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常用表達技巧賞析舉例
把一種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裡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2.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詞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生白髮,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髮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可見愁思的深重。4.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5.比擬 把物當做人來描寫叫擬人,把人當做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銷魂,把粉蝶對梅的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 6.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純用名片語合,構成典型環境,渲染孤寂,凄清的氣氛,烘托遊子的哀愁。
7.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蟾宮曲》)。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8.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烏江亭》)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9.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0.點化 點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詩文妙句融化為自己的語言的一種創作方法。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長亭送別》「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就是點化了范仲淹的《蘇幕遮》中的「碧雲天,黃葉地」的句子。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點化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內容。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點化了韋應物的「西施且一笑,眾人安所妍」詩句的意境。 11.雙關某一字、詞,憑藉其本身具有的語音或語意的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雙重意義就是雙關。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含蓄、風趣。如韋莊的《憶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中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諷,這也是雙關。
12.互文 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如「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再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對舉互文,可理解為「(到)東西南北的集市上購買駿馬、鞍韉、嚼子、韁繩和長鞭」,表現出木蘭征戰前的緊張忙碌。 二、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有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五種,其中常用的是抒情和描寫。(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了文天祥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英雄氣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直截了當地抒發了詩人甘願為天下貧寒的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真摯質樸之情。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間接抒情 常見的有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等。 (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過對某種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的抒情方式。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對象。如孟浩然《歲暮歸南山》中「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華的流逝,種種哀情都借迷濛空寂之景表達出來,含蓄委婉,餘味無窮。 (2)融情於景(移情於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轉移到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同樣是楓葉,在送別人崔鶯鶯的眼中,被理解為由離人的血淚染成的;在詩人杜牧的筆下它又勝過充滿生機的火紅的二月花。再如晚唐張泌的《邊上》「千里暮煙愁不盡,一川秋草恨無窮」,「暮煙」「秋草」是沒有感情的,所謂「愁」「恨」是詩人感情轉移到了所寫景物上。再如姜夔的《揚州慢》「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廢池喬木」是沒有感情的,是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轉移到了所寫景物之上。(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如虞世南的《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借蟬的形象表達了對高尚品格的讚賞。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表面上詠物,實際上言志。這首詩借詠梅花來表達詩人的思想和品格。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比如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佛狸、廉頗。這些典故都是京口這地方的歷史掌故,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台》中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來表達遠離故土,他鄉為官,前途渺茫的無數重的恨。 (5)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如劉禹錫《台城》:「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6)敘事抒情。在古風作品中比較常見。如杜甫的《兵車行》,白居易的《賣炭翁》等。 (二)描寫手法重點掌握的幾種描寫手法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細節描寫、白描。
1.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是把鏡頭直接對準描寫對象進行刻畫,側面描寫是著意寫對象的周圍事物,或以物襯物,或以景物襯託人物使所描寫的對象更加鮮明突出。 如漢樂府《陌上桑》寫羅敷之美,就是用的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詩中正面描寫羅敷的裝束,顯現她的外貌美;正面描寫人物對話,顯示她的機智勇敢、剛毅不屈的性格美。但這首詩值得人們稱道的地方,還在於它的側面描寫。詩中寫人們見到羅敷時的表現是:「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段詩,用側面描寫的方式,把羅敷的美寫到了極點,而且比正面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更多的想像餘地。 2.動靜結合 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有動態的描寫,也有靜態的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如王維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筆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動人的畫面:皎潔的月光靜靜地灑在蒼青的松樹上,落下斑駁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頭上潺潺流過,發出悅耳的響聲。這兩句詩寫景狀物由高到低,動靜結合,詩句所描寫的景緻很好地體現了作者對山中景物流連忘返的心情。 再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夜深人靜,春山空寂卻有桂花悄然落地,這是靜中有動;驚鳥時鳴,時傳深澗,更顯山居之靜,這是動中見靜。 3.虛實相生 文藝作品在寫到較為複雜的事情時,往往採用虛實結合的寫法,使作品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給人以想像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實」是指圖畫細緻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所謂實,就是正面寫,直接寫,寫眼前所見所聞;所謂虛,就是側面寫,間接寫,寫想像中的,寫所感。