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和《夏洛特煩惱》其實是同一部電影

這盛世如導演們所願,在暑期檔的票房大捷之後,《港囧》領銜的國慶檔瘋狂擋不住。


《捉妖記》在票房王座上屁股都沒坐熱,《港囧》就把它創下的每個記錄都刷新覆蓋,而《大聖歸來》創下的口碑製造十億神話,正在被新黑馬《夏洛特煩惱》步步緊逼。


那些年,影評人說的「國產片透支信用」的論斷,如今看來不值一提。國產片在無數爛片和票房狂歡之後,水準正在穩步提升,尊嚴正在逐步拾回。


《港囧》的票房和《夏洛特煩惱》的口碑,一起製造了「國片雄起」的美好景象。——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

一個有趣的事,我們完全可以把《港囧》和《夏洛特煩惱》放一起,把它們當做中國電影的一體兩面:前一個口碑慘淡但票房無敵,後一個好評如潮卻要排隊才能拿到逆襲牌。這兩部戲不只是類型一致,整個故事和價值觀也極其相似。


兩部戲的男主角,都是一個陷入家庭危機的中年男人。《港囧》里的徐來是疲憊不堪的倒插門,因為無法讓妻子懷上孩子,讓他成為全家的玩笑題材。而在《夏洛特煩惱》里,「裝雞毛」的夏洛也好不到哪裡,同學聚會上他算是花式出糗。


徐崢和沈騰的形象模糊起來,你簡直可以把他們調換,沈騰在香港怒斥娘家人的無節制壓迫,或者徐崢老黃瓜刷綠漆和來自中學的小三肉搏。


在失意的中年男身邊,標配一定是甘願犧牲至死方休的原配。菠菜願意為徐來放棄香港交換生的前途,更有砸錢買農場的大手筆;而馬冬梅為了保護夏洛,直接去小樹林大戰流氓,又或者搬磚怒拍巨星那姐。


趙薇和馬麗也模糊了,把她們交換一下似乎也都成立。


非只如此,兩部戲裡都有一個容易推倒、立場飄忽的綠茶小三;都有一個全場搞笑、插科打諢的身邊馬仔。就算我們不論人物,兩部戲都有一個超乎現實的故事背景(香港和中學),而故事的結尾如出一轍,在一場尋找小三的春夢之後,失意中年男幡然醒悟,重返現實生活。

最為巧合的是,徐崢和沈騰在音樂上也不約而同,一個用大量的粵語歌點出城市,另一個則用大量流行曲點出時代。而兩部電影由音樂而起,又都打出了那張叫做「懷舊」的牌。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先後看了兩部戲,難免會有一點恍惚,你把他們的人物和故事交換一下,似乎沒什麼影響。


那麼,區別在哪裡?


《港囧》的票房成功,當然有昔日《泰囧》積累下來的信譽,而糟糕的口碑,也不外乎因為故事沒編圓,徐崢就自顧自在那裡中年危機了。


男主角徐來的整個冒險都不太成立,為了和20年沒見面的初戀女友重逢,甘冒如此大險?這簡直就是春晚小品級別的動機處理。和他搭檔的,戲份最吃重的包貝爾,只能說那是一場災難。


女主角趙薇的戲份,會讓人誤以為她是來客串的。而最亮眼的女配角杜鵑,易推倒的程度讓人驚訝。就算我們接受她和初戀男友一見面就滾床單的劇情,拼了老命去救前男友的現任老婆是個什麼情懷?是要去爭取「中國好小三」嗎?


相比之下,《夏洛特煩惱》倒更像是三年前的黑馬《泰囧》,不生硬,不升華,就是單純的搞笑和溫情。夏洛重返校園的穿越梗,其實和那些重返古代一樣,都有一種智商和時代錯位造成的優勢。這是一個經典的春夢,一個失敗的屌絲忽然成為了關注焦點。


有舞台劇的珠玉在前,《夏洛特煩惱》的故事就很流暢,沈騰率領的開心麻花團隊,在「笑果製造」上又足夠默契,女主角馬冬梅更是沿用了馬麗的一貫形象。這些都讓這部《港囧》的同題作文,在每一個細節上都更妥帖一些。


好的喜劇不只是讓你笑,更要讓你感到舒服,而這種所謂的「舒服」,說穿了無非是故事流暢,動機充分,不生硬拔高而已。至於價值觀和喜劇手段,這兩部戲實在不分彼此。


這就是《港囧》和《夏洛特煩惱》的詭異觀感,它們就好像是兩個團隊拍的同一個電影。《港囧》多了一些中年人的無奈和猥瑣,而《夏洛特煩惱》則更輕鬆自如,起碼不似前者那麼「直男癌」、「自戀狂」。


至於口碑上的巨大差別,我想更多是製作層面上的,真要究其原因,備受期待的徐崢苦大仇深了一些,而輕裝上陣的沈騰更顯出那一點「喜劇的真誠」吧。


推薦閱讀:

生命脆弱,你的內心強大嗎?
相愛容易相處難是對的嗎?
【普賢菩薩陀羅尼】一切如來摩頂,得最上功德、滅一切罪、斷一切煩惱、得大禪定
工作中,遇到領導交給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該怎麼辦?
存善念 息煩惱

TAG:電影 | 煩惱 | 港囧 | 夏洛特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