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主要經書及作者考異
05-31
道教主要經書及作者考異由於道教目古道家、神仙三家之書為其源本,又將諸子中名、法、墨、兵、農諸家之書及占星、陰陽、五行、染占卜經醫方等數朮方技諸家之書攬收而為道教經籍;尤其道教倡行以後,好事者又陸續造作了大量經書,故道教所奉經數量甚多,內容廣泛而駁染。這裡只能擇要述及。凡在上編中己敍述到了的,這裡便只是簡單提及,不再贅述。又因道經道書,不少是託言神授,故對有些造作道書者有必要加以考証,以明真象;同時亦權作道教學者之志錄。一、經書之總目與總集道教經書目錄,最早的載於東晉葛洪撰《抱朴子內篇》中之《遐覽篇》。所載道經《三皇內文天地人》三卷、《元文》上中下三卷、《混成經》二卷、《玄錄》二卷、《九生經》、《二十四生經》、《九仙經》、《靈卜仙經》、《十二化經》、《九變經》、《老君玉歷真經》、《墨子枕中五行記》五卷、《溫寶經》、《息民經》、《自然經》、《陰陽經》、《養生書》一百五卷、《太平經》五十卷、《九敬經》、《甲乙經》一百七十卷、《青龍經》、《中黃經》、《太清經》、《通明經》、《按摩經》、《道引經》十卷、《元陽子經》、《玄女經》、《素女經》、《彭祖經》、《陳赦經》、《子都經》、《張虛經》、《天門子經》、《容成經》、《入山經》、《內寶經》、《四規經》、《明鏡經》、《日月臨鏡經》、《五言經》、《柱中經》、《靈寶皇子心經》、《龍蹻經》、《正機經》、《平衡經》、《飛龜振經》、《鹿盧蹻經》、《蹈形經》、《守形圖》、《坐亡圖》、《觀卧引圖》、《含景圖》、《觀天圖》、《木芝圖》、《菌芝圖》、《肉芝圖》、《石芝圖》、《大魄雜芝圖》、《五嶽經》五卷、《隱守記》、《東井圖》、《虛元經》、《牽牛中經》、《王彌記》、《臘成記》、《六安記》、《鶴鳴記》、《平都記》、《定心記》、《龜文經》、《山陽經》、《玉策記》、《八史圖》、《入室經》、《左右契》、《玉曆經》、《升天儀》、《九奇經》、《更生經》、《四衿經》十卷、《食日月精經》、《食六氣經》、《丹一經》、《胎息經》、《行氣治病經》、《勝中經十卷》、《百守攝提經》、《丹壺經》、《岷山經》、《魏伯陽內經》、《日月廚食經》、《步三罡六紀經》、《入軍經》、《六陰玉女經》、《四君要用經》、《金鴈經》、《三十六水經》、《白虎七變經》、《道家地行仙經》、《黃白要經》、《八公黃白經》、《天師神器經》、《枕中黃白經》五卷、《白子變化經》、《移災經》、《厭禍經》、《中黃經》、《文人經》、《涓子天地人經》、《崔文子肘後經》、《神光占方來經》、《水仙經》、《屍解經》、《中遁經》、《李君包天經》、《包元經》、《黃庭經》、《淵體經》、《太素經》、《華蓋經》、《行廚經》、《微言》三卷、《內視經》、《文始先生經》、《曆藏延年經》、《南闊記》、《協龍子記》七卷、《九宮》五卷、《三五中經》、《宣常經》、《節解經》、《鄒陽子經》、《玄洞經》十卷、《玄示經》十卷、《箕山經》十卷、《鹿台經》、《小僮經》、《河洛內記》七卷、《舉形道成經》五卷、《道機經》五卷、《見鬼記》、《無極經》、《宮氏經》、《真人玉胎經》、《道根經》、《候命圖》、《反胎胞經》、《枕中清記》、《幻化經》、《詢化經》、《金華山經》、《鳳網經》、《召命經》、《保神記》、《鬼谷經》、《凌霄子安神記》、《去丘子黃山公記》、《王子五行要真經》、《小餌經》、《鴻寶經》、《鄒生延命經》、《安魂記》、《皇道經》、《九陰經》、《雜集書錄》、《銀函玉匱記金板經》、《黃老仙錄》、《原都經》、《玄元經》、《日精經》、《渾成經》、《三屍集》、《呼身神治百病經》、《收山鬼老魅治邪精經》三卷、《入五毒中記》、《休糧經》三卷、《采神葯治作秘法》三卷、《登名山渡江海敕地神法》三卷、《趙太白囊中要》五卷、《入溫氣疫病大禁》七卷、《收治百鬼召五嶽丞太山主者記》三卷、《興利宮宅官舍法》五卷、《斷虎狼禁山林記》、《召百里蟲蛇記》、《萬畢高丘先生法》三卷、《王喬養性治身經》三卷、《服食禁忌經》、《立功益筭經》、《道士奪筭律》三卷、《移門子記》、《鬼兵法》、《立亡術》、《練形記》五卷、《郄公道要》、《角里先生長生集》、《少君道意》十卷、《樊英石壁文》三卷、《思靈經》三卷、《龍首經》、《荊山記》、《孔安仙淵赤斧子大覽》七卷、《董君地仙卻老要記》、《李先生口訣肘後》二卷。凡不言卷數者皆為一卷。其次有諸符,則有《自來符》、《金光符》、《太玄符》三卷、《通天符》、《五精符》、《石室符》、《玉策符》、《枕中符》、《小童符》、《九靈符》、《六君符》、《玄都符》、《黃帝符》、《少千三十六將軍符》、《延命神符》、《天水神符》、《四十九真符》、《天水符》、《青龍符》、《白虎符》、《朱雀符》、《玄武符》、《朱胎符》、《七機符》、《九天發兵符》、《九天符》、《老經符》、《七符》、《大捍厄符》、《玄子符》、《武孝經燕君龍虎三囊辟兵符》、《包元符》、《伏羲符》、《禹蹻符》、《消災符》、《八卦符》、《監乾符》、《雷電符》、《萬畢符》、《八威五勝符》、《威喜符》、《巨勝符》、《采女符》、《玄精符》、《玉歷符》、《北台符》、《陰陽大鎮符》、《枕中符》、《治百病符》十卷、《厭怪符》十卷、《壺公符》二十卷、《九台符》九卷、《六甲通靈符》十卷、《六陰行廚龍胎石室三金五木防終符》合五百卷、軍火召治符、《玉斧符》十卷,此皆大符,其餘小者,不可具記。以上,列舉「經」類一百三十七種,共四百三十四卷;「記」類二十九種,共五十一卷;「法」類五種,共十五卷;「文」類四種,共十卷;「錄」類三種,共四卷;「集」類二種,共二卷;「雜」類(如養生書、升天儀、微言、九宮、囊中要、大禁、奪筭律、立亡術、道要、道意、大覽、肘後等)十二種,共一百五十卷、「圖」類十三種,共十三卷;「符」類共六百二十卷;統計以上九類,共有一千二百九十九卷。繼葛洪之後,南朝劉宋道教學者陸修靜有《三洞經書目錄》,收道經並葯方、符圖等,總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實際只有一千零九十卷。這些書,大致即《抱朴子?遐覽篇》所提到的一些方書,以及東晉以來楊羲、許謐、王靈期、葛巢甫等人所造作之經笈符籙。這些經書由陸修靜整理並編目後,南朝劉宋皇帝一直藏於華林園中,流傳至唐初,尚大致完整,成為我國第一部道書總集《開元道藏》收集和編纂的主要依據。繼陸修靜之後,南朝梁孟法師有《玉緯七部經書目》,梁陶弘景有《陶隱居經目》,梁阮孝緒《七錄仙道錄》(七錄外篇之二)。阮錄列經戒部二百九十種,八百八卷;服餌部四十八種,一百六十七卷;房中部十三種,三十八卷;符圖部七十種,一百零三卷。共四部,四百二十五種,一千一百三十八卷。北周有玄都觀道士所編《玄都經目》,共二千四十卷。又有王延作經目《三洞珠囊》七卷,凡八千三十卷(實為浮誇之數)。以後書目逐年遞增,《隋書?經籍志》已列有經戒三百零一部,九百零八卷;服餌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籙十七部,一百零三卷。共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唐玄宗時,宗聖觀主尹文操有《玉緯經目》,謂藏經七千三百卷。開元中,發使搜訪道經編目,曰《三洞瓊綱》,總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五千七百卷。唐代是道教最盛的時期,唐玄宗崇信道教,收集道書,飭令史崇修《一切經音義》一百四十卷。開元中,刪訂道書,編纂成藏,分為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經十二部,洞玄經十二部,洞神經十二部,其目即《三洞瓊綱》。這是道教史上的第一部道書總集,因成藏於開元年間,遂名為《開元道藏》。後經五代之亂,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繼《開元道藏》之後,宋代曾六次修藏,第一次是在宋太宗時期,搜訪道經,得七千餘卷,命散騎常侍徐鉉,知制誥王禹偁校正,刪去重複,止三千七百三十七卷。第二、三次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二年(公元1009年)詔左右街道士十人校定舊有之《道藏》經典,三年(1010年)又令崇文院集館閣官僚詳校,命宰臣王欽若總領其事。依照舊藏編目增補,凡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玄部一千一十三卷,洞神部一百七十二卷,太玄部一千四百七卷,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部三百七十卷,凡四千三百五十九卷。