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每日經典名句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  

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黃帝內經。素問》

注釋:此為陰陽理論在中醫臨床診斷上的應用。陽主動而在外,陰主靜而在內。病邪由陽分入於陰分,陽氣斂藏,故病者多安靜。病邪由陰分出於陽分,陰不守內,陰陽相爭,故病者多躁動而怒。靜與怒屬情志表現,反映了病者陰陽盛衰的病理情況。一般喜卧安靜者,或為陽虛,或為陰盛,也有陰陽兩虛所致的。躁動易怒者,固然與陽盛有關,但屬陰盛格陽、虛陽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臨床當洞察細微,不可掉以輕心。

臟實則聲洪,臟虛則聲怯。-----《明。張介賓》

注釋:人說話聲音的強弱,反映了體內臟腑精氣的盛衰。就生理而言,臟腑精氣充實,其人發聲高亢洪亮,臟腑精氣虛弱,其人聲音就低微怯弱。就疾病而言,語聲的強弱還與邪氣的盛衰有關,邪氣亢盛而臟腑正氣未虛的實證、熱證,病人語聲就宏大、響亮,並有多言躁動的表現,若邪氣已衰,正氣亦虛的虛證、寒症,則病人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  

因咳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為重,主治在脾。---明.王綸

注釋:咳嗽之病,一般皆有咳有痰,然而咳和痰的出現常有先後之別,臨床每可以此作為辯證依據之一。若先咳而後覺有痰者,多因外邪襲肺,肺氣壅滯,氣道不利而咳作,由於肺失清肅之令,無以宣發有脾上輸於肺之精氣津液,使之滯留於肺,化而為痰。雖然痰之多寡和顏色可隨其所感之邪的不同而有異,但其皆有肺生則一。此以咳為本,痰為標,病位在肺,治當以肺為主,肺氣暢達,宣肅之令一復,則咳愈而痰自去。若先痰蜒盛而後有咳嗽,則每有脾虛無以運化水谷精微而致釀濕生痰,上漬於肺,從而肺氣壅滯,令肺失清肅,咳嗽逐作,此以痰為本,咳為標,病位在脾。治當以脾為主,健脾燥濕化痰,生痰之源一健則咳自止。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  

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黃帝內經.靈樞》

注釋:井、滎、輸、經、合稱五腧穴,是十二經脈的重要腧穴,對治療疾病具有重要的意義。疾病發生於五臟時,治療時應刺井穴;疾病變化呈現於面色時,應刺滎穴;病情時重時輕時,可刺腧穴;疾病影響聲音時,可取經穴;若經絡滿盛而有淤血現象的,病在足陽明胃,應刺合穴。

陽明多氣多血,所聚而蔭養百脈,故陽明以津液為主。清.繚希雍

注釋:足陽明胃經。胃是「水谷之海」,且「脾為胃行其津液」,使水谷精微運化輸布,營養全身,人身氣血津液均賴胃中谷氣化生而不斷補充,故胃為「氣血之源」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而津液與血液可相互滲透轉化,有"津血同源」之說,津液氣血可以起濡養經脈的作用,所以說「津液所聚而蔭養百脈」臨床上治療陽明經脈的疾病時,以護津液為要。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  

欲補心者,先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清.石壽棠

注釋:此是根據心腎二者之間的關係確立的治法。心在五行為火,位居於上而屬陽;腎居於下而屬陰。位於下者,已上升為順,位於上者,已下降為和。故心火下降至腎,腎水上承於心,心與腎之間的功能才能協調。所以欲補心者,先益腎,使腎水得以上濟以資心,則心的病症自復。欲補腎者,可先寧心,使心火下降以溫腎,則腎的病症易愈。就臨床實際看,這一治法用於腎陰不足而心火擾動的心腎不交之證,滋腎水,降心火,可使心腎相交,水火相濟,身自安和。

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明.王琦石

注釋:肺位於胸腔,居諸臟之上,五臟中肺位最高,故被稱為「五臟之天」,,全身氣機,津液的輸布運行由它主司。肺虛則營衛不運,精微無以敷布,日久成損。脾居中焦,主運化水谷精微,為臟腑經絡四肢百骸輸送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脾屬土,土為萬物之母,脾像土,化生萬物一樣滋養全身百骸,故稱「脾為百骸之母」。脾失健運則機體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全身營養障礙,肌肉消減,四肢不用。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為先天之本,腎之陰陽為臟腑陰陽之根本,故稱「腎為性命之根」,腎虛則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本句闡述分屬三焦的肺、脾、腎的重要性。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

五味之過,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機甚微。元.朱震亨

注釋:人體的血氣精神,都由飲食五味所滋生,五味與五臟,各有其親和性《黃帝內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如果飲食五味過於偏嗜,就會使五臟之氣偏盛偏衰,此謂「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由五味偏嗜導致的疾病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致。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黃帝內經》

注釋:五味分屬五行,入五臟。甘味入脾而屬土,腎屬水主骨,其華在發。土能克水,甘性緩滯,多食甘則脾氣雍郁,運化無力,則腎水無制,水邪過盛,腎氣衰弱,不能生髓養骨,故骨酸困疼痛。髓虧血少,發失所養,故發落。苦味入心而屬火,肺屬金主皮毛,火能克金。多食苦,苦從火化,火盛則灼傷肺陰,陰液枯涸,不能閏養皮毛,故皮膚枯槁,毫毛脫落。辛味入肺而屬金,肝屬木主筋,爪為筋之餘。金能克木,辛性升散,多食辛,則升散太過而耗傷肝血陰液,筋爪失其濡養,故筋拘急而爪甲枯槁不潤。注---泣應訓為「冱」音hu,凝結之意。咸入腎而屬水,脈屬心而主火,水能克火。多食咸則腎水過盛,水盛必克心火,火受水克,則心氣弱,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故血脈凝滯而流行不暢,皮膚顏色變為暗黑。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  

寒在表者,為憎寒,為身冷,為浮腫,為容顏1青慘,為四肢寒厥。明.張介賓

注釋:寒邪在表為表寒證,由人體觸冒寒氣所致,寒氣束表,衛氣被郁,故惡寒。寒微陰邪,最易傷人陽氣,陽氣的溫煦作用減弱,則見身寒,四肢厥冷。寒凝則氣血遲緩,而見面色青慘。寒邪阻滯氣機,氣不化津,可見浮腫。冬令嚴寒,體質稍有不實,即易感犯,故此證多見冬季。寒邪郁於肌表,可以化熱而轉為表熱,也可郁曷里熱而成表寒里熱證。若寒邪由絡脈而入經脈,凝結隧道,即可轉變為痛痹之證。

寒在下者,為清濁不分,為鶩溏痛泄,為陽痿,為遺尿,為膝寒足冷。明.張介賓

注釋:寒主陰,故人體下部最易病寒。如下焦陽氣不足,不能分清泌濁,則大便溏泄,而小便反少。如命門火衰,精氣虛冷,則陽痿。腎陽虛衰,氣化功能失常,失於固攝,膀胱約束無權,則遺尿。寒邪凝滯於經絡,血脈流通不暢,故膝寒足冷。治療以溫陽散寒為主。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  

寒在中焦,則食入而不化。明。張介賓

注釋:寒邪傷胃,或虛寒內生等因素,脾胃之陽不足,中焦寒勝,則胃不能腐熟,脾不得運化,飲食難以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可表現為食谷不化,須臾泛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古人稱「胃反」。對於這類病證,治療以溫中、振奮脾胃之陽為主。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

濕郁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元.朱震亨

濕郁可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影響血行,使周身、關節失於氣血溫陽而疼痛。濕性重濁、黏滯,故濕郁致痛多為重痛。若為走痛,則多兼風邪。濕為陰邪,故遇陰寒潮濕的天氣或環境,最易使濕郁加重或多發,脈沉主里證,細脈【脈細直而軟,狀如絲線,稍顯於微脈】主虛亦主濕。丹溪治濕常用白芷、蒼朮、茯苓、川穹等。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釋:肝膽雖互為表裡,生理功能不同,邪氣客入,癥狀表現也不盡相同。膽內藏膽汁,膽汁味苦,又,膽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用,故膽汁通降於下以助腸之消化,膽受邪則膽汁不能通降而逆於上,故發為嘔吐口苦,所以說「嘔苦知邪在膽」。肝體陰而用陽,在味為酸,肝之陽易亢逆於上,易化火生風,肝有熱邪而氣逆於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說「吐酸識火入肝」。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  

濕氣傷人,在上則頭重目黃,鼻塞聲重,在中則痞悶不舒,在下則足脛跗腫。清.李用粹

注釋:濕氣即濕邪,為六種外感病邪之一。感受霧露,涉水淋雨,久居濕地,均可使濕邪侵襲人體,而引起濕病,可出現全身癥狀。濕阻清陽【體內輕清升發之氣,走向上竅的陽氣主要指吸入之氣,發於肌表的衛氣等均屬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濕郁化熱熏蒸於上,則目黃;阻遏肺氣,則鼻塞聲重,此屬於在上之濕。濕阻中焦,運化失暢,以至於痞悶不舒;濕性趨下,易襲陰位,故下見脛跗腫【足背】。此雖以上、中、下分言濕氣傷人之癥狀,但臨床每多相雜,其中尤以痞悶不舒、頭重如裹、足脛跗腫最為常見。濕病有外濕、內濕之分。濕氣傷人屬外濕為病。若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停聚,出現食欲不振,泄瀉、腹脹,甚則面目四肢浮腫等症,屬於內濕為病。外濕與內濕的病因雖有不同,但其發病過程常相互影響。如傷於外濕,可致脾為濕邪困阻,健運失職,以致濕濁內生;而脾胃陽氣不足,水濕運化不暢,亦易感受外濕的侵襲。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一  

治血之法有五:曰補,曰下,曰破,曰涼,曰溫是也。清 .李用粹

注釋:此指出血治法。出血之因不外虛、瘀、熱、寒四個方面,治血五法是專為此設。補法主要用於氣虛證,血失統攝而外溢,故治當補氣養血。下法主要用於瘀熱互結之證,瘀熱通過瀉下而解,可使血自歸經。破法主要用於瘀證,乃淤血阻絡,血不循道而致外溢,故當活血破瘀。涼法為熱證而設,因邪熱內熾或陰虛火旺,灼傷脈絡迫血妄性,故當用清熱涼血之法。溫法乃寒證所設,陽氣虛寒致血液離經,故治當溫經止血。五法各有所主,當依證擇而取之。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二  

督脈統絡諸陽,任脈通絡諸陰,以為十二經絡陰陽之綱領故也,  清.張介賓

注釋:督,即總督、統帥之意。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行於腰背正中,偱脊柱上行,於大椎穴與六條陽經交會,對陽經氣血具有調節作用,有「陽脈之海」之稱。任,即總任,擔任之意。任脈亦起於胞中,下出會陰,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在中級、關元與三陰經交會,總任一身陰經之氣,有「陰脈之海」之稱,故督、任為十二經絡之綱領。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三  

治病之法,必以谷氣為先。金.劉完素

注釋:此語強調了食補食養在治病中的作用。劉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中寒涼學派的開山鼻祖,但其在雜病的治療中並不偏執寒涼一端,而是提倡食補食養,表明了他治病注重胃氣的觀點。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四  

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金.李杲

李杲認為脾胃為元氣生化之源,若飲食失節,勞役過度、七情所傷等因素交互影響,則會造成脾胃虛損。脾胃內傷則脾胃之氣不足,是無形質之元氣受病;而外感六淫,風寒之邪客於筋骨形體,此屬形質受病。

李氏據此闡發內傷熱中【由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復損傷脾胃所致的氣虛火旺之證】之證,指出其所表現的發熱、頭痛、惡風、煩渴之證,雖與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頭痛、惡風、煩渴之證相似,但實質迥然不同。內傷熱中證系脾胃內傷,元氣虛而陰火【陰虧而導致虛火亢盛的病理現象】上沖所致,外感風寒因六淫侵襲人體而為病。內傷以元氣虧虛為本,屬不足之症。脾胃氣虛,內傷發熱,當用「甘溫除大熱」一法,可補中益氣等方治療。外感以外邪客於形體為主,屬有餘之證。當以祛風散寒為主。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五  

積者,推之不移,成於五臟,多屬血病;聚者,推之則移,成於六腑,多屬氣病。——清·程鍾齡《醫學心悟·積聚》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六  

心不欲雜,雜則神盪而不收;心不欲勞,勞則神疲而不入。清.金纓

注釋:心主神,心神欲靜,不容物慾與雜念煩擾,如此則臟腑皆安,體健無病,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否則如果心神為雜念紛擾,則神不內守,必致疾病,即所謂「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神不可過勞,過勞則心氣內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響健康。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七  

舌以候元氣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淺深。清.俞根初

本條說明了舌質、舌體和舌苔在診斷中的不同意義。舌為心之苗,五臟六腑都通過經脈、絡脈和經筋與之發生直接和間接的聯繫,而元氣【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氣】是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元氣的盛衰,必然對臟腑之精氣產生影響,最終必然反映於舌,所以通過觀察舌質可以預知元氣和臟腑的盛衰虛實。舌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氣熏蒸所致,故驗舌苔可測知胃氣盛衰虛實,由於胃氣為病證發展轉歸的關鍵,胃氣與邪氣的鬥爭決定病證的性質和變化,因此可以通過舌苔來推測病證。比如舌苔的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淺,舌苔的潤燥反映津液存亡,舌苔的分布反映病變的部位。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八  

四季脾旺不受邪。漢.張機

注釋:脾胃後天之本對全身有重要作用。人體五臟與四季相應而有生克衰旺的變化。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屬土,寄旺於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則其餘四髒得其蔭護,衛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氣的侵襲。故保持或扶助脾氣健旺,是養生與治病的重要方針。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十九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清.王士雄

陽明以胃為主,太陰以脾為主。病邪侵襲人體,其病症的性質,與邪氣固然有很大的關係,但是與機體狀態也關係密切。胃屬陽,為水谷之海,為多氣多血之經,病邪傳入陽明,正氣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正不虛,故表現為實證;脾屬陰,升發精氣至五臟六腑,是人體抵禦外邪的基礎,所謂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陰,必是正氣先虛,也就是太陰之氣先虛,如此則無力抗邪,從而形成虛證。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  

人之胃氣受傷,則虛證蜂起。明.薛益

注釋:胃氣受傷則五臟六腑無從稟氣,臟腑精氣皆虛,所以虛證蜂起。

舌竟無苔,胃氣絕也。清.程文囿

注釋:強調了舌苔和胃氣的關係。「竟」通「鏡」。舌苔由胃氣、胃陰上蒸於舌面而生成。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發之氣的表現。如舌苔剝落,舌面光滑如鏡,稱為鏡面舌,提示胃陰乾涸,胃無生髮之氣,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見於重病階段。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鏡面舌者,胃氣多衰,生機微弱,故病多難治,預後不佳。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一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黃帝內經》

肺為水之上源,肺氣行則水行。清.唐榮川

注釋:肺在臟腑中的位置最高,稱為華蓋。機體從外界攝入的水飲都經脾上輸於肺,然後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之上源」。臨床上將宣發肺氣來利水的治療方法形象地名為「醍醐揭蓋」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一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葯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再用之。漢.張仲景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二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災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漢.張仲景

「人不終眉壽,或致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竭情盡意,邀名射利。」----孫思邈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三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

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雲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漢.張仲景

注釋:鼻為面王,內應於中央脾土,故鼻是面部望診最重要的部位。肝木屬青色,望診見鼻頭色發青,是肝木橫逆來克伐脾土之像,一般主腹中疼痛;如果在兼見極度怕冷,則屬脾陽衰敗,陰寒內甚,主病勢危重,預後不良。黑為腎水之色,鼻頭出現微黑色,是腎水反侮脾土之象,故主有水氣內停。黃為脾土之色,面色發黃,是脾陽不運,是聚停飲之像,故主胸膈間有寒飲。面色蒼白,是失血過多,血色不能上榮於面所致,故面色白主亡血;如果亡血之人見面色微紅,又不當火氣當令的夏季,則為陰血外脫,虛陽上浮之像,多數預後不良。望診見兩目圓睜直視,眼球不能轉動者,是痙病,病勢危重難治。此外,望診見面色發青,是寒盛血瘀之象,一般主疼痛;面色發黑,是腎精虧損,本色外觀,一般見於虛勞病;面色紅赤,是風陽化火之像,一般見於風熱病。面色發黃,是脾土郁滯、濕熱蘊結之像,一般主大便困難。見面部浮腫,色澤鮮明者,是水飲內停,上泛於頭面之像,故主水飲留滯。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四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暗暗然不徹者,心隔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漢.張仲景

注釋:老師說病人平時安靜無聲,而突然聽到發出驚叫聲音,其病變多在肢體關節,具有關節疼痛。病人說話聲音低微而不清澈,其病變多在心隔之間,具有結胸、胸痹等病症。病人說話聲音細小而清長,其病變多在頭中,具有頭痛等病症。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五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瘺唾沫。漢.張仲景

老師說:病人呼吸困難,張口抬肩者,是由於實邪雍塞於胸中所致;病人呼吸時引動胸中氣機上逆,就會出現咳嗽;病人呼吸困難,張口呼吸仍覺氣短者,是肺臟萎弱不振,多見於肺瘺濁唾涎沫證。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六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

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漢.張仲景

注釋:學生問:時令未到和太過是怎麽回事?

老師回答說:這是討論時令與氣候變化的關係,講太過、不及等幾個反常情況,屬於異常氣候,並且都會影響人體而引起疾病。舉例來說,冬至之後六十天,正當雨水節是少陽當令的時候。少陽為一陽,陽氣開始生長,天氣變暖和屬正常氣候。但是還沒有到雨水,氣溫已經溫暖,就是「未至而至」。如果在此期間氣候尚未溫和,就叫「至而不至」,如果氣候在此期間仍是嚴寒,就叫「至而不去」。如果雨水期間氣候像五六月一樣炎熱,謂--太過,叫「至而太過」。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七  

 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烹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熱極傷絡。漢.張仲景

注釋:霧露之邪,性輕清上揚,其傷害多在人體上部;濕邪重濁下沉,其傷害多在人體下部;風邪散漫,多傷人肌表;寒邪緊束,多傷於里;飲食之邪,從口而入,多損傷脾胃,而為宿食。上述五類邪氣傷人,以類相從,各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風為陽邪,多在上午傷人;寒為陰邪,多於日暮傷人;濕性重濁,多傷於人體下部;寒邪傷人則使脈緊急;霧露之邪易傷皮膚肌腠,濕濁邪氣易於流注關節;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所以飲食不節,容易損傷脾胃。經脈在里屬陰,絡脈在外屬陽,寒邪歸陰,所以「極寒傷經」;熱邪歸陽,所以「熱極傷絡」。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八  

師曰:五臟病,各有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漢.張仲景

注釋:老師說:五臟患病以後,如果得到對病情適宜的飲食居處,就會有助於疾病的康復痊癒。五臟患病以後,如果給予那些所厭惡、不喜歡的東西就會加重他的病情。病人平素本來不喜歡某種食物,患病以後卻突然想吃這種食物,這是因為臟器被邪氣所改變,食後必定助長邪氣而導致發熱。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二十九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漢.張仲景

注釋:各種臟腑的里實證,多與有形之邪內結有關。要想治療這些疾病,就必須審證求因,針對那些相結的病邪,而施以恰當的方葯,才能奏效例如,病人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由於陰虧水熱互結所致,治療用豬苓湯育陰清熱利水,就是「隨其所得而攻之」的具體例證。其他的疾病,都要仿此類推。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築築而弦。《脈經》云: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痙病,有灸瘡,難治。漢.張仲景

注釋:痙病的主脈特徵,是沉緊而弦緊有力,顯現於寸、關、尺三部。痙病患者因施用灸法身體有灸瘡,治療難以措手,預後不良。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一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漢.張仲景

注釋:外感風濕,風邪與濕邪相互搏結,客於肌腠,流注於關節,所以臨床上見全身肌肉、關節都疼痛。按照治療原理,應當採取發汗祛風去濕法,使風濕邪氣隨汗出而解散。當時又正值天氣黣暗,陰雨連綿不斷,外界的濕氣太重,足以使身體疼痛增劇,醫生說此時正宜用發汗來治療。但是,發汗以後疾病並沒有痊癒,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汗法使用不當的緣故。因為本證系「風濕相搏,」風性輕揚散漫而易於表散,濕性重濁黏滯而難以驟出。由於發汗劑力太峻猛,出汗太極太多,僅僅散去了風邪,粘滯的濕邪仍在,所以病未痊癒。治療這種風濕病,如果採用發汗法時,只宜使其微微出汗,徐緩萌發,才能使風邪和濕邪全部祛除。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二  

初病在經,久痛入絡。清.葉桂

注釋:經,即經脈,是經絡的主幹,有一定的·循經徑路;絡,即絡脈,是經脈的分支,縱橫交錯,網路全身。葉氏認為,胃脘病初發,每因飲食不慎,寒邪犯胃或情志不舒,以致胃氣阻滯,其病在氣在經,症見胃脘脹病,痛無定處,時作時止等,治當以舒理氣機為主。若脘痛日久,病邪深入絡脈,可致淤血阻滯,症見胃脘疼痛,痛處不移,或痛如針刺,甚則嘔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治療又當以活血通絡為主。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三  

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春氣融融,故能生物;秋氣肅肅,故能殺物。明呼生殺之機者,可與論養生。清程文囿

注釋:人慾養生,必先知自然界的生殺之機,以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若能胸襟坦蕩,寧靜淡泊,如春氣之和融,必能氣血暢達,陰陽相調,自可益壽延年。反之,若長期情志抑鬱,正如秋氣之肅殺,以致氣血失調,陰陽逆亂,必然會危害健康。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四  

凡病目者,非火有餘,則陰不足耳。清.程文囿

注釋:眼病的病因病雖然錯綜複雜,但主可歸納為火【熱】盛、陰虛兩大類。因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為之精」,目之所以能視萬物、辯五色,必依賴五臟六腑精氣的上行灌輸。木得精氣的充養,才能神光充沛,視覺正常。若臟腑功能失調,出現火熱上炎,銷鑠雙目的精液精氣,就會發生目疾。以火熱而言,若肝氣鬱結,氣鬱化火,氣火上逆於目,可發生青風內障【慢性單純性青光眼,較綠風內障略輕】、    綠風內障。若肝陽上亢,肝火上沖,可傷及營血,迫血妄行,導致爆盲。再如七情內郁化火,可致心火上炎,出現兩呲紅赤,胬肉臃腫等目疾。而肺火雍盛,可致心火氣滯血瘀,火郁內發而成火疳【急性鞏膜炎】。以陰虛而言,肝陰不足,營血虧損,虛火上炎,可見兩呲淡紅,血絡隱現,微癢不痛等虛眼病。腎陰不足,腎精不能上承於目,可引起目翳內障,青盲【眼萎縮】等眼病。此外臟腑合病,如肝膽火熾、肝火犯肺、肝腎陰虛等,均可引起目疾。因此,「火有餘」、「陰不足」可以總括眼病的病因病機。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五  

