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陵墓與祠廟(四)【圖】

 中國陵墓與祠廟(四) 還舊樓主2010年8月6日覓自《中華傳統文化》 

 

      十八、北京

      (一)北京十三陵

  十三陵位於北京北郊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南麓,在方圓20千米的範圍內,埋葬著明朝自成祖到思宗13位皇帝、23位皇后和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從葬宮女等。十三陵東、西、北三面群山林立,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南面龍山、虎山分列左右,如天然的門戶,被喻為守衛陵園的「青龍」、「白虎」。陵園中每陵各居一山之下,各陵除面積大小、建築簡繁有異外,其建築布局、規制等基本一致。平面均呈長方形,建築自石橋起,依次為陵門、碑亭、棱恩殿、明樓、寶城等。各陵之間均有神路溝通,陵區四周設有陵牆,南為正門。現在遊人一般遊覽參觀石牌坊、大宮門、石像生、長陵、定陵等處。

      (二)長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

  陵寢的主體部分陵宮,始建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竣工。佔地約12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寶城,直徑達300米左右,內填黃土,中部隆起部位稱為寶頂,寶頂下深埋著陵寢的墓室-玄宮,明樓、棱[礻旁](下同)恩殿(祭祀用殿堂,重檐9間)、棱恩門、左右廊廡(配殿,兩過各15間)、神廚(製做祭品用的房間)、神庫(臨時存放祭品的房間)、宰殺豕、牛、羊的地方)、具服殿(皇帝祭陵時的更衣處所)等。在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大。

  明亡後,陵園建築經過多次修茸,除左右廊廡、神廚、神庫、宰牲亭、具服殿不存外,其它主要建築均被保存下一,其中楠木結構的棱恩殿和棱恩門是明代陵寢中僅存的殿門建築,規制宏闊,用材考究,堪稱我國古建中的瑰寶。

  明十三陵長陵分館

  明十三陵位於京北昌平境內燕山腳下,是我國帝王陵墓中保存較完整的一處。這裡埋葬著明成祖朱棣及其以後的13位皇帝,自1490年營建長陵到清初建成思陵,貫穿了明朝200餘年歷史。陵區佔地120餘平方公里,長、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思共13座帝陵布局有序,每座陵園都依山而建,規模宏偉,陵監、陵衛、祠祭署、宰牲亭等設施齊備,各成體系,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現已成為首都的著名旅遊景點。為進一步促進十三陵的文物保護及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1995年建立明十三陵博物館,下設定陵、長陵、昭陵、神道四個分館。

  長陵坐落在天壽山中峰之下,是十三陵中的首陵,埋葬著明代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陵建於1409年,地上建築曾經多次維修,地下部分尚未發掘。長陵在十三陵中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地面建築形製為前方後圓,基本仿照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而建造。其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有碑亭、神路、陵門、棱恩門、棱恩殿、欞星門、明樓、寶城,附屬建築對稱兩旁。

  棱門內有三個院落,第二進院落中的棱恩殿是十三陵所有建築中最大的一座殿宇,也是我國唯一的一座本色楠木巨殿,為謁陵時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內豎六根不加粉飾的楠木巨柱,最高達14米,直徑1.17米,殿後穿過內紅門便是明樓方城,方城下有甬道可登上明樓。與明樓相連的是寶城城牆,周長1公里左右,中間是寶頂。長陵棱恩殿陳列的「出土文物展覽」,是將定陵部分出土文物移到長陵陳列,分為三部分:西半部是出土文物,共22個展櫃180餘件文物,分別為金器、銀器、瓷器、玉器、金錠、銀錠、寶花、玉佩飾、玉帶、寶帶、首飾、袍服、百子衣等,其中有原物也有複製品;東半部是御用織錦陳列,均為複製品,共11個柜子17件展品;中間是十三陵全景模型。

         十九、重慶

     (一)重慶張飛廟

  雲陽張飛廟原位於長江南岸的重慶飛鳳山,因三峽截流上移遷至北岸。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的祠宇,後經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一組宏偉壯麗、獨具一格的古建築群,號稱「巴蜀一勝景」。張飛廟殿宇巍峨,造型雄奇,布局嚴謹,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園林面積11.1萬平方米。廟前臨江石壁上刻有「江上風清」四個大字,隔江可辨。廟內主要建築有:紀念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結義樓,祭祀張飛的正殿,寄託張飛對關雲長思念之情的望雲軒,以及為紀念傳說中張飛神靈為上下航船助風而修的助風閣。