較宋太宗時徐鉉所校《道藏》經書增加六百二十二卷。王欽若又撰篇目上進,宋真宗賜名《寶文統錄》。這是宋代的第二次修藏。不久,又以其綱條漶漫,部分參差,王欽若推薦海寧謫官張君房主事重修。於是依三洞綱條,四部錄略,品詳科格,商較異同,以銓次之,始成藏,凡四千五百六十五卷,以千字文為函目,始於「天」字,終於「宮」字,共得四百二十五字,故稱為《天宮寶藏》。第四次修藏在宋徽宗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詔搜訪道教遺書,令道士劉道元等校定,《道藏》又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第五次修藏在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詔搜訪道書,敕道士校定,總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名《萬壽道藏》,又以修成於政和年間,故又名《政和道藏》。第六次修藏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因《政和道藏》在靖康、建炎大多毀於兵火,故宋孝宗於淳熙四年又詔令修藏,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修成,名《瓊章寶藏》,卷數與《政和道藏》相同。宋代凡六次修藏,其中最著稱的是《政和道藏》(即《萬壽道藏》),《瓊章寶藏》是據此藏之倖存本重加整理,至金代修藏也是據此藏以為底本。在宋代還出現了一部道書總集節本,這就是宋真時的張君房在修成《大宋天宮寶藏》之後,撮《天宮寶藏》的精要,編成了《雲笈七籤》一百二十二卷,俗稱「小道藏」。南宋高宗年間,又有鄭樵撰成《通志》,其中《藝文略》諸子類內編有道家(應為道教)書目,分二十五種,即《老子》、《莊子》、《諸子》、《陰符經》、《黃庭經》、《參同契》、目錄、傳、論、書、經、科儀、符籙、吐納、胎息、內視、道引、辟穀、內丹、外丹、金石藥、服餌、房中、修養,都一千三百二十三部,三千七百六卷。這個書目,較《宋史?藝文志》所錄道書為多。繼宋《藏》之後,金章宗時又修《道藏》。金世宗大定四年,將宋《政和道藏》殘存經交中都(即今北京)十方大天長觀。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提點孫明道奉詔補刊《道藏》,於是分遣道侶,訪遺經於天下,且募工鳩材,開始鏤槧經板。凡得遺經千七十四卷,補板者二萬一千八百冊有畸,積冊八萬三千一百九十八。孫明道倡諸道侶,依三洞四輔,品詳科格,商較異同,而詮次之,勒成一藏,凡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名《大金玄都寶藏》。金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貯藏經板的天長觀毀於火,經板被焚,至金末,各處所存《道藏》,亦多毀於兵燹。元太宗九年(公元1237年),著名全真派道士邱長春(處機)之弟子宋德(披雲),與通真子秦志安謀為重刊《道藏》。乃以平陽玄都觀為總局,共立局十有七,據管州所存金藏,搜求遺逸道書分別校讎付刊,秦志安等將全真道《金蓮正宗記》、《煙霞錄》、《繹仙》、《婺仙》等書增入《道藏》,至元乃馬真皇后稱制三年(甲辰年,公元1244年)全藏刊竣,凡七千八百餘卷,亦名《玄都寶藏》。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第二次焚經,此藏經板被毀。明成祖永樂年間,敕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纂校《道藏》,功未就緒。至明英宗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又繼續編纂刊板,詔通妙真人邵以正督校,重加訂正,增所未備,校刊成藏,仍以《千字文》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共四百八十函,五千三百零五卷,名《正統道藏》。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又敕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刊續《道藏》,陸續增刊,初自「杜」字號刊至「府」字號或「將」字號,其後刊至「纓」字號,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萬曆續道藏》。正續《道藏》共五百十二函,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迨至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保存在北京的經板被毀。明本《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以後雖屢遭兵燹,存者甚少,但畢竟仍有倖存者,如北京白雲觀便保存有一部。明熹宗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在虛子白雲霽以《道藏》之文,分門編次,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每條各有解題,如《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之例,撰《道藏目錄詳注》四卷。公元1923年至1926年,上海涵芬樓又將明《藏》加以影印,除將原版縮小外,並將梵夾本改為線裝本,此影印本行世,明《藏》才得在社會較為廣泛流傳,而學者亦始得閱讀《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在清代又出現一道書總集節本,即《道藏輯要》,初由清康熙年間彭定求選集,約二百多種,分為二十八集,共二百餘冊。嘉慶年間,蔣元庭又編《道藏輯要目錄》,包括道書二百七十九種,分二十八函,計二百六十八冊。光緒年間,成都二仙菴又予翻刻,賀龍驤為撰《重刊道藏輯要子目初編》。歷代撰修道書編目、總集及總集節本的主要情況,大致如上述。關於《道藏》的分類問題。現存明《正統道藏》,分類為三洞、四輔、十二類。所謂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這是根據南北朝劉宋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目錄》沿襲下來的。這些道書來源不一,又各有傳授系統,如以託名元始天尊所授之經書屬洞真部,以託名太上道君所授之經書屬洞玄部,以託名太上老君所授之經書屬洞神部為《三皇經》系。由於道書駁雜,分部亦混亂,故只能大致而言。所謂四輔,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是對三洞部經書的解說與補充,即太玄為洞真部之輔。按唐藏中尚未用「四輔」,宋初第一次修纂道藏時只分六部,宋晁公武《讀書志》記載:「道藏書六部:一曰大洞真部,二曰靈寶洞玄部,三曰太上洞神部,四曰太真部,五曰太清部,六曰正一部。」《通志》七十二說:「太玄經以諱改,《崇文》改為太真。」故《讀書志》中所說「四曰太真部」,實際即太玄部。後來王欽若修纂《寶文統錄》時,在六部之外又加上了太平部,於是成了「三洞四輔」。他搜求民間流傳的道書,補充舊藏,又編撰了《三洞四輔經目》。所謂十二類,即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贊頌、表奏。十二類在宋代以前原稱十二部,為免除與七部(即三洞四輔)相混淆,故將「十二部」改稱「十二類」。關於「十二類」的解釋:(一)本文類:道教以先有三清尊神降授道經,而後才有道教之創立,經是道教的本源,故三洞經文均歸此類。(二)神符類:「神」授之符籙,神妙莫測,信如符契,故三洞符籙均歸此類。(三)玉訣類:「玉」為寶貴之意,「訣」為解決疑問,故對各道經的註解,均稱「玉訣」。(四)靈圖類:指靈異的圖形,也是具有神靈的圖形,故凡以圖為中心內容,或以圖為名者,均歸此類。