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唯識、中觀角度看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禪觀理論與方法

從唯識、中觀角度看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禪觀理論與方法

胡曉光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慈光禪學學報 第二期

 

提要

 

本文依大乘佛教唯識、中觀義理來抉擇念佛法門的深層意蘊,從理論與方法兩個層面闡釋念佛法門的有效性與合理性,並且認為唯識與中觀與念佛法門是圓融的,只有以唯識與中觀義理來解釋念佛法門,才能契合念佛法門的本義。

 

關鍵詞:

 

唯識 中觀 念佛法門 禪觀

 

目次

 

一、念佛法門的本義

 

二、從唯識學看念佛法門的禪觀理論及功效

 

三、從中觀學看念佛法門的實相念佛之禪觀

 

四、中觀與唯識之事理合明則念佛法門之大道全彰

 

五、禪觀在唯識和中觀中的最高形態及用處

 

六、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禪觀方法

 

七、念佛禪觀的心識轉依及其它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門的底蘊

 

九、結語

 

唯識與中觀是大乘佛教兩大車軌。唯識學以詮幻有,中觀學以釋性空。性空與幻有是一切法的一體兩面。說幻有是法的緣起法相。說性空是法的無我法性。因緣起而性空,由性空故緣起。緣起性空是諸法實相也。大乘佛法是般若波羅密乘。空有二門是其雙輪。凡詮一切法皆應依空有二門來釋,方能盡其底蘊。中國化佛學的台賢禪凈諸宗其實也是此二門的演化衍生而已。中觀學講一切法當體性空,這是見體,能破一切執。唯識學讀一切法唯識所現,這是顯用,能如實興一切無漏功德。在印度佛教中,唯識學稱瑜伽行學,中觀學則稱為般若學。瑜伽者相應義也,能所合一是為相應。般若者,智慧之義也。如實悉知悉見一切法性相事理為之智慧。筆者基於唯識與中觀的學理欲對念佛法門含攝的禪觀理論與方法進行一番探討。旨在不囿於凈土宗之樊籬,以異於中國化佛學之視角,來對此做如是觀。當然筆者才疏學淺,無修無證。故此在行文中,難免儘是荒唐之詞,故而希望教內大德們不吝指教,則幸甚矣!

 

一、念佛法門的本義

 

全體佛教都是起源於釋尊的金口,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它是釋尊親口宣講的妙法。眾所周知,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只信一佛,即唯有釋迦牟尼佛是佛,並無多佛多凈土世界之觀念,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門只是六隨念之一,所謂六隨念者,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念是不忘記之義,常念六法有自凈其心之功,故六隨念法是小乘道人都必須行持之法。與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信奉多佛多凈土世界,在大乘經典中,常常看到佛陀稱讚念佛功德,勸教世人念佛求生凈土。念佛法門的深廣含義在大乘法中得到充分闡揚。不論是在大乘佛教中,還是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門都是學佛者的共同必行的法門。

 

佛教主張心為法本,心凈則土凈,心染則土染。凈其心意是佛教的基本修道原則念佛法門中蘊含的道理很深,主要可以從能所自他之關係中得以闡釋。心為能念,法為所念,心能念佛,心即佛,能可攝所,所歸於能。念佛法門主旨就在於修心轉識。佛者正覺之名,佛有二身:一是法身,二是生身。法身者是一切法之實相,在一切眾生心中,即是佛性,這是人人本具的。自念佛就是自念佛性法身實相,這屬於自力轉依之法。生身佛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是人具足無量智慧神通,有攝受一切眾生之法力,念生身佛名,可以得受庇之益也。

 

中國化佛教的凈土宗主要弘揚的就是念生身佛名。根據凈土宗講,念佛有四種:一是實相念佛,二是觀想念佛,三是觀像念佛,四是持名念佛。以這四種念佛法來看,它們都可以攝入禪觀學範疇內。所謂禪觀者,實是華梵合詞,禪者是禪那之略稱,其義是靜慮、思維修、棄惡、功德的業林等。禪那以轉一為定,故又稱為禪定。觀者梵語毗婆舍那,其義是智慧之觀照也。禪與觀結合為一詞,就是定慧合一。念佛法門也是定慧合一之法,所以它可以攝入禪觀範疇。實相念佛是慧學,觀想、觀像、持名皆是定學,唯因要求一心不亂為成就故。以上是念佛法門的本義略說竟。

 

二、從唯識學看念佛法門的禪觀理論及功效

 

依唯識學觀一切佛法,皆是觀心治心轉識成智而已。在印度佛教中。唯識學也稱為瑜伽行學,所謂瑜伽者,就是相應之義也,能所合一,就是瑜伽。唯識學講唯識無境,一切法相唯識所現,識是緣起能相之識。相由想生,能想與所想皆不離識,故心外無法。唯識就是自觀其心性,唯識性就是圓成實自性。唯識學的禪觀之理就是講心識自緣自性的瑜伽相應。它的功效在於轉識心為智心,由凡成聖。它的功效在於能夠實現佛法的終極目的。

 

根據唯識學的禪觀之理,我們再看念佛法門之實質就會明了,念佛法門就是唯識學禪觀之理的實踐方法而已。轉識成智的禪觀方法是多樣的,於理性層次劃分,有所謂的五種唯識觀法。唯識觀在於證得圓成實性。於事相上下手,念佛法門確實最為快捷方式。事中寓理,事由理成,依事悟理。念佛法門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持名念佛都是從事相門下手修行。歐陽竟無居士曾云:「唯識學詮用義為一大要旨」。所謂用者,就在於能觀行也。「約觀心說唯識」。心觀佛想、心觀佛像、心持佛名,這都是攝心念於一定處,久久功成,能所同化,自性佛光顯照。《維摩詰經》云:「隨其心凈則佛土凈。」1

 

《成唯識論》云:「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2念是不忘的記憶力。在唯識學中,念佛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強化念佛之記憶力。念力堅持專一為定。定能引生慧,慧可知一切法性。在唯識學中念佛的義趣就在於由念而定,由定而慧,最終實現心識轉依。

 

唯識學是禪觀之學,它主要從能所兩方面來講因緣轉依,也就是自力觀行。大乘佛教其它學系有從自他增上緣轉依來講念佛法門,凈土宗就是。念佛法門若從增上緣轉依上講,那就是一種生身佛加持力令得念佛觀行者受庇,往生凈土,受佛攝化,殊勝無邊也。增上緣就是他力。因緣就是自力,修行佛法應是自他兼顧,能所不二,方能成就大業。念佛法門的禪觀應具有能所自他之義也。

 

三、從中觀學看念佛法門的實相念佛之禪觀

 

中觀學以解空為旨,空是諸法實相。《阿含經》云:「見緣起,即見法3,見法即見佛」4。諸法實相就是緣起性空,也就是諸佛法身。中觀學以觀照般若去體悟實相法性,這就是念佛。如《菩薩念佛三昧經》云:「正念諸法真實之相,是名念佛。」5

 

《佛藏經》云:「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複次,見諸法實相名為念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6如上諸經所講念佛都是實相念佛法。用中觀學的話講,就是真諦念佛。中觀學認為佛常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二諦者,真諦與俗諦是也。真諦是理體,俗諦是事用。唯識學是從事用上講法,是攝用歸體。中觀學則是從理體上講法,是從體起用。《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7

 

這就是從體起用也。中觀學是佛法的本體論,而唯識學則是佛法的存在論。唯識學的存在論含有兩部分:一是現相論,二是本體論。唯識學的現相論就是講方法之相,也就是法相學。唯識學的本體論是心為法本的心識。中觀學的本體論的核心問題在於詮解法性真理。

 

所以唯識學是可以包含中觀之義理的,而中觀則不能詮解法相與唯識。從念佛法門來講,唯識學可以攝盡四種念佛方法,而中觀學則只能攝實相念佛法。這是空宗的特質所決定的。從禪觀角度看中觀學,中觀學就是一種空觀之法,是無上深妙之禪。《大集經.賢護品》云:「若人專念阿彌陀,號曰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8以不生不滅之空觀,行專一念佛,就是最上乘禪觀,也就是實相念佛法,證得無生法忍境。

 

四、中觀與唯識之事理合明則念佛法門之大道全彰

 

大圓滿之至教是大乘佛法,中觀與唯識就是大乘佛法的兩輪。中觀創自於文殊大士,唯識則創始自慈氏菩薩。中觀依空,唯識詮有,空有不二實為一體。從廣義上講,教理就在於唯識中觀,行果則就在於念佛法門。體用事理能所自他皆是不二法門也。依此理而解念佛法門,則知念佛乃佛法之極談,最終之歸趣也。念佛之法是諸宗共奉之道,是成佛必經之路也,本不可專立一宗。全體佛教都是以念佛為宗。時下之凈土宗則有些狹義化了。

 

《金剛經》於理體而論一切法時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9四種念佛之法也如是。唯緣啟用,性體無高下之別也。中觀與唯識理同事別。若依至教而論,兩者有融通之秘也。只有中觀與唯識得到徹底地融通,則念佛法門之義方能盡顯。幾前年來的歷史,基本上是爭論的歷史,所以念佛法門之義實無定說。執理廢事,但講見體,不及妙用。執事廢理,但想依用回體,不專見性。這都是邊見。只有事理圓融,才是中道。事何曾離理而獨存,理又何曾離事而自有。事是理的事,理是事的理,事理一如也。

 

從中道理性上講,中觀與唯識是必然趨合的。兩者合有理有事事理圓融,從而行持方法有依有則。中觀與唯識之義理為念佛法提供了有效性的理論根據。在中土的禪凈之爭與禪凈之合都是沒有能夠依據中觀與唯識的理念而觀待此事也。若依中觀與唯識之理看禪凈之爭與禪凈之合,皆無實義之舉,性本無二,虛妄分別有二故。原為一性,遍計所執為合。一與誰合。說合說分,皆是邊見。離是兩邊,即是中道也。

 

五、禪觀在唯識和中觀中的最高形態及用處

 

禪觀之法不獨佛教有之,世間外道也有禪觀,不過世間外道之禪觀是有漏之法,是無法超越生死之界,唯有佛教之禪觀是超離生死的出世間之禪觀,它是無漏法。佛教禪觀也有兩大類:一是小乘禪觀,二是大乘禪觀。小乘禪觀但破我執,未斷法執,只證人空,未證法空,所得之智是一切智。大乘禪觀則是雙離人法二執,齊證我法二空,圓成一切種智。唯識從有入手,中觀從空深入。空觀與有觀雙合就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也就是佛教禪觀的最高形態。它的直接用處是克證佛果也。從真空處現幻有妙用,從幻有妙用處顯真空實性理體,空有不二是真如法界,也就是禪觀的正依處和所緣境。禪以正定為本,觀以覺照為用,本立而用生,故《法句經》云:「無禪不智(觀),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10

 

六、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禪觀方法

 

禪觀之法無量無邊,所謂百千三昧,也難概其數。但從究極而論,念佛法門之禪觀是最為殊勝,此禪觀是念佛三昧,也稱真如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文殊說般若經》云:「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11又如《大集念佛三昧經》卷七中云:「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12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念佛三昧(一行三昧)實是盡知一切法,盡攝一切法的總攝法門。故可得稱為禪觀方法中最為殊勝者也。一行三昧之禪觀是以般若空觀為能相智,以一切皆唯識為所觀境,總攝一切法必唯識故,盡知法界無差別相,必般若空性故。般若與唯識在一行三昧法的觀行中得到有機的統一,也自然表現出究竟理趣的殊勝來。

 

七、念佛禪觀的心識轉依及其它

 

佛出現世間為一大事因緣故,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學佛修道其目的也是為一大事,了生脫死,究竟成佛。目的動機正見是成就道果的主要因緣,但是還必須要有充分的助緣,才能成辦此大業。什麼是成道的充分助緣?那就是有效的可以操作的契機契理的實踐方法。念佛法門就可以堪稱這樣的實踐方法。我們僅從禪觀性,或者僅從念佛法門中的禪觀之理論與方法來看念佛法門,那是不夠的。禪觀理論揭示了生命自變升華之原理,但是對這種方法的實踐前提要給予確證。那就是自變的目的、動機及正見,如果不以這個為自變前提,那麼修道自變之成果,就是外道天魔,而不是佛。佛是定慧立莊嚴,是兩足尊。智旭大師在《教觀綱宗》開首就云:「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13

 

這裡所說的教就是慧學的教義。明了學佛的目的意義動機是善意的,正見是徹見事理因果之法,具足如是正因再加上有效的觀行,那麼果地必至矣!禪觀的作用在於能夠轉變心境。心念專一久久功成,心相轉依這是一個實在之規律,外道也知道這個理,所以他們也用禪觀來開發心地神通。但由於他們不具足正見故,所以不能出離三界。

 

唯有佛教的禪觀可以堪為度彼岸的禪波羅密。小乘的法是佛法的初級,大乘法才是佛法的終極,大乘法廣大無邊,圓融無礙,在大乘見地上行持念佛之禪觀,必須全提向上。一法不落,四種念佛齊修,四即一,一即四,一多含融,相即相入。舍一法不是佛法,取一法也不是佛法,不取不舍,圓持具足方是大法。自力與他力是不二的,因同一法界故。往生與無生是一理,因皆是心地故。念與無念皆不離唯識所變現故。一切唯心,萬法唯識,從心地起修,就是轉識成智。由自心凈,則佛土凈。唯識學認為念佛禪觀就是自凈其意(心)。禪宗也認為佛在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觀無量壽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14《華嚴經"離世間品》云:「以自心應真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皆佛,無心外國,無心外佛。」《華嚴念佛三昧論》云:「自性念佛者,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念自性佛者,無念外之佛為自所念。」這些都足以證明,一切唯心造的道理是念佛法門的基本原則。《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15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16念佛法門就是最為殊勝微妙的觀心治心的禪觀之法。學佛信佛必念佛,念佛是學佛信佛,學佛信佛不念佛,其心是外道魔。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門的底蘊

 

一行三昧在《文殊般若經》中有具體講解,在《大乘起信論》中也有闡釋。一行三昧是三昧之王,故最為殊勝,如《文殊般若經》云:

 

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密所說,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藐』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慾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密。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念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17

 

又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義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18

 

據此經文,可知一行三昧之殊勝矣!馬鳴大士在《大乘起信論》中也講「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弛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純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複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19

 

佛祖經論都盛讚一行三昧之法。我等佛弟子當應奉行為是。《楞嚴經》說,大勢至菩薩是以念佛三昧而成就道果。如經云:「都攝六根,凈念相續,得三摩地,斯為第一。」20這都是以證明一行三昧是佛教禪觀法中至為圓上的法門。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禪觀與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之法。只要明了一行三昧的理論與實踐就可徹知念佛法門的實質底蘊。佛法有三無漏學,定學是十分重要的,念佛法門的核心在於修定,當然其中也有慧學,更有戒學為助緣。三昧者正定也。沒有無上正定誰也成不了佛,三世十方一切諸佛,都是依無上妙禪正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要站在這個角度來看念佛法門的價值與意義,不可執偏概全。要從體起用,從根本上,堅持正念,正念相續,就是念佛。佛是正覺者,念正即念佛。念正而念覺,念正即正觀,一行三昧就是正觀。

 

九、結語

 

佛法是無上正覺之道,唯實證乃知。世間一般學者,把佛學當成一門學術來研究,這是不能徹見佛法本義的。世間學術之研究是依邏輯方法,對概念進行演繹、歸納、分析、綜合來決斷是非取捨。這實際上是落於四句戲論網中,《中觀論》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21《法華經》也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22又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23實相佛法是修證親得的果地境界,不是世間言思所及之領域。眾生有執不見法性,佛法示人明一切法性空,破除我法二執。使自性得清凈,法爾道理於心性自然呈現。我們學佛之人要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從聞思修入手一步一步的如次第進業。萬不可用世間學術之心態來揣摩佛理。因為那樣永遠見不到真如法界。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24《大智度論》也云:「佛法大海,信者能入。」25《金剛經》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26正信佛法是學佛的關鍵,念佛法門就是強調信願行的重要性。全體佛法同詮一理,實無二宗,分宗立派是枝末的佛教。我認為只有一味的佛教是圓融全體的佛教。只有稟承全體佛法(認為法本無爭),這是正信前提。正信就是信正理。從理趣上講,佛法是不二法門。若從事相上講,則可說有八萬四千法門。事不離理,理必攝事,理事融通真法顯現。念佛法門就是事理合一的典範,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經》捲起曰:「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27

 

念佛法門是總攝法門,念佛法門是總持法門,如果我們硬稱佛法為何宗的話,那麼佛法全體就是一個大念佛宗。中觀般若以實相為念佛。唯識瑜伽以自心佛性為念佛。破執見性,見是佛性,觀心治心為見本具佛心。見性見心就是無上禪觀,就是行住坐卧都可行持的妙法。但求「一心不亂」,即可成就。

 

我等是凡夫,只能從經論中攝取一些文句,來闡述念佛之意義及功德。不敢妄言研究。所以如上所論都是基於一個平凡的信佛者信念講出的,希望一切我等眾生,要學佛信佛,必要至誠念佛,不要囿於宗派之藩籬,要在全體佛法的角度看問題。要以中道為指針,不可偏執一隅,一切法平等故,方可得平等性智。一切如如故,方可得大圓鏡智。於一切法善於思擇,方可得妙觀察智,於一切法如實體證,方可得成所作智,諸智圓成即是佛成也。

 

註:本文所引經論文句全是《藏要》本,南京金陸刻經處。

 

 

 

1 No.475,《維摩詰所說經》卷一《佛國品第一》,T.14,P.538c。

2 No.1585,《成唯識論》卷五,T.31,P.28b。

3 No.26,《中阿含經》卷七,T.1,P.467a。

4 No.1507,《分別功德論》卷三,T.25,P.38a。

5 No.414,《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五,T.13,P.826a。

6 No.653,《佛藏經》卷一〈念佛品第二〉,T.15,P.785a-b。

7 No.25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一,T.8,P.848c。

8 No.416,《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大正藏》13冊。

9 No.23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一,T.8,P.751c。

10 No.210,《法句經》卷二,T.4,P.572a。

11 No.232,《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T.8,P.371b。

12 No.415,《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七,T.13,P.857c。

13 No.1939,《教觀綱宗》,T.46,P.936c。

14 No.365,《佛說觀無量壽經》卷一,T.12,P.343a。

15 No.1736,《大方廣佛華嚴經隨注演義鈔》卷三七,T.36,P.284a。

16 No.159,《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T.3,P.327a。

17 同注11,T.8,P.731a。

18 同注11。

19 No.1666,《大乘起信論》卷一〈序〉,T.32,P.582a-b。

20 No.945,《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五,T.19,P.128b。

21 No.1564,《中論"觀法品第十八》卷三,T.30,P.24a。

22 No.262,《妙法蓮華經》卷一,T.9,P.10a。

23 同注20,T.9,P.5c。

24 No.27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T.9,P.443a。

25 No.1509,《大智度論》卷一,T.25,P.63a。

26 No.2351,《金剛般若波羅經》卷一,T.8,P.750b。

27 同注12,T.13,P.857c。

 

轉載: 真修行網    原文: http://fojiao.zhenxiuxing.org/fojiaozhouyu/bencandy.php?fid=4&id=764                                                                                                                                                                                                                                                                                                                                                                                                                                                                                                                                                                                                                                                                                                                                                                                                                                                                                                                                                                                                                                                                                                                                                                                                                                                                                                                                                                                                                                                                                                                                                                                                                                                                                                                                                                   本複習題參考答案由道友們所作,不是標準答案,為方便大家備考,提供參考,歡迎修改。此參考答案不能帶入考場。(有很多地方可以簡明扼要,進行歸納性的回答,在這隻做複習和一次深入的思考。)

複習範圍(共118題)

1、外障、內障、特障餓鬼的特徵分別有哪些?

答:外障餓鬼:此類外障餓鬼以業力所感,在外境上找不到飲食,甚至數百年中連水的名字也沒聽過。它們整日饑渴交迫,常為尋找飲食而四處遊盪,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1、有時候看到遠處有清澈的江河,以僵直的肢體艱難支撐著巨大的腹部,異常痛苦又疲憊不堪地走去。可是到了近前,所有的水都干無一滴,僅僅剩下河床[1],讓它們苦惱萬分。

轉生為餓鬼真的特別可憐,《業報差別經》中講了墮餓鬼的種種因緣[2],《餓鬼報應經》中也記述了目犍連尊者通曉各類餓鬼業因之事。那麼這裡所講的外障餓鬼,明明看到的是河流,但以業力所致,走到眼前,水就幹了。在我們人間,看見的是飲食,到了跟前還是飲食,比如那邊有個蘋果,我很想吃,到了跟前,它不會變成其他東西。可在外障餓鬼的世界中,首先外境上根本看不到飲食,即使看到一點點,以其業力現前,食物要麼飛了,要麼變成另一種不能食用的東西。這是什麼原因呢?經典中說,是往昔常給人不清凈的飲食,以致轉生為餓鬼後,美味佳肴也會變成特別骯髒的不凈物。

2、有時候遠遠望見果實累累、鬱鬱蔥蔥的綠樹,依然如前一樣趕去。當到了跟前時,所有的樹木已乾枯成了樹榦。

3、有時候看見品種繁多的飲食、美不勝收的受用,可是到了近前,卻遭到許多看守用兵器毆打、驅趕。

4、對餓鬼來說,四季是顛倒的。夏季的月亮原本清清涼涼,但在它們感覺中,卻是火燒火燎;冬季的太陽原本非常溫暖,但對它們而言,卻是寒氣逼人、十分刺骨,實在是受盡了折磨。

內障餓鬼:這類內障餓鬼,嘴巴小得像針眼一樣,本想開懷暢飲大海里的水,怎奈水無法流進它那細如馬尾毛的咽喉,而且在這中間,水已被口中的毒氣一掃而光。就算有一星半點的水進了咽喉,也滿足不了它那大如盆地的腹部。即使稍有一點飽的感覺,夜間腹內也會燃起大火,燒盡心肺等內臟。當它們想走動的時候,灰白色茅草般的肢體,難以支撐大如盆地的腹部,真是痛苦到了極點!

特障餓鬼:所謂「特障」,是一種特殊的障礙。在每個特障餓鬼的龐大軀體上,居住著成群的小餓鬼,這些小鬼不停啖食著它。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不定的疾苦。

2、請總結一下墮入餓鬼的因都有哪些?《業報差別經》中所講的轉生餓鬼的十種因是哪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這種因緣?

墮入餓鬼道的主因是是貪心,吝嗇,和嫉妒心。《正法念處經》云:「一切餓鬼皆為慳貪嫉妒因緣,生於彼處。」在人間時,吝嗇惜財、捨不得上供下施,或障礙別人的布施供養;對沙門等修行人,無恭敬心,橫加辱罵,以此因緣會生為餓鬼。

《業報差別經》中也講了餓鬼的十種因,如云:「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貪;六者嫉妒;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飢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又《佛說護凈經》云:「以不清凈手,觸眾僧凈器;以不凈手,觸沙門凈食;以不凈食,著沙門凈食中;以不凈食,食眾僧故,後五百世中,墮餓鬼中。」

觀察墮入餓鬼之因後,知道自己在有意無意間都已經造下許多墮入餓鬼之因。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貪心、吝嗇,和嫉妒心的心態一不注意很容易產生, 招致餓鬼的果報。所以我們一方面必須要下定決心,盡己所能地懺悔、布施,最後願自他一切眾生斷除這些業因,尚未轉生為餓鬼的永遠不要轉生,已轉生為餓鬼的,隨時隨地要為它們念經迴向,哪怕倒一點點剩飯,也應念觀音心咒加持,以悲憫心觀想成千上萬的餓鬼都能得到。

3、根據《舊雜譬喻經》中的公案,我們平時被病苦、違緣逼惱時,應怎樣觀想而轉為道用?

答:在這個世間上,確有許許多多的可憐眾生,當你了解到它們來自哪裡、趨往何處、所受痛苦後,就不會對其恨之入骨了,也不會遇到一點違緣,就想盡辦法把它們趕走或者滅掉。

因此,佛教的認識很重要,這會讓我們對一切眾生產生悲心。否則,假如不懂這些,一遇到鬼魔作祟,一有修法上不順,就想用密咒害死它們,這種心態很可怕。以前上師如意寶講過:「有些瑜伽士只有降伏的能力,卻沒有救度的能力。若是這樣,你用猛咒害了鬼魔,而不能超度它們,過失會特別大!」因此,在修行過程中,我們不能害任何一個眾生,而應該用慈悲心將違緣轉為道用。因此,密咒的力量皆歸攝於悲心當中,任何一種降伏法,必須在大悲心的基礎上才可以施行。

其實,對餓鬼來說,始終處於提心弔膽、擔驚受怕、恍恍惚惚的錯覺中,經常居心不良,懷有歹意,精勤於害他的惡業,死後的下場多數是立即墜入地獄等惡趣的深淵。我們平時總認為鬼會害人,千方百計去降伏它們,卻不知它們因前世的惡業墮為餓鬼,即生以各種方式害眾生,以此害心又將輾轉於惡趣中,生生世世不得解脫,確實很可憐。所以,不管餓鬼怎麼樣害我們,我們都要用悲心對待,不能以惡意去降伏它們、驅逐它們。

悲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礎。但不管怎樣,對於餓鬼的作祟,大家應該坦然面對,不能對其心生惡意,這也是我多年來的修行經驗。

4、《中觀四百論》云:「有為苦所逼,現見求自死,時彼愚痴故,不能趣勝道。」請解釋此教證並說明為什麼自殺是愚痴的行為?你周圍若有這樣的人,你打算如何勸導他?

