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理學——《對「偽心理學」說不》讀書筆記

【引言】

每一次,當有人問我:「你是學什麼專業的?」我總是有種複雜的心情,深怕我的答案會引來他們的好奇,疑惑,甚至警戒。也許,是對自己的專業不夠了解,雖然學習了四年,還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才會在別人提問時緊張到語無倫次。

目前,大眾對心理學的認知,或神秘,或萬能。總會有人問我:「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你會不會催眠呢?」「你學心理學的,就不能幫我解決現在的問題嗎?」「虧你還是學心理學的,這點心思都猜不透!」…包括身邊的朋友、家人,面對一個個不知怎麼回答的問題,我只能含糊其辭的應付過去。

雖然畢業已經一年半了,雖然現在做的是互聯網工作,還是沒有放棄過對心理學的探究,甚至越發熱愛。這就是所謂的「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嗎?(好吧,我又偽心理了...)

既然是熱愛,當然會忍不住收集各種資料圖書(本身就有屯書癖),可是走進書店,心理類書架上放滿了各種「心靈能量」「色彩心理」等主題的書,而真正的心理學專業書籍寥寥無幾。不是說那些書不好,如果能讓讀者從中獲益,也不枉它的出版。只是希望,能不能把它們從心理學類的書架移出,至少不會讓大眾誤以為心理學搞的就是這些玩意兒…

現在的媒體如此發達,以... 顯示全文 【引言】

每一次,當有人問我:「你是學什麼專業的?」我總是有種複雜的心情,深怕我的答案會引來他們的好奇,疑惑,甚至警戒。也許,是對自己的專業不夠了解,雖然學習了四年,還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才會在別人提問時緊張到語無倫次。

目前,大眾對心理學的認知,或神秘,或萬能。總會有人問我:「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你會不會催眠呢?」「你學心理學的,就不能幫我解決現在的問題嗎?」「虧你還是學心理學的,這點心思都猜不透!」…包括身邊的朋友、家人,面對一個個不知怎麼回答的問題,我只能含糊其辭的應付過去。

雖然畢業已經一年半了,雖然現在做的是互聯網工作,還是沒有放棄過對心理學的探究,甚至越發熱愛。這就是所謂的「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嗎?(好吧,我又偽心理了...)

既然是熱愛,當然會忍不住收集各種資料圖書(本身就有屯書癖),可是走進書店,心理類書架上放滿了各種「心靈能量」「色彩心理」等主題的書,而真正的心理學專業書籍寥寥無幾。不是說那些書不好,如果能讓讀者從中獲益,也不枉它的出版。只是希望,能不能把它們從心理學類的書架移出,至少不會讓大眾誤以為心理學搞的就是這些玩意兒…

現在的媒體如此發達,以至於心理學也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線,可是,大眾看到的是真正的心理學嗎? 那些活躍在媒體上的所謂的心理學家,是真的心理學家嗎?我不確定,也不想去證實。只是希望他們的每一句話,都能對大眾負責,對心理學負責,對自己負責…

1879年,威廉·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才一百多年的歷史,當然無法與數學、物理等深入人心的學科相比。而且中國的心理學發展較晚,也就幾十年的時間,如何讓大眾這麼快的接受並認識真正的心理學?

如今偽心理行業的迅速發展,讓我深惡痛絕。他們總打著心理學的旗號,開講堂、辦培訓,美其名曰推廣心理學,激發正能量,可實質上有多少科學的含金量? 當然,這些商業行為我無法阻止,也許還會有忠實的學徒來抨擊,試圖維護他們的「精神領袖」。但我只是想用讀書筆記的方式告訴大家,我的專業不神秘,我們必須《對「偽心理學」說不》!