(五)譜錄類:「譜」是譜系,「錄」是記錄,凡崇奉之高真上聖的功德名位和應化事蹟,均歸此類。(六)戒律類:「戒」即勸善止惡的告誡,「律」是必須遵守的條文,凡與戒律有關之經書均歸之。(七)威儀類:「威」是氣象莊嚴,「儀」是齋醮儀式,《道藏》中此類書約六百多卷。(八)方法類:指設壇祭煉及身內修持各方法。與「眾術類」有所混雜不分。(九)眾術類:本意指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和一切術數,後來與「方法類」各書相混雜。(十)記傳類:如十洲記、冥通記、列仙傳、神仙傳、各種碑銘、山志均歸之。(十一)贊頌類:如步虛詞、贊頌靈章、諸真寶誥等讚美歌頌之文均歸之。(十二)表奏類:凡祈禱時所用表白願望及上奏天庭之表文均歸之。以上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法,由於道經遞次增多,補刊入藏時分類欠確切,又傳授系統日益混亂,三洞名稱有失原義,各分十二類已嫌重複,混雜,而四輔之下又不分類,使檢索不便。故現存明《正統道藏》在分類編次上久缺之處較多;且收入之經書,內容龐雜,有一些與道教無關之書亦加收載,殊為牽強。清乾隆時紀昀撰《道藏目錄詳注提要》中已指出其缺點。現存明藏,在分類編排上雖有缺點,但它收存的古籍,的確是十分豐富,有不少有價值的資料,是研究我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思想以及化學、冶煉學、醫藥學等科技史的重要史料;對於研究中國道教發展史,自然更是必不可少的資料和依據了。 二、《道德真經》《道德真經》,即《老子五千文》,簡稱《老子》,或《五千文》;因河上公《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又名《道德經》。唐皇崇奉道教,尊稱為《道德真經》。 三、《南華真經》《南華真經》,即《莊子》,唐皇崇奉道教,玄宗追尊莊周為「南華真人」,故《莊子》亦被尊稱為《南華真經》。 四、《太平經》與《老子想爾注》《太平經》與《老子想爾注》同為早期道教的主要經書。它們基本上概括性地闡述了道教的教理教義及方術;對道教的發展,有過重大的影響。 繼《太平經》之後出現的重要道書為《老子想爾注》。東漢末,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信徒們都要誦習,因經張魯(或謂為張陵)定本為五千字,故稱《五千文》,《老子想爾注》便是當時五斗米道祭酒宣講《五千文》的註解本。 五、《黃庭經》與《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與《上清大洞真經》皆為道教上清經籙派的主要經典,最初分別出現於西晉與東晉,爾後在道教頗為盛行,道教茅山派尤重之。現傳《黃庭經》有三種,一為《太上黃庭外景玉經》,一為《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一為《太上黃庭中景經》;東晉又出現了《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因此早出的《黃庭經》便改稱《太上黃庭外景玉經》,《外景》及《內景》以後也便合稱《黃庭經》了;另有《太上黃庭中景經》乃後人之作,宋鄭樵《通志》中曾有著錄,《正統道藏》收有李千乘注本,但通常所說的《黃庭經》,並不包括《中景經》在內。晉葛洪《抱朴子?遐覽篇》已著錄《黃庭經》。葛洪見《黃庭經》於其師鄭隱處,鄭隱為漢末魏初至西晉惠帝時人;又《抱朴子》成書於東晉初元帝建武年間(公元317-318年),足見《黃庭經》(指《外景經》)在西晉已有傳本了。又《列仙傳?朱璜傳》中有「與老君《黃庭經》,令日讀三過」句,即使《列仙傳》非漢代劉向撰,亦魏晉方士偽託之作;北宋歐陽修《刪正黃庭經序》說:「有《黃庭經》石本者,乃永和十三晉人所書。」又說:「世傳《黃庭經》者,魏晉間道士養生又書也。」按永和十三年後改昇平元年(公元357年)。所謂「晉人」,六朝以來多認為是王羲之。這也表明《黃庭經》是西晉之前的作品。直到東晉始有《黃庭內景經》出現。南北朝梁陶弘景《真誥》記東晉許長史(穆)自讀《黃庭》,許掾(玉斧)抄《黃庭》。按陶弘景《真浩》所提到的《黃庭》,皆指《黃庭內景經》。又陶弘景《登真隱訣》亦載有誦習《黃庭內景經》法。迨至北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黃庭經四首》說:今《道藏》別有三十六章者,名曰《內景》,而謂此一篇為《外景》。又分上中下三部者,皆非也。蓋《內景》者,乃此一篇之義疏爾。又周必大《益公題跋》卷十一《題向薌林家所藏山谷書南華玉篇》說:《黃帝外景》一篇,世傳魏晉時道家者流所作。自王逸少(王羲之)以來,高人勝士,皆善書之。此三十六篇,乃其義疏,名為《內景》,蓋養生之樞要也。皆謂《外景》先出,《內景》出而《外景》之名乃立,《內景》乃《外景》之義疏。陶弘景提到許穆讀《黃庭內景》,這說明東晉已有《黃庭內景》行世了。世傳晉魏夫人(名華存)傳《黃庭經》(包括《外景》、《內景》),魏夫人之師為清虛真人王褒。考魏華存字賢安,晉之任城人,為晉司徒魏舒之女,生於魏齊王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死於晉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幼而好道,志慕神仙。據陶弘景《真誥》說:《上清真經》,晉哀帝興寧二年南嶽魏夫人授其弟子,使作隸字寫出,數傳之後,為某某竊之,因濟浙江,遇風淪漂,惟《黃庭》一篇得存。這裡所說《上清真經》,指上清派經系之書,《黃庭經》亦係上清經系之主要經典。按晉哀帝興寧二年(公元364年)時,魏華存已去世三十年了,何能授其弟子?不過是楊羲、許謐等用扶乩的手段,託言魏真人降授。《外景》傳人為魏華存之師王褒,據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九說,王褒曾撰《洞玄經》,則魏晉間道士王褒便極可能是《外景》的作者。魏華存受《黃庭外景》於王褒,後秘傳弟子。又《外景》多談男子煉養之事,而《內景》則兼及女子煉養之術,極可能是女祭酒魏華存據《外景》傳本而草創《內景》,其後楊羲、許謐得其秘典而增飾完成。《黃庭經》傳本較多,歷代名人法帖中,晉王羲之、唐褚遂良、宋米芾、黃庭堅都寫有帖傳世。《唐書?藝文志》中《老子黃庭經》作一卷。《崇文總目》著錄《黃庭經》凡八種,《外景》三卷,不分章,或不分卷而作二十四章;《內景》不分卷,三十六章。現存最早之《黃庭經》(包括《內景》、《外景》)傳本為《雲笈七籤》中所收載梁丘子(中唐白履忠)和務成子的注本,《內景》分三十六章,名《上清黃庭內景經》;《外景》分為上、中、下三部,名《太上黃庭外景經》。明《正統道藏》中,名「黃庭」的經書有好幾種,如:洞真部本文類有《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太上黃庭外景玉經》;洞玄部玉訣類有《黃庭內景玉經注》及《黃庭內外玉經注》;洞玄部靈圖類有《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洞神部眾術類有《黃庭遁甲緣身經》;正乙部有《上清黃庭養神經》、《太上黃庭中景經》、與《內景經》,即通常所稱之《黃庭經》,餘皆《黃庭經》之申演。《黃庭經》是道教教義與醫學相糅合的養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韻語描述人體五官、五臟、六腑諸神,更推廣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之形象與作用,宣稱恆誦神名及存思諸神形象,可以消災祛病,不憚虎狼兇殘,腑臟安和,卻老延年,甚而升天登仙。道教以為存思之術能通靈達神,洞觀自然,養精補氣,煉髓凝真,乘雲飛仙。《經》中雖隱括呼吸胎息、固精煉氣及符圖諸術,但在修煉術中仍以存思、存神為主要內容。為後世內丹理論的淵源。《外景》與《內景》雖主旨一致,但其文字風格及內容亦略有不同。《外景》文字簡明平易、詞清意暢,臟腑色象之形容及神名均較少;而《內景》則文字典奧隱深,對臟腑色象神名之描述甚為繁雜。所謂「黃庭三宮」,即上宮腦中,中宮心中,下宮脾中。《外景》在煉養上較重腦、心;《內景》則較重脾胃。