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問題(原創)

館友「東泰山人」:

         您好!您的館藏文章「談談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問題(原創)」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於2014年8月11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精彩原創」下的精華區。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您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

                                         ────360doc個人圖書館

 

談談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問題(原創)

東泰山人

(2000年4月)

一、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

1、人總是要有一定的精神的

理想信念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內在需求和特有的現象。我們都知道,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能夠思維,有精神生活的追求。人需要對人生價值的判斷和追求,需要有人生的目標。也就是說,理想信念是人安身立命和精神寄託之本。一個人確立正確的、科學的信仰、理想、信念,就有了精神支柱,對事業、對生活就會有明確的目標和奮鬥的動力。反之,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沒有理想信念,就沒有了主心骨,就會缺乏對事業和生活執著追求和奮鬥進取的精神力量,也就談不上煥發自己的潛能、充分實現人生價值、人生理想。可能有人會說,現在生活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講求的是實惠,還講什麼理想信念?有些人沒有什麼理想信念,不也活得很好嗎?對那些說不需要理想信念的人,我們可以問問他:你這一生為啥活著?為什麼要來這個世上走一趟?那麼他可能會有多種答案:為了吃喝玩樂,人生在世,要對得起自己,要瀟洒走一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生的目的就是為金錢,有了錢,就有了幸福,就有了一切;等等。其實他說的這幾句話,已經是一種人生哲學、一種人生價值取向。只不過他所信奉的人生哲學、理想信念是及時行樂,是金錢第一,是要把自己的利益、享受擺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已。所以,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沒有理想信念、沒有精神支柱,區別只在於他所形成確立的這種理想信念、精神支柱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進步的、還是落後的,是科學的、還是荒謬的,是能夠引人積極向上、奮鬥進取的,還是引人走向墮落、走向犯罪的而已。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重視立志(即理想信念)。如:「立身天地間,第一是做人」,做人又首推「立志」。北宋的一個大學者、思想家王陽明說:「夫志,氣之帥也,水之源也,木之根也,人之命也」。立志,要立什麼樣的志呢?諸葛亮說:「大丈夫,志當存高遠。」什麼樣的志才是高遠呢?中華民族歷來強調心懷天下,憂國憂民、救國救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等等。可見,人是要有一定的精神的,這一定的精神就是指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

2、一個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定的精神的

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都要形成、確立起共同的政治信仰、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它才能把廣大黨員團結起來,凝聚起來,為實現黨的綱領而奮鬥。否則,就沒有戰鬥力,甚至黨將不黨。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包括理想信念在內,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否則,這個民族就會成為一盆散沙,就不可能把整個民族的智慧力量凝聚起來,去實現民族的振興,就會萎縮,甚至走向衰落。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定精神的,統治階級通過弘揚其階級的意志和精神,達到統治的目的。社會主義國家是這樣,資本主義國家也是這樣。當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就是以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納粹)精神來煽動德國人民。今天,美國也用電影「第一滴血」的「蘭博」形象來向美國人民乃至全世界兜售其美國精神。同樣,一個企業也是要有一定精神的。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根據本企業的特點提出其企業精神,作為團結企業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凝聚力,這個企業肯定是沒有希望的。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十分寶貴的民族精神,包括天下為公、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精神;窮則思變,變法圖強的創新精神;勤勞節儉、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崇德重義、修身為本的重德精神;等等。我們在當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要繼承和弘揚這些民族精神,使社會成員都樹立起催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理想信念。共產黨人尤其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共產黨人為什麼要堅定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因為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把它作為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的特色,也是共產黨的優勢所在和克敵致勝的法寶。我們想一想,共產黨、共產黨,離開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還能叫共產黨嗎?我們這個黨,就是以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來命名的。我們入黨向黨旗宣誓之時,就是向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宣誓之日。我們黨創立之初,只有幾十個黨員,在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面對白色恐怖,面對統治階級強大的國家機器的鎮壓,能夠不斷發展壯大,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為執政黨,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用這一崇高的理想去吸引、團結中華民族的一批精英、優秀分子和熱血青年,為實現黨的綱領,為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而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能夠領導人民從困境中奮起,開闢新的道路,創造新的業績,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在新時期,我們黨總結本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又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理論,決心要走出一條建設社會主義的新道路。這樣一個信念又把全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領導人民創造了新的輝煌。

因此,在新時期,我們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用這一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把她確立為全民族的精神支柱。

3、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

我認為可以從下三個方面去探討,去理解和把握:

第一、這是由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性所決定的。鄧小平理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理論,她在社會主義的思想學說史上是一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和豐富。

我們回顧社會主義思想學說的發展歷史就很清楚。1516年,英國人莫爾撰寫的《烏托邦》一書面世,標誌著社會主義學說的誕生。至今已經有480多年了。這480多年中,社會主義思想學說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飛躍。第一次飛躍是由空想變為科學,它的主要代表者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用它去研究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從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提出資本主義最終要被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所取代,同時指出了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歷史條件、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

社會主義學說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是找到了帝國主義時代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道路,它的主要代表者是列寧和毛澤東等人。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時代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毛澤東創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回答了這一重大歷史課題,使社會主義思想學說從原來是一種理論、一種社會理想,變為千百萬人的現實運動、變為現實的社會制度。從而使社會主義學說實現了第二次飛躍。