夫溫病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清.吳有性

吳氏在大量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糾正了以往對溫病以氣候失常為因的淺薄認識,提出「異氣」的病因觀。他認為「異氣」有勝於他氣,為病頗重,是一種用肉眼觀察不到的微小物質。「異氣」種種不一,表現的疾病也不相同。不同的「異氣」有不同的感受對象。他還提出「異氣」有強烈的傳染性。吳氏對溫病學的貢獻,主要不在於具體的治則和方葯,而是提出新的病因病機說,突破了原有條框,給後世以很大的影響。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六  

痰飲之患,未有不從胃起者。清.喻昌

注釋:痰飲是水液運化輸布失常停積體內某些部位的一種病證。外感寒濕、飲食不節、陽氣虛弱等原因導致肺脾腎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於胃為水谷之海,脾司健運之職,一旦脾胃虛弱,中州失運,升降失常,清濁相混,即可聚濕而為飲。凡痰飲為患,當責之於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認為痰飲的發生有四種情況。其一,由胃而下流於腸;其二,由胃而傍流於脅;其三,由胃而外達於四肢;其四,由胃而上入於胸膈。此處所說的胃,包括脾在內。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七  

燥氣在里,耗其津液,則大便秘結。明.龔信

注釋:燥邪最易傷津液,而津液耗傷又最易致燥。津液枯涸,腸道失潤,則大便秘結。治津枯便秘,切忌妄事攻下,易用「增水行舟」之法。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八  

眾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時疫也。明.龔信

注釋:天行時疫是一種由時行戾氣引起的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其病的發生與氣候反常的關係尤為密切。如春夏季節當熱而反暴寒,可致時疫流行。飢餓兵荒也是造成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戰爭與動亂、暴亂、屍橫遍野,會產生癘氣傳染。由於時疫發病急、傳染快,毒性強,故觸之者即病,少有倖免者。時疫的特點是每次流行,病人癥狀基本都一樣,或皆身熱發斑、或皆上吐下瀉,揮霍繚亂等。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三十九  

蓋七情不損,則五勞不成。明.綺石

注釋:七情內傷,直傷五臟,影響氣機。如怒傷肝,思傷脾;怒則氣上,思則氣結等。故七情內傷日久,一則致五臟功能失調,其化生、藏精氣功能減退,二則氣機失調及血,而氣血俱病,故終致五臟氣血俱損,而成五勞。五勞,此指五臟勞損之證【五勞共有三層意義:起義指久視、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種過勞引起的損傷。其二指勞志、思勞、心勞、憂勞、瘦勞五種過勞致病因素。其三指心勞、肝勞、脾勞、肺勞、腎勞等五種虛勞證】。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  

心有所思,則精有所耗,神無所歸,氣無所附,百病生焉。近代.秦伯未

注釋:腎中之精氣,上交於心中,化為心中真液頤養心神,心神得以守舍而藏於心。精可養神【在此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精盛則神旺,精衰則神疲。若思慮過度,心神過用,精氣【維持人體生命活動、臟腑功能和新陳代謝的水谷之精】耗損,則心神失守。精不化氣則氣不歸經,就可出現心煩、失眠、心悸、脈象細數無力等症。心、腎俱傷,精、氣、神俱耗,則百病叢生。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一  

凡虛損之由,....無非酒色,勞惓,七情、飲食所致。明.張介賓

注釋:虛損為臟腑虧損、元氣虛弱而致的各種慢性病證的總稱。虛損成因很多,然主要與酒色無度、勞惓太過、七情內傷、飲食不節有關。《素問.上古天真論》:「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絕其精,以耗散其真....年半百而衰。」《素問.宣明五氣》:「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可見勞逸過度,都成虛損之由;七情內傷,則耗血傷氣,損及五臟,若一臟受損,可累及他臟,而引起臟腑失調,臟精虧損,致成虛勞;至於飲食不節饑飽失調,則可損傷脾胃,致精微不能化生,氣血生化無源,內不能調和於五臟六腑,外不能灑陳於經脈肌腠,漸致虛損無疑。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二  

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鰲

痰飲是人體水液代謝的病理產物,一旦形成則作為致病因素危害多端,無處不到。所謂「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不可勝窮」。故有「百病多有痰作祟」、「痰為諸病之源」等說法。臨床許多怪異、難以辨治的疑難病證常常是由痰飲引起,這些怪病中的痰總是為標,而本質是臟腑功能失調,從痰論治往往收到預期效果。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三  

怪病多屬痰,暴病多屬火。明.繆希雍

注釋:痰是水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物,痰可隨氣流行全身各處,即可影響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功能,又可影響氣血津液的生成和運行,痰即可流竄為害,亦可停滯為害,致病極為廣泛且複雜多變,故怪病多痰,病多屬痰。暴病,起病急,病勢重,如暴盲、暴注【腹瀉】、暴聾、暴厥、暴暗、暴發、火眼【風火眼】、暴癇等,多於火熱有關,故說暴病多屬火。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四  

淤血在里則口渴。清.唐宗海

注釋:淤血是血液運行緩慢或離經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淤血所在部位不同,表現各異。若瘀血在里,阻遏氣機,氣不行津,水津不能上承,故見口渴。治宜活血祛瘀。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五  

天邪發病,多在乎上;地邪發病,多在乎下;人邪發病,多在乎中。金.張從正

注釋:天邪指風暑火濕燥寒,地邪指霧雷雨雹冰倪,人瀉指酸苦甘辛鹹淡。張從正認為,天地各有六氣,人有六味,都可能成為致病邪氣。由於病邪特性不同,損傷人體部位亦各異。天之邪由上而下,易傷人上部;地之邪由下而上,易傷人下部;六味由口而入脾胃,易傷人中部。這是張氏長期臨床觀察的經驗總結,與臨床頗為切合。既然病由邪致,治病當首重祛邪,邪去正自安。祛邪可根據上、中、下發病部位和具體癥狀不同,而採取汗、吐、下三法治之。如邪在皮膚、經絡,可汗之;邪在膈或上脘,可吐之;邪在下焦,可下之。張氏的三邪理論具有獨到的見解,對後世影響頗大。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六  

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黃帝內經》

注釋:說明西北高原地區常多寒邪,燥邪為病;東南沿海地帶常多濕邪為病。如久處潮濕環境中,則多濕病。常在高溫環境下作業,則又多暑熱病。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黃帝內經》

注釋:風為陽邪,易襲陽位,而人體頭面上部,正屬人體陽位之一。風寒、風熱之邪入侵,每見頭痛頭脹,鼻塞咽痛諸症,濕性下流。其傷人常先起與人體下部,而多見足跗浮腫,下肢重滯;或前陰濕疹瘙癢等症。此外,淋濁、泄痢、帶下等病症,亦多由濕邪下注所致。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七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清.葉桂

本條對溫病的發生髮展機製作了提綱挈領的概括。溫病之邪自上部口鼻而入。因肺居上焦,開竅於鼻,又外合皮毛,與衛氣相通,主一身之表,所以溫邪外襲,必先犯肺而出現肺衛表證。若治療及時得法,即可從外解而不致內傳。心亦居於上焦,如邪不外解,則可由肺衛而傳心包營分,提示病情惡變,病勢危重,故稱「逆傳」。溫病尚有按由淺入深逐步發展的。「順傳」過程,其病機演化為上焦肺衛之邪,依次傳入中、下二焦。可見「逆傳」「順傳」相對而言,前者是指病情的急劇變化,後者是指病情的漸進發展。至於溫病傳變所以有順、逆之分,除與病邪性質和感邪輕重有關外,人體正氣的強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八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黃帝內經》

注釋:瘧為之病,種類繁多,統稱痎瘧。夏季傷於暑邪,未即發病,蘊伏於內,至秋與涼合邪,可變身瘧疾。痎瘧症見多為惡寒壯熱,口渴引飲,脈來洪數。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冷,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此條文解釋「重陽必陰」的陰陽轉化之理,即夏為陽,暑亦為陽,兩陽相加,至秋涼時反見有惡寒癥狀的瘧疾。此種瘧疾發於秋季而有暑熱見證,與時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將其列入「伏氣」之列。認為多因盛夏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涼水浴澡,或過食生冷,暑熱內伏,至秋涼有感涼氣,發為瘧疾。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四十九  

肥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清.陳芝田

注釋:此句指出形體肥瘦之人的不同病機特點,具有一定道理。肥人是指形體過於肥胖,屬「虛浮」之像,是氣虛失運的表現,其人形肥,氣血難於周流,因而多郁滯生痰。陽化氣,陰成形,瘦人形體過於瘦削,是陰血不足的表現,陰虛生內火,故「瘦人多火」。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  

至虛有盛候,大實有贏狀。宋.蘇軾  沈括

注釋:此條是指真虛實證的病機。「虛」是病機的本質,而「實」象實則是其表現的假象。多由於臟腑氣血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由於「虛」,故臨床上可見納食減少,疲乏無力,舌胖嫩而苔潤,脈虛而細弱等正氣不足癥狀。同時由於氣運行無力而郁滯不通,則可見脘腹脹滿、腹痛等類似實證的表現。《景岳全書》也說:「至虛之病,反見盛候。」都是指真實假虛證的病機。「實」是病機的本質,而「虛」象實則是其表現的假象。多由或熱結腸胃,或痰濕壅滯,或濕熱內蘊,以及大積大聚等實邪結聚於內,阻滯經絡,致使氣血不能暢達於外所致。如熱結腸胃之里熱熾盛病證,一方面可見到大便秘結,腹滿硬痛拒按,潮熱、譫語等實熱癥狀,同時因陽氣被郁,不能四布,亦可見面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頓等類似虛寒的假象,《景岳全書》也說:「大實之病,反見贏狀。」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一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黃帝內經》

注釋:「邪氣」包括六淫、疫癘、毒物等外來之邪。「實」,主要指邪氣亢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致病邪氣的毒力和肌體的抗病能力都比較強盛,或是邪氣雖盛而肌體正氣未衰,能積極與邪氣抗爭,故正邪相搏,鬥爭劇烈,反應明顯,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病理反應比較劇烈的、有餘的癥候,即所謂實證。實證常見於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於痰、飲、食、水、血等滯留體內而引起的病症。如臨床上見到的痰涎雍盛、食積不化、水濕泛濫等病變,以及壯熱、狂躁、腹痛拒按、二便不通都屬於實證。

「精氣」,是指氣血、營衛、津液等,也稱為正氣。「精氣奪」,指氣血、營衛、津液等受到損害,故成虛證。「虛",主要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弱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即機體的氣血津液和經絡、臟腑等生理功能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機體的正氣對於致病邪氣的鬥爭難以出現較劇烈的病理反映,所以,臨床上出現一系列虛弱、衰退和不足的癥候,即所謂虛證。虛證多見於素體虛弱或疾病的後期,以及多種慢性病證。如大病、久病,小號津液;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傷人體氣血、津液、陰陽,均會導致正氣虛弱,出現神疲體倦、面容憔悴、心悸氣短或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正虛的臨床表現。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二  

病見於陰,甚必及於陽;病見於陽。窮必歸於陰。清.尤怡

注釋:由於陰陽互為根本,陰病日久必累於陽,陽病日久必累於陰,陰陽二者不可分離,治療亦應陰陽兼顧而治,不可見陽治陽,見陰治陰。故養不足之陽氣可救偏勝之陰邪,補虧損之陰液可救亡失之陽氣。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三  

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疾。宋.陳無已

注釋:體內陰陽保持相對的平衡協調,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因為沒有陰精就無以化生陽氣,而沒有陽氣的功能活動,就無以化生陰精。一陰一陽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維持相對平衡,人體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而有規律不會發生疾病。如果體內陰陽失調,原來相對平衡的關係被打破,出現陰陽偏盛偏衰的局面,則生命活動規律紊亂,肌體就會發生疾病,例如陽邪致病,可使體內陽偏盛而陰偏衰,出現熱證;陰邪致病,則使體內陰偏盛而陽偏衰,出現寒證。陰陽還概括人體上下、左右、前後的位置,臟腑、經絡的屬性,又有氣血、津液、水火的差異以及病邪的性質、氣候環境的變化等內容,而所有各種情況如有偏盛,均可導致疾病。所以治療疾病,重在調整陰陽。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四  

病在陽,則熱而脈燥;在陰,則寒而脈靜。《黃帝內經》

注釋:本句特指瘧疾侵入人體後,伏於半表半里之間。邪氣外出於陽,陽盛陰虛,則為發熱而脈象躁急;邪氣內搏於陰分,陰盛陽虛,則為寒戰而脈象和緩平靜。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五  

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漢.華佗

注釋:在此句中陰盛陽虛之病謂陽病,陽盛陰虛之病謂陰病。人體的陰陽消長盛衰,受自然界的晝夜節律影響而進行周期性的變化。這種周期性變化對疾病的具體表現有直接影響。早晨,陰氣已衰,人身之陽氣漸盛,故陰盛陽虛之人病勢得減;夜晚,陽氣已衰,人身之陰氣漸盛故陽盛陰衰之人可獲安寧。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六  

陽氣者,大怒則行氣絕,故血苑於上,使人薄厥。《黃帝內經》

注釋:薄,迫也。定名為「薄」,有氣血被迫上逆之意。因氣血上逆而致的昏厥為薄厥。病由大怒引起,怒則氣上,血隨氣升,郁於頭部而致昏厥。《素問》中的「血之於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復返則死」相聯繫。對後世醫家闡發卒中病機頗多啟迪。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七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凡陽病見陰脈者死。元.朱震亨

注釋:陰病【虛證、寒證的統稱】指具有萎靡、淡漠、寒冷、下陷、不足等特性的病症;陽病【指具有亢奮、躁動、火熱、上沖、有餘等特性的病症。此處陽脈可理解為有胃之脈【胃、神、根是正常脈象的三個條件:脈勢和緩,往來從容,節律一致,是有胃氣;脈跳柔和有力,是有神;脈跳沉取應指,是有根】,陰脈可理解為真臟之脈【五臟真氣敗露的脈象,可見於疾病的危重階段】陰病雖然正氣虛弱但脈有胃氣,說明生機不絕,故仍主生;陽病雖表現為實證,而一旦脈露出真臟之象,是胃氣將絕之兆,預後不良。總之,無論陰病、陽病,總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八  

陽惟畏其衰,陰惟畏其盛。明.張介賓

注釋:本句是「陽非有餘」學術思想的集中概括,對於防止生活起居失常而損害人體正常功能,治療上過用寒涼藥物傷害氣機是有積極意義的。陽,是指正常的生理機能。陰,是指形體津液。陽惟畏其衰,是強調保護人體正常生理機能的重要性;陰惟畏其盛,是說明陰不能過盛,陰盛就可以導致陽衰。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五十九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而。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西晉.陳壽

注釋:這是三國名醫華佗對學生吳普說的一段話。他指出保健的方法是經常勞動但不要過度疲勞。活動之後,飲食便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氣血流通,自然百病不生。猶如古語所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可收到了祛病延年的效果。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  

人者,天地之鎮也。《黃帝內經》

注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往往會受到自然界陰陽四時及其他事物的影響,但是人在承受這種影響時能夠了解、掌握自然界陰陽的消長變化、四季的冷暖變遷,適時調理自己的飲食起居,根據時令變化來保養體內打的陽氣和陰精,主動避免或預防惡劣氣候的侵襲。因此,人,一旦掌握自然界陰陽四時變化的規律,就能化被動為主動,適應自然、駕馭自然,「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所以人在自然界中而超然於群物之上,具有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一  

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猶貧而後蓄積。雖勤亦無補矣。宋.愚谷老人

注釋:人至遲暮之年,已耳聾眼花,步履蹣跚,再去求養身保生,就像人於赤貧之後才想到要積蓄,未免為時已晚,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人必須自幼起就注意養生,特別是到了壯年時期,在人體生理功能最旺盛、又是由盛轉衰的關鍵階段,更應當高度重視養生。未老而養生,既能保健康、防衰老,又能防病於未然,詞語體現了中醫養生保健預防的指導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老年養生不如青壯年時,但養比不養為好,總能有所獲益,故亦不能忽視。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二  

上工治未病。漢.張機

注釋:「工」,在古代泛指百工技藝人員。包括各種科學技術人員在內。上工、中工、下工,是針對技術水平的高低而言。《金匱要略》所指的「上工」,是專指醫療技術高明的醫生。「治未病」有兩個含義:一是未病先防,即在人體未發生疾病之前,採取各種措施,做好預防工作,防止疾病的發生和傳染;二是既病防變,即患病之後,早診斷、早期治療,防止病邪向未受邪的臟腑傳變,先安未受邪之地,使疾病治癒於初期階段。

所謂「上工治未病」就是「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治其已成。」如《黃帝內經.素問》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有渴而掘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之類。「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是「上工」常用的治病方法,而「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曉實脾,惟治肝也!」這種方法,常常導致肝病未已,脾病又起的不良後果,這就是不懂五行相勝,五臟相關的道理。如果能在病變開始,先安未受邪之地,則可防止邪氣的傳變。以上就是「上工治未病」在臨床上的具體體現。「治未病」具體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重視精神調養,注意飲食起居,適應自然規律,鍛煉身體,藥物輔助預防,疾病發生後早期診斷,控制疾病的傳變等。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三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黃帝內經》

注釋:自然界陰陽的運動變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這是萬物生長收藏的運動終而復始的緣由,也是萬物生長衰亡的根源。此乃自然界的一個普遍規律。如果違背這個規律,不根據四時陰陽的變化來養生攝身,那就會影響生命的根本,損害身體的真元。如果順應這個規律,在春夏二季重視護攝陽氣,在秋冬二季注意保護陰氣,那就不會發生疾病。這樣就稱得上真正掌握了養生之道。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四  

益壽之方,全憑導引;安身之計,惟賴坐功。明.李漁

注釋:導引主動,坐功主靜,動靜結合,是養生所應遵循的一項原則。導引是以主動的肢體運動為主,並配合呼吸或自我按摩而進行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該方法不僅可以防止某些疾病,而且對健康長壽頗為有益。坐功是以靜坐為主的氣功鍛煉方法,對強身延年也有殊功。導引的形式、方法很多,晉代葛洪《抱朴子.別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持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中就繪有導引姿勢四十餘種。氣功養生法這通過調神、調身、調息來提高人體的適應能力、防禦能力、和調節控制能力,從而保持健康安適的狀態。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五  

兒衣錦帛,特忌厚熱。唐.孫思邈

注釋:嬰幼兒或兒童的衣著寒暖,與傷風感冒等病症的發生,關係尤為密切。早在隋代巢元方《諸病源侯論》中已經指出,小兒初生,肌膚嬌嫩,衣著要適宜,不能過多,不然汗後常易感冒。由於小兒臟腑柔弱,形氣未充,對某些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加上小兒對衣著寒暖不能自調,若護養者一味以重衣厚褥裹之,必致小兒腠理疏泄。偶觸微風,即成感冒之證。相反,小兒衣著捎帶幾分寒,輕軟寬鬆,既能活動自如,又能使腠理緻密,可增強抵禦風寒外邪的能力。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六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議葯。清.喻昌

注釋:此語體現了辯證論治的精神,其核心是強調議病遣葯,隨機應變。在臨床上治療疾病,必須以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為依據,以辯證的理論為指導,進行綜合、分析、歸納,認清疾病發生的原因、病變性質,才能有效地指導治療,開出有針對性的處方用藥。辯證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的過程,如果沒有辨清病源就遣方用藥,必然帶有盲目性,治療也就不可能取得預期效果。故治病的關鍵在於識病,只有把握了疾病的本質,治療用藥才能有的放矢,取得預期療效。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七  

凡是醫生治病,治標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明.薛已

注釋:治病求本,是祖國醫學辯證論治最基本的原則。本,即疾病的本質,或者說主要矛盾。疾病的性質、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等是由其本質決定的,故治病求本的實質是強調診斷治療要善於分析,找出主要矛盾,消除疾病的根本原因。「標」相當於「本」而言,指從屬的、次要的、非本質的矛盾。對於不同疾病,或者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同一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矛盾的性質便有差異。醫生應以辯證的觀點認真對待,力求抓住主要矛盾,確定治療原則。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分標本。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八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

注釋:本語出自《類經》。如說:「奈何今之醫家,多不知求本求標,孰緩孰急之道,....且動稱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從字義上來講,標,末也;本,原也。標本主要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病情輕重緩急而言。一般認為標是疾病表現於臨床的現象和出現的癥候;本是病因以及病機,即疾病的本質,或者相對地指先病或後病之臟腑而言,簡述:

急則治其標:當標病甚急,成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時,若不及時解決,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就必須採取緊急措施先治其標。如臨床上大出血的病人,無論何種原因所致,均應採取應急措施,先止血,待血止後再治其本。

緩則治其本:在病情和緩的情況下,必須從根本上著手治療。因標病的產生源於病本,病本一旦消除,標病自然隨之而愈。如肺陰虛引起的咳嗽,肺陰虛為本,咳嗽為標,標病不至於危及生命,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滋陰潤肺之法,肺陰充足,咳嗽也隨之消失。又如血瘀頭痛,血瘀為本,頭痛為標,治療用活血化瘀之法,血液流通,頭痛隨之痊癒。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六十九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難經》

注釋:這是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則。補母,用於治療母子兩臟皆虛或單純子臟虛弱之證。如脾臟虛弱,土不生金,引起脾肺兩虛,或肺虛日久,影響脾之健運【子盜母氣】,導致肺脾氣虛,皆可用補脾【補母】之法治之。瀉子,用於治療母子兩臟皆實或母臟單純實證。如心火亢盛,子病犯母而致的心肝火旺證,當採用邪心火為主的治法;即便肝火獨盛,亦可採用瀉心火的方法抑制肝的功能偏亢。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  

治痿者獨取陽明。《黃帝內經》

注釋:陽明乃氣血化生之處,氣血充足才能滋養宗筋,若宗筋馳縱,則手足痿弱,不能收持。《內經》說:「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也。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匯於宗筋。陽明總宗筋之會,匯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此可見,陽明胃這一水谷之海,運化若有失職,不僅影響氣血的化生,亦會導致濕滯筋脈之中,最易形成痿證,故治痿者當獨取陽明。所謂獨取陽明,即清陽明燥熱,養胃中陰津。否則,胃燥不解,必然導致肺熱葉焦而成痿。故說:「五痿皆因肺熱生,陽明無病不能成。」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一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

注釋:本語主要講了溫熱病【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上、中、下三焦不同部位的治療大法。吳鞠通創立三焦辯證學說,闡述溫邪在病變過程中,由上及下,由淺入深的發展變化規律,並對三焦分證的治療法則,以「羽」、「衡」、「權」作了形象化的說明:上焦的部位最高,接近於表,所以凡屬上焦的病變適宜於如羽毛那樣輕清上浮之劑來治療,如桑菊、銀翹、梔豉之類,使邪從上、從表而解;中焦處於上下之間,是升降出入的樞紐,所以病在中焦,邪勢較甚,升降失常,用藥既不能施治太薄,亦不可過於厚重,只有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方法來治療,達到如衡器那樣的平衡,溫熱用白虎、承氣之類,濕熱用連朴飲之屬;下焦的部位最低而且偏於里,邪入下焦,肝腎真陰大傷,所以在治療下焦病時,無論扶正或祛邪,都適應重濁味厚之品,才能直達病所,發揮更好的效果。治必厚味滋填,介石重鎮,用藥如秤錘之重,沉於下焦,如諸甲復脈、大小定風珠之類。吳氏的三焦治則不僅對辯治溫病具有很大的臨床價值,對其他各科亦具有指導意義。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二  