世間上有些人經常選擇自殺,這是極不明智的行為。《中觀四百論》云:「有為苦所逼,現見求自死,時彼愚痴故,不能趣勝道。」有些人被痛苦逼迫,為擺脫苦惱而自殺身亡,這樣的人因愚痴而捨生,不可能趣入解脫勝道。按照佛教的觀點,自殺後痛苦也並不會消失,只會讓自己墮為餓鬼,感受無數次的自殺之苦,不但不能趨入善趣,反而會一直往下墮。因此,自殺是最愚痴的行為。一旦選擇自殺,則很容易墮入餓鬼,並且每七天就要感受一次自殺的痛苦。這些餓鬼想把這種痛苦轉移給別人,所以無論到哪裡,都是損人不利己。本來滿心歡喜地來到昔日親友面前,結果卻使他們重病纏身、精神瘋狂等,遭受各種不幸之事。

如果有想不開的人,一方面我要先了解這個人想要自殺的原因,並因勢力導告訴他世間無常的道理,另一方面要告訴他佛教中講的自殺後可怕的業報等等。通過這些幫助他們擺脫自己分別念的束縛。

5、請總結旁生有哪些分類和痛苦?作為修行人應如何對待它們?(請依據教理來宣說)

答:海居旁生: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魚、鯨、螺、龜、蝦等,就像酒糟一樣密密麻麻。(我們乘坐海底觀光船看海洋世界時,海里的確有無數眾生。)其中,長蛇、鯨魚等大動物的身量,可以圍繞須彌山數周;小的水生動物,則如微塵或針尖一般。這些海居旁生弱肉強食,大的吞食小的,小的徑直刺入大的身體蝕食它們,每一個龐大動物的身上,都有成群小含生築窩並以其為食。還有的生在暗無天日的島嶼上,多少萬年中連自己屈伸肢體也無法看見[3],格外痛苦。

作為旁生,因前世的業力所感,幾乎都是獃頭獃腦、愚昧無知,根本不懂得取捨的道理,終日處在無邊無際的痛苦之中。

散居旁生:

散居旁生儘管身在人間天境,但也感受著愚昧和被役使的痛苦。譬如龍王,常要遭受大鵬鳥威脅、熱沙雨降臨[4]的危害,而且愚痴呆笨、心狠手辣、毒氣衝天等,非常可憐。

除了看不見的龍以外,我們在人間可以清楚看見的旁生,也非常可憐。而且,獵人們精通殘殺這些眾生的技巧,如設陷阱、撒網罟、射火弩,瞬間可使它們喪命。當然,從佛教的角度講,也可以不用這些世間理論,只要設身處地觀想:一切眾生都當過我的父母,當它們正在遭受痛苦時,我應當發願替它們代受。或者想:倘若這些劇烈的苦痛落到我身上,那將如何忍受得了?從而發誓今後不害任何眾生,一定要度化它們……這樣再三思維就可以了。有些人總抱怨《前行》沒什麼可修的,其實你沒修過的話,的確沒什麼可修的;但你若真正觀修過,就會知道需要修的太多了,而且這些特別重要,比高深莫測的境界更重要。

如果你真能對動物像對待人一樣,那麼作為大乘修行人,其他很多境界都可以相繼出現。到那個時候,你不僅會對總的旁生界生起強烈悲心,甚至對自己飼養的動物,也會多一分仁慈、多一分愛心,盡心儘力去保護它們。《梵網經》云:「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我們平時無論看到什麼動物,都應該心生悲憫,心裡想著讓它發菩提心,口裡也這樣說出來,這是大乘行人時刻要記住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乃至蟲蠅等細微含生以上的動物,都跟人類一樣有苦樂感受,而且它們無一例外都當過自己的父母,對它們生起慈悲心理所當然。

其實作為旁生愚昧無知,沒有福德,沒有善根,沒有行持善法的機會,始終處於愚痴的狀態中,非常可憐。正如《大寶積經》所云:「傍生趣者無量無邊,作無義行,無福行,無法行,無善行,無淳質行。」想到它們的轉生因緣,我們務必要經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造這些罪業,以免不慎墮為旁生。

《辯意經》中講了轉生旁生的五種因,如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竊;二負債不還;三殺生;四不喜聽受經法;五常以因緣艱難齋會。」墮為旁生的因,佛經里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們隨時都要注意,否則一旦不小心犯下,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對於上述道理,務必要具足前行、正行、後行來實修,即最初要發無上菩提心;中間觀想時,觀旁生總的痛苦也可以,分別的痛苦也可以;最後作圓滿迴向。希望你們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一定要去實地修持。倘若將這些加行修得很穩固、踏實,諸多境界自會紛至沓來。反之,假如你連「旁生跟人類一樣」的理念都沒有,那即使表面上是修行人,實際上什麼法也修不成。

6、你對待動物時,跟對待人一樣嗎?為什麼會有差距?請仔細找出其原因,並加以改正。

答:末學對待動物時,沒有達到跟對待人一樣,比如家裡來的蜘蛛、螞蟻總是想法設法請出去。因為覺得動物好像是另外世界的,心裡有個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動物都是為人類讓步的。分析起來,沒有設身處地的思考過動物的痛苦,更沒有真實的認為一切眾生都當過自己的父母。

需要不斷地實修,觀修動物的痛苦從以下幾個方面:

1、觀想自己殺害過的眾生、吃過的眾生死亡的是多麼痛苦。

2、觀想旁生感受的痛苦,從菜市場被開膛破肚宰殺的泥鰍觀起。

3、假使這些痛苦落到自己身上如何忍受。

4、觀修一切眾生都當過自己的父母,父母正在受苦,自己該如何?

5、觀想眾生解脫的機會在自己身上,放生念心咒給它們。

7、人類有哪三大根本苦?請一一解釋其定義,並依據教證以生、老、死與之對應。若要遣除這三苦,需要依靠什麼方法?

答:三大根本苦分三:一、變苦;二、苦苦;三、行苦

變苦:人們現在所擁有的片刻快樂,可謂瞬息萬變,轉眼就會變成痛苦。比如,身體本來健康無病,但突然就會感冒、流鼻涕,無有自在;或者,享用對身體有利的飲食,正當吃飽喝足、心情愉快之時,沒想到胃腸生了寄生蟲,突然染上嚴重的浪踏病[5],痛苦不堪。(我在十幾歲時,也得過這種病。那時我還沒有上學,一次在山上放牛忽然發作,差點就離開了世間,多虧旁邊幾個牧童發現,才把我救了過來。)這就是變苦,有些經典也稱為壞苦,即世間上的快樂並不可靠。

苦苦:所謂苦苦,指前面的痛苦還未煙消雲散,後面的打擊又接踵而來,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如說,麻風病還沒有痊癒又生毒癰[6],毒癰還沒好轉又生膿瘡;父親不幸逝世,緊接著母親也撒手離去,被怨敵搶劫一空又加上心愛之人命歸黃泉。

我們這些自以為安樂的人,表面上好像沒有親身受苦,但實際上,也絕沒有擺脫痛苦的本性。比如,吃飯穿衣、住房受用、裝飾設宴等,都可能成為造罪業的因,所作所為完全是罪惡的偽裝,這一切的後果無疑就是痛苦。

行苦的解釋方法,《俱舍論》、《寶鬘論》等諸多論典中各有不同,但一般按大乘的觀點,行苦是指變化,也就是說,只要是變動遷流的事物,即是一種痛苦。《入中論》講義中也說,見「眾生猶如動水月」,從而對其產生悲心。為什麼呢?因為眾生像水中月影般動搖不定、毫無實質,不由自主地隨因緣變化,不可能有真實的快樂,所以要對其生起悲心。這方面的道理,在《中觀四百論注釋》、《中觀根本慧論》等中也有闡述。

通常而言,行苦是很難體會到的。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用過一個比喻說[7]:就像生了瘡沒有去碰它一樣,當時雖然沒有感覺,但只要這個東西在,痛苦就會隨時到來。因此,行苦雖然暫時沒有表現出來,但它始終以一種隱藏的方式存在著。

還有些經典中,用生、老、死對應三大痛苦:所謂的生,以行苦示現;所謂的老,以壞苦示現;所謂的死,以苦苦示現。[8]大家在修行過程中,應該經常觀察這些道理,以切實了解佛陀所講的「輪迴皆苦」。常聽人說:「誰說輪迴痛苦啊?我現在就過得很快樂,你看,我有錢、有地位,一點痛苦都沒有……」但這種快樂,充其量只不過一兩天,你敢保證永遠能如此嗎?你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嗎?答案必是否定的。其實,只要真正統計生活中的苦與樂,除了個別有境界的修行人以外,大多數人快樂的比例應該說很小。

那麼,依靠什麼方法才能遣除這三苦呢?唯有依賴於佛法甘露。世人都想趨吉避凶、離苦得樂,為此有人尋找靈丹妙藥,有人追求錢財,有人渴望感情,有人尋求地位……可是真正能讓我們快樂的,只有依靠佛教精神。如果佛法融入於心,則定可解除一切痛苦,就好比重病纏身的患者,必須依止妙手回春的良醫,病痛才會徹底消除。

8、以喝茶為例,請具體分析行苦的道理。

茶葉是漢地生長的一種植物,藏地以前不產茶,現在除了極少的地方外[9]也不產。其實在茶葉的播種、剪葉等一系列過程中,殺死的眾生不計其數。以前我去過雲南、杭州等地,看他們在種植茶葉時,茶葉上有密密麻麻的蟲,被農藥一噴,就全部死了。

關於現在的茶,那天一個韓國人跟我講:「好茶是不可能上市的,你們買的這些全部是垃圾,以後不要再喝了。您想喝茶的話,我來提供。」不過,有些情況也的確如此,據說好茶都被種茶人自己留著,而不好的茶,才會拿出來賣,明明是一年的普洱,包裝上卻寫著「千年普洱」,差距特別大!

在藏地,茶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以前阿底峽尊者進藏時,為了給他洗塵,藏族信徒向他敬獻了茶。尊者先是「獻新」供養諸佛菩薩,然後開始喝茶。喝過以後,尊者非常歡喜,說:「藏地有這麼好喝的茶,真是你們的福氣!即使在我們印度,也沒有這種茶。這茶喝了不僅解渴,還有明智、壯身、解困、樂行善事等諸多好處,如果印度有這種茶,我會不惜用金子買來。」所以,我們也應學習阿底峽尊者,有時間就好好喝茶(眾笑)。不過在這裡,華智仁波切要闡述的是,茶葉背後還隱藏著種種痛苦:

在過去,康定以下到雅安之間,道路只能徒步行走,茶葉要想運進來,必須完全靠人力。為了一次性多運點,每個人需要攜帶重達六十二卡[10]的份量。而且在二郎山的森林中,常有強盜、猛獸出沒,茶商每次路過之時,能安然通過的幾乎很少。(當時的社會狀況,從法尊法師、貢嘎上師的歷史中也看得出來。)在運茶的過程中,人們將大茶頂在頭上,久而久之,前額的皮膚被磨得一乾二淨,甚至到了白骨清晰可見的程度,但仍在不停地運送。(二十年前我去尼泊爾時,在尼泊爾的邊界,見那裡的人都用頭頂著很多東西,就想起了華智仁波切的這段文字。)而從康定以上,雖然道路比較暢通,不需要依靠人力,但也要用犏牛、氂牛、騾子等馱運上來。由於路途漫長、風雨兼程,所有牲口都是腹背瘡傷[11]、毛脫皮爛等。

說到茶的來之不易,許多藏族老年人都深有感觸,甚至有些人還經歷過昔日運茶的艱辛。那時候得到一塊磚茶,確實不容易,背後有許多的付出和痛苦。相比之下,現在交通發達,運輸工具也很先進,是否就不會造那麼多業了呢?也不是。如今製作茶葉及交易的過程中,人們造的罪業並沒有減少,只不過中間有些過程省了而已。

不僅運輸時人畜要感受無法想像的役使之苦,而且在經銷茶葉時,買賣雙方都要通過彌天大謊、不顧廉恥、發誓賭咒、背信棄義等欺騙手段或大吵大鬧來銷售,這一點勢必在所難免。(現在很多居士經商,覺得不打妄語沒辦法做生意,不做生意,就沒辦法生活,他們為此非常苦惱。這個問題,是佛教因果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我們也找不到兩全其美的方法,只能回答:「盡量真實一點,別的辦法可能也沒有了。」)

在藏地,人們以前喝的都是大茶,而現在逐漸有了普洱、龍井、茉莉花茶等。這些茶葉的背後,也照樣隱藏著許多惡業。因此,我們平時喝一口茶,覺得好香、好舒服,但它卻離不開痛苦的本性。當然,詳細分析這些客觀問題,並不是要求大家以後不吃不喝,而是讓你們清楚地認識到:一切快樂的背後,還有無數的痛苦或痛苦之因。

其實有漏法不離遷流變化,這就是行苦,如《心經幽贊》云:「諸有漏法,性墮遷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所以,你覺得喝茶快樂,但它也是變化的,背後隱藏著諸多痛苦;你覺得吃飯很享受,但它仍離不開行苦,如詩中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點,你沒有去過加工廠、市場,可能感覺不到,反而認為生活清凈無比、充滿陽光,但你真正去了之後,必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們平時修行比較差,原因也是從不思維這些道理。比如住在一所房子里,從來不想房子的來源是什麼?用著信眾的血汗錢,從來不想有沒有對不起眾生?一天換一件漂亮衣服,什麼白的、紅的、黑的、綠的、花的、上白下黑……雖然特別快樂,卻從不想它的背後是什麼?甚至只吃一頓簡單的飯,也從不想這些柴米從哪裡來?其實,思維這些就是修行,若能經常這樣串習,即是很好的修行人。所以,我們平時要對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涉及的人和物多作觀察,否則,像精神病人那樣只顧自己,對眼前、未來、過去的一切從不分析,那對修行不會有任何幫助。

剛才講了茶葉在運送、銷售時,處處離不開行苦的本性。那麼,除此之外是不是再沒有其他痛苦了?並不是。在茶葉經銷的過程中,按照藏地以前的規矩,基本上要用綿羊毛、羊羔皮來兌換,而這些綿羊毛、羊羔皮,背後也潛藏著許多罪業。

就拿綿羊毛來講,夏季時,每隻羊身上的虱子、吸血蟲等,與它的羊毛數量不相上下。當人們用剪刀剪羊毛時,這些含生大多斷頭斷腰、內臟脫出而亡,剩下來的也與羊毛絞在一起,憋得喘不過氣,最後只有死路一條。

羊羔皮也不例外。小羊羔出生之後,身體正在發育成長,剛有了苦樂感受、能感受到生存的快樂時,主人為了羊羔皮,就立即把它宰殺了。雖是愚昧無知的畜生,但它也同樣渴望生存、畏懼死亡,害怕遭受氣息分解的痛苦。而且,小羊羔的母親見孩子被殺,就像死了獨子的慈母一樣肝腸寸斷,這些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親眼目睹的事實。因此,只要稍微思索一下諸如此類的商品買賣,就能深刻地認識到:僅僅是喝一口茶,也已成了惡趣之因。

所以,喝一口茶也不容易啊!現在人在買茶時,用的雖然不是羊羔皮、綿羊毛,而是錢,但這些錢的來源又是如何?大家也應該從各方面分析。

9、人類具體有哪些生苦?你覺得這些描寫真實嗎?你對此有何體會?

答:生苦:

住胎之苦

胎兒在肢節諸根齊全時,會覺得母胎非常狹窄、臭氣撲鼻、漆黑一片,彷彿被關在監獄裡一樣。(如今我們雖然記不起來了,但實際上那時非常痛苦,又黑、又臭、又沒自由,四肢蜷縮,飽受擠壓之苦。)當母親吃熱的飲食時,胎兒會像置身火中燒灼一樣痛苦;母親食用涼的飲食,又會給他帶來浸在冷水中一樣的痛苦;母親睡覺之際,他感到如同被大山壓著一樣痛苦;母親飽足的時候,他又覺得像夾在山崖間一樣痛苦;母親飢餓的時候,他會有如墮入萬丈深淵般的痛苦 ;母親在行住活動時,他覺得像被狂風席捲一樣痛苦。此外,佛經中還說,母親吃酸、甜等食物時,胎兒皆會感受諸多痛苦。《大寶積經》云:「若母多食或時少食,皆受苦惱。如是若食極膩或食乾燥,極冷極熱,鹹淡苦醋,或太甘辛,食此等時,皆受苦痛。」

分娩之苦

胎兒住胎圓滿九到十個月後緊接著要面臨出生的時刻。降生時,由於三有業風的吹動,迫使他頭足倒轉,大頭朝下 。當通過產門時,好似被大力士拉著腳拽出來摔在牆壁上一樣痛苦。經過盆腔的整個過程,就好像通過鐵斧上的鐵孔一樣痛苦。如果母親產門過於狹窄而生不出來,可能胎兒就這樣慘死在母親肚子里,或者母子二人同歸於盡。

生後之苦

嬰兒出生之後被放在墊子上,這時他覺得像落到荊棘叢中一樣 ;當護士剝脫背上的胎膜時,他感到似乎被活活剝皮一般;擦拭他身上的不凈物時,也感覺好像在用荊棘鞭子抽打自己當母親滿懷慈愛地將他抱在懷裡,他反而覺得像雛雞被鷂鷹叼捉一樣痛苦;當在他頭頂塗敷酥油時,猶如被捆綁起來丟進坑裡;當把他放在睡床上時,他感到沉溺在糞尿里一樣。作為嬰兒,不管是飢餓、口渴、疼痛還是苦惱,也只能是嗷嗷啼哭,無法用語言表達。

隨著歲月的流逝,昔日的嬰兒在不斷成長,小學、中學、大學、成家立業……韶華之年時,他表面上看來青春美滿,但實際上生命卻在一天天縮短,正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最終必將空手離開人間。今生的瑣事沒完沒了,就像水面的波紋般此起彼伏、不斷湧現,而這一切,大多數與罪業緊密相聯,結果也只能成為惡趣之因罷了。這些描寫非常真實。

體會:其實輪迴中的一切,根本沒有快樂可言,自己應該再再思維串習在心中生起定解。

10、《毗尼日用》中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那麼我們喝水是不是造罪業?業的取捨、建立以什麼為標準?

佛陀說,只要不是肉眼所見,沒有故意殺生之心,則不會有過失。否則,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太多了,包括所謂的「暗物質」[12],佔了宇宙間所有物質的90%以上,所以,取捨應建立在看得見的層面上,不然的話,我們造的業就不計其數了。

其實,業的建立跟心有關。按照大乘論典所言,業分為不動業、非福業、福業[13],這些皆依無明而起。所以,業跟分別念有很大關係,倘若沒有分別念的造作,只是無意中造了非福業,則不會成為墮惡趣的根本因。因此,對於這些問題,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11、人到了垂暮之年時,具體會有哪些痛苦?《瑜伽師地論》中講了幾種老苦的狀況?六根衰退的特徵和原因是什麼?對此你有何體會?

答:1.人到了垂暮之年,周身體力會逐漸衰退,再香再好的食品也消化不了,就算是自己年輕時最愛吃的東西,此時也沒了胃口。

2.眼部肌肉也變得越來越無力,眼睛的聚焦能力開始下降,這時候視力減退,老眼昏花。

3.耳根衰退,無論別人說話多大聲,都聽不清楚,聽聲音變得異常吃力,出現老年耳聾的現象。

4.舌根衰退,品嘗不出飲食的味道,說起話來也口齒不清。吃什麼都沒味道。

5.意根衰弱,神志不清、非常健忘,總是昏昏沉沉。此時他們的腦細胞銳減,記憶力和智慧大不如前。

6,口中原有的兩排牙齒脫落,嚼不動堅硬的食物,說起話來也吞吞吐吐。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唾液少了,就更容易出現牙周炎,致使牙齒腐爛、牙齦萎縮。

7.體溫失調,衣服稍微單薄,便感覺冷得要命,同時支撐力下降,無法承受沉重的衣服。穿少了覺得冷,

8.皮膚、頭髮、骨骼等都會加速退化,他們雖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身體的風脈衰退,以至於承受力、忍耐力極其薄弱;常受眾人欺辱,感到萬分絕望,徒生苦惱;身體四大紊亂,故要遭受百病縈身、多重損惱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動活動也是氣喘吁吁,感到困難重重,做什麼事都很費勁,

9。行走時,也是彎腰低頭,雙足不能速起速落,慢慢騰騰蹣跚而行,就像兒童躡手躡腳去捉小鳥一樣。

10.坐下時,由於手腳關節疼痛難忍,不能輕緩坐下,有時候拄著拐杖,慢慢慢慢地坐下去,但到了最後,因無力支撐身體的重量,只能「砰」一聲沉重落下,如同重物墜落到大地上一樣。好像一個大口袋扔在了地上,

11.由於體肉幾乎耗盡、皮膜聚集,所以身上、臉上都是溝壑縱橫,布滿皺紋。又因體內的血肉減少,骨頭和皮之間的肉慢慢幹了,使得骨節暴露無遺,牙腮骨、關節頭也全都凸出在外。同時意念減退,到了如痴如啞、如盲如聾的地步,內心始終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中。

12。周身體力衰退,想梳妝打扮的念頭已經消失,以至於穿的衣服總是破破爛爛,沉甸甸的。

13.人老了以後,吃的也是殘羹剩飯,再加上舌頭功能退失,所有的食物都感覺冷冰冰、髒兮兮的。而且由於身體沉重,怎樣都覺得不舒適,即便四周有依靠物,比如可以拉些繩子,也不能經常從床上站起來。

14.老了以後,別人都會欺負他,而他自己衰弱無力,即使眾人在他頭上跨來跨去,也站不起來反抗,真好似無有凈垢分別的證悟者一樣。如果是個年輕人,從他頭上跨過去,他肯定火冒三丈,罵你不長眼睛。但人老了就沒力氣了,任憑別人怎樣侮辱,也無力爭辯,似乎沒有好壞的分別了。

《瑜伽師地論》中,還講了老苦的五種狀況 :

一、盛色衰退:身體、臉色的光華消失,不復年輕時的模樣。

二、氣力衰退:以前力氣充沛,年老後虛弱不堪。

三、諸根衰退:眼、耳、鼻等諸根日益老化。

四、受用境界衰退:過去可隨意享受各種妙欲,人老後就有心無力了。

五、壽量衰退:壽命日漸窮盡、有減無增,除了有證量的高僧大德,誰也無法增加一天的壽量。

12、現在的世間上,許多老年人是如何面對衰老的?作為修行人,又應當如何面對?為什麼?

現在許多老年人,沒有勇氣去面對衰老,不懂得這是自然規律,一味做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以為做手術、整容後,便可以改變衰老,真的很愚痴!其實,衰老一旦已經降臨,你再怎麼躲也躲不了,這就是沒有學過佛的原因。

   我們作為修行人,應從內心中認識到,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一樣,是一種自然規律,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在年青的時候或者身體健康的時候,就要精進修行,特別是要對生老病死的痛苦進行思維,認識無常等規律,儘力生起堅定不移的定解。當衰老甚至死亡降臨時,一定要坦然面對,要明白無常遲早會到來,唯有修行佛法對自己最有利益,應該多行持善法、多念阿彌陀佛、多修往生法,為來世做好準備。

13、人在生病時會有何種痛苦?面對病苦時,什麼樣才是正確的心態?

答:人得病以後,縱然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明強幹的壯年人,一旦不幸染上疾患,也會像被石頭擊中的鳥雀一樣身衰力竭無精打采,甚至卧床不起,稍作運動也很因難。不要說大的疾病,就算是個小小的頭痛、感冒、心臟不適、肝臟不舒服,也會讓你什麼力氣的勇氣都沒有了。

    長期病魔纏身的人,每天睡覺時輾轉反側、夜不成眠,怎樣躺卧也沒有一個舒適的時候,而且覺得白天晚上都極其漫長,簡直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即使無法根治也沒有必要特別苦惱,因為任何一個病的消失,都要觀待遠、近兩種因緣。遠因是你的前世、前世的前世……乃到無數劫之前,以三毒所造的業,一直留存在阿賴耶上,並於今生以疾病的形式顯發出來;近因即是風、膽、涎三者過多或過少,從而產生損惱身心的各種疾病。所以一旦四大不調而出現的病苦,觀察、思維因果關係非常重要,這就叫做修行。

   對我們自己而言,平時如果得病了,應該像噶當派的大德那樣,發願代受一切眾生的病苦。對真正會修行的人來講,得病其實是個好事,這樣每天都有修行的機會,尤其是病得越厲害、痛得越強烈,觀修得越成功。

14、人在死亡時會經歷哪些痛苦?明白這些道理後,應為後世做哪些準備?

答:人到了臨終時,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見到飲食無動於衷,面對美景視若無睹,甚至聽到別人開玩笑也毫無反應,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等候在他們面前的唯有迷亂顯現。

《入行論》云:魔使來執時親朋有何益?死亡魔軍來抓你時,就算你親朋再多再厲害,也起不到一絲作用。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務必要盡量行持善法,不要去貪著毫無用處的親友、地位、財產。對世間的一切要看得淡,得也可以,失也可以,名聲、地位都放得下。這樣一來,當自己離開人間人間時,因為積累了許多解脫善法,對來世的去處也會胸有成竹、很有把握。

15、什麼是怨憎會苦?何時才能斷除這種痛苦?你對此有哪些體會?

什麼是怨憎會苦呢?指所憎惡的人或事,欲其遠離,而反共聚。比如,想見的愛人見不到,怨恨的敵人卻總是狹路相逢;想聽的喜訊聽不到,不願意聽的噩耗卻時時傳來;非常希望身體健健康康的,可往往是病魔纏身,沒有自由快樂之時……這些不悅意的外境經常出現,而特別希求的對境日益遠離,令心產生強烈憂苦,這就是輪迴的本性。

那什麼時候能斷除這種痛苦呢?