【第一章 心理學充滿生機】

——「用科學的方法尋求對行為的理解。」[p3]

說起心理學,可能多數人只會想到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進而,人們把心理學想成了神秘的催眠、夢境、潛意識,認為心理學研究靠的是主觀性很強的諮詢和分析。所以大家不會想到,「現代心理學所共有的唯一而普遍的特性:用科學的方法尋求對行為的理解。」[p3]

那到底心理學有多少種類呢?曾經,我試圖通過心理學科、心理學家、心理流派、心理研究方法等方面,對心理學做個系統的分類,結果查看大量資料後不了了之。因為心理學幾乎涉及人類相關的方方面面,它的多樣性、廣泛性、交叉性,讓我無從下手。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分支機構[p4、5],裡面包含了心理學研究的各個領域。雖然目前設有50多個分會,如果願意,他們還能在其平級和下屬設立不計其數的更小分支。

上學時,老師和同學總說,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方向非常廣,可以到任何類型的公司上崗。確實,正因為心理學涉及的研究領域如此廣泛,讓我們在就業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可是,又不免在心中暗自懷疑,如果進入了非心理學專業的行業,我們拿什麼與專業人士競爭?正如書中所描述的:「如果一所大學撤掉心理系,他會很容易將心理系的成員派到其他院系去。生理心理學家可以去生物系;社會心理學家可以去社會學系;認知心理學家可以去認知科學的交叉學科院系;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可以去商學院;臨床和諮詢心理學家可以去社會工作、人力資源和教育系…」[p6]那麼,還要心理學幹什麼用呢?如果只是多個主題的簡單統一,心理學存在的價值也太低了吧。

既然心理學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其一,心理學研究採用科學方法來探究人類及動物的所有行為;其二,從這一知識衍生出的實際應用是具備科學基礎的。」「心理學不同於其他行為研究領域的地方在於,它試圖向公眾保證兩點:第一,心理學中有關行為的結論都有科學證據;第二,心理學的應用都源於科學方法,並經過了科學方法的檢驗。」[p8]

但是,總會有人寧願相信某些錯誤的經驗和常識,也不願意通過如此麻煩的科學研究手段去驗證和了解事實真相。「人們拒絕使用科學,而更喜歡利用哲學沉思、神學諭告或世俗智慧去解釋現實世界。」[p9]這使得人們更願意去相信,心理學就是所謂的催眠、心靈能量。

那麼,什麼是科學呢?「科學,是一種思考和觀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運行機制的方法。」也許書中的這個定義不是很標準,但其中所提出的關於科學的三個相互關聯的重要特徵:「應用系統的實證主義;產生公共知識;驗證可解決的問題」[p10]還是很有說服力的。複雜的理論解釋就不在這裡摘錄了,在我看來,如果一件事要認為是科學的,它必須是基於實踐過程中系統觀察的結果,是能夠被任何人反覆檢驗、批評和拓展的,是能夠逐步形成公共的理論依據,用以解決問題的。

所以,且不說那些經不起驗證的偽心理,就連我們熟知的某些常識,也存在著很多誤區。「當我們覺得需要對行為作出解釋時,往往搬出一籮筐關於人類行為的普遍真理、說教和諺語。這些關於行為的常識存在一個問題,它們之中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證偽的。」[p16]

或許,這也是科學心理學難以推廣的原因吧。「常識總是基於一些假設,而心理學對這些假設的經驗基礎進行檢驗」[p19]一旦心理學研究推翻了某個世代相傳的常識,那些常識的擁護者就會起來反抗,試圖阻止我們這些「異類」。

目前的心理學還是一門年輕的科學,它正腹背受敵:「一方面,一些人反對把心理學稱為科學,否認心理學家可以建立關於行為的實證理論。另一方面,另一些人則由於害怕心理學家在某些行為領域揭示的真相會威脅到他們的信仰,而反對心理學家在這些領域進行研究。」[p20]所以,我們心理學人更有責任好好學習研究,讓真正的心理科學早日走進人們心裡。

既然是這樣,那我們該如何來鑒別什麼才是科學的心理學呢?

【第二章 可證偽性】

——「科學只研究可解問題。」[p23]

如何鑒別科學?其實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學了這麼多的知識,我卻對科學的概念雲里霧裡。一直以來,總認為科學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那些未知的領域,那些需要探索的神秘事件都在科學範圍之內,我們普通人是接觸不到的。

還好,及時地從無知中走了出來。現在才了解,科學家所說的科學理論「必須是可證偽的,並且仍未被證偽的。」而當一個理論已經被證偽了,那就不是科學理論了。

「可證偽性」?這是一個有點繞的概念。第一次讀到,只是下意識的從字面意思自作主張的解釋了一下,也即「可以被證明是錯的」。為什麼科學是可以被證明是錯的?如果被證明是錯的,那還叫什麼科學?這是多數人所想不通的。

