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向賢彪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人、啟迪人、培養人。他曾用「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強調領導幹部在道德建設中的榜樣作用;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指明領導幹部講政德重修養的極端重要性;用「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闡述道德原則中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的辯證關係;用「堤潰蟻孔,氣泄針芒」,告誡領導幹部要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深刻闡述,更是高屋建瓴、寓意深刻,為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如何立政德指明了方向和實現途徑。

講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世界上的事情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大道理管著小道理。明大德就是要講大道理,講方向,講根本。古人把「忠」視為人生的大德,認為「天下大德,莫大於忠」「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忠誠是人們心中的美德,有忠才有德,忠立德亦興。歷代志士仁人、英雄豪傑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但都以自己的行為作出了這樣的詮釋:忠就是擔當,在國家和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視死如歸;忠就是剛正,在是非曲直面前旗幟鮮明、剛正不阿;忠就是堅守,在各種誘惑面前心有定力、不為所動。在我們共產黨人的詞典里,忠誠是內心的信仰,忠誠是精神的高地,忠誠是力量的源泉。明大德,就是要修好對黨忠誠的大德,自覺築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就是要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做到對黨忠誠,聽黨話,跟黨走。

講政德、立政德,就要守公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歷史上那些興利除弊,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總為人們所懷念和敬仰。例如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蘇東坡、白居易在杭州修「蘇堤」「白堤」,林則徐流放新疆修「林公渠」等不朽政績,至今受益於後人並為人們廣為傳頌,留下永遠的口碑和豐碑。「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每個人都以獨立的個體存在,同時又融入時代的洪流之中。因此,守公德就成為人們維繫相互關係的紐帶以及安身立命的根基。公德就是公眾之德、公權之德和工作之德。在我們共產黨人看來,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我們共產黨人不僅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像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像谷文昌「不帶私心幹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像楊善洲「手中權力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等等,都是時代先鋒,人之楷模。面對國內外形勢的嚴峻考驗,面對繁重而艱巨的任務,「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拷問一刻也不能忘。只有時刻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賡續共產黨人的政治基因,才能不移公僕之心,不改黨員本色,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百姓的幸福指數。

講政德、立政德,就要嚴私德。私德不是小事,它關乎個人形象和事業成敗;私德不是私事,它影響他人行為和社會風氣。慎獨慎微是古人修私德、嚴私德的寶貴經驗。東漢時,東萊太守楊震雖有恩於王密,卻堅辭王密送來的十斤黃金。王密勸他:「暮夜無人知。」楊震說:「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言無人知!」「暮夜卻金」的佳話成為慎獨之典範。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因從天竺山取了兩片石頭而感到十分羞愧。卸任後仍心有介懷,專門賦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道出了「勿以惡小而為之」「君子慎其微」的感嘆。汲取古人嚴私德的經驗,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有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始終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尤其要多積尺寸之功,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始終保持人民公僕本色。「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一些腐敗分子就是因為在私德上放縱自我,被人抓住了把柄,擊中了軟肋,牽住了鼻子,在糖衣炮彈面前吃了敗仗,教訓不謂不深刻。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只有堅持像敬愛的周總理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才能夯實道德根基,築起高聳的道德大廈。要認真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好黨章和黨內法規,立起講政德、立政德的高標準;要常懷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自覺意識,向先進模範人物看齊,經常為自己「剪枝打杈」,始終保持政治的清醒和思想道德的純潔;要勇於投身於社會變革之中,勇於在實際工作、艱苦環境中鍛造摔打、強身健體,不斷豐富自我、提高自我。只有這樣,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心存定力,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成為新時代講政德的標杆。(向賢彪)

鏈接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出自孔子《論語·顏淵》。孔子認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帶頭端正,誰還敢不端正呢?

「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出自王安石《洪範傳》。關於治國理政之道,王安石主張要先修心治身,充實德行,而後才能理政治國平天下。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出自《尚書·商書·伊訓》。這段話當是史官記錄的伊尹的言論。伊尹教導太甲對別人不能求全責備,對自己要嚴格約束。

「堤潰蟻孔,氣泄針芒」出自《後漢書》。意思是,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針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氣泄掉,比喻忽視小事會釀成大禍。


推薦閱讀:

國人的公德和私德
「聊天露骨」的校長為何算受害者?
《公德與私德》文摘
對於在圖書館裡、課堂上一直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有效且優雅應對?

TAG: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