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為什麼犯錯不認錯?

這個話題與如何處理孩子的第一次犯錯誤有直接關係。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他肯定是會忐忑不安的,他也會去思考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錯誤呢?無論孩子是在2歲的時候還是在3歲的時候,他們都會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對於他們明顯認為是錯誤的東西,他們必須解決。就舉個例子吧:孩子在兩歲的時候打破了一個碗,他知道這樣的行為已經造成了危害。父母無法每時每刻都跟著孩子,所以就當是這個碗被打破的時候,父母都不在身邊,當父母知道的時候,碗已經破了。作為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他不懂得應該如何去面對,而且他也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應該受到懲罰,所以孩子會如實向父母彙報:這個碗是我打破的。作為父母,這個時候的行為就開始影響孩子的下一次行為了。有的父母對孩子是非常愛,他們認為孩子打破一個碗很正常,因為孩子的能力有限,成長付出一點代價也是應該的。但有的父母就認為,孩子應該學會小心一點,他們應該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現在他打破了一個碗,如果不給點教訓,孩子就學不了乖,於是就有了給孩子教訓的理論依據,至於僅僅只是口頭教訓或是肢體教訓就已經不是什麼關鍵的問題了。孩子只知道我向父母承認了錯誤之後就得挨訓受罰。下一次犯錯誤都是時候,他就會認真考慮應該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錯誤,在他不懂得如何用錯誤來掩蓋錯誤的時候,他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受罰。當有一次犯了錯誤之後,他可以找到其他的理由或是替罪羊的時候,他看到原來自己的錯誤是可以不承當責任的。還是舉個碗的例子吧,這次孩子打破碗了之後離開現場,而其他的孩子在這個破碗的旁邊被人當成抓到了,孩子看到別人受懲罰的時候也許他就會想:原來只要不是當場被抓到就可以了。在下一次他又打破碗的時候,也許沒有人在旁邊,於是他逃離了現場,當有人問及這個事的時候,他嘗試性地回答不知道,這個小事很容易就會被人遺忘,當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大事的處理方式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後果:他主動承認錯誤就導致了自己的挨罰受訓,但他不承認錯誤的時候,他就可以安全過關。於是自動放棄了承認錯誤的方法,因為那樣做只會讓自己難受。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要讓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非常崇高的人格,我認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他們還僅僅只是孩子而已,他們的價值取向很多是因為被人表揚或者受到批評。如果他們無法受到表揚的話,至少他們要爭取不要被批評。當類似的事情出現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形成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只要他不認錯他就有可能逃過不好的結果,而認錯的話,他是肯定要挨訓或者受罰的。於是大多數的孩子肯定要選擇的就是用新的錯誤來掩蓋舊的錯誤。也許有人會說,當孩子撒謊欺騙的時候,他們也是非常堅決地告訴孩子不能撒謊騙人的。其實每一次的撒謊欺騙都是建立在已經存在的一個錯誤之上,很多父母無法將原先的錯誤和後來的欺騙分離開來,這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挨訓受罰是因為前面的錯誤,而不是後來的撒謊欺騙。他們總結經驗的時候就會去想著如何編織更加完美的謊言,而不是如何面對去面對那個錯誤。推演完了就得找到解決方案,建議是:1、孩子的錯誤很多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足,我們不要用自己的能力來要求孩子,就比如孩子第一次打破碗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是因為力氣不夠,但家長為什麼會生氣呢?他們也許認為孩子做這麼小的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也只有他們這麼想了,才會有了懲罰孩子的要求。如果我們對待孩子寬容一些,孩子也會變得更加大氣的。2、出現了意外的錯誤之後,我們要找到原因,然後詳細地跟孩子說清楚,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錯在哪裡了。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懲罰來讓孩子混淆了自己的思緒,即使要懲罰,也要讓孩子非常地清楚他到底是因為什麼受到懲罰的。3、現在的生活節奏很緊,很多父母根本沒有時間來跟孩子長時間耗著,如果一個事情我們無法從頭跟到尾,那麼我們寧願不要去解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自己的錯誤可能會更好一些,因為這樣的話就只有一個錯誤,如果父母無法跟住,因為一個錯誤產生另外錯誤的話,我們就可能得不償失了。做父母的總想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一點,但孩子的優秀必須建立在父母的理性上面,孩子為什麼犯錯不認錯,根源還是在父母身上。
推薦閱讀:

孩子高燒不退........一篇文章不再讓你擔憂
王志飛有幾個老婆和孩子?
為什麼小孩子晚上要啼哭?
如何為孩子立界限
【未來 | 親子-寶寶厭食?媽媽們用對方法了嗎!!】

TAG:孩子 | 犯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