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健康素養常識

第一章 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

中醫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就是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遵循陰陽五行、季節時令、升華內斂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通過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方法,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等目的的保健方法。

中醫養生學繼承了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和古代哲學思想的精華,以「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的整體觀為出發點,主張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動。養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動的動靜互涵、平衡協調為基本準則。主張「正氣為本」,提倡「預防為主」。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最早見於《莊子》。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之意。

中醫養生的理念強調順應自然、陰陽平衡、因人而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行氣玉佩銘)

中醫治未病

中醫治未病始見於《黃帝內經》:「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歷經長期的實踐,逐步構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後防復」的理論體系,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豐富多樣的技術方法。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既病防變,治在發病之初。除邪務盡,使病癒防復。

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被稱為中醫養生的源頭,是一部講「內求」的書,主張健康長壽要往裡求,往內求。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內涵。分別從陰陽五行、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等方面,結合當時的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同時也為中醫養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 陰陽學說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陰陽學說是在氣一元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屬於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範疇,體現出中華民族辯證思維的特殊精神。陰陽範疇引入醫學領域,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石。在中醫學中,陰陽是自然界的根本規律,是標示事物內在本質屬性和性態特徵的范躊,既標示兩種對立特定的屬性,如明與暗、表與里、寒與熱等等,又標示兩種對立的特定的運動趨向或狀態,如動與靜、上與下、內與外、遲與數等等。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

※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將事物歸屬於五行,並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來解釋事物之間相互協調平衡的整體性、統一性和事物正常發展運動變化的規律,用相乘、相侮來解釋事物間平衡失調的機制。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辨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儘力適應內部自然規律以養生,努力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成為中醫養生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某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間存在著某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制約、克服的作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對其所勝一事物的過度克制。相乘的次序與相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之間的剋制次序遭到破壞,出現逆向克制的異常相剋現象,又稱「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與相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乘、相侮是五行關係中正常的生克制化失調所出現的異常相剋情況。實際上相乘、相侮可同時發生,即某一行力量過強時就會乘其所勝,侮其所不勝;某一行力量虛弱時會導致其所不勝的相乘和其所勝的反侮。

※ 藏象學說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醫養生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

藏象學說發展主要基於「有諸內,必形諸外」的觀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觀察、分析的結果,必然大大超過了人體解剖學的臟腑範圍,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因此,藏象學說中的臟腑名稱雖與現代人體解剖學的臟器名稱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義中,卻不完全相同。藏象學說中的一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著現代解剖學中幾個臟器的生理功能;而現代解剖生理學中的一個臟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學說的某幾個臟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藏象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

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以臟腑分陰陽,一陰一陽相為表裡,臟與腑是一整體。比如,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朧以及心包與三焦相為表裡。

五臟生理功能及外在表象聯繫表

※ 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即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它補充了藏象學說的不足,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藥歸經的又一理論基礎,是中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意指人體氣血運行、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保健和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並形成理論的,它是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路遍布全身的一個綜合系統,它內聯五臟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它不僅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的重要依據。

經絡的組成

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脈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與臟腑的對應

經絡與臟腑的對應關係,可以從十二經脈的名稱看出來:肺——手太陰肺經,大腸——手陽明大腸經,胃——足陽明胃經,脾——足太陰脾經,心——手少陰心經,小腸——手太陽小腸經,膀胱——足太陽膀胱經,腎——足少陰腎經,心包——手厥陰心包經,三焦——手少陽三焦經,膽——足少陽膽經,肝——足厥陰肝經。

人體經絡系統

※ 運氣學說

運氣學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五運(木、火、土、金、水)與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相配來解釋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宇宙萬物尤其對人類影響的學說。

五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來概括一年五種氣象變化的總稱,即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素問·天元紀大論》說:「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五運之氣有盛衰及平氣變化。盛,即五運之氣太過而有餘。衰,即五運之氣不及而衰少。若五運之氣既非太過,又非不及,為平氣之年。平氣是由運太過而被抑制,或運不及而得資助所形成的。平氣之年,氣候平和,疾病很少流行。

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各見五行特徵。五行臨御五方,合應五時,就產生了寒、暑、燥、濕、風五時氣候更迭的主氣,反映出一年中氣候寒、熱、溫、涼的變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素問·天元紀大論》)五氣和五行,分之則二,合之則一。化氣為風、寒、濕、燥、火,成形為木、火、土、金、水。形氣相感,形化氣,氣成形,形為陰,氣為陽,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推動著事物的發展。故曰:「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天元紀大論》)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

養生和生活的關係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辨證觀。提倡未病先防、未老先養,天人相應、形神兼具,調整陰陽、補偏救弊,動靜有常、和諧適度。

※ 養生順自然

這是中醫「天人合一」養生觀的體現,中醫將天地看作一個大宇宙,將人體看作一個小宇宙,天人相應,人體無時無刻不受到天地的影響。《黃帝內經》載:「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在養生的過程中,既要順應自然規律,又要重視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統一,正如《黃帝內經》所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上知天文,即明確日月星辰的變化與風濕寒暑的關係;下知地理,即熟悉地域方位、高下、寒溫燥濕與物候變化的關係;中知人事,即了解社會地位、環境對人的影響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只有掌握天、地、人三方面的知識,才能收到較為滿意的養生效果。