         二十、貴州

        (一)楊粲墓

  楊粲墓,坐落在貴州省遵義縣龍坪永安皇墳嘴,北距遵義市10公里。建於南宋理宗淳祐年間。為平頂雙室,用白砂岩條石砌築,最大的一塊石料達一萬二千餘斤,以子母扣層層套合的方法固定。佔地面積50.1平方米,在西南地區已發掘的同類墓中居於首位

        (二)貴州安順文廟

  文廟位於安順市區東黌學街,是貴州現存文廟中規模較大的一座,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建於明洪武初年,天啟年間(1621~1628年)重修。清初增建,道光年間(1821~1851年)先後三次維修、擴建。大成殿和大成門的4根龍柱,每根長達5米以上,大可合圍,各有兩條直徑約20厘米的雲龍盤繞,精雕細刻,線條流暢,造型生動,矯鍵有力。其中大成殿的兩根,系鏤空透雕,一鱗一爪一須,均有細緻的刻畫,生動傳神。在蛟龍騰雲、浪翻波涌的藝術處理上也有獨到之處。大成門的兩根,刀法梢涉粗獷,頗具古樸蒼勁之風。

       (三)奢香墓     坐落於貴州省西部的大方縣城城邊霧籠坡上,與縣城西南的千風衢和縣城東南的大渡河橋共同形成了大方縣彝族少數民族風情旅遊專線。

  奢香墓是彝族婦女奢香的後人為了紀念她而修建的。奢香是明初洪武年間人,其夫死後代夫領貴州宣慰使一職。轄屬下48部彝族民眾與當地漢人和平共處。後因貴州都指揮使馬曄意欲侵佔其地而百般刁難、辱撻,漢彝兩族人民出現了矛盾。奢香深明大義,一方面拒絕了屬下土司「掃境以反」的要求,一方面親自不辭勞苦,千里迢迢趕赴京師告御狀。明太祖朱元璋出於平定雲貴,穩定全國的需要,准其狀,處死了馬曄。這樣,奢香回到貴州後,四處宣揚朝廷的威德,並通過築路、朝覲、進貢等活動加強了貴州與明中央王朝的聯繫。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奢香去世。明王朝為表彰其在民族團結、民族和解方面的貢獻特遣專使參加了她的葬禮,並賜以「順德夫人」稱號。後來形成一慣便:凡是被任命到大定、黔西等地任職的官員,為加強彝漢兩族人民的團結,每年在清明時節都要登上霧籠坡祭掃其墓。

  奢香墓佔地不大,也不奢華,僅為一土封石圍的小紋,墓前有石碑、碑亭及奢香祭祠,但其在彝漢兩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1988年1月國務院將奢香墓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廿一、福建       (一)伊斯蘭教聖墓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早在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譽為「東方的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榮,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紛至踏來,因此給泉州留下了許多極為珍貴的宗教遺迹和偉大的方建築,今天我們第一站要參觀的是泉州伊斯蘭教聖墓。伊斯蘭教聖墓位於泉州東郊靈山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山青水秀,綠草有茵,是穆斯林嚮往的勝跡。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它的教徒人數僅次於基督教徒。該教創立於公元七世紀初,創始人穆罕默德。七世紀10年代,阿拉伯半島原為多神教信仰地區,後來因受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影響,逐漸向一神教過渡。後來漢志地區有人根據社會需要,反對崇拜偶像,因此就創造一種不太拘泥於教條與儀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該教尊古萊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復活」、「懲罰」、「報應」等。它的產生為伊斯蘭教打下了思想基礎。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備統一阿拉伯民族的條件。因為當時不重視教義理論建設,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啟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後和阿拉伯半島的分裂,於是進入希拉山洞沉思。

