剛安定的唐王朝來講,「和親」不失一種好的緩解策略和解決辦法。對此,唐太宗也有著清醒的看法。他知道,若以戰爭手段解決,痛快是痛快,可「兵凶戰危」,不見得有好結果。而採用和親政策,雖有些不痛快,可為天下百姓計,「苟可利之,何愛一女!」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在「用兵」時機不成熟的前提下,唐太宗曾先後將弘化公主和新興公主分別嫁給吐谷渾王和薛延陀的大汗。 也在這個時候,吐蕃的贊普棄宗弄贊(即松贊干布)勢力日漸強大。當時的松贊干布還很年輕,也就十七八歲的年紀,聽說突厥和吐谷渾「皆尚公主」,很是羨慕,便在貞觀十年(公元636)派使者帶著大量金銀珠寶,向唐太宗「奉表求婚」。然而唐太宗不知出於什麼考慮,竟沒有依允。根據《舊唐書》等史料記載,可能是緣於吐谷渾王的挑撥離間。想來也能理解,吐谷渾王對於這位野心勃勃的「強鄰」,自然不會持什麼好感,他大概也不願意看到吐蕃同樣成為大唐的附馬,從而失去自己的重要性。 吐谷渾王的「小動作」大概做得很到位,大唐的接待工作也「禮遂衰」,這都使得吐蕃的使者很不舒服,回到吐蕃後向松贊干布添油加醋地訴說了一番。惹得年輕氣盛的松贊干布大怒,遂發兵攻打吐谷渾,據其南境;接著又進擊党項、白蘭諸羌,然後親自領兵二十餘萬,直逼唐之松州(今四川松潘),說是「來迎公主」,並威脅說:「若大國不嫁公主與我,即當入寇。」一代英主的唐太宗豈能被這「逼婚」的架式嚇倒?遂派大將領兵騎五萬,「擊之,斬千餘級」。松贊干布「大懼」,知道不是大唐的對手,遂「引兵而退,遣使謝罪」。這位可愛執著的藏王,率兵侵擾的目的太過單純,也就想給自己娶個大唐的公主做媳婦。不甘心的他,又派出能說會道祿東贊(吐蕃的宰相)。帶著「黃金五千兩,寶物珍玩數百件」的厚禮,到長安再次請婚。這位「雅有節制」的祿東贊果不負贊普厚望,一番對答,「進對合旨」,令唐太宗很是敬重,婚事也就自然而然定了下來。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於松贊干布。並派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松贊干布終於如願以償,非常高興,親自率部屬到柏海(今青海扎陵湖鄂陵湖)迎接,從此,吐蕃與大唐成為「甥舅一家親」,換來「數十年間,一方清凈」的良好局面。
她幸福么?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文成公主嫁給的是一位英雄。 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2代贊普,他本名叫棄宗弄贊,松贊干布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為深沉寬厚傑出能幹的男子。《舊唐書》贊他「性驍武,多英略」,他「弱冠嗣位」,面對父王被人毒死,內部諸族紛紛舉兵叛變,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勢入侵,蘇毗舊貴族預謀「復國」等內困外擾的嚴重局勢,沉穩果敢,有勇有謀,以強硬手段應付叛亂,經過3年征戰,終於穩定了局勢,再次恢復了吐蕃的統一,建立了東與大唐的涼、松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印度)的強大吐蕃王朝。 身為英雄和藏王的松贊干布,身邊自然不缺女人。除卻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三位藏族妻子外,他還在迎娶文成公主的前一年,娶了尼泊爾的墀尊公主為妃。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時,風華正茂,年僅25歲,當時的文成公主正值二八芳齡,從年齡上判斷,兩人應該還算般配。雖然已經有了前面的幾位妻子,不過松贊干布對於這位大唐公主依然極其寵愛,在五名妃子中惟獨給她加了「贊蒙」(王后)的封號。他曾說過:「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由於當時的藏民族還習慣住在黑色氂牛毛編織成的帳篷中,考慮到文成公主住不慣,松贊干布還特地在拉薩瑪布日山(今布達拉山)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宮室。 史書上記載著一個有趣的細節,那就是李道宗為其主持婚禮時,松贊干布「嘆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由此可見當時他已經被大唐高度發達的文明深深折服了。所以後來文成公主不喜歡當時藏人「赭面」的習俗,他馬上就下令在全國禁止。大概也是受文成公主的影響,松贊干布「漸慕華風」,脫去「氈裘」的衣裳,改穿凌羅綢鍛製成的唐裝了(直至近代,西藏的高級官吏仍戴源自唐代進士的金翅白紗帽)。另外,他還派吐蕃的貴族子弟「留學」長安,學習《詩》、《書》等漢學典籍,並請來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和這樣通情達理、好學上進的藏王相處相愛,文成公主應該還算是幸福的吧。 遺憾的是,據《吐蕃歷史文書》推算,他們相愛不到9年(一說3年),松贊干布便於藏曆的狗年(公元650)不幸病逝。