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米飯、北麵條,哪種主食更好?營養專家這麼說
身為南方人的小編最近對麵條非常的感興趣,湯麵、滷麵、蓋澆面……菜譜都收集了有十幾篇。
但再怎麼花式吃麵條,在南方人的心目中,不吃米那就不叫「正經吃飯」。
頓頓吃麵條,那哪行呀?
吃麵條沒一會肚子就容易餓吧……
說這話北方人就要反對了,明明是麵食更耐餓,吃兩三碗米飯都還不如一碗麵條!
米飯、麵食,誰更抗餓?
那我們來看看,到底哪個主食更抗餓 ↓↓↓
熱量PK:不相上下
100 克大米熱量:343 千卡
100 克麵粉熱量:344 千卡
總熱量上,100克大米和100克麵粉所提供的熱量值幾乎是相等的。
加工方式PK:饅頭含水少
100 克稀飯,水分含量為 88.6%,大米含量僅為 11.4 克,能提供 46 千卡的能量;
100 克饅頭,水分含量為 40.5%,麵粉含量則為 59.5 克,能提供 233 千卡的能量。
100 克饅頭提供的能量基本是 100 克稀飯的 5 倍。但前者含有 59.5 克麵粉,而後者僅含有 11.4 克大米。顯然,如果硬要說大米沒有麵粉頂飽,這是不公平的。
結論:如此看來,米飯麵條其實熱量差不多,抗不抗餓也只是因為做成粥、面、饅頭的不同。越「干」的東西,自然越耐餓。
雖說麵食和米飯熱量和營養基本相同,但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和B族維生素含量都比米要高,南方人也不要只吃米飯,可適當選擇小麥和小米之類的北方主食。
做好 3 件事,主食吃得更健康
無論米還是面,它們作為我們的主食,其應占攝入總能量的 50%~65%。而我們吃飯時容易被忽略的問題,營養專家提醒你注意了:
細米細面口感好?玉米土豆粗糧也不差
米面加工過細會損失大量營養,特別是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糙糧的確營養更豐富,但是口感?實在不好。
而 2016 年的《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也顯示,我國超過八成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
就算知道粗糧好,但米面口感更佳,往主食里加粗糧的人還是不多。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一般人群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也就是說,粗雜糧應佔主食的1/3左右。
中餐饅頭晚餐面?豐富主食應加雜豆
聽說主食豐富有益健康,有人就說那我換著花樣吃,中午吃了饅頭晚上就變成面。
這裡說的豐富,是盡量讓三餐主食的食材豐富。推薦往米飯里加入相應的雜豆,或不加糖的八寶粥,使營養更為豐富。
清淡做菜,大口菜配小口飯
像上幾代人小時候家裡都沒什麼好吃的,有些鹹菜吃就很下飯,那時候可能就養成 「大口吃飯、小口吃菜」 的習慣。
但從飲食健康上看,這是十分不合理的。一大口菜配著一小口飯吃,才更符合營養搭配。
往往是咸點油點的菜更下飯,那麼我們做菜可以選擇更清淡些,這樣吃菜的時候也不用想著配更多飯,自己吃下的鹽也更少了。
大誤區:白米飯含糖高,能吃出糖尿病!
也不知這種說法從哪裡傳出來的,但是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糖尿病可不是吃白米飯吃出來的!
糖尿病與高能高脂飲食有關,也是遺傳因素和外部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光吃白米飯是不會吃出糖尿病的!
飲食結構不合理、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才是導致糖尿病的 「元兇」。
而對於「糖友」,米面的確是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但也不是說不能吃。
《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就提出:
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主食攝入量的1/3。主食定量,零食加餐合理選擇。
在總量控制這個大前提下,糖友也能像普通人一樣選擇食物種類,主食也可以吃米飯、麵條、饅頭、雜糧飯等。
編輯:王大璐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麵條愛好者,出生在中國真是太幸福了!
※10款風味麵條做法
※《美國往事》里,麵條為什麼在車上要傷害黛博拉?
※教您麵食新做法,不用一滴水,麵粉里加一物,一次能吃兩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