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再探「平仄」的記憶規律

    在格律詩中,每句以兩字為一個節奏單位,且第二字為語音重點,末字自成一個節奏單位。每個節奏單位內兩字平仄相同,即平平或仄仄。而相鄰兩單位的平仄相對。非語音重點的字,平仄有時可以靈活掌握。

   五言句的基本格式只有兩種,即「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七言只需在五言之前,加上與句首平仄相反的兩字就行了,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般認為五言仄起是正格,把五言「仄起」稱為「A式」,把「平起」稱為「B式」。七言依次類推,即與五言相反,「平起」為A式,「仄起」為B式。除基本格式之外,可以因押韻與否而衍生出兩種變式:因押韻之故,將「仄仄平平仄」改為「仄仄仄平平」,和不押韻時將「平平仄仄平」改為「平平平仄仄」,將它們稱為a式和b式。這時的語音節奏單位也有改變,作:「仄仄、仄、平平」和「平平、平、仄仄」。可見,五言「仄起」和七言「平起」,五言「平起」和七言「仄起」,實際屬於同一個格式。

   當偶句或首句入韻,若用的是仄腳定式,即「仄仄平平仄」時,末字必須改為平聲。這時將形成「仄仄平平平」和「平平仄仄平平平」的情況,導致詩句最後兩個節奏單位的聲調相同,形成「三平腳」。必須加以調整,把最後的仄聲字與相對不重要的倒數第三字對調,形成「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這時的語音節奏就有了變動,以倒數第三個字為一個節奏單位,讀作:仄、平平。這種改動稱作A式的變式,寫作a式。

   同理,當B式「平平仄仄平」位於不要押韻的位置,末字必須是仄聲;於是末三字就形成「仄仄仄」,即兩個語音節奏單位同調。也必須進行調整,還是把倒數第一和第三字對調,形成「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三字和七言第五字是語音上致命之點,絕對不可不論。調整後的B式稱作B的變式——b式。

   經過以上兩種方式的調整後,末三字的節奏變為:「仄、平平」,「平、仄仄」,加上原有的「平平、仄」,「仄仄、平」共四種,而且只有這四種組合方式。近體詩的全部平仄、粘連格式,都是由這四種基本句式組合而成的。

仄起五言絕句的標準公式是:

  「仄——仄」為A,第一句仄腳為正格  「平——平」B,第二句平腳為正格       「仄——平」為a                「平——仄」b

相「對」的方式有四種:AB、aB、Ba、ba;相「粘」的方式有二種:aA、Bb。

1、首句「仄——仄」式:      

絕句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即:AB+ba         律詩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即:AB+ba+AB+ba

2、首句「仄——平」式:

絕句為:「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即:aB+ba          律詩為:「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即:aB+ba+AB+ba?

3、首句「平——仄」式:

絕句為:「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即:ba+AB         律詩為:「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即:ba+AB+ba+AB

4、首句「平——平」式:Ba+AB+ba+AB

絕句為:「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即:Ba+AB         律詩為:「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即:Ba+AB+ba+AB

巧記:假定五言仄起句為A,平起句為B,則絕句公式為:ABBA,律詩為:ABBAABBA。而當末尾三字同調時,調整倒數第三字的平仄,即將其分別改為a或b,成為調整後的A和B。

理想狀態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但由於第三句的腳是平聲,違背規則,於是把這個平聲字與不重要的第三個仄聲字互換,就形成了「平平平仄仄」;而第四句的腳是仄聲,不合規則,把它與不重要的第三字對調即可,於是第四句就成了「仄仄仄平平」。

  偶然得到一個好的句子,並決定以它為基礎寫一首七律時,先確定其位置,然後按照規則,按照平仄規則,像填詞一樣把全詩補足。比如,看到載人火箭升空,要寫感想,並用「載人火箭入長空」作首句,就可以用「平起平收式」推出其餘各句,aB+ba+AB+ba。這是古今文人作詩的常用辦法之一。

推薦閱讀:

陽關此去無故人——點滴記憶3
艾墨:香港,符號之外的記憶(中國青年報 2007-1-24)
菲記憶
閉目聽雨自思量,記憶思緒漫過心頭!
記憶 ≠ 客觀事實的回憶

TAG:記憶 | 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