更令人遺憾的是,大概是環境氣候和身體素質的原因,文成公主也沒有子嗣。所以松贊干布去逝後,文成公主又一個人孤獨地在藏地生活了三十年,直至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病逝。這30年里,關於文成公主的事迹,正史上沒有其他文字記載,只是後來的一些高僧傳記里有零星記載,說是唐時走唐蕃古道到印度取經的一些和尚曾受過她的款待。想來,這樣做,是緣於她太過寂寞的原因吧。在她有生之年,對於中原故土的思念和眷念,也就只能寄希望於路過的苦行僧身上了。偶爾聆聽風塵僕僕的鄉音,便是片刻,對她而言,也算是莫大的幸福了! 文成公主的功勞 在文成公主去世的30年後,唐中宗準備將大唐的第二位公主——金城公主下嫁給吐蕃的贊普時,曾制詔總結唐的和親政策,並誇讚到「自文成公主化往,其國因多變革。」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文成公主不但成功地改造了自己夫君松贊干布,同時也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藏區的社會面貌和生活狀況。 據史料統計,文成公主入藏時,除卻帶去寶貴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和大量珍寶綢緞外為嫁妝外,還特地帶去了360卷經書典籍,其中有歷算卜筮典籍300種,能治404種疾病的醫方100種、醫療器械6種、醫學論著4種、營造和紡織等工藝著作60種(一說是24種),另外,還有多種食物、飲料、寶器、服飾以及蔓菁等農作物種子。除此之外,松贊干布在文成公主的聰明指點下,一方面「走出去」,派遣大量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歷算、醫學、經史等,無所不包,另一方面「請進來」,請求唐王朝以政府的名義,派遣蠶桑、碾磨、造紙、釀酒、雕刻、制墨等工藝匠人進藏,從而極大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按《西藏王統記》里的說法,文成公主不僅為西藏帶來了茶葉,便是配以乳酪和酥油的「酥油茶」,也是由文成公主發明創造的。西藏山南地區,至今還流傳著一首《公主帶來龍紋杯》的民謠,歌中唱道:「龍紋茶杯啊,是公主帶來西藏,看見杯子啊,就想起公主慈祥的模樣……」由此可見,當年文成公主除卻帶來茶葉之外,還帶來了茶杯、茶具等飲茶用具。而在西藏民間傳說中,文成公主帶來的還遠不止這些。水磨技術、紡織技術以及釀酒技術,也都是由這位傳奇的公主帶給西藏人民的福祉。 而在民族傳說中,和文成公主有關的,最流傳、最傳奇,也最有影響力的便是文成公主在拉薩修建大小昭寺的故事了。也正是文成公主帶來了唐朝先進的建築技術和大批熟練工匠,才使得大、小昭寺得以修建成功。按《教法史》的說法,在墀尊公主建大昭寺失敗後,大小昭寺都是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兩寺同日開工、同日建成、同日開光。當然,民間傳說的文成公主洞曉堪輿之術,幫墀尊公主施法震魔,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了。 而在藏傳佛教里,文成公主除卻修建了大小昭寺外,藏地其他的佛教建築,除大量的寺廟外,便是佛塔、石獅、大自在神像、大鵬金翅鳥、白海螺等,也都與她有關,也正是在她的努力下,佛教才開始在雪域高原上紮根開花。當然,這種說法雖有善意誇張之嫌,可由此看出文成公主在藏族歷史中的巨大影響力了。如今文成公主的名字,在西藏民間依然是家喻戶曉,老百姓親切地尊稱她為救助度母(「度母」,意即菩薩),以此表達對她和她所帶來的變化的感恩之情。 如今,大昭寺的配殿里依然尊奉有她的塑像,牆上繪有關於她的壁畫,香火俱很旺盛,拜者很是虔誠。香魂歸於這片「高國潔地」的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虔誠的信仰里,已由「人主」變為「天神」,應該不會再煩惱、再孤獨了吧。 千古一嘆 當年,她有佛祖的護佑,如今,她也升華為「神」,和佛祖一起護佑這片美麗的土地和善良的人民。雪域高原的藍天白雲,曾見證過這一切,也相信這一切。楊玉環 美麗是一種罪過
這位以胖為美的楊貴妃,是最簡單的美人,是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題記 她叫玉環么? 大名鼎鼎的楊貴妃,芳名是什麼,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兩《唐書》里沒寫,《資治通鑒》里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大中九年(855),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一百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里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即鄭嵎的《津陽門詩注》里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玉環是真名,玉奴是昵稱吧。 