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詩詞評註
對於李清照的生平只有《宋史·李格非傳》:「女清照,詩文尤有稱於時,嫁趙挺之之子明誠,自號易安居士」極為簡略的記載。根據對其他有關載籍的研究分析可知:她襁褓喪母后,在原籍生活到約十五六歲時,來到了汴京(今河南開封)父親身邊。十八歲與二十一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為夫妻,一度生活很美滿。不久其父被誣為「奸黨」,她受到株連,不得居京而回歸原籍。在她重返汴京不久,趙挺之被罷相病卒。李清照隨趙家屏居青州(今屬山東)十年。在這裡夫婦猜書鬥茶,花前月下,相從賦詩。兩人共治金石之學,她又獨撰《詞論》之文,伉儷之諧古今罕見。此後趙明誠連任萊、淄(今均屬山東)知州。1126年冬「靖康之變」,翌年春趙明誠赴江寧(今屬南京)奔母喪,不久北宋滅亡。是年8月趙明誠出任江寧知府,年底青州兵變,趙家十餘間房屋所貯書畫文物被焚,李清照由青州逃往江寧。起初她尚有雪天頂笠披蓑,循城遠覽尋詩之雅興。一年後趙明誠因所謂「縋城宵遁」,即臨亂逃脫被罷官,夫妻離開江寧,輾轉於今之蘇、皖、贛等地,曾在池陽(今安徽貴
池)安家。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夏,趙明誠奉旨知湖州(今屬浙江),由於冒暑騎馬賓士赴行在建康(今南京)領旨,途中染疾,於同年8月病卒。金兵加緊進逼,時局十分危急。在李清照走投無路時被人秘密彈劾,傳言趙明誠曾以玉壺投獻金人,賄賂通敵,即所謂「玉壺頒金」之誣。這使得李清照非常驚惶,就想把家中的銅器進獻朝廷以資湔雪。於是她就沿著宋高宗逃跑的路線,在兩浙追趕。幾次撲空後,曾寓居越州(今浙江紹興)。在這裡被穴壁盜去文物五竹箱。宋紹興二年(1132年)定居杭州,又在重病中被張汝舟騙婚。由於此人靠謊報舉數取得官職,李清照告發了他,並與之離異(關於李清照再嫁之事,在宋代有多種確鑿記載,到明代出現了為之辨誣之說,認為她絕無再嫁之事,對此至今仍有不同看法)。再嫁風波稍有平息,李清照就著手整理趙明誠的未竟之著《金石錄》,並為之作序,是為《〈金石錄〉後序》。緊接著金、齊合兵犯杭州,她逃往金華(今屬浙江)避難。約半年後,又發生了詔令其繳進《哲宗皇帝實錄》之事。不久她便返回杭州,直至去世。根據李清照的上述簡歷,本書將其生平和詞作的時空歸屬,將沿用已久的「前、後二期」說,改為「早、中、晚三期」說。具體劃分為:
從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亦即從李清照出生之年,至十五六歲自原籍詣汴京待字。結婚僅一年多,因受黨爭株連,李清照一度被迫回歸原籍。返回汴京不久,到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開始屏居青州之年止,共二十四年,是為前期,亦可稱為「齊、汴青春期」。中期,亦可稱為「青、萊、淄、寧時期」,即從宋大觀二年(1108年)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丈夫去世前),李清照二十五歲至四十六歲,共二十一年。從宋建炎四年(1130年)到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四十六七歲(丈夫去世),到七十三歲前後的謝世之年,共二十五六年,是為晚境。這期間李清照曾流寓江浙,居於紹興、杭州、金華。這一「三期說」,雖然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它彌補了「二
期說」的諸多不足,是本書解讀《漱玉詞》的基礎,也是體現和貫穿本書新貌的重要方面。唐圭璋先生所編《全宋詞》載錄李清照詞47首。本書所收也是47首,其中45首與唐本相同,只有四首不同。四首中的《新荷葉》一首是在唐編出版和重印後,由孔凡禮先生補輯的,自然不見於1965年出版的《全宋詞》;而1959年出版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第五編第四章所收李清照《點絳唇》(蹴罷鞦韆)一首,唐先生認為不是李清照所作。本書則視此二詞均為李作加以收錄。而對《全宋詞》所收的《怨王孫》(帝里春曉)和《浣溪沙》(綉面芙蓉)二首,筆者則認為並非李清照所作,未予收載。本書對所收47首詞,不僅進行了前人和他人未曾有過的編年、一一按自已所釐定的寫作順序排列,並依其題材和題旨分為以下四大類:一、豪邁倜儻的風景詞。這又可分為秋景詞如《雙調憶王孫》(湖上風來)(此首調名原被誤作《怨王孫》)和《如夢令》(嘗記溪亭日暮)。此類詞現存雖只有這麼兩首,但卻為作者贏得了:「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非秦、柳也」(沈曾植《菌閣瑣談》)和「獨樹一幟」(陳廷掉《白雨齋詞話》卷六)的稱譽,其所顯示的豪邁風格為「雌了男兒」的北宋主流詞壇吹進了一股清風,令人耳目一新。
...........推薦閱讀:
※宋朝嚴禁賭博,但是有人不管那套,一個叫寇準一個叫李清照
※李清照一首《浣溪沙》中,首句淡盪春光寒食天,為何是春光融合,春風和煦呢?
※為什麼宋朝可以出現李清照這樣偉大的女詞人?
※收藏時間 ? 你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最愛是什麼嗎?
※大家覺得李清照最妙的詩詞是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