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干支圖

支幹數者.凡有二種.一通數.二別數.今先辯通數.後論別數.通數者.十干.十二支也.干有十者.應天地之大數也.易繫辭言.天數五.地數五.天地之數.不過於十.故以干極於十.十主日.十日為一旬也.支十二者.禮稽命徵言.布政十二.尊卑有序.援神契言.叄叄參行.四四相扶.天有四時之氣.以叄月成一時.故言叄叄參行.四四相扶.天地人謂之叄才.是為叄者.物生之常數.因而各生叄.本叄而末九.所以十二.元命苞言.數成於叄.故合於叄.叄月.陽極於九.故一時九十日也.支象於月.十二月為一歲也.此辨通數.別數者.支數.則子數九.丑八.寅七.卯六.辰五.巳四.午九.未八.申七.酉六.戌五.亥四.太玄經雲.子午九者.陽起於子.訖於午.陰起於午.訖於子.故子午對衝.而陰陽二氣之所起也.寅為陽始(乾者,干也,天干以甲為始,應寅,甲與申相比,其中間未通透).申為陰始(坤,乃土+申,與陰始義暗合).從所起而左數.至所始而定數.故自子數至申.數九.自午數至寅.亦九.所以子午九也.丑未為對衝.自丑數至申.數八.自未數至寅.亦八.所以丑未八也.寅申為對衝.自寅數至申.數七.自申數至寅.亦七.所以寅申七也.卯酉為對衝.自卯數至申.數六.自酉數至寅.亦六.所以卯酉六也.辰戌為對衝.自辰數至申.數五.自戌數至寅.亦五.所以辰戌五也.巳亥為對衝.自巳數至申.數四.自亥數至寅.亦四.所以巳亥四也.又雲.陽數極於九.子午為天地之經.故取陽之極數.自丑未巳下.各減一.從八至四.理自可知.干數者.甲九.乙八.丙七.丁六.戊五.己九.庚八.辛七.壬六.癸五.太玄經雲.甲己九者.甲起甲子.從子故九.己為甲配.故與甲俱九.乙起乙丑.從丑故八.乙配於庚.與庚俱八.丙起丙寅.從寅故七.辛配於丙.與丙俱七.丁起丁卯.從卯故六.丁配於壬.與壬俱六.戊起戊辰.從辰故五.癸配於戊.與戊俱五.支有十二.以對衝同數.故自九至四.干唯有十.以配合同數.故自九至五.又雲.支從地.故數畢於陰.以四偶也.干從天.故數畢於陽.以五奇也.五則止於五氣.四則極於四時.上不過九者.陽之極數也.五行及支幹之數.相則倍之.王則十而倍之.休則如本.因死半之.以此四而孳.數乃無極.此並從氣增減.氣盛則多.氣衰則少也.

注意:1. 古說,天開於子、地辟與丑、人生於寅.後世曆法和八字應用也都以正月建寅為主,一日之內,人類的活動從平旦寅時開始,絕沒沒有從半夜子時開始作息的,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包括十天干都是從甲木開始,這與此處"寅為陽始"的說法暗合.因此,實際上正月建寅可以保證天乾和地支取數一致,使得體系內在邏輯保持統一性.而在中醫子午流注理論中,子時膽經最盛不知隱含什麼奧秘,但在寅時是肺經最旺,與小孩出生時號啕大哭,後天肺金之氣首先發動以及握固大腸經和肺經都暗示了寅時的特殊性.十天干以甲為始,地支以子為始,奇門遁甲中隱含數理規律完全可以用到其他天幹上,但為什麼單以遁甲為論,這是因為古代術數體系描述的是物理規律,不純粹是數學規律,甲所表示的是以人體或人類自身為參照物,故只研究遁甲.實際上干支別數乃干從支數,實際上是立位於地支為主導的數,地支為陰,乃從陰體,故天地間事物演化積滿49變則進入新一輪循環,則以49變為滿數,減去從天干地支所積之變,以變之餘數定納音之數,實為干支形盤的伴隨數,其類似現今量子力學所曾經研究之導航波(最早由德布羅意提出,後丟棄,乃非向量波),時時伴隨而存,因此其必須要順生一位作為未來信息的作用以為援引,以成先機,所以納音站位於靈,而萬事萬物莫不循機而動,其機乃陰陽相互作用的通道,納音五行必然對應零中全五行。

此外,從一年來看,正月建寅為一年之首;從時辰來看,寅時天光始明;從幾粒種子來看,種子初入土中為先天之元到丑種象始裂,寅萌芽出於土,也就是從寅開始生長;從人象來看,子丑胎無之期,寅為胎兒離母之時,凡嬰兒出生後第一聲哭,是肺的功能,因哭使肺接觸後天的空氣,開始呼吸,人有了後天的呼吸,氣血才能循經脈運行。所以十二經納地支,寅時配肺經為十二經氣血流注的始源。

