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打擊套利 外匯期權市場或迎來發展

9月1日凌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從10月15日起,辦理遠期售匯業務的銀行需向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專用賬戶交存20%的風險保證金,凍結期一年,利率為零。多位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新規的出台,將大幅提升遠期購匯的成本,打擊套利,掉期和期權市場反應激烈,離岸人民幣亦大幅上漲。

  9月1日凌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從10月15日起,辦理遠期售匯業務的銀行需向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專用賬戶交存20%的風險保證金,凍結期一年,利率為零。

  匯市立刻反應,9月1日當天,人民幣兌美元早盤一度升破6.37關口,刷新近3周高位。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匯價盤中一度大漲至6.41,晚間則反彈至6.43附近。

  多位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新規的出台,將大幅提升遠期購匯的成本,打擊套利,掉期和期權市場反應激烈,離岸人民幣亦大幅上漲。

  「遠期購匯的操作對客戶而言比即期更划算,因為客戶不需要向銀行繳納保證金,可以低成本運作;且從交易真實性角度,遠期合同簽訂時的交易背景審核仍然有部分漏洞給套利更添加了一定空間。」法詢金融董事長、金融監管政策研究專家孫海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代客遠期售匯(客戶遠期結匯)意味著銀行多數需要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平盤。

  「目前大量企業和個人通過『境內市場購匯、境外市場結匯』的方式從事多渠道跨境套利,其核心環節之一就是可以順利在境內市場進行購匯操作,央行此舉則將起到『限制跨境套利』的作用。」他說。

  外匯期權市場或迎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央行始終在致力於打破人民幣匯率單向浮動,伴隨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外匯市場的交易亦隨之活躍。

  數據顯示,8月份,即期、掉期和遠期外匯成交量均較上個月大幅上升。其中,人民幣和美元即期外匯交易成交量達6608.06億美元,較7月份的3858.89億美元大幅增加;掉期成交總量為8353.84億美元,比7月減少近200億美元,但較6月則大幅增加近2000億美元。而遠期外匯交易方面,8月份成交總額為57.39億美元,較7月份的30.83億美元和6月份的29.52億美元均有較大提高。

  目前,人民幣在中國境內市場和香港離岸市場兩地交易。在大陸,人民幣交易受到限制;在香港,人民幣則可自由交易。內外匯率始終不一致,但多數時間裡相差不大。

  8月11日,人民銀行為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136點,報6.2298,較前一日貶值接近2%,為2013年4月以來最低。此舉亦拉大了人民幣內外匯率的價差。

  「在8月11日人民幣貶值前,兩個市場的人民幣匯率差別不大。此後,因市場預計人民幣還將進一步走軟,所以一直在推低人民幣匯率。離岸市場的人民幣目前較在岸市場折價1%左右,近幾周盤中折價幅度曾一度擴大至2%。」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銀行新規在打壓人民幣貶值預期,亦可能誤傷真實需求。

  渣打銀行8月28日的報告中指出,該行近期進行的一項中國內地企業調查顯示,普遍預期人民幣兌美元貶值3%以上,並預測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跌至6.5-6.6水平。因此,大部分企業紛紛關注對沖匯率風險,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對沖比例達到約50%。

  而此次央行收取企業遠期購匯的風險準備金,對於部分有真實需求的外貿企業,遠期購匯成本將上升,對於掉期點走向,往利率平價方向走的概率較大,因此前購匯使得掉期點高於利率平價。

  「對企業來說,利用遠期結售匯套期保值,是一個很常用的手段,央行此次並未禁止或限制客戶辦理遠期購匯,但銀行方面肯定會加強對貿易背景真實性的審查,要求也會更加嚴格而已。」某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人士稱。

  「未來,銀行的客戶若要做遠期購匯,一個是通過期權,一個是即期加掉期,預計期權市場將迎來較大發展。」一位商業銀行市場金融部人士表示。

  8月份匯市交易活躍

  此外,外管局數據顯示,7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655億元(等值434億美元),在連續兩個月順差後再現逆差。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743億元,創四個月最大,上月為順差547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912億元,上月為逆差418億元。

  外管局網站的數據並顯示,7月銀行遠期凈售匯975億元,凈售匯額較6月的516億元繼續擴大。截至7月末,遠期累計未到期凈售匯2902億元,較上月的2124億元繼續放大。

  同時,由於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導致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進一步減少。香港金融管理局8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為9941.09億元,環比微升0.12%,創下四個月以來最慢增速。

  近期離岸市場避險情緒激增

  8月11日以來,香港作為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交易所(下稱「港交所」)上市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成交活躍度大幅提升,8月12日成交達到8016張合約,創單日成交量的最高紀錄。

  根據港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貨幣期貨成交量達42412張,環比激增178.9%,當月成交名義價值高達42.41億美元。該合約8月的日均成交量達到2020張,相比之下,今年年初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1-3月的日均成交量一度增加至約1000張左右,但隨後則持續減少,6月的日均成交量甚至跌至416張。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表示:「目前一些大銀行並未使用這個合約進行對沖,一些企業卻在考慮使用,這個產品未來無疑將成為港交所最重要的產品之一。隨著人民幣成為雙向波動的貨幣,市場的風險管理需求會增加,港交所會繼續推動投資收入產品及匯率產品的發展,並會密切監察市場反應推出相應的產品。」

  事實上,港交所早在2012年9月推出人民幣期貨,旨在為離岸投資者提供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的工具,為全球首隻可交收的美元兌人民幣貨幣期貨產品。

  然而,一直以來,由於人民幣長期保持單邊升值走勢,人民幣期貨交易並不活躍,上一次出現大幅增長是在去年,受人民幣匯率波動擴大以及雙向波動的影響,人民幣貨幣期貨在12月9日達4608張合約,名義金額人民幣28億元,創下8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此外,台灣期貨交易所8月18日宣布,上市未滿一個月的人民幣匯率期貨單日交易量於18日增至2.11萬宗,創上市以來新高,一躍成為全球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台灣人民幣匯率期貨成交急速放量,主要由於當地交易價差相對較銀行間人民幣遠期外匯等其他市場的人民幣匯率期貨小、資金效率性高,顯示因兩岸經濟及金融互動往來密切,衍生出高度人民幣理財及避險需求。

(責任編輯:DF146)


推薦閱讀:

商品期權時代來了,個股期權還會遠嗎?
「場外期權」行業面臨洗牌,真正的機會已經到來!
期權計劃應該注意的關鍵點
期權頭條丨如何利用波動率錐尋找期權交易機會
期權交易的4種基本類型

TAG:市場 | 外匯 | 期權 | 發展 | 套利 | 外匯期權 | 手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