第一,修安忍,怨恨的對境是有利於我們修行的珍貴的對境。

第二,只有證悟了空性,完全通達人我、法我不存在,那時候所有的痛苦將銷聲匿跡,一絲一毫也不可得。而在此之前,不管你轉生於輪迴何處,都難免要遭受此種痛苦。就算轉生為三善趣眾生,也常會遇到憎惡的對境,那墮入地獄、旁生、餓鬼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要想遠離這種痛苦,證悟空性非常重要。

16、財富在初、中、後分別有什麼過患?你對「有一條茶葉,就會有一條茶葉的煩惱」這句話如何理解?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財富在初、中、後期之過患

無論你擁有多少財產,都免不了遭受最初積累、中間守護、最後增長等無盡痛苦。

【教言1】誠如佛陀親自授記的怙主龍猛所言:「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現在許多人日日夜夜絞盡腦汁,希望通過白手起家,有朝一日能變成富翁,這種願望固然美好,可是真正成功的卻屈指可數(積財);即使中間有了點財產,也要拚命去守護,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偷了(守財);光是守護還不夠,還想在此基礎賺更多的錢,並將其作為一生幸福的保證(增財)。因此,為了這些財產,人們始終非常辛苦,根本不了解它無有實義,是一切禍害、痛苦的根源。

【教言2】關於財富的過患,米拉日巴尊者還說:「財初自樂他羨慕,雖有許多不知足;中被吝嗇結束縛,不舍用於善方面,乃為著魔之根源,自己積累他人用;最後財為送命魔,希求敵財刺痛心。應斷輪迴之誘餌,魔之財富我不求。」

意思是,剛開始的時候,你會因財富而快樂,認為它可以滿足一切,別人對你也極其羨慕,此時你縱然擁有再多錢財,對它的希求也不知饜足。

到了中間,因為有了一定的財富,就會被吝嗇之結所束縛,捨不得用於上供下施,這些財富便成了著魔的根源,結果一旦怨敵等違緣出現,自己所積累的財產,全部會被他人享用。其實,稍微有點錢的人,有功德的善法做得很少,沒意義的事情卻做得很多。在他身邊,總圍繞著一大群人享用他的財物,貪心也一天比一天大,而他自己所享用的,反而少得可憐。

最後,因為貪得無厭,甚至希求敵人的財物,錢財反成了斷送性命的惡魔。因此,我們應當斬斷這一輪迴的誘餌,不要去希求魔王的財富。

【教言3】寂天菩薩也說:「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財富的積聚、守護、耗散過程中,充滿著無邊無際的痛苦,以此應知,財產是一切禍害的根源。那些因貪愛金錢而散亂的人,在他們心裡,佛陀也顯不出來,殊勝禪定也顯不出來,一閉上眼就是人民幣「嘩啦嘩啦」響,從來沒有佛法的境界,如此一來,解脫之日勢必遙遙無期。

17、什麼是愛別離苦?若以智慧詳加觀察,父母、子女、親友之間的愛執來源是什麼?怎樣才能斷除這種痛苦?

答  所謂愛別離苦,是指所親愛之人,以某種因緣互相離別,不得共處,由此產生極大苦楚。如《大毗婆沙論》云:「諸可愛境,遠離身時,引生眾苦,故名愛別離苦。如果認識到這種痛苦的本體,就不會有那麼沉重的打擊了。要知道,愛有狹義、廣義之分:廣義的愛,是對一切眾生不計回報的付出,這是一種大愛;而狹義的愛,只限於男女之情,這種愛完全是折磨,在沒認識它的本性之前,只會給你帶來痛苦。而唯有斷除了對它的執著,才不會有那些憂愁、怖畏、悲憤。如《大般涅槃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因此,要想擺脫這一切,只有依靠佛法的力量,若能認識心的本性,或對俗世的虛幻無常通達無餘,一切的痛苦則很容易轉為道用。

18、《前行》中講的「愛別離苦」,主要是從哪個角度分析的?除此之外,世間上還有哪些愛別離苦?你對此有何體會?

《前行》中講的「愛別離苦」,主要是從親友角度分析的。流轉世間的一切眾生,都對親友等自方愛戀有加,對怨敵等他方恨之入骨,墮入親戚、朋友、眷屬的情網中,結果為了他們受盡苦難。其實,親友之間的暫時相聚,同樣是無常離別的本性。但大多數人卻不明此理,對他們來說,親人離開人世,或者流離失所、淪落他鄉,或者被怨敵逼得走投無路,自己甚至比他本人還痛苦。

特別是,父母對子女十分愛執,一會兒擔心他挨凍受涼,一會兒顧及他餓了渴了,一會兒又憂慮他生病死亡。即使是子女老了,父母仍會這樣擔憂。如果是寶貝兒子或女兒生病了,父母寧願以自己的性命換取子女健康,他們心裡揮之不去的唯一牽掛就是孩子,為了孩子總是勞心費神,含辛茹苦。同樣,與親友之間如果情意纏綿、糾纏不休,勢必也要感受這樣的憂苦。如孟姜女的故事,藏地也有類似的故事。果洛地方有個女人,丈夫去打仗了,再也沒回來。她日日以淚洗面,久而久之,就瘋掉了。電影叫《雲水謠》《媽媽再愛我一次》。牛郎與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陸遊與唐婉……講的都是人和人之間的互相執著。由於他們沒有證悟空性,不了解一切聚散都是因緣,所以一旦面臨生離死別,就萬分痛苦、肝腸寸斷。這種痛苦被搬上熒屏之後,人們也覺得非常真實。然而在通達佛法的人看來,這一切只不過是因緣而已,沒有什麼好耽著的。

19、什麼是求不得苦?遇到這種痛苦時,什麼樣的人可以輕易化解?什麼樣的人會越來越痛苦?你屬於哪一種人?

所謂求不得苦,是指世人慾望無有限度,因各自職業、地位、愛好、身份等不同,以致所求目標也各式各樣,若對自己所愛樂的事物,如財產、地位、美色等,求之而不能得,這種痛苦即為求不得苦。

世間人,因看得太多、聽得太多,以致所追求的目標和花樣也很多。他們見到別人穿高檔衣服、吃美味佳肴,住奢華豪宅、開高級轎車,自己沒有的話,就會特別傷心。而我們學佛的人完全不同,尤其是觀過輪迴痛苦的人,對世間一切不會特別執著。如果各方面因緣具足,你有這些外在條件,那去享用也可以;但若實在得不到,自己也能坦然接受,並不會苦苦強求。

20、什麼是不欲臨苦?請引用《竅訣寶藏論》的教證詳加說明。了知這個道理後,你應當如何發願?

答: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肯定地說,希望自己受苦受難的人,這個世界上一個也沒有。然而,即便不願意受苦,痛苦也會自然而然降臨,這就是不欲臨苦。

《竅訣寶藏論》的教證:「家人親友雖欲恆不離,相依相伴然卻定別離;美妙住宅雖欲恆不離,長久居住然卻定離去;幸福受用雖欲恆不離,長久享受然卻定捨棄;暇滿人身雖欲恆不離,長久留世然卻定死亡;賢善上師雖欲恆不離,聽受正法然卻定別離;善良道友雖欲恆不離,和睦相處然卻定分離;今起該披精進之鎧甲,詣至無離大樂之寶洲。於諸生深厭離道友前,無有正法乞人我勸勉。」

發願:輪迴中小到一隻螞蟻,上到有頂天的天人無一不希求快樂,也沒有一個願意承受痛苦,然而卻沒有一個能夠實現所願。只要我們還在輪迴中一天就不可避免的要感受痛苦,這是由輪迴的本性所決定的。所以應當像無垢光尊者所言對輪迴生起深深的厭離心,立下堅定的誓言,為了一切老母有情脫離輪迴這可怕的牢獄而精勤的修行。

21、轉生非天的因是什麼?你相續中是否有這種煩惱?打算如何對治?

答:轉生為阿修羅的根本因,其實主要是嫉妒心。非天在前世造過布施等善因,今生的財富受用可與天人相媲美。但由於他們往昔妒賢嫉能、好爭好鬥,七種慢基本都具足,以此惡習、業力所牽,而感得阿修羅的身份。

《六趣輪迴經》中云:「常行於諂誑,樂忿恚斗諍,由昔行施故,而作修羅主。」可見,往昔如果作過布施,今生才有機會生為阿修羅。因此,我們身為修行人,務必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如果一邊積累福報,一邊嫉妒心很強,特別爭強好勝,學了佛還不能調伏相續,來世則很容易投生為阿修羅,經常與天人發生戰爭。

末學的自相續中有妒賢嫉能的不良心態,以後要好好學習加行,相續中真正生起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見,長期依止上師、聽聞佛法,不離開學會的道友,使自己從煩惱苦海中出離,力所能及的幫助身邊的有緣眾生趨入解脫道

22、從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角度,分別敘述天人所感受的痛苦。明白這個道理,你還會希求人天福報或死後升天嗎?請談談你的體會。

答:六欲天的天人,無論生在哪裡,都要感受死亡的痛苦。每個天人臨死時會有五種死相:

第一、以前身體的光芒可照射一由旬或一聞距,而當臨近死亡時,這些光芒全然消失。

第二、以前怎麼坐在寶座上,也不會覺得不樂,此時不願意坐上寶座,而且甚感不適,心裡也是老大不高興。(有些修行人總是坐不住,今天到這裡吃飯、明天到那裡吃飯,一直不願意呆在家裡,也許這是人間的一種死相吧。)

第三、以前天人的花鬘多久也會不枯萎,但接近死亡時,這些花鬘全部凋謝。

第四、以前天衣穿多久也不會沾上污垢(不像有些人,新衣服穿一兩天就髒得要命),但臨死時,天衣陳舊、沾滿垢穢,變得髒兮兮的。

第五、以前天人身上不會流汗,此時也開始出現汗水。(這些天人五衰,不同經典也有不同說法 。)

當這五種死相現前時,天人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內心十分痛苦。其他天子、天女也得知他將要死亡,於是不願在他身邊陪伴,只是在遠處散花,祝福道:「但願你從此死後,轉生在人間,行持善業,再生天界。」這樣祝福之後就紛紛離開了,只留下他自己孤孤單單,凄凄慘慘。(這些天人也比較壞啊!就像現在有些不孝子,在父母臨死時,連個電話都不打,也不去醫院看一下。)

而且,大多數天人死時會產生邪見,或因一生放逸無度,後世會下墮三惡趣。這時天人通過天眼觀察,了知自己將轉生何處。看到來世的痛苦之後,本來死亡的痛苦還沒消除,現在又加上墮落的痛苦,實在是雪上加霜,無形中痛苦就增長了兩三倍,他們禁不住放聲哀嚎。這種悲慘的情形要延續七天,若是人間的七天倒不要緊,但天界時間非常漫長,僅是三十三天的七天,也相當於人間七百年,簡直可謂度日如年。

而欲界天之上的兩天界——色界、無色界,雖然沒有剛才所講的現行的死亡痛苦,可是一旦引業窮盡,也會如夢初醒般墮入下趣。如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云:「梵天離貪獲安樂,後成無間燒火薪,不斷感受痛苦也。」梵天等色界天人儘管暫時離開了貪慾煩惱,享受禪定的安樂,但引業滅盡之後,還是要墮入無間地獄,成為獄火的薪柴,不斷感受各種痛苦。《摩訶僧祇律》亦云:「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莫不為結縛,命終墮惡道。」因此,眾生只要被煩惱所縛,命終一定會墮入惡道。

思維人天也沒有安樂後,要時時刻刻希求解脫。而解脫的唯一辦法,就是要先生起出離心,放下對輪迴的貪執和嚮往,發誓今生捨棄「頭蓋」以後,再也不來世間了。就好像一個人掉在不凈糞坑裡,出來後再也不願意進去一樣,我們對輪迴也要有這種厭離心.

23、為什麼說輪迴就像針尖一樣,永遠沒有安樂之時?你怎樣將這個道理真正融入自心?

答:因為三善趣也好,三惡趣也好,不管是投生在六道中的哪一處,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超不出痛苦的範圍,自始自終被痛苦縈繞著,就像處於時時焚燒的火坑,被羅剎女啖食的羅剎洲,令人窒息的漩渦,銳利武器的刃鋒,充滿骯髒物的不凈室中一樣,根本不會有絲毫安樂的機會。《佛所行贊》云:「猶毒蛇同居,何有須臾歡?明人見世間,如盛火圍繞。」《念處經》中說: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飢餓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爭鬥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輪迴猶如針之尖,何時何地皆無樂。」彌勒菩薩說:五趣之中無安樂,不凈室中無妙香。「蓮花生大士云:佛說輪迴如針尖,永遠無有安樂時,稍許安樂亦變苦。」輪迴就像針尖一樣,永遠沒有安樂之時,即使偶爾顯現一點點安樂,也是變苦或行苦的本性,很快就會變成痛苦。所以《賢愚經》言:一切無常,生者皆終,三界皆苦,誰得安者?「

怎樣將這個道理融入自心:一、按照上師引導文觀修輪迴痛苦,將前行中的輪迴痛苦的章節反覆閱讀,最好背住。二、對能現量見到的人類,旁生的苦,就一一對照聖者的金剛語,看看是不是這樣,不能現量見到的地獄,餓鬼苦,可以通過比量推知感受,對非天,天人之苦,相信佛說的金剛語,通過難陀公案等確信六道確實無安樂可言。即使偶爾顯現的一點安樂,也是變苦或行苦的本性。終究還是痛苦。三、依靠上師,金剛語的不可思議的加持力,真正從內心裡看破今生,不希求來世,生起輪迴就是苦的定解,真正嚮往解脫。

24、什麼叫看破世間?怎樣才能看破世間?看破世間有何必要?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你有看破世間嗎?

答:什麼叫看破世間?就像華智仁波切得上師如來芽尊者那樣:對輪迴中的名聲、財產、富貴從未產生過一剎那的羨慕。

 

   怎樣才能看破世間?觀修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可以斷除對今生的貪執。如果我們這個生命在明天或者下一刻就失去了,那所希望的財富,名聲,地位,成敗,親人等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看破世間有何必要?看破世間是生起出離心的前提,按法王如意寶的教言,有四個次第:賢善人格,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所以要想得到解脫,必須要生起出離心。

   祈請上師加持我早日生起無偽的出離心。

25、什麼是捨棄今世?它在修行中起什麼作用?關於「捨棄今世」,阿底峽尊者、仲敦巴尊者、薩迦班智達、單巴桑吉尊者分別有哪些教言?

答:(1)捨棄今世,真正看清了六道皆苦的本性,對世間一切美好毫不希求,發自內心放下今生的瑣事,覺得世間八法、名聞利養沒有多大意義,再怎麼做也不過是輪迴之因。

    (2)捨棄今世在修行中的作用:前輩大德講過,修行人無論出家、在家,對今生的名聞利養等沒有興趣,修行才會圓滿成功。否則,一味貪著塵世間的瑣事,永遠無法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出來。觀修輪迴的痛苦,是心趨入法、誠信因果、捨棄今世、慈悲眾生等一切功德的根本。

   (3)前輩大德們是這樣做的:

    A:阿底峽尊者對瑜伽士恰徹開示道:「雖然講經說法很好,修行也很好,但若沒有看破今世,表面上你講經說法,或者暫時在山裡修行,但過段時間,可能就跟世人混在一起了,最終自己也無法解脫。所以,這兩個都不是很關鍵,最關鍵的就是要捨棄今世,一切修行應當依止仲敦巴!」

   B: 以前薩迦班智達面前,來了個叫寧莫的修行人,

   他問:「捨棄今世的因是什麼?」班智達答言:「懂得輪迴一切瑣事無有實義。」

   又問:「捨棄今世的緣是什麼?」答言:「了知輪迴的諸多過患。」

   再問:「捨棄今世的量是什麼?」答言:「對世間八法興趣索然。」

   最後問:「捨棄今世的驗相是什麼?」「不被世間八法所染。」

   (4)啟示:正如宗喀巴大師三主要道所說的一樣,出離心是菩提心和空性慧之基礎,直至菩提果之前都不能放棄對於它的修習。正如大恩上師言教:因此,若想扎紮實實地修行正法,就必須認識到輪迴萬法沒有任何實質。而若想生起這種觀念,首先要觀修輪迴的過患。在沒有深深生起這樣的理念之前,我們一定要努力修行。

   補充思考題:出離心不但對於小乘修行者很重要,大乘修行人同樣不能少。大乘修行人如果沒有生起出離心,一方面,自己出離都成問題,不能成就自利;另一方面,對於輪迴痛苦的本性沒有厭離,就難以生起對於輪迴眾生真實的大悲菩提心,無法成就他利。這樣,在生死輪迴中利益眾生,就成為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了。

26、通過學習「輪迴過患」這一引導文,你最深的體會是什麼?

答:不願意轉生於六道任何一道中,唯一希求出離輪迴,而要出離,只有依止大恩上師仁波切等諸位善知識,聞思修行佛法,時時調伏自心,並祈請上師三寶能加持我等真實生起出離心,精進修法,發心利益眾生!

27、「人身難得」到「因果不虛」這四個引導文,各自側重於說明什麼道理?如果缺少其中一個可以嗎?為什麼?

答:「人身難得」闡述了學佛的人身得來不易,若沒有這個正見,不懂得人身的難得和珍貴,就不會去修行;「壽命無常」則教誡我們,如珍寶般的人身不可能長期存留,它將因無常而毀壞,所以修法要有緊迫感;「輪迴過患」揭示了三界輪迴猶如火宅,修行當以出離心攝持,不能只求人天福報等暫時利益,必須要超出三界輪迴;而「因果不虛」,則要說明的是,眾生隨善惡業而流轉輪迴,不可能不受因果束縛,想什麼就做什麼,只有遵循善知識言教行持善法,將來才會得到快樂,否則,前方永遠是一片黑暗和痛苦,所以要謹慎取捨因果。

如果缺少其中一個不可以,因為這四個引導文是層層遞進的,沒有前面的引導,不容易升起後面的境界。

暇滿難得讓我們知道人身的來之不易,不是像有些邪見認為的我今生是人,來世還是人;明白了人身難得,就會知道哪些事情是有意義的,哪些是無意義的,如意寶一樣的人身一定要用在最有意義的修行解脫,利益眾生方面,如果用來做一些無意義的瑣事或者造惡業,就如同金瓶用來裝不凈糞一樣愚痴;

如果只是知道了人身雖然很難得,但認為我的人生中還是有大把的時間,行持善法不著急,可以慢慢來的話是不行的,通過修壽命無常可以讓我們知道人身雖然很難得很寶貴,但是也很容易失去,故而一定要抓緊時間修法,否則這個寶貴的人身是很容易失去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得到,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故而修法要有緊迫感;

人身既然非常高貴難得,又很容易失去,那麼我們就要修持善法以求得解脫,通過修持輪迴過患,可以破除我們在輪迴中求安樂的幻想,唯一希求出離輪迴的解脫道;

在我們行持善法的時候,通過修行因果不虛,了知見解雖然比天空還高,取捨要比粉末還細,唯有重視因果取捨,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才能獲得真實的安樂。

所以,這四個引導文缺一不可。

28、眾生的痛苦與快樂,是由什麼產生的?佛教的說法與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任何眾生都不願受苦,而渴望快樂,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追求。不管動物還是人類,來到這個世間,從有感知的那天起,都在嚮往美好與快樂。既然百分之百的眾生都希求快樂,就應尋找快樂的因緣。這種因緣,完全要靠自己創造,並非依賴國王大臣、世間尊主施捨,否則,自己再勤奮努力也沒有意義。那什麼是快樂的因緣呢?就是做善事,如果不行善而去造惡,自然而然會招來痛苦。《正法念處經》云:「汝自作惡業,汝如是自食,非此人作業,餘人受果報。」意思是說,你造了惡業,就要自食其果,並不是這人造了業,而讓另一個人承受果報。因此,我們務必要深信因果。其實修行人的唯一標誌,就是相不相信因果。

   眾生轉生到輪迴的善趣、惡趣,皆以各自的善惡業為因。輪迴是由業力所生、業果所成,上升善趣或下墮惡趣,並不像外道所講的那樣,由造物主上帝(帝釋天)、自在天、遍入天主宰;也不像順世外道和無神論所言,痛苦和快樂皆由偶爾的因緣所生。《心地觀經》云:「諸法無不因緣成,若無因緣無諸法……無因無果大邪見,不知罪福生妄計。」諸法無一不是因緣而生,如果沒有因緣,就不會有外在的形形色色,以及內心的喜怒哀樂。假如認為一切均從偶爾的因緣中出生,無善無惡、無因無果,連福德和罪業都不承認,這是非常可怕的大邪見。   要知道,因果是不虛存在的,只要播了種子,因緣聚合時,果實一定會成熟。

第60節課

29、當前人們殺害動物的行為日趨猖狂,這都是由哪些錯誤的觀點導致的?佛教是如何看待人和動物的關係?

30、隨喜他人殺生、唆使他人殺生,分別會有何種過失?如果許多人共同殺了一個眾生,這個罪業該怎麼分?

答:隨喜他人殺生也有同樣的罪業。

唆使他人殺生,按小乘戒律來講,罪業跟親自殺生一樣。但在大乘菩薩律儀中,罪業比這更嚴重。因為自己殺只是自己染上罪過而已,但讓別人殺的話,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別人。大乘主要是講利他,因此,這個過失會更大。《決罪福經》云:「人心念善,即有善報;心中念惡,即有惡報……自在所作,自得其報。」 可見,一切業皆以心來安立,言行倒在其次。如果慫恿別人殺生,縱然你沒有親自殺,但因為心中起了惡念,所以一定會感受惡報。

凡是參與殺生的每個人,都將得到殺生的整個罪業,並不是這一罪業由許多人均分。比如,十個人吃飯時點了一條魚,那麼殺魚的罪業不是由十人來分攤,一人只得十分之一,而是每個人都有殺一條魚的惡業。《俱舍論》中也說:「軍兵等為同一事,一切人均如作者。」倘若擁有一百人的軍隊殺了一個人,那其中每個人都有完整的殺人罪業。

31、不與取分為哪幾種?各自有什麼特點?

答:不與取共分為三種,權威不與取、盜竊不與取、欺誑不與取。

權威不與取指像國王之類勢力強大的人,不是依靠合法稅收,而是以非法暴力強取豪奪他人的資源、礦產、土地等,或動用軍隊明目張胆地掠奪,也稱勢力不與取。其特點是依仗自己的勢力來明搶他人的錢財等。

盜竊不與取指諸如盜賊一類的人,趁著主人沒有看見時,偷偷摸摸地竊取飲食、財物等。其特點是直接通過身體去暗奪他人錢財等。

欺誑不與取指在經商貿易等過程中,用謊話連篇、短斤少兩、非法秤斗等手段,欺騙對方,以獲取他的財物。其特點是通過諂誑和欺騙的手段來暗奪他人的錢財等。

第一種是明搶,在煩惱的催動下不通過自己動手,或自己親自動手;後兩種都是暗奪,但不同的是,第二種是煩惱催動身體去做,第三種是煩惱催動語言去做。

32、為什麼說做生意的話,很容易把十種不善業都佔盡了?你對此有哪些感觸?

答:犯身三不善——

殺羊、殺魚、殺雞等做買賣,就是殺生;

在經商貿易等過程中,用謊話連篇、短斤少兩、非法秤斗等手段,欺騙對方,以獲取他的財物,就是欺誑不與取;

為了談生意,踏入不正當的場所,這是邪淫。

犯語四不善——

把質量低劣或成本不高的商品,說成是好的或成本高來欺騙消費者,這是妄語;

別人在進行交易時,自己如果也很想買,就謊稱這個物品不好,在買賣雙方之間製造不和,最終使自己得利,這是離間語;

口出不遜地說對方質量太次、數量不對,或因欠款不還而吵得天翻地覆等,這是惡語。

毫無意義地評論價格太高,本來不想買也與對方討價還價等,屬於綺語。

犯意三不善——

想盡一切辦法欺騙別人,野心勃勃想把對方的財物據為己有,這是貪心;

希望他人一敗塗地,這是害心;

生意做久了,不好好聞思修行,自然就會詆毀因果、三寶,這就是邪見。如《大寶積經》云:「貪著他資財,數起於嗔恚,興種種邪見,是人趣惡道。」假如貪著別人的財產,數數生起嗔心及邪見,此人逐漸會毀壞自己的道心,將來定會墮入惡趣。

每天菜市場、各大飯店、小吃等經營的地方殺生非常重,在全世界範圍內,如果把被殺的小魚小蝦等非常小的眾生都算上,那個數量肯定連計算器都算不過來,可見做生意中殺生的量有多可怕,還有很多的不法經營,如有色饅頭、地溝油、三鹿奶粉、台灣的塑化劑等等,還有許多的*場所,世間所有的商業行業不必一一細說,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都避免不了沾染十種不善業。

33、什麼樣的行為是邪淫?邪淫有什麼危害?請參考《壽康寶鑒》加以說明。

答:邪淫,是針對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為。其分類是,男人自己出精、與他人的妻子或已付錢的女人作不凈行,都屬於這個範疇。而且,就算對象是自己的妻子,但若在白天、受齋戒日、生病期間、妊娠期間、憂愁所迫、月經期間、生產未恢復、三寶所依之處等進行交歡,這些也都屬於邪淫。另外,邪淫還包括對直系親屬、未成年少女行淫,或者在口、*等非處行淫,或者與旁生、屍體等行淫。

邪淫是依靠非理作意,顛倒地把別人的身體執為清凈、實有、常有。印光大師在《壽康寶鑒》里,就講了邪淫的十二種危害:害天倫、害人節、害名節、害門風、害性命、害心術、害風俗、害陰騭、害名利、害壽命、害祖父、害妻子。可見,邪淫之人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而且世間護法神不會護持。

34、妄語分為哪幾種?各自是怎麼定義的?你曾說過哪種妄語?它有什麼樣的過患?

答:1)妄語分為三種:一般妄語、大妄語、上人法妄語。

 2)一般妄語:是指懷著欺騙他人之心,所說出來的一切語言。

 大妄語:由於相續中存有邪見,於是信口開河地說:行善沒有功德、作惡沒有罪過、清凈剎土沒有安樂、惡趣沒有痛苦、佛陀沒有功德……再也沒有比這更重的彌天大謊了,因而這些被稱之為大妄語。

 上人法妄語:本來沒有登地而說登地了、沒有神通而說有神通等,凡是自己沒有功德說成有功德,這一切都屬於上人法妄語。

 3)很容易犯。學佛前,什麼都能說,什麼都無所顧忌。學佛後,無明愚痴也說過眾多不清凈言語。累劫以來各種妄語都說過了。深自懺悔,嗡巴扎爾薩埵吽

 4)《大寶積經》云:「當知妄語,為諸惡本,毀清凈戒,死入三塗。」

35、離間語分為哪幾種?分別是如何定義的?最嚴重的離間語是什麼?你造過這種業嗎?

離間語分為哪幾種?

分為公開離間語和暗中離間語。

分別是如何定義的?