  據傳他在洞中聽到天使加波列大向他傳達真主的聲音,並確信真主選他為「先知」。真主向他啟示,他將成為真主的使者。於是,穆罕默德向人們轉達真主「安拉」的恩典。力量和威嚴。因為穆罕默德宗教宣揚「一切順從安拉「,故稱「伊斯蘭」。伊斯蘭教的教徒就是順從安拉的人,故稱「穆斯林」。但是穆罕默德受到古萊氏多神教徒和奴隸主貴族的殘酷迫害,於公元622年,便率領麥加的穆斯林轉移麥地那,這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也因此被定為伊斯蘭教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凡穆民皆兄弟「的「大一統」口號下,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封建神權的國家。並且迅速地發展傳教到周邊地區,因此便成為世界性宗教。

  各位來賓,關於為什麼叫伊斯蘭教聖墓?可能大家還不一定清楚,我這裡可以簡單解釋一下,就是埋葬伊斯蘭教穆斯林賢人的墓葬。關於這個明末史學家何喬遠在《閩書,方域志》據傳說載,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門徒來中國朝貢,後留中國傳教。這就是伊斯蘭教傳人中國的最早傳說,而傳到泉州更是傳說紛紛。相傳唐朝武德年間,泉州灣有一次鱷魚患難成災,漁民不能出海打魚,船運貨物無人裝卸,從南洋、阿拉伯等國來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時泉州灣的海外通商貿易突然受到了破壞,茶葉、瓷器、絲綢、鐵器等貨物堆積如山,不能順利出口外銷。外來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瑪瑙和香料等進口貨物也無法起卸,沸騰的泉州港頓時冷落窒息。就在這沒有驅鱷良策之時,忽有吏部官員奏書:「西方大食國聖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創始人,有四大門徒在中國傳教,聽說四人法力高強,烈日難灼體膚,雨水不濕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滅,定有驅鱷之神通。「於是唐高祖李淵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頭纏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經典(伊斯蘭教的經典為古蘭經),席坐頂禮。大唐皇帝問治鱷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啟奉:「真主降示經典,吾等奉天傳教,如善惡惡,驅鱷何難。」便朝西膜拜,口誦經文,舉手一招,御苑右樹忽移庭前,復一揮手,樹還原處。眾皆駭異。四人合掌大笑,為首的一人稱:「盤根古樹尚能招之即來,揮之而去,何況遊動的水族鱷魚」皇帝大悅,即封四人為「賢人」。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榮、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賢到廣州,二賢到揚州、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仕到泉州來驅鱷,三賢、四賢到了泉州果真率領眾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號,誦讀古蘭經文,其中一人撥劍遙指鱷群立鱷魚蠢動淺灘,另一人雙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鷹鼓翼而來,盤旋空際,爪抓巨石,向鱷魚投擲,霎時石如雨下,擊中鱷魚,不死則傷,只好逃離泉州灣。泉州灣又恢復正常的海運。

  當時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託庇安寧,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發達,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並且與當地人通婚。就現在泉州一帶的回民還有四萬多人,他們有的還保留著回教的習慣,有的已經漢化,於是三賢、四賢就結廬在靈山並在此傳教。他們死了以後也就葬在這裡,因為夜裡常有靈異之光發出,所以人們就稱之為「靈山聖墓」。當時還沒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這裡來禮拜。後來隨著穆斯林教徒的不斷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資建造了通淮銜清凈寺,它是我國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蘭教寺。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兩座花崗石雕的長方形墓蓋石,墓蓋底座環刻蓮花瓣圖案,簡樸無華,襯托二位賢者的高潔品德。墓後是一個半月形迴廊環抱墓室,據說這樣象徵伊斯蘭象初月一樣純潔。這幾根造型特異的廊柱,上下兩端偏細,據主建築學家考證,為唐代柱式叫「梭柱」。這一考證為聖墓的歷史年代提供了實物佐證。迴廊正中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記載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遠渡重洋來到泉州,為聖賢修墓的過程,他們的這舉動表達了對真主的尊從。還有明代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一行香碑。公元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聖地麥加之前,專程到泉州來拜謁。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紀念。