20世紀上半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國家無一例外,都不是馬克思恩格斯當年設想的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國家,恰恰相反,都是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革命以前的俄國、東歐八國、中國等都是這種情況)。這些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面臨著世界資本主義汪洋大海的包圍,面臨著比自己在科技、經濟、文化方面更為進步、更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壓力,如何求得生存和發展?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當年沒有遇到、當然也就沒有解決的一個重大歷史課題。為了解決這個重大的歷史課題,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都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思想,為後人的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們也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從總體上來說,三位領導人都沒有能夠很好地回答經濟文化基礎相對落後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這一新的重大歷史課題。

因此,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是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的歷史性難題。

在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相結合,根據國情特點和時代特徵,形成了一整套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比較全面系統地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問題。因此,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學說正在實現第三次歷史性飛躍。

有些人對此有不同看法,我記得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提出要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1993年《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黨中央作出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決定後,我受新華社香港分社邀請到香港講學,講課時有人提出,《鄧小平文選》都是一些講話、會議報告等,並沒有大部頭的理論專著,到底算不算理論?你們共產黨別人不說,馬克思有《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唯物史觀》等一大批理論專著,恩格斯有《自然辯證法》等理論著作,列寧有《帝國主義論》、《哲學筆記》等一批著作,毛澤東也有《新民主主義論》、《矛盾論》、《實踐論》等一批專著。有趣的是,此人發言剛落,會場上立即有人反駁。他說,以有沒有大部頭的專著來作為是否理論的衡量標準是十分錯誤的。他說,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是一派學說、一門理論,恐怕沒有人反對吧,古今中外都承認儒家是一大學派、一種理論學說。但這一派學說的開山鼻祖、創始人孔子並沒有什麼大部頭的理論專著。孔子的《論語》共二十篇,其中最長的文章一、二千字,短的只有五、六百字,都是一些言論。而且這部《論語》還不是孔子寫的。孔子說他自己是「述而不作」,就是只講不寫。《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學生記錄整理孔子的講話、談話而成。既然孔子憑一本不是他寫的《論語》奠基和創立的儒學可以成為一門學說,一門理論,為什麼鄧小平的思想學說就不能成為理論呢?

我認為,是不是理論特別是科學理論,主要是看它能不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世界、客觀事物,能不能夠把握並揭示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規律,能不能夠回答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如果能夠,就是理論。否則,就算是著作等身也不是理論,成不了一個理論體系。

對於鄧小平理論體系,黨的十四大報告、十五大報告都有概括,我這裡不再重複。如果從鄧小平理論的內在邏輯結構來看,它主要有三個層次的理論,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第一個層次是它的核心層次,即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特徵的辯證唯物主義和以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基點的唯物史觀相統一,構成鄧小平理論的核心。整個鄧小平理論都是從這一核心生髮出去的。第二個層次就是在第一個層次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鄧小平理論的基石。馬克思主義有兩大理論基石,一個是剩餘價值理論,一個是唯物史觀。整個馬克思主義大廈是建立在這兩塊基石之上的。鄧小平理論有三塊理論基石,第一是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第二是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第三是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第三個層次,就是在第一、第二層次基礎上形成的對現實社會實踐指導性很強的應用性理論,可概括為「四大支柱」、「兩大構想」。「四大支柱」就是社會主義改革理論、社會主義對外開放理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執政黨建設理論。「兩大構想」:一個是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構想;一個是「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祖國」的構想。這三個層次有機聯繫,形成整體,構築起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

第二、鄧小平理論已經被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檢驗證明是科學的理論。中國這20多年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建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在長達20年的周期里,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到10%,而美、英、法、德、日在他們發展最快的周期里,也沒有過這樣高的速度。亞洲「四小龍」號稱後起之秀,發展最快的周期里年均增長為7%、8%,而我們是9%到10%。所以全世界經濟學家包括西方的重要傳媒,都承認中國這20年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經濟的奇蹟和神話。在這次東南亞金融風暴中,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中能夠巋然不動的只有中國,在這麼大的衝擊下,不僅人民幣堅挺,不貶值,而且經濟還在穩步增長,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資深的經濟學家、政治家都為此驚嘆。

中國這20年的發展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使絕大多數人民受益,而不是少數人得利。當然有先富、後富,有富裕程度不一樣的差別,但普遍都比過去富裕了,絕大多數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提高了。這2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鄧小平理論確實是能夠使國家走向富強、人民走向富裕、民族走向振興、社會走向文明進步的科學理論。

第三、在當代中國只有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什麼理論能夠代表歷史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這些年,國內的一些學者,主要是海外的一些學者,也包括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政治家,曾提出過東方國家搞現代化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認為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東方國家不需要照搬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念,在東方文化傳統背景下同樣可以走現代化的道路。我認為這種思想主張是對的。但以什麼樣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那就見仁見智,觀點多多,有的提出以儒家的思想文化;有的提出以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有的提出要「全盤西化」,等等。其實,如果儒家的思想文化行,孫中山也就不會提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行,孫中山後來也就不會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主張。至於「全盤西化」的主張更加含糊不清,他們主張引進西方的政治思想學說和制度模式,全盤接受歐美的價值觀念,仿效歐美三權鼎立、多黨輪流執政的政治體制,搞私有化,等等。其實,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模式是多種多樣的。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趨勢和共同主題,具有普遍的規律和基本的特徵、目標、要求等。如: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科學化、普及國民教育、民主政治與完備的法制,等等。凡是走上現代化道路的國家都必須遵循。然而,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和普遍要求,並沒有否定現代化具體發展道路、模式的多樣化。各國的基本國情、地理環境、歷史傳統以及現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基礎和客觀條件不同,因而可以在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特徵、要求的基礎上,從本國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模式和道路。其實,即使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現代化的道路、制度、政體、模式並不一樣,並非如西方一些政客和學者所鼓吹的那樣,現代化只有一種模式,一條道路,現代化等於西方化。中國國情和現代化起步的基礎條件等,決定了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不能照搬歐美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