但時辰並沒有如月建一樣,從寅開始,同樣每月的開始初一也不對應「寅」的含義而更對應「子」,也就是說只有年中用月是以寅為發端,這未必是古人的疏忽。以寅為始,若以十進位和十二進位的兼容看也有合理性,如十一月從十進位來說對應一月,以十一月為一和以正月為一在十進位看來是一致的。如下文就是這種關係的一種運用:

五星出沒的規律構成河圖圖式:水星於每天一時(子時)和六時(巳時)見於北方(如果時辰的一放在寅時,就不能保證這個關係?)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會水星於北方(如果月的一放在類似寅的地方,就不能保證這個關係?)每年十一月、六月夕見於北方。故曰一六合水,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火星每天二時(丑時)和七時(午時)見於南方;每月逢二、七,日月會火星於南方;每年二月、七月夕見於南方。故曰二七合火,或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星每天三時(寅時)和八時(未時)見於東方;每月逢三、八,日月會木星東方;每年三月、八月夕見於東方。故曰三八合木,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金星每天四時(卯時)和九時(申時)見於西方,每月逢四、九,日月會金星於西方;每年四、九月夕見於西方。故曰四九合金,或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土星每天五時(辰時)和十時(酉時)見於中央;每月逢五、十,日月會土星於天中;每年五、十月夕見於天中。故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2.斗柄回寅: 在中國古代曆法方面,曾有所謂「三正」、或「三建」之說。在夏、殷、周三代,每年把哪個月定為「正月」是不一樣的,周代是11月(稱「建子」),殷代是12月(稱「建丑」),夏代才是一月(稱「建寅」)。 「建」,是「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哪裡的意思。用現在的語言形象地加以解釋就是:如果把我們所見的北斗星周圍的宇宙空間比作一個大錶盤,把它的小時的刻度1、2、3……分別比作「子」、「丑」、「寅」、「卯」……12個時辰和「北」、「北東」、「東北」、「東」……12個方位;把「勺」狀的北斗七星(俗話說「北斗七星一把勺」)當作「時針」、,以「鬥頭」(即前四顆星)為中心從東北方(「寅」的方位)順時針旋轉,則會依次出現「建卯」「建辰」「建巳」……「建亥」等天象,按照天體運行的固有規律,斗柄每轉動一辰(或一方位),表示時間已過去一個月(或可從中辨別出它正在指向東北方);「時針」移動滿一周表示時間剛好過了一年.最終又回到「建寅」,於是,「斗柄回寅」。「建寅」是夏代所用的曆法,所以叫「夏曆」,中經「建丑」(殷代)、「建子」(周代)的變化,至東漢又恢復了夏制,沿用至今。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曆法,實際上是陽曆和夏曆合用,曆書上常稱夏曆為「農曆」,其實是不確切的.

洛書數字本就是太一下九宮而來,以四十五數演星斗之象。九宮八風圖配合八風,八卦,中央一宮,即洛書的中宮,乃周圍八宮的核心。古人觀測天象,認為北極星(太乙)之位恆居北方,可以作為中心以定位的標準。九宮是據北鬥鬥柄所指,從天體中找出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為標誌,便於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發現九星的方位及數目,即洛書的方位和數目。

古人發現,北鬥鬥柄圍繞北極星轉一圈,大地的季節依次移行,從冬至日開始,斗柄指向正北方葉蟄宮,主冬至、小寒、大寒三個節氣四十六天;期滿後下一天交立春,斗柄指向移居東北方的天留宮,主立春、雨水、驚蟄三個節氣四十六天;期滿後下一天交春分,斗柄指向移居正東方的倉門宮,主春分、清明、穀雨三個節氣四十六天;期滿後下一天交立夏,斗柄指向移居東南方陰洛宮,主立夏、小滿、芒種三個節氣四十五天;期滿後下一天交夏至,斗柄指向移居正南方上天宮,主夏至、小暑、大暑三個節氣四十六天;期滿後下一天交立秋,斗柄指向移居西南方玄委宮,主立秋、處暑、白露三個節氣四十六天;期滿後下一天交秋分,斗柄指向移居正西方的倉果宮,主秋分、寒露、霜降三個節氣四十六天;期滿後下一天交立冬,斗柄指向移居西北方新洛宮,主立冬、小雪、大雪三個節氣四十五天;期滿後回到葉蟄宮,就到了來年的冬至。古人把每個月中太陽和月亮相會的一次稱為一節,如果這個月中太陽和月亮及北斗均相會的一次稱為一氣,如果這個月中北斗不來和太陽、月亮相會的日子把這個月置為閏月,由此創造了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的生產。現在北半球的地球自轉延伸線是大約指向北極星的,在當今的天文知識中北極星指的是小熊星座α星,在北半球的人仰望天空時,感覺這顆星是永遠不動的,故而首先在天體上,以這顆星做為定點來約定其它星球的運行方位。但小熊星座α星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北極星,由於地球自轉軸存在周期性的緩慢擺動,因此,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位置也在發生變化。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運動,在4800年前,北極星不是現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龍座α星,而那時,正是伏羲的年代,也是學易人常說的先天方位的時代。在《周易》後天方位形成的年代,雖然小熊星座α星尚不象現在一樣更接近於地球自轉軸的延伸線,但在無現代科技的年代,還是以這顆星做為北極星,因為附近沒有更亮的星來做定點坐標。現在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離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約1度。到公元2100年前後,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間的角距最小,僅有約28角分。以後,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將逐漸遠離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後,仙王座γ星將成為北極星。這樣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會有先天方位和後天方位一說了。到公元4000年,我們的方位又得改,只不過我想在世的各位等不到那天,所以我們現在學易,後天方位就夠我們用來預測所有的事了。

