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選段批讀
本書原是德國知名漢學家卜松山(Karl-Heinz Pohl,來自馬克思的故鄉德國特里爾)為德國讀者撰寫的一本中國文化導入讀本,該書在德國受到極大歡迎,一再增訂出版。
在本書中,作者立足傳統與現代,揭示了中德民眾看待對方國家的不同,重點介紹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價值體系(包括語言、文字及哲學思想史)、國情地貌、歷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及現代政治狀況等。此書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他者」看中國的窗子,或許也能為普通中國民眾對深受影響卻疏於察覺的自身傳統文化(尤其是哲學傳統)進行梳理與佐證提供一種可能。
作者在場
卜松山,世界著名漢學家。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史、倫理學與中國近現代美學,中西跨文化交際與對話。著有《中國美學與文學理論》《全球化語境里的中國思想》《與中國作跨文化對話》《儒家精神與世界倫理》《鄭板橋》《陶淵明》等學術專著專論。
卜松山教授是為數不多的深入研究、同時也深深認同中國文化的歐洲漢學家之一。
選段批讀
論客套
客套在中國屬於一個倫理範疇,其背後蘊藏著儒家「文明禮儀化行為」的理念,也即,客套是內心修養的外在體現。「客套」在我們(指德國人)看來似乎更多是一種負面的倫理的組成部分,這個形容詞包含了虛偽。(歌德就曾說過:「誰用德文來說客套話,誰就一定是在說謊。」)另外一些有細微差別的客套含義是:「保持距離」(「您」取代「你」)、「獻殷勤」或者「道貌岸然」,而後者在「人人平等」時代也完全不再盛行。與此相比可以說,中國式客套並不存在這種意義。中國式客套的基本支柱更多是謙恭,也即貶低自我與抬高他人,而且未顧忌到性別。
謙恭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種「派生道德」。其既來自儒家也來源於道家。孔子如此說道:「古人的言論不輕易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的行為跟不上而感到可恥。」(原典: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論語》第四章)道家中的謙恭也是曾提及的生存策略中的一部分:槍打出頭鳥——誰最先發出聲音,就會最先招致危險。《道德經》中寫道:逞一己之見、愛自我表現的人反而遇事看不分明,自以為是的人反而判斷不清是非,自我誇耀的人反而建立不起功勛,驕傲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領導民眾。(原典: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作者由此引出了東西方文化不同之處的根源。在他人眼裡的虛偽卻是我們先賢們恪守的傳統,如何調和二者之間的矛盾?其實,這種不同文化的碰撞,才顯得世界更加豐富多彩。而先賢的話語,也不能完全從字面意思去理解,需要我們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和智慧去感知。
謙恭在禮儀化的語言與交際形式中得以充分展示,這可能會迷惑一些不明內情的人。比如,一位有名望的專業人士在作報告時會明確表示,自己對要講述的內容知之甚少,所云膚淺等。最後,演講者會請求聽眾不吝賜教。如果西方人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會出現一種較嚴重的跨文化方面的誤解。大家可以想像,儘管出於謙虛,演講者的論述還是會令聽眾驚奇不已。中國人在社交聚會時喜歡打乒乓球。如果人們想再現年輕時的矯健身姿並與中國人一起打球,其拍檔則會明確說,自己本來不很靈活,也不太會打球。但千萬別相信他的話!儘管如此,他們會竭盡全力以不致讓自己出洋相。如果被中國人邀請到家裡吃飯,主人會事先抱歉說,自己沒有準備什麼好吃的,而且完全不會烹調。但隨後,豐盛的菜肴擺滿了一桌子——這些菜肴甚至在中國餐館裡都幾乎難以看到。
上文提到的這些場景,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詳,而以一名外國友人的眼睛呈現出的中國風特色,也別具風味。那些在學校里讓我們愛恨交織的學霸,考試之後第一句話往往是:哎呀,又考砸了。而當成績出來之後,其耀眼的成績往往又讓人目瞪口呆。其實,有時候大方坦露出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人生反而會更精彩。