首先,中國是人口大國,生產力落後而且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如果盲目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搞私有制等,勢必造成地區差距加劇和社會群體的貧富懸殊,由此引發社會矛盾激化和動蕩,危及現代化的進程。

第二,中國現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尤其是全民整體文化素質還較低,缺乏民主傳統和民主意識不強等,決定了中國的民主政治有自己的特色,必須循序漸進。不顧國情特點,盲目照搬西方國家的三權鼎立、多黨政治的模式,只能造成社會的混亂,妨礙集中力量發展經濟這一當務之急。

第三,中國是人均資源貧乏國,不能走西方國家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的工業化、現代化道路。歐美國家由於缺乏對現代化目標的自覺認識和正確把握,也由於最大限度追求利潤的資本本性的驅動,其追求工業化、現代化的目標是以過度消耗資源,特別是掠奪或以不平等交易手段攫取全球的自然資源作為代價的。美國、西歐人口不足世界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卻消耗了全球已開發資源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世界各國都採取歐美髮展模式,那地球將不勝重負。因此,美國、歐洲的現代化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中國是人均資源貧乏國,尤其不能仿效這一模式。此外,西方國家在推進工業化相當長的時期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片面宣揚科學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結果伴隨社會生產力的高速增長和社會物質財富的迅速積累,人們的精神家園卻出現荒蕪的現象。相當多的社會成員精神空虛,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走向極端,導致人際關係冷漠和功利化,盲目崇拜金錢,物慾橫流、道德淪喪,出現酗酒、吸毒、犯罪等大量社會問題。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國作為現代化的後起之國,既要努力追趕世界現代化的潮流,學習吸收西方現代化先行國家的成功經驗,又不必跟在後面亦步亦趨,盲目照搬其目標模式。而應立足本國國情,走出一條使我國現代化建設後來居上、超越於西方現代化的道路。

不顧本國國情和現實條件,盲目照搬美國、西方模式的道路確實此路不通。原蘇聯在90年代的表現就是前車之鑒。90年代初原蘇聯政局劇變,放棄了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改變了馬克思主義在國家政治生活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的原則方向,請美國專家設計社會轉型的方案,盲目照搬美國的多黨政治制度和私有化的經濟制度。結果十年過去了,俄羅斯的國民生產總值還達不到原蘇聯的一半,非但發展不起來,還陷入深重的經濟、社會危機和地區武裝衝突中不能自拔。

    二、堅定理想信念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的幾個認識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深刻、巨大、積極的變化: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鄉建設和各項事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個社會正在大步走向文明進步。

然而,由於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跌入低潮,而資本主義卻相對穩定發展,由於國內改革過程中出現一些暫時的困難和問題,由於我國社會處於社會轉型期和起步發展市場經濟,黨內和社會上出現各種消極、醜惡、腐敗現象,社會上一些人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等問題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困惑。這是當前思想領域突出存在的嚴峻問題。要解決人們這些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不能靠過去那種簡單的口號式說教,而要摸清當前幹部群眾在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問題上的主要思想傾向,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理想信念教育。

當前幹部群眾在「四信」問題上深層次思想認識障礙,歸納起來主要有這麼幾個。一是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百幾十年前產生於西方社會的理論,難以解決我們現實面臨的實際問題,我們還信仰它幹什麼?二是認為共產主義理想是十分遙遠的事情,跟自己的切身利益關係不大,現階段還要不要講共產主義理想?三是認為蘇聯搞了70多年的社會主義,說變就變。東歐八國也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放倒了社會主義旗幟,走向分裂和解體。在這種局勢下中國的紅旗還能打多久?四是認為我們現行路線方針政策和現實社會制度已經同馬恩列斯毛設想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相去甚遠,這樣的社會還能叫社會主義社會嗎?五是對黨內目前存在的腐敗現象和社會中種種消極醜惡現象深惡痛絕,看不到產生這些問題的錯綜複雜原因,看不到我們黨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和努力,對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能力感到懷疑。有人將以上模糊認識概括為「五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共產主義不靈論、社會主義道路不通論、改革開放就是搞資本主義論、共產黨已經腐敗論。正是由於這些思想障礙的存在,致使我們有些同志理想信仰動搖甚至拋棄了,精神支柱一旦動搖,人生的價值取向發生變化,有的在千方百計為個人準備後路,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趕快撈一把以備他日之需。貪污受賄、腐化墮落、坑蒙拐騙、假冒偽劣等行為現象就出來了。

因此,當前我們要切實有效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須針對幹部群眾中存在的這些深層次思想認識問題,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理直氣壯、有理有據、入情入理地說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1、「馬克思主義是否過時」問題