正月建寅是天干地支體系與斗建體系相溝連的關鍵,同時與後天卦的起源吻合,也是60花甲與九宮規律相聯繫的關鍵,便於建立涵蓋更廣更為深遠和完備的術數學體系.此外,60花甲對應的是天干地支盤同速同向流轉,則其初始狀態要對齊,故都以木位為數之始,對於天干以甲為始,對於地支以寅為始。建寅主要是年中用月,因此,不論斗建體系、後天卦、十二消息卦以及60花甲都是在年月層次上的(雖然可以用在更細微層次,但沒有形成主流,如古人關於子午流注開穴法的研究),日月五星的年月周期變化要求如此才更合理些,在內經相關應用上也多局限於此。但月中用日、日中用時不論傷寒論或者內經除了子午流注外多採用子為一始的假設(子午流注以寅為始是承襲自子午流注開穴法,經過實踐證明有其合理性,但月中用日估計還需要如何考慮以寅始——比如每月逢三、八才能充分發揮該法的實效,年月日時都要以寅建始保證內在邏輯的一致性)。實際上子始為先天,考慮完備的三世,與元氣有關;寅始主要為後天,與營衛氣有關。古人紀年紀月用寅始(60年為周期,大周期寅時生人,從造字看人出生即為寅象),紀日紀時用子始實際上是一陰一陽,四柱平衡,兩個用寅,兩個用子,乃立位後天大規律用先天,所謂人法地。花甲以海中金為始,以大海水為終,相關於肺腎,都與太玄數關係密切。

五星運化有明顯的180年周期,根據駐波倍數剖分以及行星共振原理進行延展完全有可能形成類似的周期變化,如指掌太極鍛煉與60花甲以及駐波的本質關係,其中主運在一年中按時間均分明確體現了駐波原理,而60年周期則是行星共振的延拓。實際上天干、地支都是以「我」--地球為參照確立的觀察性規律,直接體現於根據日月五星和斗運相對於地球運動所設立的曆法,其它方面的應用則是根據駐波和共振原理所進行的自然拓展.

3.納音方法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里的一部分,代表作之一是宋初道家陳希夷的《紫微斗數》。如今社會流行說法認為,六十甲子是干支順行分別出現結合而成。而在紫微斗數納音方法系統里,天乾和地支是互逆而行的,反映的是天球和地球的互逆運動,即赤道和黃道互相逆行。

案例:「嫦娥」:性別:女;出生:農曆甲子年、元月初七、未時。求解嫦娥的命譜

「安命宮」和「安身宮」的位置。陳希夷的口訣是:

夏曆寅宮正月春,順行生月問行程。

逆行生時是命宮,順到生時安身宮。

所謂「夏曆寅宮正月春」,說的是納音法採用正月「建寅」(正月從「寅」宮開始)。

嫦娥生於「未」時,其「命宮」在十二宮的「未宮」、「安身」則在「酉宮」。

天文曆法意義:根據給定的時間,確定此時此刻在周期軌道上的位點。「命宮」逆行反映的是所謂「以天球看地球」;「安身」順行反映的是所謂「以地球看天球」。這就是六十甲子互逆運動的實例。若按照市場流行解釋所說的甲子同向運行,那麼,在星空曆法核算的開始步驟就會全搞錯,當然,以後的步驟和最後結果就可能是大錯特錯。

評註:該文確定身宮和命宮方式與地支別數的方式一致,這應該不是偶然的,太玄數也正起源於干支別數,結合大衍之數可以用來推算六十甲子納音口訣.