  這個風動石就是當年傳說中神鷹擲落的大石頭,這塊石頭風吹則晃,手推則動,俗稱為「風動石」。也是福建省三個風動石之一。回教徒們把它看作是真主安拉賜予平安的遺物。明朝嘉靖年間,泉州知府周道光在上面刻上「碧玉球」三字,後人又勒上「天然機妙」四個字,因此便構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風動」千百年來,這座伊斯蘭教聖墓一直受到歷代泉州人民和穆斯林的保護,它是我國極為珍貴的伊斯蘭歷史文物。它猶如不朽的花朵,永遠開放在穆斯林的心中。

       (二)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水頭康店覆船山麓。

  鄭成功(1624-1662年)南安石井人,生於日本平戶,七歲回國,青少年時在晉江安海讀書。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1661年4月到翌年2月,鄭成功率領義軍東渡台灣,收復寶島。迫使荷蘭侵略者在投降書上簽字,在列強東侵的艱難時代,大長中華民族志氣。他同時為開發建設台灣嘔心瀝血,1662年病卒於台灣承天府,葬於台南州仔尾。清康熙38年(1699年)台灣與清朝版圖劃一。經康熙帝御批,由鄭成功之孫鄭克爽遷葬回原籍鄭氏祖塋,一同遷葬有鄭成功子鄭經。 

   鄭成功陵園在赤土坡上,墓為閩南風格,古樸莊嚴。墓前有石雕華表一對,高入雲表。左右側有旗杆夾數對。石砌墓道基庭其碑。墓體三排九室為三合土。解放後幾經修葺,並修通公路,遍植樹木,並立《重修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碑記》。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廿二、香港      (一)香港宋王台遺址      宋王台,亦稱「宋皇台」,位於九龍原啟德機場的西角外宋皇台道西頭與馬頭涌道交匯處的宋皇台公園內。相傳宋幼帝趙咼在景炎二年至三年間(1277~1278年)曾遷徙駐蹕於此,後人築台以留紀念。原台高43米余,周長約90米。英國取得九龍以後尚存,1 941年被日本軍隊摧毀,現僅餘一塊大石,上立一塊石碑,鐫「宋王台」三字。大石下面有洞穴,傳為當年行宮石殿遺址。

        廿三、湖南        (一)湖南炎帝陵

  湖南炎帝陵在湖南省炎陵縣西南15公里處,又稱「天子墳」。炎帝即神農氏,是傳說中遠古時代的部族領袖。史稱他教民播種五穀,收穫糧食,故被稱為「神農」。他又嘗百草,發明醫藥,故又是「醫藥神」。最後因品嘗劇毒的斷腸草,無葯可解而死去。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載,其死後葬於長沙,宋羅泌《路史》載:「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炎陵縣在南宋時由茶陵分置)。炎帝陵的四周古木掩翳,水環繞其間。陵側有一「洗葯池」,傳說是炎帝洗涮草藥的地方,還有明清兩代的御祭石碑數座。

       (二)湖南嶽陽屈子祠

  屈子祠位於汨羅市玉笥山,著名的汨羅江水從山腳流過。祠始建於漢代,清乾隆年間重修,三進院落。祠前日棵梧桐,亭亭玉立,院內4株古桂,枝葉繁茂。正殿內設有屈原神龕。玉笥山後有「騷壇」,四壁如削,兀立江邊,傳說屈原曾在此構思《離騷》、《哀郢》、《懷沙》、《九歌》等。壇下有「濯纓橋」,相傳屈原曾在此洗帽纓;祠前有「獨醒亭」,是詩人當年與漁民談心之處,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意。

        廿四、黑龍江         (一)哈爾濱文廟

  哈爾濱文廟位於哈爾濱市南崗東大直街,共三進院落,九殿二室,規模相當宏偉。前院為欞星門院,院南有泮池虹橋,蒼松翠柏,池北則為欞星門,三門四柱木牌坊,上覆黃色琉璃瓦廡殿頂。中院依次為五開間大成門,面闊九間的大成殿。大成殿為全廟主體,氣勢雄壯,富麗堂皇,兩旁為配殿,後院有面闊七間的崇聖祠。

         廿五、吉林         (一) 洞溝古墓群

 