馬克思主義雖然產生於一百幾十年前的西方社會,但是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世界本質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它的基本原理、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方向並不會過時,今天仍然應當成為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信仰。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本質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本原理是科學的,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譬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發展趨勢,並深刻分析揭示了人類歷史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進程中的基礎條件––––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基本途徑––––商品經濟和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主要動力––––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和社會變革,等等。又譬如,馬克思恩格斯確認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並且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指出人類社會的理想境界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今天,面對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潮,面對科技進步日益對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和巨大推動作用,面對人口爆炸、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問題異常嚴峻,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識,我們不能不為馬克思恩格斯一百幾十年前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所作的科學預見而感到驚嘆。特別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社會主義在20世紀由美好的社會理想變成現實的社會制度,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歷史的進程和方向,推進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通過互聯網上民意測驗,評選過去一千年中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最偉大的思想家,結果馬克思高居榜首。法國等一些媒體類似的評選結果也是馬克思位居前列。馬克思之所以能在他逝世150多年之後,仍贏得人們對他的思想和人格的高度評價,是因為他創立的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具有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誠然,任何思想理論都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不可避免要打上所處時代的烙印,存在某些歷史的局限性和認識的片面性;都要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和人類實踐的推進而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也不例外。隨著時代的推進,馬克思主義著作中某些觀點和論斷,需要更新或淘汰,特別是需要把過去附加到馬克思主義名下的一些左傾錯誤思想和教條主義認識清理剝離開來。但這並不意味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不靈了。馬克思主義是嚴密而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開闢了認識真理的道路。同時,馬克思主義又是開放的理論體系,其生命力在於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和實踐進程而不斷創新發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因此,我們今天堅持馬克思主義,是要從世界觀、方法論的高度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生命力;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馬克思主義,力求全面正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和精髓靈魂,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根據時代特徵、社會歷史條件和任務的變化,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不必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具體觀點和論斷。如果用教條的、僵化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只會窒息馬克思主義,葬送馬克思主義。

2、「共產主義是否不靈」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依據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形態、即未來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科學設想。她包括這麼幾項基本內容:一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社會物質財富象泉水般充分涌流、極大豐富;二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實現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使用的社會化,由社會共同支配並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三是廢除私有制,消除階級之間的壓迫和剝削,並最終消除一切差別,消滅階級本身,人人平等自由;四是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在社會主義階段則是按勞分配)的制度,消除兩極分化,社會成員共同富裕;五是建立「自由人的聯合體」,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和人類的徹底解放,實現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協調發展;等等。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審視共產主義理想社會這幾個主要內涵,到底錯了沒有?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並沒有錯。這些內容難道不正是反映和代表了人類對美好社會的共同嚮往和追求嗎?難道不正是古今中外無數先哲和志士仁人夢寐以求和不懈奮鬥的理想社會嗎?在中國,約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就有學者寫了《禮記 . 禮運篇》一書,提出了小康社會和大同社會的概念。關於大同社會,書中是這麼描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這一建立公平公正、共富共榮、互助互愛,人人安居樂業、各得其所的社會理想一直流傳和影響後人。如東晉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構想,北宋王禹 的「海上樂園」構想,清朝李汝珍的「君子國」構想,以及近代康有為《大同書》中「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構想,等等。正是大同社會的理想信念,成為中華民族的希望之光,激勵著歷代志士仁人、英雄豪傑去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前赴後繼、不懈奮鬥。

兩千多年來,在歐洲,也先後誕生過古希臘赫西俄德的「黃金時代」構想和柏拉圖的「理想國」構想,英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構想,義大利托馬斯·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構想,以及法國的昂利·聖西門的「實業制度」構想,沙利·傅立葉的「和諧制度」構想,以及英國人羅伯特·歐文的「共產主義公社」構想,等等。

從古代的《理想國》、大同社會,到近代的烏托邦、太陽城以及空想社會主義的學說,等等,都是一脈相承的,都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嚮往和追求。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產主義理想在繼承前人對美好社會嚮往、追求的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又批判剔除了他們的空想性質和成分;既全面科學地描繪了未來理想社會的基本輪廓,又指出了實現這一理想的歷史條件、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從而把這種對未來美好理想社會的設想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

無疑,共產主義理想既然是對未來社會的預測和設想,就難免在某些方面、某種程度上帶有理想化的成分和因素,需要在為之奮鬥、促其實現的長期社會實踐中,不斷地加以調整、補充和發展完善。特別是對過去受教條主義和左傾錯誤思想干擾影響所形成的對共產主義的一些片面認識和理解,需要進一步清理。但這絲毫不影響、更不能改變共產主義理想代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方向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既然共產主義理想是科學的、美好的,她代表了最廣大人民長遠的根本利益,合乎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那麼,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把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這有什麼值得非議的呢?

共產主義作為共產黨人最終奮鬥目標的理想社會是遙遠的,需要經過許多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終實現。鄧小平說過,但共產主義又是現實的社會運動,她具體地體現和貫串於相互銜接的各個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是可以逐步接近和實現的。在通往共產主義的歷史進程中,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歷史任務和階段性的理想目標。離開了這些具體的社會發展階段,共產主義就會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反之,如果忘掉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目標,就意味著失去了貫串、聯結各個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主線和鏈條,人類社會就會迷失發展方向,失去精神支柱和發展動力。

因此,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在運動各階段都不能忘記最終理想目標,同時又要立足於實現階段性的理想目標,要善於把最終理想與各個階段的歷史任務統一起來,把不斷革命論與革命發展階段論統一起來。我國現階段的歷史任務和共同理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共同理想既堅持了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嚮往和追求,又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找到了遠大理想與現階段歷史任務和理想目標的結合點,能夠成為新時期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的精神支柱。在當代中國,我們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創造條件,朝著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前進了一步,就是在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因此,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在黨內和社會上大力倡導共產主義理想,同時又要把最高理想與我國現階段的社會共同理想貫通和統一起來,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腳踏實地為現階段的理想目標而奮鬥。其實,這個道理跟1+1=2一樣簡單,我們任何企業的生產管理都有全年計劃,每一個月、每一個周也有生產計劃,年計劃與月計劃、周計劃是統一的。沒有年度計劃,就無法制定月計劃、周計劃,沒有月計劃、周計劃,年度計劃就實現不了。