公開離間語: 指於兩人同在的場合,當面以離間語使他們關係破裂,分道揚鑣。一般具有權威的人常用此技倆。

暗中離間語: 在當面不敢說,背地裡卻說是道非,破壞別人關係, 而令雙方各奔東西,就叫做暗中離間語。

最嚴重的離間語是什麼?

在所有的離間語中,要數破僧和合的罪過最嚴重。

雖然現在不會有真正的破和合僧,但在僧眾與僧眾之間、上師與上師之間、道友與道友之間挑撥離間,罪過也相當大。

挑撥密宗上師與弟子之間的關係,或在金剛道友間製造不和,罪業更是重上加重。

你造過這種業嗎?

阿彌陀佛! 今生雖然不特別記得有意造過, 但在無意或無意當中肯定是患過的, 過去生更不用說了。 應深自懺悔。嗡班扎兒薩埵吽!

36、什麼樣的語言算是惡語?說惡語有什麼過患?怎樣才能斷除這種劣習?

什麼樣的語言算是惡語?

對上師、三寶、 尊長、 父母、 平交、卑幼、 甚至於旁生說粗惡語。

指責佛像、佛塔等。

說損德之言, 比如:

對於相貌醜陋的人,公開宣揚他們的缺點;

對生理有缺陷的盲人、聾人等,當面稱呼為「瞎子」、「聾子」;

根據他人身體的缺陷起綽號,把別人叫做「跛子」、「矮子」、「大個子」;

嘲笑他人像猴子、氂牛、惡狗、豬等。

指責對方過失,舉發別人的罪過或口出不遜的語言,也都屬於惡語。

只要讓別人不高興的話儘管表面不是惡口罵人,但若通過溫和的方式,使對方心不愉快,這種語言也包括在粗惡語中。

說惡語有什麼過患?

惡語雖然只是語言上的業,但卻能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並損害我們的方方方面。

異熟果將分別墮入三惡趣中。 雖得人身也是不聞一句悅耳之語, 常遇惡友。

無論取何種惡名都會感受五百次的等流果報。

如一個年輕比丘,有次看見一位阿羅漢跳躍著過河,就譏諷他的姿勢像猴子,以此惡語的罪業,他在五百世中轉生為猴子。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上師、高僧大德等嚴厲對境面前,千萬不能說些亂七八糟的刺耳語。否則,上師若因此而顯現不高興,甚至示現圓寂,捨棄利益眾生、弘揚佛法的偉大事業,那你會有極大的罪過。

怎樣才能斷除這種劣習?

心中要發願今後絕不說粗惡語。

學習表達方式,《君規教言論·觀察語言》、《華嚴經》、《法華經》中講了很多,但歸納而言,只要相續中有慈悲心、利他心,所發出的聲音肯定對眾生直接或間接有利。

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人,最好用正知正念攝持自己,千萬不要說惡語。

說話要用正知正念來觀察,該說的要說,不該說的就不要說。

37、為什麼說在十不善業中,殺生和邪見最為嚴重?你對此有何體會?

答:   一、在這十種不善業中,要數殺生和邪見最為嚴重,如云:「殺生之上無他罪,十不善中邪見重。」尤其是邪見,《成實論》中說:「意業勢力,勝身口業。」又云:「於諸罪中,邪見最重。」所以,意業的力量,遠遠勝過身體和語言造業的程度。

   殺生:一般而言,除了地獄眾生以外,誰都貪生怕死。每個有情最珍愛的莫過於生命,一旦受到威脅,必定會全力以赴地保護它。其實,殺生的罪業極為可怕,殺害一個眾生,需要償還五百次命債。《念住經》還說:「殺害一個眾生,需在地獄住一中劫。」

   邪見:《毗奈耶經》、《四分律》中都說,對我們而言,即使生起一剎那的邪見,也將失毀一切戒律,不能列入佛教徒或出家人的群體中。而且,縱然你原來具足暇滿人身,但從此之後,也不算是閑暇的人身了。一旦自相續已被邪見染污,即便兢兢業業地奉行善法,也不能踏上解脫之道。為什麼呢?因為若想趨入解脫,必須對生死輪迴、善惡因果有最基本的正見,如果你連這些都不承認,那行持善法完全是流於形象,而並非解脫之因。所以,聖天論師說:「寧毀犯屍羅,不損壞正見。」寧可毀壞戒律,也千萬不能令自己的正見有損。

   二、體會:明白到造惡業的果報非常可怕!從今以後我要斷惡行善、儘力斷除相續中的貪嗔痴,並發願生生世世都會以正見來護持佛法、利益眾生!

38、意惡業分為哪幾種?請一一說明。其分別會導致什麼過患?

意惡業為三種:一、貪心;二、害心;三、邪見。

一、貪心: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特別喜歡的他人財物,心裡打著「這財物為我所有該多好」的如意算盤,並且三番五次地思量:「我用什麼辦法才能將它弄到手呢?」諸如此類凡對別人的財物生起謀求之心,都是屬於貪心。

過患:

   在這個世間上,相續中有貪心的人,就算擁有再多錢財,也始終有種貧窮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佛所行贊》中說:「富而不知足,是亦為貧苦;雖貧而知足,是則第一富。」人若有了這種貪心,則很容易墮入地獄。誠如《正法念處經》所言:「貪心甚為惡,令人到地獄。」

   以貪心所感,所想不能如願以償、稱心如意,而且不願意接受的許多事常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二、害心:

   對他人懷恨在心,滿懷憤怒地想:「我要用武器或語言去損害他。」見他擁有榮華富貴便不高興,暗自詛咒:「這個人不安樂、不幸福、沒有這樣的功德該多好!」當他遭遇不幸、受到挫折時,自己就在一旁幸災樂禍。像這樣凡是對別人生起損惱的心理,都屬於害心之列。

   過患:

   假如一個人常懷有嗔恨心,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所做的事情肯定不如法,甚至還會特別過分、令人髮指。這樣的人,會讓周圍千千萬萬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在毀壞他人的同時,也將毀壞自己。甚至,有時候還沒有害得了別人,反而先害了自己。六祖在《壇經》中說過:「心中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倘若你沒有不善心,內心清凈、善良,往生極樂世界則指日可待。

   以害心所感,恆時擔驚受怕、恐怖不安,心不能安定下來。

   三、邪見:

   邪見又分:1、無有因果之見;2、常斷見。

   1、無有因果之見:

   若認為行持善法沒有功德,造惡業沒有任何過患,前世後世不存在,三寶沒有功德,佛沒來過這個世界,上有天堂、下有地獄是謊言……這就稱為無有因果的邪見,特別可怕。

   2、常斷見:

   總的來說,邪見可分為62種或360種等。若將所有邪見歸納起來,完全可以歸攝於常見和斷見中。

   a、常見:認為神我常有,大自在天、遍入天是造世主,上帝、真主能創造一切……這些看法都叫常見。

   b、斷見:是指認為一切諸法自然而生,前世後世、因果不虛、了脫生死等均不存在的觀念。

過患:

   對於某個人而言,即使相續中生起了一剎那的邪見,也將失毀一切戒律,而不能列入佛教徒的群體中,也不算是閑暇的人身。一旦相續已被邪見染污,從此以後,即使是奉行善法也不能踏上解脫之道,而且造罪也沒有懺悔的對境。

   以邪見所感,轉生為不信因果、恆持常斷見的惡劣身體,並將流轉於惡趣中受苦。

39、十不善業的異熟果是什麼?它有哪兩種劃分方式?

答:所謂異熟果就是指不同的因最後成熟的一種果報。十不善業的異熟果是指造三毒惡業會墮入三惡趣。

兩種劃分方式:一   三毒牽引  如以嗔心所導致,就會墮入地獄;如果是在貪心驅使下造成的就會轉生為餓鬼;若在痴心狀態中進行的,則會轉為旁生。

二  按照煩惱的粗重程度及動機大小  惡業也可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惡業是指貪嗔痴全部具足、極其粗重,並且長期積累,以這樣的滔天罪惡會下墮地獄;造中品惡業的人會投生餓鬼;積累下品惡業的人則轉為旁生。

40、什麼是同行等流果?什麼是感受等流果?請舉例說明二者的差別。

答;此處指的是十不善業的同行和感受等流果。

   同行等流果概念:就是指今世與前世所造的業相同,前世你喜歡造什麼業,今世在行為上也是如此。可見,眾生今生的愛好、習慣、行為,完全是源自過去的習氣。習氣堅固難移的就稱為性格。所以一舉一動、一念一行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都是在以往業習的推動之下而作的。一個人前世怎麼樣,從今生中也看得出來。因此,不管是什麼眾生,今生的行為跟前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佛在《百業經》中說:「因為行持不善業的串習力,會延續於後世,也會依不善的業,而轉生作不善者。」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延續著過去世的習氣,

    感受等流果概念:指因惡業墮入惡趣受報窮盡身為人後,仍需按十惡業的性質而感受相應果報。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版,前世所造作的因,才有了今生深信各方面所感受的果。

舉例說明二者間的差別:

   比如網路偷菜遊戲:有人因為沉溺於「偷菜」,工作時間不好好工作而被炒魷魚,還有,因為自己的「偷」讓別人產生煩惱,心被擾亂。這體現了因為「偷」而福報受損。//而由於偷盜的惡習氣的串習,這個習氣就會延續遇緣則禁不住再次造作,由此不可避免的感受同行等流果。

41、請引用《華嚴經》的教證進行分析,邪淫、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貪心、害心、邪見,分別會招致什麼樣的感受等流果?你自己如今正在感受哪些?

答:邪淫《華嚴經》中云:「邪淫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婦不貞潔;二者得不隨意眷屬。」

   妄語《華嚴經》中說:「妄語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人所誑。」

   離間語《華嚴經》云:「兩舌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得弊惡眷屬;二者得不和眷屬。」

   惡語《華嚴經》云:「惡口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音;二者所可言說恆有諍訟。」

   綺語《華嚴經》云:「無義語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所有言語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說不能明了。」

   貪心《華嚴經》云:「貪慾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欲;二者無有厭足。」

   害心《華嚴經》云:「嗔惱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一切求其長短;二者常為眾人之所惱害。」

   邪見《華嚴經》云:「邪見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自己如今正在感受,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回答。

42、我們今生在遭受一些痛苦時,應當以什麼心態來面對?如何將其轉為道用?

答:A:首先要明白這是自己前世所造惡業的感受等流果原因造成了,其次要要懺悔,當然也可以轉為道用。

   B:如大恩上師仁波切講到關於妄語受痛苦時,持明無畏洲(智悲光尊者)曾講過:「怨敵反對亦使修行增,無罪遭到誣陷鞭策善,此乃毀滅貪執之上師,當知無法回報彼恩德。」通過對怨恨的敵人修忍辱,自己修行境界能日益增上,甚至還有開悟的可能。同時,你明明沒有過失,別人卻無中生有地誣陷你、冤枉你,依此也能斷除對世間的貪執,覺得輪迴沒什麼可靠的,自然會鞭策自己勤修善法。所以,各種逆境和違緣,是毀壞我們對世間貪執最好的善知識,與根本上師沒什麼差別,其恩德實在無法回報。作為真正修行好的人,在遇到他人詆毀、非議時,會很珍惜這種難得的機會,並能將其轉為道用。

43、十不善業、十善業的增上果,分別是什麼樣的?請一一說明。

答 : 十不善業的增上果.

殺生  : 造殺業的人,會轉生在環境不優美,或是深谷、懸崖、險地等威脅生命的地方。不與取 :不與取的惡業,則會生於莊稼常遭霜凍冰雹襲擊、樹木不結果實、饑荒時有發生的地方。 邪淫  : 邪淫的人所居之處,是臭氣熏天的糞坑、污穢不堪的淤泥等令人噁心的地方。

妄語  : 口說妄語的話,會轉生到財富動搖不定的環境中。

離間語 :造了離間語的惡業,會轉生於懸崖陡壁、深淵狹谷等難以行走的地方。

惡語  :口出惡語的人,會轉生在亂石堆積、荊棘叢生等使人心神不寧的地方。

綺語  :以綺語惡業所感,將來轉生的地方,儘管辛勤務農,辛辛苦苦幹了很久,可是到頭來卻顆粒不收,季節反覆無常且動蕩不安。

貪心  :以貪心感得,將來的生處莊稼荒蕪、地時惡劣的痛苦層出不窮。

害心  :以害心所感,會轉生到多災多難的地方。如阿富汗.   

邪見  :邪見特別嚴重的人,會轉生於物資鮮少、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十善業的增上果:成熟在外境上,與前面十不善業的果報恰恰相反,具足圓滿的功德。

44、如今天災人禍頻頻不斷,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應當從何處下手?你對此有哪些看法?

答 : 這是是人們天天殺盜淫妄造不善業,以此惡業所感,自然會影響外在的環境。只有全世界的人行持善法,各種災難才有辦法避免、挽救。

  當前對人們開展十善教育,制止十不善. 在學校, 社會中推行學習弟子規, 百業經等儒家及大承佛法的教法, 使 人們重拾倫理道德, 因果報應的良好教法. 改變社會不良風氣.

45、一切為業之自性,是否就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請談談你對它的理解。

答:並不完全是這樣,即我們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生活中所發生的許許多多事,都跟前世或今生的業力有關。,這並不是宿命論,認為一切皆為命中注定,根本無法改變絲毫,而是說我們今生所感受的苦樂,是以前世業力為主因,今生的行為、發心為助緣。這一點,在《俱舍論》中也講得很清楚。

佛陀在《百業經》中云:「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漂泊於輪迴,業網極廣大。」我們所遭受的苦和樂,大慈大悲的佛陀以無二智慧揭示,此皆由前世的業力所生。由於業力有各種各樣,有些是貪心、嗔心、痴心、嫉妒、驕傲等煩惱;有些是信心、悲心、智慧、出離心等善念;有些是善念與噁心交替出現,從而使以業所生的眾生各不相同,眾生的苦樂也迥然有異。

我的理解:了之一切為業之自性的道理後,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謹小慎微,即使是微乎其微的罪業也要盡心儘力予以杜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畢力加以成辦。謹慎取捨因果,斷惡行善,這樣才會今生來世都感受快樂,避免痛苦。

對往昔所造的罪業,如同已服惡毒藥,深生追悔發露懺,通過金剛薩埵等殊勝修法,精進懺悔,在業果未成熟前將它懺悔清凈。並發願今後縱遇命難時,亦絕不造諸惡業

對於命里無時莫強求,前行引導文里也說了,如果你實在想財富源源不斷滾滾而來,就必須勤奮努力上供下施。本來在這個業力之地的南贍部洲,前半生造業,大多數後半生就會成熟果報,倘若遇到一個殊勝的福田,那麼轉眼之間也會得到好報。

46、為什麼要重視業因果之理?假如你周圍的人對此根本不相信,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們?

A、為何要重視因果之理?

   因為一切為業之自性:

   即我們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生活中所發生的許許多多事,都跟前世或今生的業力有關。

上至有頂、下到無間地獄的一切有情,乃至人類中一家的兄弟姐妹,有些特別快樂,有些非常痛苦,有些過得平平淡淡,他們所感受的千差萬別、不可思議的苦樂,都與往昔所積累的惡業與善業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佛陀在《百業經》中云:「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漂泊於輪迴,業網極廣大。」我們所遭受的苦和樂,大慈大悲的佛陀以無二智慧揭示,此皆由前世的業力所生。由於業力有各種各樣,有些是貪心、嗔心、痴心、嫉妒、驕傲等煩惱;有些是信心、悲心、智慧、出離心等善念;有些是善念與噁心交替出現,從而使以業所生的眾生各不相同,眾生的苦樂也迥然有異。

現在有些人儘管大權在握、地位顯赫,有車、有房子、有錢財,擁有不計其數的受用,可人生幾十年過了以後,一旦死期到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跟著自己,只有此生的善惡業會緊緊跟隨,將自己分別引入善趣或惡趣。佛陀在《教王經》中也說:「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

  B、如何說服根本不信的人?

   現在所造的善業、惡業,不像用刀割身體馬上就出血一樣,當下便現前果報,而是如農民種莊稼,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成熟;或者像學生讀書,畢業後所學的知識才會慢慢呈現它的作用。因果儘管不是同一時間存在,有些業在即生會成熟,有些在下世可以成熟,有些是幾千萬年後才會現前,但它在任何時候都毫釐不爽,一旦因緣聚合,必將自食其果,感受報應。如《百業經》云:「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毗奈耶雜事》中也有個類似的教證:「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些甚深道理,我們一定要學習。不然,現在的世間太複雜、太惡劣,以此因緣,我們正見的日光,很可能被環境的惡雲遮蔽,以至於不能見到真相。我在小的時候,與生俱來就對因果有種正見,正因為如此,現今在這方面也沒有任何懷疑。而我接觸的很多人,包括新一代的藏族人,對因果不爽的道理多半信半疑。其實這種懷疑是非理的,就像一個不懂稼穡的人,懷疑種子播下去會不會生果,而作為一個農民,深知種子若沒有被火燒壞、被水淹沒等,只要因緣具足,果實定然成熟,這是不會有任何懷疑的。

  「因果通三世」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7、有些人認為,佛菩薩感受果報只是顯現,並不是真實的,故無法證明因果不虛。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為什麼?

答:不對。課本中引用了眾多公案,在提醒我們:連偉大的阿羅漢、菩薩、佛陀,顯現上也會感受果報,何況我們凡夫。儘管一切法是空的,但對我們而言,根本沒目犍連那樣境界,既然目犍連都難脫因果,那麼我們也應當受因果支配。凡夫畏果,菩薩畏因。這是由於世間眾生愚昧,不知造惡業會招致普通痛苦,或者說對於因果認識不深,表面知道但明知故犯,這是相當可怕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因果正見。

   個人認為:可以加入從世俗諦和勝義諦進行分析。

48、明白一切都是業的自性後,對你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有什麼助益?請具體舉例說明。

答:我們日常遇到的一所有情況,包括身上發生的怪事、人與人的苦樂,肯定都與業力有關。曾經有高僧說過:「這世界是業的世界,既然我們今生很短暫、來世界很漫長,就一定要為來世造些善業。」對此,大家應該多加思維觀察。

   自己舉例分析。

49、我們平時所造的業中,哪些是善、哪些是惡,這取決於什麼?請舉教證、公案說明。若是如此,那麼能否單憑表面的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為什麼?

答:在一切善業惡業之中,是黑是白、是輕是重,關鍵要看人的起心動念。心是惡的,行為再善也是惡業;心是善的,行為再惡也是善法。因此,我們造善業還是噁心業,完全在於自己的起心動念。就像龍猛菩薩《寶鬘論》云:「貪嗔痴及彼,所生業不善;無有貪嗔痴,及彼生業善。」《功德藏》說:「樹根為葯芽亦葯,根為毒芽何用說?唯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所以說,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

50、為什麼說就算行善、造惡很微小,最終成熟的果報也不可思議?請引用教證、公案進行分析。

答:因為不管是善業或者是惡業,成熟率都相當高。在此世間,因果規則誰也抹不掉,因此,應當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它,這樣才能對自己的今生來世有極大的利益。

   公案:我乳輪王往昔變為窮人時,有一天,他看到別人辦喜事,按照當地風俗,他拿一把豌豆準備向新娘投拋。正巧遇見德護如來前往城中,他生起極大信心,將這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缽中,兩粒觸到佛的胸口。以此異熟果,他轉生南贍部洲的轉輪王;以四粒豆落入佛缽中的果報,統治四大部洲八萬年; 兩粒豆接觸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報成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萬年,另一粒的果報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釋王朝中,與帝釋天平起平坐,執掌國政。

  所以,不管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人,如果身上有一點點錢財、一點點資具,在遇見僧眾、寺院及真正的大成就者、修行人時,不要吝嗇,應以歡喜心、恭敬心進行供養。即便是一次微薄的供養,其果報也是相當大的。同時對於別人的微小善根,我們也應由衷隨喜。

  教證:《大集經》:「若有真實生信心,是則能破三惡道; 供養如來一香華,無量世受無上樂。」

     《賢愚經》:「莫想諸善微,無益而輕視,水滴若積聚,漸次滿大器。」

     《出曜經》:「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渧雖微,漸盈大器。」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說:「無憂樹種如芥子,每年果實成熟時,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惡果增不可喻。」

   造惡行善剛開始只有一點點,但果報的增長無法形容,就像我乳輪王前世供佛六粒豌豆,來世的人天福報無量無邊;或者像有些人生一剎那的嗔心或殺一條生命,無數劫中都要在惡趣受苦。因此,懂得因果的人會如履薄冰,對造惡業有一種恐怖感。否則,倘若不小心造了惡,甚至只是違犯了細微學處,也會導致無窮的後患。

51、十種不善業中,哪些可以開許,哪些不可以?為什麼?請詳細說明。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答:殺生、邪淫,不與取、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可以開許,菩薩因為利他心很重,沒有自私自利,遠離貪嗔痴煩惱,可以開許的七種身語業,它唯一的前提就是要對眾生有利。假如對眾生沒有利,是在煩惱驅使下行持的,那永遠也不會開許。貪、嗔、邪見不開許,由於貪、嗔、邪見不可能轉變成善妙的動機,只要一生起,就必然是不善業,誠如《寶鬘論》所言:「貪嗔痴及彼,所生業不善;無有貪嗔痴,及彼生業善。」故而,三種意罪業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也沒有開許。

   通過以上學習,讓我們明白了斷惡行善非常重要。故《正法念處經》云:「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所有善和惡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這顆心。倘若心善,就會帶來快樂;心惡,則會帶來痛苦,《寶鬘論》也說:「不善生諸苦,投轉諸惡趣;善業生善趣,世世享安樂。」

52、現在許多人請客時,常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你對這種現象如何看待?

答: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

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比如,沈員外派家僕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僕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僕人不承認,於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於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勸誡後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

53、有些人沒學佛還挺好,學了佛倒百病叢生、萬般不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你周圍有這種人,你會怎麼安慰他?

答: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大海水干竭,須彌山地盡,先世因緣業,不燒亦不盡。」即使大海的水乾涸了、須彌山倒塌了,可往昔所造的業也不會被摧毀,終將成熟於自己的相續。

現在唯一行善,修習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這種強大的對治力,本來自己後世將墮入惡趣的罪業,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並感受痛苦。《能斷金剛經》云:「行持波羅蜜多之菩薩,受到損惱或受極大損惱,此乃未來所受之苦業,於此世成熟。」《父子合集經》也說過:「若造眾惡行,當墮於惡趣,或外遇良緣,轉重令輕受。」就像有人學了般若之後,要麼生病、要麼遇到怨敵、要麼家庭不和,各種各樣的違緣特別大,痛苦甚至比一般人還強烈。是不是不應該修般若,或者修般若時魔王波旬來干擾,般若的力量無法阻擋呢?絕非如此。而是因為般若的加持非常大,能令自己重罪輕受,本要在地獄、餓鬼、旁生里感受的劇苦,現在僅以疾病或違緣的方式即可化解了。

我現在的狀態正是這樣,以前根本沒有頭暈的癥狀,自從近兩年來跟隨上師和各位師兄聞思修,從去年開始我就經常犯頭暈的毛病,去檢查是血壓低、貧血等造成的,可是吃藥治療根本不好使,現在倒好,不僅經常頭暈而且伴隨頭痛,連帶著眼睛也疼,渾身乏力經常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基本上天天都有相應的狀態出現,有時還非常厲害。弄得自己非常煩惱,單位同事也經常笑我身體太差,以前雖然身體也不好,但是根本不是現在這樣的狀況,有時起嗔心自己使勁打自己的頭,有時也能想起來利用這個機會轉為道用。所以這樣的事情應該是生歡喜心的,而不是生煩惱,通過上師的講解,現在開心多了。遇到這樣的人應該用自己的體會告訴他。

54、因果中雖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有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樂的顛倒現象?請詳細談談你的理解。

答: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樂,其實皆是由往昔業力所致。我們現在無論行善、作惡,果報雖不一定馬上成熟,但在來世、來世的來世也必會現前。《親友書》云:「有者所造諸罪業,縱未即時如刀砍,然死降臨頭上時,罪業之果必現前。」《佛說立世阿毗曇論》也說:「初造惡業時,不如火即燒,如灰覆火上,隨逐燒罪人。」又云:「惡業未熟時,痴人謂甜美,其業既熟已,方知是苦難。」世間上有些愚痴的人,認為自己不受因果約束,殺生造業沒有果報,卻不知這只是時間早晚而已。造業雖不一定馬上受報,但只要因緣成熟了,勢必會感受痛苦。

所以造作惡業與得快樂是沒有因果關係的。有人認為因果顛倒,這是不明因果。因果確實不一定如刀砍在身上馬上感到疼痛一樣,但沒有得到真正的對治,將來必定會成熟果報。

55、什麼叫解脫?若想獲得解脫,必須具備哪些因?最終能得到什麼樣的果?

答:解脫是指脫離輪迴這個大苦海,依靠《三主要道論》所講的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斷除自相續的一切煩惱,遠離三界的一切痛苦,最終獲得聲聞、緣覺、圓滿菩提其中任意一種果位。

從「人身難得」開始,以四種厭世心的修法先調順相續;然後,再修持「皈依」、「發心」、「修金剛薩埵」、「供曼茶羅」等,直到聖道正行完全圓滿之間,每個修法都有各自的功德,這就是解脫之因。

無論獲得聲聞、緣覺、圓滿菩提三者中任何一種果位,都是寂靜清涼的,因為已脫離了輪迴痛苦的狹道。尤其是如今我們遇到了大乘佛法和善知識,理所應當唯一希求圓滿菩提,精進奉行十善,修四無量、六度、四靜慮、四無色、二止觀等一切法門。並且在實修的時候,先要發起菩提心,然後一心專註、不被違緣所轉,最後為利益一切眾生作迴向來攝持。佛陀說:「有四殊勝法,若能受持讀誦、深解其意,則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的功德無異。四殊勝法是什麼呢?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寂滅為樂」就是解脫之果,這也是三界眾生的究竟目標。

 56、為什麼需要長期依止善知識?在依止上師之前,應當如何觀察上師?尤其是密乘上師,必須具足哪些法相?假如你認識的人,不觀察上師就隨便依止,你會怎麼做?