其實是我們忽略了後半句「並且仍未被證偽的」。科學理論應該具有兩面性,它可以被證實,也可以被證偽。如果某個已經被證實過的理論,在目前人類所知的領域中還沒有被證偽,那它就應該被列入科學範疇,等待後人研究完善。如果這個理論已經被完善了,它也必將被公眾熟知並認可,也即承認它的科學性。

不確定我是否完全表述清楚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果殼網上的一篇相關文章——《來介紹一下「可證偽性」》。

在心理學中,可證偽性也是其鑒別偽心理的一項重要指標。

從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說起。(事先聲明,本人對弗洛伊德理論還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所以某些觀點也僅僅代表現在的認知水平,也許有誤,見諒!)

他的研究方式似乎是從自己經手過的許多個案中總結經驗,然後建立出一套自己的理論,並對那些異常行為做出解釋。在那個時代,他的「潛意識」風靡全球,得到了大批擁護者,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弗洛伊德的理論使用一個複雜的概念結構,在事後解釋人類行為,但並不做事前的預測。」[p26]看似完美的解釋了所有問題,讓大眾產生「原來如此」的心理安慰,卻丟失了科學本質上的可證偽性。

「心理學並不追求那類事後能解釋一切,但事先無法做出任何預測的理論,不追求這種解釋系統所帶來的安逸感。它不接受那些被設計得用不可變、並代代相傳的世俗智慧體系。」[p31]

現代心理學所研究的每個問題,是由一個個實驗,一份份數據搭建的起來的。「當數據與理論不符時,通過對理論進行不斷地修正,科學家們最終構建起能更好地反映世界本質的理論。」[p32]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的弗洛伊德理論發展緩慢,在現代心理學中地位日益下降的原因。

當然,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界的貢獻還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他的精神分析也在文學影視創作方面有著深遠影響。

可證偽性還揭示了科學的另一個真相,科學並非神聖不可侵犯,不能犯錯的。相反,科學理論正是從一次次的試誤中得到了發展。「在科學中犯錯是正常的,對於科學進步來說,真正的危險是人類有一種固有的傾向,即避免讓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情境之中。」[p33]人類總習慣於固執的堅信自己所認可的事物,寧願相信長期以來的錯誤常識,也不願相信事實。

這一章,讀的有點累,寫的也很生澀。不知道自己理解了多少,你們又理解了多少。但需要再次說明的是,雖然認為弗洛伊德理論不具有可證偽性,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是偽心理。沒有讀完全書,就不能輕易下結論;即使讀完全書,也不能僅憑一家之言就否定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界的地位,是吧?

【第三章 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

——「科學不去回答本質主義者的問題,而是通過對概念進行操作性定義得以進步。」[p40]

宇宙是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認為科學家每天思考的是這類「終極」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地心引力究竟是什麼?桌子為什麼要叫桌子?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是那些本質主義者喜歡問的,而科學家對此並不贊同。「科學家之所以質疑那些自稱為終極問題給出絕對答案的人、理論或者觀念體系,一個原因就是科學家認為終極問題是無法回答的。」[p41]

本質主義者喜歡咬文嚼字,他們習慣於「在探求知識之前,過於關注術語或概念的定義。」[p41]但是,「在科學領域,確定某概念的意義,是在於該術語有關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後,而非研究之前。」[p42]「一個科學概念的定義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相關觀測結果的不斷豐富而發生變化。」[p46]這也是之前所說的,科學具有可證偽性。一但有數據證明原有的定義有問題,科學家會根據事實改善他們的理論。「理論術語的用法在科學實踐中不斷演進,而不是在針對文字意義的爭論中獲得發展。」[p47]

高中的時候,我們知道如果要學習某一物理或化學理論,可以有相應的方法測量、實驗。但大眾對心理學領域的操作性定義又了解多少?「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於人格和人類行為的直覺理論,我們用它們來『解釋』我們自己以及其他人的行為。」[p48]我們習慣用這些自我定義的日常用語來框定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學了,進而排斥那些心理學家們定義出來的術語。「例如,當我們聽到『對大樣本的認知任務進行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第一個主成分』這段話時,許多人都意識不到它是術語『智力』的操作性定義。」[p49]而那些「抑鬱」、「焦慮」、「依戀」、「攻擊」等概念,大眾與心理學家的定義必定也是有所出入的。