梁丘子《黃庭內景經注》說: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黃庭。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諭日月星辰雲霞之象,內象諭血肉筋骨臟腑之象也。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色,故曰內景也。《內景》重氣養精、存觀一象,在道教謂之「存神」;而《外景》則重存思外界自然之象,致神以內祐。歷代道教煉養家均重視《黃庭經》,為該經作注者不少,如金代的劉處玄,明代的陸西星,清代的李涵虛等都曾注過《黃庭》。後世道教全真派更以其作為講習功課之一。歷代文人學士亦頗有重視《黃庭》的,如唐李白詩中有:「山陰道士如相見,應視黃庭換白鵝。」宋陸游詩有:「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中。」《上清大洞真經》,簡稱《上清真經》、《大洞真經》,因全文分為三十九章,故又稱《三十九章經》。此經為道教上清派經系之首經。出現於東晉哀帝興寧年間(公元364—365年),造作者可能為楊羲。據陶弘景《真誥?敍錄》謂:伏尋《上清真經》出世之源,始於晉哀帝興寧二年大歲甲子,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琅琊王司徒公府舍人楊某,使作隸字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某及弟三息上計掾某某。二許又更起寫,修行得道。凡三君手書,今見在世者,經傳大小十餘篇多掾寫,真四十餘卷多楊書。據《玄品錄》卷三第八《道品?楊羲傳》及《真誥》卷二十第十一《楊羲傳》、《仙鑒》卷二十四第五《楊羲傳》:楊羲字羲和(或義和),「似是吳人」,徙家句容(今江蘇句容縣)。晉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庚寅歲九月生。少好學,讀書該涉經史,尤工書畫,與王羲之(右軍)並名海內。與許邁(遠遊)、許穆(長史,一名謐,字思玄)年齡雖相縣殊,但早結神明之交。司馬昱(即簡文帝)在晉廢帝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為會稽王,又進位丞相,錄尚書事。因許長史之推薦,揚羲乃為公府舍人。及司馬昱登極為帝,楊羲不求敍,遂不復見有跡出。楊羲先以晉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託言神授《中黃制虎豹符》;六年(公元350年)又就魏夫人(華存)長子劉璞受《靈寶五符》,時年二十一歲;晉哀帝興寧二年(公元364年)用扶乩的方式,揚言「南嶽魏夫人」等四十七位「仙真」先後降授經誥,爾後又以「眾真降授」的名義,造作了大量道教經書。 據《雲笈七籤》卷四《上清經述》記述,由魏華存所創始的上清經系,其內容包括《大洞真經》、《靈書紫文》、《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虎真文》等經三十一卷;還有《黃庭內景經》及《治精製鬼法》。楊羲被上清派奉為「嗣上清第二代玄師」,上述道經有些是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所留傳,而大量乃是楊羲及二許所造作,《上清大洞真經》便是楊羲託言「眾真降授」所造作出來的。明《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收有三種《大洞真經》:(一)《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五卷,全文分三十九章,卷一有序,有雲「亁道戊子」(即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景定甲子」(即宋理宗景定五年,元世祖至元一年,公元1264一年),故此為宋末元初傳本。(二)《上清大洞真經》六卷,卷一為誦經玉訣,餘五卷經文分為三十九章。前有茅山上清二十三代宗師朱自英序,每卷題有「上清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校勘」,卷六後有「咸淳壬申」(即南宋度宗咸淳八年,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程公瑞後序及元代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後序,故上亦為宋末元初傳本。(三)《大洞玉經》二卷,有符。其中《誦經玉訣》與《上清大洞真經》本稍異。全部經文亦分三十九章,無存真法,有注人,末附龔德同跋語,雲乃太玄趙真人注本。《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收有《大洞真經注》兩種:(一)《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十卷,有圖,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注。衛琪,元代人。(二)《玉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一卷,真靖大師陳景元撰。陳景元,北宋人。經文分三十九章,章次及名稱與洞真部本文類《上清大洞真經》相同,經文略有不同。《正統道藏》太玄部《雲笈七籤》卷八《三洞經教部》中收有《釋三十九章經》。此為北宋傳本。上述《大洞真經》傳本,以陳景元撰《玉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中之經文,為現存傳本中最早的傳本經文。《上清大洞真經》六卷便淵源於北宋傳本,與《玉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所據傳本一致。據《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陳景元《跋》語:《登真隱訣》第二經傳條例云:《大洞真經》本,世中有兩本,一則大卷,前有《回風混合之道》,而辭旨假附,多有浮偽;一本唯有三十九章,其中乃有數語與右英所說者同。而互相混糅,不可分別。…又聞有得楊許三十九章者,與世中小本不殊。但《登真隱訣》無此段文字,《正統道藏》所收《大洞真經》本文及注釋,亦無此段文字,陳景元所引乃《登真隱訣》佚文。引用這段話的意思,在於說明陶弘景己認為大本為浮偽之作,而小本《三十九章經》才是楊羲真傳本。這個真傳本的原貌,基本上便保存於《上清大洞真經》與《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大洞」,可能係指茅山之華陽洞,茅山上清派道教以此為仙人所居之洞,託言《上清經》本藏於此仙洞中,故名《上清大洞真經》。上清派視此經為上清諸經之首。《真誥》謂:「若得《大洞真經》者,復不須金丹之道也,讀之萬過,畢便仙也。」《雲笈七籤》卷八《釋三十九章經》說:《大洞真經》云:高上虛皇道君而下三十九道君,各著經一章,故曰「三十九章經」,乃大洞之首先。其所列道君有:高上虛皇君、上皇玉虛君、皇上玉帝君、上皇先生紫晨君、太微天帝君、三元紫精君、真陽元老玄一君、上元太素三元君、上清紫精三素君、青靈陽安元君、皇清洞真道君、高上太素君、皇上四老道中君、玉晨太上大道君、太清大道君、太初九素金華景元君、九皇上真司命君、天皇上真玉華三元君、太一上元禁君、元虛黃房真晨君、太極主四真人元君、四斗中真七晨散華君、辰中黃景元君、金闕後聖太平李真天帝上景君、太虛後聖無景彭室真君、太玄都九氣丈人主仙君、上清八皇老君、東華青童君、搏桑太帝九老仙皇君、小有玉真萬華先生主圖玉君、玄洲二十九真伯上帝司禁君、太無晨中中君、西元龜山九靈真仙母青金丹皇君。每一道君各說經一章,每章主以存思一神,致神來降護誦經者身中之一「戶」(即身體之一部位,如泥丸等)。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詳注》中概述《上清大洞真經》(六卷)內容說:《大洞》秘旨,其中多是身中百神之名字,所生所居宮,分山林樓台池館,一一明白大概。以生門死戶,守雌抱雄為主,混合百神常存,各居其所,各理其務。存養自己神,吟詠寶章,則天真下降,與兆身中神混融,及至長生不死之道也。