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李杲

注釋:濕為水氣之化,其性下趨,故東桓提出治濕當利小便,這是邪氣惟一出路。因勢利導乃物理之常,至於在上在表之濕,意宣之發之,乃是變化之法。濕而兼寒,用溫化之法;濕而兼熱,用清利之法;濕而兼虛,用健運之法,均必配合淡滲利濕之品佐之,這亦突出了治濕當利小便的原則。濕熱膠結難解之患,投以清熱瀉火之劑,只能治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治濕溫用利小便為主之法,正是使濕和熱分消,濕去則熱邪就很快消除了,這就能達到治療病本的目的。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三  

治濕不分三焦,非其治也;治濕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方隅

注釋:濕之於水,異名同類,濕為水之漸,水為濕之積。三焦具有運行人體水液的功能,如果三焦氣化失常,或者氣機閉塞,水液無法正常運行,則停留而成水濕。張介賓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這水留中,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故曰決瀆之官、」脾居中焦,為濕土之臟,主運化水濕。如果皮土薄弱,請這難以上升,濁者難於下降,留於中焦,停滯膈間,則積為水濕痰飲。汪昆說:「如濕滯太過者,脾之實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虛也。」故以脾為水濕痰飲產生之源。臨床治濕,如能從調理三焦氣機以泄其流,又從健脾化濕以治其本,方能照應全面,取得良效。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四  

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李中梓

注釋:痰,指痰飲,其生成和脾胃關係極為密切。雖然痰飲的生成與肺的宣肅通調、腎的蒸化水液,以及三焦津液的通道等功能失常有關,但脾不健運是重要的一環,故臨床治療痰飲當時時注意調理脾胃,除其生痰之源。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五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唐.王冰

注釋:本語是王冰對《素問》的一段注文,壯水之主是指:強腎之陰「,後人又稱滋水制火、壯水制陽,滋陰涵陽之法。用滋陰壯水之法,以抑制陽火亢盛。腎主真水【腎陰】,如果腎陰不足,則虛火上炎,出現陽偏亢之像,症見頭暈目眩,腰酸足軟,咽燥耳鳴,煩熱盜汗等。此非火之有餘,乃真水不足,故必須滋養腎水,用六味丸、左歸丸之類。《類經》說:「諸寒之而熱者,謂以寒治熱而熱反增,非火之有餘,乃真陰不足也,陰不足則陽有餘而為熱,故當取之於陰,謂不宜治火也,只補陰以配陽,則陰氣復而陽熱自退矣。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六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唐.王冰

注釋:本語是王冰對《素問》的一段注文,益火之源是指「益心之陽」,現多理解為腎中所藏命火【腎陽】。命火乃先天真火,此火一衰,則出現陽微陰盛的虛寒證。症見腰脊酸痛、腳軟身冷、陽痿早泄、腦轉耳鳴等。必須採用扶陽益火之法以補命火,來消陰寒之邪為病,多用八味丸、四逆湯之類。《類經》所說:「熱之而寒者,謂以辛熱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餘,乃真陽不足也,陽不足則陰有餘而為寒,故當取之於陽,謂不宜攻寒也,但補水中火,則寒自消矣。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七  

開鬼門,潔凈腑,去菀陳莝。《黃帝內經》

注釋:鬼門,即汗孔。凈腑,即膀胱。此句就是發汗、利小便之意。菀,王冰註解說:「菀者,積也,陳者,久也,陳腐之意也。」莝,斬除。去菀陳莝,就是鏟掉堆積的陳腐之物。這裡主要是指清除停積的水液之類。開鬼門及發汗法,潔凈府系利尿法,二者皆為水腫病治療大法。水腫病的成因與肺臟關係密切。腎為水臟,統膀胱、三焦兩個水腑,故排除水液當從水腑利小便。肺為水上之源,外合皮毛,故上半身的水當發汗從皮毛以排水。脾統腸胃,腸胃有水,當去菀陳莝,蕩滌水液。總之汗孔與膀胱是水液外泄的兩個主要途徑。例如在臨床上若膀胱有濕熱蘊積,或腎陽虛弱,氣化失職,則必出現小便不利,水液瀦留,溢於肌膚而成水腫。此時可用利尿法或清熱利水用五苓散、八珍散,或溫陽利水用真武湯、濟生聖氣丸,使水邪從小便而去。以達到消腫目的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八  

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黃帝內經》

注釋:本語是指虛證不能用瀉法,實證不能用補法。否則,就會犯虛虛實實之錯,而是必須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才是正治。在臨床上虛證的範圍較廣,從總的概念來看,不外陰虛、陽虛兩大類。具體分,又有臟腑、氣血、陰陽等虛證。具體治法是:虛則補之補其不足《難經》以五損立論,提出:「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總之,正如《素問》所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八  

諸病在臟者,當隨其所得而攻之。漢.張機

注釋:攻即治,得即和。此句意為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合之腑而治之。腑病治臟,乃為治病之常法;而臟病治腑,則為通權達變之活法。醫者必須守其常,知其變,才能隨機應變,切中病情,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如渴系腎病,因腎主五液,腎若有熱,其液不能化津上布,則渴證作。腎與膀胱為表裡,用豬苓湯治膀胱,滋腎水,使津升濁降,其渴自解。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七十九  

甘溫除大熱。金.李杲

此句是李杲對飲食勞倦、氣血虛損、陰陽不和而發生虛熱、勞熱之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如說:「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葯損其脾胃」、「溫能補氣,甘能瀉火」。這就指出了本句所說的大熱,乃脾胃之氣耗傷,陰火上升引起之火。因此,當用甘溫補中,益氣昇陽之法。甘溫除大熱是治陰火的主要法則,是針對陰火產生的根源而施治的。若不用甘溫而用苦寒來瀉陰火,則完全與陰火產生的病機悖逆,不僅不能治療陰火引起的大熱之證,而且更傷害患者之元氣,加重病情。甘溫除大熱之方,以補中益氣湯為代表方方中以人蔘、黃芪、白朮、炙甘草之甘溫,大補脾胃元氣以瀉陰火;升麻、柴胡升舉下陷,使陽還歸脾胃,陳皮散氣滯以助陽氣上升,當歸甘溫養血而取陰生陽長之意,諸葯合用,以達到益氣昇陽以瀉陰火之用。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  

2011-01-06 08:57:25|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中醫經典名句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黃帝內經》

注釋:但凡大病,必須分清虛實。虛證又有形體瘦弱和陰精不足的區別。形體表露於外,屬陽;陰精內藏於里,屬陰。因此同為補法,又有益氣、補陰之異。凡形體不足,陽氣虛弱者,可用溫補陽氣的方法,使陽氣外達,選用人蔘、黃芪、之甘溫益氣,附子、肉桂、之溫養元陽之類,如補中益氣湯、黃芪建中湯等。陰精不足而身體虛弱者,宜用滋膩厚重、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補陰,如熟地、蓯蓉、龜板、阿膠等。本句實際上是講述怎樣調整其陰陽的相對平衡,為後世的食療提供了理論依據,在臨床上應用相當廣泛。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一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宋.陳自明

注釋:這是一種治療血分有病而生風之證的方法,在臨床上飲用廣泛。如血虛而引起的肝風內動,以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之證,可採用養血熄風、佐以活血化瘀,這就是從血分治風之例。又如皮膚癢證,多由血燥生風或血虛生風所致,前者當涼血潤燥以祛風,後者當養血熄風收效往往良好。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二  

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補肝不宜伐肝,宜降氣不宜降火。明.繆希雍

注釋:失血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繆氏三法,乃為治療要點。原文:治吐血有三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經絡者,氣逆上壅也,行血則血行經絡,不止自止......。宜補肝不宜伐肝,.....肝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肝氣平,血有所歸;伐肝則肝虛不能藏血,血愈不止也。宜降氣不宜降火。氣有餘便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升,血隨氣行,而無溢出上竅之患。這三條原則,在臨床應用上十分廣泛:如胃腑積熱失血,;肝火犯胃失血,則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氣不宜降火;虛損血溢,則宜補肝不宜伐肝。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三  

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清.葉桂

注釋:溫病救陰的目的並不在於滋補陰血,而在於生津清熱,以防汗出過多或熱灼傷津;濕熱病通陽的目的不在於溫補陽氣,而在與通利小便,以宣達氣機,使病邪從小便而出。可見,治療溫病的救陰與通陽,和雜病是不同的。

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是針對溫熱病的治療,要首先著手泄去陽分之熱以救陰,熱去則津存。若熱邪不去,繼續耗傷陰液,雖用大劑滋陰養血之品,也如「鍋中添油」,無濟於事。若迅速泄去陽分之熱,則如釜底抽薪,便可很快收到退熱存陰之效。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是指對濕熱病的治療,因為濕熱留戀,氣機受阻,若用溫性苦燥之品化濕,則有助於熱傷津之虞;但若僅施與清涼之葯清熱,則濕邪不去。基於此,葉桂提出了利小便之法,以宣達氣機,化除濕邪,達到通陽的目的。但要與《傷寒論》的通陽法區別,傷寒病乃陰盛格陽,故用通脈四逆湯之類以散陰通陽;濕熱病乃濕熱之邪交混,導致陽氣阻閉,故當採用利小便以通陽氣的方法,濕去則熱孤,濕熱除則陽氣自通。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四  

熱病最易傷陰,當刻刻保陰為要。清.雷豐

注釋:所謂熱病,主要是指一切外感病邪引起的熱性病。雷氏所言,主要指發於夏季的熱病,即暑溫之類。由於暑熱病邪其性酷烈,最易傷津耗液,陰傷液耗往往持續整個病變過程。津液、陰液為人體正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疾病的痊癒,邪氣的退卻,正氣的康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療熱病的全過程中,要時刻顧護津液。惟能留得一分陰液,便有一份生機,津充液足,其病可愈。

這一原則不僅適應於暑熱病證,大凡溫熱、風熱、燥熱,乃至於濕熱病濕退化燥之際,傷寒陽明熱甚之時,均宜遵循。所謂保陰,亦菲僅僅指滋陰生津而言,即如瀉其熱、釜底抽薪,亦為保陰之法。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五  

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

注釋:「道」是自然規律的意思。陰陽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生,長,化,收藏的規律。古人說醫通於道,而道生陰陽,陰陽理論與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治則相結合,被廣泛應用於醫學的各個領域,藉以闡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質,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和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等的根本規律。「治病必求其本」,既求陰陽之理。可見陰陽學說是中醫學關於認識疾病和預防疾病的根本規律的學說。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六  

陰陽經絡,氣相交貫。元 滑壽

注釋:由於互為表裡的陰陽經脈都在四肢末端相接,並在體內分別絡屬於相為表裡的臟腑,因而構成了相為表裡的陰陽臟腑之間的密切關聯,使它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變化上相互影響,此外經別和別絡也相互溝通,進一步加強了陰陽表裡經脈的相互聯絡,使陰陽臟腑經絡之氣交相貫通。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七  

陰陽者,天地之造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黃帝內經》

注釋:這句話簡明地提出陰陽學說的基本觀點,即陰陽是自然界的根本規律。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陰陽二個方面,並且由於陰陽的運動變化,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這種可貴的認識能執簡馭繁,指出陰陽是分析,歸納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綱領,能使人們在紛繁複雜的事物中理出頭緒。並否定了神靈主宰自然萬物的迷信思想,為中醫理論體系正確世界觀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八  

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黃帝內經》

注釋:所謂「有名」是指陰陽是概括事物功能,特性的代名詞;而「無形」則是說陰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並非指具體事物。一般來說,凡是活動的,外在的,上升的、溫暖的、功能的、亢進的事物都歸屬於陽,凡是沉靜的、內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質的、衰退的事物都屬於陰。正因為其有名無形,故可廣泛稱代無數具體有形之物,而有無限可分性,所謂「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既是。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八十九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黃帝內經》

注釋:守,鎮守;使,役使。陰陽互為內外,須臾不可分離。陰依存於陽,陽依存於陰,雙方均以對方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陰陽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稱為陰陽互根。就人體的生理活動而言,物質與功能的演變過程,就包含陰陽互根的道理。功能屬陽,物質屬陰。功能以物質為基礎,物質以功能為表現。功能表現於外,物質鎮守於內,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此生生不息。如果物質與功能之間的關係一旦失常,那麼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乃至危及生命。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黃帝內經》

注釋:本句應作「養神則精,養筋則柔。」陽氣有氣化溫煦功能,人體的神,賴陽氣以溫養,才能屈伸自如。當然,不獨筋需要陽氣的溫煦,整個人體皆離不開陽氣的這一功能。臨床上陽氣虧虛患者常見精神萎靡不振,思維遲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苔白脈細等症。可見無論人之形或神,均離不開陽氣的溫煦。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一  

陽氣根於陰,陰氣根於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黃帝內經》

注釋:就人體而言,各種功能活動【陽】的生成,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營養物質【陰】,所以沒有陰,陽就·不能產生。飲食水谷變化為各種營養物質,也必須依賴人體的機能活動,並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沒有陽,陰亦不能化生。這句話對後世醫家有很大啟發,如明代醫家張介賓據此提出「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為虛損病證的治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二  

陽化氣,陰成形。《黃帝內經》

注釋: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二者的相互作用。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以人身論,人體的氣為無形的精微物質,屬陽;精血津液為有形的精微物質,屬陰。陰精和陽氣可以互相轉化,由精血津液轉化為氣,要依靠陽的氣化作用,由氣轉化為精血津液,離不開陰的成形作用。故自然界萬物的生生化化,人體生理活動過程中的物質代謝,都概括於陽化氣,陰成形的規律之中。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三  

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黃帝內經》

注釋:此為陰陽理論在中醫臨床診斷上的應用。病邪由陽分入於陰分,陽氣歛藏,故病者多安靜。病邪由陰分出於陽分,陰不守內,陰陽相爭,故病者多躁動而怒。靜與怒情志表現反映了陰陽盛衰的病理情況,一般喜卧安靜者,或為陽虛,或為陰盛,也有陰陽二虛所致的。躁動易怒者,固然與陽盛有關,但屬陰盛格陽、虛陽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子。臨床要洞察細微,以免混淆。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四  

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黃帝內經》

注釋: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變化密切相關。陽氣在白天主司與體表。一天之中,早晨、陽氣開始升發;中午,陽氣最為隆盛;太陽西下時,陽氣漸漸潛藏於里,汗孔隨之關閉。說明對於陽氣的保養,要順應自然變化的規律,根據陽氣初升、隆盛、潛藏的不同時間,調節起居,安排作息,違背這個規律,將導致形體的困頓、衰薄。如黃昏時分勞動筋骨,則陽氣難以收斂而耗散;或置身於霧露之中,則寒濕之邪易侵襲人體,損傷陽氣。養生者對此不可不知。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五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

注釋:意思指世間萬物都包含或分別出陰和陽,不可理解為背是陰腹是陽。「沖」含有虛和中的意思,與盈相對。老子認為世間萬物都包含陰和陽二個方面如「二」由「一」分化出來,而「二」則可以變化為「三」,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都離不開陰、陽與氣。這是「三生萬物」的基本含義。

老子哲學特別重視「沖氣」,因為陰和陽是二個對立面,有了「沖氣」才得以調和,萬物才能正常生長。所以在道家養生思想中,常強調「沖虛」這一概念。與《內經》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意義是相通的。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六  

陰陽者,一分為二也。明.張介賓

注釋:一分為二是陰陽學說的根本核心,它是用二分法來認識自然【包括人】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論。一,可以理解為整個世界,也可理解為一個事物。大而整個世界,小而一個事物,均有陰陽可分。一分為二,說明了陰陽無限可分,陰和陽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再分陰陽。如以晝夜言,晝為陽,夜為陰。晝中又以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一尺之竿,日截其半,無法窮盡。一分為二,又有陰陽即對立又統一之意。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這兩個發明的屬性既是相對的、矛盾的,又是統一的。如以氣血言,氣為陽,血為陰;但氣可生血,血又可載氣。氣血皆為人體的基本物質,合之為一,分之為二所以張介賓將歷代理解陰陽學說的百家之言歸結為一句話:一分為二。言簡意賅地解釋了事物內部存在的既相互對立、相互矛盾,又協調和諧的結構關係。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七  

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漢.董仲舒

注釋:這是先秦及漢代對世界物質性的基本認識,認為天地是由一種精微物質---元氣【原氣】所構成的。《莊子.知北游》說:「通天下一氣耳。」一元之氣又分陰陽兩端。《淮南子.天文訓》:「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和合而萬物生。」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產生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故分之為二,合之為一。陰陽之氣在一年中消長不息,又分為四時【即四季】,派生出五行物類。首先,這裡的陰陽五行理論均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可以認為這是祖國醫學陰陽四時五行的雛形。這種辯證的、樸素唯物的觀點,很快滲入祖國醫學理論體系中,用以解釋人類的生命現象,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八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黃帝內經》

注釋:五行學說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與變化所構成。這五種物質之間不僅具有相互資生(相生)的關係,還存在相互制約(相剋)的關係。比如金能伐木,水能滅火,土受木克則奪,金被火熔則缺損,水守土製則絕止。古人將此五行的屬性加以抽象推演。認為自然界萬物之間都具有這類相互制約的規律,因而舉不勝舉、不可窮盡。這一規律在醫學理論中也得到廣泛應用。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九十九  

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明.張介賓

本句指出,大自然造化萬事萬物的奧秘,在於既有生化,又有制約。。如果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也就不可能有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如果沒有制,就不能維持正常協調關係下的變化和發展,某些事物就可亢盛為害,自然界各種事物正常的生長、發展、變化過程就會受到干擾,發生紊亂,人類社會就可能成為一個雜亂無章的世界。人體的情況也是如此,五臟六腑的氣血陰陽也必須有生有制,才能互相維持平衡協調的關係,使人體保持健康。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零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黃帝內經》

五臟產生和存儲精氣、六腑傳化水谷【飲食】,排泄糟粕。五臟六腑協調工作,人體的精神血氣魂魄由此而生,機體便健康無病。臟腑功能一旦失常,則精神血氣等就會發生異常,產生病變。另一方面,精神血氣魂魄等雖源於五臟六腑,但又起著維持臟腑活動的作用。所以,要使機體保持健康,既要注意護養臟腑,保證其正常的生理活動不產生障礙,又不可忽視精神的內守,血氣的疏通,以防其發生異常,影響臟腑的功能,而致疾病纏身。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一  

不明藏府經絡,開口動手便錯。清.喻昌

注釋:藏府即臟腑。臟腑經絡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礎,是中醫一切醫療活動的出發點。如果醫生對於臟腑經絡的分布、功能及相互之間的聯繫沒有詳細的了解,就難以對疾病的病位、病理、演變等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治療當然也難見效。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二  

《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之五臟。清.惲鐵樵

注釋:受中國古代哲學的影響和自然科學的限制,《內經》雖然對臟腑的形態結構也有所論述,但其重點並不在於此。《內經》偏重於對功能氣化的認識,偏重於五臟與四時的相應關係。比如《內經》所說「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就不是對臟腑位置的論述,而是指氣機的升降。聖人面南而立,肝應春在東,其氣主升,故在左;肺應秋在西,其氣主降,故在右。由此可知《內經》之臟腑,非實質之臟腑。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二  

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猝死也。《黃帝內經》

「大氣」指大邪之氣,即性質強烈的致病邪氣。人體發病,是邪氣入侵,正氣與邪氣相搏而成。病情之順逆吉凶,乃取決於人體正氣之強弱和入侵邪氣之輕重。若元氣虧虛,大邪之氣迅速侵害臟腑,正氣未能抗邪,病象未及顯露,就可能已經衰竭而死亡。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三  

臟寒生滿病。《黃帝內經》

注釋:本句所說的滿病主要是指寒脹、水臌等症。臟寒,或由內傷陽虛而成,均影響五臟氣機功能,失之運化。寒證多虛,五臟寒則功能衰弱,或穀食不化,,或小便不利。如脾之陽氣傷則不能運化水濕;腎之陽氣傷則氣化不行,膀胱不能排泄水液;肺衛之陽氣傷則水氣不得發越,阻於皮里膜外,則可形成脹滿之病。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四  

五臟相通,移皆有次。《黃帝內經》

注釋:五臟分屬五行,在生理上相互資助,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即「五臟相通」;同時,當機體發生病變時,也按一定的次序傳變,即所謂「移皆有次」。以肝病為例,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肝木能克脾土因而導致木旺乘土或土虛木乘。以此類推,脾病可傳至腎。腎病可傳至心,心病可傳至肺,肺病可傳至肝。這一理論對於臨床上預防疾病的傳變和推測預後有重要的意義。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五  

六腑以通為用。《黃帝內經》

注釋: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點,主要在一個「通」字上。胃的腐熟水谷,膽的疏泄膽汁,小腸的泌別清濁,大腸的排瀉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調水道等等,都是傳化而不藏。六腑只有時時保持通暢,飲食水谷才能傳化下行,消化吸收功能才能正常。所以說六腑以通為用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六  

六腑以通為補。清.葉桂

注釋:本句是對「六腑以通為用」的進一步發揮。保持六腑的通暢,保持六腑氣機的正常,就是對六腑功能的資助,也就是說,六腑以通為補。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七  

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難經》

肝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鬱。怒而氣上,發怒之時,肝氣上逆,氣血皆逆於上,肝陽暴張而傷陰,肝陰暗耗,有傷肝體;又怒則氣鬱,有礙肝之調達,氣鬱化火,亦則傷陰,故,亦傷肝。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八  

肝受血而能視。《黃帝內經》

注釋:肝藏血,其經脈上連目系【眼球及其附屬部分與腦部聯繫的結構】肝血足則目得其養,視物清晰。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零九  

故人卧血歸於肝。《黃帝內經》

注釋:肝為藏血之臟,人在夜晚睡卧之時,則血歸於肝臟中儲藏。經常熬夜,會給肝臟造成傷害。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一零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釋:肝膽雖互為表裡,生理功能不同,邪氣客入,癥狀表現也不盡相同,膽內藏膽汁,膽汁味苦,又膽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用,故膽汁通降於下以助腸之消化,膽受邪則膽汁不能通降而逆於上,故發為嘔吐口苦。所以說「嘔苦知邪在膽」。肝體陰而用陽,在味為酸,肝之陽易亢逆於上,易化火生風,肝有熱邪而氣逆於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說「吐酸識火入肝」。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一一  

爪為筋之餘。明.張介賓

注釋:爪為筋之餘氣所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爪附於筋末,亦為肝之精氣所濡養。所以,爪與筋同屬於肝,為肝之精氣所養,故曰爪為筋之餘。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一二  

眼通五臟,氣貫五輪。宋.王懷隱

注釋:「五輪」指血輪、風輪、氣輪、水輪、肉輪。用以說明眼的組織結構和生理病理現象。血、風、氣、水、肉五輪分屬五臟:內外呲的血絡歸心,稱為血輪;黑睛屬肝,稱為風輪;白睛屬肺,稱為氣輪;瞳子屬腎,稱為水輪;上下眼瞼屬脾,稱為肉輪,所以說眼睛通於五臟,而五髒的精氣灌注於五輪。這一理論在眼科臨床上有重要意義,臨床可通過對眼睛不同部位形色變化的診察,測知相應臟腑的病變;同時,眼睛不同部位的病變,可以通過治療相應臟腑得到痊癒。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一三  