正因為大家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學概念,導致「公眾要求心理學去回答本質主義問題,而通常其他科學家並不需要回答類似的問題」[p54]一旦心理學無法回答那些終極問題,有些人就開始批評心理學,認為它沒有進步,認為它只是一群人的自娛自樂。

「心理學現在的解釋是對行為的暫時性的理論建構,就目前來說,這些建構在解釋行為方面優於其他解釋。這些建構在將來註定會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實的理論概念體系所取代。」[p55]心理學還在不斷成長中,而它的成長需要克服大眾對它的各種懷疑和揣測。「如果我們想要理性地討論心理學概念,那麼操作性定義是必需的;我們要以一種有條理的方式進行判斷,而不僅僅根據我們自己對某個問題的偏見。」[p58]

如果你對某一個心理學概念有興趣,請不要急著自己下定義,雖然有些是常見的辭彙,但請再仔細理解一下心理學家們研究出來的操作性定義,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第四章 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

——「個案研究和見證作為評估心理學理論和治療的證據是毫無價值的。」[p62]

最近電視上總看到關於江湖郎中行騙的新聞,為什麼明明是眾所周知的手法,還是會有這麼多人去相信?同樣,很多健康產品的廣告,不知道它的療效是真是假,聽了幾個所謂的治癒者描述後,很多人都會蠢蠢欲動,可見個案的威力之大。

不論哪個科學理論,「從個案研究或臨床經驗中獲得的靈感,在特定問題的早期研究階段或許比較有用,因為它們可以提示哪些變數需要進一步研究。」[p62]但是,在科學研究的後期,它不再有效,因為「個案研究和見證敘述都是所謂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較性信息,而這種信息對於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釋來說是必要的。」[p62]

新聞媒體的其中一個特性是時效性,它能確保讀者看到最新的信息。但也正是因為它的「鮮活性」,導致人們總會偏信於某個當前的問題。

飛機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從開發到現在的載人運營,它經歷了上百年的科學研究,人們用無數數據證實了,客運飛機是安全可靠的。可是,一旦發生空難,通過新聞媒體的不斷渲染和報道,公眾在這些「鮮活」的信息里解讀到:「飛機是不安全的,比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不安全,千萬不要去乘坐!」這就是個案「鮮活性」的力量,它可以用一次小概率事件推翻整個科學研究結果,導致公眾偏聽偏信,甚至造成群體恐慌。

再來說說大家感興趣的星座問題。「占星術」、「色彩性格」、「星座屬相」…這些總會把人說的一愣一愣的到底是不是科學?我想答案顯而易見。之前網上有流傳著一張圖,揭示的就是大部分星座中的性格描述都有同樣一句話。原圖找不到了,大家可以百度「過於溫柔 經常把愛人慣壞」這句話,天秤座、雙魚座、雙子座等星座的描述中都有。其實,只要掌握技巧,背誦出這些大多數人的個性描述話語,人人都能進行「性格解讀」。

可恨的是,當前社會,許多人都靠著這種偽科學,靠著公眾的盲信盲從發家致富。偽科學的觀念已滲透了整個社會,從書架上的各類偽心理書籍,到社會中的筆跡學家、占星師、通靈師,人們通過不同方式愚弄著公眾,褻瀆著科學。

總而言之,偽科學的傳播所造成的代價是巨大的。這不僅需要公眾擦亮雙眼、批判選擇,更需要各類社會群體端正科學態度,不讓這些偽科學行業肆意橫行。

【第五章 相關和因果】

——「有相關,並不意味著必然有因果關係。」[p84]

這一章,作者用大量的例子證明了在科學界,面對一個問題,「研究者不僅觀察相關性,還靠真正地操縱關鍵變數來收集數據。」[p85]

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只憑藉兩個事物具有相關性就斷定因為A所以B,那會導致很多武斷的結論泛濫成災,包括世俗觀點。

由於書中的例子大多數與美國的社會文化相關,有些世俗與我國也不盡相同,在這裡不一一介紹了。在此只是摘錄些相關定義,以便日後查詢:

「『虛假相關』:相關的產生不是因為兩個變數之間存在一個可以測量的直接的因果關係,而是因為這兩個變數都與第三變數相關。」[p86]

「方向性問題:當變數A和變數B之間存在相關時,在斷定A的變化引起B的改變之前,我們必須清楚因果關係的方向可能是相反的,即從B到A。」[p90]

「第三變數問題: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並不能預示任何方向上的因果,因為當這兩個變數都和第三變數相關時,該相關還是會出現。」[p90]

「『選擇性偏差』:特定主體和環境變數之間的關係,當不同生理、行為、心理特點的人們選擇不同類型的環境時,就有可能出現選擇性偏差。選擇性偏差造成環境特徵和行為-生物特徵之間的虛假相關。」[p90]

【第六章 讓一切置於控制之下】

——「實驗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縱與控制。「[p115]

小時候看電視時總會有不少節目介紹那些會算術的小狗,人們驚訝於小狗的聰明,認為它有異於同類的特殊才能。因為會算術,所以小狗是聰明的。這個簡單的結論似乎也掉入了前文的「陷阱」中,也許他們之間只是相關呢?

「科學思維所基於的理念是比較、控制和操縱。」[p98]經實驗研究發現,這些小狗的聰明點不在於有算術能力,而是它們比同類更善於觀察主人的言行。每次答題,當接近正確答案時,主人常會做出一些暗示性動作,而恰好這隻小狗夠敏銳,覺察到了這一細微指示。當研究人員將小狗與主人隔離後再給它做算術,結果可想而知,全部答錯!

所以,對於一個現象的研究,不能只是看見它的表面。真正的科學,需要在嚴謹的實驗中得出結論,而在一個好的實驗設計中,「科學家能夠操縱他感興趣的變數,並對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無關變數進行控制。」[p99]

「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通常都與其他許多因素有關聯。」[p110]一個現象的產生並非空穴來風,它是由人們的生活環境、文化氛圍等因素構成。而要解釋這個現象,也並不是僅僅根據世俗觀念可以評定的。這就需要用科學的心理學方法研究論證。為了提高研究的準確性,心理學家常「通過操作和控制來分離變數。」[p110]然後利用實驗組和控制組的數據比較得出結論。

這裡說的有點簡略了,但只是想告訴大家,人類的某些直覺理論並不一定正確。雖然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我們積累了大量的世俗經驗,但它只是自然狀態下的一種自以為是的結論,並沒有對相關因素進行實驗研究。

【第七章 「但是這不是真實的生活!」】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屬於基礎研究,用以驗證有關行為潛在機制的理論。[p133]

或許,有許多人會認為,心理學家的那些理論只是從個人生活和社會現象中總結經驗而已。那樣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宣稱為心理學家。而那些從嚴謹科學實驗得出的結論,卻常常遭到懷疑,認為它控制了太多因素,無法真正體現我們的真實生活。

事實上,心理學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在人為控制條件下反覆研究得出結論的,心理學家「為了分析一種現象,經常需要創設非自然的極端條件。」[p118]而正是這些極端條件,讓人們產生誤解,認為這些方式太過怪異,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進而否定了研究結論。

這就需要我們先理清科學研究的不同種類——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從字面上應該很好辨認,這兩種研究的目的是不同的,而應用研究更直接的適用於現實生活。但是,「大部分理論研究追求的是對心理過程的理論驗證,而不是把研究結果推廣到現實中的某一特殊情況中去。」[p121]等到某一天,時機成熟了,它「可以和其他科學規律相結合,共同解決某一特殊問題。」[p123]

所以,請不要僅憑一些主觀理由就否定心理學家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要從這些實驗數據中分析結果,或找出更有說服力的事實。

【第八章 避免愛因斯坦綜合症】

 ——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報道:「最新研究發現數錢能鎮痛。」「最新研究發現借酒未必能消愁!」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都會懷疑它的真實性。這些媒體只是應用了某個似是而非的結論,加以宣傳,由此來吸引公眾眼球,至於這個結論是否可靠,它的理論支持與實驗數據又有哪些?我們一無所知。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他那個年代可謂是科學界中一個「大躍進」式的發展。於是人們也會認為,科學的進步,就是如此「飛躍」的。一個科學理論,必須是某個天才科學家突發性得到的結果,不是我們常人的頭腦可以想到的。所以,對於媒體報道的那些「最新研究」,公眾幾乎深信不疑。

