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淺悟:禪宗與如何得清凈
圖源於網路,文章原創,作者為在家居士,字明達,取內明外達之意,號養用,取善養慎用之意。主修禪凈密,佛道儒三教合一,結合現代科學認知,體證生命奧秘。這就是《文化與科學》的由來。
今天來講:「願離邪妄心不退,念茲清凈彌珍貴。」,看過我之前其他文章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那這句詩又和今天要講的禪宗有什麼關聯呢?我們知道禪宗有一部經典《壇經》,是唯一一部被稱為經的由中國僧人宣說的典籍,足以說明六祖慧能大師不僅是一位肉身菩薩,更是一位對中國禪宗,中國文化起到變革的開山祖師級別的人物。我們知道六祖後世的理學,心學,都受到過禪宗的影響,宋儒「出入佛老,返於六經」,創立了影響整個東南亞的理學,明代的王陽明更是提出了心學,其核心四句教中「無善無噁心之體」,便是他自身修禪的體現。所以今天,我們講《壇經》里提及的內容。
五祖弘忍大師要傳下衣缽,吩咐眾弟子寫出自己修證的偈語,見得本性的人,方可得衣缽。神秀禪師寫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而之後慧能大師也寫了,這裡有三個版本「①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染塵埃。②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想大家所熟悉的也是第三個版本,這首偈語可謂非常有名,流傳千古,引得無數騷人墨客,僧道官俗競相參悟。
那麼如何來理解呢?我引宋代張拙秀才的一句「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最為形象。大家都應該見過日處虛空,遍照山河大地,那種萬里無雲,碧空如洗的景象,其暗含的正是「清凈」二字。我們知道,陰陽的繁體字「陰陽」,正是雲遮住太陽和太陽沒有被遮住的意思。上回我說人體的時候說過,一個人身體從「陰氣重」到「陰氣退」到「陽氣足」正是「撥開雲霧見青天」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身體逐漸恢復的過程。其實人的自性如同日處虛空,一覽無餘的那種景象般,而當我們的自性被煩惱塵勞所遮蔽,正如雲遮蔽了天空,那些邪妄正如烏雲,那些善念正如薄雲,生命層次越高,雲越薄,天越清凈,直到一覽無餘的全體。正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人,其自性被遮蔽也愈少,最後出了無相天,回歸本源。
所以我舉的這個例子,只是方便大家理解,能夠心領神會就行了。禪宗不僅要小悟,更有大悟,還要悟後起修,自己身體力行。正如神秀禪師說的,要在平時多下工夫,有為法去使自己的念頭保持清凈,又如慧能大師說的,要明白自己的自性是無染的,一切只是雲來雲往,要發自性之光,觀照內心。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最後一張圖,總領全文,更打一句俗語,下回見分曉。
推薦閱讀:
※儒道佛三教合一 【六祖革命」最帶根本性的「革命」把傳統佛教抽象本體的「心」變成一種儒學化了的「心性」
※百丈禪師《坐禪儀》
※心往好了想,事便往好了走 | 僧敲月下門
※禪宗略說(耕雲)
※學佛的真相(十七)公案是給誰看的?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