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西方「普世價值」的面紗(人民要論)
有關「普世價值」的爭論,近年來延續不絕。認同西方「普世價值」者認為,西方國家倡導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應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怎麼能否定呢?我們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嗎?我們不也講人權嗎?進而提出,誰否定「普世價值」,誰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的對立面。這種觀點容易引起思想混亂,頗有澄清的必要。澄清關於「普世價值」的是與非,需要分清三個層面的問題:一些西方國家宣揚和推行「普世價值」的實質是什麼?西方國家在對內對外實踐中是怎樣推行其「普世價值」的?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是否適用於中國?
西方宣揚和推行「普世價值」的實質是什麼
西方宣揚「普世價值」,實質是推銷西方的所謂「民主國家體系」和「自由體制」。美國原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的《論中國》一書,對西方推行「普世價值」多有論述,對我們頗有啟示。該書認為,西方國家包括美國聲稱自己的價值觀和體制普世適用,但中國從古至今都有不同於西方的價值觀。「中國社會佔統治地位的價值觀源自一位古代哲學家的教誨,後人稱其為孔夫子。」基辛格進一步指出:「中國主張獨立自主,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向外國傳播意識形態,而美國堅持通過施壓和激勵來實現價值觀的普適性,也就是要干涉別國的內政。」該書回顧了1992年9月柯林頓在競選中關於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批評:「中國不可能永遠抵制民主變革的力量。終有一天,它會走上東歐和蘇聯共產黨政權的道路,美國必須盡其所能,鼓勵這一進程。」柯林頓上台後,把擴展民主確定為首要外交政策目標。1993年9月,他在聯合國大會上宣稱,美國的目標是「擴展和加強世界市場民主國家體系」和「擴大生活在自由體制下國家的數量」,實現「繁榮的民主世界」。可見,美國毫不掩飾地要把西方的「民主國家體系」和「自由體制」推向世界、推向中國。
通過推行西方價值觀演變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的國家,是西方國家一貫的政治原則和策略。基辛格指出,老布希和小布希也試圖用西方價值觀重塑世界面貌。老布希認為美國有能力重塑世界面貌。小布希毫不猶豫地打起美國價值觀旗幟,實施外交政策。「小布希的自由議程所規定的是非西方社會極其迅速的演變」。《論中國》一書的最後部分寫道:「美國自建國以來篤信自己的理想具有普世價值,聲稱自己有義務傳播這些理想。這一信念常常成為美國的驅動力。」基辛格是一位有世界影響的美國政要和思想家,他對美國通過推行西方價值觀來「重塑世界面貌」、「演變」非西方價值觀國家,特別是力促中國重蹈蘇聯東歐覆轍直言不諱的論述,對我國一些不明事實真相、盲目追捧西方「普世價值」的人士來說,是一支「清醒劑」。
西方宣揚和推行「普世價值」,是其和平演變策略的重要一環。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作為價值觀,本是人類社會所共同追求的目標,怎麼會成為西方國家用來「重塑」和「演變」非西方價值觀國家的工具呢?這就需要進一步弄清楚西方價值觀的經濟社會制度基礎。西方價值觀是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認為只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才能保證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價值觀的實現。它把資本主義看作人類社會最美好的制度,把資本主義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宣揚為「普世價值」。儘管我國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為自己的追求和價值原則,但西方並不認同。因為我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與西方的個人主義相區別。總之,我國積極借鑒西方之長但不照搬西方那一套、不搞西方化,而這些與西方所宣揚的「普世價值」是相左的。西方國家極力向中國推行所謂「普世價值」,其本質是要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否定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這當然要受到我國的抵制。有人不明事情的本質與真相,只從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抽象概念和文字表面出發,認同和宣揚西方「普世價值」。這些人應該清醒了。
西方國家是怎樣實踐其「普世價值」的
從西方國家的國內實踐看,「普世價值」的口號長期被踐踏。一些西方國家長期存在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勞資對立、貧富分化、人權無保障等背離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的嚴重社會問題。美國1776年《獨立宣言》聲稱「人人生而平等」,但實際上這隻適用於男性富人,不包括婦女、窮人、黑人,富人還可擁有黑奴。美國曾長期存在種族隔離制度,踐踏人權。直到1965年,才允許黑人享受與白人一樣的民權。西方實行以私有製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貧富分化與對立。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撰文指出,美國民主的實質就是「1%所有,1%統治,1%享用」。前幾年爆發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顯示的正是99%與1%的對立。上述種種,正是對西方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普世價值」的莫大諷刺。
