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中有跡可循的10個基因現象

身體中有跡可循的10個基因現象

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當今的人類,不過二者中基因對人類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基因決定了我們的智力、體力以及身體的新陳代謝,這些都家喻戶曉吧。今天小十就和大夥說說鮮為人知的:基因在人體內作祟的那些事。

10.懶惰

有些人真的很懶,拋棄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而一整天抱著電視機不放,卻又常常暗自悲涼:為什麼我就不能擺脫這一直伴隨自己的懶惰呢?懶朋友們別煩惱了,一起來慶祝吧!因為這都不是我們的錯,全是基因惹的禍。

科學家通過繁殖老鼠發現了懶惰基因。他們在一堆老鼠中挑選出最好動的「運動派」及最懶惰的「懶鬼派」各26隻,以此分開繁殖10代後便形成了「運動族」和「懶鬼族」。「運動族」的體力一代比一代拔尖,「懶鬼族」到了第10代幾乎連腿都不願動了。研究人員認為老鼠的運動能力除了與其體型、肌細胞、體內的線粒體水平等因素有關以外,更重要的是基因(相關的基因約有36種)。

誰還需要為懶惰找借口,咱們能懶得有理了!

9.壓力處理能力

你今天壓力山大了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壓力情境,辦離婚?超負荷工作?做變性手術?又或是……哪種情況會讓你產生壓力?雖然壓力人人有,但基因賦予了我們不同的應激能力。

大腦中海馬區的體積變化能直觀反映出一個人是否處於壓力狀態。經歷壓力時,體內擁有該誘病基因(risk gene)越多的人,海馬體會變得越小,人也因此越消極。反之亦然。

擁有大量此誘病基因的人在面對重大決策時往往不堪壓力重負,從而難以作出正確的決定。還真是同人不同命啊,去你的基因!

8.旅行的意願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人對旅行的熱衷程度也是如此。喜歡旅行的人可能有被稱作「發現基因」或「旅行癖基因」的DRD4-7R基因,因此好動且對事物持有無限的好奇心,定居不是他們菜,浪跡天涯那才叫風範。自從人類開始遷徙,該基因就誕生了。據說人類起源於非洲,因此那些遠走他鄉的非洲人更可能有該基因。這類人不僅喜歡旅行,而且也更樂意去探險、交友、嘗試新的食物與藥品。未知的改變和歷險是他們的終身伴侶。

然而該基因並不普遍,只佔總人口數的20%,即全球有1.4億人是天生的旅遊達人。

7.駕駛技術

開車似乎很容易,只要不撞到別的人和車就萬事大吉。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交通事故呢?讀完這一小節就會知道,基因也是不可抗力。

研究者發現擁有一種特定基因變體的人很難有好的車技。在駕照考試中,持該基因變體的人只能得到常人70%的成績。30%的美國人都有這種基因,所以行走在山姆大叔的地盤上可得小心,咱們有十分之三的機會當場斃命於那些爛車技馬路殺手的輪下。該基因攜帶者之所以開不好車是因為他們大腦合成的一種蛋白質——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數量異常。BDNF不僅能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對腦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也起重要作用。在訓練過程中無法對學得的車技保持有效記憶是他們當不成賽車手的原因。

如果你認為應該立下法規讓有該基因的人都不能當司機,小十完全贊同。但天知道誰有,你有?我有?還是他有?可能你不開車就是在普度眾生了,卻仍不能放棄那手握方向盤直踩油門的威風與快感。你個自私鬼!

6.吸毒成癮

染上毒癮絕對是人生中最可怕的經歷。科學家發現,一個人是否容易染上毒癮,過半由基因決定。美國的吸毒人數在不停地刷新最高紀錄,解決公眾的吸毒問題迫在眉睫。

醫生們如果都能夠學習並利用好基因檢測,想必在幫助病人戒除毒癮時會更加得心應手。然而只有約5%的醫生敢說自己完全清楚如何使用該檢測。如此看來,解毒不易。

進一步來說,基因也可以解釋人們吸毒的原因。以抽煙為例,受基因所控,一個人有75%的機會開始吸煙、60%會上癮、又有54%的機會能戒除。由此可見,人會染上毒癮,相較起環境因素,主要還是由基因決定。

5.暴力

暴力人群的存在可以說是社會的災難,看看卡戴珊家族周圍發生的一切就知道(Kardashian 譯註:卡戴珊家族在美國體育圈和娛樂圈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也是紐約知名的名媛家族。卡戴珊家族很善於經營,在將名望轉化為經濟利益方面可謂登峰造極)。暴力分子的惡行罄竹難書,和諧社會留不得只有將其投入監獄。(這裡所說的暴力人群並不是指卡戴珊家族,不過他們還是有機會往這個方向發展)雖然我們想把所有的罪行歸咎於暴力分子的冷血與厭世,然而基因也難脫其責。

