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解答核輻射十二大疑問
核輻射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針對目前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本報專訪多位權威專家,為大家解疑釋惑。
1.核輻射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不妨把這次核泄漏與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做個對比,當時被定為7級,有人形容像是原地引爆了一枚核彈。那次事故嚴重影響的範圍是30到50公里,受影響較大的範圍也就是200公里到500公里,超出500公里以外的地區,雖然有的地方也可以測到放射沉降物存在,但實際影響已經不是太大。退一步說,即使目前發生了最壞的狀況,也就是核反應堆芯爆炸,影響最嚴重的區域也不會超出30—50公里這個圈,擴大到1000公里外的我國,幾乎不可能。
據了解,日本東京的輻射量已達22倍多,聽上去嚇人,其實這隻代表環境的指標上去了,給人造成的損傷還差一大截。國際標準是,只要輻射量在100毫希以下,對身體沒任何危害。舉個例子,現在站在東京街頭十幾個小時,還沒有拍一次X光片的輻射量大。
2.核輻射通過什麼途徑傳播?
核輻射傳播的行徑是空氣。放射性物質主要通過大氣釋放,隨距離增加濃度會逐漸稀釋。但它不是生物性傳播,而是物理性的傳播。它就像一種灰塵,隨風飄落到哪裡,就對哪裡的環境有影響,然後按自然規律衰減。所以,危害主要於日本福島當地及附近區域。城市居民,沒有必要擔心管道飲用水受污染,如果不放心,剛摘下來的蔬菜多洗兩遍就可以了。通過土壤傳播則是不可能的。
3.日本核燃料流入太平洋怎麼辦?
日本政府會儘可能避免放射性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水中,即使真流入海水中,也未必能危害全人類。放射性物質會被海水稀釋到無窮小。就像一滴藍墨水滴到杯子里,還能看到藍色,放到澡盆里,就看不到了。另外,很多核潛艇都在海里出過事,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這些物質對人體和環境產生過影響。
4.核輻射對人體會造成多大危害?
輻射無處不在,我們吃的、住的、天空、山川,乃至身體都存在著放射性,核輻射只是其中的一種。比如,磚房0.75毫希/年;宇宙射線0.45毫希/年;水、糧食、蔬菜、空氣0.25毫希/年;土壤0.15毫希/年;北京到歐洲坐飛機往返一次0.04毫希。放射性物質主要通過體外和體內照射傷害人體。通常,皮膚、呼吸道和胃腸道會成為放射性物質傷害人體健康的主要途徑。
當短時間全身外照射輻射量不足250毫希時,血液中的淋巴細胞可能會發生變化,但不會有臨床上的病變;250—1000毫希時,血液中白細胞減少,可能出現結膜炎,但身體機能不會變化;1000—2000毫希時,身體可能出現疲勞、食慾減退、噁心等,血液中淋巴細胞及白細胞減少後恢復緩慢;2000—4000毫希時,會在一天之內引起人噁心、腹瀉、嘔吐,幾周之內脫髮、食欲不振、虛弱及全身不適等癥狀,可能死亡;輻射量在4000—6000毫希時,會引起人嚴重不適,2—6周之內死亡率大概為50%;6000毫希以上,若無適當醫護,死亡率為100%。
5.怎麼能知道自己所在地是否有核輻射?
放射性物質無色無味,我們無法感覺到,但可通過儀器測量。當從沾染區出來,懷疑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時,應去檢測站進行體表、體內污染檢測。
從
3月12日開始,中國環境保護部已經全面啟動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路,監測結果實時在環保部網站上更新。我國上海、江蘇、廣東等沿海城市已經採取緊急措施,24小時嚴密監測核污染。到目前為止,未發現任何異常。
6.補碘片能防核輻射嗎?
碘片預防核輻射的原理是:一旦甲狀腺組織被非放射性穩定碘佔滿,就會阻止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在攝入放射性碘前或攝入後立即服用穩定性碘的防護效果最佳。除被放射性碘污染環境地周圍幾十公里內的人外,沒有遭遇核輻射威脅的人根本不需要服用碘片。特別對於本身就有甲亢的人來說,大量服用碘甚至是有害的。
7.吃碘鹽能防核輻射嗎?