答:我們依止上師前務必要觀察上師是否具足以下6種法相——

一是相續清凈,從來沒違犯過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如果他是出家人,至少要具備出家人的別解脫戒;若是在家人,法王如意寶講過,也要具有圓滿的居士戒。二是廣聞博學,一定要通曉顯宗各大經典、密宗各大續部,以及後來諸位大德的教言論典。三是具大悲心,對無邊眾生要像母親對獨子般慈愛。不能光是對親朋好友非常愛護,要什麼就給什麼;對關係不好的人,一提起名字就恨之入骨。四是通達顯密,精通顯宗三藏、密宗四續部的儀軌。此處的「精通」還包括實修,否則,只是口頭上會講理論,自己卻從來沒有實地修持過,這樣也沒辦法引導弟子。五是現前斷證,依靠上師教言、經續內容而修持實義,最終自相續斷除了煩惱和障礙,現前了無我的殊勝證悟。就算沒有證悟空性,最起碼也要能摧毀或壓服煩惱,現證前所未有的一些功德。六是圓滿四攝,以布施、愛語、同行、共事四攝法,攝受具善緣的弟子。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說:「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凈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凈慧碩果豐,四攝鮮花齊爭艷,善緣弟子如蜂聚。」

密乘上師要具足以下12法相——

一是成熟相續,要得過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光是得過還不夠,灌頂還要如理如法,各方面因緣全部具足。二是凈持律儀,得到灌頂之後,不同續部有不同的誓言,比如最基本的十四條根本戒、《大幻化網》的五條根本戒,從始至終沒違犯過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三是相續調柔,煩惱和分別念微弱。四是精通密宗,精通密宗基、道、果一切續部的意義。五是依修圓滿,最好是親自見過本尊;即使沒有親自見,夢境、驗相中也要見過本尊。而且,所修本尊心咒為主的咒語和驗相,都已盡善盡美。六是解脫相續,現量證悟了萬法皆空的實相,對無我之義有所體會,心中有解脫的境界。七是唯求利他,心相續周遍大悲心,除了利他以外,從來不考慮個人利益。八是瑣事鮮少,斷除了對今生世間的貪執。九是精進修持,因為已修了四種厭世心,故對今世的考慮不是很多,唯一是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十是厭世勸他,自己現見了輪迴痛苦,生起強烈的厭離心;有了這樣的境界後,經常也給別人宣說,勸別人看破世間。十一是攝伏弟子,以種種善巧方便,不管是語言也好、行為也好,攝受調伏弟子令其得利,示現各種各樣的形象來度化眾生。十二是具有加持,依照自己上師的言教行持,上師說什麼都全部照做,從來也不敢違背,以此緣起,自相續中具有傳承的加持。有了這樣不可思議的加持,那對弟子講法的力量會完全不同。如《功德藏》中說:「尤其宣講竅訣師,得灌凈戒極寂靜,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無量唯利他,精進念法瑣事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加持,依如是師速成就。」

如果有人不經觀察就隨便依止上師,那將來必定出問題的。所以要告訴他務必要觀察所依止的上師,最起碼要具足岡波巴大師所說的三點:一、斷除對此生的貪著;二、以大智慧引導弟子入道;三、以大悲心不舍弟子。即要看破今世,有大智慧、大悲心。

 

57、哪些上師是不能依止的?請一一說明其法相。你是否曾遇到過這樣的上師?通過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這樣的上師一共有四種,其法相分別如下——

一是如木磨之上師。木磨指形象跟磨子沒什麼差別,發出的聲音甚至比磨子還嘈雜,但實際上根本磨不碎什麼糧食,最後只能磨損自己。有些人本來沒有聞思修的少許功德,卻自以為我是某某上師的兒子或貴族子弟等,種姓方面已勝過他人;或者住在聖者所在的地方;還有人說他是某某上師的兒子、侄子、孫子,這樣那樣的親戚朋友;還有些人,像婆羅門世襲相傳的門第觀念一樣,到處宣揚自己的傳承如何如何;或者,雖具有少分聞思修的功德,卻並不是以希求來世的清凈心修持,而是擔心失去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今生。

二是如井蛙之上師。有些上師沒有能力調伏弟子,自己也與凡夫人沒有差別,根本不具備絲毫特殊功德——不要說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廣度有情的善巧方便,甚至連基本人格也沒有,連一般的人都不如。

三是如瘋狂嚮導之上師。自己從未依止過智者,也沒有精進修學顯宗經典、密宗續部,對經續教理一竅不通,一無所知;內心煩惱比凡夫人還粗重,亂髮脾氣;不具足正知正念,以至於顯宗的戒律也違犯了,密宗的誓言也毀壞了;自相續比凡夫人還低劣,但卻像大成就者一樣,言談舉止高如虛空;嗔恨和嫉妒心十分強烈,斷掉了慈悲心的吊索。

四是如盲人嚮導之上師。有些上師不具備勝過弟子的點滴功德,不懂得打開取捨的雙眼,遠離慈悲心、菩提心,最終將弟子引入邪道。

我還沒遇到以上四種上師。上師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開示取捨道理的導師。若沒有經過慎重觀察,不幸遇到了邪知識、惡知識,那自己一生的善資都將葬送在他手中,一生積累的財富也會毀壞在他手中,使已得的暇滿人身白白虛度。如同一隻毒蛇盤繞在樹下,某人誤認為是樹影而前去乘涼,結果就會被毒蛇咬死。《功德藏》也說:「若未詳細觀察師,毀壞信士善資糧,亦毀閑暇如毒蛇,誤認樹影將受欺。」所以最大的收穫是解脫大事比什麼事都重要,在這樣的大事面前不可不慎,這是並不是做生意,賠了再賺,是失敗不起的,要搭上生生世世的代價。

58、為什麼說上師是真正的佛,只為了利益眾生才示現為人的形象?顯宗對此是否承認?你對此能否生起定解?

答:第一問,從不了義的角度來講,上師因為要隨順眾生,行為跟眾生幾乎一樣;從了義的角度來講,上師的智慧跟佛陀並無二致,與眾生的所作所為又完全相違。如《大圓滿心性休息》所云:「若問上師之法相,為引世間與眾同;超世間故與眾殊,三門諸行較眾勝。」上師因為要隨順眾生,行為會跟大家相同;但因為要度化眾生,其究竟密意和行為又截然不同,不會隨心所欲,或以貪嗔痴而行。

第二問,顯宗當然也如是承認。如《涅槃經》云:「憐愍一切諸眾生故,而復示現種種色像。」《地藏經》也說:「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由此可見,上師是佛陀的化現完全可以成立。另外,有些經典中說,上師是真正的佛,要像對佛陀那樣對待上師。如《般舟三昧經》云:「當敬於師,承事供養,視當如佛。」還有《華嚴經》中講過:「譬如明凈日,出現於世間,生盲雖不見,而能作饒益。」《寶雲經》里,佛陀親口講過:「於善知識生世尊想,依善知識住。因善知識故得勤精進,因善知識故能除一切惡法。」《華嚴經》亦云:「於善知識起如來想。」《增一阿含經》也說,所有梵行全部依靠善知識而得,佛陀自己也是依善知識證悟的。所以上師是佛確實是有教證的。

我對此能生起定解,有人說上師沒有佛的32相,有的連漢語也不懂不具足佛的60語音,所以上師不是佛,這是不合理的說法。《金剛經》中也說過: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轉輪聖王也應為如來。所以隨著聞思修的深入,就會明白這種說法確實不合理。

59、什麼叫依止上師?哪些是錯誤的依止方法?該以怎樣的方式依止上師?

答:所謂依止,主要是指以佛法依止,即弟子在上師面前聽法,上師要給弟子傳法。真正的依止上師,應該是以佛法結緣,上師傳授佛法,弟子接受之後,才算是建立了依止關係。

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傳法師不依止,反而跑去沒有傳法面前依止。對於普通人來講,沒有佛法經論的傳授,不可能算是依止上師。《正法念處經》中講:「若為他人說,一句之善法,則為善導師,為眾生所尊。」

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依止止師?《華嚴經》講:「善男子,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我們要將自己當成身患重病的病人,善知識是治療我們的醫生,善知識所說的法是靈丹妙藥,依教奉行能除一切病苦。

其實,若能將上師相續中的智慧、悲心融入自心,逐漸獲得上師的戒定慧三學的功德,這樣的方式才叫依止。

60、作為合格弟子,應當具備哪些條件?並請以比喻進行說明。對照自己,你能做到哪幾條?

答:一、精進大鎧:縱然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違背上師的意願。

二、智慧極堅:心情一定要穩定,不會因暫時的一點違緣,比如上師不高興,或跟道友之間關係不太好,就認為師徒緣分已盡。

三、承事上師:要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精神,為了給上師辦事,付出生命也心甘情願,如是依靠法性力,自會獲得上師的意傳加持。否則,稍微累一點、苦一點,或者遇到一點點違緣,就立刻捨棄上師,這樣的弟子肯定無法與上師相應。其實每個人在承事上師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暫時的違緣,但若能克服一切障礙,長期承事上師,自己的信心、境界、弘法利生的事業就會越來越廣大。

《華嚴經》云:「彼菩薩摩訶薩恭敬供養親近善知識,起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於善知識,起給侍心、不違心、隨順心、歡喜心、不求利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滿行心。」

四、依教奉行:上師所說的任何教授,都言聽計從,將自己置之度外,不能夾雜很多私人的要求和事情。

擁有以上法相的弟子,單單依靠對上師的虔誠敬信,也必將獲得解脫。如《功德藏》云:「精進大鎧慧極堅,不惜身命作承侍,謹遵師命不護己,唯以敬信得解脫。」

61、如果上師的行為變化莫測,沒有一定之規,弟子應當如何理解?

答:上師的行為變化莫測,沒有固定性,因為要攝受不同根基的眾生,故不能只是一種行為、一種心態或一種威儀。否則,若單單示現小乘的寂靜行為,那隻能度化小乘眾生,其他根基的眾生則沒辦法引導。所以,我們觀察完上師、依止他以後,無論上師顯現什麼樣的形象,都要認識到那是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唯一要觀清凈心,明白上師的本意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絕不會有任何過錯。《大智度論》:「於師一心不起增減者,汝於師所盡得妙法。」只要一心一意依止上師,不起增益和損減之心,上師的密意、智慧、翡心、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等功德,自己能全部獲得。因而,不管上師如何示現,弟子都不能妄生邪見。

依止上師之後,我們對上師的任何行為,都不能視為顛倒,唯一要觀清凈心。如《功德藏》云:「諸行不應生邪見,聖地數多自在者,顯現劣種惡形象,惡劣之中極惡劣。」

62、有些上師的行為特別低劣,作為弟子應當如何看待?這能否一概而論?請從兩方面進行分析。假如你遇到這種上師,你會怎麼做?

答:有些上師的行為特別低劣,就象帝洛巴尊者吃魚公案,以及虛雲長老的弟子體光老和尚講過的聖僧求太后的故事一樣。說明種種外境的任何顯現都是心的妙用,執著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畢竟聖者的境界不可思議,利益眾生的有些禁行不能統統否定。當然,境界不到的人,千萬不可隨意效仿。實際上,有些大成就者的境界瘋瘋癲癲,大家不一定看得清清楚楚。表面上,大成就者是人,業力深重者也是人,或者後者更像聖者,很多人都不辨真偽,但其實兩者境界有天壤之別。所以,我們不能僅憑外表去判斷別人的境界,不要以為除了自己之外,其它都是凡夫、壞人。

63、對待金剛道友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請用比喻加以說明。你能做到多少?

答:除了恭敬上師以外,作為合格的弟子,對金剛道友、甚至上師的眷屬,也要同樣恭敬。以比喻來說:

(一)無論相處多長時間,都要毫無厭煩之心,始終如一地友好,就像腰帶一樣。

(二)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事,自己都要放下架子,與他人來往和諧融洽,就像食鹽一樣。

(三)即便對方惡語中傷、無理取鬧,或施加難以承受的壓力,自己也應儘力忍耐,就像柱子一樣。柱子上面有再重的屋頂,它也會一直撐著。

總之,對於道友,要和睦相處、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云:「和睦相處如腰帶,融洽交往如食鹽,極具忍耐如柱子,親近師眷與道友。」因此,為了上師弘法利生的事業,弟子們要同心同願,倘若沒有自私自利,完全是想利益眾生、護持上師,那麼做的事情一定會圓滿。

作為弟子,要像腰帶、食鹽、柱子,這三樣都要具足。而不要像辣椒一樣,跟誰都合不攏,誰都不敢接觸你;或像荊棘樹一樣,用尖銳的語言到處傷人,大家一見你就特別害怕。在上師身邊做事,還要有種忍耐心,不要稍微遇到一點違緣、別人說你幾句,馬上就拍桌子走人。一般來講,拍桌子走人是素質比較低的表現,處理任何事情都要用智慧,而不是一拍桌子,就能降伏魔眾、萬事大吉了。

64、平時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我們有什麼需要值得注意?請一一說明。你以前沒有做到哪些?

答:平日里,我們在上師身邊時,必須恭恭敬敬、如理如法。

1、起身:當上師從座上起身時,自己要毫不遲疑地站起來,絕不能視若無睹,依然坐著、甚至躺著。當然,假如上師開許了,自己則不用站起來。否則,故意輕慢上師的話,不要說來世,就算是即生中,也會感受各種果報。

2、安坐:上師安坐之時,要向上師請安問候,看上師身體怎麼樣、心情怎麼樣、吃得怎麼樣……然後再觀察時機,供養相合上師心意的用品等。

3、行走:上師走路時,自己倘若隨行的話,也有一些要求:如果走在前面,後背就對著上師,很不恭敬,所以絕不能走在上師的前面;倘若走在後面,會有踩上師腳印、影子的可能,《事師五十頌》云:「若足踏師影,獲罪如破塔。」因此也不能走在上師的後面;假設走在右邊,又會處在首席之位,為此更不該走在上師右側。

4、坐墊和乘騎:身為弟子,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說,除非先經上師開許,否則,絕不能任意踩踏上師的坐墊,乘坐上師的車輛等。

《事師五十頌釋》還說,對上師的鞋子、坐墊,不要說踩踏,連跨越也不允許。如果實在不得已要跨越,功德光在戒律中講過「為三寶而清掃塗墁,可邊誦經堂偈子[1],邊跨越佛殿、佛像、佛塔、中柱之影」,依此理可以類推,一邊誦咒一邊跨越上師身影、資具、衣服、乘騎等,這樣應該也不會有過失。

5、敲門:敲上師的門不能特別用力,開關門也不要很粗魯,動作一定要輕緩。

6、舉止:在上師面前時,必須斷除身體的弄姿作態,表情的嬉皮笑臉、愁眉苦臉,口中的欺人之談、戲耍玩笑、未經觀察的胡言亂語、沒有意義的無稽之談。有些人跟上師比較熟了,就非常放肆、言行隨便,這些都應該要禁止。當然,每個上師的心態和性格不同,假如上師不太介意,你這樣做也沒有大礙。

所以,我們應當把上師看成是有功德者,以此對上師生起恭敬心和畏懼心,身口意自然可以寂靜調柔。綜上所述,弟子依止上師時,行為應如《功德藏》中所說:「上師起時莫安坐,坐時問安供受用,若行莫隨前後右,踏墊坐乘等折福,切莫猛厲敲師門,捨棄弄姿笑怒容,妄亂玩笑無關語,三門寂靜而依師。」

65、請解釋《功德藏》:「多數愚者繪像修,上師在世不承事,不知師意修實相,能所修違誠可悲,無信中陰難見師」。

66、如果自己不修,只把解脫的希望寄托在上師身上,這樣做對嗎?在中陰時,怎樣才能得到上師的救度?你準備以後如何串習?

答:不對。

上師是無上智慧和無偏悲心的總集,作為接受者的弟子,應經常以恭敬心來祈禱,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上師相續中的功德。在我們成佛的路途中,若能經常祈禱上師,就會獲得一種無形的力量,修什麼法都很容易,內心也不會有煩惱。我們死後在中陰時,若想蒙受上師指引、救度,也需要無限的信心、恭敬心,如此才會與上師的悲心愿力聚合,顯現這樣的境界。假如你不具備虔誠的信心、不恭敬上師,那無論上師再有多好,也不可能出現在中陰界,為你指引道路。《功德藏》也說:「多數愚者繪像修,上師在世不承事,不知師意修實相,能所修違誠可悲,無信中陰難見師。」每個人在中陰時,若能觀想上師、祈禱上師,中陰顯現立即會變成清凈的現相。講文武百尊時也說過,如果你真正認識自心,文武百尊就會全部變成本尊;倘若你的心不能轉為道用,這些便會變成閻羅獄卒。所以這個很關鍵,大家要好好想一想,裡面還是有很甚深的道理。

總而言之,我們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經常祈禱上師。為什麼每個修法前面都要加一個上師瑜伽,晚上睡覺前也要念一遍上師瑜伽?就是要將一切現象全部融入上師的身口意,這樣一來,很多境界就會顯現為清凈!

67、依止上師時,顯宗與密宗的上師法相和要求各不相同,簡而言之,我們應當依止什麼樣的上師?為什麼?具有這樣的條件容易嗎?請說明理由。

答:1、我們在依止上師時,要用智慧詳加觀察,在沒有結上灌頂、傳法的緣分之前,首先看他是否具足法相。如果真是具相上師,我們就應以三喜恭敬、如法地依止;假設他不具足任何法相,最好不要去依止。一旦依止了,則不能觀上師的過失,不管上師的行為怎樣,都必須視為善妙,全部看作功德,對此生起信心並觀清凈心。倘若因為心不清凈,對上師具有密意的行為、語言,以及調化眾生的各種形象,不但不生信心,反而生起惡分別念加以毀謗,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可以說是後患無窮。

2、為了防患於未然,大家在依止上師前,首先務必要仔細觀察,看上師是否具足《經莊嚴論》、《入行論》、《事師五十頌》、《大圓滿心性休息》中所講的功德。當然,大乘的顯宗上師、密宗上師,有各自不同的法相和要求,就如同小學教師與大學教授,條件肯定不一樣。但不管是什麼上師,只要屬於大乘,具有菩提心都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觀察上師概括而言,可以包含在「觀察他是否具備菩提心」這一條件中。

3、倘若上師具有菩提心,他不可能不成辦弟子今生來世的一切利益,所傳的法也會與大乘道息息相關,無論如何都能令弟子踏入解脫正道。如《大寶積經》云:「菩提心者應可親近,為諸智者所稱讚故。」這樣的上師,周圍自會集聚眾多弟子,誠如《水木格言》所言:「慈愛饒益士前,自然集聚眾人。」對於他,弟子可以放心大膽地去依止。

反過來說,倘若上師不具備菩提心,就必然有自私自利的牽扯,整天被世間八法纏縛著,不可能很好地調伏弟子。即使他給你灌了最高的頂、傳了最深的竅訣,口頭上講得天花亂墜,說自己有這個功德、那個功德,但到頭來,也只是落在了為現世利益的圈子裡,成天維護自己、宣揚自己、誇耀自己,除此之外,不說令弟子解決生死大事,連弟子暫時需要他幫助,他也不聞不問、無動於衷。這樣的上師就像毒蛇一般,弟子得不到真實的利益,有智慧的人理應遠離。《大寶積經》也說:「不親下劣人,見不正直者,見已當遠離,猶如避毒蛇。」

4、上師所有的法相,統統可攝為具足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話,就可以依止;倘若不具菩提心,就算他講的顯密佛法再高深,也只是給人種下善根而已,自己都沒有利他心、菩提心、慈悲心,又怎能讓弟子的相續中得到這些功德呢?具有菩提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菩提心的根本是四無量心,光是一個悲無量心,我們也很難生起,看見一個眾生想想他很可憐,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無量」。倘若無量心都不具足,基礎都沒有,菩提心就更別提了。

5、一旦真正具有菩提心,那麼上師的所作所為,都會是利益眾生。因此,觀察上師的一切要點,皆可攝於觀察具不具有菩提心這一條件中。

68、我們沒有神通的話,如何判斷上師是否具足菩提心?觀察上師比較保險的方法是什麼?

答:1、隨學上師不是只學他的身體姿態,而是要得到他內心的證悟和菩提心。因此,依止上師不能光看表面,而要觀察他的境界。

2、既然上師很難辨別真偽,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華智仁波切認為:「依止自己生生世世有緣的上師非常重要。那麼,怎樣判斷具有緣分的上師呢?如果你面見某某上師,或聽到他的語言,甚至只是聽到他的尊名,也會周身汗毛豎立、萬分激動,生起無比信心,心情驟然改變,這說明他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師,不需要進行觀察。」

3、「既然對上師不能光看表面,那到底怎麼觀察他具不具足菩提心呢?」正如《十地經》所說,看到煙可以推測有火,看到水鷗可以推測有河,同樣,看到菩薩弘法利生的行為等,大概可以了知他是否具足菩提心。話雖如此,但大家在依止上師時,最好還是尋找比較公認、對眾生有利的上師。

4、一旦真正具有菩提心,那麼上師的所作所為,都會是利益眾生。因此,觀察上師的一切要點,皆可攝於觀察具不具有菩提心這一條件中。

69、常啼菩薩是怎樣尋求智慧波羅蜜多並依止法勝菩薩的?從這個公案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穫?今後有何打算?

答: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應當體會怎麼樣依止上師。《華嚴經》云:「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諸善知識。」若能如此,便可獲得一切智慧境界,誠如《父子合集經》所言:「若能親近諸善知識,是人即得慧眼清凈。」

作為弟子,依止具一切功德的殊勝上師後,求法過程中再怎樣苦行,也要不顧惜生命,就像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那若巴依止聖者帝洛巴、米拉日巴依止瑪爾巴尊者那樣。

在這個問題上,各位一定要深深地思維。倘若自己有能力,就應該不顧生命去尋找上師、依止上師,最終獲得上師的意趣。如是具有信心的弟子,在上師面前即使沒有呆很久,短短的時間中,也能得到上師的一切意趣。

不過,假如你沒有機會親自依止上師,那通過光碟、法本來接受上師的教言,也會從中獲得真正的法益。就像法王如意寶,從來也沒見過麥彭仁波切,但因為從小就對他有信心、歡喜心,依靠麥彭仁波切的法本和自己虔誠祈禱,最終無欺得到了一切加持。後來,法王在每本著作前面,都會先頂禮麥彭仁波切。還有智悲光尊者,也沒有親見過無垢光尊者,但他看到尊者的法寶之後,對他生起了如佛陀般的信心,通過精勤祈禱、修持,感得無垢光尊者現身加持,最終自己也獲得了開悟。所以,從古大德的傳記中看,有些人儘管沒有親自在上師座下聽法,但是依靠信心,也能得到不共的成就。

70、我們求法的目的是什麼?在此過程中,假如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該如何面對?在此過程中,假如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該如何面對?

答:從長遠來看求法目的 有二:一 能獲得具足圓滿功德的佛果。

二 能將此妙法如意寶分享給一切眾生。

當然,暫時想身體健康、生活快樂也可以,但這並不是究竟目的。

在求法的過程中,法越深,魔王波旬越不高興,不順心的事情就越多。有些人閉關修行時病倒;去上師那裡求正法時,路上遇到違緣,只好無功而返;就算已得到了法,也常身體不好、心情不好、被人干擾,各種各樣的違緣此起彼伏,這都是魔王波旬在搗亂。此時一定要堅強,要不屈不撓,讓魔王感到羞恥。所以,每修一個甚深的法,肯定會出現諸多不順,這是必然現象,也是自然規律。

歷史上記載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過沙漠途中,不慎打翻水囊,在完全沒有賴以生存的水後依然履行自己的誓言:寧願向西而死,絕不往東而生!正因為法師有著大無畏求法的勇猛精神,在菩薩的加持下,找到水源順利走出了沙漠.

同樣我們若在求法中遇到磨難,不管是魔的干擾還是菩薩的考驗,都應該堅持不懈,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一如繼往地走下去。

71、通過學習那若巴依止聖者帝洛巴的公案,你有哪些收穫?你認為這是神話故事嗎?為什麼?

答:1、對於每個人來說,在一生的求學中,依止善知識非常重要。倘若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力,想通達萬法的實相相當困難,也可以說絕無僅有。所以,恭敬和承事善知識,是獲得開悟的最關鍵因緣。我們為什麼常說:在學佛的過程中,依止善知識最為重要。

2、通過這個故事可以了知,在有緣依止善知識時,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一方面要依教奉行,同時也不能生厭煩心。

3、通過那若巴經歷的二十四次苦行,實際上都是上師的吩咐,結果全部成了清凈業障的方便。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是無義的徒勞,沒有一個是正法。而且在十幾年的依止過程中,上師從來沒有宣說一句正法,弟子也未曾實修過一次諸如頂禮之類的善法。但是因為遇到了成就者的上師,弟子全然不顧艱難困苦,百分之百依教奉行,從而使障礙得以清凈,最終在相續中生起了證悟。

4、倘若依止的上師具有法相,那在所有的修法中,再也沒有超過遵照上師言教行持的修法了。依教奉行的功德極為廣大,《十住毗婆沙論》亦云:「從他求智慧,應不惜身命。」其實不要說殊勝的大乘佛法,就算是世間的學問、婆羅門的學問,要想真正獲得,也需要經歷一番苦行。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時,理應不顧一切磨難,有了這樣的毅力和決心,依靠上師的加持,自己得到的境界也會完全不同。

5、大家要明白,智慧不可能無緣無故獲得。在古印度,若想從上師那裡求到殊勝教言,要麼用財物來換,要麼用生命或身體承事來換,除此之外別無他選。而現在,學佛的因緣輕而易舉,但若對上師沒有恭敬心、歡喜心、清凈心,是不可能得到佛法加持的。因此,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沒有一個不恭敬自己上師的。也許外人不理解他的行為,但實際上,若是有了上師的加持,不但自己會修有所成,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也易如反掌。

72、作為弟子,對上師的教言應當如何對待?請從依教奉行、置之不理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答:1、倘若你依止的上師具有法相,那在所有的修法中,再也沒有超過遵照上師言教行持的修法了。依教奉行的功德極為廣大,《十住毗婆沙論》亦云:「從他求智慧,應不惜身命。」其實不要說殊勝的大乘佛法,就算是世間的學問、婆羅門的學問,要想真正獲得,也需要經歷一番苦行。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時,理應不顧一切磨難,有了這樣的毅力和決心,依靠上師的加持,自己得到的境界也會完全不同。

2、我們若能如理如法地親近善知識,面見諸佛菩薩、得到一切功德就不會很難。如《華嚴經》云:「親近善知識,速見彼諸佛。」反之,假如你的行為不如法,信心也很低劣,經常產生一些邪知邪見、惡分別念,那自相續已被染污了,真實的功德絕不會呈現出來。

之相反,假如對上師的教言置之不理,過失也特別嚴重。有一次,帝洛巴尊者說:「那若巴,你不要擔任布札馬希拉寺護門班智達的職務。」後來,那若巴去印度中部地區時,正巧遇到布札馬希拉寺的護門班智達圓寂了,沒有其他人能與外道辯論。該寺住持便請求他:「無論如何,請您做北門的護門班智達。」經過再三懇求,他只好答應下來。一次他與外道辯論,接連幾天也不能取勝,於是祈禱上師。有一天,他定睛一看:帝洛巴尊者出現在自己面前。他傷心地說:「上師,您的悲心實在微弱,弟子遇到這麼大困難,您怎麼不早些降臨?」上師說:「我不是說過不讓你做護門班智達嗎?現在你將我觀在頭頂上,以契克印指著外道進行辯論。」那若巴依照上師所說而行,結果大獲全勝,一舉擊敗了外道所有的唇槍舌劍。

73、通過了解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師所經歷的苦行,你有哪些感觸? 