《上清大洞真經》是《黃庭經》的發展,重存神,強調存養神及吟詠「寶章」,乃是道教內視內觀之術,以精思凝想守護己身之「神」。很明顯,《大洞真經》的宗教思想是重存思並用符咒,在形神關係問題上,持「形恃神立,神以制形」的觀點,精神之「神」,已人格化為有形有象之神靈。行存思之法,並輔以服氣咽津、唸咒佩符,乃是上清派的主要煉養法。《上清大洞真經》是茅山上清經法系的首經,對研究魏晉南北朝宗教史及思想史均有一定價值。 六、《度人經》與《三皇文》《度人經》和《三皇文》,為晉代道教靈寶經系和三皇經系的首經。魏晉南北朝道教上清、靈寶、三皇等三系經籙的出現,標誌著道教的勃興和在教義上的發展。《度人經》,原名《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後來又名《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度人經》。該經為靈寶經系之首經。傳說來自三國吳之葛玄,實則來自東晉之葛巢甫。葛巢甫,東晉末著名道士,句容人,為葛洪之從孫。因史籍及道書均未載其記傳,故生平事蹟不詳。據陶弘景《真誥?敘錄》記載:……復有王靈期者,才思綺拔,志規敷道,見葛巢甫造構靈寶,風教大行,深所忿嫉。又《雲笈七籤》卷三《靈寶略紀》謂:「太極真人徐來勒」授葛玄(孝先)《靈寶經》合三十三卷,爾後:孝先傳鄭思遠,又傳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字孝援。孝援付子護軍悌,悌即抱朴子之父。抱朴從鄭君盟,鄭君授抱朴,於羅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從孫葛巢甫,以隆安(晉安帝年號)之末,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世世錄傳。又《雲笈七籤》卷六《三洞並序》中亦有上錄記述。考葛洪《抱朴子》卻毫無《雲笈七籤》中所說的授受過程的記敘。故推知陶弘景所說「葛巢甫造構靈寶」較為切實,即東晉末葛巢甫造作《靈寶經》。關於《靈寶經》傳自葛玄之說,乃葛巢甫所虛構。《靈寶經》系是繼《上清經》系而起的重要道教經系,從而使道教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亦即重齋醮儀式的階段。其教義亦另開生面。開創者為葛巢甫,完成者則為南北朝劉宋的陸修靜。由於葛巢甫造經多偽託其祖先葛玄之名,且以後龍虎山天師道亦宗「靈寶」,故葛巢甫其名不顯,為後人所忽略。東晉末,造作、敷演的《靈寶經》多達數十卷,考察其內容,主要經書當即《元始無量度人經》。據陸修靜《太上靈寶授度儀表》說:然即今見出《元始》舊經,並《仙公》所稟,臣據信者,合三十五卷。這裡所謂(元始479—502年)便已有嚴東為《元始無量度人經》作注。故作可肯定此經成書於東晉。經後人不斷推演增補,演為六十一卷之巨帙,總名《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但仍以《元始無量度人經》為首卷。現存明《正統道藏》便收載兩種《度人經》,一為洞真部本文類六十一卷之《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一為洞真部玉訣類之《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為宋陳景元集嚴東、薛幽棲、李少微、成玄英四注的經本。後者為早出傳本。除上述兩種傳本外,《道藏》所收載的注本還有青元真人注、清河老人頌、郭鳳岡參校並贊的《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注》三卷;明張宇初《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四卷;宋蕭應叟《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五卷;元陳致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三卷;元薛季昭《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三卷;宋陳椿榮《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法》五卷;唐張萬福纂《度人經大梵語疏義》一卷;宋徽宗《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符圖》三卷;宋劉元道《度人上品妙經旁通注》中下同卷,原缺上卷;《靈寶度人上品妙經大法》七十二卷。皆收入洞真部。歷代史志著錄情況:《通志略?道家》著錄《靈寶度人經》一卷,又李少微注四卷,又成玄英疏義四卷。《秘目》子類道書著錄《靈寶度人上品妙經》一卷,李少微注《靈寶無量度人經疏義》四卷。《晁志?神仙類》著錄《度人經注》三卷,《附志?御序集注無量度人經》二卷。《道藏闕經目錄》卷下著錄《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傍通圖》。《元始無量度人經》,由《道君前序》;《靈寶本章》、《元洞玉曆》;《道君中序》;《靈書》上中下篇;《道君後序》;《太極真人頌》等章節構成。主要內容,敘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向十方天尊大神演說《靈寶度人經》教,宣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之旨。其中正經二章,主要敷述「元始祖劫,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為天根。上無復祖,唯道是身。五文開廓,普殖神靈」。以及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神鬼系統,宣稱「天地運度亦有否終,日月五星亦有虧盈,至聖神人亦有休否,末學之夫,亦有疾傷」,況且諸飛天大神皆在監視人們的行為,故人們皆當齊心修齋、六時行香,誦唸道經,以求降福消災,並能登仙。在《靈寶經》系出現之前,道教盛行的是《上清大洞真經》及金丹黃白之書,在道術上重存想、服餌、符咒。《靈寶經》出,則使道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擴構出了以中央玉京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下有三界十方三十二天帝及地府酆都的鬼神天地;(二)從存想以守身中之神,擴展到通過修齋、燒香、誦經以呼求外界之神來佑;(三)輕金丹、服餌,反對巫覡淫祀;(四)吸取儒教祭祀儀式,造構了以齋醮贊頌及音樂為主的道教活動儀式。這使道教的形式和內容發生了變化,亦即齋醮、誦經、劾召鬼神成了主要的宗教活動形式。因此明代纂修《道藏》者,以《度人經》為道教首經,並奉為萬法之宗。《三皇文》,為《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稱。亦稱《三皇內文》或《三皇經》。為西晉鮑靚所造作。葛洪、陸修靜均曾得此經,南北朝梁陶弘景增以其他道經及齋儀,編為十三卷,為《太上洞神經》系之所本。鮑靚,字太玄,《晉書?鮑靚傳》說他是東海人;而《晉書?葛洪傳》中則說他是上黨人。漢司隸鮑宣之後。學兼內外,明天文河洛書。稍遷南陽中部都尉,為南海太守,王機時為廣州刺史。少好仙道。《雲笈七籤》卷一百六《鮑真人傳》說:「鮑學明經術緯候,師左元放受中部法及《三皇》、《五嶽》劾召之要。」《雲笈七籤》卷四《三皇說》中說,晉武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鮑靚登嵩山,入石室清齋,忽見古《三皇文》,皆刻石為字,爾時未有師,乃依法以四百尺絹為信,自盟而受,後傳葛洪。而《道教義樞?三洞義》則說,鮑靚是在晉惠帝永康年中(公元300—301年)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道學傳?鮑靚傳》說,晉元帝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八月二十日,鮑靚步道入京,行達龍山,遇陰長生,受道訣,或雲受刀解之術。