動之於心者,神搖於上,則精遺於下也。清.尤怡

注釋:理解本條的前提是明白心腎二者的關係。心位於上焦為君火【心火】,肝腎居於下焦為相火所寄,君相二火互相影響。心主神明,若為情慾所動,隨生妄想,所欲不遂,意淫於外,則神燔於上而致心神不寧,君火妄動,相火乃隨之不守,這迫精妄泄,隨夢而遺。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一四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這血。元.朱震亨

注釋: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四肢百骸,臟腑陰陽,皆稟命於心。故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主血脈意指脈內血液依靠心氣的推動,氣能行血;而「血為氣母」【血能生氣、血能載氣】,心氣的推動又有賴於血液的營養,所以,「心之所養者血」。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一一五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這血。元.朱震亨

注釋: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四肢百骸,臟腑陰陽,皆稟命於心。故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主血脈意指脈內血液依靠心氣的推動,氣能行血;而「血為氣母」【血能生氣、血能載氣】,心氣的推動又有賴於血液的營養,所以,「心之所養者血」。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115  

心不欲雜,雜則神盪而不收;心不欲勞,勞則神疲而不入。清.金纓

注釋:心主神,心神欲靜,不容物慾與雜念煩擾,如此則臟腑皆安,體健無病,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否則如果心神為雜念紛擾則神不內守,禪散而不收,必致疾病,即所謂「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神不可過勞,過勞則心氣內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響健康。

每日中醫經典名句----116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元.羅天益

注釋:此句強調了心的重要地位。心主神明,五情之動,心先應之,故,心宜靜而不宜亂,心亂則五臟皆亂,故百病叢生;心靜則五臟皆安,故病息。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17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黃帝內經》

注釋:心與舌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心的經脈上於舌,心血充盈心氣健旺,上榮於舌,舌才能辯五味、司言語,所以舌有心之官、心之苗等說法。心有病變,亦往往反映於舌。心陽不足,舌淡白胖嫩;心陰不足則舌紅絳;心火上炎,舌紅生瘡;心血瘀阻,舌紫黯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異常,可見舌卷、舌強或失語等。所以臨床觀察舌的變化,對於診察心的疾患有特殊意義。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18  

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黃帝內經》

注釋:人的情志活動以臟腑氣血為物質基礎,一旦臟腑氣血發生病變,往往導致精神情志的異常。心氣偏盛,神氣有餘,就會引起狂笑不止;心氣虛,神氣不足,情緒低落,就會導致悲常過度。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19  

諸血者,皆屬於心。《黃帝內經》

注釋:人體之血必須依賴心臟的正常搏動,才能在脈中運行,營養全身。心氣充沛,心血充盈,則心臟搏動正常,血液運行流暢,可見面色紅潤光澤,脈象和緩、均勻有力,色舌淡紅。如果心的氣血虧損,或受病邪侵襲,影響血的功能,就會產生血液運行不暢或血脈空虛等病理變化,出現面色淡白無華,脈象細弱無力,舌色淡白,心悸怔仲等癥狀。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0  

心痹者,脈不通。《黃帝內經》

注釋:心痹的病機為血脈瘀滯,閉阻不通。心痹發病時的表現為心悸、胸悶、氣促、氣逆等癥狀。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1  

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黃帝內經》

注釋:心包絡,位於心外,是心臟外的包膜,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心為人身君主,五臟六腑皆由此主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不能受邪,受邪則死矣,所以外邪傷心,則心包絡代心受邪。明、清時代溫病學派稱溫病中熱邪侵心,所出現的神昏、譫語等癥狀為熱入心包或蒙蔽心包,來源於此。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2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黃帝內經》

注釋:簡要概括了小腸的生理功能。小腸上連幽門,與胃相通,下接大腸,是消化水谷、吸收精微的重要器官。水谷經過胃的腐熟作用後,通過幽門下注於小腸,小腸接受後進一步分別精濁,即所謂「化物」。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3  

脾.....裹血。《難經》

注釋:「脾裹血」也叫脾統血,就是脾包裹血液勿使外逸。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旺,運化有權,則氣血充盈,氣的固攝作用健全。反之,脾氣生氣無源,氣的固攝作用減退,便易致血液外溢而出血。由此可見,脾虛不能統血所致的出血,實際上屬於氣不攝血的範疇。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4  

四季脾旺不受邪。漢.張機

注釋:人體五臟與四季相應有生克衰旺的變化。脾為後天之本,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屬土,寄旺於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則其餘四髒得其蔭護,衛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氣的侵襲。故保持或助脾氣健旺,是養生與治病的重要方針。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5  

脾為百骸之母。明.汪綺石

注釋:再次強調脾對全身的重要作用。脾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化生氣血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脾能健運,則氣血得以化生,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得氣血濡養,生機健旺;脾不健運,則氣血無緣生化,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失氣血所養而病,因此說「脾為百骸之母」。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6  

脾胃乃百病之源,然每惡寒而喜熱。元.戴良

注釋:脾胃功能受到損害,機體營養物質來源不足,導致氣血虛衰,抵抗力下降,無疑就成為多種疾病發生的原因。因此說脾胃乃百病之源;脾胃的運化功能以陽氣為主,而寒易傷中陽,故脾胃每惡寒喜熱。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7  

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明張介賓

注釋:指出脾在血液生成和運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脾統血,使血液在脈內運行,不致溢出脈外。若脾氣虛,則氣虛不能攝血,血不循常道而流溢於脈外,可見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脾又是化生血液之源,,飲食水谷入胃,經過腐熟消化而成水谷精微,脾將精微向上散布奉心化赤而成血,並把血液運化全身臟腑經絡,以供人體生理活動的需要。若脾氣虛,既不能生化,又不能運輸血液,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得不到血液的滋養,則將發生種種病變。

脾的統血功能與化血功能二者密切相關:脾氣健運,氣血生化有源,則氣可以統血;反之,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不足,則氣不能攝血而溢出脈外。故凡化血不足或收攝無權,均以健脾為首務。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8  

升降之機者,在乎脾土之健運。清.張楠

注釋:升降出入是人體氣運動的基本形式,而脾胃為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居中屬土,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健運不息,在整個臟腑生理活動中至關重要。一升一降,調動全身氣機,故脾胃是臟腑氣機升降的軸心。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29  

瀉皆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明.李中梓

注釋:濕盛則濡瀉【濕瀉】,泄瀉的成因,多與濕有關,而濕之成,多因於脾。濕為陰邪,其性黏滯而趨下,易阻氣機,濕邪傷人,首先害陽,陽為濕困,則不能升清,隨濕邪而下,發為泄瀉,所以說「瀉皆成於土濕」。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失於健運,不能輸布津液,則停蓄而為濕;而且,脾喜躁而惡濕,水濕形成之後,又易困脾,阻遏氣機,從而加重脾虛,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說「濕皆本於脾虛」。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0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清.王士雄

注釋:陽明以胃為主,太陰以脾為主。病邪侵襲人體,其病症的性質,與邪氣固然有很大的關係,但是與機體狀態也關係密切。胃屬陽,為水谷之海,為多氣多血之經,病邪傳入陽明,正氣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氣不虛,故表現為實證;脾屬陰,升發精氣至五臟六腑,是人體抵抗外邪的基礎,所謂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陰,必是正氣先虛,也就是太陰之氣先虛,如此則無力抗邪,從而形成虛證。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1  

   吐必傷胃,胃傷則口渴引飲;瀉必傷脾,脾傷則肌肉頓消。近代.秦伯末

注釋:胃為六腑之一,以降為和,又喜陰潤,常欲得津液所養,吐則胃氣上逆而不降,加之損耗津液,故必傷胃·;脾主升清,氣宜升則健,瀉則氣下,精氣隨之而下損耗,故必傷脾。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2  

人之胃氣受傷,則虛證蜂起。明.薛已

注釋:胃為水谷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胃氣傷則五臟六腑無從稟氣,臟腑精氣皆虛,所以說虛證蜂起。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2  

吐血之後,當以胃藥收功。清.程文囿

注釋:「胃藥」即調理脾胃之葯。吐血之證,由於血液的損失,氣亦隨之耗傷,甚則造成虛脫,自然當以止血為務急,所謂「急則治標」。血止之後,應以調養脾胃為主。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化源一充,氣血自能漸漸充盛而臻全功,是求本之道。若以吐血而血虛,血虛則補血,但知補血而不知理脾,則血葯滋膩,礙胃生濕,脾運不健,化源乏絕,血亦難生,故「吐血之後,當以胃藥收功。」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3  

舌竟無苔,胃氣絕也。清.程文囿

注釋:強調舌苔與胃氣的關係。「竟」通「鏡」。舌苔由胃氣、胃陰而生成的。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發之氣的表現。如舌苔剝落,舌面光滑如鏡,稱為鏡面舌,提示胃陰乾涸,胃無升發之氣,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見於重病階段。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鏡面舌者,胃氣多衰,生機微弱,故病多難治,預後不佳。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4  

肺為嬌臟。清.蔣發

注釋:肺葉嬌嫩,不耐寒熱,肺又外合皮毛,易為外邪侵襲,故肺為嬌臟。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5  

肺體屬金,譬如鍾然,鍾非叩不鳴。清.程國彭

注釋:肺在五行中屬金。肺得病就像鐘被叩一樣,如果沒有外邪的侵襲,就不會發生咳喘有聲的癥狀表現。

肺清則氣行,肺濁則氣壅。清.李用樟

注釋:肺居於上,上通天氣。肺吸入天之清氣,與水谷精微和而為宗氣,調節人體的氣機,為氣之主。肺為清肅【清宣與肅降】之體,清肅則功能健旺,全身氣機協調,故曰「氣行」;若有濁邪痰飲壅肺,肺失清肅,則一身之氣機皆紊亂,故曰「氣壅」。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6  

肺朝百脈。《黃帝內經》

注釋:手太陰為十二經脈之首,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朝會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後將氣血輸布全身,為人體所用,所以說肺朝百脈。

肺朝百脈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有重要的意義。肺為氣之主,主管人體宗氣的生成,調節機體的氣化,隨著氣的升降出入,它即為血液提供充足的清氣,同時又協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而肺朝百脈的功能,正是聯繫氣血的紐帶。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7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黃帝內經》

注釋:咳嗽本屬肺病,但肺朝百脈,肺密切聯繫著五臟六腑。不僅肺病咳嗽可以影響其他臟腑而出現相應的兼證,而且其他臟腑有病,也有可能影響到肺而兼有咳嗽。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8  

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為清氣之所注。明.張介賓

注釋:肺位最高,顧偉五臟六腑之蓋,肺上通天之清氣,主司呼吸,故為清氣之所注。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黃帝內經》

注釋:這是《內經》對肺功能的經典闡述。肺主治節指肺居膈上,位近於心,主一身之氣,司呼吸、朝百脈,能調節全身營衛氣血津液的運行,營養臟腑百骸,使人體氣機升降有序。心為君主之官,肺主治節,就譬如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的宰相,所以說肺為「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39  

肺為水上之源,肺氣行則水行。清.唐榮川

注釋:機體從外界攝入的水飲都經脾上輸於肺,然後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上之源」。

肺主氣,在氣機調節上起主導作用,而水之能行,,全賴氣的推動,所以說肺對人體水液的輸布、運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作用。肺通過其宣發功能,將津液布散全身,輸精於皮毛,並通過宣發衛氣,司腠理開合,以調節汗液的排泄。通過肺氣的肅降,將津液不斷向下輸送,經腎的氣化作用,化為尿液排出體外。正因為肺氣在水液代謝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說肺氣行則水行,故臨床上將宣發肺氣來利水的治療方法形象的命名為「提壺揭蓋」,值得學習和深思。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0  

肺癰為實,肺痿為虛。清.喻昌

注釋:肺癰即肺部癰瘍,症見發熱胸痛,吐濃痰,甚者膿血並見,其病多因風、熱、痰、濕、火毒蘊結於肺,熱壅血瘀而成癰,腐而成膿,因此屬熱證實證。肺痿是指肺葉痿弱不用,以咳吐濁唾為主症,或因於熱,或因於寒,病程遷延,日久不愈,最終導致氣津兩虧,肺失滋養而枯萎不用,是一種慢性虛損性疾病,因此屬虛。二者病位雖都在肺,但病機有虛實的不同,臨床辨證時不可不查。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1  

鼻者,肺之官也。《黃帝內經》

注釋:鼻為五官之一,五官分屬五臟,在生理上具有密切的聯繫。鼻為呼吸氣體出入之門戶,司嗅覺,助發音、為肺之外竅。若肺受邪則常見鼻病。如風寒犯肺,則鼻塞、流清涕;風熱犯肺,則鼻塞,流濁涕;燥邪犯肺,則鼻干無涕,燥熱傷肺絡,還會引起鼻衄的發生,所以說鼻為肺之官。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2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黃帝內經》

注釋:這是對大腸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飲食水谷經胃的腐熟,小腸的分清別濁,其糟粕部分經小腸下注迴腸,然後經大腸變化成為糞便,通過直腸,由肛門排出體外。大腸的基本功能是傳導糟粕,故曰「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3  

大腸主津,小腸主液。金.李杲

注釋:津液是人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小腸主泌別清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大量的水液,此水液富有營養,性質黏稠,故稱「小腸主液」;大腸傳導糟粕接受小腸所剩食物殘渣,同時再吸收其中大部分水液,形成糞便,性質清稀而無營養,故稱「大腸主津」。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4  

喉應天氣,乃肺之系。明.竇默

注釋:「肺之系」即肺系,指與肺相連屬的器官,有氣管、喉部、鼻道等。喉在咽之前,上接鼻道、口腔,與天氣相通,下連氣管,與肺臟相通。喉屬肺之系,是氣體出入的要道。肺與喉在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上關係密切,肺氣充沛,則喉的功能正常,呼吸通暢,語言洪亮;若肺臟受傷,肺經熱盛,或肺氣虛弱,可導致喉的功能失調,引起各種喉部疾患,所以治療喉部疾患,每從肺論治。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5  

魄門亦為五臟使。《黃帝內經》

注釋:「魄」通「粕」。魄門即肛門。肛門傳送糟粕,故名魄門。一方面肛門乃人體九竅之一,在生理病理上與五臟有密切關係,它的正常啟閉有賴於心神的主宰、肝氣的調達、脾氣的提升、肺氣的宣肅、腎氣的固攝。若五髒的功能健運,則肛門開合有度;若五髒的功能失調,肛門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大便的異常。如脾虛氣陷可見脫肛,脾運失健可致泄瀉。腎陽虛衰,或見五更泄瀉,或見陽虛便秘。肺失宣肅,可見津不下布之便秘。肝氣疏泄失常,亦可見泄瀉、便秘等。另一方面,五髒的濁氣通過肛門排泄,若肛門不能為五臟泄濁,則五臟功能亦會因此而失調。根據此理,臨床上有採用通便法治療心肌梗死、支氣管哮喘等病症而獲痊癒的大量病例。認識五臟與肛門之間的密切聯繫,對於臨床的辯證、治療具有啟迪意義。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6  

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難經》

注釋:腎為水臟,主一身之水液,腎之氣化是一身水液代謝的動力。久坐濕地則濕氣下受,濕邪則有礙腎之氣化,而曰傷腎;強行用力則易導致腠理開而汗出,如果緊接著又入水中,水邪則更易內侵,從而損傷腎臟。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7  

五臟皆有精而內舍於腎,以育百骸,諸骨皆有髓而上屬於腦,以鎮諸陽;故腎為精之舍,腦為髓海也。明.朱棣

注釋:此條說明了腎藏精、主骨、生髓的重要作用。心肝脾胃腎五髒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儲藏精氣,五臟在各自生理活動中消耗一定的精氣,而將剩餘的精氣輸送並藏於腎中,故稱「腎為精之舍」。腎中精氣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功能,精氣足則生髓養骨,骨中髓質充盛以養百骸。脊髓上通於腦,聚而成腦,故「腦為髓海」,頭為諸陽之會,腦髓充足,則可以鎮守諸陽。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8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黃帝內經》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黃帝內經》

注釋:這裡的「主」,就是指心臟。心掌控人的情緒,所以,心臟的情緒必須先穩定、平和下來,人才會長命百歲。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意思是心裡如果不平靜,那人體所有的臟腑都可能陷入危險之中。只要心臟不出問題,其它的臟腑一般也會安守本分,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神」也就不會出什麼問題。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49 風濕  

凡寒病之由於外者,或由風寒以傷形,或由生冷以傷臟;其由於內者,或由勞欲以敗陽,或由稟賦之氣弱。若寒自外入者,必由淺及深,多致嘔惡脹滿,或為疼痛泄瀉;寒由內生者,必由臟及表,所以戰慄憎寒,或為厥逆拘攣。《景岳全書》

夫風之為狀,善行而數變。張子和《儒門事親》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掉搖眩暈,非風木之象乎!紆曲勁直,非風木之象乎?手足掣顫,斜目口,筋急攣搐,瘈瘲驚癇,發作無時,角弓反張,甚則吐沫,或泣或歌,喜怒失常,頓僵暴仆,昏不知人,茲又非風木之象乎?故善行而數變者,皆是厥陰肝之用也。《黃帝內經》

注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因關節的疼痛,影響到正常的睡眠與肢體活動,患病嚴重的難以自理基本生活。引起患者關節痛的風濕性關節炎,在目前的醫療界尚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患者可感到多個關節疼痛,如:膝、肩、腕等關節,疼痛更多發於指、趾關節,然而無論發生在哪個關節,都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雖然「內生五邪」諸多不同於外感病邪的致病特點,但由於內邪與外邪關係密切,臨床內傷雜病常常合併外感病邪,由外感誘發或加重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如「內寒」本為陽虛不足所致,但因其存在常招來外寒乘虛而襲。內濕為風濕性關節炎臨床常見病症之一,其病也每與外濕聯繫,從而形成互為因果、內外夾雜的變化。
外風和內風二者區別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在病機方面「外風傷表,內風在肝」,其次在治療方面「外風當散,內風宜熄」。

「內生五邪」致病和外感六淫致病在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上有相似之處,這也是二者容易混淆的原因,所以醫生在臨證時要謹小慎微,仔細辨別,結合發病特點、以及發病前是否有臟腑失常或虛損的表現等加以區分。如脾胃寒證有內外之分,而臨床表現均可見脘腹冷痛,得溫則緩,遇寒加重等;對二者同中之異的認識,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0 燥與濕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水流濕,火就燥。《黃帝內經》

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以燥為全體,而以熱與涼為之用,兼此二義,方見燥字圓通。《醫醇剩義》

注釋:

濕為陰邪,多與寒熱複合為病,「熱蒸則濕動,寒郁則濕凝」(《醫原》)。可隨五氣而從化,故燥之與濕,亦可因果雜合同病,如《醫原》說:「往往始也病濕,繼則濕又化燥……往往始也病燥,繼則燥又夾濕」,呈現「燥中有濕,濕中有燥」(《讀醫隨筆》)的錯雜局面。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燥濕有如水火互濟的關係,保持不幹不潤的動態平衡,病則盈虧失調,互為影響,燥濕同病,轉化相兼。其病理特點為「燥勝則干」,表現為陰血津液的虧耗不足;濕性濡潤,為津液的瀦留不能輸化,故治燥需潤之,治濕應燥之。對燥濕同病的機理,《醫原》解釋為「燥郁則不能行水,而又夾濕,濕郁則不能布津,而又化燥」。簡約說明燥濕轉化相兼之理。並指出「燥為濕郁者,辛潤之中,參苦辛淡以化濕;濕為燥郁者,辛淡之中,參辛潤以解燥」。並基於燥濕同病同治,提出「故治法有發汗、利水以通津液者,有養陰滋水以祛痰涎者」。證諸臨床,如「濕勝則濡泄」,瀉利必傷津,津傷則燥成,是濕從燥化之理也。腫脹,肝腎陰傷,燥郁不能行水,津液失於輸布,水濕停聚,是燥從濕化之變也。由此可見燥濕雜合治療的必要性。

從燥濕與臟腑的關係而言,濕盛病在脾,燥則涉及胃、肺、肝、腎,互為交叉複合,表現為脾濕胃燥、脾濕肺燥、脾濕肝燥、脾濕腎燥等多類證候。

脾濕胃燥

脾為濕土,喜燥惡濕,脾之濕賴胃陽以運之;胃為燥土,喜潤惡燥,胃之陰賴脾濕以濡之。脾升胃降,燥濕互濟,共同承擔運納之職。脾為濕困,陽氣不運,固不能腐熟水谷,但胃有燥火,津液不能濡養,釜中無水,又何能熟物,若脾濕與胃燥並見,則脘宇痞脹如堵,飢不能食,胃中灼熱嘈雜,口乾苦而黏,大便乾結,舌苔底白罩黃,邊尖紅,脈濡滑。治當潤燥並治,相制相成,可選麥冬配半夏,石斛配厚朴,蘆根配厚朴等,臨床多見於胃膽等消化系統疾病。

脾濕肺燥

若屬脾濕肺燥,痰濕上干於肺,而見咳喘痰多,質黏色白,胸悶脘痞,納差;肺燥津傷,又見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口乾。苔膩邊尖紅,脈小滑者,則當辛宣涼潤,可用杏仁、蘇子、紫苑、款冬、百部、法半夏,伍沙參、麥冬等。若燥郁不能行水,而又成濕,濕郁不能布津,而又化燥,以致肺燥津傷,水停脅下者,可配大量桑白皮、冬瓜皮、澤瀉、白朮、茯苓等。他如肺腎陰虛,水泛為痰,咳嗽痰多,用熟地、當歸合二陳湯,亦屬同義。臨床可見於肺癆合併慢支、滲出性胸膜炎等病證。

脾濕肝燥

肝脾同病者,多為濕困脾運、土壅木郁、木少滋榮,而致脾濕肝燥。脾之水濕留聚,而為鼓為脹,腹部青筋顯露,面黃目黃膚黃,因濕郁化熱耗傷肝之陰血,以致血燥瘀結成癥,形瘦色蒼,齒鼻衄血,手掌紅赤,苔黃質紅,脈小弦滑。甚則肝虛及腎,下汲腎液,耗劫真陰。治當滋陰利水,用生地、麥冬、楮實子合茵陳、豬苓、澤瀉等,滋陰不礙濕,利濕不傷陰。臨床可見於多種肝性腹水、癌性腹水之類的病證。

脾濕腎燥

脾濕腎燥者,既可源於肝,亦可本於腎。肝腎乙癸同源,精血轉化相生,故脾濕肝燥,久必及腎,而致腎燥陰傷,脾濕有餘。此即「脾惡濕、腎惡燥」之理也。由於水濕內聚,影響三焦的氣化,津液不能正常敷布,成為有害的「邪水」,以致面目浮腫,身腫,腹滿,水毒上逆,則嘔惡不食,煩躁不安,喘咳氣促;腎燥津傷,化源涸竭,則小便赤澀量少,欲解不得,甚則尿閉不通,大便多秘,口渴索飲,苔黃質紅或少苔,脈小數。治當滋陰潤燥,助腎化水,淡滲利濕,必要時還當下其水毒。藥用生地、麥冬、玄參合豬苓、茯苓、澤瀉、白茅根等,若兼濕熱瘀結,腑氣不通者酌配大黃、桃仁、川牛膝。臨證適用於肝病之陰虛臌脹及腎功能衰竭之濕熱陰傷病證。