但不管楊貴妃叫什麼,那個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歡。說他是老男人,一點不假,開元二十八年(740),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楊氏才22歲,而他已經56歲了。老是老點,可他是皇帝,歷史上稱他為唐玄宗,所以能夠為所欲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麼,而且也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嫁給的是自己的兒子,他要是喜歡,便一定要奪過來。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之前,她已經嫁給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時宮廷「胡風」剽悍,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就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麼「人倫之理」。但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並賜道號「太真」,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更方便他們偷情。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急待地將楊氏迎回宮裡,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制)也都是皇后級別。 對此,唐人李商隱有話要嘆。他在《驪山有感·詠楊妃》里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看來壽王真是鬱悶至極,尷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顧人倫,依然要奪子所愛,那就只能感嘆楊玉環的美色太有誘惑力了。不過,根據常理推理,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可能並不僅是貪圖美色和床笫之歡,而是將她當作生活體貼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猶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侶。 正如《舊唐書》所述:「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而《新唐書》里的評語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專房宴」的提示。後世諸多文學作品,極盡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貴妃「以色邀寵」的本領,我以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當然,再老的男人,對於美色還是很受用的。何況這位美人兒長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是她寫的么? 楊玉環除卻容貌出眾,更令玄宗神魂顛倒的是她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這就難怪他會將她視為自己的藝術知音和精神伴侶。這一點,從他「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的欣喜語氣里便可聽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對曲樂、舞蹈都頗有研究,不少貴族子弟曾在梨園都受過他的訓練。《舊唐書》里記載,玄宗曾組建過「宮廷樂隊」,選拔子弟300人,宮女數百人,招呼他們作指導。對於這樣很有才情的「藝術」帝王,精通音律的楊玉環自然顯得格外有魅力。據說有一次,玄宗倡議用內地的樂器配合西域傳來的5種樂器開一場演奏會,貴妃積極應和。當時貴妃懷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輕歌曼舞,晝夜不息。對此,白居易有詩為證:「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另外,楊玉環還是個擊磬高手,她演奏時「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梨園弟子,莫能及之。」玄宗為討得美人歡心,特意令人以藍田綠玉精琢為磬,並飾以金鈿珠翠,珍貴無比。 我們都知道,楊玉環體態豐腴,以「胖」為美,可這並不影響她成為一個舞蹈高手。而且她最精通的還是節奏很快、身姿靈巧的胡旋舞。相傳李隆基創作出《霓裳羽衣曲》後,楊玉環只是稍加瀏覽,很快就編配出《霓裳羽衣舞》,然後依韻而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非常漂亮。