養生要順應自然,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身體上要順應自然規律。二是指精神上要返璞歸真,抱元守一。把大自然中的人與動植物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看清、擺正,達到和諧。人生於天地之間,要順應自然界的環境變化、四季更替,接受並不斷調整以適應外界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同時注重內在的精神修養,不妄想、不強求、不逆行,知足常樂。這樣既可和諧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可和諧人與他人的關係,進而還可和諧社會。

※ 養生要審因

中醫養生講究「三因制宜」「審因施養」,即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選用不同的養生方法。現代社會生活模式逐漸轉變,從「因時」著眼,人們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應該更好地協調工作、休息與睡眠的時間;從「因地」著眼,人們也不再居住在村莊,而是居住在閉塞的樓房裡,冬有暖氣,夏有冷氣,所以應該多進行一些室外健身運動,既可提高機體對寒暑變化的敏感性,又可消除孤獨感;從「因人」著眼,人們亦不再以體力勞動為主,而是轉向從事腦力勞動,所以應該通過跳舞、拳術、慢跑等方式增加機體運動的機會。

※ 養生重形神

形神兼養是心身合一整體觀的體現。中醫養生歷來注重身(即身體)和心(即精神)兩方面結合,即不但關注有形的身體鍛煉,更關注無形的精神調養,身體可以影響精神,精神也可以影響身體,兩者缺一不可。古人認為「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黃帝內經》強調「形與神俱」,就是說在養生過程中,既要重視生活規律,保證身體健康,也要注重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調攝,「戒怒」「慎思」,避免各種不良精神刺激。中醫講: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可見,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不良的情緒會影響機體的健康,而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抗禦疾病的能力往往也會隨之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 養生平陰陽

中醫提倡陰陽平衡的健康觀,追求心身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的養生目標之一,「陰平陽秘」即陰陽平衡之人被視作健康的人。所謂陰,往往被看作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所謂陽,往往被看作人的功能表現。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人體之所以會生病,本質上是因為陰陽失去了平衡,造成陽偏盛或陰偏盛,陰偏虛或陽偏虛的狀態,如果設法使偏盛的一方減少,偏虛的一方增加,使陰陽恢復原來的平衡狀態,病症便往往隨之消失了,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保持機體的「陰平陽秘」。

※ 養生貴養德

古往今來,儒、釋、道各家都把道德修養置於養生之道的首位,就是因為它既是修身養性的訣竅,又是為人處世的法寶。早在春秋戰國之時,孔子就提出「德者壽」的主張,德者壽的觀點是儒家養生思想最為集中而典型的體現,儒家特別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在養生中的作用,主張突出個人養德的主動性,來達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並認為這是人們得以長壽的基本要素。道家亦十分重視修德與長壽的關係,晉代養生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說:「若德行不修,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就是說如果忽視德行修養,只是求助於方術藥物,絕難益壽延年。古代醫家更是把德與壽連在一起,提倡「積德延年」。唐代名醫孫思邈亦說:「道德全,不祈善而得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

養生強調人應該具備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和同情心、友好、仁慈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更重要的是,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往往能夠更好地體會到天地自然與社會生活的愉快,更容易享有健康的心理。《黃帝內經》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是適用於當代人心靈養生的一個良方。所謂「恬淡虛無」,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強調的是一個「靜」字,現代人的浮躁,往往根源於心不靜;如果在「恬淡虛無」心態的基礎上,達到「精神內守」的狀態——即精氣和神氣留在體內而不外泄,自然「病安從來」了。

※ 動靜需結合

生命始終處於運動變化的狀態中,要保持生命力的旺盛不衰就要適當地運動。但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量力而行」,不要勉力為之。動養生和靜養生是中醫養生的兩大法寶,各有所長。按照陰陽的原理,動則生陽,靜則生陰。練動功可以增強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練靜功的則可以降低人體消耗,壽命相對較長。只靜養不運動是錯誤的,只運動不知好好休息就更不對,因而,正確的養生應該動靜結合,剛柔相濟,有動有靜,不可或缺。當陽氣過剩時就需要靜,以平和陽氣;反之,當體內陽氣衰弱、陰氣過剩時就需要動,以補充陽氣。尤其上班族,往往長期久坐不動,易產生陽虛,這就需要一定的動養。同時,動靜養生要考慮到天時,例如,在陽氣充盛的上午鍛煉,會有助於補充陽氣,而在陰長陽消的傍晚,散散步較為適於陰虛之人。

除了身體上的鍛煉外,還要鍛煉大腦,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也是用進廢退,要防止大腦衰退,就要勤于思考,科學而合理地用腦。


推薦閱讀:

中華醫藥視頻欄目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為什麼買葯要買品牌葯
「葯佔比」控制大限將至,醫院各顯神通為達標
賣葯郎,解決傳統藥店的三大痛點
保健品騙局越多,這個行業的前景越好

TAG:健康 | 醫藥 | 中醫 | 常識 | 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