鮑靚曾隱跡句容,許邁曾往候之,探得道要。《晉書?葛洪傳》:「(葛洪)師事南海太守上黨鮑玄。」《墉城集仙錄》說:「靚以女妻葛洪。」關於鮑靚之死,古籍中說法亦不一。《道學傳》說他於羅浮山得道。《廣弘明集》卷九釋道安《二教論》說:「晉元康中(公元291—299年),鮑靚造《三皇經》被誅。」又甄鸞《笑道論》說:「鮑靚造《三皇文》,事露被誅。」《墉城集仙錄?鮑姑傳》說:「靚還丹陽,卒葬於石子崗。後遇蘇峻亂,發棺無屍,但有大刀而已。」《雲笈七籤》卷一百六《鮑靚真人傳》也說:「其真身遁去,勿復還家,家人謂刀是其人也。」鮑靚是否因造《三皇文》被誅,史籍中別無記載,可能為釋家之詆毀,也可能是真實的。關於《三皇經》的來源,《雲笈七籤》卷六《三洞經教部》中說,《三皇文》有兩種,一為帛和所傳之《小有三皇文》,一為鮑靚所傳之《大有三皇文》,皆雲得之山中,後均傳葛洪。《三洞經教部?序目》說:「《小有三皇文》本出《大有》,皆上古三皇所受之書也。」《大有三皇文》亦稱《大有經》,《小有三皇文》亦稱《小有經》。葛洪《神仙傳》亦早有此二種經來源之宗教傳說。其實,《大有》,《小有》不過是晉時《三皇文》的兩種傳本而已。鮑靚本是帛家道與巫道的信仰者,相結合,再敷飾以道家哲學文詞,造作了《三皇內文》三卷,亦即所謂《大有經》。劉宋陸修靜得此書,傳孫游岳,再傳陶弘景。為後世《洞神經》系之本。東晉葛洪非常重視《三皇內文》。《抱朴子?遐覽篇》說:余聞鄭君言,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內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其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其經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惡鬼、溫疫氣、橫殃飛禍。若有困病垂死,其信道心至者,以此書與持之,必不死也。…道士欲求長生,持此書入山,辟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皆不敢近人。可以涉江海,卻蛟龍,止風波。……又此文先浩齋百日,乃可以天神司命及太歲,日遊五嶽四瀆,社廟之神,皆見形如人,可問以吉凶安危,及病者之禍祟所由也。又有十八字以著衣中,遠涉江海,終無風波之慮也。又《枹朴子?雜應篇》說:或以《三皇天文》召司命司危五嶽之君,阡陌亭長六丁之靈,皆使人見之,而對問以諸事,則吉凶昭然,若存諸掌,無遠近幽深,咸可先知也。又《抱朴子?登涉篇》說:上士入山,持《三皇內文》及《五嶽真形圖》,所在召山神,及按鬼錄,召州社及山卿宅尉問之,則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來試人。從葛洪的演教,可以大體了解古《三皇內文》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符圖及存思之術。這正是後世以《三皇經》為主的《洞神經》系的主要教義。古《三皇內文》,今已亡佚。據《法苑珠林》卷六十九《破邪篇?捨邪歸正》第六記載:「唐貞觀二十年敕旨《三皇經》文字既不可傳,又語妖妄,宜並除之。」《三皇經》遂被焚燒。雖雲有旨焚此經,但宋時此經猶存,宋《御覽》經史圖書綱目尚著錄有《三皇經》。以後則散佚了。現存明版《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收有《太清金闕玉華仙書八極神章三皇內秘文》三卷、《三皇內文遺秘》一卷。這兩種經書,皆非古《三皇內文》。如《三皇內秘文?神宗章》中「南嶽司命者,隋(應為晉)魏夫人也」、「北嶽司命者,乃唐臣崔府君也」、「中嶽司命者,乃唐臣李靖也」、「陳摶先生管蓬萊」等句,顯然這是宋以後所造作或增修。但考察現存《三皇經》的內容,確為劾召鬼神之術,與葛洪《抱朴子?內篇》所述基本相似。這大概是道教徒為適應朝廷好惡,唐以後便將倖存之古《三皇內文》加以修改或增補,便成了《正統道藏》中的那樣子。這兩種經書雖已非古本,但保留有基本內容,對研究魏晉道教思想史,仍有一定價值。七、《陰符經》與《常清靜經》《陰符經》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出於唐代的兩種重要經書。後世道教定為道士必須誦習的經書,是《玄門功課經》中的主要部分。《陰符經》,舊題黃帝撰,亦稱《黃帝陰符經》。其傳本有多種:(一)三百字本。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謂「演道章上一百五言」、「演法章中九十二言」、「演術章下一百三言」,合為三百言,起「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終「我以時物文理哲」。(二)四百三十七字本。唐張果《黃帝陰符經注》本,在三百餘字本後增加了一百十四字,即從「人以虞愚,我以不虞」至「昭昭乎進乎象矣」。(三)宋夏元鼎《黃帝陰符經講義》本,較李筌傳本增一百十二字,與張果《經注》比較,字句有差異。(四)唐蹇昌辰《黃帝陰符解》本。(五)宋鄒訢《黃帝陰符經註解》本。字數字句均有差異。據北宋張伯端《悟真篇》絕句第五十八:「陰符寶字逾三百。」我以為李筌的傳本,當是較早的原本。《陰符經》字數雖不多,但一般傳本大都將其分為三篇或三章。從「觀天之道」至「知之修煉,謂之聖人」為上篇,又稱《演道章》,或稱《神仙抱一演道章》;從「天生天殺」至「小人得之輕命」為中篇,又稱《演法章》,或稱《富國安民演法章》;從「瞽者善聽」至「昭昭乎進乎象矣」為下篇,又稱《演術章》,或稱《強兵戰勝演術章》。但有的傳本不分篇章,有的雖分篇章,卻不用篇目,即篇目的名稱,也常有不同。關於《陰符經》的成書時代、作者、內容要旨,各家說法不一。唐李筌《驪山母傳陰符玄義》一卷下注云:筌,號少室山達觀子,於嵩山虎口岩石壁得《黃帝陰符》本,題云:「魏道士寇謙之傳諸名山。」筌至驪山,老母傳其說。李筌《黃帝陰符經注序》及《集仙傳》、《神仙感遇傳》均作同樣說法,因此產生了《陰符經》成書於北魏、作者為寇謙之以及成書於唐、作者為李筌的看法。又有該經出之黃帝,寇謙之藏之石室,唐時為李筌所發現的看法。宋朱熹《陰符經考異》說:河南邵氏以為戰國時書,程子以為非商末即周末。世數久遠,不得而詳知。明呂坤《注陰符經題辭》說:《陰符經》必非黃帝語,然亦非漢唐以後人所為。明胡應麟《筆叢?四部正訛》中謂,唐永徽初已有褚遂良寫本,《國策》記載蘇秦曾讀《陰符》,此書戰國以前有之,後毀於火,遂佚。又黃雲眉《古今偽書考補證?陰符經》中謂,楊慎認為《陰符經》蓋出後漢末。又余家錫《四庫提要辨證?道家類?陰符經解一卷》中謂,唐初歐陽信本《藝文類聚》卷八十八已摘引《陰符經》中「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句,當然不是唐玄宗時李筌所作,認為是東晉楊羲、許謐所造。又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陰符經》說:……其文簡潔,不似唐人文字,姚(際恆)、王(謨)所言甚是。特亦未必太公或寇謙之所作。置之戰國末,與《繫辭》、《老子》同時可耳。蓋其思想與二書相近也。綜上所述,有商末、周末、戰國、戰國末、東漢末、東晉楊羲、北魏寇謙之、唐李筌諸種說法。究竟何說較切實際?我以為在商末不可能出現思想水平及文字水平這樣高的作品。漢代自武帝以至漢末,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影響政治、文化各領域,也不大可能出現不涉及「刑德」,不提「仁義」,擯棄「禮樂」,而只強調天道與法術的著作。晉代的楊羲,偽託神授,造作經書,他講究的是煉養與符籙,遠不是對黃老哲學思想有深研的人,故他也不可能是《陰符經》的造作者。北魏寇謙之,也曾造作道書,主要是提倡宗教禮度,改革五斗米道,他也不是深研黃老哲理的人,可能收藏有《陰符經》傳本,但決不可能是《陰符經》的著作者。唐李筌,對黃老哲理有較深造詣,唐高祖武德之後,朝廷亦累有求書之舉,但在朝廷對獻書細加整比之下,李筌未必敢託名「黃帝」造作這樣的經書;況且在李筌《陰符經注》行世之前,歐陽詢(信本)《藝文類聚》已引用《陰符經》中文句,顯然李筌非《陰符經》作者。我認為,《陰符經》的成書時代,還是呂坤所說「非漢唐以後人所為」及梁啟超所說「置之戰國末」的論斷較為切合實際。作者可能是秦國黃老學派的隱者。唐李筌是發現傳本並首為作注釋的人。