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在寫給前面已提到過的明恩溥的信中談到過一則軼事,當然這最多是一個玩笑而非事實,該故事描述了中國式客套有趣而直觀的一面:
一位拜訪者穿戴整齊地在接待室里等待主人的到來。有隻老鼠在陽台上玩耍逗樂,它小心翼翼地將鼻子伸進油壺,由於受到這位不速之客突然到訪的驚嚇而趕緊開溜。然而老鼠打翻了油壺,並掉在客人身上,濺出的油污將客人的時髦衣裳完全弄髒。當主人進來時,客人的臉因尷尬惱怒而變得通紅。在必要的客套寒暄之後,客人開始講述他的這一不幸經歷:「當我來到您漂亮的房間並在您舒適的陽台上坐下時,我不經意間打擾了您尊貴的老鼠,它在逃跑時不小心打翻了您寶貴的油壺,並將油污濺在我便宜、不值一提的衣服上。這就是我為何以這副狼狽模樣出現在尊敬的您面前的原因。」
這段話初看讓人忍俊不禁,但其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問題:如何適當表達我們的不滿?其實傳統文化並非一味讓我們隱忍不發。如果我們熟讀《論語》,會發現孔老夫子並不是一個想像中不苟言笑的長者,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時發怒有時喟嘆的常人。不要一直隱藏自己的聲音,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適當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明確界限之後,彼此的相處反而會容易很多。
對中國式客套的應對方法是,作為談話夥伴應盡量不要在意對方的套話式讚美,但對對方的自我貶低要盡量予以拔高。不熟悉內情的西方人簡直完全被弄糊塗了。當然,人們熟記客套的基本規則:精心的客套永遠不要太過火。也就是說,人們根本不能過分地客套。相比而言,尤其是老年人極為講究客套。人們對那種自我感覺良好或者傲慢的表現大多表示反感。
最後有必要知道,拒絕某種好意或邀請(比如在吃飯或喝點什麼方面)不應該直接說出來。客套的規則是,對於這種好意應當首先在表示感謝的情況下委婉回絕(送禮方面也如此),當然人們期待再一次被邀請,而這種客套式的拒絕最終因為對方的一再堅持而得以化解。以下是一位中國人在德國的不幸經歷,他相信,中國的客套禮俗應該得到普遍理解,下述故事會讓人對此瞭然於心:
……「對了,吳先生,您想喝點什麼?」「不用了,謝謝!飯菜很可口。牛肉加麵條——這是我的最愛。」……過了一會兒,女主人問道:「誰想再來點什麼?吳先生,您怎麼樣,想不想再來點什麼?」「哦,不了,謝謝。」在我們國家,第一次請求一般都不會被接受。「太遺憾了,我原想它應該會合您的胃口。」「是的,不過我……」接著上來飯後甜點——草莓澆奶油。德國的草莓比我們中國的草莓味道要好得多,我們的草莓個兒小而且味道酸。我只吃了我們禮節中所允許的那麼多,並享受它的香味與果實的甜美。我悄悄地盯了一眼盛放草莓的碗。「您還要點什麼?」這回是赫茲先生髮問。「啊……不用,謝謝!」我熱切盼望著第二次被邀請。「太遺憾了。您不是很喜歡吃這個,還是——?」「太遺憾了,所有食物您都吃得很少!」赫茲太太接過她丈夫的話。而碗里很快就被一掃而空。當我們坐在沙發上時,女主人又問道:「您想來點咖啡嗎?」「不了,謝謝。」我半飢半渴、踉踉蹌蹌地回到家。但我很高興,我沒有做出什麼不禮貌的事。
上文雖然有些誇張,但大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前文可以歸納為如何吐露不滿,本段話可歸結為如何恰當表達我們的欲求。很多時候我們接受的教育是恥於表達需求,不要麻煩他人,結果落得身心受損。但有時候,恰如其分表達出自己的需要,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價值,會讓人際交往更加融洽。
