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岳飛為何非死不可?秦檜三個字揭開了隱藏一千多年的真相

岳飛,南宋年間抗擊名將,期間他率岳家軍與金兵進行大小數百場的拼殺,憑一己之力,最終保住了南宋僅存的半壁江山。但就這樣的忠臣還是難敵奸臣的唇槍舌劍,最終因遭奸臣誣陷而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是岳飛祠堂的楹聯,寄託了千百年來人們對岳飛抗金、精忠報國的敬仰之情。岳飛是如此的忠君愛國,為何死為何非死不可呢?

岳飛入獄後,很多人為岳飛鳴不平,岳飛的同僚韓世忠就是其中的一個。當時韓世忠指責秦檜陷害岳飛,但是秦檜這樣回答:『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然後,韓世忠在反問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其實秦檜所說的「莫須有」這三個字,已經道出了岳飛非死不可的真相了。但是秦檜也為「莫須有」這三個字背負千年的罵名。雖然秦檜是害岳飛的幫凶,但絕非是害死岳飛的罪魁禍首,然而岳飛的死是多種因素一起早就的結果。

岳飛非死不可的原因,小編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宋朝自立國之初,就制定了「宋朝重文輕武,重內輕外」的基本國策,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將領們擁兵自重。因為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依靠軍隊篡位成功,才當上皇帝的。因此,不管是在北宋,還是在南宋,皇帝都特別的防備那些打仗的將軍。

更何況,當時岳飛所率領的岳家軍是岳飛本人拉起來的,而且只聽岳飛一個人,並不是朝廷自己的軍隊。而且岳家軍的數量佔到了南宋軍隊總數的一半。因此,宋高宗始終放心不下在外征戰的岳飛。

第二、岳飛自身的因素。由於岳飛本人是武將出身,基本上沒有在朝中當過官。因此,根本不懂得朝廷內部的政治是怎樣玩的。他一心想收復山河,迎請二聖還朝,可是如果接回兩個太上皇,那麼宋高宗的皇帝還要不要幹了?可是岳飛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層,一心想殺敵雪恨。岳飛率兵一直打到朱仙鎮,正準備直搗龍府的時候,宋高宗趙構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飛招回臨安,最後在風波亭被殺害。

第三、宋高宗趙構對岳飛的不信任。作為一個皇帝,最怕手底下的將領擁兵自重,最後來篡奪他的皇位。可是由於岳飛是個人粗人,缺乏政治敏感度。岳飛手握重兵,而且所立戰功無數,已經達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了。這使得宋高宗寢食難安,加上在當時的南宋將領中能率軍打仗的也不止岳飛一個人,比如韓世忠也是一位卓越的統兵將領。韓世忠、吳玠等人也非常能打。

雖說秦檜回答的「莫須有」這三字,看似很無恥,但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們岳飛之死的背後所隱藏的真相了。其實真的不是秦檜「殺了」岳飛,而是宋高宗假借秦檜之手而已。


推薦閱讀:

滿江紅 憑弔岳飛 張子耀
岳飛怎麼死的?令牌十三道,含冤風波亭(2)
秦檜有點冤!岳飛好可憐!
【0127】1142年1月27日 ,民族英雄岳飛被害
岳飛的傳奇人生: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TAG:真相 | 岳飛 | 隱藏 | 秦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