3、「社會主義是否此路不通」問題

    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在20世紀經歷了產生、成長壯大、高歌猛進、遭受挫折和局部失敗,一直在艱難曲折中頑強前行。本世紀初葉,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人類第一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這一成功實踐給了人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到了20世紀的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社會主義迅速發展,在全世界16個國家,佔全世界總人口三分之一、土地面積四分之一的範圍內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由於蘇聯的示範效應,由於社會主義思想和制度的強大吸引力,當時還有一批走上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國家,嚮往社會主義,打出了「民族社會主義」的旗號,包括象印度、緬甸、埃及等十多個國家,形成了社會主義運動的第二股潮流。除此之外還有第三股潮流,這就是「民主社會主義」的潮流。雖然「民族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流派和我們的科學社會主義有很大的區別,不可同日而語,但起碼可以說明:社會主義在當時確實是聲威大振、影響大增,匯成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這樣一個歷史事實,無論是社會主義的朋友、還是社會主義的敵人都是承認的。可以說,20世紀前半期,科學社會主義取得的勝利,震驚全世界;20世紀後半期,又以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再次震驚全世界。而在20世紀最後20年,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獲得蓬勃發展,這又震驚了全世界。

蘇聯、東歐由於受教條主義、僵化思想的禁錮和束縛,沒有注意根據時代的特徵、歷史條件的變化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的要求,去不斷變革完善自己的制度,致使社會主義運動很好的發展勢頭到七、八十年代卻日益走下坡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終於遭受嚴重挫折失敗。在這期間也曾經有過改革的嘗試,但由於各種原因都未能取得成功。比如赫魯曉夫上台後,曾想對原來的斯大林模式進行改革,但由於他自己的政治修養、個人品質及其它原因,很快被人家搞下台。到了他的後繼人勃列日涅夫等,基本上是思想僵化、保守教條,不但自己不思改革,而且以「老子黨」自居,不準其他兄弟國家的政黨改革。東歐八國原來基本照搬蘇聯的模式,到了六、七十年代,慢慢發現行不通了,有一些有識之士主張實行改革,想擺脫原來照搬蘇聯的模式。但他們剛剛亮出旗幟,觸動了「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固有弊端,蘇聯就出動軍隊坦克,開到人家國家,把主張搞改革的共產黨領導人抓起來,關進監獄,然後重新扶持跟他走的人上來執政,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然也有固守原有模式不思改革的,像東德、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結果,原有體制模式的弊端日積月累,從原來曾經是解放、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模式,逐步蛻變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致使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長期落後於周邊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群眾當然不滿意。80年代中後期,蘇聯、東歐一些國家領導人又在匆匆忙忙改革的時候,沒有把握好改革的政治方向,以為走西方的道路能夠解決問題,簡單地全盤否定歷史,懷疑、放棄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原則,不顧歷史傳統和國情條件照搬西方國家模式,造成嚴重的政治信仰危機和社會混亂。再加上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強大攻勢,內外因結合在一起,終於導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歷史性悲劇。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弊端,就在於不利於調動積極性,不能滿足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不能適應社會文明進步的潮流。因此,蘇聯、東歐的失敗,只是社會主義一種模式的失敗,而不是社會主義全部理論和實踐模式的失敗;不是實踐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必然結果,而是在許多方面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或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採取教條主義態度而受到的懲罰;不是社會主義改革的失敗,而是長期不思改革和後來改革偏離了社會主義原則方向的失敗。而在科學社會主義原理指導下,建設社會主義可以有多條道路和多種模式。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幾十年前就在《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原理》等論著中指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原則在不同的國家,其實現程度和實現方式都會有所不同。各國共產黨人完全可以根據本國的國情和歷史進程選擇相應的實現方式。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因為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遭受失敗,就認為社會主義沒有希望了。一種模式失敗了,完全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從實際出發,探索創新新的模式。中國在新時期開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功就是明證。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兩個超級大國一傷一亡, 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長時間的兩極格局已經被打破, 已經終結, 也標誌著社會主義事業受到了嚴重的挫折, 進入了一個低潮,一個發展十分困難的時期。面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挫折, 國際上的資本主義反動勢力彈冠相慶,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顧問布熱津斯基在他的著作《大失敗》里斷言: 20世紀是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失敗的世紀。甚至尼克松本人也在他的新作《抓住時機》這本書里, 武斷地說: 20世紀給我們提供的經驗是兩條: 共產主義不靈, 社會主義不靈。他預計: 21世紀可以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大多數人民在政治自由中生活的世紀, 自由已經成為未來的潮流, 不僅在東歐、蘇聯是如此, 而且在拉丁美洲、亞洲、甚至是非洲都是如此。自由思想和自由選舉的革命正在橫掃全世界。西方的一些政客戲稱共產政權氣數已盡, 不過剩下「一片(中國)」、「一條(越南)」、「一塊(北朝鮮)」、「一點(古巴)」。在西方所認為的這個「一片、一條、一塊、一點」裡面, 就實際影響力的大小而言,他們的視線和壓力自然集中在中國共產黨身上。柯林頓在竟選總統時更是直接了當地把中國共產黨看成是當今世界上最後一個也是最頑固不化的共產堡壘。                                                         