然而,特別的客套也並不是在中國到處都會碰到。舉個例子來說,越是關係親密的人,越不講究形式,因而也可以「不客套地」與之進行交往。同時,那些在公共汽車站或在火車站不怎麼修邊幅的乘客所表現出的交往方式,幾乎讓人看不到客套行為的痕迹——至少按照德國的觀念來說,這使那些想在中國尋找盡人皆知的客套行為的旅行者驚愕不已。這裡有兩個背景,一方面,客套在中國是一種現象,其首先按照正式的關係確定其行為(特別是在主人與客人之間)。如果我與某人沒有任何關係,那我也沒必要自我謙卑以及恭維對方。另一方面,是在公共領域面對洶湧人潮所帶來的巨大人口壓力,特別是在公共交通方面,儘管中國已實現現代化,但仍處在瓶頸階段,而這也導致了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這個場景足應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的客套僅僅局限於一般意義上泛泛而論的朋友,最親近的朋友,我們不會與之客套;最遙遠的陌生人,我們同樣不會與之客套。最遠與最近的殊途同歸,親密的知己好理解,而對待與己無關的陌生人,自然不須考慮彼此感受—— 這也許是我們的客套無法上升到「文明」與「價值觀」高度,只是一種讓人獵奇的禮儀之原因。
談面子
人們可以將「面子」確切地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中文裡稱為「臉」的,是為了維護道德與社會和諧。人們應該避免在任何情況下丟臉,因為那樣就會導致出洋相併會公開感到羞愧。與此相反,被稱為「面子」的,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榮譽及威信:人們可以掙足它(就像社會信貸),但也可能會失去它。
講面子的基本思想給中國人的社會交往帶來一個中心問題:人們怎樣看待我以及我應該怎樣表現?中國人追求維護社會和諧的獨特傾向構建起這種好面子的特殊文化背景。糾紛理應可以避免,在無法統一時,人們長時間且客氣地與他人交談,直到找到一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而且參與者誰也不必有明顯損失。明恩溥將這種面子與戲劇進行比較:所有人都知道,那不過是一場戲劇,但其外在形式還是必須要有所顧及;此外,人們在觀看戲劇時應該儘可能不看舞台背景後面,否則,那將不僅會破壞想像,而且會使人對戲劇失去興趣。
即使人與人之間充滿敵意,大多也會在表面上相安無事。人們經常在陷於窘迫的情況下微笑處之:情況越是糟糕,越需要通過笑聲來予以緩解。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諱莫如深」,在任何生活情景下的中國式微笑。另一方面,為顧全面子,他們對自己的明顯錯誤也不會改正。
面子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卻一直以來很難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解釋,西方語境下的「自尊」「自強」等,很難等同於傳統中國人和現代中國人對面子形形色色的看法。上文將中國人的面子等同於彼此心照不宣的戲劇化表演,引人深思,不由讓人想起了孔子提到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謂「同而不和」,指人們習慣於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如何兼顧「和」與「同」,是值得一生學習的學問。
然而,在中國不僅要保全自己的面子而且也得「給別人面子」——單單如此還不怎麼令人信服。比如說在別人遭遇尷尬時盡量幫助他顧全面子。如果不能如此處理,則自己也會顏面掃地。「給面子」也創造出這樣一種情境,給別人提供一種可以展示及塑造自身理想或他人預期形象的可能性。隱含其間的更多是一種社會能力,這也展現了中國人的領袖品格。
儘管竭盡全力去保全面子與給足面子,但這也完全可能是一種批評,只是這種批評大多難以覺察,好像我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他們經常被掩蓋在讚美聲中,就像下面的句子:「您工作幹得不錯,但我希望您能夠繼續加把勁。」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這句話表達的是不滿,然而批評的話在加上肯定話語之後就不但沒有失面子,而且是給足了被批評者面子。
不能讓別人失去面子,否則自己面子也掛不住——聽上去邏輯很難自洽,卻在生活中有著很多事實印證。他人有時莽撞行事,會因面子受到恰如其分的保護;察言觀色、辨別語境也是少年踏上社會後的必修課。無論如何,所謂真有面子,那一定要呈現為獨立、自尊、自強、自愛、自剛、自立。否則,只是在繁文縟節之中,迎來送往之中,完全戲劇化的人際交往之中,彼此又有多少真正的面子呢?
推薦閱讀:
※太陽升落到中國傳統曆法(陰曆)
※臘月二十三小年,山西那些不能忘的傳統民俗
※傳統陳氏太極拳一路拆拳講勁班筆記(附視頻:陳式太極拳的呼吸與大小周天 陳正雷)
※陳氏太極拳傳統老架掌法探微
※《錫劇傳統劇目考略》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