本章的重點,就是希望向讀者說明,科學理論的產生,需要有兩個原則——關聯性原則和聚合性證據原則。

「一個新的科學理論,必須與先前已確立的實證事實建立關聯。新的科學理論不僅僅要解釋新的事實,還要兼容舊的事實,這樣才會被認為是一個真正的理論進步。」「如果一個新的理論解釋了一些新的現象,但是沒有解釋大部分舊的事實,那它將不會被認為是對於舊的理論的全面超越,因此不會立即取代那些舊理論,而新理論和舊理論將會以競爭性的面貌並存,直到有一個能整合二者的新理論出現。」[p136]這就是關聯性原則的重要性。「事實上,很多科學領域的進步靠的都不是某一個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構不成重大影響的停頓及前進之間的反覆所組成的。」[p139]

如果這些理論具有高度的關聯性,那麼我們將它們科學的聚合起來,也就可以形成一個令人信服的科學理論了。「沒有一個實驗能夠檢驗所有的理論,但是匯總起來,一系列實驗就能做出有力的推斷。」[p142]「在評估心理學實證證據時,心中要想的是『科學共識』,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漸進整合』,而不是『大步飛躍』。」 [p146]「對於某個特定問題的研究,通常是從相對較弱的方法過渡到可以做出較強結論的方法。」「這個漸進的順序就是:從個案研究到相關研究,再到操縱變數。」[p150]

所以,建立一個科學理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個甚至幾個科學團隊,運用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實驗,經過分析整合,才能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而對於網路或民間傳播的各種「最新研究」,希望大家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審視並驗證它們的真偽。

【第九章 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

——「任何一個特定行為都不是某個單獨的變數引起,而是由許多不同的變數共同決定的。」[p157]

正如題目所說的,一個問題的產生,會有很多因素影響。「當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和另一個因素共同起作用時,它們會對該行為產生於各自單獨起作用時截然不同的影響。」[p159]例如:因素A會導致B行為,因素C會導致D行為,但當因素A與C相結合時,又會出現E行為。這就需要科學家們不斷的探索,從某個問題中不斷嘗試發現不同的影響因素,以便控制某些變數,使之往有益的方向發展。

但是,當出現某些爭議性較大的問題時,人類總喜歡試圖去用單一因素去解釋,就像我們擁有「神奇子彈」,可以一槍命中要害。比如,多數人會認同,學習障礙是純粹的生理-腦問題。一旦有了這個結論,我們,包括部分科學家就會產生預設偏見,不再願意接受這個問題有其他因素影響的事實。因為「我們利用單一解釋來鞏固已有的偏見。」[p162]卻忘記了原因多樣性這一原則。

所以,對於各種現象的產生,請記住它的產生,是因為遺傳、生理、環境、文化、經濟等眾多因素共同影響的。切忌以偏概全。

【第十章 人類認知的阿克琉斯之踵】

——「心理科學所揭示的所有事實和關係都是用概率來表述的。」[p167]

研究顯示,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大於非吸煙者。我們也會常常用這些數據勸說吸煙者儘快戒煙,可他們的反應卻是:「你看,某某人也在吸煙,他都活了80多了。」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可以對一個問題拿出一系列的概率數據,但是,「每當一個個案被用來證明概率趨勢無效時,很多人都常常點頭表示贊同,這反映出他們沒有正確理解統計規律的本質。」[p168]這些「某某人」的論據總能讓公眾對數據產生動搖。「一旦心理學研究結果和心理治療效果不能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就常常會引起人們對心理學產生極大的失望和輕蔑。」[p170]

其實,在心理學中,統計學佔有重要的位置。許多實驗的結論都是通過概率來表述的。要理解心理學,首先要理解統計學。可困難點恰恰在於,人類對概率知識的不了解。在科學家反覆實驗得出一個較為準確的概率信息之後,「一個具體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擊敗較為抽象的概率信息。」[p172]這在第四章中已有論述。從而導致,「把對幾個鄰居和同事的觀察,以及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一些趣聞軼事放在一起,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要對『人性』或者『美國人』發表見解。」[p176]