    在如何對待中共問題上, 目前西方的政客開出了許多藥方, 綜合起來無非有兩派不同的觀點: 一種認為, 隨著蘇共的解散, 中共也很快就會解散, 甚至, 有些人還狂妄地列出了中共崩潰的時間表, 說什麽西方國家要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加速中共的解散。假如中共垮了, 中國將會怎樣呢? 於是, 這些人又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切中國這塊大蛋糕的方案。他們提出要把中國一分為七, 即把現在的中國分成為西藏、外蒙、內蒙、滿洲里、新疆、台灣、中國。他們說, 你們中國人的老祖宗秦始皇早已把中國的版圖劃在萬里長城以內,你們中國人就老老實實地呆在萬里長城裡面過日子。據我所知, 把中國一分為七, 這還算是「客氣」的了, 在日本,還有人公開鼓吹把中國分成為11個國家。

    持另一種觀點的人則反對在當前就把中共搞垮搞散, 他們並不是特別熱愛中國共產黨, 用他們的話說, 目前在中國,除了中共還沒有任何的政治力量可以統領這個擁有12億人口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政府, 中國一旦四分五裂, 內戰打起, 這12億人口將會變得無法駕馭,就會象一大窩蝗蟲飛濺到全世界, 到那時黃禍四起對整個世界特別是對西方的利益將會造成極大破壞。這種觀點在蘇聯解體後出現核武器材料失控、走私、內戰, 東歐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下台不久,現在經過大選又重新上台執政等等情況後, 在一些主要的西方國家裡越來越有市場, 現在一些主要的西方國家的決策者認為, 西方不必要求中共下台或解散, 但一定要逼迫中共讓權, 要削弱中共的影響和權威,在中共黨內、國內以至海外培植新的政治力量, 以便有朝一日取代中共。

但是, 不管是那一種觀點, 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 必須加緊對中共的和平演變,要與中共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1989年底, 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所提出了一個對中國推行和平演變的戰略計劃, 即拉攏蘇聯, 援助越南, 統一朝鮮, 拿下中國周邊的國家後, 集中力量孤立和打擊中國。蘇聯解體後, 西方更想加快行動步伐,例如美國提出要拿出 500億美元援助越南, 聲言要讓越南的經濟在幾年內超過廣東, 從而對中國的演變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西方一些情報機構制定過一個針對中國的敵對性計劃,這個計劃總的來說是從思想、政治、經濟等方面對中國進行滲透、顛覆、包圍,計劃在十年或者十五年內把中國變成今日的東方俄羅斯。有關報刊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其極機密的《行事手冊》有一個內部代號稱為《十條誡令》的文件。這個文件中關於對付中國的部分最初撰寫於1951年,以後曾經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項。其內容如下:

  (1)盡量用物質來引誘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條。替他們製造對色情奔放的興趣和機會,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性的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羞恥。一定要毀掉他們強調過的刻苦耐勞精神。

  (2)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核心是宗教傳布。只要他們嚮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們的青年的注意力從他們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來。讓他們的頭腦集中於體育表演、色情書籍、享樂、遊戲、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

  (4)時常製造一些事端,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這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別要在他們的少數民族裡找機會,分裂他們的地區,分裂他們的民族,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製造新仇舊恨,這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策略(此計來源:越國假災荒向吳國借糧,給吳國帶來一系列矛盾和混亂)。

  (5)要不斷地製造「新聞」,醜化他們的領導。我們的記者應該找機會採訪他們,然後組織他們自己的言詞來攻擊他們自己,如撰寫《毛澤東和他的女人們》、《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叫父親太沉重》等等書籍。

  (6)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傳揚民主。一有機會,不管是大是小,有形無形,就要抓緊發動民主運動。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不斷地對他們(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說同樣的話,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會相信我們說的是真理。我們抓住一個人是一個人,佔住一個地盤是一個地盤,一定要竭盡全力。

  (7)要盡量鼓勵他們(政府)花費,鼓勵他們向我們借貸。這樣我們就有十足的把握來摧毀他們的信用,使他們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只要他們對物價失去了控制,他們在人民心目中就會完全垮台了。

  (8)要以我們的經濟和技術的優勢,有形無形地打擊他們的工業。只要他們的工業在不知不覺中癱瘓下來,我們就可以鼓勵社會動亂。不過我們必須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幫助和援助他們,這樣他們(政府)就顯得疲軟。一個疲軟的政府就會帶來更大更強的動亂。

  (9)要利用所有的資源,甚至舉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壞他們的傳統價值觀。我們要利用一切來毀滅他們的道德人心。摧毀他們的自尊自信的鑰匙:就是盡量打擊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

  (10)暗地運送各種武器,裝備他們一切的敵人,和可能成為他們的敵人的人們。

    可見,西方敵對勢力企圖「西化」「分化」我們的意圖是不會改變的, 始終是存在的。他們總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身上, 這個話講得靈不靈,我們希望它不靈, 但也可能會靈, 這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我們共產黨還是否姓共,我們的黨員、幹部是否還信仰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如果共產黨的性質變了,我們的領導人也相信社會主義此路不通,整個黨和國家就會改變顏色。所以, 面對西方和平演變戰略, 關鍵就在於我們這個黨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觀察外國和中國, 思考歷史和現實, 經驗教訓告訴我們, 外部力量是難以攻垮我們的, 但如果共產黨不切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共產黨就有可能垮在自己的手上。唯物辯證法揭示的規律是,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這個規律對共產黨來說, 也不例外。因此, 當務之急就是按照鄧小平同志的建黨思想整頓好我們國家中的先鋒隊組織,使領導我們國家的核心力量,即中國共產黨能適應當前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在世界大轉折中走在時代的前列,在中國大發展中走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前列,黨本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進一步鞏固起來,經得起任何風險的考驗。