虛實相間,相輔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準確傳情達意。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前三句寫眼前所見,是實寫;第四句以銀河比喻廬山瀑布,為虛寫。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中前兩句泛說西湖六月的風光自有特色,是虛寫;後兩句描寫滿湖蓮葉荷花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和艷紅和諧地搭配著,是實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柳永《雨霖鈴》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設想別後的情景: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想像著別後的凄涼景象,倍增眼前斷人腸的離愁,是虛寫。 4.細節描寫 塑造人物形象,多著重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細節,從而使人物形象豐滿、鮮明、生動。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最後一句就是典型的細節描寫。詩人等著朋友如約前來,左等右等,朋友還不來,已經過了夜半了。百無聊賴之際,便自娛自樂,一個人擺棋譜玩。一個「敲」一個「落」,傳神地刻畫出詩人看似悠閑,實則因久等不至而產生的焦慮心理。 5.白描 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的寫作手法。例如,聶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全詩以小見大,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築糧倉的畫面,表現了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 三、表現手法 古典詩歌的表現手法高考中經常涉及的主要有:抑揚、比興、象徵、渲染、烘托、小中見大、意象組合等。 1.比興 「比」就是打比方,即朱熹所說的「以彼物比此物也」,「興」就是朱熹所說的「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達,容易窮盡。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讓讀者不知不覺地從形象中受到感染,產生意味無窮的效果。比如《衛風·氓》,詩中以桑樹起興,從女子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過。「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則以「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朱熹《詩集傳》)。 2.象徵 象徵是一種托物寓志的表現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託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事理。比如,梅花象徵堅貞,蘭花象徵高潔,牡丹象徵富貴,竹子象徵氣節,紅豆象徵相思,浮雲象徵遊子,秋扇象徵棄婦,子規象徵悲愁。 3.渲染、烘托 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於藝術創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例如,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詩中「魚戲蓮葉東」四句的渲染描寫,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優美,把水上採蓮的畫面和人們採蓮時歡愉的情緒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再如,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的前三句,詩人盡情渲染:自己新釀造出的米酒,微呈黃綠色,表面上還有些懸浮物,細如蟻;那酒正放在紅泥抹的小火爐上溫著,火爐是新的,紅的色澤;這時天快黑了,看來要下雪了。經過這一番的渲染,最後一句的發問「能飲一杯無?」(我想飲酒取暖,你能陪我喝一杯嗎?)也就水到渠成,得到了突出。 烘托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烘托包括兩種,一是正襯,二是反襯。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鮮明地烘托出了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襯托,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 4.抑揚 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是行文結構方法之一,指不從正面平鋪直陳,先從反面著筆,加以貶抑或褒揚,而後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抑揚按形式可分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兩種。 欲揚先抑如趙希璐《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句忽發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會衝風踏雪顧及梅花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慾揚先抑,只有冰清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才能受到人們的青睞。 欲抑先揚如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詩的前兩句從正面著筆,絲毫不露貶意,彷彿熱烈頌揚文帝求賢若渴,虛懷若谷,包含對賈生的讚歎。可是讀了後面兩句,才恍然大悟,原來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虛席」,不是為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從全詩所表達的意思來看,前幾句圍繞「求賢」逐步升級,節節上揚,而結尾卻陡然下落,點明「求賢」的真正用意,可謂「抬得高,摔得響」。因此,可以說,欲抑先揚的手法,使對孝文帝(對象)只知自己心無百姓的貶抑(情理)更為有力,加大了諷刺的力量。諷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揚而不能。 5.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言微旨遠。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內容,寫眼前景物又較注重細節的描寫。如《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寫昔日人來人往的朱雀橋,今天荒涼冷落了。「野草花」往往象徵衰敗,「野」字增添了荒涼景象。「烏衣巷口夕陽斜」,夕陽西下,再點上一「斜」字,何此慘淡?「舊時王謝堂前燕」,把「燕子」想像成歷史的見證人,似乎信手拈來,卻足以使人想起烏衣巷昔日的繁榮。「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突出了今日與往日之不同,寄託著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全詩落筆於眼前的「野草花」「夕陽」「堂前燕」等細小景物,卻反映了一個深刻的主旨:封建權貴勢傾一時,終究逃不脫衰亡的命運。 6.點面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柳宗元在《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於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並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於點的描繪。 7.意象組合 詩歌意象組合是作者根據表達需要,將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邏輯,有機地組合在詩中,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如溫庭筠《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用「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意象寫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四、行文結構 古詩中的行文結構,包括詩眼與詩題的暗合,上下詩句內容的銜接、過渡、鋪墊,首尾或前後題意的照應,敘事與抒情議理的轉折,以及近體詩的「起承轉合」即一起二承三轉四合等等。常見的結構特點有:鋪墊、伏筆、過渡、照應、抑揚、開門見山、逐層拓展、卒章顯志、起承轉合、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承上啟下等。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全詩圍繞「喜雨」展開,以春夜雨為特定對象,以「喜」字為貫穿前後的詩脈,層層敘寫,雖不見一個「喜」字在詩中出現,但無處不顯露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推薦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測試題
※CCTV《中國地理大會》—《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一期題庫加點評
※人教版八年級上古詩文默寫題
※八年級下古詩文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