總之,燥之與濕,雖如水火之對立,但又若水火之既濟,兩者盈虧失調則病,治當視其主次消長以調之,務必注意做到:潤燥不助濕,燥濕不傷津,「以平為期」。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1 肝腎同源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黃帝內經》

注釋:此句揭示了肝腎兩臟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體現了祖國醫學的整體觀念。

1 、「肝腎同源」的理論淵源

  「肝腎同源」的哲學思想淵源於《易經》,醫學基礎根源於《內經》,臨床實踐豐富於漢唐金元,理論體系形成於明代,實驗研究發展於現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腎生骨髓,髓生肝。」吳昆注曰:「髓生肝,即腎生肝,水生木也。」可見《內經》認為,「腎」是通過「髓」生養「肝」而體現「母子」聯繫的。「腦為髓海」,「腎生肝」的生理功能,必然受到「腦髓」的調控。不但「肝腎」生理聯繫如此,而且病理影響亦然。《靈樞.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故有「恐傷腎」之說。唐·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下焦病的治療應「熱則瀉於肝,寒則補於腎」。此說原指肝腎寒熱,以後逐步發展到指肝腎相火與真陰。北宋·錢仲陽在其《小兒葯證直訣》中指出:「肝有相火,有瀉而無補;腎有真水,有補而無瀉。」至明·李中梓運用《易經》哲學思想,根據《內經》醫學理論,參考歷代醫家的認識,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在其《醫宗必讀》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腎肝同治」的理論觀點。「腎應北方壬癸」,「肝應東方甲乙」,腎藏精,肝藏血,精聚為髓,精髓化生為血(精血同源),由於肝腎同源於精血,故曰:「乙癸同源」,「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即所以瀉腎。……故曰:腎肝同治。……然木既無虛,又言補肝者,肝氣不可犯,肝血當自養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屬也。壯水之源,木賴以榮。水既無實,又言瀉腎者,腎陰不可虧,而腎氣不可亢也。氣有餘者伐之,木之屬也。代木之干,水賴以安。夫一補一瀉,氣血攸分;即瀉即補,水木同府。」程文囿在《醫述》引《醫參》論述了腦與腎的關係,「腦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脈,命火溫養,則髓益充。……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皆上行至腦,以為生化之源,安可不為之珍惜!」錢鏡湖在《辨證奇聞》中則論述了「腦氣不足治在肝」的觀點,「蓋目之系,下通於肝,而上實屬於腦。腦氣不足,則肝之氣應之,肝氣太虛,不能應腦,……治之法,必須大補其肝氣,使肝足以應腦,則肝氣足而腦氣亦足也。」由此可見,肝腎又同源於腦。

  2 「肝腎同源」概念的含義

   「肝腎同源」是指肝腎的結構和功能雖有差異,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關,可採用「腎肝同治」的治療法則。在先天,肝腎共同起源於生殖之精;在後天,肝腎共同受腎所藏的先後天綜合之精的充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靈樞.經脈》),「腎生骨髓,髓生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肝腎同源」又即肝腎的結構和功能體系通過某些中心環節而密切相關。「肝腎同源於精血」意即肝腎的結構和功能體系通過「精血」這一中心環節而密切相關。

  (1)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腎藏精,肝藏血,腎為肝之母。《張氏醫通》曰:「氣不耗,歸精於腎而為精,精不泄,歸精於肝而為清血。」此言肝血為腎精所化生,厥陰必待少陰之精足方能血充氣暢,疏泄條達。正所謂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2)經氣互通,八脈共隸  張介賓《類經·藏象類》云:「肝腎為子母,其氣相通也」,指出肝腎通過經氣相互灌注而溝通聯繫。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陰腎經均循行於身體內側,並在經脈循行上通過肝、膈、肺、腎相互直接聯繫;還通過交會於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和任脈的關元、中極穴間接聯繫。肝腎又和奇經八脈密切相關,肝腎同隸奇經,沖任督三脈均起胞中,胞胎為肝腎所主,故有「八脈隸於肝腎」之說。

  (3)同居下焦,共寄相火肝腎同居下焦,內寄相火,相火源於命門。朱丹溪《相火論》雲:「(相火)見於人者寄於肝腎二部,肝屬木,而腎屬水也。」肝腎所寄相火,言其常為肝腎之動氣,推動肝與腎完成各自生理功能。相火之源在命門,何夢瑤曰:「腎水為命門之氣所蒸化上升,肝先受其益。」但相火內寄於肝腎,發揮其動氣之功能全賴肝腎陰血的滋涵。若肝腎陰虧則相火易亢而為「邪火」、「元氣之賊」而出現一系列病變。

  3 「肝腎同源」研究進展

  儘管過去對藏象本質(包括肝、腎)的研究,多隻注重單一臟器(肝或腎)的功能及其物質基礎的探討,對「肝腎同源」的相關機制尚缺乏系統而深入地研究;但有的研究客觀上為「肝腎同源」提供了初步實驗依據。將「肝腎同源於精血」的認識推進到「肝腎同源於腦」,「肝腎同源於下丘腦-垂體-肝軸」,「肝腎同源於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中醫傳統的肝腎概念經歷了「實體賦予功能」到「功能脫離實體」的演變過程,作為描述生命表現形式的肝腎概念,其功能表現必然有其明確的物質基礎,脫離具體組織結構的功能系統是難以想像的,這既不符合中醫「形神同一」和現代醫學「結構決定功能」的基本概念,也違背了「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辯證法的哲學思想。當然,如將腎單純定位在下丘腦有嫌片面,將肝簡單定位在神經— 內分泌— 免疫網路又有嫌籠統。這就需要將中醫功能系統的肝腎概念與現代醫學的功能和結構知識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相關性研究。在此基礎上,將肝腎的功能系統和組織結構進行重新組合(「實體功能重組」),提出新的功能系統和組織結構統一的比較確切而科學的肝腎概念。而循著整體聯繫的研究思路研究「肝腎同源」,就必然首先解決將肝、腎兩臟結合起來研究的方法學問題。有了切實可行的整體聯繫的研究方法,通過系統而深入研究,就有可能從中醫藥尋找出調節神經— 內分泌— 免疫網路功能紊亂的手段和方法,為醫學的進步和人類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2 三焦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

三焦為水液運行之道路。

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難經·》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黃帝內經》

注釋: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特有的名詞,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上焦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為膈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為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大小腸、女子胞等。三焦與心包絡相表裡。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為通行元氣,二為水液運行之道。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劃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點。

  上焦主氣司呼吸,主血脈,其特點主宣發,將飲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氣敷布周身,如霧露一樣可以滋養全身臟腑組織,因而喻為"上焦如霧"。中焦主運,即腐熟水谷,運化精微,以化氣血,故喻之為"中焦如漚"。"漚"即飲食水谷腐熟時的泡沫浮游狀態。下焦主分別清濁、排泄尿液與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點,故稱「下焦如瀆」。"瀆"指溝渠。

三焦的爭論要點

1.三焦有名有形與有名無形


自《難經·二十五難》提出:「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的論點之後,引起後世不少醫家之爭論,歸納起來,即為有名有形與有名無形之爭。

(1)關於三焦有名有形說《靈樞》最早認為三焦「有名有形」,如《靈樞·論勇》說:「勇士者,……三焦理橫,怯士者,……其焦理縱。」《靈樞·本臟》說:「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靈樞·本輸》說:「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在《內經》論述三焦的基礎上,後世一些醫家認為三焦應與其他諸腑一樣,有表裡關係,一定是有名有形的,從而進行探討三焦的形質所指。主要有腔子、脂膜、油膜、網油等說法。如明·虞摶在《醫學正傳·醫學或問》中說:「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乎腸胃之總司也。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臍之上曰中焦,臍之下曰下焦,總名曰三焦。」章璜在《圖書編·三焦有形考》中說:「蓋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可以系。若其無形,尚可以藏系哉?……見右腎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其中出,夾脊而上貫腦,意此即導引家所謂夾脊雙關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為三焦也。」張介賓認為三焦是軀體之內,包羅諸髒的一腔之大腑。他在《類經·藏象類》中說:「然於十二臟之中,惟三焦獨大,諸臟無與匹者,故名曰是孤腑也。……蓋即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臟,一腔之大腑也。」清·唐宗海在《血證論·臟腑病機論》中說:「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內外,相聯之油膜也。」

近代持三焦有名有形觀點的學者,對三焦形質也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認為三焦是淋巴系統、網油、胰腺、神經系統等。如陸淵雷、章太炎、祝味菊等人,受西方解剖醫學的影響,根據「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認為三焦是人體胸腹腔的淋巴乾和淋巴導管,可以溝通全身津液,由此進而發展到全身淋巴系統。張錫純認為三焦是網油。趙隸華等依據古人解剖中無「胰腺」一詞,從《難經·四十二難》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陳無擇的「在臍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論說,根據胰腺的現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約如手掌大,結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認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亦有人根據「三焦與命門相為表裡」之說,力倡三焦就是「脊神經」、「交感神經」、「植物神經」,等等。

上述所指的形質,尚不能完全解釋三焦運行元氣、運行水谷和水液等功能,故難圓其說。

(2)關於三焦有名無形說三焦「有名無形」之論,始於《難經》。《難經·二十五難》曰:「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三十八難》亦謂三焦「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府也。」自此以後,如《中藏經·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逆順之法》說:「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其有名而無形者也。」唐·孫思邈亦謂三焦有名無形,如在《千金要方·三焦脈論》中說:「夫三焦者,一名三關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亂,下焦名走哺。合而為一,有名無形,主五臟六腑,往還神道,周身貫體,可聞不可見。」元·滑壽的《難經本義》說:「蓋三焦則外有經而內無形。」明·李梴的《醫學入門·卷之一·臟腑條分》說:「三焦,如霧、如漚、如瀆,雖有名而無形;主氣、主食、主便,雖無形而有用。」近代張山雷在《難經匯注箋正》中亦說三焦「有名無形」。以上諸家論說,皆承《難經》「有名無形」之說。

三焦有形、無形之說,皆有據有理,其對三焦實質的研究有所裨益。然而三焦形名,千年爭論,孰是孰非,尚無定論。有名有形與有名無形,各有偏頗之處,難能全面。誠如張志聰在《侶山堂類辯·辯三焦》中所說:「有形、無形皆是也,但各偏執一見,而不能通貫耳!」唐·劉禹錫說:「古所謂無形,蓋無常形耳。」亦有人認為三焦是「非若五臟之形各自成體,故不得定其象。」清·喻昌在《醫門法律·論三焦》中亦說:「所謂形者,非謂臟腑外別生一物,不過指其所而為形耳。」故近來有人提出:三焦無形,並非人們通常所理解的沒有形質的意思。三焦具有通行元氣、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發揮是以一定的形質為基礎的。但此形質並非是一個具體的確定的臟器組織,而是對一些臟器組織及其功能的概括。即是所謂「無常形」、「不得定其象」、「指其所而為形」、「道是無形實有形」之意。


2.三焦部位及臟腑劃分


所謂「部位三焦」說,認為三焦並非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髒的特殊概念。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於這三個區域之中。如何劃分人體三個區域及其所轄內臟器官,也存有不同觀點。

將胸腹部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內經》對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靈樞·營衛生會》說:「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原文大體指出了膈上為上焦,胃部為中焦,胃以下為下焦。《難經·三十一難》說:「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以膈作為上、中兩焦的分界處,以胃下口作為中、下兩焦的分界處。對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劃分已較明確:膈上胸中為上焦,膈下臍上腹部為中焦,臍下腹部為下焦。

將人體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東醫寶鑒·內景篇·三焦腑》提出:「頭至心為上焦,心至臍為中焦,臍至足為下焦。」近年的一些期刊文獻及中醫教材也沿用此觀點。但根據《靈樞·脹論》所說的「臟腑之在胸脅腹里之內」的論述,以及臨床對三焦部位概念的具體運用而言,擬不將頭面、四肢歸屬於三焦部位為妥。

對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的認識,除肝的分屬不統一外,其餘均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兩臟;中焦上腹部,從解剖部位來說,應包括脾、胃、肝、膽;下焦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

自《內經》以來就有肝屬中焦與肝屬下焦兩種說法。肝屬中焦說的如:《靈樞·脹論》指出「肝大」、「肝偏傾」、「脅下痛」,肝居脅里,當位於中焦。《內經》的脈法和晉代王叔和的《脈經》中,均以肝應左關,而屬於中焦。《素問·金匱真言論》王冰註明確指出:「肝為陽臟,位於中焦,以陽居陰,故為陰中之陽也。」從部位劃分而言,肝歸屬於中焦。肝屬下焦說如:唐代孫思邈在《干金要方·卷第二十·三焦虛實》中說:「下焦……主肝腎病候也」,對其治療,「熱則瀉於肝,寒則補於腎。」王冰在注釋《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厥固泄,皆屬於下」時又說:「下,謂下焦肝腎之氣也。」至於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將溫病後期出現的一系列肝的病症,歸於下焦的病變範圍後,則肝屬下焦又成為辨證概念,現在臨床辨證中,仍多從之。因此,肝屬下焦之說,主要是辨證上的概念,不是說肝位於臍下。


3.三焦的功能

(1)三焦總的功能

①通行元氣三焦通行元氣之說,首見於《難經》。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十八難說:「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使,主持諸氣。」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原文明確地說明三焦是人體元氣(原氣)升降出入的道路,人體元氣是通過三焦而到達五臟六腑和全身各處的。

元氣,為人體最根本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根於腎,通過三焦別入十二經脈而達於五臟六腑,故稱三焦為元氣之別使。《中藏經·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對三焦通行元氣的生理作用作了更為具體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府,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也。」因為三焦通行元氣於全身,是人體之氣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氣化的場所,故稱三焦有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如果元氣虛弱,三焦通道運行不暢或衰退,就會導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氣虛現象。

②運行水谷《素問·金匱真言論》稱三焦為六腑之一,《素問·五藏別論》稱三焦為傳化之府,其具有傳化水谷的功能。《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三焦……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對水谷的精微變化為營氣,以及傳化糟粕的作用。《難經》明確提出三焦的運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水谷在人體運行道路及氣之所終始,包括飲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過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來概括。並根據上、中、下三焦所處部位不同,對水谷運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納,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的具體描述。這是以三焦運行水谷來概括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③運行水液三焦為人體水液運行的主要通道,這在《內經》中有多處論述,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靈樞·本輸》說:「三焦者,中瀆之腑,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說明三焦是人體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

人體水液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水液代謝雖由胃、脾、肺、腎、腸、膀胱等臟腑共同協作而完成,但人體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環流,則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實現。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與否,不僅影響到水液運行的遲速,而且也必然影響到有關臟腑對水液的輸布與排泄功能。也可以說,三焦運行水液,是對脾、肺、腎等臟腑主管水液代謝作用的綜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則脾、肺、腎等臟腑調節水液的功能將難以實現,引起水液代謝的失常,水液輸布與排泄障礙,產生痰飲、水腫等病變。正如《類經·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

(2)三焦的各別功能三焦的各別功能,是說三焦除了運行元氣、水谷與水液的功能外,上、中、下三焦還有各自的功能特點。

①上焦如霧根據三焦部位劃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臟。心主血,推動血液運行於全身。肺主氣,主宣發肅降,將水谷精氣布散於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輸布水谷精微(氣血)。如《靈樞·決氣》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靈樞·營衛生會》又概括為「上焦如霧」。所謂「如霧」,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氣血,猶如霧露瀰漫之狀,灌溉並溫養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

此外,《難經》認為上焦有受納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

②中焦如漚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膽等內臟。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肝膽主疏泄,並分泌、排泄膽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並轉輸水谷精微和化生氣血的功能。《靈樞·營衛生會》說:「中焦……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並概括中焦的功能為「中焦如漚」。漚,是浸泡的意思。所謂「如漚」,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進而化生氣血的作用。《難經》亦持此說,如三十一難說:「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③下焦如瀆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及大小腸。《難經·三十一難》說:「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是說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傳導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從大腸排出大便,一是從膀胱排出小便。如《靈樞·營衛生會》說:「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就是說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對下焦主「分別清濁」,有不同的認識:

一是就腎與膀胱的功能而言,水液在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清者),固攝於體內,無用的水液(濁者),成為小便而排出體外。此清、濁,指有用水液與無用水液。故《靈樞·營衛生會》概括為「下焦如瀆」。所謂「如瀆」,是形容下焦腎與膀胱排泄水液作用,猶如疏通溝渠,使水濁不斷外流的狀態。即是腎與膀胱的生成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二是就大小腸的功能而言,水谷通過小腸的化物、泌別與大腸的傳導、變化,將精微物質(包括水液)吸收,糟粕形成大便而排出體外。此清、濁,是指精微與糟粕。

三是根據《靈樞·營衛生會》所說:下焦使水谷「成糟粕」,「下於大腸」,「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以及《難經·三十一難》所說: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認為清與濁相對而言,清指小便,濁指大便,皆為糟粕。


4.關於三焦形質的探討

對於三焦的有形與無形之說,已見前述。對三焦形質的探討,現代有人根據三焦運行元氣、水谷和水液的生理功能,結合對三焦形體的認識,提出不同見解,主要有:

(1)三焦與淋巴系統密切相關

認為胸腹腔的淋巴乾和淋巴導管可以溝通全身津液,類似水道出焉,因此是水液運行的通道。

(2)三焦與神經系統密切相關認為三焦與命門元氣的運行相關,「命門為並列於脊柱二側之交感神經節,三焦為交感神經互相連絡之脊神經。」更有人認為三焦為整個「植物神經」。

(3)三焦與消化系統密切相關根據《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和《難經·三十一難》三焦為「水谷之道路」的論述,將六腑合而為一,並以三焦代替之,認為三焦是指消化系統的生理作用。

(4)三焦為整個代謝系統認為三焦氣化是物質代謝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人體從外界攝取食物,在體內進行腐熟、消化並吸收;第二階段是被吸收的精微物質,化為精、氣、血、津液,在體內運輸、被利用及相互轉化;第三階段是機體將利用後的濁氣、濁液等糟粕排出體外。所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分別概括物質代謝三階段的不同特徵。也有人認為三焦是「機體體液平衡調節系統」。還有人認為三焦「包括循環、呼吸、消化、排泄諸器官的功能」。還把三焦的三個部分作了分工,「上焦為血循環,中焦為淋巴系,下焦為排泄系」。

此外,還有人從形體方面來探討三焦的實質,主要有:脂膜說、組織間隙說、胸腹腔說、胰腺說等。

從形態與功能方面來探討三焦實質,決不能脫離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主要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推理,因而其基本理論總的來說,主要是抽象概念。中醫學術在二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內容上雖然不斷地充實豐富,但由於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不免會產生龐雜,或眾說紛紜。對於三焦,不能脫離五臟六腑的整體來談三焦之有形無形,也不能以西醫學的生理解剖知識來臆測三焦之實質。如果那樣的話,則是毫無意義的,也無助於探索和把握三焦在生理、病理學上的實際意義。

就形而言,五臟六腑是有形還是無形?以心腎為例,主藏神的心,既不是解剖學中的心臟,又不能籠統地說心就是腦;主生殖的腎,也不是解剖學中的腎臟。古人所說的「有名有形」的臟腑,如果以西醫解剖學、生理學的觀點來對號,那就是沒有真正認識到中醫臟腑的實質,也不可能找准每個內髒的形體。因此,臟腑都可以看成是無形的,況且三焦一腑,說它有形還不如說它無形比較確切一些。中醫學中的臟腑是在醫療實踐基礎上推斷出來的,包含解剖、生理、病理的綜合概念,任何一個臟腑都不會恰好是西醫學中的某一個臟器,或者是某一個生理解剖系統。三焦也不例外,只是從表面上看它指不出一個現成的同名臟器,而顯得特殊,其實應當是中醫學整個臟腑學說中的一部分。為此有人認為:若三焦是無形的,那麼五臟六腑亦為無形,這是藏象理論特點所決定的;若三焦是有形的,那麼五臟六腑亦當有形,其有形是指臟腑功能活動的實體,而不是西醫學某一個同名臟器。

古代醫家詳於臟腑功能的論述,而略於臟腑形態的研究。所以,單純追求西醫的形態學與中醫理論的匯通,這在實踐中已被證明是不能獲得成功的。對中醫臟腑理論的研究,應當以臨床實踐為基礎,遵循中醫自身的發展規律,並結合現代科學知識與技術,以冀形成一個完整的具有中醫特色的臟象體系。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3 藏象學說  

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黃帝內經》

注釋:所謂「藏」,就是藏於身體內部的臟腑組織,例如五臟六腑、奇恆之腑,等等。「藏」還有另外一種解釋:藏即「內臟」。由於古人忌諱多,「臟」又有不潔的意思,因此,古人將「臟」用「藏」來代替,字不同,音相同,「藏」音同「內臟」的「臟」音。所謂「象」,其意義有二:一是指臟腑的解剖形態,如「心象尖圓,形如蓮蕊」。二是指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表現在外的徵象。正如《黃帝內經》所說:「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這裡的「形」與臟腑相聯繫的肢體官竅密切相關:筋、脈、肉、皮毛、骨以及目、舌、口、鼻、耳,等等,都可以看作臟腑在外的「形」。總而言之,藏象是研究人體臟腑的解剖形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是人體生命本質與形象的統一。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在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以臟腑為基礎。臟腑是內髒的總稱,按照生理功能特點,分為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以五臟為中心,一臟一腑,一陰一陽為表裡,由經絡相互絡屬。為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其共同特點是能貯藏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各種精微物質,如精、氣、血、津液等;六腑,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點是主管飲食物的受納、傳導、變化和排泄糟粕;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其共同特點是它們同是一類相對密閉的組織器官,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具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即似臟非臟。

  藏象學說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來源於古代的解剖知識。如《靈樞·經水》中說:「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二是長期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例如因皮膚受涼而感冒,會出現鼻塞、流涕、咳嗽等癥狀,因而認識到皮毛、鼻竅和肺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三是長期醫療經驗的總結。如從一些補腎葯能加速骨折癒合的認識中產生了「腎主骨」之說。

  藏象學說是一種獨特的生理病理學理論體系。其中臟腑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更重要的則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心、肺、脾、肝、腎等臟腑名稱,雖與現代人體解剖學的臟器名稱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義中,卻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講,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著現代解剖生理學中的幾個臟器的生理功能;而現代解剖生理學中的一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學說的某幾個臟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密切聯繫,它們不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而且以經絡為聯繫通道,相互傳遞各種信息,在氣血津液環周於全身的情況下,形成一個非常協調和統一的整體。

藏象 - 五臟六腑與五行的關係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六腑  膽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臟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共同生理特點則受盛和傳化水谷。臟病多虛,腑病多實。古人說:五臟者,藏精氣,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臟實可瀉其腑,腑虛者可補其臟。