關於李筌其人,《唐書》無傳記。《集仙傳》謂其仕至荊南節度史、仙州刺史,著《太白陰經》;《神仙感遇傳》說,李筌在開元年間曾為江陵節度副使、御史中丞,有將略,作《太白陰經》、《中台志》;又《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序》說,李筌在唐永泰四年為河東節度史;《進太白陰經表》說,李筌在唐肅宗乾元二年為幽州刺史並本州防禦史。從這些記載看,李筌是唐玄宗時的人。只因他為《陰符》作註疏,此經始為世人所關注。關於《陰符經》的內容問題。自唐李筌為《陰符經》作註解,以後累朝均不乏好事者步其後塵。現僅存於明《正統道藏》中的注本便有二十四種。註解雖多,但對於其要義主旨的認識則眾說紛紜,有說它是談道教煉養的,也有說它是談兵家、縱橫家、道家、儒家、陰陽家、醫家理論的。認識不同,演義自然相異,相互扺觸,見解蕪雜。正如明呂坤《注刻陰符經題辭》所說:《陰符經》……其言洞造精微,極天人蘊奧;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養生,兵家得之以制勝,術家得之以成變化而行鬼神,縱橫家得之以股掌人群,低昂時變。自有《陰符》以來,注者不啻百家,要之不出三見:曰儒,曰道,曰禪。倚其一,則三見皆邊也。夫玄金在熔,萬物可鑄;謂秤錘是鐵則可,謂鐵是秤錘則不可。是書也,譬江河之水,惟人所挹;其挹也惟人所用。經深矣,而解之者又深,則道愈晦……。道教認為《陰符經》已清楚說出「知之修練,是謂聖人」,可見其宗旨是說道家的修養方法,能夠「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便可以「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掌握長生久視之奧道。如《黃帝陰符經集解》中論《陰符》義旨說:「陰者性之宗,符者命之本,此陰符之旨。內以修身,外治家國,包羅天地,總御群方,古今得道仙真,皆因此義,以至於無為矣。」又說:「陰是性宗鉛可貴,錄命天寶命符陽,經垂法教開方便,普濟群迷作巨航,只候行成功滿足,十洲仙島是家鄉。」沈亞夫、蔡氏《黃帝陰符經注》說:「上則神仙抱一演道,夫演道者,還丹抱一之門,運走泥丸,人之無走於首,為之『道』字,《仙經》曰『長生不老,還精補腦』,《太清玉訣》曰『若到河車地,黃金滿我家』是也。中則富國安民演法,夫演法者,中去邪欲之心,上朝淳坎之水,為之『法』字,是心為帝王,坦然得一,正其法度,富國安民也,《太清玉訣》『若到褐河津造,白色藏真』是也。下則強兵戰勝演術,夫演術者,木生火離,中虛是水也,坎中實是火也,是以中心行真水真火相伏,為之『術』字,《太清玉訣》曰『若到紫精丹,不死亦不難』是也。」託名軒轅黃帝撰《陰符經三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上卷按神仙抱一之道,中卷按富國安民之法,下卷按持身不死之道,皆從是《經》。》宣稱上卷為「虛無煉神之道」,中卷為「煉氣之道」,下卷為「真戰退陰氣」,沖和不死』之道。侯善淵《黃帝陰符經注?序》說:「陰者,內著陰靈之性,符者外契純一之真,至真則上通三要之正,其正則下伏九竅之邪,然則死生之理,其機在目,曰不為聾瞽,故得觀天之道,神明出焉,是謂執天之行。爰夫經義者,聖功必盡於此矣。」這樣的例子很多,宋元名道士王道淵、侯善淵、蹇昌辰、黃居真、任照一、劉處玄等,都曾以道教煉養的觀點為《陰符》作注,宣揚《陰符》為道教論煉養的經書。道教十分重視《陰符》,將它視為和《道德經》、《南華經》同等地位的經書,道徒要經常誦習它。明《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有《黃帝陰符經》;洞真部玉訣類有樓防撰《黃帝陰符經集注》、夏元鼎撰《黃帝陰符經講義》、李筌《黃帝陰符經疏》、赤松子等注《黃帝陰符經集解》、張果注《黃帝陰符經注》、蹇昌辰解《黃帝陰符經解》、任照一注《黃帝陰符經註解》、黃居真注《黃帝陰符經注》、沈亞夫注《黃帝陰符經注》、蔡氏、沈亞夫經注同卷《黃帝陰符經注》、蕭真宰《黃帝陰符經解義》、軒轅黃帝製《陰符經三皇玉訣》,以外還有胥一元、唐淳、劉處玄、侯善淵、鄒訢、俞琰、王道淵、袁淑真等人的注本。自《陰符經》出現後,以其蘊奧之哲理,受到社會哲學思想諸家的注意,因而至清代便已有註解逾百家,屬道家、道教、儒家、佛家、兵家、縱橫家、醫家都有。各自從自家的學術思想及利益出發來解釋和運用它,而它也給予他們一定的影響。我以為《陰符》乃是講帝王術的書,並非專論道教修煉的經籍。由於宗教家的曲解,使它蒙上了灰黯的神秘色彩,從而掩蓋了它在哲學思想方面的光輝。《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簡稱《常清靜經》、《清靜經》。《清靜經》作者不詳。據經文起句為「老君曰」,託稱為太上老君說、傳。又經後有葛玄贊語,謂此經是東華帝君所授,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傳至他才書而錄之,因以傳世。所以一說為葛玄撰。但宋代學者黃震在論《陰符經》文中指出,「後世有偽為道書者曰《清淨經》。」認為它不屬早期道教,乃後世偽作;近代學者更認為它是唐、五代以來的道流所作。現傳《清靜經》注本有杜光庭、王道淵、李清庵等注多種。考杜光庭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聖賓(一說賓至),號東瀛子,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唐懿宗咸通年間(公元860─873)入天台山學道,唐僖宗時為內供奉,後事前蜀王建,賜號廣成先生。生平著述甚多,《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即其一。這便肯定《清靜經》為唐末、五代前之作品。《道藏》中有無名氏注本,注中列舉持誦此經的靈驗,其故事多出唐代;同時我們所看到最早刊本,有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的刊本。這樣,《清靜經》至晚出現於中唐。不經過相當長一段時期的傳播,該經也不會流傳那麼廣泛,影響那麼大,在道經中享有崇高地位,以至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庭也為之作注。故說成書於中唐之前,是較為合適的。《雲笈七籤》卷十七有《老君清淨心經》,其書並見於《道藏》太清部,全文約六百餘字,起「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濁,一靜一動」,終「各已清淨,信受奉行」,它的內容和現在流傳的《清靜經》基本相同。兩者關係如何?孰先孰後?有待進一步考證。金元以來,名道士都很重視《清靜經》,如金代的侯善淵,元代的王玠、李道純都曾為此經作注。由於全真道中之清修派以此經為早晚必誦功課,故它能普遍流傳。該經主旨在闡發「清靜」之妙。認為「人能常清靜」,則能使「天地悉皆歸」。人之所以不能作到「清靜」,即守靜而使神清,主要是慾念的牽擾,如果能遣欲,則心自靜,心靜則神清,故「六欲不生」,便能「三毒消滅」。怎樣才能遣欲澄心呢?就在於作守靜內觀的功夫,作到坐忘,「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一切皆無,一切皆空。守靜內觀而坐忘,則心境常寂常靜,這就漸入真道,悟道得道了。修持的關鍵在於不生妄心,不貪求,這樣便不煩惱,得清靜了。《清靜經》的傳本,在道教奉誦時使用的多為白文本;注本中最通行的是水精子增注的混然子纂圖本。混然子即王玠,字介玉,一字道淵,元代長洲人,亦云善化人,著名道士,著述很多,他所纂經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纂圖註解》一卷,現存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水精子增注本對王圖略有改異,然大致不失王本舊範。水精子生平不詳,考經注中所引「觀音古佛」的稱號,乃明中葉以後才出現的稱號,故推斷可能是明、清間人。