對60甲子從10天干、12星次兩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然後再從整體研究,你會豁然開朗。

60甲子的重要作用有兩個,一是計量一歲中月亮晦朔弦望的總次數;二是用於記時和描述地球沿黃道12宮運行和自轉時,自身所發生晦朔弦望的狀態。

  不用於記時和用於記時的60甲子,二者的本質區別是:前者60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標誌地球在回歸過程中,月亮發生晦朔弦望的運行狀態;後者60甲子中的天干則主要標誌地球在回歸過程中所發生的晦朔弦望運行狀態。兩者的天干表示不同的星體,是對持的。

  ——60甲子不用於記時,只計量一歲中月亮所發生晦朔弦望的總次數。現在,我們對月亮圍繞地球在赤道12辰(赤道坐標系)、地球圍繞太陽在黃道12宮(黃道坐標系)運行狀態逐一進行剖析:

  正月:地球運行到黃道的亥宮,標誌月地運行狀態與位置的干支是:乙亥、丁亥、己亥、辛亥和癸亥。乙亥表示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中間,形成日月合朔,為正月初一日;丁亥表示月亮中級上弦;己亥表示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為正月十五日,為望;辛亥表示月亮初級下弦;癸亥表示日月合朔。

  二月:地球運行到黃道戌宮。庚戌表示月亮處於初級上弦;甲戌表示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丙戌表示月亮處於中級下弦;戊戌表示日月合朔;壬戌表示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中間,處於望的狀態。

  三月:地球運行到黃道酉宮。辛酉表示月亮處於初級下弦;乙酉表示日月合朔;丁酉表示月亮中級上弦;己酉表示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癸酉表示日月合朔。

  四月:地球運行到黃道申宮。庚申表示月亮初級上弦;甲申表示日月對望;丙申表示月亮中級下弦;戊申表示日月合朔;壬申表示日月對望。

  五月:地球運行到黃道未宮。辛未表示月亮初級下弦;乙未表示日月合朔;丁未表示月亮中級上弦;己未表示日月對望;癸未表示日月合朔。

  六月:地球運行到黃道午宮。庚午表示月亮初級上弦;甲午表示日月對望,即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丙午表示月亮中級下弦;戊午表示日月合朔,即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中間;壬午表示日月對望。

  七月:地球運行到黃道巳宮。辛巳表示月亮初級下弦;乙巳表示日月合朔;丁巳表示月亮中級上弦;己巳表示日月對望;癸巳表示日月合朔。

  八月:地球運行到黃道辰宮。庚辰表示月亮初級上弦;甲辰表示日月對望,即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丙辰表示月亮中級下弦;戊辰表示日月合朔;壬辰表示日月對望。

  九月:地球運行到黃道卯宮。辛卯表示月亮初級下弦;乙卯表示日月合朔;丁卯表示月亮中級上弦;己卯表示日月對望,即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癸卯表示日月合朔,即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中間。

十月:地球運行到黃道寅宮。庚寅表示月亮初級上弦;甲寅表示日月對望;丙寅表示月亮中級下弦;戊寅表示日月合朔;壬寅表示日月對望,即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

  十一月:地球運行到黃道丑宮。辛丑表示月亮初級下弦;乙丑表示日月合朔;丁丑表示月亮中級上弦;己丑表示日月對望;癸丑表示日月合朔。

  十二月:地球運行到黃道子宮。庚子表示月亮初級上弦;甲子表示日月對望,即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中間;丙子表示月亮中級下弦;戊子表示日月合朔;壬子表示日月對望。

通過剖析發現,60甲子用來表示月亮晦朔弦望周期並不全是前後首尾聯結的,而是相互嵌套連環出現的,這一點學易者必須明白。

為什麼甲子只有60呢?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地球在黃道各宮運行的同時,月亮圍繞地球運行都重複著五個同樣的過程,即月亮初級上弦、中級上弦、日月對望;月亮初級下弦、中級下弦。一歲中共重複12X5=60次,所以甲子的周期為60。

 ——60甲子用於記時,則表示地球在回歸過程中自身所發生晦朔弦望的運行狀態。從制歷的曆元選定條件可知,甲子為天統之始,表示歲中冬至夜半子時正,地球運行到黃道丑宮,月亮運行到地球赤道的子辰,且正好處於太陽與地球中間,此為天統之始,也即曆元。就是說,甲子標誌的是月亮處於太陽與地球中間,地球則處於望的運行狀態。此時為歲、月的計算起點


推薦閱讀:

黃寅干支理氣
干支合化及條件
干支生合妙,玄奧變化奇!
【科普】五行與干支
推干支---《小春秋》

TAG:干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