老百姓搶購碘鹽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覺得其中含有碘酸鉀,關鍵時刻可防輻射。實際上,碘鹽中的碘酸鉀含量很低,作用不大。吃2—3公斤碘鹽才相當於一片含碘量為100毫克的碘片。如果盲目服用,反而可能導致身體的諸多不適。另外一種就是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擔心海水被日本核輻射污染,所以囤鹽。其實,我國食鹽大部分是礦鹽,海鹽的量不會超過20%。而且我國礦鹽資源充裕,不會供應不上。
8.穿孕婦防輻射服管用嗎?
輻射有很多種。核輻射是電離輻射,與日常電磁輻射不一樣。電磁輻射和核污染的電離輻射有本質區別。孕婦用防輻射服或許能反射電磁輻射,但對能量高得多的電離輻射無能為力。
穿白色衣服也不能防核輻射。輻射影響只看穿透性,不管材質的顏色。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前兩種射線穿透力小,只要放射性物質不進入體內,影響不大;第三種的穿透力很強,能穿透人體和建築物,危害距離遠。可以看出,能否防住這些輻射,和防護物質的顏色並無關係。白色防護服更醒目,也易於發現被污染的斑點。對於外照射防護沒有作用。
但有專家認為,白色衣服確實對減輕核爆炸引起的燒傷有一定作用;但日本泄露的放射性顆粒物質,不是核爆炸光輻射,所以,穿啥顏色都一樣。
9.核輻射後第一場雨危害大嗎?
如果空氣中已經有放射性物質存在,那麼前幾場雨水會將這些顆粒漂浮物帶到地面,地面的污染會增高。最近福島附近都有降雨或降雪,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大部分會落到日本本土,被風吹散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10.海產品還能放心吃嗎?
中國市場的海鮮主要來自江蘇、浙江等省份的沿海地區,從日本進口很少;目前市場就算有從日本進口的冰凍海鮮,也是在震前到達的。另外,中國海關已對來自日本的進口食品進行監測,現在的儀器靈敏度很高,稍有放射性物質馬上能測出來,百姓密切關注檢驗結果即可。
從海洋環流分析,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物質將流向東至東北方向,進入北太平洋,近期不存在向中國海域擴散的水動力條件。即使有污染物,也已經被海水稀釋到很少了。所以,海產品完全可以放心吃。
11.萬一遇到核輻射我們怎麼辦?
衛生部網站15日發布《核與輻射事故醫學應急問與答》細緻、全面地說明了在核輻射下如何自我保護。
呼吸防護:帶上防塵口罩的防護效果可達75%以上,沒有口罩也可用濕毛巾等代替,掩蓋口鼻處,防止污染物進入體內。
體表防護:避免淋雨淋雪,穿長衣,戴帽子、頭巾、眼鏡、雨衣、手套和靴子。翻起上衣衣領口,然後在外面圍上圍巾。出門時紮緊袖口和褲腳等地方,減少體表污染。
食物防護:來自污染區域的食物最好不要再吃。多吃點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可能有助於防輻射。暴露在外面的新鮮蔬菜洗一洗再吃,嬰幼兒不要喝當地新鮮的牛奶。
除去沾染物:如果留在室內,最好關閉空調、換氣扇和其他進風口。徹底洗澡,尤其是要清洗口鼻腔和毛髮。若沒有淋浴,可以用水清洗身體的裸露部位,比如臉、脖子等,特別是有油污的地方,用肥皂擦洗可清潔95%以上。脫下被沾染的衣服時要特別小心,最好不要重複穿戴。
12.中國核電站安全性高嗎?
日本福島核電站建於上世紀60年代,屬於第二代核電技術。我國核電站建成較晚,基本採用的是第三代核電技術,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性比第二代核電站的安全性高100倍,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如果出現核泄露前兆,國家會提前採取應對措施。
福島核電站的主要危害不是地震,而是海嘯。福島核電站設計是能抗0.6級地震動,日本這次實際上是0.4級地震動。我們國家地震一般是0.15的地震動,所以,即使出現了地震,核電站也沒有太大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