藏象的層次

藏象學說有博大的理論內涵,承載了豐富的中國古典哲學思維,在歷史演變中,演生出多元層次的藏象意義。

形態臟腑層次
這個層次的藏象,是從真實的解剖結構上,忠實地研究不同臟腑外在反映出的藏象。與現代醫學對器官功能的認識基本一致。因為中醫藏象在發展過程中,首先是基於實體臟腑解剖 。《靈樞·經水》中說:「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如心主血、肺主氣、腎主水、肝主藏血、胃主受納等中醫語彙中的藏象功能表達,均與現代醫學吻合,可以說,此時的藏象,就是藏於體內的臟器實際功能的外在表達。
模型臟腑層次
模型臟腑層次上的藏象,是中醫以哲學思維為理論構建工具,有意簡化或忽略形態臟腑的真實,重視的不再是臟腑實體本身,而是以五行為媒介,將自然萬類抽象出木、火、土、金、水五類屬性。並將五臟六腑的某些功能抽象化,附著在五行的框架中。如肝木、肺金、脾土、心火、腎水的五臟屬性歸類。在此,五臟演生的藏象意義,早已脫離了解剖臟腑的真實,只是與所屬的五行取類比象。如肝主疏泄,因為肝屬木,木才有升發疏達之性;肺主肅降,因為肺屬金,金性質重故有沉降之性;腎主納氣,因腎屬水,水性下趨故有下納之性;脾主運化,不重視脾是否是脾是胰,是腸是胃,重要的是脾在五行屬土,土性可供耕作與承載轉化之功。總之,此時的臟腑,不是解剖意義上的臟腑,而是抽象為一種模型或符號,它們以某些功能的相近性而納入了五行。模型藏象的表述,已經遠遠超出了臟腑真實本身,它只是演義成一種只有在五行哲學思維中才能自圓其說的特殊語彙。卻成為中醫藏象有別於西醫的最鮮亮的標誌。
以肝為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有:「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為色為蒼,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在此,肝的藏象要素清單:木、東方、風、酸、肝,筋、目、蒼、呼、動、握、怒。而且由五行之木來概之。讀出的不再是肝臟真實,而是濃重的五行木的哲學思辯。
氣血陰陽層次
在這個層次上認識藏象特點有二:既重視解剖形態之臟腑,又重視模型虛擬之臟腑。五臟六腑,結構不同,所以功能有別;五行比類有異,所以臟腑各具本質特點。氣、血、陰、陽,是每一個臟腑因為有了各自的結構與五行取類,最終有了不同的表述。仍然以肝為例,肝藏血,所以血虛的藏象求因,多責之為肝血虛。用四物湯補之。這是基於解剖肝臟得出的藏象推求,肝確實內納豐富的血液。而肝主疏泄,顯然超出了形態肝藏的功能表達,而是因肝取類五行之木性,才符合了「木主升發條達」之外象,將某些「上達」之藏象歸納於肝的功能。如氣上逆引起的「面紅目赤,頭暈頭痛,耳鳴耳聾,急躁易怒」等藏象表述,歸於「肝氣上逆」。這些癥狀的產生也許與真實的肝臟無關,或可認為肝不會比別的臟腑更具有優先的條件而承擔這些癥狀的產生,但由於模型之肝與五行之木聯而帶之,所以木性疏泄升達之性,就歸於肝而不是歸於別的臟。其它臟腑類推。由於每一臟腑結構不同,所以承載了相同元精演化的各個器官,它們的氣、血、陰、陽有質的不同,產生的藏象亦不同。如腎氣主生殖、主水,而肺氣主氣、主升宣、肝氣主疏泄等。
六經層次

六經的本質是生命按「三才」而演產生的六大時空態。三陰三陽,是生命演化中必然的六大演化時空態。是遠遠高於經絡(六經)、臟腑的六大生命潛在狀態。三陰三陽,是以三才之三為演化基數選項,是太極元精以「一源三岐」為演化模式而化演。而不象五臟、五腑,等,以五行之「五」為演化模式。三才與五行,一體兩制,都是生命演化所處的不同階段。《傷寒論》的三陰三陽之實質,是不同病邪作用於人體,將潛在意義的三陰三陽之六態,開發出三陰之謂病、三陽之謂病等六態病,而不是六經病或六臟六腑病。三陰三陽的理論意義,全在於他們對應的開、闔、樞。每一態,其實都有開、闔、樞,只是各有所偏。太陽、太陰主開;陽明、厥陰主闔;少陽、少陰主樞。分別開發出不同的時空態。
明代醫家張介賓,認為「太陽為開,謂陽氣發於外,為三陽之表也;陽明為闔,謂陽氣蓄於內,為三陽之里也;少陽為樞,謂陽氣在表裡之間,可出可入,如樞機也。」「太陰為開,居陰分之表也;厥陰為闔,居陰分之里也;少陰主樞,居陰分之中也。開者主出,闔者主入,樞者主出入之間。」實際說明,六態生理意義上的開、闔、樞,只是六態合於一體,互生共贏,同舟共濟。此時三陰三陽,顯然是廣義上的時空概念,而不能拘於經絡或臟腑去理解。三陰三陽,是眾多時空態之一。太極是一態;三陰三陽是六態;五陰五陽是十態……它們的態是無窮的。只是現實中的人類,只選擇了一、三、五做為最優先演化的基數,所以,一態(一身之氣)、六態(三陰三陽)、十態(五陰五陽),是最常見的類型,尤其三陰三陽六態,是廣義藏象的完美表述。
命門層次
命門是生命的門戶,是承載生命本源的一個思維模型。它統一了生命所有本質要素,將各臟腑之陰,統一為「命門之陰,之水」,將各臟腑之陽,統一為「命門之陽,之火」。它象一個終源或平台,讓任何臟腑,全身各處的器官或組織,在這裡找到了統一的平台。這是藏象學說最本質的一層意義。

命門在哪裡?在每一個細胞,每一個相對獨立的器官,每一個顯示生命的要素之中。每個臟腑均有命門,它是生命演化的一個個小「太極」,正像每個種子產生植株後形成的一個個小胚芽。但在生命本源處,一個個小命門統一於一身之命門。一身之命門是無數小命門的綜合體或聯合體。命門是元氣演生之初源,《景兵全書》載有:「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高屋建瓴論述了命門至高無上的含義。在這時,五臟之氣,統一為命門之氣,五臟之陰,統一為命門之陰,五臟之陽,統一為命門之陽。中醫之所以不同臟腑的氣虛、陰虛、陽虛,其治療方葯基本相同。如補肝陰、肺陰、心陰、腎陰,用相同的熟地,可用相同的生脈飲加減。這其實在補一個最本源、最共性的東西,補一個「元態」之物,那就是抽象出來的「命門之水」或「命門之陰」。再如,補肺、脾、心之氣,可用相同的四君湯加減等。中醫認為異病同治,是由於異病對應的元態物質的虛虧相同,這就是元氣之虛,與元氣對應的命門之氣虛。即在各個實體臟腑背後,有一個相同的總命門,這才是中醫藏象學說一直忽視的思維模型——命門藏象模型。在命門層次上,各個臟腑產生的不同藏象會得到本質的詮釋。臟腑功能有別,但它們的物質基礎卻在命門層次上高度統一起來了。所以,命門是生命最本質的一個模型。
總之,中醫藏象具有多元含義,正確運用不同的研究切入點,全方位研究藏象學說,具有重大意義。只有當我們的研究思維日漸完善,我們離真正的藏象學說建立的時代,就為時不遠了。研究思維的失敗,是一切藏象研究的最大失敗。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4 醫者意也  

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漢.郭玉

注釋:「醫者意也」的含義,早在《內經》中就有明確的提示,《靈樞·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有所存謂之志,因志而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可見中醫學中所說的意,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與對事物所顯示的思維活動。故「醫者意也」之「意」實際上與心、意、志、思、慮、智等思維活動過程有密切的關係。唐代名醫許胤宗云:「醫特意耳,思慮精則得之。」此處「意」是指精湛的思慮而言。《素問·金匱真言論》云:「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於心精。」《靈樞·九針十二原》也云:「迎之隨之,以意加之,神在秋毫,屬意病者。」以上這些均說明診察疾病,必須謹慎,要細緻地觀察人體臟腑、陰陽偏盛。須專心致意,細加考慮,然後做出精確的診斷。關於治療或補或瀉,一定要特別注意,分析病情做到明察秋毫。這一切需要醫者高明的醫術與對病人高度的責任感。

古代醫家「醫者意也」之語的提出,正是針對那些不究醫理,不重實際,憑主觀想像,治病隨心所欲者的鄭重告誡。它告誡醫者,臨症之時要用意以求理,不可輕率馬虎,稍有不慎,就會鑄成大錯。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5 修為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傷寒論》

注釋:這番話從現在看來,不僅是批評當年那些以士大夫和學士自居的人,而且是對追名逐利,追逐榮華富貴的行為所進行的痛批,對今天的中醫界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目前,在充滿誘惑的社會環境影響下,一部分中醫人也是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不思進取,不潛下心來做學問,總希望走捷徑、找到速成的秘訣。譬如說現在提倡中西醫結合,這本來是一個發展和創新中醫的良好願景,但不少人不去思索如何深層次地匯通中西,而認為學一點兒西醫知識,臨床上先追求速效,再開點兒中藥作為點綴,就算是中西醫結合了。以致於一部分中醫生在西醫理論上「半瓶醋」,在中醫臨床上沒特色,使不少病人對真正的中醫缺乏了解和信任,認為只有西醫能夠治療急症、重症,中醫只能調理慢性病,只能是作為西醫的輔助,甚至一些中醫人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樣下去,就忽略和拋棄了中醫經典理論的根基,基礎不牢,不會辨證施治,臨床上怎麼會有好的療效,怎麼能夠振興中醫,怎麼能夠達到中西醫結合的目的?

當重經典、多臨床

《傷寒論·序》中說:「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須臾,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現在有一些醫生,不去研讀經典,不是用經典理論來深化和充實自己的學術,而是靠背幾個湯頭,學一點兒西醫知識的皮毛,就自詡「中西醫結合」了,看病過度依賴西醫檢查,忽視中醫望聞問切。處方遣葯時心中沒底,就開大處方、雜方,動輒開藥十七八味、二三十味,見一個癥狀就加一味葯。頭痛加點醫頭的葯,腳痛加點兒治腳的葯,見細菌或病毒感染就清熱解毒,見血壓升高就平肝潛陽,於是處方成了藥物的堆砌,偏離了中醫獨特而嚴謹的理論和思辨體系。

如此方無章法,葯無定見,想大撒網一般面面俱到,卻一面也顧不到,這就是緣於不懂經典,不會辨證論治,這樣的療效是會大打折扣的。

實踐證明,中醫的療效在於經典。重視經典,下苦功夫研讀並不斷地踐行經典,或在繼承經典的基礎上創新,就能將中醫發揚光大,就能達到辨治準確,對患者一診(望聞問切)便知,出手即效,才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醫生。

縱觀中國醫學史,不懂經典,就不能成為醫學大家或「明白人」;不會用經方,就不能治大病和疑難病。扁鵲學經典、用經典,成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醫。張仲景諳熟經典而成為一代醫聖。歷代中醫傷寒大家以及現代中醫大師如胡希恕、鄧鐵濤等的輝煌成就和學術思想,無不受到中醫經典理論的深刻啟迪,並加以發揚光大,自成一體,成就一家,造福一方。

國醫大師朱良春早年曾獲上海名醫章次公先生所贈的一方石印章,上刻:「兒女性情,英雄肝膽,神仙手眼,菩薩心腸」,這是對「大醫精誠」的最好詮釋。「菩薩心腸,兒女性情」,這是作為一名中醫的「誠」,也就是德,這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還必須有「英雄肝膽,神仙手眼」的「精」,這是「術」;試想,不學好經典,何來「英雄肝膽,神仙手眼」呢?

但學好中醫經典,必須要有全身心的熱愛、超人的精力和毅力,是不能有一點兒浮躁心態的。只有秉承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精神和毅力,深入地苦學,才能有所獲,只有多做臨床,才能有所成。

正如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所說「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傳承和學研好《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等經典,會用、善用經方治病,「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切實做到濟世活人。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6 病機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黃帝內經》

注釋: 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疾病是機體在外界和體內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穩態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生命活動障礙。在此過程中,機體對病因及其造成的損傷產生抗損傷反應,陰陽失調,精、氣、血、津液代謝紊亂,臟腑經絡組織功能失常或形態結構上發生病理改變,病人出現各種癥狀、體征及社會行為異常,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和生命質量降低。病機則是從整體上和動態中對患病機體所呈現的病理狀態和病理變化的高度概括,它揭示了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轉歸的本質特點和基本規律,因而也是人們認識疾病證候的臨床表現並進行診斷辨證、預防治療的內在根據和理論指導。病機學,是指以中醫學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藏象經絡、病因學等為理論基礎,研究和闡明疾病發生、發展與演變的基本規律的基礎學科,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病機之名,首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審察病機,無失氣宜」和「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先秦兩漢時期,病機學已經基本形成,其中《黃帝內經》奠定了病機理論的基礎,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精闢地闡述了外感傷寒病證六經病機變化與其傳變、轉歸規律,並對臟腑、經絡、氣血、痰飲等病機有所發展,凸現了病機學與臨床應用的結合。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作為中醫學最早的病因病機學專著,對病邪入侵的途徑、發病條件及病機過程和轉歸,都有較為深入的論述。宋·錢乙《小兒葯證直訣》,總結出小兒臟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機特點,對兒科病機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金元四大家對中醫病機學說的發展各有建樹,如劉完素提出「六氣皆從火化」及「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論點,闡發和充實了實火病機;張從正認為病由邪生,強調治病以驅邪為首務,邪去則元氣自復,從一個側面闡明了邪與正的辯證關係;李杲提出「陰火」概念,認為「火與元氣不兩立」,進而論述了內傷與陰火的病機;朱震亨提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發揮了陰虛相火病機,並對「六郁」病機有創見性的闡釋。明代趙獻可《醫貫》、張介賓《景岳全書》重視命門水火與腎陰、腎陽的關係,《理虛元鑒》提出虛證病機本於肺、脾、腎之論點等,對臟腑病機的闡發均有獨到之處。明末吳又可《瘟疫論》對瘟疫病機的闡發,清代葉桂《外感溫熱篇》闡發溫熱病衛、氣、營、血病機變化及其傳變規律,吳塘《溫病條辨》論證溫熱病三焦傳變機理,薛雪《濕熱病篇》論述濕熱為病之病機變化等,使外感熱病的病機理論日臻完備。此外,王清任《醫林改錯》對血瘀病機的發揮及氣虛可致血瘀的論述,亦屬新的創見。唐宗海《血證論》從陰陽氣血水火立論,側重出血病機的闡述,發展了氣血病機理論。

近幾十年來,中醫病機學得到了較大發展。

一是病機理論的系統、規範和豐富。一批病機學專著的問世,標誌著病機理論的完善、系統和規範;新的病機觀點如病機層次說、瘀同源互結說、體質病機說等的湧現,使病機理論不斷豐富。

二是利用包括現代醫學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和手段來研究中醫病機理論,如對陰陽失調和腎虛、脾虛、肺氣虛、肝火旺等病機的研究,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各異、病人體質的差異、疾病發生部位的不同等,因而產生全身或局部各個層次複雜的病理變化。

因此病機也包括多個層次的內容:

一是發病病機,著重闡述發病的基本原理、影響因素及發病的途徑、形式等;

二是基本病機,主要揭示機體對於致病因素侵襲或影響所產生的各種病理反應最基本的機制,即病理變化的一般規律,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調、津液代謝失常、內生五邪等;

三是系統病機,主要闡發機體臟腑經絡組織等不同方面的病理反應過程,包括臟腑病機、經絡病機等;

四是疾病病機,主要闡述某一類或一種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如外感熱病病機(外感六經病機、衛氣營血病機、三焦病機)、中風病機等;

五是癥狀病機,即對疾病具體癥狀發生機理的闡述研究,包括全身癥狀和各系統疾病常見癥狀之發生機理;

六是疾病傳變與轉歸機理,即主要從疾病演變規律的角度來研究探討病機。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7  

食入而即出者,是腎中之無水;食久而始出者,乃腎中之無火也。清.陳士鐸

注釋:本句闡述噫膈和反胃不同的病機。飲食不下,食入即吐,謂之噫膈,常由淤血、頑痰、逆氣阻隔食道所致。究其原因,多由酒色過度而傷陰。陰傷則精少血枯,胃津乾澀,食道失於濡養,氣不下行,以致食入不下而即吐,故其根本還在腎水之虧。可並見吞咽梗塞不通、口乾舌燥、五心煩熱、大便乾結、形體消瘦等水虧內熱之侯。

食久而始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皆未經消化之物,謂之反胃。此雖由中焦虛寒、不能化谷,留久而出,但究其源,總是釜底無薪,腎陽虛衰,不能腐熟水谷而致。症見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色淡肢冷、脈緩無力等。一般噫膈、反胃多責於胃,今責於腎,是日久而病深者也。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8  

水為腎之體,火為腎之用。清.吳澄

注釋:腎在五行屬水,對應於冬,涵於陰精,作為五臟六腑的根本,故曰「水為腎之體」;但腎主水,在水液代謝中起主導作用,又為元氣生化之根本,而腎陽是臟腑陰陽的根本,這些都突出表現為火的功用,故曰「火為腎之用」。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59  

陽為汗之根,而腎為陽之宅。清.尤怡

注釋:汗為人體津液被陽氣蒸化而成,故曰「陽為汗之根」;而腎內寓真陰真陽,人體陽氣·之根本,人體之陽氣皆根於腎陽,所以說「腎為陽之宅」。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0  

髓者,骨之充也。《黃帝內經》

注釋:髓有骨髓、脊髓、腦髓之分,皆由腎中精氣化生。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有賴於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所以說「髓者,骨之充也」。

腎精充足,則髓液化生充盛,骨骼發育強健,運動輕勁有力;腎精不足,生髓障礙,則骨骼生長緩慢,骨節乏力,腰膝酸軟。由於腎主身之骨髓,因此,臨床上小兒囟門遲閉,骨軟無力,以及老年人骨質脆弱,易於骨折等,論治均當以補腎填精為主。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1  

精脫者,耳聾。《黃帝內經》

注釋:「脫」,耗竭之意。腎開竅於耳,耳的聽覺功能,依賴雨腎中精氣的充養。腎精充盛,腦髓盈滿,聽覺才會靈敏,故有耳為腎竅之說。腎中精氣不足,腦髓空虛,耳就失去所養,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甚至耳聾等症。老年人由於腎中精氣虛衰,故多見耳聾失聰。所以臨床上常以聽覺變化為判斷腎中精氣盛衰的依據之一。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2 扶正祛邪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黃帝內經》

注釋: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與邪氣鬥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有抗病能力,疾病就會減少或不發生;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向痊癒的方向轉化。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藥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有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體內的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適用於邪氣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而有發表、攻下、清解、消導等不同方法。

  臨床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要認真細緻地觀察邪正消長的盛衰情況,根據正邪雙方在疾病過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後、靈活地運用。

  單純扶正僅適用於正虛為主者;單純祛邪僅適用於邪盛為主者,先祛邪後扶正則適用於邪盛而正不甚虛者,先扶正後祛邪則適用於正虛而邪不甚者,扶正與祛邪並用則適用於正虛邪實者,即所謂「攻補兼施」,當然亦需分清是虛多實少,還是實多虛少。若虛多則扶正為主,兼以祛邪,實多則又以祛邪為主,兼以扶正。總之,要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為原則。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3 經絡  

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黃帝內經》

注釋: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源於遠古,服務當今,在兩千多年的醫學長河中一直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經脈則「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故針灸「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由此可見,經絡理論對指導中醫各科實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經絡是什麼,存在於人體何處?經絡有哪些作用,是通過什麼途徑實現的?這些問題既是中外科學家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奧秘。至今,儘管有關經絡的研究已取得相當的成果,有了很大的進展,但無論是實驗研究,還是假說論證,就其總體來說,仍處於百家爭鳴的科學數據和理論學說的形成、積累階段。因此,有關經絡的科學結論還需要長期的、艱苦的探索與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現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現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   《黃帝內經》對經絡的認識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記載這些臨床觀察的文獻近年來已在馬王堆帛書、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這些早期文獻主要描述了經脈系統,並涉及了三種古老的醫療手段:一個是灸法,一個是砭術(即用石頭治病的一種醫術),另一個就是導引術(一種古老的氣功),而經脈是這三種醫術施用時藉助的途徑。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製成了金屬針,稱為微針,並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黃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裡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黃帝內經》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由於《黃帝內經》的概念體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給現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內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從文獻和實驗等多個方面揭示古典經絡概念的內涵,是中醫研究者的任務。    循經感測探經絡   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外學者對經絡問題進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古人所說的經絡是否真實存在。當時,有人認為古人所說的經絡就是現代解剖學中的血管,並不存在一套獨立的經絡系統。另一方面,國外有人聲稱發現了經絡的實體,結果被我國學者證明是一種假象。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們在針刺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有些人接受針刺治療時,會產生一種沿經脈路線移動的感覺。後來正式命名這一現象為循經感傳現象,能產生這一現象的人稱為「經絡敏感人」,但這類人只佔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經感傳現象的發現扭轉了人們認為經絡就是血管的觀點,因為血管顯然無法形成這種感覺循經移動的現象。另外,人們還發現循經脈路線的皮膚電阻較低,這些現象為驗證經絡的客觀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到了七十年代,人們對循經感傳現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循經感傳的一些奇異特性:   ● 速度較慢,為每秒厘米量級。   ● 可被機械壓迫和注射生理鹽水及冷凍降溫所阻斷。   ● 可出現迴流和乏感傳。   ● 可繞過疤痕組織及通過局部麻醉區,可趨向病灶。   ● 循經感傳的路線上有時出現血管擴張、輕度水腫並可測出肌電發放。   ● 發現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現幻經絡感傳。   這些現象使人們對經絡的認識走向複雜化,因為單純的神經傳遞或血液流動均無法解釋上述特點。不過,由於循經感傳的這些特性主要依賴病人的主觀感覺和描述,其直實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進行的一些可見經絡現象和經絡客觀檢測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時循經出現的皮膚過敏、色素帶,沿經檢測到微小聲波(循經聲發射)、隱性循經感傳(一種90%以上人都存在的經絡敏感現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經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經絡的研究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誕生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課題,即「七五」國家攻關課題——「十四經循經路線的客觀檢測」。這時,科學家們已不滿足於通過主觀感知等簡單的手段說明經絡的存在,而是試圖通過更科學的手段證明經脈路線的客觀存在。這期間的最重要發現莫過於用γ照相機拍攝到同位素循經脈路線運動的軌跡。使用生物物理學手段對經絡進行研究成為經絡研究的一大特點,研究者先後發現經脈路線上具有低電阻、高聲振動和較好的聲光熱傳導以及同位素遷移等物理學特性。這些工作被總結在一部重要經絡研究著作——《針灸經絡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觀證實經絡存在的一個里程碑。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和「九五」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劃項目,研究從現象逐漸深入到本質,課題圍繞著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說:   ● 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   ● 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   ● 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4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黃帝內經》