從西方國家的國際實踐看,「普世價值」幌子下掩蓋的是侵略、掠奪和災難。看看高唱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的西方國家是怎樣對待中國的。從19世紀初起,西方列強先是非法向中國販賣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繼而以炮艦入侵中國,殺害中國軍民,並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開啟了災難深重的中國近代史。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使中國人民跌入苦難的深淵。1840年以後的100多年中,西方列強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這就是西方國家送給中國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歷史上是這樣,現在又如何呢?西方在一些國家操縱的「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街頭政治」,導致相關國家陷入政治動蕩、社會混亂、難民流離、經濟衰退。一些國家甚至遭到西方武裝入侵,遭受戰亂、殺戮、災難,國無寧日、民不聊生。在事實面前,越來越多的非西方國家不認同西方推行的「普世價值」。
西方的「普世價值」是否適用於中國
從總體上說,作為一定社會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價值觀,沒有對一切社會制度的普適性。世界上有無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被普遍認同的普世價值?這需要探究。比如聯合國所規定、由各國簽字認可的某些需要共同遵守的準則,具有一定的普適性,不應簡單否定。西方國家實行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和以按資(本)分配為核心的按要素所有權分配,是在一切資本主義國家都具有普適性的價值原則;而實行公有製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原則,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國家需要遵循的普適性價值。但是,這些都是一定時期、一定範圍或一定社會制度內的普適性價值,而不是適用於一切時期和一切社會制度的普世價值。不同社會經濟制度有不同的價值標準。例如,奴隸制度和農奴制度在今人看來是不公平、不正義、不道德的,但當時的主流價值觀卻是維護這種制度的。
西方國家所宣揚的「普世價值」名不副實。資本主義民主、自由、平等、人權,作為反對封建制度的價值觀是進步的,但它是以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為基礎的。資本與勞動力的等價交換,表面看來是自由、平等的,但這種自由、平等是表面的、虛偽的。一旦從流通領域進入生產領域,「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勞動力的出賣者成了僱傭勞動者。「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像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只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鞣。」在資產階級及其學者看來,資本創造利潤,土地創造地租,勞動創造工資。因此,按生產要素所有權分配是天經地義的,合乎民主、自由、平等、人權價值標準。而馬克思批判了這種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辯護的「三位一體公式」。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指出:「現代資本家,也像奴隸主或剝削農奴勞動的封建主一樣,是靠佔有他人無償勞動發財致富的……只在於佔有這種無償勞動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這樣一來,有產階級胡說現代社會制度盛行公道、正義、權利平等、義務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諧這一類虛偽的空話,就失去了最後的立足之地」。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中也指出了資本主義「現存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
西方國家內部的許多人士也不認可西方價值觀具有普適性。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時期會有不同價值觀,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認同、不接受西方向我國推行的「普世價值」。其實,西方不少學者和社會人士也對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提出了質疑和異議。我國熱衷於西方「普世價值」的人士應讀幾本西方學者的相關著作,如英國的特里·伊格爾頓的《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英國的查理德·波斯納針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資本主義的失敗》,日本的神谷秀樹的《貪婪的資本主義·華爾街的自我毀滅》,等等。美國的查爾斯·德伯寫過《馬克思的預言:危機的世界》一書,作者在中譯本中對中國讀者說:「世人對馬克思的著作再度興起興趣。美國大學中的教授和學生也再次開始展露對馬克思更濃厚的興趣。民調顯示美國的年輕人如今對『資本主義』有負面印象,而一半對『社會主義』這個字眼有正面印象。」可見,西方國家的所謂「普世價值」,連其國內不少大學師生和一般年輕人也不認同其普適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以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因此,我國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標準,不能搞西方化。我國社會主義也講自由、平等、民主等,但社會主義所要求的平等是勞動人民共同佔有生產資料、消滅階級剝削和對立、消除兩極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平等;社會主義的自由,是馬克思所講的擺脫了階級剝削與壓迫的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原則的自由;社會主義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下的人民民主;等等。總之,社會主義有自己不同於資本主義的價值原則,雖然在字面上自由、平等、民主等是相同的,但其內涵是不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我國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社會制度,是我們凝心聚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本價值引領。
(作者為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展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