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學堂王洪欣傳授韋陀式易筋經

王洪欣傳授韋陀式易筋經

2011年6月21-6月23日江蘇吳江廟港太湖大學堂         少林寺嫡傳達摩易筋經十二式總綱:意不亂、氣不散、力不丟。(博主在上海參加王老師兩天的易筋經教學中,王老師提到練易筋經的總綱:氣不散、力不丟。在此基礎上博主加入了:意不亂。王老師還同時強調可以配合南師傳授的安若般若、十六特勝等來習練易筋經,易筋經最終合於禪定,是禪定的助道品。)要領:一般向上做動作時吸氣,向下時呼氣,不分方向的做動作七次,分方向的做三次。動作以緩慢,順暢為原則,自己去感覺一下。如有不對,懇請斧正!熱身運動1、 擴胸,做兩個八拍;上下甩臂;2、 手雙扣向上伸展,向左右分別做八拍,彎腰,向前伸,抬頭,眼睛看前方,腿要筆直,向下按,向左按,向右按,抱腿,頭貼腿;3、 按摩兩膝蓋至發熱,然後蹲下,做兩次;4、 弓步,左右壓腿,注意前後腳基本平行,身子要直要正(腳和身子歪了可能會引起骨架歪的,所以要注意),昂首挺胸,目光看著前方;5、 向前伸臂,掌心朝上,變拳收回放在腰間,左腿抬起,腳尖內收,湧泉穴對著右膝蓋,出左腿,蹲下,右手摸著右腳,左手摸著左腳,壓左腿,兩手不動,身子中心換至左腳,壓右腿。加強壓腿法:坐下,腳尖內綳(這樣腿會更加直),右手摸右腳尖,左手放在膝蓋位置,正壓反壓,反向一樣。1.環拱當胸勢兩腿併攏,開左腳與肩同寬,(吸)兩手從兩側向外分開起至頭頂合十,(呼)落至胸前,調息三次,氣灌兩掌,磨掌,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肘互撐(使用80%的力量),調息三次,觀想氣從頭頂百會穴進入至胸部,到腹部分至兩腿,到湧泉穴出入地2.平接甘露勢承上姿勢,恢複合十於胸前,指尖向外,伸向前,打開,緩緩分開雙臂,略高於肩,調息七次,觀想是氣從勞宮穴進入從湧泉穴出入地。3.掌托天門勢承上姿勢,掌心向下,徐徐放下,抱圓,掌心向上,緩緩從胸口起來,到胸口位置時,翻掌,掌心朝外,向上托,高點,但是手要略彎曲,如托重物,調息七次,觀想是氣從勞宮穴進入從湧泉穴出入地。4.摘星換門勢承上姿勢,右手稍向上,手掌略高於額頭,在前方掌中勞宮穴如一面鏡子,調息三次,觀想勞宮穴照出自己的五臟六腑,左手向下向後,手背貼著後背,指尖向上,位置越高越好。複位,反向同樣。5.倒拽九牛尾勢承上姿勢,緩緩打開雙臂,掌心向上,合十,降至胸口位置,氣灌兩掌,磨掌,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出右步成扎馬姿勢,分掌右手向左,左手向右,握虛拳,做拉的動作,右拳向右,左拳向左,意想拉著九頭牛的尾巴,拳位置停在與下巴等高位置,目光注視前方,扎馬要沉,左腿要低點,調息三次;反向同樣。6.出爪亮翅勢站立,手成爪狀,手心向上,緩緩上至胸口位置時手心向外,呼!出爪,此時,怒目圓睜,屏氣凝神,一會之後,爪變軟變成掌,目光變得柔和,一波三折落下,重複做七次。7.九鬼拔馬刀勢雙手向外手心朝上,起,右手舉起,左手落下,右手摸左臉,左手背貼後背,位置越高越好,向左180度緩緩轉到眼睛看正背後,轉動時吸,到位時呼,轉回來,呼吸同上,做三次,再反向做三次。8.三盤落地勢(三盤指的是身體上中下三盤。三盤落地指的是全身落地)雙手向上,掌心朝上,高於頭頂時手心朝下,呼!瞬間蹲下,手臂手掌向下用力按的感覺,但是不著地,屏氣凝神,一會之後,手心朝上,分三次站起來,先起到低於平膝蓋位置,然後至與膝蓋相平位置,然後站直,全過程的盡量緩慢,做七次。9.青龍探爪勢手成龍爪之勢,緩緩起來至腰間,左爪放在腰間,右爪繼續起來到脖子處,身子微偏向左,出右爪(呼),屏氣凝神,一會之後,收回(吸),做七次,反向也是做七次。10.卧虎撲食勢承上姿勢,雙爪在腰間,左腳內扣,右腳出一步,雙爪起(吸),吊至頭頂,下(呼),右手在右腳旁邊,左手在與右腳20-30厘米左右位置,五指支撐,身體往後,低頭,頭越低越好,身再往前,低腰,抬頭,左腿微微彎曲,腳跟起來,來回做三次,反向同樣。11.折躬勢手心朝上雙臂緩緩舉起至頭頂(吸),合十,向後向下(呼),至頭後面打開手掌掩耳,使得耳廓把耳孔包住,彎腰低頭,越低越好,一呼一吸做七次,吸時按掌,呼時鬆開。12.掉尾勢雙掌前伸舉起,雙扣,掌心朝下,彎腰,手分開落地按地,腿要保持筆直,提起後跟(吸,屏氣),落下後跟(呼),做二十一次,手起,雙扣,手心朝上,甩尾,屁股與手左右方向相反,屁股向右同時手向左,做七次收功承上姿勢,起,伸手朝外,回至丹田,守一會丹田,然後收功。