芬蘭的研究人員對將近900位暴力罪犯的做了基因分析,發現是兩種基因,造就了暴力人群。含這兩種基因的人,暴力傾向高出常人13倍。

雅禮·狄赫南(Jari Tiihonen)教授進行了更深入研究,指出即使攜帶大量「暴力基因」的人,也不一定就會犯下殺人或其他暴力的罪行,只不過比普通人更有可能產生暴力行為。現在就連義大利法庭都會將「暴力基因」列入審判的考慮範圍,對基因攜帶者的處罰酌情減輕。

4.飲食

忘了你所知道有關健康飲食的一切吧,那都是謊言。好吧,也不全是,但有更好的辦法能減肥並變得更健康:聽從自己基因的建議。別馬上在眾目睽睽之下自言自語,像個瘋子似的問自己的基因該吃什麼,因為這樣做只會得到無比囧的冷場。就算是在丹尼斯餐廳(Denny"s,餐廳多位於高速公路出口和其他與市區稍有距離處)也不建議大家這樣做。但你如果真的能與自己的基因對話,得到的建議會比任何「營養專家」提出的都要好。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人員發現,根據個人基因組成而量身定製的膳食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研究人員把測試對象分為兩組,一組食用基於其基因配出的營養餐,另一組只按飲食標準用餐,前者的身體狀況比後者會更加好。比如,研究人員在高血壓測試對象身上發現了一個與鹽攝入量有關的基因,並對此給予不同的餐飲搭配,這些人的鈉攝入量要明顯好於按標準飲食攝入鹽量的人。

3.音樂品味

在一項對將近4000對雙胞胎的研究中,科學家注意到雙胞胎真是一種「神奇」的物種,噢,還發現了我們的音樂品味也受到基因的影響。對小於50歲的人來說,基因決定其音樂品味所佔的比例約55%。因此,人在50歲前的音樂品味主要由基因說了算,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影響會不斷增大。年逾50的人就主要由人生經歷來決定自己的音樂品味(佔60%)。基因的影響依然很大,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

科學家們還研究了每個流派的音樂,以及基因對該類型音樂影響所佔的比例。50歲前爵士/藍調/靈魂音樂佔56%,流行/古典/說唱/嘻哈音樂,以及搖滾/獨立/重金屬音樂,各佔53%,而鄉村和民族音樂的比例為0(不過在50歲後佔到28%)。50歲後,流行/古典/說唱/嘻哈音樂佔43%,爵士/藍調/靈魂音樂佔42%,搖滾/獨立/重金屬音樂佔34%。不過我們喜不喜歡聽音樂就不由基因當老大了(此時只佔約25%)。

呼~說了這麼多百分數,有點期待《星球大戰》的船長韓·索羅(Han Solo)能跳出來談談他聽到這些概率後的感受。

2.擇偶

一見鍾情,不如謂之異性相吸。真要擇偶的時候,就不僅僅是魅力或智力影響選擇了,更深一層來說,具體指的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由遺傳所得,且其對我們擇偶有微妙的影響。

簡言之,有不同MHC的兩個人會互相吸引。研究發現,在90對夫婦和152對隨機匹配的伴侶中,夫婦的MHC極為不同。如果該基因對人的擇偶沒有任何影響,那麼在研究中測試者的MHC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擁有不同於自己基因的人能吸引我們,這可以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追根溯源:與伴侶的差異越大,孩子就越健康。因此,人就進化為喜歡選擇與自己不同的人成為伴侶。

同時,該基因可防止近親交配,因為基因相似的人難以相互吸引。所以,亂倫不盛行(除非你生活在維斯特洛大陸)的最終原因是基因。這事實還真令人討厭。

1.恐懼症

儘管特別糟糕的生活經歷可能導致非理性害怕,進而發展成為恐懼症(phobia),但亞特蘭大艾莫瑞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Atlanta)的研究表明,恐懼症可通過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經歷可由你的祖先遺傳,恐懼症也是如此。是的,你骨子裡就不喜歡奶奶送的毛衣。

恐懼症的遺傳是通過研究老鼠發現的。而且,在櫻花盛開時給它們加以電擊,老鼠們便會害怕櫻花開放的香氣。確定這些老鼠極其害怕櫻花的味道之後,研究人員讓它們繁殖,其後代雖然從沒有聞過櫻花的氣味,但也會對此與生俱來地害怕。

遺傳自你先輩的恐懼症能助你區分好壞。在現代世界裡,你遺傳下來的許多恐懼可能已經過時了,但它們曾經非常重要。例如,你的祖先可能與蜘蛛有過不好的經歷,於是你有了蜘蛛恐懼症(arachnophobic)。又或者如果你的先輩生活在非洲大草原(African savanna),即使你不曾與獅子相遇,也可能天生就害怕它們。不過如果你真的一點也不害怕獅子,只能猜測你的愚蠢也是遺傳而來的。

翻譯/@winni 導語+10+9 @兔小咪 8+7 @瑪格 6+5 @忘添書 4+3 @阿飯 2+1

推薦閱讀:

風水學上有種說法「床頭不能朝西」有科學依據嗎?有網友有親身體會的例子嗎?
男人如何審視女性身體
堅持深蹲究竟能怎麼樣? 身體會發生哪些奇妙變化?
免疫力低的癥狀 6大癥狀表明身體免疫力低

TAG:基因 | 身體 | 現象 |