  集安洞溝古墓群位於吉林集安縣境內,因有老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全境,且河流縱橫,景色宜人,素有東北 "小江南"之稱。同時,這裡也是吉林省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迹。洞溝古墓群分布在群山環繞的洞溝平原區,這裡有高句麗國建國700多年間遺留下來的墓葬達1萬餘座,僅現存較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這些古墓群分布的範圍極廣,綿延幾十里,加之墓類繁多,內涵博大精深,不愧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古墓群之冠。

  洞溝古墓群可分為石墓與土墓兩類。石墓有積石墓、方壇積石墓、方壇階梯積石墓、方壇階梯石墓。其中,積石墓現今保存下來的有1700餘座,約佔整個古墓的四分之一。在整個墓群中最為雄偉壯觀的便是公元4世紀中葉高句麗的王陵以及顯臣之墓,它們均是方壇階梯積石墓,現存的有400座。千秋墓是石墓之最,它邊長85米,現高15米,佔地約10畝,石墓雖已坍塌,但仍可見許多的字磚殘段,如"千秋萬歲永固"等,此墓為高句麗最大的王陵。此外,將軍墓是古墓群中保存最為完好的方壇階梯石墓,亦是構築嚴謹精良,被世人譽為 "東方金字塔"的古代高句麗石造建築的典範。墓的底面積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塊巨型花崗岩石條堆壘砌築而成。其中,僅最小的護墳石就有15噸重,經專家測定,這些石材均采自於40里外的老嶺山綠水橋。如此繁重的石料運輸在古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個謎團。 

 

   公元5世紀後,建築龐大,耗財傷民的石築墓室逐漸被構築精巧的土墓所替代。高句麗民族素有厚葬的習俗,因此這些古墓群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現已挖掘出的有價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數千件。此外,除了洞溝古墓群外,高句麗國骸遺留下來許多的文化遺迹,較為有名的如:關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歷史文化的寶庫。       (二)六頂山古墓群 

   六頂山古墓群,坐落於敦化城南4公里處的六頂山上,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六頂山上從北向南看,東西走向,連綿起伏的六座山峰呈一字排列,像一道屏風矗立在田野上,主峰南坡有個向陽避風的山坳,這裡便是古墓群之所在。古墓群依山北凹而葬,取山地靈氣,墓區綠樹環繞、青草芳茂,在一派肅穆中給人一種歷史的沉重感。 

 

   六頂山古墓群是渤海國早期王族和貴族的陵寢。是古渤海時期重要文化遺存之一,墓地共有兩個墓區,一百餘座墓葬,第一墓區在西側,以貞惠公主墓為主。第二墓區在東側,是個很規整的椅子形山坳。前面不遠,有個不高的平崗,像一個書案,它的西邊右側矗立著一座尖形的小山,風水家說:那是一支軍,「宰相筆,案頭出」。是啊,公元726年大欽茂不僅晉陞為國王,同時唐王朝又授予他相當於宰相的「檢校太尉」之職。這應當是主體墓區,就貞惠公主的碑文中「七年(公元779年)陪葬於珍陵之西原」看,在其附近應有大欽茂之墓葬地,是否如此,尚有待於地下考古挖掘。貞慧公主是渤海國第三代王大欽茂的次女,生於公元737年,死於公元777年,終年40歲。去世後曾停柩待葬3年,於780年正式下葬於「珍陵之西原」,即現在的敦化市六頂山上渤海王室貴族墳瑩地內。陵墓為大型石室封土墓,發掘出珍貴的墓碑一方,雄雌石獅各一尊,海流鎏金圓帽等文物,貞惠公主的墓誌碑中說:「大興寶曆孝感……法王(渤海第三代王大欽茂第二女也)。生於深宮、綽質絕綸、溫如昆峰之片玉……早受女師之教每慕曹家之風。」墓碑的文體是唐代流行的駢體文字,字型清奇、筆法流暢、文彩綺麗,在書法和文詞方面都堪稱稀世之珍品,墓中石獅造型雄渾生動,一派唐風,反映了那段時期吸收漢民族文化後燦爛的渤海文明。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六頂山古墓群,是六頂山旅遊區的一個重要考古專項旅遊項目,具有極高的歷史現實意義。其中渤海國公主墓及遷移時遺留下的二十四塊石等遺迹,對研究渤海歷史文化、培育深層次旅遊市場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       (三)龍頭山古墓群 