備註功效說明(參考八段錦):1、雙手托天理三焦功用:此勢以調理三焦為主,三焦分屬胸腹,是水谷出入之道,總司人身的氣化活動,常做有疏通水道丶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2、左右彎弓似射鵰功用:以理以左右開弓之意,左右伸臂擴胸,起到強健胸肌丶臂肌和肋肌的作用。3、調理脾胃須單舉功用:此動作可以使內臟上下牽拉,運動脾胃,起到提高消化功能,增加吸收能力的作用。4、五勞七傷往後瞧功用:透過運動,令到全身骨節得到最佳的運動,並令筋脈皮肉都得到調節。5、搖頭擺尾去心火功用:此勢通過搖動全身,令器官得到活動,達到散熱清毒,去心火的目的。6、背後七顛百病消此勢全身放鬆,令全身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得到有節奏的震動,以抖落自身的病氣,以消百病。7、攢拳怒目增氣力功用:此動作以攢拳怒目的形態,以增加周身之氣力和骨力。8、兩手攀足固腎腰功用:此動作透過活動全身,加強身體的血液循環,以達強腎藏精的功效,改善腰肌勞損的問題。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易筋經之韋馱十二勢功法簡介韋馱十二勢則是以易筋為主,何為易筋呢?為何要易筋?講人身之筋脈,一出娘胎,降生世間,有體格健壯的,有體形削瘦的,有精神健碩的,有體弱無神的,等天賦不同,人各不一,可分為筋壯者,筋舒者,筋攣者,筋弱者,筋馳者,筋和者,筋縮者。因為古上醫者認為,筋馳者病,筋攣者瘦,筋弱者懈(懈貽無力),筋縮者亡,筋壯者強(剛),筋舒者長,筋和者則康,縱觀現代社會眾生,一目了然,莫不如此。易筋者,「易」在中文裡的意思是變化,觀天地萬物,日月星晨,黑夜白晝,春夏秋冬四時變化,陰陽虛實,禍福順逆,變化無端,皆在變化易動。筋者,?內經? 中說,筋人身之經絡也,在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不在,聯絡周身通行血脈。「筋」為精神之外輔,人在日常生活中能靈動活潑,各種運動,行走四方,創業奔波,皆「筋」的功用。可見筋脈在人體之重要。現代社會,經濟漸次發達,工作模式不斷變化,由野外勞做而變為室內工作,由體力勞動而變為腦力工作,工作節奏不斷加快,壓力增大,煩惱日多,交通發達而少於步行,居寓高樓而懶於運動,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各種疾病不斷滋生,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因此社會大眾對身心健康也日漸迫切。但疾病之起因,皆因居住工作,生活方式之改變,工作繁忙,肢體漸懶,安逸享樂,懶惰不動,肥膩充食,難以散化,四大不調,諸病乃生。此時知涵養生命之根本,依「易筋經」之法修練,調和陰陽動靜,筋脈隨功行變易,使巳病之軀或亞健康之體得以修練涵養,身心得以蛻變,達到外堅固,內清虛,陰陽相和,百脈暢順筋脈強健而柔和,成無疾長壽之體魄。易筋經韋馱十二勢動作動作名稱1.環拱當胸5.倒拽九牛尾9.青龍探爪2.平接甘露6.出爪亮翅10.卧虎撲食3.掌托天門7.九鬼拔馬刀11.折躬勢4.摘星換斗8.三盤落地12.掉尾勢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極其珍貴---民國版古本少林寺嫡傳達摩易筋經

極其珍貴---民國版古本少林寺嫡傳達摩易筋經《易筋經》的版本太多了,不管哪個版本的《易筋經》只要認真習練,都能強身健體。但根據長期習練的經驗和對各版本的比較後,我們認為王洪欣老師的這套《易筋經》最接近於古本《易筋經》的動作要領,王洪欣老師的這套《易筋經》經南懷瑾老師親自指導後,融入了安般法門和心地法門的心法內涵,使這套《易筋經》更接近於原始傳承之精華,的為修道者入禪定最勝之方便法門。《易筋經》的奧妙在於它的心法部份以及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和呼吸的配合,因此未經親自參加學習者,千萬不可按圖學習,不得要領,徒勞無功,妄加習練,反而有害,不可不慎。現謹發此博文,為已學習者細加揣摩習練之用,亦僅為初學者瞭解之用。註:第八屆、第九屆《禪修前的準備》將一起來學習這套《易筋經》動作。詳情請點擊:
推薦閱讀:

萬頃太湖第一峰
太湖蘆花亮
太湖樁

TAG:大學 | 太湖 | 太湖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