注釋:岐伯,是黃帝時期的醫學家。黃帝向岐伯請教人體衰老的原因,問道:「我聽說遠古時代的人,大都能活到百歲以上,而且動作靈活而不顯得衰老,而現在的人剛到50歲就出現衰老之象,這種差別是由於時代和環境的變遷所造成的,還是由於人們自己違背了養生之道而造成的呢?」岐伯回答道:「遠古時代能夠懂得養生之道的人,會效法自然界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起居生活,會遵照正確的養生方法來調養鍛煉,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過度操勞,所以才能身心健康,從而活到人類自然壽命的期限,即百歲以上。現在的人則不按照自然界的規律辦事,把酒當作飲料來喝,酒醉後行房事,縱情色慾而耗竭腎精、耗散真氣,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正氣強盛,不知道調養自己的精神,只圖眼前的快樂,違背了養生之道,所以50歲就已經衰老了。」

  岐伯提出了傳統養生方法的總原則,即「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所謂「法於陰陽」,就是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四季的變化而適當增減衣被等。所謂「和於術數」,就是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煉,如心理平衡、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不過度勞累等。數千年前所提出的這些原則與方法,講起來通俗易懂,做起來簡單易行,但要真正做到卻並非容易。因為,人們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時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時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貴。近年來,老年疾病的年輕化,中青年猝死人數的增加,著名企業集團老總們的英年早逝,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學會「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不要等到失去健康再後悔不已。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5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黃帝內經》

注釋:寒熱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一般來說,寒證表示機體陽氣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證候,熱證表示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所致的證候。寒熱在《內經》中論述頗多,比較明確,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明確指出:「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又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則。
 
   寒證
 
   寒證,是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機體的機能活動衰減所表現的證候。其臨床癥狀為:惡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蒼白而滑潤、脈遲等。其病因病機為:感受寒邪,或因陽氣不足,皆能致人體溫煦不足,故現惡寒、面白、喜暖;陰盛於內,津液不傷則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小液,故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陽氣不足,寒濕內生,必見舌淡苔白而潤;陽虛氣弱,血脈則鼓動無力,脈遲。
 
   熱證
 
   熱證,是感受熱邪,或陽盛陰衰,表現為體機能活動亢進的證候。其臨床癥狀為:發熱喜涼,口渴飲冷,面紅目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干,脈數。其病因病機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熱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鬱火,或飲食積熱、或房室勞倦,陰精受損,導致陰虛陽亢等引起。若陽熱偏盛,則身熱喜冷;火熱傷陰,津液被耗,故口渴飲冷,且小便短赤;大腸津液不足,則大便燥結;陽熱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脈數。
 
   寒證與熱證關係
 
   寒熱錯雜
 
   寒熱錯雜,是指寒、熱證同時並見。臨床上一般常見有上熱下寒、上寒下熱、表寒里熱、表熱里寒等。

  上熱下寒: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頻欲吐(上熱);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熱:陰盛於上,陽盛於下。症見胃脘冷痛、嘔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結(下熱)。

  表寒里熱: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熱;或內本有熱而又復感寒邪。症見:惡寒、發熱、無汗、身痛(表寒);氣喘、煩躁、口渴飲冷、尿赤便秘(里熱)。

  表熱里寒:外感風熱而內傷生冷,或平素脾胃虛寒而外受風熱所致。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表熱);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熱轉化
 
   臨床上寒熱的轉化,一是先寒證,而後轉為熱證,寒證漸退;一是先熱證,而後轉為寒證,熱證漸退。這種轉換主要取決於正邪雙方的盛衰,凡寒轉熱者,皆為邪盛而正氣尚充,陽氣旺盛,而從陽化熱。如感受寒邪,開始惡寒、發熱、身痛、無汗、苔白、脈浮緊,為表寒證。病變進一步發展,寒邪入里化熱、惡寒等癥狀消退,並出現心煩口渴、苔黃、脈數等症,此即表示證候已由表寒轉化成里熱。凡熱轉寒者,多是邪熱傷正,正不勝邪,陽氣衰敗所致。如高熱者,由於大汗不止,陽從汗泄,或吐瀉頻頻,陽隨津脫,出現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轉沉遲,說明由熱證轉化成寒證。
 
   寒熱真假
 
   寒熱真假,指疾病處於危重階段,往往會出現臨床徵象與疾病本質不一樣的情況,即熱證見寒象,寒證見熱象。

  真熱假寒:陽熱內郁,不能外達,格陰於外。症見面色晦滯,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紅焦燥,神昏但時煩躁,揚手擲足,氣血息熱,聲音響亮,口氣臭穢,排泄物臭穢氣味、口渴飲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脈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紅絳、苔焦黃黑、乾燥起刺。

  真寒假熱:陰盛於內,格陽於外。症見身熱、面紅、口渴、脈大等類似熱證,但其熱而欲加衣被,面紅而肢冷、口渴而喜熱飲,且飲不多、脈大而無力,並有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6 減肥  

倉廩之官。《黃帝內經》

注釋:倉廩之官是指的脾胃。

現代女性常為肥胖而煩惱,減肥對於她們來說,是個永恆的話題。很多人減肥無效後發出吶喊:「減肥太辛苦了!到底有沒有方法能夠滿足食慾又能瘦呢?」其實只要選對時間進食,就不會發胖。在《黃帝內經》里所提到的各臟腑氣血運行時間的不同,就可以找到一個能夠讓人大吃大喝而不會胖的時辰,那就是辰時。

辰時--脾工作的時間

  辰時就是早上7時-9時,《黃帝內經》里認為,這段時間是脾工作的時間。中醫認為,脾胃為「倉廩之官」,是主運化水谷精微的臟腑,當人吃進食物後,脾胃就是負責將食物好的、有營養的部分輸送到全身各個臟腑,而糟粕則輸送往大腸至排出體外。

  針對這一特性,在辰時我們就可以儘可能地食用有營養的食物,並且保持各種營養攝入均衡,就算吃一點零食也沒關係,因為脾會很好地將糟粕分化出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時間吃的是早餐,所以現代養生提倡早餐要「吃得像皇帝」是有道理的。

  吃好早餐後,午餐和晚餐只要吃飽就行,不必刻意節食或挑食,因為午餐和晚餐的時候,脾的「工作效率」不高,食物的熱量容易轉化成脂肪囤積起來,所以最好不要吃太多食物,也不要吃零食。

  能堅持這樣做,肥胖會很容易離我們遠去。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7  

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黃帝內經》

注釋::腎與膀胱相表裡,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互絡屬,構成腎與膀胱的陰陽表裡相合關係。二者生理上相互配合,腎主水,水液代謝後的剩餘水液,貯存於膀胱,並在腎陽蒸化作用的促進下,膀胱開合有度,排出尿液。在病理上二者也互相影響。   

腎合膀胱,生理學術語。為臟腑相合之一。腎與膀胱相表裡,二者通過經脈相互絡屬,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腎主水液,開竅於二陰,屬陰;膀胱主排小便,藏津液,屬陽。膀胱貯尿和排尿功能依賴腎的氣化。腎氣不足,膀胱氣化失常,開合失度,出現小便不利、癃閉,或遺尿、尿頻等癥狀。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8 奇恆之腑  

諸髓者,皆屬於腦。.

頭者,精明之府。

腦為髓之海。《黃帝內經》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醫林改錯》

注釋:奇恆之腑 :腦、髓、骨、脈、膽、胞宮六個臟器的合稱。這些臟器形態多中空似腑,功能又多能貯藏精氣而似臟。

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卵巢)。其共同特點是它們同是一類相對密閉的組織器官,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具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即似臟非臟。奇恆之腑,除膽屬六腑外,都沒有和五髒的表裡配屬關係,但有的與八脈相聯繫。

腦居顱內。《素問·五臟生成篇》中的"諸髓者,皆屬於腦",《靈樞·海論》中的"腦為髓之海",指出了腦是髓彙集而成,而且說明了髓與腦的關係。腦的功能,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頭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對腦的功能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把憶、視、聽、嗅、言等感官功能都歸於腦。 藏象學說將腦的生理和病理歸於心而分屬於五臟,認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時,把人體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與五臟做了聯繫。

髓、骨、脈

髓的生成與先天之精、後天之精都有關係,其功能有養腦、充骨和化血三個方面。   

骨有貯藏骨髓和支持形體的作用。   

脈的生理功能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即血脈對血的運行有一定的約束力,使之循著一定方向、一定路徑而循環貫注,流行不止。二是運載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養臟腑組織器官。

膽與肝

膽附於肝之短葉間,與肝直接相連。膽與肝又互為表裡。膽的生理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膽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調節。其由肝之精氣所化生,彙集於膽,泄於小腸,以助飲食物消化吸收。膽汁直接有助於飲食物的消化,為六腑之首。但是,由於膽本身並無傳化飲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貯藏精汁,故又屬奇恆之腑。

女子胞

女子胞位於小腹內,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為主持月經和孕育胎兒。 中醫認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與心、肝、脾、腎以及沖任二脈有關。這是因為其主持月經、孕育胎兒的功能無不與血、精有關。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任主胎胞,沖為血海。在病理上,當各種因素導致上述臟器、經脈功能異常,即影響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經失調與不孕。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69  

水不涵木 。

注釋:腎陰虛不能滋養肝木,以致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甚則肝風內動的病理變化。

腎主水,肝屬木。根據五行的生克制約關係。水不涵木,即腎陰虛不能滋養肝木,出現肝陰不足,虛風內動的病症。表現為低熱、眩暈、耳鳴、耳聾、腰酸、遺精、口乾咽燥、手足蠕動,甚則抽搐等。

 

醫每日經典名句--170  

火性炎上。

注釋:火邪致病具有炎熱及向上趨勢的特點。火有虛實之分;實火多屬外邪陽熱,主升主散,火熱傷肺,則見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則見頭痛、嘔吐、昏迷,譫妄等症。虛火多由精血虧耗,陰虛陽亢而起,症見煩躁、咽痛、聲嘶、齒齦出血,耳鳴等。均屬火性炎上的病變。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1  

火盛刑金.。

注釋:又稱火旺刑金,火指肝火,與「木火刑金」同義。火指心火或熱邪,心火熾盛可藉傷肺陰,引起喘咳痰血;熱邪熾盛,會傷害於肺,引起熱咳或「痰熱阻肺」,病情嚴重的,可出現高熱,呼及急促,鼻翼煽動,甚則咳血,咯血等癥狀,又稱「火熱迫肺」。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2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黃帝內經》

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清·徐大椿《醫貫砭·陰陽論》

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書》

注釋:陰陽學說內容之一。陰陽互根互用,相互依存,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從人體來說,陽氣所代表的功能產生,必須依附於陰所代表的精血等物質為基礎。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3  

天以陽生陰長.。

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黃帝內經》

注釋:陰陽學說術語。指陰和陽能夠相互促進生長。陰陽互根,相互依存,陰氣的存在與滋長,離不開陽氣的溫煦與氣化,以此說明自然界萬物的生髮。陰為靜陽為動;陽主萬物生髮之氣,陰主萬物長養之氣;陽主肅殺之氣,陰主收藏之氣。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4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論》

注釋:   三陽合病,病證症名。   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受邪而出現的癥候,但以陽明經為主。 該症雖屬於三陽,而熱皆聚胃中,故當從陽明熱症主治,故宜白虎湯清而解之。 對於三陽合病輕證症,可用柴葛解肌湯清解。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5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陽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傷寒論》

注釋:陽明病,傷寒六經病之一。為陽氣亢盛,邪從熱化最盛的極期階段的傷寒。證候性質屬里實熱。

 

總結

凡出現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等證,就叫陽明病。陽明病分經證和腑證二類;陽明經證是邪在胃中的病變;陽明腑證是邪在大腸的病變。

病理機制

1.陽明經證:外邪入里化熱,熱與燥相合於胃中,以致消爍津液,出現身熱、汗出、口渴引飲、脈洪大等。   

2.陽明腑證:外邪人里化熱,與大腸的燥熱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結成實,  《傷寒論》

阻滯於中,即產生潮熱、譫語、便秘、腹滿而痛、脈沉實等證。

中醫診斷

當其高熱散漫之際,則以寒涼葯清熱為治,所以陽明經證主要用清法,可選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熱的方劑;若熱與實結於大腸則以寒下藥為治,急下存陰,爭取時間,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證主要用下法,可選用苦寒瀉下的方葯。   

1.陽明經證治法:陽明經證是里熱蒸騰所致,表裡俱熱,所以治宜石膏湯。   

2.陽明腑證治法:陽明腑證是邪熱已與大腸糟粕搏結成實熱證。治療的目的是排除燥實,清肅里熱。由於病變有輕重緩急的不同,所以陽明腑證的治法有三個方子:調胃承氣湯為瀉下緩劑,是治療腑實初起,結而未實,或津液受損以燥熱為主的證候,小承氣湯是治療腑實以痞滿實為主;大承氣湯是治療腑實以痞滿燥實為主。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這是一句有實踐經驗的中醫諺語。陽明病可以轉變為太陰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強到減弱的表現,預後不良;太陰病也可以轉變為陽明病,則表示抗病力由弱轉強,預後佳良。

中醫治療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濃朴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大承氣湯方,所以通腸中因熱之燥結也。故以大黃之性善攻下,且善瀉熱者為主  陽明病治療中藥

葯。然藥力之行必恃臟腑之氣化以斡旋之,故佐以朴、實以流通腸中鬱塞之氣化,則大黃之攻下自易為力矣。用芒硝者,取其性寒味咸,善清熱又善軟堅,且兼有攻下之力,則堅結之燥糞不難化為溏糞而通下矣。方中之用意如此,藥味無多,實能面面精到,而愚對於此方不無可疑之點,則在其藥味分量之輕重也。   

《神農本草經》謂大黃能推陳致新,是以有黃良之名,在陽明蘊有實熱大便燥結者,原宜多用。至濃朴不過為大黃之輔佐品,竟重用至半斤,較大黃之分量為加倍,若按一兩為今之三錢折算,復分兩次服之,則一次所服之葯,當有濃朴一兩二錢。夫濃朴氣溫味辛,若多用之,能損人真氣,為人所共知,而其性又能橫行達表,發出人之熱汗。憶愚少時,曾治一陽明實熱大便燥結證,方中用大黃三錢,服後大便未通下,改延他醫,方中重用濃朴一兩,服後片時出熱汗遍體,似喘非喘,氣弱不足以息,未逾半日而亡矣。此誠可為前車之鑒也。是以愚謂此方之分量必有差誤,愚疑此方濃朴之分量,當亦如小承氣湯為大黃分量之半,其原本或為濃朴之分量半大黃,大抵由此半字而誤為半斤也。 所謂脈遲者,言其脈象雖熱而至數不加數也(非謂其遲於平脈)。此乃病者身體素壯,陰分尤充足之脈。病候至用大承氣湯時,果能有如此脈象,投以大承氣湯原方,亦可隨手奏效。而今之大承氣湯證如此脈象者,實不多見也。此乃半關天時,半關人事,實為古今不同之點。即濃朴之分量原本如是,醫者亦當隨時制宜為之通變化裁,方可為善師仲景之人。非然者,其脈或不遲而數,但用硝、黃降之,猶恐降後不解,因陰虛不能勝其燥熱也,況更重用濃朴以益其燥熱乎?又或其脈縱不數,而熱實脈虛,但用硝、黃降之,猶恐降後下脫,因其氣分原虧,不堪硝、黃之推盪也,況敢重用濃朴同枳實以破其氣乎?昔葉香岩用藥催生,曾加梧桐葉一片作引,有效之者,轉為香岩所笑。或問其故,香岩謂︰「余用梧桐葉一片時,其日為立秋,取梧桐一葉落也。非其時,將用梧桐葉何為?」由斯知名醫之治病,莫不因時制宜,原非膠柱鼓瑟也。是以愚用承氣湯時,大黃、芒硝恆皆用至七八錢,濃朴、枳實不過用二錢。或仿調胃承氣湯之義,皆減去不用,外加生赭石細末五六錢,其攻下之力不減大承氣原方,而較諸原方用之實為穩妥也。至其脈象數者,及脈象雖熱而重按無力者,又恆先投以大劑白虎加人蔘湯,煎湯一大碗,分數次溫飲下,以化胃中燥熱,而由胃及腸即可潤其燥結,往往有服未終劑,大便即通下者。且下後又無虞其不解,更無慮其下脫也。其間有大便未即通下者,可用玄明粉三錢,或西藥留苦四錢,調以蜂蜜,開水沖服。或外治用豬膽汁導法,或用食鹽(若用熬火硝所出之鹽更佳)融水灌腸,皆可通下。至通下之後,亦無不愈者。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濃朴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大承氣湯所主之病,大腸中有燥糞,是以用芒硝軟堅以化其燥糞。小承氣湯所主之病為腹大滿不通,是其病在於小腸而上連於胃,是以但用大黃、樸實以開通其小腸,小腸開通下行,大便不必通下,即通下亦不至多,而胃中之食可下輸於小腸,是以胃氣得和也。此大、小承氣湯用法之分別也。而二承氣湯之外,又有調胃承氣湯,更可連類論及之。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再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大黃雖為攻下之品,原善清血分之熱,心中發煩實為血分有熱也。大黃浸以清酒,可引其苦寒之性上行以清心之熱而煩可除矣。證無大便燥結而仍用芒硝者,《內經》謂熱淫於內治以咸寒。芒硝味咸性寒,實為心家對宮之葯(心屬火,咸屬水故為心家對宮之葯),其善清心熱,原有專長,故無大便燥結證而亦加之也。用甘草者,所以緩藥力之下行,且又善調胃也。不用朴、實者,因無大便燥結及腹滿之證也。   

承氣湯雖有三方,而小承氣及調胃承氣,實自大承氣變化而出。《傷寒論》所載三承氣主治之證不勝錄,然果洞悉三方之各有用意,及三方藥力輕重各有區別,且所主之病雖有上、中、下之分,而究之治上可及於中,治中可及於下,分治之中,仍有連帶關係,自能凡遇宜用承氣湯證,斟酌其宜輕宜重,分別施治而無差謬矣。至於愚用承氣湯之經過,又恆變化多端,不拘拘於三承氣湯中之藥味也。今試舉數案以征明之。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6 心腎相交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黃帝內經》

注釋:心腎相交其他名稱:水火既濟 。定義:心腎之間存在協調平衡的關係。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火下降於腎,能溫暖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能滋養心陰,制約心陽,使心陽不亢。

基本概念

心腎相交是生理學名詞。系一種臟腑相關理論。   

心屬火,藏神;腎屬水,藏精。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腎中真陽上升,能溫養心火;心火能制腎水泛濫而助真陽;腎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過亢而益心陰。這種關係,也稱水火相濟。

心腎不交

如腎陰虧虛,或心火熾盛,腎水和心火 失去平衡,不能相濟,就會產生心煩、怔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熾盛的癥候,臨床上稱之為「心腎不交」。

心腎相交調呼吸法

人之元神在心,人之元氣在腎,欲心腎相交,須於有意無意之間,運心中元神隨呼吸之氣息息下降,與腎中元氣匯合。白話解:意靜,當呼氣時,默念腎中元氣上升,心中元神下降,相互交感,吸氣時,元氣下降,元神上升回位。 此即明伍沖虛謂「吸升呼降,方合有意無意之奧旨。」,《內經》四氣調神論「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即此法之權輿。一念在心,一念在腎,抱朴子所謂「意雙則和」。調此功法,數日可覺下元溫暖,月余功效異常。然此功法不可太過,使熱力熾盛,宜休息行之(間隔之意),又需清心欲寡。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77 五音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黃帝內經》

音,聲出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說文·音部》

注釋:五音泛指各種聲音。狹義的五音,即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的名稱。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的名稱。它們隨調的不同而改變音高。由這五個音所組成的調式叫五聲調式。所謂調式是指按照一定關係組織起來的一組音(一般在七個以內),並以其中某個音為主音,形成的一個體系。根據主音的不同,又有宮、商、角、徵、羽不同的調式。調式不同,音樂的色彩亦不同,宮調式、徵調式色彩明朗,羽調式、角調式色彩暗淡,商調式介於其中。由上可知,五音不僅是唱名,而且是調名,可以表現不同的音樂色彩。《內經》中關於五音的含義,古人也有論述。如唐·王冰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五音:「角謂木音,調而直也。徵謂火音,和而美也。宮為土音,大而和也。商謂金音,輕而勁也。羽謂水音,沉而深也。」後世醫家多尊王注,如《素問吳注》亦云:「角為木音,和而長也」,對其他四個音的注則與王冰同。現代論述五音,一般只簡單提到它們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1、2、3、5、6五個音階。這就很容易使人產生「一音一臟」相應的想法,可單個的音如何能影響及不同的臟腑?甚至有人認為這種五音與五髒的相應關係似乎牽強。其實《內經》中的角、徵、宮、商、羽,並非指單聲。我們首先考察一下「音」字的本義。據《說文·音部》:「音,聲出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即簡單的、沒有節奏的謂之聲,複雜的、有節奏的謂之音。從王冰對五音的注也可以看出,五音並不是指單聲。張燦教授依據五音的本義,並結合《內經》中對五音的論述,提出五音非指單聲,而是五聲之成文者,所以名之宮、商、角、徵、羽,寓調名之義。由於五音能夠配屬於不同臟腑,臟腑的機能狀態也能通過五音、五聲表現出來。所以古人把五音、五聲和臟腑的配屬用於臨床診斷。在《醫門法律》這本醫著中,記有:「《內經》本宮商角徵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聲,以參求五臟表裡虛實之病。」這個方法,今天仍為醫家偏愛。無論是陰陽盛衰、虛實寒熱之疾,從病人言談聲音中都會得到反映。

五音與五髒的關係 不同的音樂,具有不同的調式,不同調式的音樂可以反映不同的情感。五音對五髒的影響,當是藉助於情志因素的作用。人感受到不同曲調音樂所反映的情感,與之共鳴,則可對人體五臟系統發生影響。音聲的頻率對人體五臟六腑及各器官組織起著陰陽平衡的作用。聲音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生命信息,是物質運動的產物,音頻的變化內含有其旋律的流動。在易經八卦中有五音、五聲、五臟與五行關係的論理。《黃帝內經》將五音與人體醫學相結合,用之於解釋中醫的病理和診斷。音樂有能量,同樣具有能量的傳遞作用,音樂是人體潛意識的載體,存在生命體交換信息的形式。正如《史記》所言:「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聖,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徵動心而和正體,羽動腎而和正智。」其所言「五音內動五臟」之義,正與《內經》所論同。從一般意義上講,曲調優美、情感豐富的音樂,能夠增強臟腑的生理功能,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消除疲勞。相反,節奏強烈、精神萎靡的音樂,對神經和內臟系統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總之,《內經》所論五音與五髒的關係,不僅是合理的,科學的,而且對於引導人們運用音樂來增強臟腑功能活動、調節情志、養生防病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進一步深入研究不同調式的音樂對臟腑的影響,對促進五音:理論的完善與發展,使五音理論更好地為臨床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注意一點:

1----0十個數字的發音與音階的關係。

資料:

(1)『金?商?肺』

由旋律悠遠、視野遼闊或風格激昂、鏗鏘有力的商調音樂所構成,具有「金」的肅降與收斂之特性,可入肺經。通肺經的呼吸系統、甲狀腺、皮膚,和大腸經的結腸、直腸、上呼吸道(副鼻竇、咽喉為主) 顏面下部皮膚、口腔等。

作用功效:

鎮靜安神之功,能強化肺和大腸系統功能。打通手太陰肺和手陽明大腸經,對上呼吸道、肺、皮膚、甲狀腺等系統功能有良好促進作用,並協助腸道排毒。

適用範圍:

惡夢、多夢、驚魂夢遊、耳鳴耳背,易暈車船,鼻塞流涕,咽喉腫痛,便稀便秘,腹部飽脹,易患感冒,唇起皰疹等,可藉助金音嘹亮而強壯的力量,喚醒你體內的浩然正氣,使魂魄相合,讓心境變得平和寧靜、性格變得堅強有力!