對於統計與概率,本人也沒有學好。書中的各種數字看的我頭大,但有幾點概率中常見的誤區必須摘錄一下:

「人們傾向於將過去事件和未來事件之間聯繫起來,而實際上兩者是獨立的。兩個結果是相互獨立的,一個事件的出現不會影響另一事件出現的概率。」[p176]

「人們往往會錯誤地讓可能的結果盡量輪流出現,以為這樣才稱得上是隨機抽樣,這無疑破壞了真正的隨機排列中可能出現的結構。」[p179]

「人們總認為,如果一個序列是隨機的,那它就不應該呈現有重複和某種模式。」「真正的隨機序列,往往看起來不像隨機的,因為我們傾向於給所有事物都套上一種模式。」[p180]

【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心理學的預測應該是概率性的-是對總體趨勢的概率性預測。」[p203]

這一章沿襲了上一章的話題,對心理學中的偶然性概念做了解釋,也說明了人類大腦的複雜與矛盾。

「我們大腦的進化始終以這樣一種方式,就是讓我們能夠不懈的尋求世界中的各種模式。我們尋求身邊事物的關係、解釋及其背後的意義。」[p184]所以,一旦出現某個偶然性事件,人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想要去解釋它與其他事件之間的關係。

「認為生活中每一件偶然的小事都需要精細的解釋,這種想法是錯的。但是,當偶然事件確實會產生重要的後果時,人們不免要建構一些複雜的理論去解釋它們。」[p189]但那僅僅是巧合而已。個人的巧合,不足以推翻大量數據的統計結果。

【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心理學在大眾眼裡到底是什麼?也許還要「感謝」媒體的傳播。這樣的傳播真的好嗎?

在書店,我們看到的心理學讀物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是心理學早期的經典著作,不足以代表當代心理學了;第二、是偽裝成心理學的偽科學書籍,如心靈感應、星靈投射、金字塔力量、通靈手術等(這些書可能國內還沒有,但如果有市場,我想它們很快也會蔓延開的);第三、是自助類讀物,比如那些勵志類的正能量,或者是老生常談的心靈雞湯,更或者是出自心理學專業人士之手,但算不上「負責任」的作品。這些由市場炒作起來的偽科學書籍的泛濫,直接誤導了大眾對心理學研究目的的了解。這些書只是告訴大眾如何去做,卻對其中的運作原理一概不談。「儘管許多心理學研究者確實致力於將基本的行為理論轉化為實用的心理療法、保健行為方案或有效的工業組織模式,但心理學主要還是一門發現行為的普遍事實和理論的基礎學科。」[p211]

「心理學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必須向其他學科一樣,把那些毫無依據的胡思亂想、『常識』、商業廣告賣點、宗教意見、見證和妄想都清除出去。」[p227]

【總結】

斷斷續續看完了整本書,斷斷續續摘錄了一些想法和重要的論點。回顧上文,突然發現還是沒有完全說清楚什麼是心理學,希望大家能夠去看這本書,去完整、系統的認識真正的心理科學。

讀畢本書,最大的收穫還是了解了什麼是科學,也學會了凡事要用辨證的態度對待。面對這個紛擾的世界,要質疑,更要探索。科學,不是靠幾個人的評論就能成立的。心理學,也不是僅憑個人經驗就能得出結論的。。。

PS:

果殼網是一個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並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題內容。為什麼突然提起它?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泛濫著太多謠言和偽科學。而該網站就是希望提供一個科學的平台,還公眾一個真實的世界。

最近,果殼網與江蘇衛視聯合推出的《最強大腦》正在熱播。節目的比賽規則、環境渲染、製作效果我保留意見,但它的主題還是吸引我持續關注著。雖然裡面只涉及了心理學的一小部分,但認知心理的研究還是很值得傳播的。看著那些「超人」的挑戰,聽著Dr.魏的評判與解說,好奇心不斷翻湧著。只能感嘆,學無止盡。。。

1 0
推薦閱讀:

08 「天人解與六氣解」系列筆記 六氣概念
擇日筆記
ML5-Backpropagation(李宏毅筆記)
孩子畫,畫的好,將來學醫不用愁!
筆記-哈希 相關知識點

TAG:心理學 | 心理 | 筆記 | 讀書筆記 | 讀書 | 偽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