看到心愛的貴妃對自己的樂曲領悟力如此好,表現力如此強,令玄宗興奮不已,禁不住親自為愛妃伴奏。在這個配舞中,楊玉環吸收了傳統舞蹈的表現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藝的迴旋動作,使得整個舞蹈飄忽輕柔,綽約多姿,與樂曲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和諧境界,成為唐代樂舞中的精品。這個舞蹈也因為貴妃的功勞,很快就成為宮廷舞蹈,為此還專門成立了宮女「培訓班」,分別進行學習和演練。 《資治通鑒》記載:上皇每酺宴,先設太常雅樂坐部、立部、繼以鼓吹,胡樂、教坊、府縣散樂、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又出宮人演《霓裳羽衣》;又教舞馬百匹,銜杯上壽;又引犀、象入場,或拜或舞。這種容舞蹈、音樂、雜耍、動物演出於一體的盛大演出,聲勢可謂浩大,其中,肯定少不了楊貴妃的主意。 她嘗過鮮荔枝么? 《唐國史補》載:「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關於這一「飛馬獻荔枝」的說法,最有名的莫過杜牧的《過華清宮》詩: 長安回望綉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關,無人知是荔枝來。 對於這個說法,後人歷來有不少質疑。一種說法是說玄宗只在冬春幸驪山的華清宮,而那個時節新荔枝還沒成熟,所以批評小杜此詩「失實」。而陳寅恪的考證更為有力。他在《元白詩箋證稿》說:「據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資料,時間、空間,皆不容明皇與貴妃有夏日同在驪山之事實。杜牧、袁郊之說,皆承訛因俗而來,何可信從?」,然後又批評歐陽修《新唐書·禮樂志》采袁郊《甘澤謠》之說「殊為可惜」。 我們不妨再從常識入手來分析這個問題。眾所周知,荔枝不易保鮮。白居易《荔枝圖序》里就有「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之說。而在蔡襄的《荔枝譜》里,則斷言「雖曰獻鮮而傳置之速,腐爛之餘,色香味之存者亡幾矣,是生荔枝中國未嘗見也。」持此相同看法的,還有曾鞏的《福州擬貢荔枝狀》,上述:「生荔枝留五七日輒壞,故雖歲貢,皆干而致之。」 再從「貢地」的角度來看。有說來自南海,有說來自四川,也有「洛陽取於嶺南,長安來自巴蜀。」的「並進」說。而清吳省欽在《涪州貢荔枝辨》乾脆全盤否定,認為「涪之荔枝,妃固無由嗜之也。」那麼,就假定荔枝來自涪州,根據張岱的《夜航船》載:「唐天寶中,貴妃嗜鮮荔枝。涪州歲命驛遞,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的說法,送至長安的已經是「輒壞」的臭荔枝了。 縱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推理,那就是除卻她小時候在四川可能嘗過鮮荔枝外,做了貴妃後的楊玉環是沒有機會吃到新鮮荔枝的。 也就是說,後人的諸多感嘆,包括「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的恐怖想像,無非是「紅顏禍水論」的褊狹思想作祟,美人也就是這樣被合理歪曲、口水淹沒的。 她淫亂么? 關於楊貴妃的「穢事」,以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一六所載的貴妃為安祿山「洗兒」之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 司馬溫公書中如是說:「祿山生日,上及貴妃購衣服……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裹祿山……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復厚賜祿山……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 司馬溫公學識淵博,治「史」嚴謹,可為了給帝王編一本好的「素質教育」教材,竟然腆著老臉,棄正史不顧,只是把污水往楊玉環身上潑。對此,許多人都看不慣。清代編的《歷代御批通鑒輯鑒》里,曾明確地指出:「通鑒載……考此皆出《祿山事迹》及《天寶遺事》諸稗史,恐非實錄,今不取。」清代著名學者袁枚更直接地為貴妃鳴不平:「楊妃洗兒事,新舊唐書皆不載,而溫公通鑒乃采《天寶遺事》以入之。豈不知此種小說,乃村巷俚言……乃據以污唐家宮闈耶?」而關於《天寶遺事》一書,早在南宋初,洪邁先生便指出其「固鄙淺不足取,然頗能誤後生。」真是不幸言中,貴妃洗祿兒的訛傳,竟被一位老學究堂然放之正史,一訛千年! 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舊《唐書》楊貴妃傳:「(楊妃)有姐三人,皆有才貌。……並承恩澤,出入宮掖。」 但牽出個安祿山來,則另有所據:李肇《國史補》卷上:「安祿山恩寵寢深,上前應對,雜以諧謔,而貴妃常在座。詔令楊氏三夫人約為兄弟,由是祿山心動。及聞馬嵬之死,數日嘆惋……」 這裡需要解釋的是玄宗為何要「詔令楊氏三夫人約為兄弟」。