明《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收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洞神部玉訣類有瑩蟾子李道純(清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海南瓊琯子白玉蟾分章正誤、終南隱微子王元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太玄子侯善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廣成先生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混然子王階(道淵)纂《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纂圖註解》。八、《玉皇經》與《心印妙經》《玉皇經》,全名《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皇經》。是道教徒經常誦持的經書之一。每舉辦較大一點的道場,差不多都要唸誦此經。此經最早出現於何時?造作者為誰?均不詳。但知現存之最早傳本為託名天樞上相張子房注之三卷五品《高上玉帝本行集經》,前有託名張子房撰之《序》,後面還有託名張撰的奏陳表文。隋代佛經出現有《佛本行集經》,《玉皇經》之格局與之極相彷彿,學術界均認為道教《玉皇經》乃仿效佛經之作。按「玉皇」之稱,最早見於六朝人所造作的道經中,如《雲笈七籤》引《大洞經》說:「玉清文始東王金暉仙公號曰玉皇二道君。」陶弘景撰《真靈位業圖》中在「上皇道君」之次也有「玉皇道君」的名位。當時既不稱「玉皇天帝」,也不是至尊天神,不過稱「道君」、「天尊」而已。唐人詩中,也常出現「玉皇」之稱,如韓愈《李花詩》中有「夜飲張徹投盧仝,乘雲共至玉皇家」。柳宗元《界圍岩水簾詩》中有「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元稹詩句「我是玉皇香案吏,謫居猶得住蓬萊」。從唐人詩句看,「玉皇」已是朝野信仰的「聖中至尊」之天神了。到宋代,崇拜更隆,據《宋史?禮志》謂:宋真宗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再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以後便一直崇奉不衰。根據上述資料,再考察《玉皇經》的內容,第一,《經》中宣稱「帝即道身也」。「玉皇即道」這是唐代以前所不曾有的。這實際是在觀念上將「帝」與「道」合而為一,亦即將皇權與神權相結合。利用道教以抬高「帝」的權威,這種搞法,唐代最時興。雖說《玉皇經》講的是天上的玉皇,實際乃是當時社會情況在宗教方面的反映。第二,《玉皇經》中未見宋代為玉皇所上的尊號,而仍只稱「道君」、「天尊」,故決非宋代及宋以後之作。故我以為《玉皇經》出之於唐代玄宗時期,是可能的。《玉皇經》全文分三卷五品,即:清微天神通品第一;太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第二;洞玄靈寶玉皇功德品第三;天真護持品第四;洞玄靈寶報應神驗品第五。其主要內容述「玉皇本行修證」之跡,說玉皇「身在金闕,分身變化,應現隨方,利濟群生,超升道岸,普垂教法,開悟後人,登真成道」。明白雲霽撰《道藏目錄詳注》評介《玉皇經》說:「蓋五品中至真真體,上聖聖機,寓真一之妙於紀述之餘,示解脫之門於贊揚之際,辭義互設,理事交參,言中包蓄於真玄,更無隱奧,語內鋪舒於微妙,蔑有緘藏。味之者神洽太和,誦之者心離諸漏。神功妙範,乃至聖之密言,發明乎安天鎮地之旨,開示乎修真至命之機。能體而行之,則心與道相涵矣。」可見道教徒對它重視。其實最主要的內容是:宣稱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名淨德,皇后名寶月光。該王無嗣,皇后夢太上道君賜一嬰兒,生時「身寶光燄,充滿王國,色相妙好」。王崩治政,後捨國於普明香岩山中修道,歷經三百二百劫,證金仙,號「自然清淨覺王」,又經億劫,始證玉皇,等等。有關靈寶經法之咒、符、戒、贊、齋法等均有所包含,雖說沒有什麼特殊的思想內容,但也可體現靈寶經法之一般。現存明《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收有:天樞上相張子房注《高上玉帝本行集經》三卷五品、《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三卷,另有題名張良校正本之《高上玉皇本行經髓》,實為對該經之撮要。《心印妙經》,全名為《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又簡稱《心印經》。託言為無上玄穹主金闕大道君之所述。全文僅二百字,四字一句,共五十句。這本經主要講的是道教修煉的方法,論述內丹道中煉養精氣神之秘要。是道教徒早晚必須諷誦的功課。在道教經書中,與《陰符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同樣為清修道徒所重視。按道教修煉術,大體上可分為外丹爐火與內養精氣神兩大部類。《心印妙經》的首句便是「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修煉精氣神,達到獲得「先天一」,這就是得「真」。《經》中說:「人各有精,精合其氣,氣合其真」,「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殘,松柏青青。」也是從道教傳統的對形神關係的認識出發,談修煉方法。明白雲霽撰《道藏目錄詳注》評介《心印經》說:「內雲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履踐天光,呼吸玉清等語。此是內修神經。」近人丁福保《疇隱居士學術史》第六章評介《心印經》說:「其辭恢奧,其旨淵微。為蜀孕真之注。至道之玄機,性命之根株,莫不闡敷剖露。實登真之徑路,度世之梯航。學者苟能造其理,達其辭,窮神以知化,參玄以入妙,即心是印,即印是心,則心印之妙自我而得之矣。」可見道教徒及社會好事者之重視。《高上玉皇心印妙經》載於明《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該經極可能為元代全真派道士所作。結語道教經書內容廣泛而駁雜,數量甚多,其中較重要者除已如上述外,尚有:《參同契》:全稱《會稽上虞人。生平事蹟,正史無載。東晉葛洪《神仙傳》載有魏伯陽服金丹成仙的傳說。《參同契》全文分三卷,主旨在假借《周易》爻象以論煉丹之事。道教界認為,萬古丹書,《參同》第一,有「萬古丹經王」的說法。《養性延命錄》,梁陶弘景撰。此篇鳩集仙經真人壽考之規,摭錄彭祖、李聃長齡之說。上自農黃,下迄魏晉,凡有益於養生之言,多所搜記。《入藥鏡》,唐至一真人崔希範著,混然子並一壑居士二家註解。李滄溟注釋。此書言自採藥物於先天,入鉛汞於神室,行周天之火候,成九轉之金液,由初及終,包括無餘。《靈寶畢法》三卷,託名鍾離權著,呂岩傳。始鍾離權於終南石壁間得《靈寶經》三部。上部曰《元始金誥》,中部曰《元皇玉書》,下部曰《太上真原義》,凡數十卷,鍾離權撮其要為畢法。分為十章,中有六義,一曰金誥,二曰玉書,三曰真原,四曰比喻,五曰真訣,六曰道要。均論修煉之事。《鍾呂傳道集》,唐華陽真人施肩吾傳,凡十八篇,以鍾呂問答的形式,內論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時、五行、水火、龍虎、丹藥、鉛汞、抽添、河車、還丹、煉形、朝元、內觀、魔難、證驗等所謂「仙家不傳之秘」。《坐忘論》,唐司馬承禎撰。凡七篇,以信敬、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為修煉之階次。《悟真篇》,宋張紫陽撰。專言內丹之道,與《參同契》互相發明。道教徒認為他是「修丹之金科,養生之玉津」。《性命圭旨》,不著撰人,相傳為元尹志平高弟之作。主旨與《參同契》、《悟真篇》同途合轍,為全真龍門派論修養法之道書。道教經書雖多,但一般道士都只唸誦《玉皇經》、《三官經》、《清靜經》。文化高一點的道士才奉習《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以及《悟真篇》、《參同契》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