(2)『木?角?肝』

由旋律優美、曲調溫馨、充滿生機活力猶如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的角調音樂所構成,具有「木」的通達和舒展特性,可入肝膽經。通肝足厥陰之脈的肝臟、眼、生殖器、神經、筋膜,和膽足少陽之脈的膽囊、膽道、神經、微血管、呼吸等。

作用功效:

舒肝解郁、舒肝理氣、平抑肝陽,可打通足厥陰肝和足少陽膽經,促進自律神經和腸胃蠕動功能(以防便秘),強化人的肝膽系統、協助肝臟排毒之功能。

適用範圍:

憤怒、壓抑或遭遇挫折而情緒極度惡劣、或出現肝膽鬱結引起的身體不適,如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孤獨自卑,憂鬱苦悶,容易激動,無事自煩,懶於交往,情緒低落,口舌潰瘍,反覆發生

失眠、焦慮、高血壓、頭痛、偏頭痛、便秘等。

(3)『水?羽?腎』

由風格清純、蒼涼柔潤、寧靜、凝神而充滿休養生息般能量、具有「水」之潤下特性的羽調音樂所構成,可入腎經。通膀胱經的脊椎、泌尿、生殖系統、關節,和腎經的生殖、泌尿系統、腰、腦、耳、骨骼系統。

作用功效:

凝神定志,深度舒緩調節,強化水質能量和加強腎、膀胱系統之功能。可打通足少陰腎和足太陽膀胱經,促進腎上腺、泌尿生殖系統及骨關節等功能。

適用範圍:

紓解、緩和、剋制急躁情緒,適用於興趣變淡,慾望驟減,精力下降,動作遲緩,晨不願起,晝常打盹,局部麻木,手腳易冷, 掌掖多汗,舌燥口乾,目干低燒,夜常盜汗,腰酸背痛,此起彼安者,還對注意力不集中(如兒童多動症)、精神緊張(如失眠焦慮症)及腦功能失調(如小兒腦癱等),給予深度的舒緩和調節。

(4)『火?徵?心』

由旋律歡快、層次分明,或扣人心弦、構成歡暢感染氣氛的徵調音樂所構成,具有「火」的炎上與升騰特性,可入心包經。通心手少陰之脈的心臟、血管微循環系統,和小腸經的十二指腸、空腸、迴腸、肩關節等。

作用功效:

醒腦開竅,打通周身血脈。可打通任、督二脈,和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及全身血脈系統,促進下丘腦-垂體-靶腺及神經、內分泌、生殖系統機能,強化人的心(腦)和小腸系統功能,參悟平衡,協調人的內臟和植物神經系統,賦予生命以放鬆、重建和再生的美妙力量,並藉助微宇宙的力量,打通身體一度阻塞的能量通道,防止某些心腦血管疾病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產生。

適用範圍:

遭遇挫折或精神創傷,對生活失去信心或產生絕望,引發注意分散,思考膚淺,記憶閉塞,熟人忘名,頭昏腦脹,不易復原,不易入眠,多夢易醒,胸痛胸悶,心區壓感,憋氣氣急,呼吸緊迫,心悸心慌,心律不整,久站頭暈,眼花目眩,肢體鬆軟,力不從心等生理不良反應。可予活力上揚如太陽般溫暖的火系能量音樂,使人保持清醒頭腦和重新點燃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5)『土?宮?脾』

由風格沉靜悠揚、音域寬廣、具有「土」之淳厚特性的宮調音樂所構成。它凝聚了大地的深層能量,可入脾經。通胃經的胃、乳腺、膝關節和脾經的免疫、內分泌、腫瘤、結石等。

作用功效:

健脾和胃,調節免疫內分泌。打通足太陰脾和足陽明胃經,有效調節人體生理節律和自律神經,改善人的免疫和內分泌功能。鎮靜安神,協助腸道排毒,強化人的脾胃系統功能。

適用範圍:

思慮過度、鬱鬱寡歡,易感疲勞,眼易疲倦,體重減輕,體虛力單,味覺不靈,食欲不振,舌生白苔,口臭自生,反酸噯氣,消化不良,或出現失眠、焦慮、抑鬱狀態、腸胃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失調。(譬如亞健康、糖尿病、腎炎、胃潰瘍、腫瘤、過敏性疾病及女性內分泌失調等)。
  

中醫每日經典名段--178 《傷寒論》六氣主客

厥陰生少陰,少陰生少陽,少陽生太陰,太陰生陽明陽明生太陽,太陽復生厥陰,周而復始,久久不變,年復一年,此名主氣;厥陰生少陰,少陰生太陰,太陰生少陽,少陽生陽明,陽明生太陽,復生厥陰,周而復始,此名客氣。  -----《傷寒論》張仲景

問曰:六氣主客何以別之?師曰:厥陰生少陰,少陰生少陽,少陽生太陰,太陰生陽明陽明生太陽,太陽復生厥陰,周而復始,久久不變,年復一年,此名主氣;厥陰生少陰,少陰生太陰,太陰生少陽,少陽生陽明,陽明生太陽,復生厥陰,周而復始,此名客氣。

問曰:其始終奈何?師曰:初氣始於大寒,二氣始於春分,三氣始於小滿,四氣始於大暑,五氣始於秋分,終氣始於小雪,仍終於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也。

問曰:司天在泉奈何?師曰:此客氣也。假如子午之年,少陰司天,陽明則為在泉,太陽為初氣,厥陰為二氣,司天為三氣,太陰為四氣,少陽為五氣,在泉為終氣;卯酉之年,陽明司天,少陰在泉,則初氣太陰,二氣少陽三氣陽明四氣太陽,五氣厥陰,終氣少陰;戌辰之年,太陽司天,太陰在泉;丑未之年,太陰司天,太陽在泉;寅申之年,少陽司天,厥陰在泉;巳亥之年,厥陰司天,少陽在泉;其餘各氣,以例推之。

問曰:其為病也何如?

師曰:亦有主客之分也假如

厥陰司天,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咳逆。

少陰司天,主勝,則心熱,煩躁,脅痛支滿;客勝,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氣,發熱,耳聾,目暝,甚則跗腫,血溢,瘡,喑,喘咳。

太陰司天,主勝,則胸腹滿,食已而瞀;客勝,則首、面、跗腫,呼吸氣喘。

少陽司天,主勝,則胸滿,咳逆,仰息,甚則有血,手熱;客勝,則丹疹外發,及為丹(火票),瘡瘍,嘔逆,喉痹,頭痛,嗌踵,耳聾,血溢,內為瘛瘲。

陽明司天,主勝,則清復內余,咳,衄,嗌塞,心膈中熱,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金居少陽之位,客不勝主也。太陽司天,主勝,則喉嗌中鳴;客勝,則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咳也。

厥陰主在泉,主勝,則筋骨徭並,腰腹時痛;客勝,則關節不利,內為痙強,外為不便。

少陰在泉,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膈中眾痹皆作,發於(月去)脅,魄汗不藏,四逆而起;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月耑)、(月行)、足病瞀熱以酸,跗腫不能久立,溲便變。

太陰在泉,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客勝,則足痿下腫,便溲不時,濕客下焦,發而濡泄,及為陰腫,隱曲之疾。

少陽在泉,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客勝,則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陽明在泉,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鶩溏,寒厥於腸,上沖胸中,甚則喘滿,不能久立;客勝,則清氣動下,小腹堅滿,而數便泄。

太陽在泉,以水居水位,無所勝也。

問曰:其勝復何如?師曰:有勝必有復,無勝則無復也;

厥陰之勝,則病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膈如寒,(月去)脅氣並,化而為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而痛,上及兩脅,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則嘔吐,膈不通;其復也,則少腹堅滿,里急暴痛,厥心痛,汗發,嘔吐,飲食不入,入而復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則入脾,食痹而吐。

少陰之勝,則病心下熱,善飢,臍下氣動,氣游三焦,嘔吐,躁煩,腹滿而痛,溏泄赤沃;其復也,則(火奧)熱內作,煩躁,鼽嚏,少腹絞痛,嗌燥,氣動於左上行於右,咳則皮膚痛,暴喑,心痛,郁冒不知人,洒淅惡寒振栗,譫妄,寒已而熱,渴而欲飲,少氣,骨痿,膈腸不便,外為浮腫,噦噫,痱疹,瘡瘍,癰疽,痤痔,甚則入肺,咳而鼻淵。

太陰之勝,則火氣內郁,瘡瘍於中,流散於外,病在(月去)脅甚則心痛熱格,頭痛,喉痹,項強,又或濕氣內郁,寒迫下焦,少腹滿,腰椎痛強,注泄,足下濕,頭重,跗腫,足脛腫,飲發於中,跗腫於上;其復也,則體重,中滿,食飲不化,陰氣上厥,胸中不便,飲發於中,咳喘有聲,頭項痛重,掉瘛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竊泄無度。

少陽之勝,則病熱客於胃,心煩而痛,目赤嘔酸,善飢,耳痛,溺赤,善驚譫妄,暴熱消爍,少腹痛,下沃赤白;其復也,枯燥,煩熱,驚瘛,咳,衄,心熱,煩躁,便數,憎風,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目閏)瘛,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發而為瘧,惡寒鼓栗,寒極反熱,嗌絡焦槁,渴飲水漿,色變黃赤,少氣肺痿,化而為水,傳為跗腫,甚則入肺,咳而血泄。

陽明之勝,則清發於中,左(月去)脅痛,溏泄,內為嗌塞,外發頹疝,胸中不便,嗌而咳;其復也,則病生(月去)脅,氣歸於左,善太息,甚則心痛痞滿,腹脹而泄,嘔苦,咳噦煩心,病在膈中,甚則入肝,驚駭筋攣。

太陽之勝,則病痔瘧,發寒,厥人胃,則內生心痛,陰中乃瘍,隱曲不利,亘引陰股筋肉拘苛,血脈凝泣,絡滿血變,或為血泄,皮膚否腫,腹滿時減,熱反上行,頭項囟頂腦戶中痛,目如脫,寒入下焦,則傳為濡泄;其復也,則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滿,頭痛,善悲,時發眩仆,食減,腰椎反痛,屈伸不便,少腹控睾引腰脊上衝心,唾出清水,及為噦噫,甚則入心,善忘,善悲,寒復內余,則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脛足膝中痛。此六氣為病,須謹識之,而弗失也。

師曰:子知六氣,不知五運,未盡其道,今為子言,假如太陽司天,而運當甲己,夫甲己土運也,太陽寒水也,土能克水,太陽不能正其位也;又如厥陰司天,而逢乙庚金運;少陰少陽司天,而逢丙辛水運;太陰司天,而逢丁壬木運;陽明司天,而逢戊癸火運,其例同也。

問曰:其治法奈何?師曰:風寒暑濕燥熱各隨其氣,有假者反之,甚者從之,微者逆之,採取方法,慎毋亂也。

注意:

患者出生時間、發病時間是測算病因的又一佐證。

 

中醫每日經典名段--179 房室養生之七損八益

七損八益。《黃帝內經》

一曰閉,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煩,六曰絕,七曰費。【七損】

一曰治氣,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時,四曰畜氣,五曰和沫,六曰竊氣,七曰寺(待)贏,八曰定頃(傾)【八益】  《天下至道談》

注釋:提到《黃帝內經》,稍微懂一點中醫的人都知道,這是中醫最著名的經典醫著。至今,這本書還被當作學中醫必讀的一本書。「七損八益」的說法由來已久,在2000多年前的這本《黃帝內經》中就曾提及「七損八益」的養生理論,但書中並沒有具體說明七損八益的內容。直到長沙馬王堆古墓出土的珍貴醫學帛書竹簡《天下至道談》中才有了「七損」、「八益」房中養生術的具體內容,這是對我國房室養生學理論的重大貢獻。同時也使得後代醫家為此爭論紛紜、莫衷一是的千古懸案得以揭秘。

  《天下至道談》中所提到的「七損」,是指「一曰閉,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煩,六曰絕,七曰費。」

  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七損主要是指的房事交合中對人體有害的七種做法,即:在兩性交接時動作粗暴,魯莽而發生疼痛,導致五臟生病,這是「閉」(內閉);交合時虛汗淋漓,精氣走泄,叫「泄」(外泄);房事沒有節制,縱慾無度,氣血耗竭,叫做「竭」;而「弗」是指雖然有強烈的性慾衝動,卻因陽痿不舉而不能進行;交合時心中煩亂不安,為「煩」;一方無性慾要求而對方強行交合,這時雙方特別時對女方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猶如陷入絕境,故而叫做「絕」;當交合時過於急速,既不愉悅情致,於身又沒有補益,徒然浪費精力,這叫「費」。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語言說出了在房室養生中於身心有害的七種做法,若犯有上述七損之情況,則往往事與願違,適得其反,且招致疾病,這樣的解釋對於今天的我們,仍有其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參考價值。

  針對房事交合中對人體有害的七種做法,古人又提出了房室生活中對人體有益的八種做法,即「八益」,是指:「一曰治氣,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時,四曰畜氣,五曰和沫,六曰竊氣,七曰寺(待)贏,八曰定頃(傾)。」

  這裡逐一地介紹了治八益的具體做法。即:一、調治精氣,二、致其津液,三、掌握適宜的交接時機,四、蓄養精氣,五、調和陰液,六、聚積精氣,七、保持盈滿,八、防止陽痿。

  性生活有愉悅情致,增強夫妻感情的作用。「七損八益」是古人在交合時遵循的法則,在性生活過程中我們也要善於利用「七損八益」的方法來調攝性生活。對房室之事應有一種嚴肅性,使生活服從於養生保健這個重要原則,並通過房事來達到補益身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醫每日經典名篇--180 濕病脈證並治 《傷寒論》

濕氣為病,內外上下,四處流行,隨邪變化,各具病形,按法診治,勿失紀綱。濕氣在上,中於霧露,頭痛,項強,兩額疼痛,脈浮而澀者,黃芪桂枝茯苓細辛湯主之。濕氣為病,內外上下,四處流行,隨邪變化,各具病形,按法診治,勿失紀綱。濕氣在上,中於霧露,頭痛,項強,兩額疼痛,脈浮而澀者,黃芪桂枝茯苓細辛湯主之。

黃芪桂枝茯苓細辛湯方

黃芪三兩桂枝二兩茯苓三兩細辛一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濕氣在下,中於水冷,從腰以下重,兩足腫,脈沉而澀者,桂枝茯苓白朮細辛湯主之。

桂枝茯苓白朮細辛湯方

桂枝三兩茯苓四兩白朮三兩細辛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濕氣在外,因風相搏,流於經絡,骨節煩疼,卧不欲食,脈浮緩,按之澀,桂枝湯微發其汗,令風濕俱去;若惡寒,身體疼痛,四肢不仁,脈浮而細緊,此為寒氣,並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即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六合,頓服之,將息如桂枝湯法。

濕氣在內,與脾相搏,發為中滿;胃寒相將,變為泄瀉。中滿宜白朮茯苓厚朴湯;泄瀉宜理中湯;若上干肺,發為肺寒,宜小青龍湯;下移腎,發為淋漓,宜五苓散;流於肌肉,發為黃腫,宜麻黃茯苓湯;若流於經絡,與熱氣相乘,則發癰膿;脾胃素寒,與濕久留,發為水飲,與燥相搏,發為痰飲,治屬飲家。

白朮茯苓厚朴湯方

白朮三兩茯苓四兩厚朴二兩(炙去皮)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麻黃茯苓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茯苓三兩白朮三兩防己赤小豆一升

右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湯方

人蔘三兩乾薑三兩白朮三兩甘草三兩(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三兩細辛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

右八味,一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白朮十八銖

右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滑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師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盡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葯鼻中,則愈。

鼻塞方

蒲灰細辛皂莢麻黃

右四味,等分為末,調和,納鼻中小許,嚏則愈。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黃加術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白朮四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汗,不得漢再服,得汗,停後服。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一兩杏仁二十枚(去皮尖)薏苡一兩甘草一兩(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防己黃芪湯方

防己二兩甘草一兩(炙)白朮一兩黃芪二兩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喘者加麻黃五分;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之,溫令有微汗差。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白朮附子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二枚(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一兩附子一枚(炮)甘草二兩(炙)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術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耳。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朮二兩桂枝四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佳。

 

中醫每日經典名篇--181 熱病脈證並治 《傷寒論》

熱之為病,有外至,有內生。外至可移,內有定處,不循經序,舍於所合,與溫相似,根本異源,傳經化熱,伏氣變溫,醫多不曉,認為一體,如此殺人,莫可窮極。為子條記,傳與後賢。

熱病,面赤,口爛,心中痛,欲嘔,脈洪而數,此熱邪干心也,黃連黃芩瀉心湯主之。

黃連黃芩瀉心湯方

黃連三兩黃芩二兩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熱病,身熱,左脅痛,甚則狂言亂語,脈弦而數,此熱邪乘肝也,黃連黃芩半夏豬膽汁湯主之。

黃連二兩黃芩三兩半夏一升豬膽大者一枚(取汁)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納膽汁和合,令相得,分溫再服。

熱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難,脈數而大,此熱邪乘脾也,大黃厚朴甘草湯主之。

大黃厚朴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厚朴六兩甘草三兩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升,得大便利,勿再服。

熱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脈短而數,此熱邪乘肺也,黃連石膏半夏甘草湯主之。

黃連石膏半夏甘草湯方

黃連一兩石膏一斤碎(棉裹)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熱病,咽中干,腰痛,足熱,脈沉而數,此熱邪移腎也,地黃黃柏黃連半夏湯主之。

地黃黃柏黃連半夏湯方

地黃半斤黃柏六兩黃連三兩半夏一升(洗)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右五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四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納地黃汁,與百合汁,更上火,令沸,溫服一升,日三服。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182 鼻和魄門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黃帝內經》

注釋:「魄門亦為五臟使」,為何稱為「魄門」呢?「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肺又與大腸相表裡,肛門乃大腸連接外界的出口,亦即魄門乃為肺魄出身之門戶。肺屬金,其性肅降,胃為六腑,以通降為順,而胃欲降不得自降,必因於肺降乃得降,且《靈樞·營衛生會》曰「故水谷者常並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亦即水谷出於胃,入小腸分清泌濁,成糟粕而續降於大腸,最後成糞便而排出體外。此通降過程主要依賴胃之降濁,但胃降又必賴肺降,肺降及魄,與之俱下於大腸,出於肛門而謂之魄門。況鼻又為肺之外竅,「天食人以五氣,五氣入鼻,藏於心肺」,由此,鼻與魄門便通過肺胃有機地聯繫起來了。但是此種聯繫不僅只是簡單的上下貫穿通路,它反映了人體內氣的狀態與氣機升降出入的複雜狀況。

  「食氣入胃」「飲入於胃」,而「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食氣」與「飲」在胃中經過腐熟,之後的走嚮應該是不同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水谷者,常並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一句中的「並」、「俱」二字體會《內經》作者是將水與谷分開的。水即「飲」,谷即「食氣」。胃中經腐熟的食氣與飲化而為谷之精和水之精,谷之精走肝,水之經入脾,故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膽為中清之腑,布散精汁入肝,筋的伸縮運動致使氣聚入肝,谷之精因而化之。「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胃中之飲浮游漫溢穿過膜原至脾。可見這兩個過程分別有膽和膜原的協助方可順利進行。且肝木藉其春生之性又為脾土的升清起到了升提的作用。之後,谷之精與食之精合而為濁氣稟木土之氣而升,此謂之「濁氣歸心」,入心後「變化而赤為血」。此時只是一部分轉化為血,另一部分則稟心之陽性「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肺開竅於鼻,自然界之清氣入肺達鼻,故肺中積聚谷精之氣、水精之氣、自然界之清氣,肺主治節,將此三者重新融合調整分布。肺朝百脈,輸布精之氣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肺通調水道,而水津四布,五經並行。此後,水精之穢濁又在肺主治節調配下經過「腎合三焦膀胱」的通路而到達尿脬,而谷之精同樣在肺的治節下通過下焦道路出於魄門。由此完成水和谷的複雜運化敷布通路。

  「食氣」與「飲」的體內運行轉化過程,升降之樞紐其實並非脾胃,應為肝脾胃。肝脾化水化谷,運精載氣,肝脾共升,胃乃降,如此則升降有序,氣機暢達,人身方能常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狀態。當然此過程中肺的功用尤其是不能忽略,肺相當於一個轉繼站,實現各種物質的正確分運。可以說肺乃天,則肝脾中居以應人,胃處下以應地,鼻與魄門則分別為天之外現和地之外現。若人體內的天地勿失其序,則鼻與魄門為之常安。故而察鼻與魄門便可知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變化情況,而猶以魄門為重點。因鼻至上為清陽之入竅,清陽之性易行易散,不易致病;而魄門為至下濁陰之出竅,濁陰之質易滯易阻,容易致病,故而診察魄門往往可以探知五臟六腑氣機之變化。魄門的正常啟閉反映了人體最根本的氣的問題。所以臨床上無論外感或是內傷,診問大便的情況對疾病的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每日經典名句(續)  smallxia 博客   

名方集萃---中央電視台  

千古名方——小柴胡湯_生活_中國網路電視台http://bugu.cntv.cn/life/health/jiankangzhilu/classpage/video/20110207/100501.shtml

千古名方——逍遙散_生活_中國網路電視台http://bugu.cntv.cn/life/health/jiankangzhilu/classpage/video/20110206/100490.shtml

千古名方——歸脾湯_生活_中國網路電視台http://bugu.cntv.cn/life/health/jiankangzhilu/classpage/video/20110205/100678.shtml

千古名方——保和丸 越鞠丸_生活_中國網路電視台http://bugu.cntv.cn/life/health/jiankangzhilu/classpage/video/20110204/100689.shtml 

大國醫李東垣 ---羅大中博士 土豆網  

http://www.tudou.com/v/cpUZ2snQW2I/v.swf  李東垣

http://www.tudou.com/v/kSch8zfHViM/v.swf 王孟英

百家講壇羅大中  

百家講壇 2011年 第48期 自學成才_生活_中國網路電視台http://bugu.cntv.cn/life/C10302/classpage/video/20110217/100571.shtml

從《周易》到《內經》的陰陽觀念流變_中醫漫話 http://www.zhzyw.org/zycs/mh/091113133BE6KHAK4I2AAI579.html

 
推薦閱讀:

驗葯中醫只有死路一條?——《諾獎教會我們如何驗葯 》
中醫無證即可行醫,你怎麼看待?
張悟本中醫養生食譜
中醫之魂
為什麼醒來後又累又困?原因有3個,第2個你肯定經常做

TAG:中醫 | 經典 | 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