4、「改革開放是否就是搞資本主義」問題

當前在部分幹部群眾中還有這樣一些模糊的認識,提出我國在這20年到底是搞資本主義的成功,還是搞社會主義的成功的疑問。言下之意,這20年所搞的這一套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此其一。另外也有些人從「左」的方面發出言論,說什麼中國現在除了還有「社會主義」這幾個字之外,還有哪些是社會主義的東西?蘇聯發生劇變前,我們曾經到過蘇聯考察,遇到不少當時蘇聯的共產黨人當面指責我們搞改革開放背叛了馬列主義的基本原則。蘇聯發生劇變後,前兩年我們又到俄羅斯考察。當我們到列寧博物館學習參觀時,其館長感動地說,現在俄國人已經忘記了列寧,列寧博物館已沒有人來參觀了,而你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還不忘列寧,你們中國共產黨人才是偉大的馬列主義者。我們的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攝製組到烏克蘭拍攝時,參加拍攝的烏克蘭年輕人感到迷惑,連我們都不信保爾了,你們中國人還信?當他們很有專業精神拍完這部戲後,他們感嘆地說,你們中國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當初我們以為中國搞改革開放就不要保爾了,其實你們是用保爾的精神搞改革開放的。

為什麼會產生「改革開放就是搞資本主義」這樣的模糊認識?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持有這種認識和結論的人,在思想方法上有偏誤,就是忘掉、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實是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髓和活的靈魂。

具體來說,第一,不是以科學的態度而是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機械地套用馬克思恩格斯一百幾十年前的某些設想和個別論斷,去批評指責我黨在新時期的實踐。不懂得馬克思恩格斯當年對未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設想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基礎上進入社會主義,因此在社會主義社會可以消滅私有制,消滅商品和貨幣,實行計劃經濟等等。而我國是在原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上,經過短暫的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原有的生產力水平很低而且發展極不平衡,起點和基礎同馬克思恩格斯當年設想的大不相同,因而不能機械照搬馬克思恩格斯當時對未來社會的某些設想和個別論斷。

第二,從經驗主義出發,把社會主義片面理解為只有一種模式,並以斯大林模式及我國在50-70年代基本沿用這一模式所形成的關於社會主義的觀念和標準去衡量、評判和指責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衡量我國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我們就能夠清楚地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探索開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我們黨在堅持共產黨領導、馬克思主義對國家政治生活和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人民當家作主以及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從中國現實社會主要矛盾和生產力水平及發展要求出發,改變和拋棄了過去形成的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的一些觀念和做法,如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等等。大膽探索、創新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模式,如在堅持公有製為主體的同時,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實行對外開放國策、積極引進外資、發展「三資」企業;在國家對國民經濟指導和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更新按勞分配原則的內容,創新多種分配形式,確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把按勞分配和按資金、技術、管理、資源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同時又引導和促使先富幫後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這些都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是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即落後的社會生產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的內在要求,是完成我國現階段主要歷史任務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客觀要求。

5、「我們的黨是否已經腐敗不堪」問題

    新時期以來,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舉世公認。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各種消極腐敗現象。當前人民群眾最為不滿的問題之一就是腐敗。有人說,共產黨已經腐敗不堪了,不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就沒治了。文化大革命就那麼好嗎?就沒有腐敗嗎,我看不見得。文化大革命將中國的經濟推向崩潰的邊緣,這才是真正的此路不通。當時的腐敗,搞得連中央的工作都很不正常。比如說, 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中, 全會補選六位中央政治局委員:陶鑄、陳伯達、康生、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全會還重新選舉了政治局常委: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鄧小平、陳伯達、劉少奇、康生、朱德、李富春、陳雲、陶鑄。這是據陳伯達、王力回憶的最初的名單。鄧小平之所以名列第四, 是因為他在選舉時得全票。這時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江青, 大為不滿, 她說: 鄧小平過去名列第七, 這一回跟著劉少奇犯了錯誤, 派了工作組, 怎麽反而升到第四位? 不行! 這樣排不行!江青不敢找毛澤東,而是去找林彪, 這正合林彪的意, 於是, 把鄧小平排在陳伯達之後: 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陶鑄。江青看了名單仍然不滿意: 陳伯達老夫子一個, 壓不住鄧小平, 陶鑄厲害,把陶鑄調上去! 於是, 根據江青的意見, 陶鑄從末位一下子升到第四位,並公佈於報。江青開創了中共黨史的「史無前例」,一個不是中共中央委員的人, 竟有那麽大的權力, 去改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排列順序!當然, 這時的江青對陶鑄抱有幻想, 以為可以利用陶鑄來壓制劉少奇、鄧小平, 後來, 當她發現陶鑄並不聽她那一套, 於是很快就毫不猶豫地把陶鑄打倒了。可見,把反腐敗的希望寄托在「文化大革命」上,是十分幼稚可笑的。

 當然,目前存在的腐敗問題確實在動搖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到底我們黨還能不能代表中國人民的利益,還能不能繼續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還能不能領導中國實現現代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要看我們黨能不能有效地遏制腐敗以取信於民。因此,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堅定對黨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就必須敢於正視、而不能迴避這一問題。我們在與各種腐敗現象作鬥爭,逐步克服消極醜惡現象的同時,要理直氣壯地講清楚一些道理:

第一,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代價。特別是在起步搞市場經濟和工業化的階段,在從傳統、封閉的農業社會向現代、開放的工業化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更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消極腐敗和混亂無序現象。因為在現代化的起步階段,經濟發展加快,社會處於急劇的變革和轉型之中,傳統的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受到衝擊而新的經濟、社會結構尚未最終形成,使各種消極因素的滋長蔓延有可乘之機;不同社會階層、群體間的利益不斷調整和衝突,促使一些社會矛盾加劇;市場經濟的開放性、競爭性、自主性、契約性等特性,對於培育人們的自立自強意識、民主平等思想和開拓進取精神,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積極作用,但市場經濟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在法規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容易誘發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滋長,導致出現不擇手段謀取私利、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在社會轉型期,經濟結構的多樣化導致價值觀念的多樣化,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競相表現;與原有的經濟狀況相適應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道德倫理觀念,由於和生產關係和社會生活的新變化不相適應,因而失去了對社會成員的約束和規範作用,而同新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相適應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道德倫理觀念又往往滯後於社會實踐,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才能逐步建立健全起來,並在社會上確立起主流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社會轉型的特定歷史階段,在發展市場經濟的起步階段,社會成員容易在思想觀念上出現困惑迷惘,在社會道德風尚和社會秩序等方面出現失范、無序的現象。當今世界上任何走上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都曾經出現過這種社會轉型期的陣痛周期,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原始積累階段是如此,後起的現代化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起飛階段也是這樣。

  比如,最老資格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等,在進行工業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初期,都曾經有過相當黑暗、相當腐敗,甚至是血淋淋的一頁。在對外方面,這些國家哪一個不是通過侵佔掠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資源、市場而暴發起來的?就是在其國內,在那個發展階段,資本家對工人、包括對童工的剝削壓榨實在是十分殘酷,工人勞動條件非常糟糕,每天勞動十多個小時。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才講:資本自從來到人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不僅僅是馬恩,而且在這一階段很多世界有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的著作都有深刻的揭露。在英國的工業化起步階段,就出現了駭人聽聞的「羊吃人」圈地運動。因為機器的使用,英國的紡織業發展很快,利潤很大,為了發展紡織業需要羊毛,需要養羊。結果有權有勢的新興資產階級搞「跑馬圈地」,甚至在地圖上一划,就說這塊地是他的。然後用野蠻的手段,把原來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趕走,把大批小農、小手工業者淪為赤貧,拋進了無產者的行列。你說這有什麼法律、道德可言?

    當今資本主義世界的「大哥大」美國,也有一段非常黑暗混亂、很不光彩的歷史。美國在早期開發過程中,不僅依靠從非洲販賣大量的「黑奴」,不把黑人當人看,而且大批大批地屠殺當地土著印第安人,使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流離失所、瀕於滅絕。這有什麼人權、法律、道德可言?這一頁還不夠黑暗嗎?就是在白人之間,也沒有法律和道德可言,而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真理,有槍就是草頭王。今天反映美國西部開發的許多文學作品、電影、歷史著作,什麼「西部牛仔」、「西部大俠」,就是反映了這段歷史。

     再看看資本主義的後起之秀日本。日本在現代化起步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即「明治維新」之後和「二戰」後重建和恢復經濟時期,那一段的歷史書揭露的日本社會,也是官商勾結,貪污盛行、暗娼賣淫遍地都是,黃賭毒都是合法化的,公開存在的,那一頁還不夠黑暗?還有「亞洲四小龍」。不講其它,以假冒偽劣為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世界製造假冒偽劣產品的中心在南韓;六十年代中後期、七十年代初又轉到台灣、香港。資本主義經過幾十年、一兩百年的社會陣痛期的混亂之後,法治慢慢跟上來,管理上去了、社會的道德水平也上去了。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和忘記世界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都曾經有過這麼一個階段,不能拿已經進入發達階段、社會制度和管理都已經較為成熟完善的資本主義社會,來與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做簡單比較,因而得出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的錯誤結論。

第二,應當看到,我國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任務,正在向後工業社會、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邁進的國際背景下起步搞市場經濟和推進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面臨著體制轉換與社會轉型、改革與發展的雙重歷史任務,面臨著嚴峻的外部壓力。由體制轉換和社會轉型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同市場經濟、工業化現代化起步階段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相互交織,決定了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更加艱巨、難度更大。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上出現一些困難、問題、矛盾和消極腐敗混亂現象,也是難以避免的。講清這個道理,不是說對腐敗問題可以熟視無睹、放任自流,而是為了認清形勢,明辨是非、增強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第三,面對黨內腐敗現象和社會消極醜惡滋長蔓延的問題,我們黨是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的,也正在採取種種越來越強硬有效的措施,努力改變這種現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們黨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法制建設和社會管理工作。在掃除「黃賭毒」和開展反腐敗鬥爭等方面的決心和工作力度越來越大,效果也越來越明顯,正在不斷遏制各種消極腐敗現象。因而使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和付出的代價、以及社會陣痛的範圍程度,與資本主義同一發展階段相比要小得多。因此,決不能因為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困難和消極腐敗現象而對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產生懷疑,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前途、對黨和政府失去信心。可以相信,在未來的現代化進程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隨著黨和政府領導現代化建設的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目前存在的前進中的困難和思想道德領域中種種令人憂慮的問題,將會不斷得到克服和解決,一個經濟富裕、社會文明、環境優美、民主法制健全的社會將會逐步實現。

                                                                                         (二O一一年十二月整理)

 

推薦閱讀:

一招「收腰術」足夠解決十萬種身材問題
「商改住」的七大問題與要點
夜思 | 志明和春嬌的問題,真的都怪志明嗎?
一次次被娃問倒的問題,你有中槍嗎?
有關狐步和華爾茲升降方面的問題

TAG:理想 | 信念 | 原創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