答:1、米拉日巴尊者通過自己的精進和毅力,依靠上師的加持,最終獲得了無欺成就。我們在依止上師、希求佛法的過程中,也應像他一樣不顧惜身體和性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不生厭離心。誠如《大寶積經》所云:「為求法故,不惜身命,修諸善根,心無厭足。」

2、對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我們的內心有所觸動,但在實際行動中應當對照自己,這一點更為關鍵。只有這樣,當產生煩惱時,才能立即將它壓服並剷除,即使不能立竿見影、當下成就,善根也會逐漸得以增長。否則,對佛法從來不聞思、不串習,自相續就會與正法越來越遠。

3、不管是城市裡的修行人,還是住在寂靜地方的修行人,都需要用佛法甘露不斷滋潤自己的心田。如果沒有這樣,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根深蒂固,再加上今生受環境、教育、親友的影響,行為就會變得漸漸不如法,最終與正法背道而馳,這樣一來,你得個人身也就白白浪費了。

尤其是善知識,對我們來講非常難以值遇,倘若你有機會卻沒有去依止,沒有接受他的教誨,一旦離開了這種因緣,內心中肯定會後悔莫及。《六波羅蜜多經》也說:「善知識者,難遭難遇,若不信受,後悔何追?」所以,大家如今直接或間接依止善知識時,務必要珍惜這種緣分,一定要以此求得解脫之法。

4、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把上師看成是一般的老師,認為只要有點恭敬心、尊重心,不違背世間道德就可以。

74、馬爾巴上師為什麼處處刁難米拉日巴?你在依止上師時,倘若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能做到多少?

答:米拉日巴尊者對馬爾巴上師的清凈心,他除了依教奉行外,沒有一念看上師的過失。如果是我們,對馬爾巴的所作所為不一定生得起信心。可能在當時的人們眼裡,他也只不過去印度得了一些竅訣,家裡還有空行母、孩子,家庭不是很富裕,有時候似乎很貪財,性格也比較粗暴,這樣的話,若要一心一意依止,對他的命令言聽計從,恐怕有一定的困難。

其實在修行過程中,上師是給我們帶來竅訣的最根本因緣,這個因緣最好不要破壞,否則,完全以自力想得到出世間的證悟境界,簡直是難如登天。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都是依靠對上師的恭敬心、虔誠心、歡喜心,最終得到了心心相印的加持,令上師的智慧與自己的分別念融為一體。一旦獲得了這樣的境界,你所說的語言就會如理如法,哪怕只有一句,對無量眾生也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因此,擁有上師的攝受,是每個人學佛歷程中最精彩、最主要的一段。

75、為什麼說上師的恩德勝過佛陀?對於這種說法,別人若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解釋?

答:1、如今佛法已到了末期,五濁橫流,許多人雖然得了人身,卻隨不善業而轉,不明取捨之理,猶如無依無靠的盲人漂泊在荒野中一樣。此時,上師以無量悲心垂念我們,相應眾生的不同緣分,以不同的身相現於世間,恩德確實不可思議。

尤其在利益我們時,上師不是用財物或地位等其他方法,而是用佛法進行饒益。《正法念處經》講過:「若人能說法,利益於他人,其人如父母,示以涅槃城。」善知識引導我們前往涅槃大城,讓我們永遠離開痛苦。

2、依止善知識並不是讓上師給你露一個微笑,說幾句好話,或者僅僅作個加持。雖然這也是上師調化眾生的方便,但最關鍵的是什麼?就是上師要給你開示取捨之理。只有這樣,你的內心和行為才能有所改變,進而對生活及外境才有一定的影響。

3、作為真正的善知識,其實密意與佛沒什麼差別,為了度化眾生,善知識必須示現生老病死等凡夫相,不然,在凡夫群體中就沒辦法呆下去。善知識在不同的眾生面前,必定要顯示不同的身相,甚至可以變成屠夫、妓女,如此才能利益相應的眾生。

總之,上師的功德與諸佛無別,而且對我們來說,上師以一般人的形象給我們講經說法,指點迷津,讓我們相續中生起善根,在恩德方面遠遠勝過諸佛。故我們應當隨時隨地以三種信心,全力以赴謹慎地依止上師!

76、通過學習這一品,你都有哪些收穫?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答:1、華智仁波切謙虛地說:雖已值遇諸佛菩薩化現的善知識,但仍常被惡劣的行為所誘惑,所作所為不如法;雖已獲得即生可超越輪迴的顯密勝道,卻不好好行持,仍一直不斷造惡業。對於我和像我這般性格惡劣的眾生,祈願諸佛菩薩加持,一定要以正法來調伏自相續,不要再如此剛強難化,聽了多少法都當成耳邊風。

2、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今生能轉生於南贍部洲,獲得如意寶般的人身,遇到佛陀般的善知識,聽聞甘露般的大乘教法,這種因緣非常殊勝,如果沒有以這樣的人身追求解脫,真的相當遺憾。因此,大家哪怕只聽了一節課,也要以此來調伏自己,令法融入自心。現在大城市裡的很多人,因為沒有佛法的滋潤,一天比一天墮落,造的惡業越來越多、越來越順,造的善業卻寥寥無幾,而且違緣重重。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中,大家務必要以正知正念來守護自己,盡量克服困難行持善法。

3、在行持的時候,首先要祈禱諸佛菩薩加持自己遇到善知識,否則,沒有福報的人常會遇到一些邪知識,把所有的時間、財產、精力都搭上了,到頭來卻是一場空,連解脫的慧根都斷了。因此,大家遇到一位上師時,首先必須要仔細觀察,千萬不要急著去依止。而且你依止之後所修的法,一定要是自古以來許多大德都修過的。

77、內道與外道的區分界限是什麼?若要開啟皈依之門,前提必須具備什麼?請說明理由。

答:1、能開啟一切正法之門的就是皈依。阿底峽尊者曾講過:外道和內道之間的差別,不是用其他行為、裝束、教理來區分,是要用皈依來辨別。而若要開啟皈依之門,必須依賴於信心。因此,在皈依之初,我們生起穩固的信心非常重要。沒有信心的話,儘管三寶的功德無量無邊,你也不可能得到利益;而一旦有了信心,這些自然就可以獲得,所以信心是一切的根本。誠如《入行論》所言:「佛說一切善,根本為信解。」《心地觀經》也說:「入佛法海,信為根本;渡生死河,戒為船筏。」

  2、我們作為佛教徒,信心就更加重要了。看有些在家人或出家人,表情、言行舉止中經常對上師三寶,流露出純正的信心,這樣的話,不可思議的無形加持自會融入心田。反之,倘若對上師三寶沒有一點恭敬心、歡喜心或信心,那麼上師三寶再有功德,對自己也沒有絲毫利益。就像一個被蓋住的器皿,天上月亮的影子是無法顯現在裡面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阻塞信心之門。

78、信心分為哪三種?各自的定義、表現是什麼?最殊勝的信心是哪一種?你擁有什麼樣的信心?

答:信心,可以分為清凈信、欲樂信、勝解信三種。

  (1)清凈信:當你步入陳設佛像、經書、佛塔的佛殿或經堂,或者見到上師、善知識、高僧大德的尊顏,聽到他們的豐功偉績及感人事迹,依靠此類因緣,立即想到他們的悲心廣大等等,這種由清凈心引發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凈信。

  (2)欲樂信:

  當聽到惡趣輪迴的痛苦,自然生起恐懼心,渴望從中解脫;當聽到善趣、凈土與解脫的安樂,油然生起渴求獲得的心態;當聽到善法的功德,就生起想要修行的念頭;當現見罪業的過患,便立即下決心想要斷除。這些都屬於欲樂信。

  欲樂信的境界比清凈信有所提升,因為它不是純粹的感性,而是包含了理性的成分在內。

  (3)勝解信:

  通過一定的聞思,了知三寶的不共功德與加持後,我們從內心深處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時分無欺的皈依處,就是三寶;無論是苦是樂、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不管發生任何事,三寶都會知曉;除了三寶之外,沒有其他可依賴、可指望的靠山。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心,就稱為勝解信。

  這種信心最為難得,是從骨髓里生起的信心,而不是僅留在表皮上的。勝解信會讓你對三寶產生完全的信賴:「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不管是苦是樂,我一切的一切全部交付於您,除了您以外,我沒有其他的皈依處。」這就好比一個孤兒,找到全心幫助自己的人後,會把一切誠心託付給他。

79、這節課所引用的幾則公案,哪個對你的觸動最大?你心態上有何改變?

答:1、老婦依狗牙而成佛的故事;

  由此可見,信心是最關鍵的因素。即使對方不是功德所依,但只要你生起真正的信心,對方自然也就成了有功德者、具加持者。所以,信心在佛法中非常非常重要。

  印光大師在《增廣文鈔》中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這與華智仁波切的意思完全一致,即恭敬心和信心越大,消除業障、增慧增福的能力就越大;但若一點恭敬心和信心都沒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則很難融入自心。

  2、漁夫們依信心而得度的故事;

  人的信心很關鍵。如果沒有信心,幾塊錢的佛像,十五年一直帶在身上,是絕對不可能的。而有了信心的話,在修行過程中,依靠這尊佛像,他一定遣除了很多障礙,得過很多不共的加持。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純潔的信心。

  3、覺沃奔與覺沃佛的故事;

  具足信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得到佛菩薩的感應。

  4、孤兒與綠度母石像的故事;

  倘若我們因此對三寶產生信心、恭敬心,也一定會獲得相應的加持和功德。

80、為什麼說只要有了信心,就可以得到一切加持?倘若你修行後,沒有得到任何驗相,這是因為佛菩薩不慈悲嗎?請說明理由。

答:1、不管是哪一位本尊、哪一位佛陀,對眾生的悲心都無有親疏,一視同仁,只要時時祈禱,他永遠會對你不離不棄,一直賜予灌頂加持。如頌云:「何人誠作意,能仁現彼前,賜灌頂加持。」同樣,上師的身、語、意、功德、事業,也沒有一個不遍及的地方,若能經常觀想祈禱,定然會得到無欺的加持。

  藏文中有一部《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其中就說:「如其虛空廣大故,佛身廣大亦復然;由身廣大量無邊,光明廣大亦如是;由其光明廣大故,語密廣大亦復然;語密廣大量無邊,心密廣大亦如是。」意思是什麼呢?猶如虛空般廣大而無處不遍,佛陀的身體也是如此;猶如佛陀的身體般廣大覆蓋一切,佛陀的金剛語也是如此;猶如佛語般無有邊際,佛陀的意密智慧也是如此;猶如佛的智慧廣大無邊,佛陀的功德事業之光也是如此。

  2、在任何一個地方,佛陀都無不遍及,屋子裡、火車上、飛機上、公共汽車上……都遍滿了佛身乃至佛的事業和功德。只要你虔誠祈禱,就像水器清凈會映現月影一樣,佛的加持自然而然也會現前。

因此,能否獲得加持,關鍵在自己有沒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佛陀的加持再大,也不一定對你有利;而一旦有了信心,即使大海離開了波浪,佛陀對所化者的濟拔和度化,永遠也不會消失、不會過期。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云:「假使大海潮,或失於期限,佛於所化者,濟度不過時。」

  3、蓮花生大士當年前往羅剎國時,藏地的善男善女曾懇求他留在雪域,始終賜予灌頂加持。蓮師回答:「具有信心善男女,蓮生不去何處住,吾壽無有歿盡時,信士前我各現一。」意即其實我並沒有去往別的地方,我已獲得長壽持明果位,永遠也不會死亡,只要你們以信心祈禱,我會在每個人面前各現一尊蓮師。

  昔日無著菩薩修了12年的大悲心,才見到了彌勒菩薩。他見菩薩的第一句就是抱怨:「您的悲心實在微弱,我祈禱了那麼長時間,您也遲遲不現前。」彌勒菩薩告訴他:「並不是我不現前,實際上我與你從未分離過,只因為你被業力所蔽,自己看不見我而已。」

   因此,我們祈禱諸佛菩薩時,要堅信他們就在面前。倘若沒有這種信心,只是將其當作世間鬼神,祈禱不見效果就退失信心,絕不會得到真實的利益。假如你能具有不退的勝解信,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得到佛菩薩的悲憫,就像人們通常所說的「自己有勝解信,老婦依靠狗牙得成佛」。

81、修持皈依的方法,分為哪幾種?請一一說明。

答:(1)共同乘皈依法:以誠信佛為本師、法為道、僧眾為修道助伴的方式來皈依。這是顯宗的皈依。這是共同乘的皈依三寶。

  (2)不共同密乘皈依法:通過三門供養上師、依止本尊、空行為助伴的方式而皈依。

   皈依時要以三門供養上師,因為上師是一切加持的來源;依止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本尊,因為本尊是一切悉地的根本;要以空行為助伴,因為空行是一切事業的根本。上師、本尊、空行稱為三根本,以此對境而作皈依,就是不共密乘的皈依。

  (3)殊勝方便之金剛藏皈依法:依靠脈清凈顯現化身、風清凈顯現報身、明點清凈顯現法身的捷徑來皈依。

  《前行備忘錄》中講了,處所的脈清凈,為僧寶和化身;動搖的風清凈,為法寶和報身;莊嚴的明點清凈,為佛寶和法身。以這三者為皈依對境,就是金剛藏的皈依方法。

  (4)究竟無欺實相金剛乘皈依法:皈依境聖眾相續中的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無二無別大智慧,為了使自己也能生起來,反覆修持、決定,依靠這樣的方式而皈依。其中,本體空性即佛寶和法身,自性光明是法寶和報身;大悲周遍是僧寶和化身。蓮花生大士在《空行心滴》中,也以不共的竅訣闡述過。

82、修持皈依時,應該念什麼樣的偈頌?怎麼樣明觀皈依境?從自身而言,修皈依時應三門應如何行持?

答:1、修持皈依時,應該念誦皈依偈頌。可以是龍欽心滴派的「真實善逝三寶三根本,風脈明點自性菩提心,本體自性大悲壇城中,直至菩提果間永皈依。」,也可以是《開顯解脫道》的「那葵內色那卡剛瓦耶,喇嘛耶丹堪竹措南當,桑吉秋當帕波給登拉,達當桌折給貝嘉色切」,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念。

   2、明觀皈依境,修持真實皈依。觀想的時候,如果有能力,就一步一步全部觀想;實在不行的話,就想:「我前面有一棵五枝菩提樹,樹上有三寶總集的蓮花生大士,還有佛寶、法寶、僧寶。」這樣簡單地觀想也可以。

  具體來說,先將自己的住處觀想成珍寶組成的清凈剎土,美妙悅意,平坦光滑猶如鏡面,無有凹凸不平的山崗、窪地。然後在自己正前方,觀想一棵具有五枝的如意樹,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碩果累累,極其圓滿,蔓及各方,遍布東南西北整個虛空界,枝葉全部是由各種珍寶鈴、瓔珞裝點。這在唐卡和一些圖片上都有,大家觀不起來就好好看,之後再分別觀想五方樹枝上的境相。

  中央的樹枝:根本上師。觀想本體為三世諸佛總集的根本上師,形象是蓮花生大士。

  上方的樹枝:傳承上師。觀想蓮師的頭頂上,諸位傳承上師以重樓式安坐。

  前方的樹枝:三世諸佛。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周圍,由賢劫1002尊佛等十方三世諸佛所圍繞。他們全部是殊勝化身梵凈行的裝束,頭有頂髻、足有輪寶等具足三十二相與八十隨好,雙足金剛跏趺坐,身色有白、黃、紅、綠、藍,身體放射出不可思議的光芒。這是觀想佛寶。

  右方的樹枝:大乘僧眾。以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觀音菩薩這三位怙主為首的八大隨行佛子,由大乘聖者僧眾圍繞。他們的身色也有白、黃、紅、綠、藍,以十三種圓滿報身裝飾莊嚴,雙足以平等式站立。

  左方的樹枝:小乘僧眾。舍利子、目犍連聲聞二聖,由聲聞緣覺聖者僧眾圍繞,身色潔白,身著三法衣,手持錫杖與缽盂,雙足站立。以上左右兩方的樹枝代表僧寶,即是皈依中的皈依僧。

  後方的樹枝:法寶經函。法寶經函層層疊疊,金光閃閃的格架中央最上方,陳列著640萬頌大圓滿續部。所有函頭的標籤 都對向自己,經函光芒四射,自然發出「阿勒、嘎勒 」的自聲。

  樹枝的空隙:男女護法。這些樹枝的所有空隙中間,有智慧護法神、業成護法神。其中,男相護法神面部一律朝外,成辦和保護修持菩提正法、遣除違緣與障礙、禁止外部障礙進入內部的事業;女相護法神面部向內,成辦內在成就不散失於外的事業。這些護法神,正如《大幻化網》所說,不管是業成也好、智慧成也好,全部是佛陀的自現,具有智、悲、力的無量功德,對我們十分慈愛。

  總之,所有護法神、本尊、空行都是主尊的顯現,皈依時一定要這樣觀想,把他們全部觀成引導眾生的大導師,跟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沒有任何差別。

  3、修皈依時,從自身而言,應當如何觀修呢?把今生的父親觀想在右側,母親觀想在左側,前面是以憎恨自己的敵人、加害自己的魔障為首的三界眾生,他們就像大地上規模盛大聚會的人們一樣,聚集在一起。假如你沒有關係不好的人,把六道眾生觀在前面就可以了,然後,你和這些人一起面向皈依境,雙手合掌,三門畢恭畢敬——身恭敬頂禮膜拜,語恭敬念誦皈依偈,意恭敬心裡默念。默念什麼呢?「從現在起,我無論是上升還是下墮、是苦是樂、是好是壞、是病是痛,除了上師三寶您以外,我沒有其他依靠、救護、怙主、友軍、希求處與皈依處。」以這樣特別虔誠的心,在上師三寶等皈依境面前,發誓「從今以後我的一切都拜託您了」。

83、在念修皈依時,為什麼將怨敵、魔障觀在父母的前面?為什麼說從修行方面而言,他們甚至比父母恩德更大?

答:1、作為已進入大乘的修行人,我們理當對一切眾生平等地修慈悲心與菩提心。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也好、得果後也罷,對羅睺羅與提婆達多都平等看待、一視同仁,並沒有因為一個常常誹謗自己,就對他不滿;一個是自己親生兒子,就對他極其慈愛、另眼相看。同樣,我們也應當像佛陀那樣,平等地修慈悲菩提心,即使原來對某人有嗔心、有偏見,也要消除這種耽著。

  尤其是為了圓滿廣大的福德資糧,避免失毀以前的一切善根,完全有必要將修安忍放在首位。否則,以一念的嗔恨心,就能摧毀千百劫中所積累的布施、持戒等善根。

   2、《入行論》云:「若無生嗔境,於誰修安忍?」也就是說,只有依靠怨敵、魔障對自己進行損害,我們才能修成難行的忍辱。故對菩薩來講,安忍的對境就像如意寶出現在窮人家裡一樣,非常難得,由於他可助自己圓滿菩提行,我們一定要對怨敵生喜。誠如《入行論》所言:「故敵極難得,如寶現貧舍,能助菩提行,故當喜自敵。」

   3、倘若你好好加以觀察,就不難發現,仇人、魔障並不那麼讓人恨之入骨,從修行方面而言,他們甚至比父母的恩德更大。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都知道,父母教給我們的,是成辦現世利益的一切欺誑手段,從小就灌輸怎麼樣殺生、怎麼樣談朋友等教育,讓我們不斷串習貪嗔痴為主的各種行為,使後世無法從惡趣的深淵中解脫。從這一點來說,父母的恩德並不是很大。

   先拿怨敵來說,他對我們製造違緣、妨礙修行,成了我們修安忍的對境。並且通過巧取豪奪等方式,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斬斷或遠離長久以來無法擺脫的輪迴縛索——一切痛苦來源之財產、受用等,所以對我們恩德極大。

   魔障也是我們修忍辱的對境,它使我們身體不好、心情不好,遭受百般折磨。但依靠這種折磨,可以清凈自己往昔的許多罪業。例如藏地的吉祥比丘尼,就是因為遭受龍魔的侵害而修持觀音法,最後獲得了殊勝成就。

   怨敵和魔障作為我們值遇正法之因,可以說是恩德深厚。如果沒有他們,很多人都會沉溺在世間八法的苦海中,不會有解脫的因緣。

84、修皈依的話,是不是完成數量就可以了?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做到隨時隨地不離皈依?

答:1、我們隨時隨地,都要不離正知正念而觀想皈依境的尊眾。不管到哪裡去,在行走的時候,可將皈依境觀在自己右肩的虛空中,作為轉繞的對境。

  安坐的時候,把他們觀想在自己的頭頂,作為祈禱的對境。以前很多上師就是如此,無論坐在哪裡,都觀想傳承上師和蓮花生大士為主的皈依境,就在自己的頭頂上,並念「喇嘛欽」來作祈禱。

  享用飲食的時候,將其觀想在自己喉間,作為飲食獻新的供養處。現在好多人做得還可以,吃飯時不忘供養三寶。這一點,《前行備忘錄》中曾一再強調,我也要求學會的人在吃飯之前,最好能先念供養偈:

  敦巴拉美桑吉仁波切   無上本師即佛寶

  秀巴拉美丹秋仁波切   無上救護即法寶

  珍巴拉美根登仁波切   無上引導即僧寶

  嘉內滾秋森拉秋巴波日   供養皈處三寶尊

  如果你祈禱的話,就把最後一句的「秋巴波日」改成「所瓦德」,並將三寶觀在自己頭頂上,這樣就可以了。

睡覺的時候,觀想皈依境在自己的心間,或者在頭頂的枕頭旁邊,所有的三寶聖尊以慈悲關照著自己,以此作為迷亂夢境隱沒於光明境界的要訣。

  總之,一切威儀中,要處在明觀皈依境尊眾的境界中。其實,你別的不會修也不要緊,若能在行住坐卧中經常不離三寶,這就是非常好的修行人。而且你這樣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屬於上等皈依。所以,我們應以堅定不移的信解,誠心誠意依止三寶,堅持不懈地修行皈依。

  2、有些人修皈依不能持之以恆,修加行的話,一兩個月中念念皈依偈,數量完成後就再也不修了,這種做法是不行的。真正好的修行人,終身都會把它當成自己的功課,日積月累不斷地修持,這樣才對自己有利。

  希望道友能終身把皈依作為最主要的修行,而不是為了完成五加行,為了聽一部密法。若能以這樣的信念圓滿一生,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85、皈依後有哪三種所修、三種同分?請具體說明。哪些戒條你曾犯過?倘若你周圍有佛教徒不明此理,你打算怎樣做?

答:一、所修,就是皈依三寶後應該做的。它有三條:

  1、皈依佛以後,對佛寶的身像,乃至零碎片段以上,要恭敬供養,以頭頂戴,放在清凈的地方。對它起真實佛寶想,生起信心並觀清凈心。

  在末法時代,佛陀會顯現為佛像來度化眾生,要把這看作是真正的佛陀,對它生起歡喜心、恭敬心。

  2、皈依法後,不要說對顯宗的《大藏經》、論著,密宗的續部、經典要有恭敬心,甚至是隻言片語,乃至一字一句,也要頂戴供養,生起真實法寶想。

  佛陀曾在經中說:末法濁世時,我會以文字相來利益眾生。因此,我們不僅要恭敬佛經論典的文字,從廣義上講,世間的雜誌報紙由於能指導人們取捨,也應該值得恭敬。

  3、皈依僧以後,對僧寶所依、乃至僧衣的紅黃補丁以上,應當生起真實僧寶想,恭恭敬敬頂戴供養,將它放在乾淨的地方,生起信心並觀清凈心。

  有關經典中說,出家人的紅黃僧衣,實際上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成佛時的裝束,天龍八部、人與非人都會恭敬頂戴。

  二、三種同分:

  1、對為自己開示取捨道理的上師,不管他的身相如何、地位怎麼樣,我們都應把他看作真正的佛寶。甚至連其身影也不能隨意踐踏,而要精勤承侍、供養。

  漢地有一部經典《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裡面就說:「當於阿闍梨,起大信重心,其阿闍梨者,諸佛等無異。」所以,我們對上師像佛陀那樣承侍恭敬,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沒有這樣,則得不到佛法的悉地和加持。

  2、對上師所賜的任何教言,都應當作真正法寶想。如果你天天吹毛求疵,覺得上師講的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絕得不到真實的利益。所以,我們應當依教奉行,對上師要有恭敬心,對上師的教言要有歡喜心,哪怕僅僅是一言一句,也不能置之不理。

  3、對於上師的眷屬、弟子,及與自己共同持梵凈行的道友們,也要作真正僧寶想。身語意恭敬依止,一剎那也不做令他們不歡喜的事。

  上師若是真正的善知識,就必須要以恭敬心來依止。尤其在密宗金剛乘中,皈依境的主尊就是上師。我們務必要清楚地認識到,上師的身為僧眾,他代表了十方諸佛,在末法眾生面前示現為善知識的形象;語為妙法,以講辯著的方法,為眾生開示取捨,廣轉法輪;意為佛陀,他已證得一切萬法的實相,跟佛陀的密意無二無別。故上師是三寶總集的本體,對於上師的所作所為,我們都要看作是正確的、善妙的,誠信不疑地精進依止,時時刻刻虔誠祈禱。

86、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怎麼樣隨時隨地憶念三寶?若能經常這樣串習,對自己臨終時有何幫助?