  中國唐代渤海國(698~926)王室貴族的墓地。在吉林省和龍縣龍海村西北 1.5公里龍頭山的東坡。

  1980年發現並發掘了貞孝公主墓。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區範圍約長 200米,寬 100米,已查明古墓10座。墓室多以石塊和大石板修築,封土上散布有磚瓦,可知原來應有建築物。貞孝公主墓位於山坡頂部,由墓室、甬道、墓門、墓道及墓塔等構成,南北長15米,東西寬 7米。墓葬早年被盜。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1米,東西寬2.1米,高1.9米。底鋪方磚,四壁以青磚砌築,東西兩壁上部用磚和石板搭疊出兩坡式頂,再橫搭數塊大石板封蓋。室內有磚築棺床,前置石板門。墓道後端作斜坡式,前段為 5級台階。墓塔修築在墓室正上方,磚砌塔基近方形,南北長5.65米,東西寬5.50米。正中為一平面方形的空心塔,南北長2.7米,東西寬2.6米。上部早年已毀。墓壁塗白灰,繪壁畫。甬道後部東西兩壁各繪一頭戴兜鍪、身穿鎧甲的武士。墓室東西北 3壁繪侍從、樂伎等10人,頭戴襆頭或系抹額,身著圓領長袍,腰束革帶,足踏靴或麻鞋,手持樂器等物。人物均以細線起稿,敷染朱、紅、赭、青、綠、白等色,最後用墨線定稿,筆觸工謹,形象豐腴,作風悉同盛唐。墓中出土有貞孝公主墓碑 1通,另有陶俑、陶器殘片、鎏金銅飾等。墓碑通高 105厘米,寬58厘米,厚26厘米,陰刻漢字楷書,共18行, 728字。據載,貞孝公主是渤海第三代王大欽茂的第四女,卒於大興五十六年 (792)。墓中骨骸分屬兩個男女個體,推知此墓當為公主與駙馬的合葬墓。碑文明確記載公主「陪葬於染谷之西原」,推知這一帶應有渤海王族的陵墓。

  1981年文物部門在貞孝公主墓上建造房舍,並對壁畫作了化學封護。

       廿六、上海        (一)徐光啟墓   

 

   徐光啟墓位於上海南丹路上的光啟公園內,於1957年整修,現墓地有徐光啟花崗岩雕像。東側是碑廊,有徐光啟畫像、手跡和傳記石刻,共12塊。四周綠樹成蔭,環境幽靜,莊嚴肅穆。

  徐光啟,上海徐家匯人,我國明代著名的科學家,中國研究和介紹西方科學的先驅,歷史上「四大農學家」之一。曾官居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終生從事天文、曆法、水利、測量、製鹽、數學和農學研究,在農業與天文上的成就極為突出。1600年,結識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和科學知識。翻譯了《幾何原本》、《大測》等書,介紹西方科技知識。

   1633年,徐光啟在北京去世,後被葬在當時的法華浜和肇嘉浜匯合處,其子孫也多匯居在此,「徐家匯」由此得名。        廿七、雲南      (一)雲南建水文廟

  建水文廟在雲南省建水縣城北門附近,為雲南省最大文廟,始建於元,明、清兩代按曲阜孔廟布局先後擴建。內有一殿、二廡、二堂、二閣、三祠、八坊,相互對稱,矗立於蒼松翠柏之中。廟內有一個橢圓形大池塘,名叫「學海」。正殿先師廟,為明朝重建。殿周有20根大石柱,每根高5米,重約萬斤,用整塊青石雕成,其中兩根有鏤空雕刻的巨龍盤繞。屋頂全鋪五光十色的琉璃瓦。正殿大門的22扇屏門上,雕有近百種飛禽走獸,工藝極精細。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圖】世界上巨毒蛇類集錦 【有圖膽小者慎進】
中國十大名茶【圖文】
精子是這樣發育成胎兒全過程圖【圖文】
【圖文】人體經絡穴點陣圖
男人的六句經典名言【圖文】

TAG:中國 | 陵墓 |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