根據唐崔令欽《教坊記》記載:「坊中諸女,以氣類相投,約為香火兄弟,……兒郎既聘一女,其香火兄弟多相奔,雲學突厥法。」 如前所述,唐時「胡」風盛行,其實也是上古姊妹共夫風俗的遺存罷了。楊氏三夫人全都結過婚,又不是皇帝的妻妾妃嬪,怎能隨便「承幸」?那麼三夫人只有按「突厥風俗」,以貴妃姐妹的名義「約為兄弟」,這樣才可「並承恩澤」,名正言順地和玄宗發生性關係了。因為當時是一種社會風氣,所以杜甫才可以不避聖諱地寫道:「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涴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然而,這種社會風氣只是對男性或者皇權的縱容,對於女性並不盡然,特別是貴為皇帝的寵妃,更不可能,也絕不允許隨意出入宮掖。祿山「心動」,只是羨慕唐天子的艷福罷了。而後來安祿山認小他20多歲的楊貴妃作乾娘,只是狡黠的安祿山欲討好唐玄宗的無恥手段罷了。再看看患有嚴重肥胖症的安祿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祿山肚大,每著衣帶,三四人助之,二人抬起肚……」退一萬步講,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這樣之人,又憑什麼來打動尊貴美麗的楊貴妃? 她是如何死的? 李隆基雖年長玉環34歲,可也曾是一個雄才大略,開創「開元盛世」的明君。但在達到人生的頂峰時,驕奢心難免會代替求治心。特別是50多歲後,自己心愛的妃子離他而去,感嘆生命無常,也漸漸對政治失去興趣,後在宰相與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倦怠政事,任由李林甫等專權擅政,自己雖然落個清閑,卻也埋下了禍根。也就是,「從此君王不早朝」,並非全因楊玉環而突然轉變。便是唐玄宗後來重用楊國忠,雖有討好貴妃的一面,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牽制李林甫的專權。 但不論如何,皇帝迷糊了,帝國的災難遲早會來。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行奪取皇位之實,起兵反叛。不到一年的時間,叛軍便逼近長安。於是,玄宗倉皇入川,途經馬嵬驛時(今陝西省興平縣西),軍隊嘩變,逼玄宗誅楊國忠,賜楊貴妃自盡,時年38歲。 對於她的死,有多種說法。除卻被縊而死的主流說法以外,有說她血濺馬嵬驛,殆於亂軍之中,有說「使人牽之而去」,流落民間,更離奇的說法是楊貴妃逃亡日本或遠走美洲。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楊貴妃之死的傳說愈來愈生動,當然,離史實也愈來愈遠。 其實,楊貴妃在馬嵬驛必死無疑。從馬嵬驛事變的形勢來看,楊貴妃是非死不可的。縊殺之後,屍體由佛堂運至驛站,置於庭院。唐玄宗還召陳玄禮等將士進來驗看。這一點在諸多史籍典冊里都有明確一致的記載。 當這位美人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傳奇也到達了高潮。絕色美人終是香消玉殞,可香魂不散,故事不絕。諸多幽怨,諸多是非,還是去另一個世界裡清算。對此,清人袁枚慨然寫道:「到底君王負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輕,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千古一嘆 她本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女人。 她的生命歷程也非常簡單,除卻「先嫁子後事父」的倫理尷尬外,她短暫的一輩子幾乎就是痛快淋漓地做了一次被寵壞的女人。她就是一個天性快樂、單純、沒有心機的胖美人,她的眼裡沒有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男人,而她也只想好好做個女人,於是,她撒嬌,她扮痴,她任性,她胡鬧,因為她是真愛,所以她不顧忌規矩,不需要心機,但終贏得那個男人的心。 她的成功,在於她懂得如何做一個純粹的女人;她的失敗,只在於她錯生了時代。 美人語錄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美人留芳 白居易《長恨歌》 清·洪升《長生殿》傳奇 京劇《百花亭》、《貴妃醉酒》、《太真外傳》、《馬嵬坡》等 美人地理 貴妃墓今陝西興平縣有楊貴妃墓,佔地3000平方米,墓側有李商隱、白居易、林則徐等歷代詩碑。 華清池臨潼驪山北麓有華清池,傳為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遺迹,其中尤以「貴妃池」更為著名,傳為楊貴妃專用的浴池,故又稱「妃子湯」,池側有「涼發亭」,傳為貴妃浴罷涼發梳頭之處。推薦閱讀: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12
※揭秘歷史上的大玉兒孝庄與多爾袞,孝庄真的曾經下嫁多爾袞嗎?
※被遺忘的太湖石
※【乾貨】人教版歷史必修一筆記(一)
※什麼地方的村民修路挖出古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