答:1、一切時處,都應念修寧提派儀軌的皈依偈「真實三寶善逝三根本,風脈明點自性菩提心,本體自性大悲壇城中,直至菩提果間永皈依」 ,或者共同乘的皈依偈「皈依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念誦三皈依,功德非常大,《聖解脫經》中說,若能在臨死的旁生耳邊,念「南無布達雅,南無達瑪雅,南無桑嘎雅」,它來世就會擺脫惡趣之苦。而四皈依,因為上師是三寶的總集,在三皈依的基礎上加了「皈依師」。我們要經常念修四皈依,在他人面前也不時讚歎三寶的功德,令其皈依,並使他們明白:自他所有眾生今生來世的依賴處就是三寶,故要精勤念修皈依。

  所有眾生而言,今生來世最有利的即是皈依三寶。如經云:「唯有諸世尊,能加施無畏,當至歸命佛,及法與聖眾。」唯有世尊可以賜予無畏的境界,故應以誠摯的信心,皈依佛陀、法寶和僧眾,只有這樣,今生來世才會得到快樂。

真正懂得皈依功德的人,不管到哪裡去,哪怕路上見到一個人,沒有皈依過的話,他也肯定要講皈依的功德。

  3、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也要觀想憶念三寶。

  睡覺:晚上就寢時,將皈依境的尊眾觀想在自己心間,心專註於皈依境而入睡;倘若沒有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境界,實在不會觀想,也要在心裡意念:「上師三寶此時就安住在我的枕頭上,以慈悲的目光垂視我,憐憫地關照我、加持我。」若能在這種境界中入眠,自己迷亂的夢就會變成光明夢。所以,睡覺前應當這樣觀修,盡量不要有貪嗔痴的心態,而應在不離隨念三寶的狀態中入睡。

  吃飯:享用飲食的時候,就像平時會供一樣,將三寶的壇城觀於自己喉間,以飲食的美味作供養。若實在不能這樣觀想,則可誠心意念:一切所飲所食的獻新部分,首先供養三寶。

  穿衣:當你準備換上一件嶄新的衣服時,還沒有穿之前,應先觀想供養三寶,向空中甩動一下,然後意念三寶賜給了自己,再穿上。不僅僅是新衣服,任何一種特別喜歡的對境,比如新房子、新道場,都可以先供養三寶,之後觀想三寶賜給自己,這樣是非常有功德的。

  《大莊嚴論經》云:「雖無諸珍寶,及以資生具,能信三寶者,是名第一富。」因此,我們看見一個美妙的對境時,隨時隨地都要供養三寶。

   此外,自己獲得現世的幸福美滿、安居樂業、名聲遠揚等任何稱心如意的事情,也要想到這完全來自於三寶的大悲,首先供養三寶,生起恭敬心,並觀清凈心。

  總之,大家隨時隨地切切不要忘記:無論是苦是樂,唯一要皈依三寶。若能做到這一點,那在夢中心裡害怕、恐懼萬分時,也能夠皈依,這樣一來,在中陰界時也能做到。在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之前,務必要努力念修皈依。

87、在日常生活中,什麼行為是對三寶不敬?正確的應該怎麼做?你能做到嗎?

答:1、如今有些人,表面上是佛教徒、出家人,自以為是三寶的隨行者,可對佛經、佛塔、佛像等三寶所依,沒有一絲一毫的恭敬心,甚至把這些只看成是普通的財物,進行買賣或作為抵押品……這就是所謂的「享用三寶身財」,罪過極其嚴重。

  2、佛像這樣的三寶所依,我們若為養活自己而當成買賣品,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以前也講過,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及其自釋中說:「如果買賣或毀壞佛像、佛經、佛塔,依靠三寶而造罪,這叫做無與倫比的罪業。應當怎麼彌補呢?應按照兩倍以上作修復,再在三寶面前懺悔。」

  以三寶所依為對境造罪,過失非常嚴重。在我的人生中,也見過有些人故意燒經堂、毀佛像,最後他們在今生中成熟的果報極其慘烈。

  3、除非是繪畫、雕刻佛像時需要測量尺度,不得不評價佛頭的大小、佛身的高矮,否則,對佛像指手畫腳,妄加評論這裡不莊嚴、那裡不美觀,過失也相當嚴重。倘若你對有些佛像的工藝不滿意,那不能說佛像不莊嚴,而應該說造佛像者的技術不好。

  4、也不允許將經函等直接放在地上,從經書上跨來跨去,或者翻頁時手指蘸唾液等。所有這些不恭敬的行為,罪過都特別嚴重。

  佛陀在經中親口講過:「末世五百年,我現文字相,作意彼為我,爾時當恭敬。」《大般若經》中也說:「法是佛身,若供養法即供養佛。」還有《大方便佛報恩經》說:「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歷代三寶紀》亦云:「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其實經函等文字就是佛法,能夠出生三世一切佛,因而我們務必要恭敬。

88、皈依三寶有什麼功德?請引用公案具體闡述。引導別人皈依有何必要?你打算怎麼做? 答:1、皈依三寶是一切正法的基礎,任何人僅僅皈依,也能播下解脫種子,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所以它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假如沒有皈依,僅僅做一些形象上的善事,則功德不大。而且皈依也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沒有皈依的話,任何一個戒條也不能受。

   皈依三寶的人,會受到白法護法神的保護,一切所願稱心如意,值遇善知識,遠離魔眾,經常不離三寶的光明,能回憶宿世,今生來世安樂,究竟獲得佛果等等,功德利益不可估量。

   2、在比丘戒、沙彌戒、居士戒等所有別解脫戒中,皈依都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倘若沒有皈依,不但得不到出家戒,連居士戒也不能受。而且,大乘發菩提心與密宗灌頂等,也必須以具足皈依為前提,在沒有皈依的人面前,不能宣講大乘、乃至密宗的甚深教言。甚至僅僅受持一天的八關齋戒,首先也不可缺少皈依。因此說,皈依是一切戒律與功德的根本。

   皈依能遠離不善的功德,也是同樣。若以最大的虔誠和恭敬皈依三寶,那麼,以往所造的惡業就會減輕,或消盡無餘。

   3、我們應將佛教的廣大智慧,傳遞給更多的有緣人,這比給他們金錢、地位更有意義。給一兩百萬錢的話,他們很快就花光了,只能帶來暫時的享樂,但若在其相續中種下解脫的種子,對他們今生來世的利益不可思議。故而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人,我們了知皈依的功德之後,理應隨時將這些與周圍的人分享。

   4、律藏中記載:曾經一頭豬被狗追趕,轉繞了一座佛塔,由此,相續中播下了解脫的種子。當時的那頭豬,根本沒有轉佛塔的意樂,只是不知不覺中轉了一圈。以此善根,它在佛陀住世時轉生為華傑施主,100歲時他想去寺院出家,結果阿羅漢用神通看不出他有什麼善根,因而都不同意。於是他特別苦惱,就到佛陀那裡。佛陀同意他出家,一出家,他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位。他的善根來自哪裡呢?就是往昔當豬時,被狗追著轉了佛塔。豬只是無意中轉繞,就有這麼大功德,那我們與之完全不相同,若能以善心來轉繞,功德更是不可估量。

   5、藏地第一批出家的預試七人,他們前世是樹葉上的七條蟲,樹葉被風吹落水中,水中有一座古塔,它們隨波逐流右轉佛塔七圈,以此也成了解脫之因。

 

89、在修行過程中,越是精進,違緣魔障越大,此時我們應如何面對?請從兩方面加以說明。談談你是怎麼做的?

答:1、皈依是斬斷不善、遣除障礙的最好途徑。

  如今,依靠善知識的恩德和加持,大家有幸聽聞佛法,並生起一點點行善斷惡的念頭:「我要修加行」、「我要出家」、「我要利益眾生」……此時若能從內心深處皈依三寶,三寶必定會賜予加持,使我們的信心、清凈心、出離心、菩提心、堅信因果等善法功德,自然而然增上。

  不管是出世間法,還是世間法,信心都非常重要。同樣,對三寶也要有信心。倘若懂得三寶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力量,信心自會日益增上,一切功德也會直線上升。相反,假如將皈依、祈禱三寶棄之一旁,即使現在的出離心等非常善妙,表面上行持善法也不錯,但由於形形色色的外境善於蠱惑人心,再加上自身智慧淺薄、無有主見,不像古大德那樣,就算到眼花繚亂的城市裡去,心也像山王一樣不為所動。只要換了一個環境,就很容易被外境誘惑,心隨著外境不斷在轉。這樣一來,縱然現在奉行善法,但到了一定的時候,也很可能把這一切拋之腦後,輕而易舉地走向罪惡,有這個危險性。

  因此,我們務必要清楚認識到:若想今後徹底斬斷不善業的相續,再沒有比皈依更為殊勝的了。

  2、在修行的過程中,正如人們所說:「精進行者,魔眾尤憎恨。」《虛幻休息妙車疏》中也引用《寶積經》講了,不精進、不好好聞思修的人,魔眾不會加害,這種人身體特別壯,不容易生病,也不會有任何違緣;而越是精進的人,魔眾越喜歡干擾。俗話說:「法深之時,黑魔亦猖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正值五濁惡世,我們修持甚深法義、行持廣大善舉時,常會面臨世間名聲、地位的種種誘惑,或親朋好友的百般阻撓。

  還有,法越來越殊勝,修行越來越踏實時,還會出現病痛魔障的層層違緣,心裡也會疑惑重重、妄念紛紛,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各種障礙變化多端,以此摧毀自己的善業資糧。

  此時此刻,我們若能精進地皈依三寶、祈禱三寶,就不容易退失道心,修行的所有障礙也會變成順緣,並使善法越來越增上。誠如《舍利弗阿毗曇論》所云:「若歸佛法僧,此歸最為安,此歸最為上。歸依於此處,能離一切苦。」

90、若想獲得平安吉祥,最保險的方法是什麼?這次念修皈依,你有哪些收穫和改變? 答:1、祈求平安的方法莫過於念修皈依。根本沒有生圓次第境界、三昧耶不清凈的人,以嗔恨心作降伏法,一味進行血肉供養,此舉非但不能得到智慧天尊和護法神的護持,反而會使黑法方面的鬼神雲集,來享用那些供品及食子。雖說這些鬼神眼前能給你做一些利益,可是從長遠來看,只會給你帶來諸多不幸。所以,若想獲得平安吉祥,皈依三寶才是最保險的。

  其實,我們若想自己平安、家庭和樂,不一定非要作特別大的降伏儀軌,只要迎請那些寂靜調柔、戒律清凈的上師僧人,來家裡念誦十萬遍皈依偈,這是最保險不過的。這樣一來,你已經入於三寶的庇護下,今生不會出現任何不快之事,一切所欲如願以償,還會得到善法天眾的竭力保護,黑法魔障也無法靠近。

因此,大家這次修十萬遍皈依,心裡應該非常歡喜。

  有時候看見有些人,根本不願意修加行,反而另外找個借口,說要修什麼什麼大法,這種人真的特別可憐,但也沒辦法。所以,大家一定要念十萬遍皈依偈,如此一來,邪魔外道不能親近你,善法護法神也會經常保護你。

   2、假如我們從內心誠摯皈依三寶,不但今生可遣除一切損害,後世也將獲得解脫和佛果等,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無垢經》也說:「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皈依的功德無法衡量,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故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捨棄皈依,有因緣的時候,還應通過各種方法勸他人皈依。

   總而言之,皈依具有無量功德,《聖解脫經》中說,即使皈依三寶的聲音在旁生耳邊聽到,它們也會不墮惡趣。因此,我們平時看見待宰的氂牛,或市場上的魚類,沒有能力放生的話,也應多給它們念皈依偈,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經》亦云:「若有畜生類,得聞諸佛名,永離三惡道,不生八難處。」

91、為什麼說菩提心在一切修行中極為重要?

答:(1)在這個世間上,有智慧的人若想以佛法來饒益眾生,就要生起大悲菩提心。《大乘四法經》中也說:「世間明慧者,應發菩提心。」現在饒益眾生的方法有各種各樣,比如建立社會慈善機構,或通過財物或地位去利濟別人,但這些所帶來的快樂只是暫時的,能斷除無明根本、令眾生永久快樂的,唯有菩提心。故《大寶積經》云:「若欲善安隱,度無量眾生,應發菩提心。」

   (2)菩提心在一切修行中極其重要,若沒有這個基礎,表面上修再高深的大圓滿、大手印,或者禪宗、凈土宗,這些大法到了你相續時,也完全變成了世間法,或者是一種小乘法。然而,這並不是法的過失,而是人的原因。

   因此,同一個法被不同眾生接受,所得的利益也有千差萬別。《維摩詰經》、《大寶積經》中亦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同樣,一個上師所講的法,雖然從法本身來講完全正確,可它接觸到不同眾生的相續後,因為各人的根基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迥然有異。

   所以,大家為了使自己的法器堪能,就一定要修菩提心。這一點,不僅僅要從理論上通達,實際行動中也要去修持。

92、怎樣才能將所修的菩提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請談談你自己的經驗。

答:(1)修菩提心時,有時候可以觀想眾生平等,親人和怨敵沒有差別,安住在舍心的境界中;有時候願通過自己的能力,讓一切有情獲得彼岸的快樂,在慈心的狀態中念誦;有時候願眾生離開所有的痛苦,住於悲心的狀態中;有時候看到眾生離苦得樂,內心由衷歡喜,處於喜心的狀態中。以此四無量心來修也可以,但最關鍵的是要想到眾生。

  在想眾生時,正如剛才所說,不能只是嘴上會講「我要度化一切眾生」,一旦真正遇到怨恨的敵人,內心生煩惱卻束手無策。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說過,發心後一定要實修,修的時候,先將關係最不好的眾生觀在面前,以他為對境修四無量心,這個修成了以後,再一個一個眾生增加。若能如此,你以後無論見到什麼眾生,都會發自內心地愛護他,哪怕是看到一條小蟲,對它的悲心也會油然而生。

  (2)總而言之,在修行中,最需要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僅僅生起一剎那,其功德在億劫中也說之不盡。《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若贊菩提心,所有諸功德,經於多億劫,稱讚不能盡。」

因此,上師如意寶常說:「你們每天聽課,法師要求發菩提心時,自己應稍微安住一下,知道今天聽法是為了利益眾生;最後作迴向時,相續中也要生起這樣一顆心。若能如此,它的功德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稍稍思維一下就有這麼大功德,那我們在一座間去實際修持,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發心修好。

93、實修四無量心時,修行次第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要這樣?

答:1、本來,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是慈、悲、喜、舍,最初應從慈心開始修學。但此處,華智仁波切依據無垢光尊者《心性休息大車疏》中的教言,次第有所不同。從實地修持的角度而言,首先若沒有修成自他平等的舍心,慈心與悲心就會偏墮一方,而達不到完全清凈,故最先要從舍心開始修。

  2、這個開示很重要!否則,剛開始若沒修好舍心,眾生跟你的關係有親疏之別,有些眾生你毫不關心,甚至不共戴天,那你要發最大的心讓他們都離苦得樂,這有一定困難。

94、什麼叫舍無量心?通過怎樣的觀察,才能深刻體會到親怨平等?並引用公案加以說明。你做得怎麼樣?

答:所謂的舍心,就是斷除對怨敵的嗔恨、對親友的貪愛,而對一切眾生無有親疏、無有愛憎的平等心。

  1、剛開始就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對我們來講,肯定非常困難。但不管怎麼樣,這也要慢慢串習,若能如此,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亦云:「能於怨親中,悲潤心平等,如是諸菩薩,名發菩提心。」

   現在修菩提心,最大的障礙就是親怨不平等,對父母親友等自方極其貪著,對怨敵等他方嗔恨難忍,正如《佛子行》所形容的:「貪戀親方如沸水,嗔恨敵方如烈火。」實際上,這也是未經觀察造成的。《大方便佛報恩經》云:「師長及父母,及諸眾生類,怨親心平等,恩德無有二。」師長、父母也好,其他眾生也好,真正去觀察時,怨親都是平等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助己成佛方面,恩德上沒有任何差別。

   2、現在的怨敵,在往昔的生生世世中,也曾做過自己的親友,彼此間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共同維護,所做的饒益無法想像。而如今被當作親友的這些人,在以往的生生世世中,也曾成為自己的仇人,加害過自己。可惜很多人對親怨關係沒有搞清楚,總認為「這是我的父母」、「這是我的子女」、「這是我的親人」,卻不知他們無始以來害過自己無數次。而如今冤冤相報的怨恨敵人,卻反而上輩子對自己有恩。所以,凡夫人的執著完全是錯的,對此大家應該好好地想想。

   3、聖者嘎達亞那曾說:「口食父肉打其母,懷抱殺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輪迴之法誠稀有。」

   4、大家明白親人的本來面目後,對他們就不要特別執著。有些人剛剛學完舍無量心,聽說親朋好友病了、死了,就哭得天昏地暗,這說明你沒修好這些道理,否則對他們不會這麼貪執。當然,這樣的話,世人也許覺得你無情,但實際上,若是懂得了輪迴的真相,這種執著確實沒有實在意義。

95、什麼是慈無量心?怎麼樣修持?

答:慈無量心的對境就是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獲得快樂,是慈無量心的定義。

  具體怎麼樣觀修呢?世間上任何一個眾生,都希望快樂幸福,唯一追求的,也是自我幸福快樂,誰都不希望痛苦哀傷。可他們根本不知道安樂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所求與所行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看到這樣的現象之後,在心裡要這樣默想:「這些希求安樂反而唯受痛苦的眾生,若能都各隨所願、各得其樂,那該有多好啊!」屢次三番這樣進行觀修。《涅槃經》中說:「若於一眾生,不生嗔恚心,而願與彼樂,是名為慈善。」哪怕對一個眾生不生嗔心,想盡辦法讓他快樂,這也是所謂的慈心。

   最後觀想:「三界中的所有眾生,不單單是我渴望安樂,其他眾生也同樣唯求安樂,這一點跟我沒有任何差別。」一直修到真正生起這樣的定解為止。

96、慈心在身語意中如何體現?你怎麼理解關愛可憐眾生,有時候比供養佛菩薩更殊勝?

答:1、經云:「慈身業,慈語業,慈意業。」我們的身口意應以慈心攝持,口中所說的話、手中所做的事、心中所生的念頭,絕不能損害眾生,自始至終要真誠慈愛。甚至目視其他眾生,也應當和顏悅色,不能怒目而視,就像《入行論》中所言:「眼見眾生時,誠慈而視之。」在日常生活中,若沒有什麼特殊密意,一般來講,對眾生應語氣和藹、目光慈悲,這是菩薩最基本的行為。

  2、若想變成名副其實的修行人,首先就要發心,唯一渴望利益他眾。在念發心偈時,有時候可以觀想皈依境,有時候觀想慈無量心的內容,有時候心裡反覆發願,盡量安住在善的境界中。

  發願「但願我在輾轉投生的生生世世中,連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也不損害,一心一意利益他們。」因為我們這輩子不一定能解脫,即使在廣大無邊的輪迴中流轉,也千萬不能害眾生。《分別業報略經》亦云:「慧者應當知,慈愍不害生。」一個人一生中若能守持此戒,已經非常圓滿了。但現在的社會能夠做到這一點相當困難。若實在做不到,也要對自己的行為勵力懺悔,發願生生世世不害任何眾生。

  尤其是,對於依靠自己的眷屬、奴僕、旁生等,都要滿懷關愛之情。乃至看門狗之類,也千萬不要隨意毆打、過分役使。如果每個人都說「要悲憫一切眾生,度化所有眾生」,結果連最近的眾生都不愛護,跟父母的關係都特別不好,那根本談不上大乘菩提心。這裡講的目的是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培養真正的慈悲心,隨時隨地、一言一行、心心念念都要以仁慈為本。

   所以,關愛十分可憐的眾生,有時候比供養佛菩薩更為殊勝。現在不管是漢地、藏地,很多人對高僧大德的供養特別多,對一些棄兒、病人、孤寡老人,卻不一定願意花錢去幫助。當然,假如你供養的對境,是真正有菩提心、離貪慾的大德,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一般而言,這些大德也不一定很缺錢,錦上添花不太有必要,倒不如以悲心、慈心布施給可憐眾生,這個功德應該遠遠超過前者。

366、悲無量心應當如何觀修?請詳細闡述。

答:1、經中說:「觀想一名被關入監獄接近被殺的罪犯,或在屠夫面前生命垂危的旁生,以這樣遭受劇烈痛苦的一個眾生作為悲憫對境,對它生起母親或兒子想。」

   修悲心時,除了把受苦的眾生觀成自己以外,還可以這樣觀想:比如,看見一隻羊被帶到屠宰場去了,就觀想:「如果這隻羊是我的親生母親,那該怎麼辦?」再進一步觀想:「如果我母親沒有一絲一毫罪過,卻這樣無辜被別人殺害,現在我該怎麼辦呢?我的老母親該是何等痛苦!」當迫切希望老母立即擺脫痛苦的念頭,情不自禁地生起時,繼續觀想:「現在正在感受痛苦的這個眾生,雖說不是我今世的父母,但肯定在以往做過我父母。當母親時,也完全像今生的母親這樣養育我,大恩大德與現在的雙親沒有差別。而今卻遭受如此劇烈的痛苦,它該有多麼可憐!如果它此時就能擺脫這種痛苦,那該多好啊!」一直觀修到生起猛烈悲心,忍不住淚水簌簌而下為止。

  2、 如果對眾生生起悲心時,再繼續觀想:「正在被殺的羊也好、魚也好,感受這種痛苦,也是往昔造不善業的果報,以前它們肯定傷害過別的眾生,如今才會用命來償還。同樣,現在為非作歹的這些屠夫,後世也一定會感受這樣的痛苦,實在可憐!」

   正如剛才所說,先以正在造殺業的個別人作為對境,修持大悲心。然後再慢慢擴大範圍,觀想更多造惡業而成熟果報的眾生,比如在地獄中感受寒熱之苦,在餓鬼中感受饑渴之苦,在旁生中愚昧無知、被人役使、互相啖食的無量有情,專心意念它們就是自己,或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對這些眾生修持悲心,願其早日遠離一切痛苦。

   最後觀想:「虛空遍及的地方,就會遍滿眾生;眾生遍及的地方,就會充滿惡業和痛苦。這些唯造惡業、唯受痛苦的眾生,多麼可憐!如果他們遠離一切業惑、痛苦、習氣,獲得永久安樂的圓滿正等覺佛果,該有多好!」我們對親人、怨敵、中等者,都應該這樣平等觀修,希望拔除他們的一切痛苦,這就是真正在修悲心。《瑜伽師地論》亦云:「若於有苦,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當知是悲。」 

   總之,觀修悲無量心時,最初要以任意一個眾生作為所緣境,唯一對他觀修;然後範圍逐漸擴大;到了最後,對一切眾生普遍觀修……如果沒有這樣一步一步去修,而是漫不經心、潦草了事,就不可能如理如法修成。

98、悲心和慈心之間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說大悲心在成佛途中相當重要?

答:1、悲心和慈心之間的差別,《大智度論》裡面講了,慈心是願眾生得到快樂,悲心則是願眾生遠離痛苦,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2、在佛教中,大悲心真的很重要,如果沒有它,大乘的境界根本談不上。《佛說法集經》云: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不須修學多法。菩薩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餘一切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何者是一法?所謂大悲。」,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不需要修很多法,只修一個就可以,這一個法指的就是大悲心。

   大悲心猶如太陽普照世界,有了它任何法都很容易修成。反之,倘若不具足大悲心,即使你修大圓滿、禪宗、凈土宗,最終也會一無所成。這是因為這些法與佛陀的智慧無二無別,是一種特別高的境界,必須要以大悲心作為根本。《菩提心觀釋》說:「所有最勝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為根本。」有了大悲心,菩提就會手到擒來,如《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中云:「悲愍眾生,則為菩提,已在其手。」

99、觀修悲心時,怎樣親身體驗一下眾生的痛苦?請舉例說明。這樣做對修行有何幫助?

答:羊牛在被殺或遭受痛苦時,我們應該想這就是自己。或者你平時在飯店裡看到殺雞,用菜刀割它的脖子,用開水燙它的身體;或者菜市場上的黃鱔和泥鰍,被刀剖開肚子,內臟全部掏出來,這個時候你就想:「如果我是這個眾生,感覺會怎麼樣?」

   對此,我們可以體會到旁生跟人沒什麼差別,我們求樂避苦,它們也是如此。有些人看到發生地震後,很多人在廢墟中痛哭,就覺得他們很可憐,很容易生起憐憫之心,但旁生在被宰殺時,為什麼生不起這種悲心呢?作為佛教徒,對旁生要跟對人一模一樣,甚至要把它當作親生父母,若能如此,才可以說你是大乘根基。

  只有把眾生的痛苦,真正觀到自己的身上,進行換位思考,才能對此有深刻體會。這樣的話,即使剛開始悲心不強、性情粗暴,但慢慢在大乘佛教的熏陶下,在大乘甘露的滋潤下,菩提心的苗芽也會茁壯成長。

100、假如你遇到鬼魔作祟,身體不好或修行出違緣,此時你對鬼魔應持何種態度?什麼行為是錯誤的?若有人這樣做,你會怎麼勸他?

答:1、如今有些上師將那些由惡業牽引轉為低劣身體、興風作浪的鬼魔看作敵方,對它們生起嗔恨,認定這些害人的鬼魔該打該殺,並用惡咒進行降伏。這說明他相續完全落入了貪嗔的控制中,沒有生起平等的悲心。

  若好好觀察,我們就會發現,那些作害的鬼魔比施主還可憐。對於施主來說,雖然暫時遭受一些病痛或苦惱,表面上看來很可憐,但實際上依此只會消惡業,不會積惡業。可那些鬼魔,懷著噁心危害眾生,必然會被這一惡業引入惡趣深淵。所以,釋迦牟尼佛才以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宣說了強行驅逐、降伏鬼魔的法門,這也是在悲憫它們,就像母親打罵不聽話的小孩一樣。

  2、一定要知道,在佛教的教義中,絕對沒有以嗔恨心來饒益眾生的。如果要行持降伏事業,必須有斬斷眾生造惡業的能力,還要能把這些眾生接引到清凈剎土,不然的話,佛陀也不開許行持。

  假如以貪心、嗔心降伏鬼魔,不但它們不會言聽計從,反而會令自己深受其害。不僅心懷貪嗔不能驅逐鬼魔,甚至執其為實有,也同樣制服不了它們。

  3、就如上師瑪爾巴曾傳授的:輪涅諸法的一切顯現,全部是心的幻化,而心的本體也是空性光明。若將魔障執為實有,肯定起不到什麼作用。

101、若以血肉供養上師三寶,這種行為是否正確?請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答:1、當今有些上師到施主家裡時,施主們會宰殺許多羊只,供養肉食。這些上師明知去施主家會危及眾生。漢地有個別上師,弟子帶他去餐廳吃飯,他明明知道要點殺,但一點都不在乎,這樣違背了大乘宗旨,連小乘教義也拋之腦後了。小乘的《毗奈耶頌》中說:「若有見聞疑,此則不應餐,為愍眾生故。」

   按照佛教的宗旨,皈依後必須斷除損害眾生的行為,誠如《涅槃經》所云:「歸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故不管是什麼理由,哪怕是危及一個生命,也完全違背了皈依戒。

   2、《佛報恩經》說:「菩薩乃至自喪身命,終不能枉奪他命。」剝奪眾生的生命,完全不符合大乘教義。在大乘佛教中,寧可付出自己的寶貴生命,也絕對不允許殺害眾生。現在有些居士,由於工作、家庭、習氣的關係,不能完全斷肉,這情有可原。但若公開宣揚吃肉,覺得殺生無所謂,這種做法就非常不如法了。

   3、特別欣賞漢傳佛教的吃素傳統,尤其是有些居士這樣做,在生活中雖有諸多不便,但素食確實可以帶來清凈的生活,對延年益壽各方面有很大利益。

  提倡大家吃素、放生,念些大乘經典,好好地迴向。作為平凡的修行人,我們只能做到這些,但這些行為非常有意義。

102、密宗會供中,有時為什麼會供養五肉?這是否違背了大乘教義?什麼樣的密宗行人,才有資格隨便喝酒吃肉?你對此是否接受?

  答:1、「五肉五甘露,飲食外會供。」即作為密宗誓言物的人肉、馬肉、狗肉等五肉,並不是為了食用而宰殺,而是作為供品擺放的無罪五肉,這才是「依教之血肉供養」。密宗會供中,確實有一些誓言物,但這不是用來滿足口腹之慾的。密宗的行為建立在顯宗的基礎上,有些看似顛倒的行為,只有達到最高境界時才開許,而且這些在顯宗中也有,只是不太明顯罷了。

   密宗的有些行為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為一般人不能行持,很難接受,對外隨便宣揚的話,很容易讓人誤解,進而生起邪見。就拿五種凈肉來說,若沒有將飲食變成甘露的能力,或者在寂靜處特殊修持的必要,只是貪著肉的美味而到村落里肆無忌憚去吃,這就稱為「所受誓言行放逸」,完全違背了三昧耶戒。

   2、倘若擁有不共的能力,可以起死回生,行為上怎麼做都可以。大成就者的稀有行為,自古以來確實很多。當你有了這樣的成就,肉食和蔬菜對你沒有差別,這時候若需要一些誓言物,或者做些特殊的行為,凡夫人也沒有必要去誹謗。

   3、有些人對密宗的個別行為,經常大肆攻擊,原因應該有兩種:一是他自己太愚痴了;二是他前世造過謗法、謗僧的業,習氣復甦以後,實在沒辦法管住自己的口。這兩種人,我們都無法阻止。但作為真正的修行人,不能把密宗所有行為都當作假的,也不能把所有行為都當作真的,只要一個人做,自己就趕緊去效仿,這也不一定合理。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菩薩念眾生,愛之徹骨髓,恆時欲利益,猶如一子故。」作為菩薩,愛憐眾生的慈悲之心,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從骨髓里發出來的。這種愛是無條件的。《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亦云:「三界一切,悉是我子。」

   因此,殺害任何一個被惡業所轉的旁生,然後作血肉供養,諸佛都不可能歡喜。寂天菩薩也說:「遍身著火者,與欲樂不生,若傷諸有情,云何悅諸佛?」意即全身上下被烈火熾燃的人,縱然給他各種欲妙,他也不會生起快樂,同樣,如果傷害了眾生,怎麼可能讓諸佛歡喜呢?

104、無著菩薩面見彌勒菩薩的公案,說明了什麼道理?對你有哪些啟示?

  答:1、無著菩薩面見彌勒菩薩的公案說明生起了大悲心,使業障無餘清凈,才真正見到了彌勒菩薩。也就是說清凈罪業再沒有比修悲心更殊勝的法門了,並且悲心也是生起菩提心的無倒之因。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多種方便,盡最大努力來修持悲心。

   2、無論修任何一位本尊,從本尊的角度來講,當你祈禱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和你形影不離,修觀音、文殊、彌勒都是如此。但你業障沒有清凈的話,什麼佛菩薩的身相都會看不見。

   3、諸佛菩薩的化現,隨時隨地會以不同身相出現,我們對每個眾生都要觀清凈心。就算平時看到了可憐眾生,也要認為是諸佛菩薩的化現,是來清凈自己罪業的,對他們不能侮辱,更不能起厭煩心。

105、修四無量心有什麼必要?簡而言之,四無量心可包括在什麼竅訣中?

  答:1、四無量心是生起菩提心的無誤之因。如果沒有四無量心,菩提心修得再怎麼樣,也不一定很成功。而菩提心沒有修成的話,你修大圓滿、觀托嘎和本來清凈,則無疑是空中樓閣。

  2、正確的修行次第務必要從基礎打起,在沒有生起四無量心之前,無論如何必須要精進觀修。

  四無量心若用一個竅訣來歸攝,就是要心地善良。因此,我們要始終如一地修學心地善良。《水木格言》中說:「貴賤眾人皆依,本性善良智者,途中悅意水池,眾人皆喜入內。」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喜歡依止本性善良的智者,就像特別悅意的水池,會吸引每個人一樣。所以,不管是出家在家、高貴貧賤,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有了它,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

  3、華智仁波切說了,上師的所有法相就是具足菩提心。而菩提心若歸納起來,就是要心地善良,這樣的人才算是大乘上師!

106、喜心主要對治的是什麼煩惱?請舉例說明,這種煩惱有哪些過患?你若產生這種煩惱,打算怎麼樣對治?

  答:1、所謂的喜心,就是無有嫉妒的心態。所以,我們必須以各種方便來修心,想方設法不要生起嫉妒的噁心。誠如《六度經》中所言:「不應嫉妒,但生隨喜。」《成實論》也說:「若深修善心,乃能永斷嫉妒。」不然,嫉妒心沒斬斷的話,真正的善心就很難生起。

  2、一個人的心若被嫉妒所蒙蔽,對他人的功德就會視而不見,輕易造下滔天大罪。

佛陀在《德護長者經》中說:「嫉妒痴濁故,則失於善心。惡見三毒緣,如是貪增長。」嫉妒是一種愚痴,會覆蓋我們的善心,令貪嗔痴等三毒不斷增長。大家都知道,有嫉妒心的人,為了滿足自己各方面所願,定會產生貪心;別人若製造違緣,對他會生嗔恨心;這些煩惱的本性就是無明愚痴。所以,有了嫉妒,三毒自會日益熾盛,摧毀自己的一切善根。

  3、總之,嫉妒心真的很可怕,對有嫉妒心的人而言,真佛出現也無法引導他們。由於自相續被嫉妒所遮蔽,別人有什麼樣的功德,也始終看不見,生不起絲毫信心,進而不可能成為法器得到加持。就像一個生了銹的器皿,加入什麼樣的甘露都會被弄髒。

   所以,大家理應經常觀察自己,尤其是說話時一定要注意,不能一開口就是這人不行、那人不行,好像誰都不如自己。或者你是喇榮的傳承,就隨便評論其他傳承不好。其實這些都是佛陀的傳承,除非有特殊的必要,否則,對一切都要觀清凈心。畢竟諸佛菩薩的顯現不可思議,他們度化眾生時,甚至會化為屠夫、乞丐的形象,而且你眼中的不如法,也不一定真的不如法。所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自己都要盡量觀清凈心。

107、為什麼說善良對修行人非常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1、菩提心的前行是修四無量心,而四無量心歸納起來,就是心地善良。像阿底峽尊者那樣鼎鼎有名的人,都讓弟子加持,這不是他實在找不到人加持了,走投無路之下,只好向弟子求助。主要是闡明了,無論上師還是弟子,只要為人善良,三寶的加持、菩提心的力量自會融入他的心,此時哪怕他吹一口氣,或者給人摸頂、念經,都肯定對眾生有利。

  2、如果有一顆善良的心,修什麼法都容易成就;沒有它的話,惡法自然會湧現的。《大智度論》說:「若勤修道法,惱害則不行,善惡勢不並,如水火相背。」假如精進修持正法,做到心地善良的話,一切惡法和邪法均無可乘之機,煩惱和損害也會銷聲匿跡,因為善和惡的勢力無法並存,就像水和火不能同住一樣。

  3、平時我們大家多聽聽課、學學法等,就是因為當在聽課時、學法時,至少會全神貫注於善法,斷盡大多數的惡分別念。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好每天都聽一下課,哪怕只有一兩個小時,這也非常有意義,可以將善心引發出來,噁心盡量制止。因為在聽課的過程中,不可能生起極大的貪嗔痴。

108、我們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善是惡,或者善惡的力量有多大,這是由什麼決定的?明白這個道理,可解除你的哪些困惑?

  答:1、我們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善是惡,或者善惡的力量有多大,善惡均由心決定。同時隨著我們心的善惡,一切黑業、白業以及業力的強弱,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有些人表面上供僧、修路、造經堂,似乎功德特別特別大,但如果沒有善念、只有噁心,這些也只是一種形象而已。所以,功德的大小不隨形象,關鍵在於內心。

  2、通過這個故事可以了知,善心的力量非常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若一直處於善心的狀態,修行肯定會成功。否則,即使天天閉關、念咒語、作功德,但噁心充滿的話,形象上再怎麼了不起,也沒有特別大的功德。

  所以,修行的好壞主要在於心。若懷有一顆善心,縱然身體做的事、口中說的話不太如法,但因為心百分之百善妙的緣故,這些也會成為善法,就像前面所講的把鞋墊放在泥像上的公案一樣。《心地觀經》也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整個三界輪迴中,一切皆以心為主宰。假如你有清凈心、信心、悲心,就有解脫的機會;若是沒有,只耽著於表面行善,究竟還是會深陷輪迴,無法得到超脫的聖果。

  3、大家不管在城市裡也好、寂靜山中也好,坐車也好、乘飛機也好,早上起來也好、晚上睡覺也好,唯一要修心地善良。對偶爾冒出來的貪嗔痴分別念,要想方設法盡量懺悔。宗喀巴大師說過:「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心若善良,出世間的五道十地會順利得到;心若不善,不但得不到這些,反而可能墮入三惡趣。所以,解脫與沉淪完全依賴於自心,我們一定要精進修持善心。

   佛陀在《本事經》中云:「由意有清凈,故有說有行,樂隨此而生,如影隨形轉。」有了清凈的心,身體和語言就會變得清凈,所做的一切會感得樂果,這種快樂就像影子跟隨身體一樣,無論到哪裡都會跟著你。反過來說,心若不善,身體和語言也會變成不善,這樣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成為痛苦之因。

109、菩提心有哪些不同的分類?具體應該怎麼解釋?了解這些對你有何幫助?



110.請依據《十法經》和《菩薩地論》說明發菩提心的因有哪些?

關於發菩提心的因,《十法經》中講了四種:第一、見到菩提心的功德而發心;第二、對佛陀生起誠摯的信心而發心;第三、看見眾生非常可憐而發心;第四、依靠善知識的攝受和調教而發心。還有,《菩薩地論》中也講了發菩提心的四種因,比如,具足菩薩種性的緣故,依靠佛陀、菩薩和善知識的攝受,見到眾生的痛苦而生大悲,對菩薩的難行苦行心無怯弱。

總之,諸佛菩薩往昔發了這樣的心,如今才能饒益無量眾生,我們也要如是效仿,因為利益眾生的唯一途徑,就是發菩提心。《諸法最上王經》也說:「若人心喜樂,過去佛菩提,鬚髮菩提心,當修菩薩行。」如果你希求過去諸佛所獲得的菩提,就必須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並將其付諸於實際行動,真正去行持。

當然,發菩提心之前,首先一定要修四無量心,理論上要通達,行為上也要修持,還要了知菩提心的功德、眾生的痛苦,這樣的話,才能發起真實的菩提心。

111、修自他相換菩提心有何功德?具體應該怎麼修?你在實際生活中是如何運用的?

這種自他相換菩提心,是大乘行人必修的無倒精要,不說要長期,哪怕僅僅生起一次這樣的心,也能清凈多生累劫的罪障,圓滿廣大的福慧資糧,從惡趣、邪見中獲得解脫。

對境:對親眼目睹遭受痛苦的眾生,或者沒有這種對境的話,也可以觀想一個正在遭受痛苦的眾生,把他作為所緣境。

修法: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安樂、善妙、身體、受用、善根等,猶如脫下衣服給他穿上一樣,完全施給他;當向內吸氣時,再觀想他所有的一切痛苦一併吸入體內,由自己來承擔,由此他已經離苦得樂。

次第:這種施受法,要從一個眾生開始觀想,再到兩個、三個……直至一切眾生。

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當自己遇到痛苦時,也要觀想:「輪迴中有許多感受這種痛苦的眾生,他們是多麼可憐,願他們的一切苦難都成熟於我身,他們都能離苦得樂。」當自己享有幸福快樂時,就觀想:「以我的這分安樂,願所有眾生都獲得安樂。」從內心深處,反反覆復這樣觀修。

  

達標:關於自他相換的標準,華智仁波切也有一個比喻是:有五個放牧的人,其中一個人有件夠四人使用的雨衣。當他們遇到一場大雨時,雨衣的主人就把雨衣讓給其他四個人,而甘願自己挨淋。在一切實際行動中,若都能這樣做,就是真正的自他相換。

112、請以比喻說明,生起自他平等菩提心、自他相換菩提心的標準是什麼?這二者與世間善心有何相似之處,又有何不同之處?

答:1、關於自他平等的標準,華智仁波切曾以比喻進行了說明:一場大雪過後,我和某人走在路上。此時我穿著一雙鞋,那人卻光著腳,我就脫下一隻鞋給他。於是,我和他一隻腳都沒有鞋穿,同樣感受寒冷之苦;而我和他的另一隻腳都有鞋穿,同樣避免了寒冷之苦。若在一切實際行動中,能夠這樣做,就是真正的自他平等。

而修自他相換時,則應該是把兩隻鞋都送給別人,絲毫不考慮自己,他的一切痛苦由我承擔,我的一切快樂都給他。這從層次上已經提高了。

   關於自他相換的標準,華智仁波切也有一個比喻是:有五個放牧的人,其中一個人有件夠四人使用的雨衣。當他們遇到一場大雨時,雨衣的主人就把雨衣讓給其他四個人,而甘願自己挨淋。在一切實際行動中,若都能這樣做,就是真正的自他相換。

   2、世間上人與人之間的仇恨,跟大乘佛教的理念還是差別很大。有些人說得很好聽:「為了全世界的安全、和平、民主,我們願意自我犧牲!」但歸根結底,所做的事情不一定是為了他眾,而是為了自己。

  從因果的角度來看,受果報的人固然可憐,但造業的人也很可憐。在世間的「遊戲」中,眾生扮演的角色都不相同,但作為發了大乘菩提心的我們,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以眾生利益為主,永遠不能退失這顆心。正如《大集經》所言:「雖受三惡無量苦,亦不退失菩提心。」《經莊嚴論》也說:「極勤利眾生,大悲為性故。」

113、匝哦之女的公案,說明了什麼道理?當遇到痛苦、違緣、挫折時,你也會這麼做嗎?

答:(1)說明了什麼道理?(引用上師開示)

1)我們有些人,在某種程度上,對父母比較可以;但遇到另一種情況時,就開始不孝順了。因此,以父母作為對境,我們常造些黑業與白業交雜的花業。

2)當業風吹動時,身不由己,到了最後才後悔莫及。

3)人在感受痛苦時,有時候很容易產生悲心。人在快快樂樂時,很難想到這些;只有當痛苦降臨到了頭上,才發現這是自己的惡業所感,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4)輪迴是痛苦的本性,只要身處於輪迴中,即使你再有錢、再有地位、再有才華,也肯定要感受種種痛苦。佛陀在《佛本行集經》中說:「所有諸業,非是虛受,隨造善惡,還自受之。」所以,我們所受的苦樂之報,並不是平白無故的,而是自作自受,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業和惡業,就會在輪迴中感受相應的快樂和痛苦。

5)父母是相當嚴厲的對境,對他們稍有不敬或欺辱,這種業就很難消盡。因此,大家對父母這樣的嚴厲對境,一定要有恭敬心,經常承侍供養,有時間就跟他們聚聚。

教證:佛陀在《本事經》里也說:「諸有樂福人,應尊重父母,禮拜修供養,敬愛親近居。」

(2)當遇到痛苦、違緣、挫折時,你也會這麼做嗎?(自答並引用上師開示)

《入行論》中講過:「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以及「已做不失,未作不遇」等這些的道理後,我們理應對所遇到的痛苦、違緣、挫折生起,這是由於往昔不善業的果報,並明白自他交換菩提心的功德。通過學習大乘經典也明白了一切有情都是父母、輪迴的迷亂痛苦以及一切都是因緣聚合的道理之後,我們理應生起代受一切眾生痛苦、違緣、挫折的悲心與勇氣。

當然,由於無始以來對無明及我執的串習,我們在遭受痛苦時,很可能不能想起自他交換,但是要對自他相換菩提心的教授會產生信心和歡喜心,經常串習,如上師所說:我們應隨時隨地將珍愛自己的噁心棄如劇毒,努力修持自他相換菩提心!

114、佛教徒對父母應持什麼態度?為什麼要這樣?你以前若對父母不孝,以後打算怎麼辦?

答:(1)佛教徒對父母應持什麼態度?(引用上師開示)

大家對父母這樣的嚴厲對境,一定要有恭敬心,經常承侍供養,有時間就跟他們聚聚。佛陀在《本事經》里也說:「諸有樂福人,應尊重父母,禮拜修供養,敬愛親近居。」

(2)為什麼要這樣?(引用上師《親友書》中開示)

《親友書》中云:「何者孝敬父母親,彼族具梵阿闍黎,供養彼等今名揚,他世亦轉善趣中。」恭敬父母的人,其家族中不離護法天尊的加持,以及善知識的轉世。同時,今生會以感恩圖報等功德而美名遠揚,處處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來世也將轉生到善趣中。

不管在佛教中,還是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都是最重要的,依此可看出一個人的人格和德行。無論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父母如果仍健在,自己應盡心儘力地照顧,倘若實在照顧不上,也要經常安慰他們、問候他們。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是這樣,從世間的角度來講也是這樣。若沒有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我們根本不會懂文化知識、取捨智慧。

阿瓊堪布在《大圓滿前行筆記 》中專門講了父母對孩子的恩德,包括世間智慧的恩德、出世間智慧的恩德,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果沒有父母的教導,你從小在牛群中長大,現在吃飯可能連筷子都不會拿。所以,有報恩之心非常重要,這種人即生中名聲遠播,他世能轉生到人天善趣中享受快樂。

(3)你以前若對父母不孝,以後打算怎麼辦?

115、這節課所講的自輕他重的公案中,哪個最打動你?為什麼?

答:1、自輕他重,是指在修學大乘的過程中,應該把自己看得很淡、看得很輕,把眾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其實,真正有菩提心的人,從來都把他眾的利益放在第一。就像上師如意寶,一生中的所作所為、所想所思,沒有一個不是利他。即使顯現上是為了自己穿衣、吃飯、睡覺,實際上也是利益他眾的方便。

  2、達瑪日傑達布施身肉的公案中達瑪日傑達上師,就是因為悲心極其強烈,身為凡夫時,卻將身肉布施給他人,以此因緣,最終證悟了空性。《中觀莊嚴論釋》時說過,大乘根基有兩種情況:一是先產生大悲心,然後證悟空性;一是先證悟空性,然後再生起大悲心。達瑪日傑達上師,就屬於前者。

  對凡夫而言,一般不要求布施身體。上師如意寶也經常講,只有到了一地之後,布施身體像布施蔬菜一樣,才不會有任何耽著。但沒有獲得一地之前,若要布施自己的身體,包括《入行論》中也沒開許過。不過,達瑪日傑達上師,在歷史上應該算是一個特例。《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也說:「不怖地獄,不求生天,不為己身,自求解脫。」像這種境界,應該是一地菩薩以上。否則,不怕地獄的話,只有不信因果的人才敢說:「我墮落就墮落吧。」但這種人是因為太愚痴,不是因為境界太高了。就像喝酒後發瘋的人一樣,說:「我不怕監獄,誰殺我就殺吧,誰抓我就抓吧!」這完全是一種愚痴之舉。

116、對於是否捐獻器官,我們應當如何抉擇?請說明理由。

答:1、在這個世間上,一個人在沒有得地之前,並不提倡布施身體。當然,對身體損害不大的捐獻,比如獻血,這倒是可以。但如果在你活著時,讓你捐出眼睛、身體,這樣你最後很可能後悔,甚至生起嗔恨心,以此毀壞一切善根。

現在有些人捐獻器官,在自己沒有生存希望的情況下,把肝、腎、眼角膜等器官,捐獻給其他病人使用。這種發心雖然非常好,各大醫院也很提倡,大量媒體都在宣傳,我們作為大乘佛教徒,按理來講,其他沒學過利他教義的人都能做到,我們就更應該如此了。但如今的話,有些情況也很難說。

   按照法律,捐獻者必須在生前表示願意捐獻,或由其直系親屬同意,才能進行器官捐獻。但現在有些現象比較黑暗,個別醫生為了賺錢,在病人還沒有斷氣之前,就把他的肝、心臟取出來。這樣的話,病人的知覺還沒有完全消失,他以前即使已承諾過,此時也可能生嗔恨心。因為一般人在斷氣時,心識較以往更加敏銳,對身邊人的所作所為都非常清楚。

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很早以前在這方面就有立法。但現在個別醫院和個別人,為了自己謀求暴利,為了保證肝源、腎源的質量,根本無視捐獻者死前的痛苦。

   2、目前在中國,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非常多,據資料顯示,每年大概有150萬人,其中只有約1萬人能做上手術,供需現狀為1:150。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病人很有經濟實力,本來一個肝源需20萬,他卻願意花100萬買。這樣的話,有些醫生因為貪著紅包,對明明可以救活的病人,故意不去儘力挽救,反而診斷為沒有希望了,然後在病人還沒有斷氣前,把他的有些器官取出來,這的確是比較可怕的事。

   所以,對於器官捐獻,我們不是完全反對,也不是完全贊同。如今的當務之急,是應當先加強這方面的立法,否則,你想捐就捐,沒有法律的正當約束,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畢竟,現在人們的綜合素質,還沒有達到能對他人負責的水準,有時候為了金錢,就會無惡不作。若是如此,你以前的承諾或遺願,最後變成什麼樣也很難說。

117、寶髻國王布施頂髻的公案,說明了哪些道理?你有什麼收穫?

答:(1)寶髻國王布施頂髻的公案,說明了哪些道理?

一、佛陀滿足任何人的任何願望(無論親疏、怨敵、合理、不合理),而無憂任何悔心的布施自己的一切財產、身體、骨髓、鮮血、妻、子等。他唯一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就是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種愛不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礎上,而是一種廣大、無私的大愛——只要別人快樂,自己就願意付出一切,而且沒有任何條件。

二、因緣的聚會不可思議。不管是仇怨還是親人,有時候很巧合就碰在一起了

三、萬法無憂 可靠性。的一生中,一會兒快樂,一會兒痛苦,一會兒擁有一切,一會兒什麼都沒有……,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法,就像閃電一樣,沒有一個是恆常的。不管是你的才華、你的地位,包括家人的聚合、朋友聚合、師生的聚合,一切的一切都會無常,沒有什麼可靠的。

教證:《坐禪三昧經》:「世界若大小,法無有常者,一切不久留,暫現如電光。」《華嚴經》亦云:「合會須臾散,榮貴盡無常。」

118、為什麼說次第修行很重要?你對此有何體會?

《華嚴經》:「如是次第修,漸具諸佛法,如先立基堵,而後造宮室。」若能次第修行,便可漸漸具足佛法的所有境界,就如同先打穩地基,上面再砌美妙的宮殿,就不會有任何困難.

大家一定要次第修行,對《前行》要重視起來,只有這樣,修行才會非常圓滿。我通過多年研究、修學佛法,並結合自身少許的經驗,確實認識到,只有次第、系統地聞思修行,才能真正品嘗到佛教內在的深美法味,這樣對自他都非常有利!我的體會是修行關鍵先要打好基礎這對我們每個佛教徒必須做到的.

 


推薦閱讀:

全方位角度,帶你論「五行」
霍爾原理非接觸式角度感測器
從「歸秀論」角度詮釋《神峰通考》命題(二)
曾祥裕多角度解讀賴布衣祖墳風水

TAG:方法 | 理論 | 佛法 | 唯識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